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6

一种用于治疗慢性荨麻疹的内服药物及制备方法.pdf

  • 上传人:Y948****062
  • 文档编号:5113361
  • 上传时间:2018-12-17
  • 格式:PDF
  • 页数:6
  • 大小:346.54KB
  •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710077660.3

    申请日:

    2017.02.14

    公开号:

    CN106798848A

    公开日:

    2017.06.06

    当前法律状态:

    实审

    有效性:

    审中

    法律详情:

    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A61K 36/899申请日:20170214|||公开

    IPC分类号:

    A61K36/899; A61P17/00; A61K35/64(2015.01)N; A61K35/62(2006.01)N

    主分类号:

    A61K36/899

    申请人:

    四川双鑫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发明人:

    罗兴兰

    地址:

    610200 四川省成都市双流县东升街道三强北路二段88号锦绣华都71栋-1层11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完整版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属于中药制剂领域,目的是根据中医对慢性荨麻疹的认识机理而提供的一种用于治疗慢性荨麻疹的内服药物,所述药物的各个组分及其质量份比如下:葛根12g、木瓜12g、白术12g、车前子12g、蝉蜕10g、苦杏仁(去皮、尖)10g、地龙10g、竹茹10g、厚朴10g、荆芥12g、牡丹皮12g、赤芍10g、牛蒡子(炒)12g、丹参12g、桂枝10g、地肤子20g、黄芪20g、茯苓20g、赤小豆25g、沙参12g、紫草12g、蛇床子12g、当归12g、苍术(炒)8g、红花10g;本发明提供的药物是一个标本兼治的中药组方。

    权利要求书

    1.一种用于治疗慢性荨麻疹的内服药物,其特征在于,所述药物的各个组分及其质量
    份比如下所示:
    葛根8~16g、木瓜5~16g、白术8~16g、车前子5~16g、蝉蜕5~12g、苦杏仁(去皮、尖)5
    ~12g、地龙5~12g、竹茹5~12g、厚朴3~12g、荆芥8~16g、牡丹皮8~16g、赤芍6~12g、牛
    蒡子(炒)8~16g、丹参8~16g、桂枝3~12g、地肤子10~26g、黄芪15~26g、茯苓15~26g、赤
    小豆10~32g、沙参10~16g、紫草5~16g、蛇床子5~16g、当归8~16g、苍术(炒)3~10g、红
    花5~12g。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治疗慢性荨麻疹的内服药物,其特征在于,所述药物的各
    个组分及其质量份比如下所示:
    葛根10~14g、木瓜8~14g、白术10~14g、车前子8~14g、蝉蜕8~11g、苦杏仁(去皮、
    尖)8~11g、地龙8~11g、竹茹8~11g、厚朴6~11g、荆芥10~14g、牡丹皮10~14g、赤芍8~
    11g、牛蒡子(炒)10~14g、丹参10~14g、桂枝5~11g、地肤子11~23g、黄芪18~23g、茯苓18
    ~23g、赤小豆11~28g、沙参11~14g、紫草8~14g、蛇床子8~14g、当归10~14g、苍术(炒)5
    ~9g、红花8~11g。
    3.根据权利要求1至2所述的用于治疗慢性荨麻疹的内服药物,其特征在于,所述药物
    的各个组分及其质量份比如下所示:
    葛根12g、木瓜12g、白术12g、车前子12g、蝉蜕10g、苦杏仁(去皮、尖)10g、地龙10g、竹茹
    10g、厚朴10g、荆芥12g、牡丹皮12g、赤芍10g、牛蒡子(炒)12g、丹参12g、桂枝10g、地肤子
    20g、黄芪20g、茯苓20g、赤小豆25g、沙参12g、紫草12g、蛇床子12g、当归12g、苍术(炒)8g、红
    花10g。

    说明书

    一种用于治疗慢性荨麻疹的内服药物及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中药制剂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治疗慢性荨麻疹的内服药物,特别
    是供慢性荨麻疹患者使用的内服药物及制备方法的领域。

    背景技术

    据文献资料显示:慢性荨麻疹是一种较常见的皮肤病,是由各种因素致使皮肤粘
    膜血管发生暂时性炎性充血与大量液体渗出,造成局部水肿性的损害。患者常不定时地在
    身上、脸上或四肢发出一块块红肿且很痒的皮疹块,常常越抓越痒,越抓越肿。发作次数从
    每天数次到数天一次不等。慢性荨麻疹时常急性暴发,严重时可出现喉头水肿、胃肠型荨麻
    疹等严重类型,若不及时治疗,可危及生命。

