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4

一种治疗虫咬皮炎的中药.pdf

  • 上传人:1***
  • 文档编号:5097088
  • 上传时间:2018-12-15
  • 格式:PDF
  • 页数:4
  • 大小:142.54KB
  •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611192894.4

    申请日:

    2016.12.21

    公开号:

    CN106728629A

    公开日:

    2017.05.31

    当前法律状态:

    实审

    有效性:

    审中

    法律详情:

    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A61K 36/89申请日:20161221|||公开

    IPC分类号:

    A61K36/89; A61P17/02; A61K35/618(2015.01)N

    主分类号:

    A61K36/89

    申请人:

    陈立洋

    发明人:

    陈立洋

    地址:

    222000 江苏省连云港市海州区工西巷59-14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连云港润知专利代理事务所 32255

    代理人:

    刘伯平

    PDF完整版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虫咬皮炎的中药,是由中草药挖耳草、萼果香薷、细叶桉叶、金叶子、贝子、野升麻、香樟果、佛肚花、母菊、红马蹄草、木姜花、柚树寄生、三棱草、小过路黄、满江红、柽柳、胡荽、野花椒叶、虫牙药组成。本发明以纯天然的中草药为原料,标本兼治,疗效确切、无毒副作用,不易复发。

    权利要求书

    1.一种治疗虫咬皮炎的中药,其特征在于:中药组份为挖耳草5-15、萼果香薷5-15、细
    叶桉叶5-15、金叶子5-15、贝子5-15、野升麻5-15、香樟果10-20、佛肚花1-10、母菊5-15、红
    马蹄草5-15、木姜花1-10、柚树寄生5-15、三棱草5-15、小过路黄5-15、满江红5-15、柽柳10-
    20、胡荽10-20、野花椒叶5-15、虫牙药1-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治疗虫咬皮炎的中药,其特征在于:各味药的重量份配比
    为挖耳草8 g、萼果香薷12 g、细叶桉叶10 g、金叶子10 g、贝子12 g、野升麻10 g、香樟果15
    g、佛肚花5 g、母菊10 g、红马蹄草8 g、木姜花5 g、柚树寄生12 g、三棱草8 g、小过路黄12
    g、满江红8 g、柽柳15 g、胡荽15 g、野花椒叶10 g、虫牙药5g。

    说明书

    一种治疗虫咬皮炎的中药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中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治疗虫咬皮炎的中药。

    背景技术

    虫咬皮炎本病又称丘疹性皮炎,是常见的过敏性皮肤病,临床特点 为散在性,性
    质稍坚硬,顶端有小疱的丘疹。 周缘有纺锤形红晕,自觉瘙痒。典型皮损为绿豆或稍大淡红
    色丘疹,性质坚硬,顶端常有疱,搔破后结 痂,周围有纺锤形红晕,经搔抓后呈现风团,风团
    消退后仍恢复原形。好发于躯干及四肢近端。损害数目不定,分批出现,散漫发生或少数簇
    集,常伴 有胃肠障碍,少数患者有时亦有呈现水疱者。 病程长短不一,一般1周左右多自行
    消退,遗留暂时性色素沉着,但新的皮疹又可陆续出现,因而新旧皮损同时可见,至天气转
    凉后逐渐痊愈,但次年常又发生。

    虫咬皮炎的发病原因很复杂,如用传统的控制的方法治疗,如激素类,抗组胺类,
    消炎类药物治疗,一时见轻,但过一 段病情又会加重,这样反复形成恶性循环。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新的治疗虫咬皮炎
    的中药,以纯天然的中草药为原料,标本兼治,疗效确切、无毒副作用,不易复发。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治疗虫咬皮炎
    的中药,是由中草药挖耳草、萼果香薷、细叶桉叶、金叶子、贝子、野升麻、香樟果、佛肚花、母
    菊、红马蹄草、木姜花、柚树寄生、三棱草、小过路黄、满江红、柽柳、胡荽、野花椒叶、虫牙药
    组成。

    单剂药量为挖耳草8 g、萼果香薷12 g、细叶桉叶10 g、金叶子10 g、贝子12 g、野
    升麻10 g、香樟果15 g、佛肚花5 g、母菊10 g、红马蹄草8 g、木姜花5 g、柚树寄生12 g、三
    棱草8 g、小过路黄12 g、满江红8 g、柽柳15 g、胡荽15 g、野花椒叶10 g、虫牙药5g。

    配制及服用方法:水煎服,每日一剂,分早晚两次饭后服用,7 天为一疗程。

    各中药的药理作用

    挖耳草:解表退热、消炎解毒,主治感冒、高热、胃肠炎、咽喉肿痛、痈毒疔疮、中耳炎;萼
    果香薷:发汗、解暑、利湿、行水,主治伤暑感冒、肾炎;细叶桉叶:治感冒、咳嗽、气胀腹痛、泄
    泻下痢、跌打损伤、外治毒疮、溃疡;金叶子:发表温经、活络止痛,主治跌打损伤、风湿麻木、
    外感风寒;贝子:清热、利尿,主治伤寒热狂、水气浮肿、淋痛溺血、小便不通、鼻渊脓血、目
    翳、痢疾;野升麻:散风、解毒、升阳、透疹,主治时气疫疠、阳明头痛、喉痛、斑疹、风热疮疡、
    久泄脱肛、女子崩带、小儿麻疹;香樟果:解表退热,主治高热感冒、麻疹、百日咳、痢疾;佛肚
    花:解表、祛风、活血、消肿毒;母菊:驱风解表,主治感冒、风湿疼痛;红马蹄草:治跌打损伤、
    感冒、咳嗽痰血;木姜花:清热、解毒、解表,主治感冒、疗疮、鼻渊、喉蛾;柚树寄生:祛风、止
    咳、清热解毒,主治风湿脚肿、咳嗽、麻疹、烂眼;三棱草:催生、解表,主治妇人难产、小儿痧
    疹不出;小过路黄:祛风散寒,主治感冒咳嗽、头痛身疼、腹泻;满江红:发汗、祛风、透疹,主
    治风湿疼痛、风瘙瘾疹、麻疹透发不出、癣疮、火伤;柽柳:疏风、解表、利尿、解毒,主治麻疹
    难透、风疹身痒、感冒、咳喘、风湿骨痛;胡荽:发汗透疹、消食下气,主治麻疹透发不快、食物
    积滞;野花椒叶:祛风散寒、健胃驱虫、除湿止泻、活血通经,主治跌打损伤、风湿痛、瘀血作
    痛、经闭、咯血、吐血、关节痛风;虫牙药:祛风散寒、化痰理湿,主治感冒、咳嗽、黄疸、风湿肿
    痛、齿痛、刀伤出血。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以纯天然的中草药为原料,标本兼治,疗效确切、无毒副
    作用,不易复发。

    具体实施方式

    中草药配比:挖耳草8 g、萼果香薷12 g、细叶桉叶10 g、金叶子10 g、贝子12 g、野
    升麻10 g、香樟果15 g、佛肚花5 g、母菊10 g、红马蹄草8 g、木姜花5 g、柚树寄生12 g、三
    棱草8 g、小过路黄12 g、满江红8 g、柽柳15 g、胡荽15 g、野花椒叶10 g、虫牙药5g。

    配制及服用方法:水煎服,每日一剂,分早晚两次饭后服用,7 天为一疗程。

    关 键  词:
    一种 治疗 皮炎 中药
      专利查询网所有文档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0条评论

    还可以输入200字符

    暂无评论,赶快抢占沙发吧。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一种治疗虫咬皮炎的中药.pdf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lichaxun.net/p-5097088.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2018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