捕获游戏装置 本发明是有关移动捕获器以捕获景品等捕获对象物的游戏装置。
作为这种游戏装置已公知的有,日本特开平7-231983号公报中所揭示的,起吊式的捕获游戏装置。该游戏装置是由设置在收容多数景品池上方的,具有可扩缩的2根或3根臂的吊车构成的。
这种游戏装置,最初位于初始定位置的吊车臂呈扩展状态,当按压横向移动用的第1按钮时,吊车开始横向移动,当手指离开第1按钮时,横向移动停止,而后,当按压前后移动用的第2按钮时,吊车开始向后方移动,当手指离开第2按钮时,停止向后方移动,同时吊车开始下降,当吊车降到到达所述池中时,臂缩窄之后吊车上升,并向前方移动,横向移动后,自动返回到初始定位位置,并再次将臂扩展开。
而吊车下降到达池里而将臂缩窄时,如捕抓到景品,则吊车抓着景品返回到初期位置,并在那里将臂扩展、使景品落到滑槽中,再将景品从取出口取出。
这种起吊式的捕获游戏装置,是用2根或3根臂从上面抓获景品的,为捕获景品,必须使吊车位于欲捕获景品的正上方位置,并需将臂的前端部分,潜入到景品的下侧。
然而,由于景品堆积是不规则的,臂的前端不可能总能潜入到景品的下侧,因而难于捕获景品。
而且,即使潜入到景品的下侧,但当臂缩窄时,景品也可能从臂间挤出去,因而景品的捕获是很困难的。
捕获该景品的难度,对於已捕获到景品者来说,当然很高兴,并可以获得满足感和成就感,并提高挑战地意欲;而对未捕获到景品者,则只能留下不满足感和遗憾。
而且,游戏只有抓住景品才有可能捕获,因而臂的尺寸,数量及臂扩缩动作的大小,而使景品的大小受到限制。因捕获相对臂而言的极大或极小的景品是根本不可能的,因而该装置并不理想。
本发明是有鉴於上述问题而作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较少受捕获对象物大小的限制的,且容易捕获捕获对象物的,因而对较多的游戏者都可以付与满足感的捕获游戏装置。
本发明为解决上记课题,采用了以下装置。
本发明的捕获游戏装置具有:可载置捕获对象物的搁物架,从该搁物架的下方将捕获对象物推上并使其从搁物架落下的臂以及使该臂移动地臂移动装置。
本发明的捕获游戏装置,利用臂移动装置,将位于起始定位位置的臂,向靠近搁物架移动,并利用该臂将捕获对象物推上去而破坏了捕获对象物的均衡,当均衡破坏的捕获物从搁物架上落下,则捕获成功。
对所述搁物架的构造没有特别的限制,例如,可以作成前部开放、相互平行地配置多数爪的梳子状。
而且,本发明还可以按将搁物架作成梳子状,利用使所述臂靠近搁物架回转,而进行的自下而上地通过搁物架的爪间,并将捕获对象物推上去的动作来构成。对这种情况,当臂从搁物架的爪间自下而上地挤过去时,臂打破捕获对象物的均衡,并使搁物架上的捕获对象物跳起后落下。
而且,本发明臂的推上动作并不只限于这样的回转动作,在垂直方向进行往复移动也可以。
本发明中对臂的数没有特别的限制,一根,或二根以上都可以,而装备数根臂也可以提高对捕获对象物的捕获率。
所述臂移动装置可以采用利用钢丝,或带状物牵引臂,而且还可以用螺纹机构,凸轮机构连秆机构使臂移动,对该机械的构成没有特别的限定。
对臂移动装置的移动方向、移动状态没有特别的限定。例如、臂仅上下方向移动也可以、仅左右方向移动也可以、或将其组合而上下左右方向移动也可以。进而再加上前后方向的移动也可以。
本发明中还可以采用搁物架固定而利用臂移动装置仅使臂移动地结构、但设置了搁物架移动装置、也可以利用该装置使搁物架向接近以及离开臂的方向移动。这样可以按所希望的使捕获装置复杂化、从而使游戏更有趣。另、也可以将上下动与左右动组合而作成波浪似的移动形态等复杂运动。
对本发明的搁物架的数量没有特别限定、一个也可以、数个也可以。而装备数个搁物架可增加所设置的捕获对象物、因而能提高捕获的概率。
本发明也可以将各搁物架上下方向距离按所定间隔配置,并设置使各搁物架前后方向移动,以使其与臂接近离间的的搁物架移动装置,利用该搁物架移动装置,使上下毗邻的搁物架间,按前后相反的方向进行移动来构成。由此可将捕获装置作的更复杂化、而使游戏更有趣。
搁物架移动装置、可以采用利用钢丝,或带状物牵引搁物架,也可以利用螺纹机构,凸轮机构连秆机构使搁物架移动,对该机械的构成没有特别的限定。
而且、有关搁物架的移动形态与前述同样、可以是单纯的一个方向的往复移动、也可以像波似的复杂运动。
本发明中还可能具有、在臂与搁物架冲突时、使臂水平移动、以避免与搁物架的干涉的回避装置。
利用这种装置、就可以避免产生臂与搁物架连锁时的不良动作。
回避装置可以用弹簧等弹性回复力的机构构成。也可以用可施加磁力的机构构成、对该机构没有特别的限定。
本发明中、还可以具有收容从搁物架上落下的捕获对象物、并将其导向所定位置的输送装置。输送装置可利用自然落下的滑槽、也可以利用电机等驱动装置而移动地带式输送机等构成。
附图的简要说明:
图1是本发明捕获游戏装置的第1实施形态的外观透视图;
图2是本发明捕获游戏装置的第1实施形态的要部放大透视图;
图3是本发明捕获游戏装置的第1实施形态的摇动装置的概略机构图;
图4是本发明捕获游戏装置的第1实施形态的捕获装置的概略机构图;
图5是本发明捕获游戏装置的第1实施形态的捕获装置的要部剖面图;
图6是说明本发明捕获游戏装置的第1实施形态的动作的动作说明图;
图7是说明本发明捕获游戏装置的第1实施形态的动作的动作说明图;
图8是说明本发明捕获游戏装置的第1实施形态的动作的动作说明图;
图9是说明本发明捕获游戏装置的第1实施形态的捕获动作的说明图;
图10是说明本发明捕获游戏装置的第1实施形态的捕获动作的说明图;
