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香樟的水培方法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香樟的水培方法,属于农作物种植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香樟树,别名:樟树、香樟,樟树多喜光,稍耐荫;喜温暖湿润气候,耐寒性不强,较耐水湿,但当移植时要注意保持土壤湿度,水涝容易导致烂根缺氧而死,传统上普遍采用盆栽的方式进行栽培,盆栽过程中需要加入肥土,控制浇水量,传统上的这种种植方法,虽然香樟树本身对土壤要求不严,但因土壤成分复杂,易携带病菌,容易引起香樟苗发病,土壤培养时也有烂根的情况发生,对于根系部位具有病态的香樟很难进行修养处理,同时土培香樟的整个生长过程,各项指标难以控制和操作,生长缓慢,成活率低,香樟势态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栽培方法科学合理,除病容易,易于控制和操作且成活率高、长势好的香樟的水培方法。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一种香樟的水培方法,包括植株处理、催根和促根步骤,
植株处理采用常规的植株处理方法;
催根步骤中,需要控制相对湿度、光照强度和催根时间,其中相对湿度为35-40%,光照强度为1-2万LUX,催根持续时间为60-75天;催根步骤中还需要进行消毒以及采用药剂进行浸泡,其中,采用多菌灵进行消毒,消毒时间为4-5MIN,采用催根粉进行浸泡,浸泡时间为5-8MIN;
促根步骤中,需要控制昼温、夜温、空气相对湿度、光照强度以及营养液的组成成分及其比例,其中,昼温的温度为24-27℃,夜温的温度为15-18℃,空气相对湿度为60-70%,光照强度白天至少8小时内维持4-5万LUX,促根期营养液的组成成分及其比例为: 硝酸钙500~550g/T、硝酸钾400~450g/T、硫酸镁200~250g/T、磷酸铵95~135g/T、氯化铁95~125g/T、碘化钾2~4g/T、硼酸0.5~1.5g/T、硫酸锌0.5~1.5g/T、硫酸锰0.5~1.5g/T。
所述催根步骤中需要进行切根处理,切根长度为0-1CM。
所述多菌灵稀释倍数1000倍。
所述促根步骤中夜晚不需要对光照强度进行控制。
由于采用了上述方法,本发明的优点是:通过合理控制催根和促根参数,各项参数的合理选择,加以营养液培养香樟代替土壤栽培,使得香樟长势好,整个生长过程容易控制和操作,香樟比土壤培养生长快,生长良好,同时水培的本身优点使得生长过程中容易消除病害,进一步促进了长势和生长质量。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的香樟的水培方法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发明的香樟的水培方法,包括植株处理、催根和促根步骤,
植株处理采用常规的植株处理方法;
催根步骤中,需要控制相对湿度、光照强度和催根时间,其中相对湿度为35-40%,光照强度为1-2万LUX,催根持续时间为60-75天;催根步骤中还需要进行消毒以及采用药剂进行浸泡,其中,采用多菌灵进行消毒,多菌灵稀释倍数1000倍,消毒时间为4-5MIN,采用催根粉进行浸泡,浸泡时间为5-8MIN;催根步骤中需要进行切根处理,切根长度为0-1CM;
促根步骤中,需要控制昼温、夜温、空气相对湿度、光照强度以及营养液的组成成分及其比例,其中,昼温的温度为24-27℃,夜温的温度为15-18℃,空气相对湿度为60-70%,光照强度白天至少8小时内维持4-5万LUX,夜晚不需要对光照强度进行控制,促根期营养液的组成成分及其比例为: 硝酸钙500~550g/T、硝酸钾400~450g/T、硫酸镁200~250g/T、磷酸铵95~135g/T、氯化铁95~125g/T、碘化钾2~4g/T、硼酸0.5~1.5g/T、硫酸锌0.5~1.5g/T、硫酸锰0.5~1.5g/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