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薯尖配方绿茶及其制备方法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茶业制备方法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是一种利用茶叶和薯尖进行联合
制备的薯尖配方绿茶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在我国茶叶一般分为六种:(1)绿茶是一种不经发酵制成的茶。因其叶片及汤呈绿
色,故名。(2)红茶是一种经过发酵制成的茶。因其叶片及汤呈红色,故名。(3)花
茶是成品绿茶之一。将香花放在茶胚中窨制而成。(4)乌龙茶是一种半发酵茶,特征
是叶片中心为绿色,边缘为红色,俗称绿叶红镶边。一般以产地的茶树命名,如铁
观音、大红袍、乌龙、水仙、单枞等。它有绿茶的醇厚,而又比一般绿茶涩味浓烈;
有绿茶的清爽,而无一般绿茶的涩味,其香气浓烈持久,饮后留香,并具提神、消
食、止痢、解暑、醒酒等功效。(5)白茶是一种不经发酵,亦不经揉捻的茶。具有天
然香味,茶分大白、水仙白、山白等类,故名白茶。(6)砖茶属紧压茶。用绿茶、花
茶、老青茶等原料茶经蒸制后放入砖形模具压制而成。
绿茶是未经发酵制成的茶,因此较多的保留了鲜叶的天然物质,含有的茶多酚,儿
茶素,叶绿素,咖啡碱,氨基酸,维生素等营养成分也较多。绿茶中的这些天然营养成份,
对防衰老、防癌、抗癌、杀菌、消炎等具有特殊效果,是其他茶类所不及的。其干茶色
泽和冲泡后的茶汤、叶底以绿色为主调,故名绿茶。清汤绿叶是绿茶品质的共同特点。绿
茶是中国产量最多,饮用最为广泛的一种茶。它的特点是汤清叶绿,营养丰富,可以防止
疾病。但绿茶的苦味较重,特别是春茶的苦味更重,夏天绿茶的涩味重,严重影响了绿茶
的推广饮用。
红薯叶,为旋花科植物番薯的叶。我国各地均有栽培。春、夏、秋季均可采收,洗净
鲜用。味甘涩,性微凉。
研究发现,红薯叶有提高免疫力、止血、降糖、解毒、防治夜盲症等保健功能。经常
食用红薯叶有预防便秘、保护视力的作用,还能保持皮肤细腻、延缓衰老。
测试表明,每百克鲜红薯叶含蛋白质2.28克、脂肪0.2克、糖4.1克、矿物质钾
16毫克、铁2.3毫克、磷34毫克、胡萝卜素6.42毫克、维生素C0.32毫克。将其与常
见的蔬菜比较,矿物质与维生素的含量均属上乘,胡萝卜素含量甚至高过胡萝卜。因此,
亚洲蔬菜研究中心已将红薯叶列为高营养蔬菜品种,称其为“蔬菜皇后”。
由于绿茶和红薯叶均有一种过重的涩味,因此,在制茶行业存在着不能将二者混合
制茶的偏见,人们偏见地认为若将茶叶和薯尖配制在一起制作绿茶,涩味会更浓,会进一
步影响绿茶的品质,并影响一部分害怕涩味的人们的饮用习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的行业偏见,而提供一种薯尖配方绿茶及其制备方
法,这种配方绿茶无涩味,且保健功效更好。本发明配方绿茶汤色亮绿、清澈,味道醇厚
回甘,无涩味。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如下措施来达到的:一种薯尖配方绿茶,它由茶叶和红薯尖组成,
所述茶叶的用量为3-8.5重量份,红薯尖的用量为1.5-7重量份,总量为10重量份;
所述的薯尖配方绿茶依次按如下方法制备:
(1)杀青:通过高温蒸发茶叶和红薯尖内的部分水份,使叶子变软,为揉捻造形创造
条件,使茶叶和红薯尖内的含水量保持在12-15%;
(2)揉捻:通过利用外力作用,使叶片揉破变轻,卷转成条,体积缩小,且便于冲泡;
(3)干燥:蒸发水分,并整理外形。
在上述的技术方案中,所述的茶叶的用量为5-7重量份,红薯尖的用量为3-5重量份。
在上述的技术方案中,所述的茶叶的用量为8.5重量份,红薯尖的用量为1.5重量份。
在上述的技术方案中,所述的茶叶的用量为6重量份,红薯尖的用量为4重量份。
在上述的技术方案中,所述的茶叶的用量为5重量份,红薯尖的用量为5重量份。
在上述的技术方案中,所述的茶叶的用量为3重量份,红薯尖的用量为7重量份。
本发明茶叶薯尖全发酵配方绿茶中的红薯尖是指一种菜用红薯的叶尖,这种菜用红
薯只长叶,不长红薯,这种菜用红薯在南方被广泛种植。
其中:杀青对绿茶品质起着决定性的作用。通过高温,破坏鲜叶中酶的特性,制止多
