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简便的用乌饭树叶制作乌米饭的方法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食品制作方法,具体是一种简便的用乌饭树叶制作乌米饭的方
法。
背景技术
乌饭树(Vaccinium bracteatum Thumb.)为杜鹃花科越橘属的常绿灌木,在我国
江苏、浙江、安徽、江西、福建、湖南、湖北、广东、台湾等地有广泛分布,江浙一带民间每年农
历四月初八有用乌饭树叶染制乌米饭食用的习俗。
分析表明,乌饭树叶含有蛋白质、多糖、脂肪、多种维生素及微量元素,迄今发现其
次生代谢物质主要有黄酮类、三萜酸类、环烯醚萜类、有机酸类等成分,所含的挥发油中有
12种是已工业化生产的香精,有5种具有驱虫和抑菌作用,此外,乌饭树叶还富含具有调节
血脂作用的α-亚麻酸。
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从乌饭树叶中提取的黄酮类化合物具有抗氧化和降低血糖
的作用,其多糖也具有降血糖作用,乌饭树叶的提取物可以抗疲劳,延缓衰老,保护视网膜,
乌饭树叶中的多酚类物质可以抑菌和抗病毒,乌饭树叶还是有效的抗癌和抗炎化合物的资
源。
目前国内外对乌饭树所含的色素成分及其染色机理还不十分明确,一般认为是乌
饭树叶中的多酚类物质作为黑色素前体,被氧化后聚合成为复杂的黑色复合物。
乌饭树叶在我国有悠久的食用历史和药用历史,我国传统的乌米饭制作方法是,
采摘新鲜的乌饭树嫩枝叶,捣碎后加入清水,将大米或糯米浸入其中,适当加温后浸泡过
夜,当米粒变为青黑色时取出蒸煮至熟,所制成的乌米饭呈青黑色,油润光亮,清香怡人,口
感细腻,安全健康,富有营养,深受人们喜爱。但传统的乌米饭制作方法存在以下缺点:乌饭
树叶的有效成分流失严重,原料利用率低;耗水量大,且浸渍后剩余的废水污染环境;加工
环节多,浸泡时间长,生产效率低;染色效果不够稳定;因乌饭树叶的采摘受季节限制,乌米
饭不能常年制作,而加工好的乌米饭长期存放易哈败变质。
发明内容
本发明改进了传统的乌米饭制作方法,直接利用乌饭树叶汁液蒸煮米饭,与传统
方法相比有同样的着色效果,同时又具有以下优点:减少了乌饭树叶的使用量,提高了原料
的利用率;可充分利用树叶中的色素、挥发油、多糖、α-亚麻酸及各种营养成分;节约用水,
无废水排放;加工环节少,染色时间短,着色效果易于控制;乌饭树叶可常年冷冻保存,制作
乌米饭不受季节限制,可避免制成的乌米饭因长时间存放而变质。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步骤实现的:
步骤1 于4月下旬至5月下旬期间采摘乌饭树叶,去除杂质后备用或冷冻保存;
步骤2 取步骤1得到的新鲜或冷冻保存的乌饭树叶,用水冲洗并沥干水分,按100g树叶
加500~1500ml水的比例加入可饮用水,用粉碎机打碎,纱布过滤并挤压,得到乌饭树汁液;
步骤3 取糯米或粳米,用清水淘洗干净后沥干水分,加入由步骤2得到的乌饭树汁液,
乌饭树汁液(体积ml)与糯米或粳米(淘洗前重量g)的比例为2~2.5﹕1,充分搅匀后开始蒸
煮;
步骤4 当步骤3蒸煮至沸腾时,再次充分搅拌,使所有大米都沾上乌饭树汁液,随后闷
煮至米饭熟透。
经过以上步骤制得的乌米饭与传统方法制作的效果一样,颜色乌亮,清香怡人,所
得乌米饭可以立即食用,也可进一步加工成乌米酒、乌米饮料、植物炭黑替代品等产品。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取清洁的新鲜乌饭树叶100g,加500ml 水,用电动粉碎机打碎, 2层纱布过滤,得到约
480ml乌饭树叶的汁液,称取200g糯米,淘洗后沥去水,将糯米和汁液倒入锅中,搅拌均匀后
开始蒸煮,煮至沸腾时再搅拌,使米粒都沾上乌饭树汁液,随后闷煮至米饭熟透,所得乌米
饭深黑乌亮,气味清香。
实施例2
取在-20℃贮藏六个月的乌饭树叶50g,用水冲洗后加500ml 水粉碎, 2层纱布过滤,得
到约500ml汁液,称取200g粳米,淘洗后沥去水,将米和汁液倒入锅中,搅拌均匀后开始蒸
煮,待煮至沸腾时再次搅拌,使米粒都沾上乌饭树汁液,随后闷煮至米饭熟透,所得乌米饭
乌黑发亮,气味清香。
实施例3
取清洁的新鲜乌饭树叶25g,加500ml 水后粉碎, 2层纱布过滤,得到约500ml乌饭树叶
的汁液,称200g糯米淘洗后沥干,将米和汁液倒入锅中,搅拌均匀后开始蒸煮,待煮至沸腾
时,再次搅拌,使米粒都沾上乌饭树汁液,随后闷煮至米饭熟透,所得乌米饭呈较深的蓝紫
色,气味清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