    中医认为:慢性荨麻疹是由于“邪之所凑,其气必虚”所造成。由于人体正气相对虚
    弱,且体质各异,或内有食滞、邪热,复感风寒、风热之邪;或平素体弱,阴血不足,皮疹反复
    发作,经久不愈,气血被耗;或患有慢性疾病致内不得疏泄,外不得透达,郁于皮肤腠理之
    间,邪正交争而发病。

    那么,就如何找到一种可有效治疗慢性荨麻疹的药物,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要
    解决的课题。

    发明内容

    随着我国中医中药学的不断发展,在治疗慢性荨麻疹上,人们逐渐意识到了中医
    治疗慢性荨麻疹的优点,且在治疗过程中疗效好、见效快、毒副作用小等优势,针对现有西
    医治疗慢性荨麻疹的现状,本发明的目的是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治疗慢性荨麻疹的内服药
    物,以解决慢性荨麻疹患者早日恢复健康的问题。该药物是以常见的中药为原料,通过选择
    合理的药物及质量份比,可有效治疗上述慢性荨麻疹一证。

    为达到上述发明的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提供一种用于治疗慢性荨
    麻疹的内服药物及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药物的各个组分及其质量份比如下所示:

    葛根8~16g、木瓜5~16g、白术8~16g、车前子5~16g、蝉蜕5~12g、苦杏仁(去皮、尖)5
    ~12g、地龙5~12g、竹茹5~12g、厚朴3~12g、荆芥8~16g、牡丹皮8~16g、赤芍6~12g、牛
    蒡子(炒)8~16g、丹参8~16g、桂枝3~12g、地肤子10~26g、黄芪15~26g、茯苓15~26g、赤
    小豆10~32g、沙参10~16g、紫草5~16g、蛇床子5~16g、当归8~16g、苍术(炒)3~10g、红
    花5~12g。

    一种用于治疗慢性荨麻疹的内服药物及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药物的各个
    组分及其质量份比如下所示:

    葛根10~14g、木瓜8~14g、白术10~14g、车前子8~14g、蝉蜕8~11g、苦杏仁(去皮、
    尖)8~11g、地龙8~11g、竹茹8~11g、厚朴6~11g、荆芥10~14g、牡丹皮10~14g、赤芍8~
    11g、牛蒡子(炒)10~14g、丹参10~14g、桂枝5~11g、地肤子11~23g、黄芪18~23g、茯苓18
    ~23g、赤小豆11~28g、沙参11~14g、紫草8~14g、蛇床子8~14g、当归10~14g、苍术(炒)5
    ~9g、红花8~11g。

    一种用于治疗慢性荨麻疹的内服药物及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最佳方案”
    的药物的各个组分及其质量份比如下所示:

    葛根12g、木瓜12g、白术12g、车前子12g、蝉蜕10g、苦杏仁(去皮、尖)10g、地龙10g、竹茹
    10g、厚朴10g、荆芥12g、牡丹皮12g、赤芍10g、牛蒡子(炒)12g、丹参12g、桂枝10g、地肤子
    20g、黄芪20g、茯苓20g、赤小豆25g、沙参12g、紫草12g、蛇床子12g、当归12g、苍术(炒)8g、红
    花10g。

    一种用于治疗慢性荨麻疹的内服药物及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如
    下步骤制备而成:

    A、将上述原料中药拣去杂质和粉尘后,按照质量份比分别粉碎成粗粒状包煎;

    B、将包好的原料中药放入冷开水中浸泡半个小时,然后再将浸泡好的药物和浸泡药物
    的澄清液一并放入砂锅内,注入过药面58mm的冷开水进行第一次煎煮45分钟,滤取药液后,
    再次注入过药面55mm的微温开水进行第二次煎煮35分钟,二次混合浓缩成50%的中药液380
    毫升备用。

    一种用于治疗慢性荨麻疹的内服药物及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服用方法为:
    将制备好的中药液以每日二次服用,早晚分服,给药量190毫升/次(忌:生冷辛辣及刺激之
    物)。15天为一个疗程,服药2~5 个疗程后,症状完全消失,病告痊愈。

    本发明组方中的各原料中药在中国药典、中国辞典以及中华本草中均有详细的记
    载。本发明选用其中最常见的中药为原料,充分发挥各组分的药理功效:

    葛根,性味: 甘、辛、平,具有解肌退热、发表透诊、生津止渴、升阳止泻之功效,用于治
    疗外感发热、头项强痛、麻疹初起、疹出不畅、温病口渴、消渴病、泄泻、痢疾、高血压、冠心
    病;

    木瓜,性味:性温、味酸, 具有消食、驱虫、清热、祛风之功效,用于治疗胃痛、消化不良、
    肺热干咳、乳汁不通、湿疹、寄生虫病、手脚痉挛疼痛;

