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45

一种散养土鸡专用饲料配方、制备方法及土鸡投喂方法.pdf

  • 上传人:小**
  • 文档编号:5096067
  • 上传时间:2018-12-15
  • 格式:PDF
  • 页数:45
  • 大小:2.52MB
  •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710124779.1

    申请日:

    2017.03.03

    公开号:

    CN106923039A

    公开日:

    2017.07.07

    当前法律状态:

    实审

    有效性:

    审中

    法律详情: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A23K 50/75申请日:20170303|||公开

    IPC分类号:

    A23K50/75(2016.01)I; A23K10/30(2016.01)I; A23K20/158(2016.01)I; A23K10/37(2016.01)I; A23K10/22(2016.01)I; A23K10/26(2016.01)I; A23K20/105(2016.01)I; A23K20/142(2016.01)I; A23K20/174(2016.01)I; A23K20/22(2016.01)I; A23K10/14(2016.01)I; A01K67/02

    主分类号:

    A23K50/75

    申请人:

    闻丞

    发明人:

    闻丞; 徐开翔

    地址:

    100871 北京市海淀区颐和园路5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太合九思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10

    代理人:

    刘戈

    PDF完整版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散养土鸡专用饲料配方、制备方法及土鸡的投喂方法,属于家禽养殖技术领域。所述散养土鸡专用饲料配方包含能量组分、营养组分和抗病组分。按重量份数计,能量组分包括:玉米20~50份,小米20~40份,植物油0.5~5份;营养组分包括:豆粕10~30份,鱼粉3~15份,骨粉1~10份;抗病组分3??40份。抗病组分包括:氯化胆碱、蛋氨酸、赖氨酸、维生素D、维生素B12、金盏菊、食盐、蒜、姜、鱼腥草、菊苣、干辣椒。使用本申请提供的方法制得的饲料,按本申请提供的投喂方法进行饲养,土鸡生长速度快,肉质好,抗病能力强,无抗生素和人工激素残留,提高了土鸡饲养效率,降低了土鸡饲养的风险。

    权利要求书

    1.一种散养土鸡专用饲料配方,其特征在于:包括能量组分、营养组分和抗病组分;按
    重量份数计,其中:
    所述能量组分包括:玉米20~50份,小米20~40份,植物油0.5~5份;
    所述营养组分包括:豆粕10~30份,鱼粉3~15份,骨粉1~10份;
    所述抗病组分3~40份;
    其中,所述抗病组分包括:氯化胆碱、蛋氨酸、赖氨酸、维生素D、维生素B12、金盏菊、食
    盐、蒜、姜、鱼腥草、菊苣和干辣椒。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养土鸡专用饲料配方,其特征在于:
    所述抗病组分包括:所述氯化胆碱0.5~5份,所述蛋氨酸0.05~0.5份,所述赖氨酸0.1
    ~3份,所述维生素D 0.05~0.5份,所述维生素B12 0.5~3份,所述金盏菊0.5~5份,所述
    食盐0.1~1份,所述蒜0.5~3份,所述姜0.5~3份,所述鱼腥草1~10份,所述菊苣0.5~3
    份,所述干辣椒0.5~3份。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散养土鸡专用饲料配方,其特征在于:按重量份数计,包括:
    所述能量组分包括:所述玉米20~40份,所述小米20~30份,所述植物油0.5~5份;
    所述营养组分包括:所述豆粕15~30份,所述鱼粉3~12份,所述骨粉1~5份;
    所述抗病组分包括:所述氯化胆碱0.5~3份,所述蛋氨酸0.05~0.3份,所述赖氨酸0.1
    ~2份,所述维生素D 0.05~0.3份,所述维生素B12 0.5~3份,所述金盏菊0.5~3份,所述
    食盐0.1~0.6份,所述蒜0.5~2份,所述姜0.5~2份,所述鱼腥草3~10份,所述菊苣0.5~3
    份,所述干辣椒0.5~3份。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散养土鸡专用饲料配方,其特征在于:
    所述能量组分包括:所述玉米25~35份,所述小米20~30份,所述植物油0.5~3份;
    所述营养组分包括:所述豆粕15~25份,所述鱼粉5~10份,所述骨粉1~3份;
    所述抗病组分包括:所述氯化胆碱1~3份,所述蛋氨酸0.05~0.2份,所述赖氨酸0.1~
    1份,所述维生素D 0.05~0.2份,所述维生素B12 0.5~2份,所述金盏菊1~3份,所述食盐
    0.1~0.5份,所述蒜0.5~2份,所述姜0.5~2份,所述鱼腥草3~8份,所述菊苣0.5~2份,所
    述干辣椒0.5~2份。
    5.一种如权利要求1-4任一所述的散养土鸡专用饲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
    下步骤:
    (1)将玉米和小米粉碎,混合均匀,并进行膨化处理,之后过Φ1mm筛,得到膨化玉米和
    膨化小米的混合料;
    (2)将豆粕粉碎为粒径1.5~2mm的颗粒,在75~85℃条件下加热10~15min,之后调节
    pH至7.5、温度45~55℃,采用重量比为1.5~2.5:3的中性蛋白酶与复合蛋白酶,酶解5~
    7h,得到酶解豆粕;
    (3)将步骤(1)得到的所述膨化玉米和所述膨化小米的所述混合料,步骤(2)得到的所
    述酶解豆粕在常温下均匀混合,之后再与鱼粉、骨粉和植物油均匀混合,得混合主组分;
    (4)将抗病组分各成分均匀混合,在常温下与步骤(3)得到的所述混合主组分均匀混
    合,即得饲料成品。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散养土鸡专用饲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
    所述玉米和所述小米粉碎并混合均匀后,先过Φ1mm筛,再进行膨化处理。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散养土鸡专用饲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
    中,所述豆粕粉碎后酶解的条件为:pH7.5,温度45~50℃,采用重量比为2:3的所述中性蛋
    白酶与所述复合蛋白酶,酶解5~7h。
    8.一种土鸡的投喂方法,其特征在于:使用如权利要求1-4任一所述的散养土鸡专用饲
    料进行养殖,每日分数次进行饲料的投料,投料方法为:
    第一次投料,日出80~90min后;
    第二次投料:所述日出2.5~3h后;
    第三次投料:日落40~50min前。
    9.一种土鸡的投喂方法,其特征在于:使用如权利要求1-4任一所述的散养土鸡专用饲
    料进行投喂,每日分数次进行饲料的投料,投料方法为:
    第一次投料,日出40~50min前;
    第二次投料,所述日出80~90min后;
    第三次投料:所述日出2.5~3h后;
    第四次投料:所述日出6.5~7.5h后;
    第五次投料:日落40~50min前。
    10.根据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土鸡的投喂方法,其特征在于:每次投料时间为0.5~1h。