图11是说明本发明捕获游戏装置的第1实施形态的回避动作的说明图;
图12是说明本发明捕获游戏装置的第1实施形态的回避动作的说明图;
图13是本发明捕获游戏装置的第2实施形态的回避装置的概略构成的剖向图;
图14是本发明捕获游戏装置的第4实施形态的透视正面图;
图15是图14的A-A剖视图;
图16是本发明捕获游戏装置的第4实施形态的摇动装置的分解透视图(其1);
图17是本发明捕获游戏装置的第4实施形态的摇动装置的分解透视图(其2);
图18是本发明捕获游戏装置的第4实施形态的搁物架装置的分解透视图;
图19是本发明捕获游戏装置的第4实施形态的滑动装置的分解透视图;
图20是本发明捕获游戏装置的第4实施形态的旋转器移动装置的正面图;
图21是本发明捕获游戏装置的第4实施形态的旋转器移动装置的局部平面图;
图22是本发明捕获游戏装置的第4实施形态的回转轴支撑装置(左)的正视图;
图23是本发明捕获游戏装置的第4实施形态的回转轴支撑装置(左)的分解透视图;
图24是本发明捕获游戏装置的第4实施形态的回转轴支撑装置(右)的正视图;
图25是本发明捕获游戏装置的第4实施形态的回转轴支撑装置(右)的分解透视图;
图26是本发明捕获游戏装置的第4实施形态的上下驱动装置的分解透视图;
图27是本发明捕获游戏装置的第4实施形态的回转轴和旋转器的分解透视图。
以下按照图1~图27、说明本发明的实施形态。
第1实施形态。
图1是本发明捕获游戏装置第1实施形态的整体外观透视图、捕获游戏装置(以下简称游戏装置)1具有,由下部收容部11,上部收容部12以及透视箱部13组成的机箱10。
下部收容部11的前面侧设有:景品取出口14,操作台15,在操作台15上、左右各安装了由纵移动按钮16和横移动按钮17组成的一组的操作按钮。透视箱13作成、周围是用透明玻璃或透明塑料围起来而可透视内部的箱。在透视箱13内部前方侧的两侧和中央,分别设置了与下部收容部11和上部收容部12相连接的3根中空柱18。
在透视箱13内部的左右、分别设置了可载置缝制玩具100等景品的支架装置30系列,和在支架装置30的前方设置的、为使景品从支架装置落下的系列捕获装置50系列。
首先,说明支架装置30系列。支架装置30具有上下方离间配置的4个搁物架31。各搁物架31被作成相互离间且平行配置的、向前方延伸的多个长爪32、且使各爪32的前部开放的梳子状,而各爪32的下面、呈向下方凸的圆弧状。
如第2图及第3图所示,在搁物架31的两端、设有前后方向水平延伸的支撑导杆33,各支撑导杆33、被固定在透明箱部13上的导块34,前后方向可移动地支撑着。
支架状置30具有使支架30可前后方向摇动的摇动装置40(支架移动装置),如图3所示,摇动装置40是由电机等构成的旋转驱动部41,和将该驱动部41输出轴41a的转动,变换成上下运动的曲杆机构42,和与曲杆机构42连接并向上方延伸的臂43以及可上下动的支撑臂43的上下导向辊44a,44b构成的。
在臂43的中段,交互地设置总共4个向前方突出的ㄑ字形的屈曲部43a和向后方突出的ㄑ字形的屈曲部43b,各屈曲部43a,43b可滑动自如地被介装在、所述支撑导杆33前端设置的一对导引部33a,33b之间。
这样构成的支架装置30,利用摇动装置40使搁物架31可进行前后方向摇动,即,当摇动装置40的旋转驱动部41回转时,臂43上下动,而与臂43的屈曲部43a或43b相系的、由导块34的支撑的搁物架31的支撑导杆33、只可能前后方向移动,因此屈曲部43a或43b的上下往复运动,被变换成支撑导杆33的前后往复运动,其结果,使搁物架31往复进行前后运动。
而且,向前方突出的屈曲部43a和向后方突出的屈曲部43b、是被交互地设置在臂43上的,因此可将上下毗邻搁物架31的移动方向,作成彼此相反的方向。而且,应按照一个搁物架31在最前方的位置时,在该搁物架31的上侧及下侧的搁物架31则应在最后方的位置,来设计屈曲部43a,43b的设置位置,形状及尺寸。
摇动装置40的旋转驱动部41和曲杆机构42下方的导引辊44b,被收存在机箱10下部的下部收容部11里,而上方的导引辊44a,被收存在上部收容部12里,而对于臂43、将包含4个屈曲部43a,43b的部分,收存在透视箱13中,而将臂43的上下两端部被插到上部收容部12或下部收容部11中。
以下,将参照图4和图5,说明比支架装置30还靠前方设置的捕获装置50一系列。
捕获装置50具有:具有一对臂84的旋转器80,使旋转器80可以上下移动、左右移动和回转动作的旋转器移动装置60(臂移动装置)。
旋转器移动装置60,设有在各柱18的内部垂直延伸的导杆61a、61b,在该导杆61a、61b上,安装了可上下方向移动地滑块62a、62b。
藉助设置在机箱10的上部收容部12中的升降驱动部63、可升降滑块62a、62b。升降驱动部63是由与所述搁物架3 1按平行姿势配置的、回动自如地安装在上部收容部12上的轴64和驱动该轴64旋转的电机等组成的回转驱动部65、固定在轴64两端的卷取圆板66a、66b,和一端固定在卷取圆板66a或66b上、另一端固定在滑块62a或62b上的钢丝67a,67b构成的。
滑块62a、62b应作成:轴64正转时使其上升、轴64反转时使其下降。
在滑块62a、62b上,按与所述搁物架31平行的姿态搭架得中空转轴71。该转轴71可旋转地被支撑在滑块62a、62b上、由设置在滑块65a上的电机72等组成的转动驱动部、驱动该轴单方向绕轴心转动。
为使转轴71能与滑块62a、62b同步升降,在图1所示的柱18上,沿柱18的轴方向、纵长向形成使转轴71贯穿的孔18a。
