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4

一种用于治疗瘘病的中药膏剂.pdf

  • 上传人:柴****2
  • 文档编号:5117400
  • 上传时间:2018-12-17
  • 格式:PDF
  • 页数:4
  • 大小:138.89KB
  •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510838715.9

    申请日:

    2015.11.27

    公开号:

    CN106806462A

    公开日:

    2017.06.09

    当前法律状态:

    公开

    有效性:

    审中

    法律详情:

    公开

    IPC分类号:

    A61K36/746; A61K9/06; A61P9/14; A61P1/00; A61P31/02; A61K35/648(2015.01)N; A61K31/7036(2006.01)N

    主分类号:

    A61K36/746

    申请人:

    韩永存

    发明人:

    韩永存

    地址:

    110001 辽宁省沈阳市和平区南三马路56号2-1-3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沈阳利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21209

    代理人:

    王东煜

    PDF完整版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一种用于治疗瘘病的中药膏剂,采用下述中药配比制作方案:杏仁0.5kg、艾叶0.25kg、吴蚣0.25kg、核桃皮0.25kg、链霉素粉0.5kg、巴戟天2.8kg。其制备方法是将上述的杏仁、艾叶、吴蚣、核桃皮、链霉素粉按配方混合后加入5—8倍的水浸泡1—2小时后,文火煎煮约6—7小时,滤去药渣后,取巴戟天与药液混合均匀加温60℃测相对密度1—1.2的膏即为成品。本发明可治疗痔疮、肛瘘、瘘、肿耳炎等疾病,可促进伤口愈合效果明显,疗程短。具有止血敛疮,化瘀生肌,消肿止痛,驱虫止痒等功效,直接作用于病灶,起到杀菌消炎,泻火解毒,润肠生肌,抗毒驱虫,固肛,敛疮止血、止痛等作用。

    权利要求书

    1.一种用于治疗瘘病的中药膏剂,其特征是采用下述中药配比制作方案:杏仁0.2—0.3kg、艾叶0.2—0.3kg、吴蚣0.2—0.3kg、核桃皮0.2—0.3kg、链霉素粉0.45—0.55kg、巴戟天2.5—3kg;其制备方法是将上述的杏仁0.2—0.3kg、艾叶0.2—0.3kg、吴蚣0.2—0.3kg、核桃皮0.2—0.3kg、链霉素粉0.45—0.55kg按配方混合后加入5—8倍的水浸泡1—2小时后,文火煎煮约6—7小时,滤去药渣后,取巴戟天与药液混合均匀加温60℃测相对密度1—1.2的膏即为成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治疗瘘病的中药膏剂,其特征是采用下述中药配比制作方案:杏仁0.5kg、艾叶0.25kg、吴蚣0.25kg、核桃皮0.25kg、链霉素粉0.5kg、巴戟天2.8kg。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治疗瘘病的中药膏剂,其特征是采用下述中药配比制作方案:杏仁0.2kg、艾叶0.2kg、吴蚣0.2kg、核桃皮0.2kg、链霉素粉0.45kg、巴戟天2.5kg。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治疗瘘病的中药膏剂,其特征是采用下述中药配比制作方案:杏仁0.3kg、艾叶0.3kg、吴蚣0.3kg、核桃皮0.3kg、链霉素粉0.55kg、巴戟天3kg。

    说明书

    一种用于治疗瘘病的中药膏剂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治疗中药药物,具体涉及一种以中药为原料配制的治疗各种瘘管疾病专用的中药膏剂及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瘘”是长期不愈合的异常管道。瘘管底常存有失活组织和异物,内壁多为老化的结缔组织,并不断排出分泌物、排泄物或浓汁。瘘管分为,肾造瘘管,舌甲瘘管,甲状舌瘘管,肛门瘘管,先天性耳前瘘管,口腔颌面颈部瘘管。目前,治疗“瘘”主要有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两种方法,常用的有手术治疗,局部麻醉,顺着瘘管切开,除掉里面的东西,然后缝合,让瘘管闭合,外界的细菌等就没机会进入。但是,手术治疗费用高、治疗周期长、还非常痛苦,如一次做不彻底,很容易复发等缺点。药物治疗的西药很多,但大多数药物治疗效果差,并且还有治疗成本高、副作用大等缺点,严重时甚至影响患者健康。另外,还有很多治疗的中药,但大多数具有治疗效果差、疗程长,效果不佳。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药物疗效显著,治愈率高,成本低,无痛苦,无副作用,制备方法简便的一种用于治疗瘘病的中药膏剂。

    一种用于治疗瘘病的中药膏剂,采用下述中药配比制作方案:杏仁0.2—0.3kg、艾叶0.2—0.3kg、吴蚣0.2—0.3kg、核桃皮0.2—0.3kg、链霉素粉0.45—0.55kg、巴戟天2.5—3kg。

    本发明的其制备方法是将上述的杏仁0.2—0.3kg、艾叶0.2—0.3kg、吴蚣0.2—0.3kg、核桃皮0.2—0.3kg、链霉素粉0.45—0.55kg按配方混合后加入5—8倍的水浸泡1—2小时后,文火煎煮约6—7小时,滤去药渣后,取巴戟天与药液混合均匀加温60℃测相对密度1—1.2的膏即为成品。治疗方法是将药膏涂抹患处,每天一次,7天为一疗程。

    本发明可治疗各种瘘病,如肛瘘、中耳炎合并迷路瘘管等疾病,可促进伤口愈合效果明显,疗程短。具有止血敛疮,化瘀生肌,消肿止痛,驱虫止痒等功效,直接作用于病灶,起到杀菌消炎,泻火解毒,润肠生肌,抗毒驱虫,固肛,敛疮止血、止痛等作用。可用于内痔、外痔、混合痔、肛裂、脱肛、便脓带血、肛周湿疹、瘙痒、肛瘘瘕、疮疡收敛、术前术后消毒等疾病的外用治疗。

    具体实施例

    实施例一

    一种用于治疗瘘病的中药膏剂,采用下述中药配比制作方案:杏仁0.5kg、艾叶0.25kg、吴蚣0.25kg、核桃皮0.25kg、链霉素粉0.5kg、巴戟天2.8kg。其制备方法是将上述的杏仁、艾叶、吴蚣、核桃皮、链霉素粉按配方混合后加入5—8倍的水浸泡1—2小时后,文火煎煮约6—7小时,滤去药渣后,取巴戟天与药液混合均匀加温60℃测相对密度1—1.2的膏即为成品。治疗方法是将药膏涂抹患处,每天一次,7天为一疗程。

    实施例二

    实施例二与实施例一基本相同,其不同之处是采用下述中药配比制作方案:杏仁0.2kg、艾叶0.2kg、吴蚣0.2kg、核桃皮0.2kg、链霉素粉0.45kg、巴戟天2.5kg。

    实施例三

    实施例三与实施例一基本相同,其不同之处是采用下述中药配比制作方案:杏仁0.3kg、艾叶0.3kg、吴蚣0.3kg、核桃皮0.3kg、链霉素粉0.55kg、巴戟天3kg。

    关 键  词:
    一种 用于 治疗 中药 膏剂
      专利查询网所有文档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0条评论

    还可以输入200字符

    暂无评论,赶快抢占沙发吧。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一种用于治疗瘘病的中药膏剂.pdf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lichaxun.net/p-5117400.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2018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