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公害青虾循环养殖方法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无公害青虾循环养殖方法,尤其涉及能够规模化无公害大规模养
殖青虾,提高产量,增加经济效益。
背景技术
青虾学名日本沼虾,是经济效益很高的淡水虾,为甲壳纲、十足目、虾科。其广泛产
于我国淡水湖中,肉质鲜美,营养丰富,蛋白质含量高,属于名贵水产品。然由于捕捞严重,
和养殖技术的落后,引起种质资源退化和青虾质量的降低。由于养殖的不合理,盲目的扩大
规模,并未带来质量的提高及经济效益的增加,反而导致青虾出现了孵化不正常、性成熟提
前、发病率高等情况。如何通过改良青虾的人工繁殖技术,通过无公害养殖,保证其质量和
产量,提高经济效益,成为研究的主要方向。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更有效的无公害青虾人工繁殖技术,提高青虾的质
量、增加产量。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无公害青虾循环养殖方法,包括
以下步骤:
投放前均需整理养殖池,采用生石灰投放以消毒;
注入新水后,每亩施发酵有机肥200 kg,1周后放养幼虾;
3月开始投放第一茬,定时定量投喂饲料,4月起捕捞,6月底干塘;
7月上旬放养第二茬,混养,定时定量投喂饲料,12月起捕捞,翌年1月清塘。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发明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养殖池面积适中,设置多个塘口,水深1.3m,坡比1:3,池底平坦,底质为黑壤黏土,淤泥
厚5-10cm;塘边浅水处种植水花生,宽1.5m,池面水草覆盖率为30%以上;鱼池按每亩100kg
生石灰消毒,注入60cm深新水,施有机肥200 kg/亩培养水质,1周后即可放养幼虾;繁殖池
水口采用对角线方式设置,进水口于池面以上,排水口与水面同高,纱布封口,防止蛇、蛙、
鼠等动物的危害;同时设增氧机一台。
进一步所述第一茬放养幼虾的具体步骤如下:
3月上旬天气晴好的中午投放,放养规格为1000尾/kg,每亩投放6.5kg,单养,幼虾需体
质健壮,无病无伤。
进一步所述第一茬投喂的具体步骤如下:
4月之前投喂米糠、麦粉、麸皮,5d投放一次,投放量为虾体总重量的1.5%;4月后搭配碎
螺蛳、小杂鱼糜,1d投放一次,投放量为虾体总重量的2%;18℃以上时上午10时,下午6时各
投放一次,投放量为虾体总重量的1.5%。
进一步所述第一茬捕捞的具体步骤如下:
青虾捕捞从4月开始,用地笼起捕,连续作业5天后,休息一周,捕大留小,6月底干塘。
进一步所述第二茬混养幼虾的具体步骤如下:
7月上旬天气晴好的中午投放,放养规格为1000尾/kg,每亩投放7kg,幼虾需体质健壮,
无病无伤,与夏花花鲢、团头鲂混养,每亩投放夏花花鲢、团头鲂各600尾。
进一步所述第二茬投喂的具体步骤如下:
投喂饲料只投全价颗粒饲料,加少量鲜活小杂鱼,2次/d,25℃以上,投喂3次,上午一
次,下午两次,投放量为虾体总重量的4%左右;根据实际情况调整。
进一步所述第二茬捕捞的具体步骤如下:
青虾捕捞从12月开始,用地笼起捕,连续作业5天后,休息一周;最后少量采用抄网捕
捞,翌年1月清塘。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青虾生长发育整齐,存活率高;无公害养殖,质量高;一年两茬和混养方式,产量高,经
济效益高。
具体实施方式
建200hm2的繁殖场,分大小塘口16个,水深1.3m,坡比1:3,池底平坦,底质为黑壤
黏士,淤泥厚5~10 cm,灌排方便,所用水源均符合渔业用水标准,pH值7~8,每个塘口配2
台3kW增氧机。淤泥厚5-10cm,塘边浅水处种植水花生,宽1.5m,将繁殖场消毒,施肥。水温20
℃ 以上,3月上旬投放第一茬,幼虾7000尾/亩,4月之前只投喂植物性饲料,包括米糠。麦
粉、麸皮,5d投放一次,投放量为虾体总重量的1.5%;4月后搭配动物性饲料碎螺蛳、小杂鱼
糜,1d投放一次,投放量为虾体总重量的2%;18℃以上时上午10时,下午6时各投放一次,投
放量为虾体总重量的1.5%。4月开始陆续捕捞,捕大留小,6月干塘。7月上旬放养第二茬,混
养,只投全价颗粒饲料,加少量鲜活小杂鱼,2次/d,25℃以上,投喂3次,上午一次,下午两
次,投放量为虾体总重量的4%左右;根据实际情况调整,翌年1月清塘。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
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