旋转器80安装在转轴71的外侧,转轴71的内部可收存走行装置90、其可使旋转器80沿转轴71的轴方向移动。
旋转器80具有,插穿转轴71的筒状的台车81,藉助旋转自如地安装在该台车81上的车论82,该旋转器80可沿转轴71的轴方向走行。
在台车81内面侧的所定部位,固定磁铁83,而在台车81的外周面、垂直于该外周面而向外突设了一对相互平行的臂84。该臂84、84的间隔尺寸应设定为使其能分别通过所述搁物架31的爪32之间。
走行装置90是由在旋转轴71内部可沿轴方向移动地导滑车91,旋转自如地安装在该导滑车91上的车轮92,固定在导滑车91上的磁铁93,与导滑车91连接的两根钢丝94a、94b,和将钢丝94a卷起的卷取机构以及将钢丝94b拉回的自动拉回机构(未图示)构成的。当然,也可以用带状物代替钢丝94a、94b。
所述拉回机构内藏在滑块62b的内部,通常利用发条施加钢丝94b以接近滑块的弹性力、并使其卷起。
所述卷取机构是由在滑块62a上设置的电机95等组成的,其克服所述拉回机构发条所产生的弹性力,而可将钢丝94a卷起。
而且应作成,如电机95正转,导滑车91向接近滑块62b的方向移动,而如电机95反转,导滑车91则向接近滑块62a的方向移动。
而走行装置90的磁铁93和旋转器80的磁铁83是按能相互吸引构成的,当藉助该吸引力,走行装置90的导滑车91沿转轴71的轴方向移动时,旋转器80的台车81也和导滑车91一起同步地在轴方向移动。而且,藉助磁铁83、93的吸引力,使旋转器80和旋转轴71之间不会相对转动。但藉助车轮82、92、抗衡了轴方向磁铁83、93的吸引力后、旋转器80和旋转轴71是可能移动地。
以下,说明本游戏装置的动作。
藉助摇动装置40,支架装置30的各搁物架31,通常进行前后方向的往复摇动。
而捕获装置50,使该转轴71位于上下移动区域的最下限的位置,而使旋转器80位于左右移动区域的左端(滑块62a侧),且使臂84朝铅直下方停止(以下称该停止状态为初期状态)。
在该初期状态下,游戏者向设置在操作台15上的投币口(未图示)投入硬币,内藏在下部收容部11中的检验器,判定硬币的真伪、检测硬币的种类,枚数等,并根据判定的结果及检测的结果,设定游戏的次数。
以下对有关一次游戏进行说明。
在初期状态,游戏者先按压纵移动按钮开关16,接着按压横移动按钮开关后,操作捕获装置50,进行捕获景品的争战。
如图6所示,当按下纵移动按钮开关16时,驱动旋转驱动部65,轴64正转而使滑块62a、62b上升,并由此使转轴71上升。在持续按压纵移动按钮开关16时,转轴64持续正转而使转轴71继续上升。而后,手指从纵移动按钮16离开或旋转轴71到达上下移动区域的最上限而停止时,旋转轴71也相伴停止。
因此,游戏者可以依据使四个支架30中的某一个支架30与旋转轴71的高度位置关系变为最好,来决定手指从纵移动按钮16离开的时间。
然后如图7所示,当按压横移动按钮开关17,走行装置90的电机95正转,导滑车91向左方向(向滑块62b接近的方向)移动,旋转器80与该导滑车91一起向左方向移动。连续按压横移动按钮开关17期间,电机95持续正转,导滑车91也相随继续向左移动。然后,当手指从横移动按钮17离开或导滑车91到达横移动域的右端时,电机95停止转动,旋转器80也随之停止。
进而在导滑车91停止的同时,电机72旋转,如图8所示,转轴71旋转,如前所述,转轴71和旋转器80是不能相对回转的,因此旋转器80也与轴71同步地进行旋转。
该旋转器80的旋转方向是按旋转器80的臂84、从下到上通过搁物架31的爪32间的方向设定的,而旋转的角度设定为360度(即一转)。
当搁物架31的位置与旋转器80的旋转时间恰好最适时,旋转器80的臂84从搁物架31的爪32间,从下向上挤过去时,如图9所示臂84与搁物架31上的景品100接触,扰乱了景品100的均衡,使均衡被破坏的景品100从搁物架31的前方落下、并经在下部收容部11上设置的、未图示的滑槽,从景品取出口(输送装置)可取出该景品。
一方面如图10所示、如搁物架31的前后位置和旋转器80的旋转时间如配合不佳、搁物架31和旋转器80的相对高度位置配合情况不佳等情况下、即使旋转器80旋转、也不能将臂84全部送到搁物架中、或虽送到了、但不足以使均衡被破坏的景品100落下、则就不可能获得景品。
因而、游戏者需要很好地观察载置欲获得景品的搁物架31前后摇动的动向、来决定按压横移动按钮17的时间和离开该按钮的时间。
当旋转器结束旋转时、捕获装置50自动地复归到初始状态、即、在旋转器80结束旋转的同时、走行装置90的电机95反向旋转、旋转器80随转轴71向左方向(接近滑块62a的方向)移动并停止在横移动域的左端。
然后、升降驱动部63的回转驱动部65、使轴64反转、转轴71下降后、停止在上下移动域的下限位置。
旋转器80已旋转时、如图11所示、可预测臂84刚好也与搁物架31的爪32冲突。然而、旋转器80和导滑车91是藉助在转轴71内外的磁铁83、93的吸引力而被连接的、如所施加的力比该吸引力大时、则在轴方向可相对移动。因此、旋转器80和爪32冲突时、如图12所示、旋转器80沿轴向一直移动直到臂84在与爪32不相干涉的位置时为止,与此同时、旋转器80旋转、臂84位于爪32的上方位置时、藉助磁铁83、93的吸引力、可以再度返回。即、磁铁83、93应成为当臂84与爪32冲突时、使臂84也可以从爪32间通过的、用于确保旋转器80旋转的回避装置。
本游戏装置1通常应确保搁物架31下部的空间、以使旋转器80的臂84可以很方便地位于搁物架31之下、总之应便于使臂84位于景品100之下。
