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面向秋季多雨的稻茬小麦压沟促苗的应变装置及应用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小麦播种镇压装置,具体涉及一种面向秋季多雨的稻茬小麦压沟促苗
的应变装置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目前小麦播种镇压机械较多,镇压轮对应于播种行或对整个田面进行镇压作业,
在常年或雨水偏少的秋季,小麦播种出苗质量较好。然而遇到多雨的秋季,尤其在水稻收获
迟、秸秆还田量大、土壤粘湿的稻茬麦区,为了达到晚中求早,小麦播种往往十分粗放,播种
后常遭受渍害和秸秆腐解产生的毒害,小麦出苗困难,即使勉强出苗,幼苗质量也较差,冬
春冻害较重。传统的镇压作业实施后更容易造成土壤闭气,播种行下陷,形成积水渍害,小
麦种子更难出苗。在典型的稻麦轮作区,受水稻品种、栽插方式以及秸秆还田等影响;例如
中国江苏稻茬麦播种时多错过播种适期,为了减少小麦生长期的不足,农民整地播种十分
粗放。近些年来,异常气候频繁出现,给农作物生产带来了较大影响。据1961-2016年间气象
资料显示,中国江苏共出现区域性秋季连阴雨(9-11月)152次,平均每年2.7次。2016年9月1
日至10月25日,江苏全省平均降水量为376.5毫米,较常年同期偏多1.9倍,为历史同期第一
多值。秋季多雨加上播种粗放,导致苗期基础差,江苏小麦单产多年徘徊。因此稻茬麦地区
在秋季多雨的年份,如何提高小麦播种出苗质量就成为实现小麦稳产高产的关键。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面向秋季多雨的稻茬小麦
压沟促苗的应变装置,该装置通过对现有的播种镇压机上配置本装置并改进,针对多雨的
秋季,作业后能够显著提高小麦出苗率,改善根系生长发育条件,提高小麦苗体质量。本装
置安装方便,根据田间土壤状况及秋季雨水情况,灵活配置。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该应变装置在稻茬小麦压沟促苗中的应用。
技术方案:为了实现上述目的,如本发明所述一种面向秋季多雨的稻茬小麦压沟
促苗的应变装置,包括应变装置本体,应变装置本体后排的轮轴上设置有若干个窄轮,窄轮
的上方设置有刮泥器;所述窄轮的数量根据在田间的播种行数确定,并且窄轮的位置对应
在每两播种行之间位置。
应变装置的本体即为播种机,应变装置后排轮轴上的窄轮即为播种机本体原悬挂
镇压轮的轮轴上设置有若干个窄轮,所述窄轮的数量根据播种机在田间的播种行数确定,
并且窄轮的位置对应在每两播种行之间位置。
其中,所述窄轮直径为40-45cm,中间厚度为8-12cm。
进一步地,所述窄轮整体呈凸透镜形状,形状为中间厚,厚度由中间至边缘逐渐变
小,边缘厚度为5-6cm。将窄轮这样设计,可以减少了土壤的泥土阻力,压成的沟上宽下窄,
不容易坍塌。
所述刮泥器为倒“U”形。刮泥器的形状仿窄轮之形状,形成倒“U”形,围绕窄轮,利
于提高刮泥效果
所述相邻窄轮之间的距离大于每条播种行的宽度,窄轮的数量比本体播种机在田
间的播种行数少一个。
所述应变装置本体为播种机。
本发明所述的应变装置在稻茬小麦压沟促苗中的应用。
所述应用的具体条件为:(1)稻秸还田量≥200kg/hm2;(2)自播种起20天内,存有
连续≥5天、日降水量≥0.1mm、过程总降水量≥30mm的连阴雨过程1-2次。
所述应用的具体步骤为:
(1)水稻收获时,联合收割机应安装秸秆切碎匀抛装置,留茬高度≦10-12cm,水稻
秸秆切碎长度≦10cm,切碎的秸秆应均匀分布于地表,若有秸秆局部堆积,应人工将其均匀
铺散;
(2)肥料运筹,亩产500-550kg,每亩需施纯N 16-18公斤,达到N:P2O5:K2O为1:0.6:
0.6,基肥:冬前追肥:返青追肥:拔节孕穗肥的质量比依次为40%:10%:10%:40%;
(3)播种时,沙质土壤相对含水量≥70%或粘质土壤相对含水量≥60%,不需旋
耕,板茬直接进行播种作业;反之则需采用常规机械进行旋耕整地与播种作业;
(4)播种时使用该应变装置进行作业,作业后播种行之间形成镇压沟,种子播在两
镇压沟之间的畦面上;
(5)播后及时在田间四周开好排水沟,沟宽20cm以上,沟深25cm以上,确保能排涝。
本发明是在传统的小麦播种镇压机基础上进行了改进,小麦播种镇压机前部的播
