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治疗中风的中药配方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中药配方领域,更具体的说是一种用于治疗中风的中药配方。
背景技术
中风是中医学对急性脑血管疾病的统称,它是以猝然昏倒、不知人事,多伴有口眼
歪斜、语言障碍、半身不遂或无昏倒而突然出现半身不遂为主要症状的疾病。还包括西医的
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脑梗塞、脑血栓、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其中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
血属出血性中风,脑梗塞、脑血栓、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属缺血性中风。中风是多发性疾病,据
报导目前国内外每年因中风死亡占死亡人数的9%。我国每年新发中风患者约有200万人,
死于脑血管疾病的患者约150万人,是造成我国人口死亡的三大疾病之一(即恶性肿瘤、中
风、冠心病)其发病率、死亡率比冠心病高出2-4倍,是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病。
对中风的治疗,西医采用化学药物治疗的方法,化学药物在杀死病菌的同时也杀
死了对人体有益的细菌,损害或破坏了人体的细胞,多数慢性疾病只能控制,不能治愈,归
纳起来即只能治标不能治本。中医运用系统学原理辨症施治,对病下药标本兼治。中药为天
然有机物,其疗效是多种成分协同作用的结果,有多靶点多效应和双向调节的对因治本效
果,且较少有毒害副作用。一般治疗偏瘫中风的中药有用川芎、红花、葛根、丹参四种针剂输
液,或者用血塞通或者血栓通粉针静脉滴注,这些都有一定的效果,但是不能彻底治疗好偏
瘫,只能救急。一般喝的中药方剂治疗偏瘫,如补阳还五汤,或者血府逐瘀汤等等,都只是片
面的治疗偏瘫,也能起到一定的作用,不过疗效甚微。而偏瘫的真正原因是长期的气血阴阳
虚弱导致的,像补阳还五汤一样重用补阳药,而不补阴,是无法根治偏瘫的。
肾阴为本,肾阴虚则人体整体虚弱,严重时形成糖尿病和肾衰竭而死亡,所以补阳
的同时必须补阴;血府逐瘀汤是活血化瘀的方剂,偏瘫是脑血管堵塞梗死,用血府逐瘀汤是
有一定作用的,但是作用甚微;气血少,则气血在血管内淤积堵塞,而成脑梗塞,一味地活血
化瘀,而不去补气血,不从根源上治疗,脑梗塞依然疏不通,依然偏瘫。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用于治疗中风的中药配方,疗程短、疗效
高、成本低、无不良反应和毒副作用。
本发明用于治疗中风的中药配方内容简述:
一种用于治疗中风的中药配方,其特征在于:原料的重量份为,人参5~20、竹叶5~20、
钩藤5~20、干姜5~20、鹿茸1~5、丹参8~12、生甘草5~20、肉桂5~20、阿胶5~20、桂枝5
~20、天麻5~20、制附子5~20、三七5~20、桑枝5~20、远志5~20、寻骨风8~12、夏枯草5
~15、黄芪15~20、益智仁5~20、钻地风8~12、半枝莲5~20、当归10~20、郁李仁5~20、川
棟子10~20、半边莲5~20、青皮5~20、香附5~20、制川乌10~20、白花蛇舌草5~15、陈皮5
~20、酸枣仁5~20、秦艽8~12、蝉蜕5~20、山药8~12、柏子仁5~20、乳香5~20、磁石5~
20、木香5~20、茯神5~20、没药5~20、代赭石5~20、枳壳5~20、朱砂1~5、土元5~20、珍
珠母5~20、苍术5~20、泽泻5~20、龙骨5~20、白术5~20、茯苓5~20、牡蛎5~20、胆南星5