而且、是用一对臂84破坏景品100的均衡、使景品100从架上落下的、与已有的起吊式的捕获游戏装置相比、可容易获得景品。
该游戏装置1作成、利用臂84从搁物架31的下方将景品抄起、破坏景品100的均衡而使景品从搁物架落下的结构、因此、只要是搁物架31能载置的、稍大的景品或较小的景品均有可能被捕获,对景品的大小很少限制、因而在搁物架上可以载置富於变化的多种类的景品。
第2实施形态
前述的回避装置如图13所示、也可以作成在旋转器80上、设置用弹簧85a、85b支撑两侧的键86、在转轴71上设置使键86可滑动插入的键槽73的结构。
第3实施形态
前述第1实施形态的走行装置90中的导滑车91是用钢丝94a、94b牵引的、但也可以利用螺纹机构使导滑车91在转轴7内移动。
例如、在转轴71的内部插穿驱动用的螺纹杆、将导滑车91设置成、不能相对转轴71旋转、但可在轴方向移动、并在所述螺纹杆和导滑车91之间、设置滚动螺纹机构。按照这种构成、藉助螺纹杆的旋转、使导滑车91在转轴7 1内沿轴向移动。
第4实施形态
以下、依照图14~图27说明本发明游戏装置1的第4实施形态。
游戏装置1的外观与实施形态1相同而省略说明。以下说明中与实施形态1相同的部分将使用同一标号。
第4实施形态中、如图14、图15所示、游戏装置1具有支架装置300和左右配置的系列捕获装置500。另图14仅图示捕获装置的右系列而省略了左系列、其左、右系列为对称构造。
支架装置300具有,上下离间配置的4个搁物架310、和使搁物架310进行前后摇动的摇动装置(支架移动装置)400。
以下将参照图14~图17说明该摇动装置400。摇动装置具有,经安装电机用的托架401被固定在机箱10的底部10a(参照图14)上的电机402、及由该电机402驱动旋转的驱动轴403。
详述为、利用螺栓405固定间隔配置在机箱10的底部10a上的3个轴承座404、并利用轴承406、旋转自如地支撑驱动轴403、且、仅在右端轴承406和轴承座404之间、介装了衬垫426。
而且、安装电机用的托架401、用螺栓423固定在机箱10的底部10a上、所述驱动轴403的右端部、贯穿设置在该托架401的U字形开口401a中。
用螺栓409和螺母410、将电机402经板408固定在托架401上、再用螺栓412将板408与固定在托架401上端的支架411连接。
电机402的输出轴413、贯穿板408的孔及托架4401的U字形开口401a、电机402的输出轴41 3、位于U字形开口中的驱动轴403的上侧。利用键414及螺钉415、将皮带轮416固定在该输出轴413上。
皮带轮420由键417、固定螺钉418及弹性卡环419、固定在驱动轴403的托架401和右端的轴承406之间。
在皮带轮416和皮带轮420上可卷挂牙轮皮带421,由该牙轮皮带421将电机402输出轴413的转动传递给驱动轴403。
在安装电机用的托架401上、还用小螺钉425a固定有电机402用的电容器425。
驱动轴403的两端部、经曲柄机构与摇动工作台用的臂438连接。即、由各自的键422、固定螺钉423及弹性卡环、将曲柄430分别固定在驱动轴403的两端。各曲柄430如图17所示、在相对驱动轴403的偏心的位置上、贯穿L字形的第1铰链的阳螺纹部431a、利用装在该阳螺纹部431a上的平垫片432、弹性垫圈433及螺母434、将第1铰链431安装成可相对曲柄430回动。
螺合在第1铰链431另一端上的联接杆435、进而与在联接杆435上作成L字形的第2铰链436螺和、为使联接杆435与第1铰链431以及第2铰链436不会产生松动而安装了锁紧螺母437。
第2铰链436的阳螺纹部436a,贯穿固定在驱动工作台用的臂438下端的端板438a上、利用安装在该阳螺纹436a上的平垫片439、弹性垫圈440及螺母441、将第2铰链436安装成可相对端板438a回动。
各臂438可上下动地被支持在机箱10的侧部10b,即、基板442由螺栓443固定在机箱10侧部10b的下部、各导辊444通过一对轴承445、可回动自如地安装在该基板442上突设的一对杆442a上、利用挡块板446及弹簧销447、使导辊444不会从杆442a上脱离。而且使该一对导辊444可沿臂438的下侧的直线部438c,上下移动地被挟持着。
而另一个基板447由螺栓448固定在机箱10侧部10b的上部、各导辊449可回动自如地安装在该基板447上突设的一对导杆447a上、利用挡板450及弹簧销451、使导辊449不会从导杆447a上脱离。而且使该一对导辊449可沿臂438的上侧的直线部438d,可上下移动地被挟持着。
这样构成的摇动装置400中、电机402驱动轴403旋转、并使曲柄430与驱动轴403同步地回转、该曲柄430回转经第1铰链431、联接杆435及第2铰链436、使臂438上下移动。
臂438在上下直线部438c、438d间、交互设置4个向前方的ㄑ字状突出的屈曲部438a和向后方的ㄑ字状突出的屈曲部438b、这些屈曲部438a、438b分别与支架300的搁物架310相系。
参照图14、图15、及图18说明支架300的搁物架310之一。搁物架310具有,在机箱10两侧部10b、10b邻接配置的支承板311、311,两支承板311其后上方彼此之间和前下方彼此之间,用搁物架臂312a、312b及小螺钉314相连接。
该搁物架臂312a、312b的中央部,相互间隔地配置了将搁物架按左右区分的侧端板315、315,用小螺钉317将侧端板315固定在搁物架臂312a、312b上。侧导板313可用小螺钉316固定在与各侧端板315的支承板311对向的面上。
