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一体化智能口腔给药贴片器械及其制作工艺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口腔给药贴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一体化智能口腔给药贴片器械。
背景技术
服用药的传统方式是注射或口服,注射会给患者带来疼痛和不方便,患者需要去
医院由护士完成;口服时药需要经过肠胃及肝脏最后才能进入血液循环,为此会给患者容
易带来很多的付作用包括肝脏的首过效应,口腔黏膜给药系统由于其可避免肝脏首过效应
和对胃肠道的刺激、方便患者服用、维持稳定的给药传递系统等优点而被越来越多的人开
发应用。
口腔黏膜的解剖及生理特点:口腔黏膜组织结构由浅至深分鳞状上皮细胞层、基
底膜及结缔组织层。其动脉血供来源于颈外动脉,静脉回流至颈静脉,经上腔静脉进入体循
环。口腔黏膜具有以下特征:1、血管网丰富;2、创伤后修复极快;3、基本没有Langerhans细
胞,正是由于Langerhans细胞缺如,口腔黏膜给药才具有良好的免疫耐受性基础。不同的口
腔解剖区域黏膜结构不同:硬颚黏膜、龈黏膜上皮具有角化层,其主要功能为屏障作用;颊
黏膜、舌下黏膜、口底黏膜及软颚黏膜缺乏角化层,由于该区域上皮细胞层中角化层的缺
乏,对水具有较好的通透性,通透性从强到弱依次为颊黏膜、舌下黏膜、口底黏膜。药物透过
口腔黏膜的方式有两种:穿过细胞和通过细胞间隙的方式。其主要机制为被动吸收,尽管有
上皮细胞内吞现象,但这种作用不可能通过全层,也不可能通过主动转运。综上,从口腔黏
膜的解剖及生理特点看,舌下黏膜与颊黏膜具备作为全身给药途径的条件。口腔黏膜给药
途径优势:1、口腔黏膜给药途径基本为肠外途径,可避开肝脏的首过效应以及胃肠道的破
坏与降解。2、口腔黏膜给药途径简单易行。该途径有可能使剂量更为精确,起到小剂量大效
应的作用;可以根据组织通透性情况进行局部调整;便于紧急清除。3、进入体内途径为单
向,仅通过口腔黏膜吸收。4、该领域研究进展迅速,已具备相应的可资利用的研究成果。如
黏膜吸收促进剂、缓控释技术、以及防止黏液影响弥散的装置等。5、口腔黏膜给药途径有良
好的依从性。6、与鼻腔黏膜途径相比,口腔黏膜途径不易于造成黏膜损害。口腔黏膜给药具
有吸收迅速、避免胃肠道消化酶破坏以及绕过肝脏首过效应等优点,但是目前的口腔黏膜
给药的有很多方面的不足:1、由于受口腔可吸收黏膜的空间限制,药物释放系统不能体积
过大。2、不自主的唾液分泌以及吞咽影响口腔黏膜途径的效能。3、药物的味觉刺激影响该
途径的依从性。4、不是所有的物质都能通过口腔黏膜,其吸收受脂溶性、PH值、分子量等的
影响。5、在一定条件下需要使用黏膜通透性增强剂。而口腔黏膜通透性差,一般不能提供快
速吸收和好的生物利用度,也即,在颊黏膜途径,很多药物需要黏膜吸收增强剂,而吸收增
强剂通常会对口腔黏膜产生一定的副作用如口腔发痒,红肿等。6、口腔麻醉药的给药方式
通常是打针注入口腔,给病人带来痛苦。因此该途径的应用受到一定限制,该途径仅限于某
些药物。目前常用的有硝酸甘油、某些类固醇性激素、镇痛药物等,而且药物的给药剂量和
精准有待提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现提供一种可以实现精准给药,提高用
于口腔黏膜给药的药物种类的剂量和生物利用度,同时无任何疼痛的一体化智能口腔给药
贴片器械及其制作工艺。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一体化智能口腔给药贴片
器械,其创新点在于:由贴片和电量控制器组成,所述贴片固定安装在电量控制器的下端
部,所述贴片与电量控制器为一体成型结构;
所述电量控制器由器械开关、微型电池和微控制器组成,所述器械开关、微型电池
和微控制器进行电连接,所述器械开关为数字化按钮;
所述贴片包括含药贴片和不含药贴片,所述含药贴片与不含药贴片之间的间隔为