~20、丹皮5~20、荆芥5~20、半夏5~20、地骨皮5~20、白芷5~20、石葛蒲5~20、山萸肉5
~20、石决明5~20、鳖甲5~20、王不留行5~20、决明子5~20、龟甲5~20、水蛭5~20、野菊
花5~20、三棱5~20、地龙5~20、柴胡8~12、莪术5~20、虻虫5~20、竹茹5~20、桃仁5~
20、炮山甲5~20、黄连5~20、生地5~15、补骨脂5~20、大枣8~12、黄苓5~20、白芍8~12、
骨碎补5~20、大蒜8~12、黄精5~20、赤芍5~20、炒山楂5~20、络石藤5~20、枸杞子5~
20、防风5~20、炒麦芽5~20、威灵仙15~20、女贞子5~20、制首乌8~12、炒鸡内金5~20、
砂仁15~20、麦门冬5~20、夜交藤5~20、木瓜15~20、天门冬5~20、乌梢蛇5~20、五加皮5
~20、天花粉5~20、白花蛇1条、五味子5~20、芦根5~20、全虫5~20、乌梅5~20、知母5~
20、蜈蚣2条、石榴皮5~20、石膏5~20、栀子8~12、石斛5~20、党参5~20、木通5~20、益母
草5~20、杜冲8~12、桑椹5~20、艾叶5~20、菟丝子5~20、狗脊5~20、茵陈5~20、苋实5~
20、桑寄生5~20、红花5~20、金樱子5~20、鸡血藤5~20、鹿衔草10~15、锁阳5~20、独活5
~20、淫羊藿5~20、阳起石5~20、羌活5~20、玉竹5~20、牛膝5~20、川芎5~20、太子参5
~20、川断5~20、葛根5~20、玄参5~20、熟地10~20、生姜15~20、薄荷5~20,将上述原料
中药混合后用水浸泡,煎熬后去除药渣获得药液。
本发明经过了多年的临床试验,是对其每味药品的功能与主治以及根据现代中药
药理的研究而形成的一种用于治疗中风的中药配方,已对数百例中风病患者进行了临床医
治,本发明不仅具有补气血、平衡阴阳和活血化瘀的功效;更主要的是能够调理脾胃肠的消
化吸收功能,调理心肝肾的造血功能;调配全虫、蜈蚣和一些通四肢经络的中药,起到壮肝
肾筋骨,快速恢复人体运动机能的效果;更重要的是结合了三棱、莪术、桃仁、水蛭、地龙、乌
梢蛇、虻虫等多味破血药,能够将堵塞的血管的淤血破开,使淤血都散开而血管畅通,从根
源上治疗中风患者,具有疗程短、疗效高、成本低、无不良反应和毒副作用。经临床治疗200
余例,药效显著,令人十分满意。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用于治疗中风的中药配方进行进一步的描述:
实施例1:
本发明用于治疗中风的中药配方,每服药为人参6g、半夏6g、竹叶6g、钩藤6g、干姜6g、
鹿茸2g、丹参9g、生甘草6g、肉桂6g、阿胶6g、桂枝9g、天麻9g、制附子6g、三七6g、桑枝6g、远
志6g、夏枯草9g、益智仁6g、、半枝莲6g、郁李仁6g、半边莲6g、青皮6g、香附6g、白花蛇舌草
9g、陈皮6g、蝉蜕6g、山药9g、乳香6g、磁石6g、木香6g、没药6g、代赭石6g、朱砂2g、珍珠母6g、
苍术6g、泽泻6g、龙骨6g、白术6g、茯苓6g、牡蛎6g、丹皮6g、荆芥6g、地骨皮6g、石葛蒲9g、石
决明6g、鳖甲6g、决明子6g、龟甲6g、水蛭6g、野菊花6g、地龙6g、柴胡9g、虻虫6g、竹茹6g、炮
山甲6g、黄连6g、生地10g、补骨脂6g、黄苓6g、白芍15g、黄精6g、赤芍6g、炒山楂6g、络石藤
6g、枸杞子6g、防风9g、威灵仙6g、女贞子6g、制首乌6g、炒鸡内金6g、麦门冬6g、夜交藤6g、天
花粉7g、五味子6g、芦根6g、全虫6g、乌梅6g、知母6g、蜈蚣2条、石榴皮6g、石膏6g、栀子9g、石
斛9g、党参6g、木通6g、益母草6g、杜冲12g、桑椹6g、艾叶6g、菟丝子6g、狗脊6g、茵陈6g、桑寄