在这些侧端板315、315间,配设了接合板318和盖板319,并利用小螺钉320将这些板固定在各侧端板315上。
接合板318的下部,可转动地安装车轮321,该车轮321可走行地插入设置在机箱10中央部的、前后方向延伸的、断面为U字形的导轨322(参照图14)上。
支承板311与侧端板315之间,分别配置搁物架板323,各搁物架板323利用小螺钉324固定在搁物架臂312a、312b上。
搁物架板323的前部,作成前方开放的梳子状,并具有相互离间的、平行配置的多个长爪323a。在搁物架板323的上部,放置图未示出的景品(捕获对象)。
在各支承板311的外侧面设置的、向外方突出的一对杆部311a上,可以转动地安装车轮325,该车轮325可走行地插入设置在机箱10的两侧10b、10b的、前后方向延伸的、断面为コ字形的导轨326(参照图15)上。
各侧端板315的外侧面设置的、向外方突出的一对杆部315a上,也可以转动地安装车轮325,该车轮325可走行地插入设置在机箱10中央部10c的两侧的、前后方向延伸的、断面为コ字形的导轨中。
用螺钉328将辊基座327固定在支承板311的外侧面上,在辊基座327上设置的一对支轴327a上,转动自如地安装辊329,并利用垫片330及弹簧垫圈331,使辊不会从支轴328脱离。在该一对辊329间,可插入摇动装置400的臂438的屈曲部438a或438b。
这样构成的支架装置300的各搁物架310被安装成,利用该车轮321、325分别在轨道322、326上的走行,相对机箱10可前后动,但不能上下动,而且摇动装置400的臂438的屈曲部438a、438b配合在各搁物架310的辊329、329间,因此利用摇动装置400臂438的上下移动,而进行前后移动。
在该臂438上、向前方突出的屈曲部438a和向后方突出的屈曲部438b是被交互配设的,因而上下相邻的搁物架310的移动方向,可作成相反的方向。即、一个搁物架310位于最前方时,位於该搁物架310的上侧及下侧的搁物架310,则应在最后方的位置,以此来设计屈曲部438a、438b的位置、形状及尺寸。
以下,就在支架300的前方设置的捕获装置500的一个系列(右侧系列)进行说明。
捕获装置500具有,具有臂911的旋转器900,和使旋转器900可上下、左右移动、旋转的旋转器移动装置(臂移动装置)600。
以下参照图14,图1 5,及图19~26、详细说明旋转器600。滑块单元610,经作成断面コ字形的、向上下方延伸的滑块支柱601、用小螺钉602安装在机箱10的侧部10a及中央部10c。
滑块单元610如图19所示,是由固定在滑块支柱601上的轨道611,和沿该轨道611上下移动地滑块612构成的。
在轨道611的下端部,由小螺钉613固定托架614,突设在该托架614上的轴部615上,可转动地插穿套环616a,皮带轮617,套环616b,垫片618,并利用弹簧挡环619防止这些件的脱落。并且在托架614上,固定橡胶制的挡块620。
在机箱10的中央部10c安装的滑块支柱601的上部,下部,屈曲作成向前方侧延出的探测板601a、601b。有关该板的功能,将於后述。
安装在机箱10侧部10a上的滑块单元610的滑块612上,可安装转轴支撑装置650,而安装在机箱10侧部10b的滑块单元610的滑块612上,可安装另一个转轴支撑装置700。
首先,参照图22及图23,说明机箱10中央部10c侧的转轴支撑装置650。转轴支撑装置650具有,用小螺钉651固定在滑块612上的基板652,在该基板652上用小螺钉653固定了电机托架654。在该电机托架654上,用小螺钉656固定电机655,在电机655的输出轴655a上、固装皮带轮657。
在基板652上突设一对螺杆658和与该螺杆对向配设的皮带导承659,用螺母662将皮带连接体660和皮带保持架661固定在螺杆658上。皮带连接体660作成支架状,并与后述的,上下驱动用的皮带790啮合,皮带导承659和皮带保持架661用以防止皮带790脱落。
进而,在基板652上还用小螺钉664固定了支撑转轴用的托架663。托架663具有被配置在电机655输出轴655a侧的支撑辊安装板663a,支撑辊安装板663a用小螺钉664固定在电机托架654上。
支撑辊安装板663a上,开有大孔663b,插穿该孔663b的、后述的左右驱动用皮带797被卷挂到安装在电机655上的皮带轮657上。
在托架663的支撑辊安装板663a的孔663b的周围,可转动自如地安装4个支撑辊665。
支撑辊安装板663a的下部,用小螺钉667固定另一个托架666。在该托架666上,安装向转轴支撑装置700侧突出的控制杆668,使其可向背离近接转轴支撑装置700的方向移动,在该控制杆668的后端部,经小螺钉669固定有销670。该销670一端和与托架666的爪666a配止的弹簧671的另一端配止,由该弹簧671,对控制杆668施加向背离基板652方向(即,接近转轴支撑装置700的方向)的弹力。
而,限位开关673用小螺钉672固定在托架666上。该限位开关673的动作部673a,在控制杆668向背离基板652侧最大限度突出的状态,侵入控制杆668的的缺口部668a,则限位开关673变成OFF;而控制杆克服弹簧671的弹力,向接近基板652的方向移动时,使其从缺口部脱出,则限位开关变成ON。
在基板652的比电机托架654高的上部,形成上下离间的一对孔652a,在各孔的侧方突设螺杆652b。各孔中分别配设了传感器674a、674b(参照图22),利用螺母675,将各传感器674a、674b固定在基板652上。这些传感器的检测部插穿孔652a,并突出到基板652的里面侧。
