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7

一种保健口服液的制备方法.pdf

  • 上传人:62****3
  • 文档编号:512663
  • 上传时间:2018-02-20
  • 格式:PDF
  • 页数:7
  • 大小:255.71KB
  •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93118717.6

    申请日:

    1993.10.21

    公开号:

    CN1101859A

    公开日:

    1995.04.26

    当前法律状态:

    终止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公开|||

    IPC分类号:

    A61K35/84; A61K35/70; A01G1/04; C12N1/14

    主分类号:

    A61K35/84; A61K35/70; A01G1/04; C12N1/14

    申请人:

    李健;

    发明人:

    李健

    地址:

    050051河北省石家庄市合作路30号河北省统计局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河北省专利事务所

    代理人:

    任章启

    PDF完整版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保健口服液的制备方法。取冬虫夏草、猴头、香菇菌种分别培养成斜面菌种,再取等量的三种斜面菌种块放入一级摇瓶中培养,选用复合培养基,经二级摇瓶扩大培养,然后深层发酵培养,浓缩发酵液,辅以蜂蜜等食品调味剂,再经过滤、灌装、灭菌工序即得成品。经检测证明,其含有多种氨基酸和人体所需微量元素,是集食疗、保健、营养于一体的天然保健饮品,本方法工艺简单,易于工业化生产。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口服液的制备方法,选用冬虫夏草菌种、猴头菌种、香菇菌种为主要原料,其特征在于经过如下步骤: a、将冬虫夏草菌种、猴头菌种、香茹菌种在培养基中分别培养成斜面菌种,备接入一级摇瓶, b、取上述三种斜面菌种块接入同一摇瓶,加入复合培养基培养。 c、二级摇瓶扩大培养 d、深层发酵培养 e、发酵液浓缩 f、浓缩液调味、过滤、灌装、灭菌。
    2: 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冬虫夏草菌种、猴头菌种、香菇菌种培养为斜面菌种所用培养基组成为(重量比): 马铃薯:葡萄糖:蛋白胨:酵母粉:磷酸二氢钾:硫酸镁:琼脂=40:4:0.4:0.2:0.2:0.1:4,并加入微量维生素B1, 培养温度20-25℃,时间7-10天。
    3: 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三种斜面菌种等量接入同一摇瓶,培养时所用复合培养基的组成和配比如下:(重量比) 麦麸(或淀粉):蔗糖:蛋白胨:酵母粉:磷酸二氢钾:硫酸 镁=1:2:0.3:0.5:0.1:0.05 培养温度22-25℃,时间85-100小时。
    4: 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深层发酵培养所用培养基如下(重量比组成): 淀粉:蔗糖(或葡萄糖):酵母粉:磷酸二氢钾:硫酸镁=2:4:0.4:0.2:0.1, 接种量:5-10% 发酵温度:22-28℃ 时间:96-120小时 通气量:1:0.5-1
    5: 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发酵液浓缩至原体积20%,蒸发温度控制在60-65℃。
    6: 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一级摇瓶接种量为每100ml培养液接入三种斜面菌种块各1平方厘米,二级摇瓶接种量为10%。

    说明书


    本发明涉及一种保健口服液的制备方法,属于真菌液体深层发酵生物工程技术领域。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生物工程技术也随之进入各生产应用领域,特别是九十年代以来,利用生物工程技术制备的具有保健作用的口服液相继问世,她为人类充分利用生物技术,寻求增强机体抗病能力,延缓衰老,提供了一种新途径。但是,目前市场上出售的口服液品种,其营养成份单一,有的品种只注重营养成份,而忽视了人体保健。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集食疗、保健、营养于一体的保健口服液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以冬虫夏草菌、猴头菌、香菇菌种复方配合,采用生物工程技术,在培养基中培养发酵,再辅以食品调味剂,精制而成。

        本发明的具体构思如下:

        选用冬虫夏草菌种、猴头菌种、香菇菌种为主要原料,经过如下步骤:

        a、将冬虫夏草菌种、猴头菌种、香菇菌种在培养基中分别培养成斜面菌种,备接入一级摇瓶,

        b、取上述三种斜面菌种块接入同一摇瓶,加入复合培养基培养。

        c、二级摇瓶扩大培养

        d、深层发酵培养

        e、发酵液浓缩

        f、浓缩液调味、过滤、灌装、灭菌。

        上述方法中,三种不同的菌种首先分别培养成斜面菌种,所用的培养基相同,其组成按重量比表示为:

        马铃薯:葡萄糖:蛋白胨:酵母粉:磷酸二氢钾:硫酸镁:琼脂=40:4:0.4:0.2:0.2:0.1:4,并加入微量维生素B1,培养温度20-25℃,时间7-10天;

        根据求同存异生物原理,将冬虫夏草、猴头、香菇三种斜面菌种块等量接入同一摇瓶,即一级摇瓶进行培养,选用的培养基称为复合培养基,其组成按重量配比为:

        麦麸(或淀粉):蔗糖:蛋白胨:酵母粉:磷酸二氢钾:硫酸镁=1:2:0.3:0.5:0.1:0.05,培养温度22-25℃,时间85-100小时。

        二级摇瓶扩大培养所用培养基和一级摇瓶培养所用培养基相同,培养温度22-25℃,时间85-100小时,接种量为10%。

        二级摇瓶培养液入发酵罐,深层发酵培养,所用培养基的组成以重量比表示为:

        淀粉:蔗糖(或葡萄糖):酵母粉:磷酸二氢钾:硫酸镁=2:4:0.4:0.2:0.1,接种量:5-10%,发酵温度:22—28℃,时间:96—120小时,发酵罐通气量:1∶0.5—1,发酵液真空下减压浓缩至原体积的20%,蒸发温度控制在60—65℃。

        浓缩液中所加的调味剂一般为蜂蜜和少量食品添加剂,灭菌方法常用的是高压、高温、蒸汽灭菌。

        需要指出,斜面菌种块接入一级摇瓶,接种量为每100ml培养液接入三种斜面菌种块各1平方厘米。

        利用本发明的方法制备的保健口服液经检测,其中含有多种氨基酸和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并含有较高的虫草素、虫草酸等。经多年临床应用证明它可使机体内循环得到明显改善,长期饮用,能清除体内的超氧阴离子,并具有调节人体生理机能,增强抗病能力,达到防治疾病和延续衰老的目地。

        本发明工艺简单,易于工业化应用。

        下面的实施例用以说明本发明。

        实施例

        本实施例以下列步骤完成本发明:

        a、取冬虫夏草菌种、猴头菌种、香菇菌种,分别在下列培养基中培养成斜面菌种,所用培养基组成:

        马铃薯20克、葡萄糖2克、蛋白胨0.2克、酵母粉0.1克、磷酸二氢钾0.1克、硫酸镁0.05克、琼脂2克、微量维生素B1,加水100ml,即成培养液,培养成斜面菌种,以备接入一级摇瓶。

        b、取上述三种斜面菌种块各1平方厘米,装入500ml的三角瓶中,装液100ml,培养基组成为:麦麸1克、蔗糖2克、蛋白胨0.3克、酵母粉0.5克、磷酸二氢钾0.1克、硫酸镁0.05克、维生素B1少量,加水100ml配制而成。将三角瓶置于摇瓶机上振动,培养温度22—25℃,时间85—100小时。

        c、二级摇瓶扩大培养,培养基和一级摇瓶培养基相同,接种量10%,用5000ml三角瓶,装液700ml,培养温度22—25℃,时间85—100小时。

        d、二级摇瓶培养液深层发酵培养,发酵培养基配方,淀粉:蔗糖:酵母粉:磷酸二氢钾:硫酸镁=1∶2∶0.2∶0.1∶0.05(重量比),选用500立升不锈钢罐,投料300立升,接种量5—10%,温度22—28℃,罐压0.3—0.5公斤/厘米,发酵罐通气量1∶0.5—1,搅拌下,发酵120小时,PH值从6左右降到4,这时菌种浓度不再增加,原生质体凝集,菌丝变细呈黄色透明液体,发酵即可终止。

        e、发酵液浓缩

        将培养好的复方混合菌丝发酵液置于浓缩罐内真空减压浓缩,真空度580—600毫米汞柱,蒸发量为300公斤/小时,蒸发温度控制在60—65℃,浓缩至原体积的20%,浓缩完毕。

        f、浓缩液中添加少量蜂蜜以及食品调味剂混拌后过滤之,灌装,高温120℃,高压1.2—1.4kg/cm2,蒸汽灭菌,即得成品保健口服液。

    关 键  词:
    一种 保健 口服液 制备 方法
      专利查询网所有文档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0条评论

    还可以输入200字符

    暂无评论,赶快抢占沙发吧。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一种保健口服液的制备方法.pdf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lichaxun.net/p-512663.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2018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