酚类物质氧化,以防止叶子红变;同时蒸发叶内的部分水份,使叶子变软,为揉捻造形创
造条件。随着水分的蒸发,鲜叶中具有青草气的低沸点芳香物质挥发消失,从而使茶叶香
气得到改善。
揉捻是绿茶塑造外形的一道工序。通过利用外力作用,使叶片揉破变轻,卷转成条,
体积缩小,且便于冲泡。同时部分茶汁挤溢附着在叶表面,对提高茶滋味浓度也有重要作
用。制绿茶的揉捻工序有冷揉与热揉之分。所谓冷揉,即杀青叶经过摊凉后揉捻;热揉则
是杀青叶不经摊凉而趁热进行的揉捻。嫩叶宜冷揉以保持黄绿明亮之汤色于嫩绿的叶底,
老叶宜热揉以利于条索紧结,减少碎末。
干燥的目的,蒸发水分,并整理外形,充分发挥茶香。干燥方法,有烘干、炒干和晒
干三种形态。绿茶的干燥工序,一般先经过烘干,然后再进行炒干。因揉捻后的茶叶,含
水量仍很高,如果直接炒干,会在炒干机的锅内很快结成团块,茶汁易粘结锅壁。故此,
茶叶先进行烘干,使含水量降低至符合锅炒的要求。
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1)克服了茶叶和薯尖混合在一起制绿茶,绿茶的涩味会更重
的行业偏见。本发明方式制出的绿茶完全没有涩味。(2)红薯叶液本身就是一种清亮的红
色,采用这二种配方制成的绿茶汤色亮绿、清亮,味道醇厚回甘,完全去除了现有绿茶的
涩味。(3)红薯叶具有“蔬菜皇后”的美称,且没有发现会被害虫吃的现象,是一种绿色环
保食品。(4)长期饮用调节高血脂、胆固醇、高血糖效果明显,明显高于单独饮用现有绿
茶的效果。(5)本发明配方绿茶制作方法简单,成本低廉,易于大规模生产。现有的茶叶
因采摘的人工成本高,使制茶的成本提高,价格较高,但红薯尖的采摘相对茶叶容易得多,
因此,成本价格相对低廉。(6)长期饮用本发明配方绿茶具可以帮助胃肠消化、促进食欲,
可利尿、消除水肿,明显高于单独饮用现有绿茶的效果。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情况,但它们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定,仅作举例而已,
同时通过说明本发明的优点将变得更加清楚和容易理解。
本发明薯尖配方绿茶,它由茶叶和红薯尖组成,所述茶叶的用量为3-8.5重量份,
红薯尖的用量为1.5-7重量份,总量为10重量份;
所述的薯尖配方绿茶依次按如下方法制备:
(1)杀青:通过高温蒸发茶叶和红薯尖内的部分水份,使叶子变软,为揉捻造形创造
条件,使茶叶和红薯尖内的含水量保持在12-15%;
(2)揉捻:通过利用外力作用,使叶片揉破变轻,卷转成条,体积缩小,且便于冲泡;
(3)干燥:蒸发水分,并整理外形。
优选地,所述的茶叶的用量为5-7重量份,红薯尖的用量为3-5重量份。
更优选地,所述的茶叶的用量为8.5重量份,红薯尖的用量为1.5重量份。
更优选地,所述的茶叶的用量为6重量份,红薯尖的用量为4重量份。
更优选地,所述的茶叶的用量为5重量份,红薯尖的用量为5重量份。
更优选地,所述的茶叶的用量为3重量份,红薯尖的用量为7重量份。
实施例1
一种薯尖配方绿茶,它由茶叶和红薯尖组成,所述茶叶的用量为8.5重量份,红薯尖
的用量为1.5重量份,总量为10重量份;每重量份为1000克。
所述的薯尖配方绿茶依次按如下方法制备:(1)杀青:通过高温蒸发茶叶和红薯尖内
的部分水份,使叶子变软,为揉捻造形创造条件,使茶叶和红薯尖内的含水量保持在12-15
%;(2)揉捻:通过利用外力作用,使叶片揉破变轻,卷转成条,体积缩小,且便于冲泡;
(3)干燥:蒸发水分,并整理外形。
实施例2
一种薯尖配方绿茶,它由茶叶和红薯尖组成,所述茶叶的用量为5重量份,红薯尖的
用量为5重量份,总量为10重量份;每重量份为1000克。
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
实施例3
一种薯尖配方绿茶,它由茶叶和红薯尖组成,所述茶叶的用量为6重量份,红薯尖
的用量为4重量份,总量为10重量份;每重量份为1000克。
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
实施例4
一种薯尖配方绿茶,它由茶叶和红薯尖组成,所述茶叶的用量为7重量份,红薯尖的
用量为3重量份,总量为10重量份;每重量份为1000克。
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