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肠炎中药的制备方法【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医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治疗肠炎中药的制备方法。
【技术背景】
肠炎是一种常见病,西医治疗多采用消炎的方法,用药简单且副作用大,治疗的效果并
不理想。近几年来国产中成药增多,但由于其配方单调不合理,存在功能单一治疗效果差的
缺陷。而且大多药物需要煎熬,麻烦琐碎,携带服用都不方便。人们期待一种成本低、便于
服用、且治疗效果好的治疗肠炎的药物问世。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中药制剂在治疗肠炎中的不足,提供一种具有疏肝利胆,理
气除湿,活血消炎,祛邪止疼,对各种急慢性肠炎病都有很好的治疗效果。
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1、一种治疗肠炎中药的制备方法,以质量份数计,包括:罗勒5-15份、黄芪10-15份、
荷叶10-20份、海金沙10-20份、夏枯草5-15份、郁金10-20份。
2、此中药的制备方法是:将上述药材加水量是总药量的2-3倍,煎煮2-3小时,制成口服
液,或者按药材总重量加水2-3倍,煎煮2-3小时,煎煮两次后合并煎液,过滤,浓缩至相对
密度为1.32-1.40的膏状,再在80度以下干燥,粉碎成细粉,加入辅料,混匀,制成颗粒剂、
胶囊或片剂。
本发明中药具有疏肝利胆,理气除湿,活血消炎,祛邪止疼,对各种急慢性肠炎病都有
很好的治疗效果,安全无毒副作用,疗效显著。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一种治疗肠炎中药的制备方法,由以下组分按照重量分类组成(每份1g):罗勒5份、
黄芪10份、荷叶10份、海金沙10份、夏枯草5份、郁金10份。
以上药材按总重量加水2-3倍,煎煮2-3小时,煎煮两次后合并煎液,过滤,制成口服
液。
实施例2
一种治疗肠炎中药的制备方法,由以下组分按照重量分类组成(每份1g):罗勒10份、
黄芪12份、荷叶15份、海金沙15份、夏枯草10份、郁金15份。
以上药材按总重量加水2-3倍,煎煮2-3小时,煎煮两次后合并煎液,过滤,制成口服
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32-1.40的膏状,再在80度以下干燥,粉碎成细粉,加入辅料,混
匀,制成颗粒剂。
实施例3
一种治疗肠炎中药的制备方法,由以下组分按照重量分类组成(每份1g):罗勒13份、
黄芪13份、荷叶17份、海金沙17份、夏枯草12份、郁金17份。
以上药材按总重量加水2-3倍,煎煮2-3小时,煎煮两次后合并煎液,过滤,制成口服
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32-1.40的膏状,再在80度以下干燥,粉碎成细粉,加入辅料,混
匀,制成片剂。
实施例4
一种治疗肠炎中药的制备方法,由以下组分按照重量分类组成(每份1g);
罗勒15份、黄芪15份、荷叶20份、海金沙20份、夏枯草15份、郁金20份。
以上药材按总重量加水2-3倍,煎煮2-3小时,煎煮两次后合并煎液,过滤,制成口服液。
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32-1.40的膏状,再在80度以下干燥,粉碎成细粉,加入辅料,混匀,制
成胶囊。
虽然,上文中已经用一般性说明及具体实施方案对本发明作了详尽的描述,但在本发明
基础上,可以对之作一些修改或改进,这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因此,在不
偏离本发明精神的基础上所做的这些修改或改进,均属于本发明要求保护的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