转轴支撑装置650可与滑块612一起,沿轨道611上下移动,当滑块612到达导轨611的上端时,上侧的传感器674a,位于滑块支柱601的上部检侧板601a的侧方,传感器674a检测转轴支撑装置650到达上限位置。
而当滑块612到达导轨611的近下端时,下侧的传感器674b,位于滑块支柱601的下部检侧板601b的侧方,传感器674b检测转轴支撑装置650到达下限位置。
机箱10的侧部10b侧的转轴支撑装置700,如图24,图25所示,具有由小螺钉701固定在滑块612上的基板702,在该基板702上,突设了一对螺纹杆703和与该螺纹杆703对向配设的皮带导承704,由螺母707将皮带连接体705和皮带保持架706固定在螺纹杆703上,皮带导承704,皮带连接体705及皮带保持架706的功能与前述的转轴支撑装置650的情况相同。
基板702上,用螺母709竖直固定柱状螺栓708,在该柱状螺栓708的端部,由小螺钉711固定保持架板710,在该保持架板710上,开有矩形的孔710a,围绕孔710a,用螺母713固定四根轴712,轴712向转轴支撑装置650侧突出,轴承714可转动自如地安装在其前端部。利用弹性开口环715,使轴承714与轴712不会脱离。
在四个轴承714的外侧,可转动地外嵌配环状的皮带轮716,换言之,皮带轮716的内周面与四个轴承714可转动地接触,并由该轴承714转动自如地支撑皮带轮716。
在皮带轮716的端面,设有小径部717,在该小径部外周面的局部、设有凹部717a,在该小径部717的端面的圆周方向,按90的间隔,用小螺钉718a固定四个托架718。
保持架板710的基板702侧,用小螺钉720固定转动用的电机装置719。该电机装置719的输出轴719a、贯穿保持架板710,并突出到转轴支撑装置650侧,其前端部用螺钉722固装皮带轮721,在该皮带轮721和皮带轮716之间,卷挂皮带723,并利用电机装置719驱动皮带轮721旋转。
保持架板710在基板702侧,进而还用螺钉724a固定托架724,该托架724具有箱形的臂725,箱形臂部725贯穿保持架板710的孔710a及皮带轮716后,向转轴支撑装置650侧突出。
在箱形臂725上,可向背离转轴支撑装置650的方向移动地安装滑块726,该滑块726由设在箱形臂725间的弹簧727,施加弹性力,使其向接近基板702的方向(即,背离转轴支撑装置650的方向)移动。
滑块726上固装一对轴承728,在由轴承728可转动支撑的轴729上,由螺钉731固定皮带轮730。该皮带轮730上,可卷挂左右移动用的皮带797。
保持架板710上由螺钉733固定托架732,该托架732上,由螺钉734固定开关保持架735。开关保持架735上,可向背离转轴支撑装置650的方向移动地安装向转轴支撑装置650侧突出的控制杆736。
该控制杆736的后端部由小螺钉738固定销737、使销737与一端已与开关保持架735的爪735a配止的弹簧739的另一端配止。利用该弹簧739、可对控制杆736施加背离基板702的方向(即、接近转轴支撑装置650的方向)的弹性力。
在开关保持架735上用螺钉740安装限位开关741、742。在控制杆736向背离基板702侧,最大限度突出的状态,限位开关741的动作部741a,侵入控制杆736的缺口部736a,使限位开关741变成OFF,而控制杆736克服弹簧739的弹性,向近接基板702的方向移动时,限位开关741的动作部741a从缺口部736a脱出,限位开关741变成ON。
限位开关742的动作部742a,通常是与皮带轮的小径部717的外周面接触,当侵入设置在小径部717的外周面上的凹部717a时,限位开关742为OFF,而当动作部742a脱离凹部717a后,限位开关742变成ON。利用该限位开关742的ON、OFF,可检测转轴750转一圈。
二个转轴支撑装置650、700是由中空的转轴750连接的。详述如下,在转轴750一端的外周面上,按圆周方向间隔90埋装四个焊接螺母751,该焊接螺母751与插穿固定在所述转轴支撑装置的700皮带轮716上的托架718和垫圈752的小螺钉753螺合,以此使转轴750的一端与转轴支撑装置700的皮带轮716连接。因此,转轴750与皮带轮716的转动同步。
而转轴750的另一端,被嵌入到安装在转轴支撑装置650的托架663上的、四个支撑辊665的内侧,并由支撑辊665转动自如地支撑。该转轴750的另一端插入托架663的孔663b中。
总之,转轴750由两转轴支撑装置650、700转动自如地支撑,并由电机装置719驱动运转。
在转轴750上、沿其轴线贯穿形成细长的长孔750a,在转轴750另一端的外周面上,用小螺钉755在外周方向按90的间隔,固定挡块754(参照图27)。
使两转轴支撑装置650、700上下移动地的上下驱动装置760,设置在机箱10的上部。
上下驱动装置760,如图26所示,具有搭跨固定在机箱10侧部10b和中央部10c的两上端部的基座761,齿轮箱762用螺钉763固定在靠近基座761的中央部10c,在靠近基座761的侧部10b,用螺钉764a固定轴承用的托架764。
齿轮箱762和托架764上,分别用螺钉766固定轴承765a、765b,转轴767由轴承765a、765b旋转自如地支撑。
用螺钉769在轴767位于齿轮箱762内的部位,固定蜗轮768,轴767的两端部,由齿轮箱762及托架764向外方突出,用键771a、771b,螺钉772a、772b以及弹簧垫圈773a~773d,分别在其各端部固定皮带轮770a、770b。