0.01-5mm,优选0.1-0.3mm。
进一步的,所述含药贴片为含有可溶于水的药物的贴片。
进一步的,所述电量控制器的电流为0.01-2.0mA,优选0.1-0.3mA,所述电量时间
为0.1-24h,所述微型电池的电压为1V-30V,优选3-6V。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公开一种一体化智能口腔给药贴片器械的制作工艺,其创
新点在于:经过含药贴片的制备、不含药贴片的制备、电极安装、与微控制器的对接和给药
启动步骤,完成一体化智能口腔给药贴片器械的制作工艺;所述步骤具体如下:
(1)含药贴片的制备:将制备得到的药水注入到医用沙棉中间部分,所述沙棉周边
0.2mm部分贴于医用胶带上,所述沙棉的中间部分贴在保护纸上,完成含药贴片的制备;
(2)不含药贴片的制备:将水或乳液,凝胶,脂质,微球注入至医用沙棉中间部分,
沙棉周边0.2mm宽的部分贴于医用胶带上,所述沙棉的中间部分1.0cm2处贴在保护纸上,然
后将保护纸贴在医用胶带上,完成不含药贴片的制备;
(3)电极安装:根据含药贴片中药物的带电特性,进行金属电极与对应金属盐电极
的插入,所述金属优选Ag,金属盐优选AgCl;
(4)与微控制器的对接:将带Ag电极的贴片部分对接微控制器的正极,将带AgCl电
极的贴片部分对接微控制器的负极;
(5)给药启动:在微控制器的显示屏上设置电量、电流及通电时间,按下器械开关,
进行开始给药。
进一步的,所述含药贴片的制备步骤中的药水的制备方法为:将纤维素羧甲醚:
水:盐酸利卡多因三种物料按2:95.5:2.5的重量比例混合而成为9000CPS的水溶液胶状物,
利卡多因将以正离子的形态游离于水溶液中。
进一步的,所述含药贴片的制备步骤中的药水的制备方法为:非离子化大分子药
物,需要采用载体进行非离子化大分子药物的包裹,然后将经包裹的非离子化大分子药物
溶解于水溶液中形成悬浮液或胶状物,所述载体与非离子化大分子药物的质量比为50-70:
30-60,优先65:35。
进一步的,所述载体为壳聚糖乳酸盐、其它高分子离子表面活性剂、脂质体中的一
种。
进一步的,所述不含药贴片的制备的方法为:将纤维素羧甲醚和水两种物料按2:
98的重量比例混合而成为10000CPS的水溶液胶状物,然后将水溶液胶状物注入至医用沙棉
中间部分,沙棉周边0.2mm宽的部分贴于医用胶带上,所述沙棉的中间部分1.0cm2处贴在保
护纸上,然后将保护纸贴在医用胶带上,完成不含药贴片的制备。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发明将药物通过口腔的渗透由电量来直接控制,给药的剂量可通过调节电
量得到精准控制,电量的增加与减少可以控制药物的口腔渗透速度和剂量,电量的控制可
由电流强度和通电时间来进行,电量的控制可由电流强度和通电时间的控制由微控制器实
现,采用本发明相较于传统的口腔贴片,大大提高了给药速度及剂量。
(2)使用本发明给药时对口腔黏膜无损害,给药过程是无痛的,同时可以有效的对
口腔给药的剂量进行精准调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无电量处理的猪口腔黏膜图;
图3为本发明的电量通过8小时0.3mA处理后的猪口腔黏膜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
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发明的其他优点及功效。
如图1所示为本发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一种一体化智能口腔给药贴片器械,由贴
片和电量控制器1组成,贴片固定安装在电量控制器1的下端部,贴片与电量控制器1为一体
成型结构;
电量控制器1由器械开关11、微型电池12和微控制器13组成,器械开关11、微型电
池12和微控制器13进行电连接,器械开关11为数字化按钮;电量控制器1的电流为0.01-