    白术,性味:味苦、甘、性温,具有健脾益气、燥湿利水、止汗、安胎之功效,用于治疗脾气
    虚弱、神疲乏力、食少少腹胀、大便溏薄、水饮内停、小便不利、水肿、痰饮眩晕、温痹酸痛、气
    虚自汗、胎动不安;

    车前子,性味:味甘、淡、性微寒,具有清热利尿、渗湿止泻、明目、祛痰之功效,用于治疗
    小便不利、淋浊带下、水肿胀满、暑湿泻痢、目赤障翳、痰热咳喘;

    蝉蜕,性味:味甘、咸、性凉,具有宣散风热、透疹利咽、退翳明目、祛风止痉之功效,用于
    治疗风热感冒、咽喉肿痛、咳嗽音哑、单板机疹不透、风疹瘙痒、目赤翳障、惊痫抽搐、破伤
    风;

    苦杏仁(去皮、尖),性味: 苦、微温,有小毒,具有 降气止咳平喘、润肠通便之功效,用
    于治疗咳嗽气喘、胸满痰多、血虚津枯、肠燥便秘;

    地龙,性味:味咸、性寒,具有清势止痉、平肝熄风、通经活络、平喘利尿之功效,用于治
    疗热病发热狂燥、惊痫抽搐、肝阳头痛、中风偏瘫、风湿痹痛、肺热喘咳、小便不通;

    竹茹,性味:甘、微寒,具有清热化痰、除烦止呕、安胎凉血之功效,用于治疗肺热咳嗽、
    烦热惊悸、胃热呕呃、妊娠恶阻、胎动不安、吐血、衄血、尿血、崩漏等症;

    厚朴,性味:苦、辛、温,具有燥湿消痰、下气除满之功效,用于治疗湿阻中焦、脘腹胀满、
    食积气滞、腹胀便秘、 痰饮喘咳;此外,七情郁结,痰气互阻,咽中如有物阻,咽之不下,吐之
    不出的梅核气证,亦可取本品燥湿消痰,下气宽中之效;

    荆芥,性味:辛、温,具有发表、祛风、理血、炒炭止血之功效,用于治疗感冒发热、头痛、
    咽喉肿痛、中风口噤、吐血、衄血、便血、崩漏、产后血晕、痈肿、疮疥、瘰疬等症;

    牡丹皮,性味:辛苦、凉、微寒,具有清热、活血散瘀之功效,用于治疗温热病热入血分、
    发斑、吐衄、热泪盈眶病菌后期热伏阴分发热、阴虚骨蒸潮热、血滞经闭、痛经、痈肿疮毒、跌
    扑伤痛、风湿热痹;

    赤芍,性味:苦、微寒,具有清热凉血、活血祛瘀之功效,用于治疗温毒发斑、吐血衄血、
    肠风下血、目赤肿痛、痈肿疮疡、闭经、痛经、崩带淋浊、瘀滞胁痛、疝瘕积聚、跌扑损伤;

    牛蒡子(炒),性味:辛苦、凉,具有疏散风热、宣肺透疹、消肿解毒之功效,用于治疗风热
    咳嗽、咽喉肿痛、斑疹不透、风疹作痒、痈肿疮毒;

    丹参,性味:味苦、性微寒,具有活血祛瘀、调经止痛、养血安神、凉血消痈之功效,用于
    治疗妇女月经不调、痛经、经闭、产后瘀滞腹痛、心腹疼痛、症瘕积聚、热痹肿痛、跌打损伤、
    热入营血、烦躁不安、心烦失眠、痈疮肿毒;

    桂枝,性味:辛、甘、温,具有发汗解肌、温通经脉、助阳化气、平冲降气之功效,用于治疗
    风寒感冒、脘腹冷痛、血寒经闭、关节痹痛、痰饮、水肿、心悸、奔豚等症;

    地肤子,性味:甘苦、寒,具有利小便、清湿热之功效,用于治疗小便不利、淋病、带下、疝
    气、风疹、疮毒、疥癣、阴部湿痒等症;

    黄芪,性味:甘、微温,具有补气固表、利尿托毒、排脓、敛疮生肌之功效,用于治疗气虚
    乏力、食少便溏、中气下陷、久泻脱肛、便血崩漏、表虚自汗、气虚水肿、痈疽难溃、久溃不敛、
    血虚痿黄、内热消渴、慢性肾炎蛋白尿、糖尿病;

    茯苓,性味:甘、淡、平,具有渗湿利水、健脾和胃、宁心安神之功效,用于治疗小便不利、
    水肿胀满、痰饮咳逆、呕吐、脾虚食少、泄泻、心悸不安、失眠健忘、遗精白浊;