用螺钉775在基座761的后方,固定电机托架774,用螺钉777,在电机托架774上,固定电机776,电机776的输出轴776a贯穿电机托架774,其前端,经联轴器778与蜗杆轴779连接。
蜗杆轴779的前部插入齿轮箱762内,并可安装垫圈780,盘式传感器781和蜗杆782。
齿轮箱762的前端由螺钉785固定盖板784,在该盖板784上,可转动自如地安装支撑蜗杆轴779前部的轴承786。
蜗杆782与蜗轮768啮合,将电机776的输出轴776a的旋转,变换为轴767的旋转。
传感器安装板788由螺钉788a固定在齿轮箱762上,传感器789固装在该传感器安装板788上。当该传感器789和盘式传感器781,检测出电机776运转异常时,由图未示出的控制部,发出停止电机776运转的指令。
在皮带轮770a和固定在机箱10中央部10c的滑块单元610的皮带轮617上,卷挂上下驱动用的皮带790,该皮带790与转轴支撑装置700的皮带联接体660啮合。
因此,当电机776使轴767正反转时,皮带790使转轴支撑装置650,700同步地上下移动,其结果,轴750也可以进行上下移动。
轴750的内部,如图27所示,在转轴759的轴线方向(即,机箱10的左右方向),可移动自在地插入圆筒状的导滑车791。导滑车791的外周面上,开有沿其轴线方向延伸的长孔791a。
铁心792可转动自如地安装在该导滑车791的内部。即,利用弹簧垫圈799防离脱的轴承798a、798b,被固定在导滑车791的两端。铁心792是由,第1铁心793,和嵌入第1铁心793的槽部793a的第2铁心794组成,第1铁心793与第2第2铁心794在两端部,用销795相互固定连接。
在第2铁心794上面的两侧,沿铁心792的轴线,竖直设置侧壁794a,在两侧壁794a间,形成槽794b,两侧壁794a中央部的上面,粘接波板状的皮带配合体796。
该铁心792插入到导滑车791的内部,其两端用所述轴承798a、798b转动自如地支撑着。
左右驱动用的皮带797,插穿轴承798a、798b及铁心792。皮带797上下插穿铁心792内部的皮带配合体796,经皮带配合体796和第1铁心793间的皮带797,与皮带配合体796啮合,经皮带配合体796和第2铁心794间的皮带797,游插在槽794b中。
该皮带797卷挂在转轴支撑装置650的皮带轮657与转轴支撑装置700的皮带轮730之间,转轴支撑装置650作成由电机655驱动。当使皮带797转动时,导滑车791与铁心792成为一体,沿轴线方向在轴750内移动。而且,皮带797被转轴支撑装置700的弹簧727拉伸,并按所定的张力被张紧。
以下,参照图27,说明旋转器900。
旋转器900可安装成在轴750的外侧,沿轴线方向自如地进行移动。旋转器900具有,中空圆筒状的滚筒本体901,和嵌入在滚筒本体901两端部的环行侧面滚筒902,及固定在各侧面滚筒902外侧的、半球壳状的滚筒盖903,这些都游嵌在转轴750的外侧,并相对转轴750可沿轴线方向移动地进行安装。
各侧面滚筒902上,按圆周方向等间隔地贯穿形成3段孔903a,3根轴904被介装在两侧面滚筒902间的轴750的外侧,各轴904的端部插入到段孔902a中。各轴904的端部设有螺纹孔,从侧面滚筒902的外侧按装在段孔902a中的螺栓905与所述螺纹孔螺合。由此,使滚筒本体被侧面滚筒902所挟持。滚筒盖903用所谓的机械带906,将滚筒盖903可着脱地安装在侧滚筒902上。
在3根轴904中的1根轴上,固定连接器板907,在连接器板907上,固定托架908。托架908的下端,被分成2股,该2股部分908a可挟持另一根轴904。
在连接器907上设有螺纹孔907a,基座臂910螺接固定在该螺纹孔907a中。基座臂910的中间具有大径部910a,使该大径部910a插穿滚筒本体901的孔901a,并使其前部从滚筒本体901向外方突出。基座臂910的前部螺合聚氯台制的杆911,由螺钉913将聚缩醛制的顶臂912,转动自如地固定在臂911的前端。
在连接器907的下面,凸起形成配合凸起913,该配合凸起913贯穿转轴750的长孔750a,并嵌合在导滑车791的长孔791a中。由此,使转轴750和旋转器900之间,相对不能转动地进行连接。
因此,当导滑车791在转轴750内,沿其轴线进行移动时,与导滑车791连接的旋转器900,在转轴750的外侧,也沿其轴线进行移动,当转轴750旋转时,旋转器900也一起旋转。
导滑车791与转轴750一同旋转,但与797皮带联系的铁心792,由于有轴承798a、798b相对导滑车791是旋转自如地,而不使导滑车791旋转,因此,随转轴750旋转不会产生皮带797的拧绞。
以下,说明本实施形态的游艺装置1的动作。
支架装置300的搁物架310,靠摇动装置400、通常进行前后方向摇动。
而捕获装置500停止在:使旋转器移动装置600的转轴750,位于上下移动域的最上限,使旋转器900位于左右移动域的左端(转轴支撑装置650侧),使臂911指向后方的斜下方(以下将该停止状态称谓为初期状态)。
转轴支撑装置700的限位开关742的检测部742a,侵入皮带轮716的小径部717的凹部717a后,限位开关742变为OFF。
游戏者在操作台15上设置的硬币投币口投入硬币,游戏机就成待机状态,游戏者先按压纵移动按钮16,再按压横移动按钮17,然后操作捕获装置500,就可以进行获得景品的挑战。有关该点与第1实施形态的情况相同。