    说明书

    一种散养土鸡专用饲料配方、制备方法及土鸡投喂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家禽养殖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散养土鸡专用饲料配方、制备方法
    及土鸡投喂方法。

    背景技术

    鸡是人类饲养最普遍的家禽,为人们时常生活提供鸡肉和鸡蛋等重要的食材。当
    今的养禽业逐渐向集约化、专业化现代化发展,逐渐成为我国农村和畜牧业的重要经济支
    柱之一。随着养禽业的发展,饲料也随之迅速发展。

    现有的发展成熟的养禽业主要为集中笼养,用标准配方全价饲料饲喂,追求鸡的
    生产速度,饲料中添加各种人工合成组分来提高鸡的体重增长速度,降低鸡的料肉比(料肉
    比为耗料总量/增重总量),抑制鸡群发病。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逐渐提高,对绿色食品的关注度也随之增高,市场上对散养
    土鸡的需求量迅速增加。

    现在散养土鸡专用饲料缺乏,多采用标准全价配合饲料,含有人工合成抗生素及
    激素,缺乏改善肉质的组分,一方面不能满足人们对食物品质和安全方面日益增长的需求,
    另一方面降低了散养土鸡的效益。

    发明内容

    基于以上问题,本发明的第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散养土鸡专用饲料配方。所述散
    养土鸡专用饲料配方包括能量组分、营养组分和抗病组分。所述散养土鸡专用饲料配方,按
    重量份数计,其能量组分包括:玉米20~50份,小米20~40份及植物油0.5~5份;其营养组
    分包括:豆粕10~30份,鱼粉3~15份及骨粉1~10份;抗病组分3~40份,包括:氯化胆碱、蛋
    氨酸、赖氨酸、维生素D、维生素B12、金盏菊、食盐、蒜、姜、鱼腥草、菊苣和干辣椒。

    进一步地,本申请提供的散养土鸡专用饲料配方,按重量份数计,其能量组分包
    括:玉米20~50份,小米20~40份及植物油0.5~5份;其营养组分包括:豆粕10~30份,鱼粉
    3~15份及骨粉1~10份;其抗病组分包括:氯化胆碱0.5~5份,蛋氨酸0.05~0.5份,赖氨酸
    0.1~3份,维生素D 0.05~0.5份,维生素B12 0.5~3份,金盏菊0.5~5份,食盐0.1~1份,
    蒜0.5~3份,姜0.5~3份,鱼腥草1~10份,菊苣0.5~3份及干辣椒0.5~3份。

    优选地,本申请提供的散养土鸡专用饲料配方,按重量份数计,其能量组分包括:
    玉米20~40份,小米20~30份及植物油0.5~5份;其营养组分包括:豆粕15~30份,鱼粉3~
    12份,骨粉1~5份;其抗病组分包括:氯化胆碱0.5~3份,蛋氨酸0.05~0.3份,赖氨酸0.1~
    2份,维生素D 0.05~0.3份,维生素B120.5~3份,金盏菊0.5~3份,食盐0.1~0.6份,蒜0.5
    ~2份,姜0.5~2份;鱼腥草3~10份;菊苣0.5~3份及干辣椒0.5~3份。