    赤小豆,性味:味甘、酸、性微寒,具有利水消肿退黄、清热解毒消痈之功效,用于治疗水
    肿、脚气、黄疸、淋病、便血、肿毒疮疡、癣疹等症;

    沙参,性味:味甘、微苦、性微寒,具有养阴清热、润肺化痰、益胃生津之功效,用于治疗
    阴虚久咳、痨嗽痰血、燥咳痰少、虚热喉痹、津伤口渴;

    紫草,性味:苦、寒,具有凉血、活血、清热、解毒之功效,用于治疗温热斑疹、湿热黄疸、
    紫癜、吐、衄、尿血、淋浊、热结便秘、烧伤、湿疹、丹毒、痈疡等症;

    蛇床子,性味:辛苦、温,具有温肾助阳、祛风、燥湿、杀虫之功效,用于治疗男子阳痿、阴
    囊湿痒、女子带下阴痒、子宫寒冷不孕、风湿痹痛、疥癣湿疮;

    当归,性味:性温、味甘辛, 具有补血和血、调经止痛、润燥滑肠之功效,用于治疗血虚、
    面色萎黄、眩晕心悸、血虚、或兼有瘀滞的月经不调、经闭、痛经、虚寒性腹痛、冠心病心绞
    痛、风湿痹痛、跌打损伤等症;

    苍术(炒),性味:辛、苦、温,具有燥湿健脾、祛风散寒、明目之功效,用于治疗脘腹胀满、
    泄泻、水肿、风湿痹痛、风寒感冒、夜盲等症;

    红花,性味:味辛、性温,具有活血能经、祛瘀止痛之功效,用于治疗经闭、痛经、产后瘀
    阻腹痛、胞痹心痛症瘕积聚、跌打损伤、关节疼痛、中风偏竣、斑疹等症。

    本发明药物是基于中医治疗慢性荨麻疹的原则,从药理作用及作用机制认为:就
    慢性荨麻疹,本发明所提供的药物中的各原料中药药效共奏,对上述疾病有很好的治疗效
    果。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就是针对上述慢性荨麻疹的治疗而提出的一种中药配方,采用该配方制备
    的药物药效好,见效快,是一个标本兼治的中药组方,特别适合临床使用。下面结合本发明
    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

    实施例1:

    一种用于治疗慢性荨麻疹的内服药物,其特征在于,所述药物的各个组分及其质量份
    比如下所示:

    葛根12g、木瓜12g、白术12g、车前子12g、蝉蜕10g、苦杏仁(去皮、尖)10g、地龙10g、竹茹
    10g、厚朴10g、荆芥12g、牡丹皮12g、赤芍10g、牛蒡子(炒)12g、丹参12g、桂枝10g、地肤子
    20g、黄芪20g、茯苓20g、赤小豆25g、沙参12g、紫草12g、蛇床子12g、当归12g、苍术(炒)8g、红
    花10g。

    实施例2:

    一种用于治疗慢性荨麻疹的内服药物,其特征在于,所述药物的各个组分及其质量份
    比如下所示:

    葛根14g、木瓜14g、白术14g、车前子14g、蝉蜕11g、苦杏仁(去皮、尖)11g、地龙11g、竹茹
    11g、厚朴11g、荆芥14g、牡丹皮14g、赤芍11g、牛蒡子(炒)14g、丹参14g、桂枝11g、地肤子
    23g、黄芪23g、茯苓23g、赤小豆28g、沙参14g、紫草14g、蛇床子14g、当归14g、苍术(炒)9g、红
    花11g。

    实施例3:

    一种用于治疗慢性荨麻疹的内服药物,其特征在于,所述药物的各个组分及其质量份
    比如下所示:

    葛根16g、木瓜16g、白术16g、车前子16g、蝉蜕12g、苦杏仁(去皮、尖)12g、地龙12g、竹茹
    12g、厚朴12g、荆芥16g、牡丹皮16g、赤芍12g、牛蒡子(炒)16g、丹参16g、桂枝12g、地肤子
    26g、黄芪26g、茯苓26g、赤小豆32g、沙参16g、紫草16g、蛇床子16g、当归16g、苍术(炒)10g、
    红花12g。

    典型病例

    经临床诊断治疗慢性荨麻疹患者共570例,年龄为19岁以上的286例,只有284例为19岁
    以下。570例患者中痊愈的536例,有效的34例,总有效率达100%。

    关 键  词:
    一种 用于 治疗 慢性 荨麻疹 内服 药物 制备 方法
      专利查询网所有文档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0条评论

    还可以输入200字符

    暂无评论,赶快抢占沙发吧。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一种用于治疗慢性荨麻疹的内服药物及制备方法.pdf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lichaxun.net/p-5113361.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2018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