种部分保持不变,即为本发明的应变装置本体,将播种镇压机后排的原镇压轮轴上的镇压
轮卸掉,定制窄轮,窄轮的厚度小于原镇压轮的厚度,并改变原来轮子的位置,现有播种镇
压机的镇压轮正好对应的是播种行进行镇压,改进后的应变装置其窄轮比原来的镇压轮更
细,窄轮的位置是对应在每两播种行之间的位置。相应地将原镇压轮两侧的刮泥器调整至
新窄轮两侧,相应地刮泥器的形状也由原长方形随窄轮而改变为倒“U”形,并进行固定。
工作原理:在秋季多雨的时候,使用该应变装置进行作业,作业后播种行之间形成
镇压沟,种子播在两镇压沟之间的畦面上,当雨水较多,阴雨天气畦面不易积水,雨水都流
到镇压沟里有利于快速排水降渍,保证种子不会受到积水渍害,出苗顺利。
本发明与传统的小麦播种镇压机的主要区别是:1、传统的小麦播种镇压机镇压轮
是在对应播种行上进行镇压或对整个田面进行镇压,本发明则为在两播种行之间进行镇
压;2、传统的小麦播种镇压机镇压轮厚度较大,本发明的镇压轮为窄轮,厚度较小,这样可
以压成较浅的小沟,同时轮子整体形状为中间宽,两边窄,可以减少了土壤泥土阻力,压成
的沟上宽下窄,不容易坍塌;3、本发明附属的刮泥器的形状仿窄轮之形状,形成倒“U”形,利
于提高刮泥效果;4、本发明仅适用于秋季多雨、土壤粘湿与秸秆还田的稻麦轮作区,而传统
的播种镇压方式多适应于旱作区或墒情较好的水旱轮作田块。
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
1、本应变装置作业后在田间形成浅沟,而种子则播在两浅沟之间的畦面上,阴雨
天气畦面不易积水,积水流入浅沟,利于快速排水降渍。
2、还田秸秆腐解液流淌在浅沟内,对畦面上小麦种子发芽生长的毒害作用小。
3、在水稻收获期偏迟的条件下,提早了稻茬小麦播期,可减轻或避免水稻成熟期
推迟与秋播季节过晚对小麦安全越冬的危害,缓解了收种时期劳动力和作业机械紧张的矛
盾。
4、由于稻茬麦本身田间湿度较大,在多雨天气条件下,通过本装置作业形成的浅
水沟进行排水,畦面土壤氧气将变得较为充足,改善了根系生长发育条件,小麦出苗率提高
25-40%,单株分蘖提高20-30%,每亩可节约用种15-20%,冬春冻害死苗明显减少,平均单
株分蘖增加0.6个,小麦抗冻能力增强,增产幅度达3.6-10.7%,提高小麦苗体质量,增产效
果显著。
5、本装置安装方便,根据田间土壤状况及秋季雨水情况,可灵活配置。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应变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现有技术中传统的小麦播种镇压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应变装置作业后播种行之间形成镇压沟;
图4为现有技术中传统的小麦播种镇压机镇压后的播种行。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
如图1所示,一种面向秋季多雨的稻茬小麦压沟促苗的应变装置,包括应变装置本
体1,该应变装置在传统的小麦播种镇压机基础上进行了改进,如图2所示,小麦播种镇压机
前部的播种部分保持不变,其前端本体即为本发明的应变装置本体1,应变装置本体1后排
的轮轴上设置有若干个窄轮2,即传统播种镇压机后排的镇压轮轴上较厚的镇压轮卸掉换
成定制的窄轮2,该轮子比传统的镇压轮更细,窄轮2整体呈凸透镜形,中间厚,其厚度由中
间至边缘逐渐变小,直径为40-45cm,中间厚度为8-12cm,边缘厚度为5-6cm。窄轮2的数量根
据原播种机在田间的播种行数确定,比播种行的数量少一个,并且窄轮2的位置对应在每两
播种行之间位置,相邻窄轮2之间的距离大于每条播种行的宽度,而现有播种镇压机的镇压
轮正好对应的是播种行进行镇压。窄轮2的上方设置有刮泥器3,即将原镇压轮两侧的刮泥
器位置调整至窄轮2两侧,形成倒“U”形。
在秋季多雨的时候,使用该应变装置进行作业,作业后窄轮2在播种行之间形成镇
压沟,种子播在两镇压沟之间的畦面上,如图3所示;而传统的小麦播种镇压机是将种子压
入沟中,如图4所示。使用该应变装置当雨水较多,阴雨天气畦面不易积水,雨水都流到镇压
沟里,有利于快速排水降渍,保证种子不会受到积水渍害,出苗顺利,提高了小麦的出苗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