生6g、红花6g、金樱子6g、锁阳6g、独活6g、阳起石6g、羌活6g、玉竹9g、川芎6g、川断6g、葛根
6g、熟地15g、薄荷6g、白酒100ml、醋50ml,将上述原料中药混合后用水浸泡,煎熬后去除药
渣获得药液。
中风分为三种,第一种中皮肤,皮肤受风寒或者风热,这种中风主要体现在皮肤上
人体最表层,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感冒。
中风第二种,叫中经络,也就是皮肤以下的经络受到了风寒的侵害,例如,夏天有
人睡着了汗毛孔张开着,吹风扇或者睡在风口处,或者睡在冰凉地板上等等,被风寒邪气吹
入汗毛孔,进而进入经络上,轻则嘴歪眼斜,重则四肢经络不通而四肢无法活动。
中风第三种叫中内脏,也就是说风寒邪气进入到更深的人体里面的五脏六腑上去
了,因为长期的感冒,导致人体免疫力低下,弱不禁风。中医学讲肺主皮毛,皮肤和上面的毛
发是有肺主管的,所以风寒吹到皮肤上的时候,也就吹到了肺上,所以风寒严重会导致肺
病,如肺炎肺结核等。于是风寒就进入体腔内的内脏。
肺朝百脉,肺气是对着所有五脏六腑的,所以肺部有病,所有五脏六腑都会受到影
响,而偏瘫中风,还有内中风,也是比较常见的偏瘫中风。
这种内中风实际是肝风和心风。最重要的中风是风中在心脏上,人就会昏迷,不会
说话,肝经在头上循环,所以肝有风,则会引起头上有病,即脑供血不足,脑梗塞,脑瘤和脑
萎缩等
当脑血管堵塞、梗死或者引起血管破裂,我们只有先补气血,气血充足了才能将堵塞的
血管通开,然后将堵塞的血管的血疏散开,使血管畅通。
但是补气血是个复杂的事,补气血要先调理脾胃肠,让吃的食物消化吸收转化成
气血,同时要调理心肝肾,使造血器官多造血,再加上一些破血、疏通血管的中药,这样就能
把大脑堵塞的地方的气血化散开了,偏瘫就好了,当然还要有一些疏通四肢经络的中药,让
四肢经络畅通,上下肢和五脏六腑活动正常,人就没病了。
本发明用于治疗中风的中药配方,是从补肝肾、活气血、调脾胃、通经络和破脑血
管堵塞等几个方面选取药材,下面结合本发明用于治疗中风的中药配方的中药配伍来描述
本发明的具体效用:
人参补元气,鹿茸壮肾阳,阿胶补血,这是最好的补气血和肾阳气的中药;炮山甲是最
好的活血化瘀药,三七也是活血化瘀药,同时还是最好的止疼药(所有偏瘫病人四肢和头部
都会出现疼痛的症状);水蛭、虻虫、白花蛇、乌梢蛇、蝎子、蜈蚣、地龙这几种药都是破血药,
就是血管堵塞的药;王不留行、三棱、莪术、桃仁和水蛭一样是破血药;夏枯草清热,白花蛇
舌草、半边莲和半枝莲都是凉血的药,血少生热,血热生风,于是中风就出现了;蝉蜕、荆芥、
白芷、薄荷都是清凉药,尤其是对大脑有作用,具有醒脑的作用;磁石、代赭石、牡蛎、珍珠
母、朱砂、石决明、龙骨这些药物比较沉重,重镇安神,息天肝风,治疗失眠头晕头痛等心脑
血管疾病,风停火自灭;野菊花清肝火,郁李仁、香附、柴胡疏肝理气;既然是偏瘫中风,那我
们就要用除风的药,防风,秦艽、寻骨风钻地风、鹿衔草、都是除风药;竹叶清心火,丹参是心
脏病专用活血药桂枝不仅能开发肺气,更能升华心气,心气足,则百病除,心为君火,为皇
帝,心好则一切都好;黄芪补卫气,当归补血,一个补气一个补血,二者常同用,山药补脾气,
苍术除脾湿,白术补脾气,脾气足,无湿气则脾气转化气血的功能就好,气血转化就多;木
香、枳壳、青皮、陈皮、这几种药是疏通肠胃的药,也就是顺气药;干姜、肉桂、制附子是温中
药,就是温补肠道的中药,胃常热,脾肠常寒,所以要清胃火,温补肠,顺肠胃气,这样肠胃就
通气了,消化系统就好,营养会充分消化和吸收转化成气血营养;竹茹、胆南星和半夏是化
痰药,防止痰迷心窍,神志不清;石葛蒲、益智仁、远志都是醒脑药,和对脑有清醒作用的药;
鳖甲和龟甲,中医就是用它们作为补充人的气血虚弱的,同时鳖甲和龟甲还有软坚化结的
作用,能化开堵塞的血管里面的血或者肿瘤;钩藤、天麻、夜交藤对脑神经有通经络的作用;