以下,详述有关由操作按钮开始的捕获装置500的动作。
首先,按压纵移动按钮,上下驱动装置760的电机776正转,使轴767正转,而使皮带790回转。由此转轴支撑装置650、700沿导轨611下降,转轴750下降。电机776在持续按压纵移动按钮间,继续正转,与此相伴转轴750继续下降。
而后,确认手指离开纵移动按钮或转轴750已达上下移动域的最下限,停止电机776的运转与此相伴转轴750也停止运转。
对转轴750到达最下限的确认,是由转轴支撑装置650下侧的传感器674b,检测滑块保持架601下部的探测板601b来实行的。
因此,游戏者按照4个支架300中的的某一个支架300与转轴750的高度位置关系的程度,来决定手指离开纵移动按钮的时间。
然后按押横移动按钮开关,转轴支撑装置650的电机655正转,于是皮带797正转。由此,与皮带轮797啮合的铁心792,随导滑车791在转轴750内,向右方向(即,接近转轴支撑装置700的方向)移动;旋转器900在转轴750外侧,也向同方向移动。在横移动按钮持续按压期间,电机655继续正转,与此相伴随,铁心792,导滑车791及旋转器900继续向右方向移动。
然后,当确认手指是否离开横移动按钮或旋转器900已到达横移动域的右端时,停止电机655的运转,与此相伴旋转器900也停止右方移动。
而旋转器900到达横移动域的右端的确认,可通过旋转器900的滚筒盖903克服弹簧739的弹性,而将转轴支撑装置700的控制杆736推进去,使限位开关741变成ON来实行。
旋转器900停止右方移动地同时,驱动转轴支撑装置700的电机装置719,使皮带轮721开始旋转,并且经皮带723及皮带轮716,使转轴750转动。如前所述,转轴750与旋转器900是不能相对转动地连接的,因此旋转器900和转轴750同步地进行旋转。而旋转器900的旋转方向可预设定成,使旋转器900的臂911,上下的通过搁物架310爪323a间的方向。
如前所述,转轴750起始转动,使检测部742a,侵入到小径部717的凹部717a,而使转轴支撑装置700的限位开关742变成OFF。再通过转轴750的旋转,使检测部742a脱开,而使限位开关742变成ON,当转轴750转一圈时,限位开关742的检测部742a再次侵入凹部717a,而使限位开关742变成OFF。利用该限位开关742的ON~OFF动作,可以检测转轴750转一周,并停止电机装置719的运转。即,旋转器900旋转一周后,自动停止。
对搁物架310的位置与旋转器900进行旋转的时间刚好为最佳的情况下,当旋转器900的臂911及顶臂912从搁物架310的爪323a之间,从下向上穿过去时,臂911及顶臂912与搁物架310上的景品接触,而破坏了景品的均衡,使溃散的景品向搁物架的前方落下。该景品经设置在下部收存部11的、图未示的滑道,并可从景品取出口取出。
而对搁物架310的前后位置和旋转器的旋转时间的配合不当的情况下,搁物架310和旋转器900的相对高度位置配合不佳时,旋转器900虽旋转,但臂911及顶臂912仍送不到搁物架中,或送到了但不足以使景品溃散、落下,因而不可能获得景品。
因此,游戏者需观察搁置想获得的景品的搁物架的前后摇动的动向,来决定按压横移动按钮的定时和离开其的定时。有关能否成功的获得景品与第1实施形态没什么区别。
当旋转器900结束旋转时,捕获装置500自动恢复到初始位置。即,与旋转器900结束旋转的同时,转轴支撑装置650的电机655反向旋转,旋转器900沿转轴750的外侧向左方向(即,向接近转轴支撑装置650方向)移动。当确认旋转器900到达横移动域的左端时,停止电机655的运转。其结果,旋转器900停止在横移动域的左端。
而旋转器900到达横移动域的左端的确认,可通过旋转器900的滚筒盖903克服弹簧671的弹性,而将转轴支撑装置650的控制杆668押进去,使限位开关673变成ON来实行。
该第4实施形态中的游戏装置1,搁物架310的下部通常可确保空间,旋转器900的臂911及顶臂912,可以方便地位于搁物架310下,总之应位于景品下面,而且,利用臂911及顶臂912破坏景品的均衡,并使其从搁物架310落下,因此,与已有的起吊式的捕获游戏装置相比,能比较容易地获得景品。
对本游戏装置1,只要是搁物架310能载置的,不管景品多大,多小都可以捕获,因此搁物架310上可载置富於变化的多样化的景品,此点也和第1实施形态相同。
如以上所说明的,按照本发明捕获游戏装置,由于其是由:可载置捕获对象物的搁物架,和从该搁物架的下方推搁物架上的捕获对象物,使其从搁物架上落下的臂以及使该臂移动地臂移动装置构成的,因此以简单的捕获装置的构造,就可以产生优异的效果。
而且,本捕获游戏装置,利用臂移动装置使臂移动,而从搁物架的下方将捕获对象物推上去来打破均衡,而使捕获对象物从搁物架上落下,因而具有可以较容易获得捕获对象物的效果。
另外,搁物架作成梳子状,利用搁物架近旁的臂的回转,使臂进行自下向上的通过搁物架的爪间的推上动作,而可以更容易的获得捕获对象物。
另,用装备数个臂而更容易获得捕获对象物。
而且设置搁物架移动装置,使搁物架相对臂进行接近或离间的方向移动,而使捕获装置复杂化,因而使游戏更有趣。
搁物架被配置成,上下方向按所定的间隔分开的数个,并设有使各搁物架前后方向移动,以使其接近或远离臂的搁物架移动装置,利用该搁物架移动装置,可使上下毗邻的搁物架彼此间,作前后反方向的移动,使捕获游戏装置更加复杂化,因而可使游戏更富有情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