2.0mA,优选0.1-0.3mA,电量时间为0.1-24h,微型电池12的电压为1V-30V,优选3-6V,微型
电池12优先为纽扣电池或纸电池。
贴片包括含药贴片2和不含药贴片3,含药贴片2与不含药贴片3之间的间隔为
0.01-5mm,优选0.1-0.3mm,含药贴片2为含有可溶于水的药物的贴片。
一体化智能口腔给药贴片器械的制作工艺,经过含药贴片2的制备、不含药贴片3
的制备、电极安装、与微控制器13的对接和给药启动步骤,完成一体化智能口腔给药贴片器
械的制作工艺;步骤具体如下:
(1)含药贴片2的制备:将制备得到的药水注入到医用沙棉中间部分,沙棉周边
0.2mm部分贴于医用胶带上,沙棉的中间部分贴在保护纸上,完成含药贴片的制备;
(2)不含药贴片3的制备:将水或乳液,凝胶,脂质,微球注入至医用沙棉中间部分,
沙棉周边0.2mm宽的部分贴于医用胶带上,沙棉的中间部分1.0cm2处贴在保护纸上,然后将
保护纸贴在医用胶带上,完成不含药贴片的制备;
(3)电极安装:根据含药贴片中药物的带电特性,进行金属电极与对应金属盐电极
的插入,金属优选Ag,金属盐优选AgCl;
(4)与微控制器的对接:将带Ag电极的贴片部分对接微控制器的正极,将带AgCl电
极的贴片部分对接微控制器的负极;
(5)给药启动:在微控制器的显示屏上设置电量、电流及通电时间,按下器械开关,
进行开始给药。
优选的,含药贴片的制备步骤中的药水的制备方法为:将纤维素羧甲醚:水:盐酸
利卡多因三种物料按2:95.5:2.5的重量比例混合而成为9000CPS的水溶液胶状物,利卡多
因将以正离子的形态游离于水溶液中。
优选的,含药贴片2的制备步骤中的药水的制备方法为:非离子化大分子药物,需
要采用载体进行非离子化大分子药物的包裹,然后将经包裹的非离子化大分子药物溶解于
水溶液中形成悬浮液或胶状物,载体与非离子化大分子药物的质量比为50-70:30-60,优先
65:35。
优选的,载体为壳聚糖乳酸盐、其它高分子离子表面活性剂、脂质体中的一种。
优选的,不含药贴片3的制备的方法为:将纤维素羧甲醚和水两种物料按2:98的重
量比例混合而成为10000CPS的水溶液胶状物,然后将水溶液胶状物注入至医用沙棉中间部
分,沙棉周边0.2mm宽的部分贴于医用胶带上,沙棉的中间部分1.0cm2处贴在保护纸上,然
后将保护纸贴在医用胶带上,完成不含药贴片3的制备。
实施例1
猪口腔黏膜体外口腔给药模拟实验:
(1)从猪口腔部分获得口腔黏膜,口腔黏膜厚度为300-500μm,口腔黏膜的面积为
1.0cm2,置于Franz扩散池供给池片和Franz扩散池接受池之间,口腔黏膜的上皮组织朝向
供给池,然后将给药贴片器械置于供给池内并贴在口腔黏膜上,接受池内加满磷酸盐缓冲
盐水以模拟血液循环,接受池内的温度保持在37℃,用于模拟人体体温。
(2)设置电量:0.3mA,通电时间8小时,按下器械开关11通电开关。
(3)8小时后,从接受池中取样品,用高压液相分析仪进行药物分析,记录,结果如
图2和图3所示。
表1为8小时的传统与本方法的盐酸利卡多因口腔贴片给药速度及剂量对比表格:
表1
表2为8小时的传统与本方法的盐酸尼古丁口腔贴片给药速度及剂量对比表格:
表2
本发明将药物通过口腔的渗透由电量来直接控制,给药的剂量可通过调节电量得
到精准控制,电量的增加与减少可以控制药物的口腔渗透速度和剂量,电量的控制可由电
流强度和通电时间来进行,电量的控制可由电流强度和通电时间的控制由微控制器实现,
采用本发明相较于传统的口腔贴片,大大提高了给药速度及剂量。使用本发明给药时对口
腔黏膜无损害,给药过程是无痛的,同时可以有效的对口腔给药的剂量进行精准调控。
上述实施例只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不是对本发明技术方案的限制,只要是
不经过创造性劳动即可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实现的技术方案,均应视为落入本发明专利
的权利保护范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