桑葚、茯神、酸枣仁、柏子仁、朱砂、蝉蜕这几种药有安神作用,治疗失眠头晕耳鸣;肾为先天
之本,为人的身体根本,肾好,一切都好,山药、泽泻、熟地、丹皮、茯苓、山萸肉是六味地黄丸
的主要成分,主要治疗肾阴虚,黄柏清肾火,地骨皮也是清肾阴虚火的,黄精是补肾阴虚的,
枸杞子、女贞子也是补肾阴虚的中药;黄连清胃火,黄苓清肺火,栀子是导一切火气从小便
排出的中药,木通也是利小便,还通四肢经络,木通木通一切都通;麦门冬、天门冬、天花粉、
芦根、玉竹、石膏、太子参、玄参、石斛、党参、这些都是补胃气、清胃热、滋阴生津止渴,凉胃
热的药;淫羊藿、杜冲、莵丝子、金樱子、锁阳、阳起石、川断、都是补肾阳虚的药;牛膝引血下
行,生地凉血,熟地生血,制首乌生血,白芍补肝,赤芍清热,茵陈补肝血虚;川棟子、制川乌、
土元、乳香、没药、补肾脂、骨碎补、狗脊、桑寄生、补肝肾、鸡血藤络石藤、威灵仙、木瓜、羌
活、独活、五加皮都是通经络药;炒山楂、炒麦芽、炒鸡内金、砂仁这些都是开胃药,生甘草不
仅温中和脾,而且平衡药性;五味子、乌梅、石榴皮、酸味、收涩药,起到去除风寒的作用;川
芎、红花、葛根起到疏通脑血管的作用;益母草、艾叶、红花是妇科圣药,温经通络,也是男女
同用的中药,不仅温女性经络,还通男性经络。
本发明经过了多年的临床试验,是对其每味药品的功能与主治以及根据现代中药
药理的研究而形成的一种用于治疗中风的中药配方,已对数百例中风病患者进行了临床医
治,本发明不仅具有补气血、平衡阴阳和活血化瘀的功效;更主要的是能够调理脾胃肠的消
化吸收功能,调理心肝肾的造血功能;调配全虫、蜈蚣和一些通四肢经络的中药,起到壮肝
肾筋骨,快速恢复人体运动机能的效果;更重要的是结合了三棱、莪术、桃仁、水蛭、地龙、乌
梢蛇、虻虫等多味破血药,能够将堵塞的血管的淤血破开,使淤血都散开而血管畅通,从根
源上治疗中风患者,具有疗程短、疗效高、成本低、无不良反应和毒副作用。经临床治疗200
余例,药效显著,令人十分满意。
下面结合中风患者使用本发明所述的配方药治疗的临床观察记录具体阐述本发
明用于治疗中风的中药配方的具体效果:
病例1:
张老先生,年龄80岁,患者主诉:患有糖尿病和偏瘫,这是第二次中风偏瘫病复发,第一
次得偏瘫时还会走路四肢基本无活动障碍,口齿伶俐,语音清楚,声音洪亮。自从第二次偏
瘫复发后,右侧上下肢不能动弹,手脚不会伸缩,无握抓捏等动作,腿软无力,嘴歪、失音、不
能说话、吞咽食物困难;曾在河南省各大医院住院几个月,喝中药汤两个多月,做康复治疗2
个多月,一直无效。
治疗:使用本发明用于治疗中风的中药配方,每日一付,水煎后取汁600ml,分早中
晚每天三次服用,坚持服用15天后,吞咽容易,吃饭饭量大,自己能站立;坚持服用60天后,
病人能站立能自己在屋内走动,嘴不再歪,会说简单的话。坚持服用90天后,血糖空腹为
4.7,能够自行走路,说话清晰,手能拿筷子吃饭了。
病例2:
岳老先生,年龄70岁,患者主诉:中风偏瘫,患病九年,卧床九年,左手不能伸开,整天躺
在床上,会说简单的两个字的话,自从得病后牙齿全部粉碎,留有牙床;
治疗:使用本发明用于治疗中风的中药配方,每日一付,水煎后取汁600ml,分早中晚每
天三次服用,坚持服用30天后,病人能自己坐立,看电视,治疗两个月后,病人能下床扶着床
走动,说话语气洪亮,手能抓东西,但仍伸缩不灵活。坚持服用90天后,病人自己能走出家门
了,村庄上所有人感到很诧异,因为岳老先生九年间卧床不起,从来没有出过大门,现在突
然在街道上看到他,都觉得很好奇,也能体现到本发明所述的中药配方的功效。
当然,上述说明并非对本发明的限制,本发明也不仅限于上述举例,本技术领域的
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实质范围内所做出的变化、改型、添加或替换,也属于本发明的保
护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