    优选地,本申请提供的散养土鸡专用饲料配方,按重量份数计,其能量组分包括:
    玉米25~35份,小米20~30份及植物油0.5~3份;其营养组分包括:豆粕15~25份,鱼粉5~
    10份及骨粉1~3份;其抗病组分包括:氯化胆碱1~3份,蛋氨酸0.05~0.2份,赖氨酸0.1~1
    份,维生素D 0.05~0.2份,维生素B12 0.5~2份,金盏菊1~3份,食盐0.1~0.5份,蒜0.5~
    2份,姜0.5~2份;鱼腥草3~8份;菊苣0.5~2份及干辣椒0.5~2份。

    上述饲料配方的组分中:

    玉米,最为主要的能量饲料之一,提供部分蛋白质和油分,同时改善蛋黄颜色;

    小米,最为主要的能量饲料之一,提供部分蛋白质和油分,同时改善蛋黄颜色;小
    米的蛋白质、油分比玉米含量高,作为能量的进一步提升;

    豆粕,最为主要的蛋白质来源;

    抗病组分中:

    氯化胆碱:调整瘦肉脂肪比;

    蛋氨酸和赖氨酸:第一限制性和第二限制性氨基酸,促进羽毛生长以及提高产蛋
    量;

    维生素D:调整蛋壳厚度;

    维生素B12:改善蛋黄颜色;

    金盏菊:改善蛋黄颜色,增加蛋白浓稠度;

    食盐:改善肌张力,使得鸡肉口感好;

    蒜粉:抗病毒,防霉,抗细菌,抗真菌,诱食,并在鸡肉中呈味(呈味指促进鸡肉风味
    多不饱和脂肪酸合成,食用者口感更鲜美);

    姜:抗病毒,并在鸡肉中呈味;

    鱼腥草:抗病毒;

    菊苣:含水苏糖,调整肠道菌群,促进肠道润滑;水苏糖是益生元成分,可通过定向
    培植某些有益菌群来压制有害菌群,起到防病治病,替代抗生素的作用。

    本发明的第二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上述的散养土鸡专用饲料的制备方法,所述制
    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玉米和小米粉碎,混合均匀,并进行膨化处理,之后过Φ1mm筛,得到膨化玉
    米和膨化小米的混合料;

    (2)将豆粕粉碎为粒径1.5~2mm的颗粒,在75~85℃条件下加热10~15min,之后
    调节pH至7.5、温度45~55℃,采用重量比为1.5~2.5:3的中性蛋白酶与复合蛋白酶,酶解5
    ~7h,得到酶解豆粕;经过处理后,豆粕的水解度达到19%以上,游离氨基酸总量增加至酶
    解前的660%以上;

    (3)将步骤(1)得到的膨化玉米和膨化小米的混合料,步骤(2)得到的酶解豆粕在
    常温下均匀混合,之后再与鱼粉、骨粉和植物油均匀混合,得混合主组分;

    (4)将抗病组分各成分均匀混合,再在常温下与步骤(3)得到的混合主组分均匀混
    合,即得饲料成品。

    优选地,步骤(1)中,玉米和小米粉碎并混合均匀后,先过Φ1mm筛,再进行膨化处
    理。

    优选地,步骤(3)中,豆粕粉碎后酶解的条件为:pH 7.5,温度45~50℃,采用重量
    比为2:3的中性蛋白酶与复合蛋白酶,酶解5~7h。

    本发明的第三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土鸡的投喂方法。所述土鸡的投喂方法,使用
    上述的散养土鸡专用饲料进行投喂,每日分数次进行饲料的投料,投料方法为:

    第一次投料,日出80~90min后;

    第二次投料:日出2.5~3h后;

    第三次投料:日落40~50min前。

    进一步地,投料方法为:

    第一次投料,日出40~50min前;

    第二次投料,日出80~90min后;

    第三次投料:日出2.5~3h后;

    第四次投料:日出6.5~7.5h后;

    第五次投料:日落40~50min前。

    优选地,每次投料时间为0.5~1h,投料量以土鸡能将饲料吃完为止。

    本发明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使用本申请提供的饲料、本申请提供的方法制
    得的饲料,按本申请提供的投喂方法进行饲养,土鸡生长速度快,肉质好,抗病能力强,无抗
    生素和人工激素残留,提高了土鸡饲养的效率,降低了土鸡饲养的风险。

    附图说明

    图1-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8中实验组和对照组云南乌骨鸡的各种参数图。

    图9-图16为本申请实施例9中实验组和对照组云南乌骨鸡的各种参数图。

    图17-图24为本申请实施例10中实验组和对照组云南乌骨鸡的各种参数图。

    图25-图32为本申请实施例11中实验组和对照组云南乌骨鸡的各种参数图。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8中云南乌骨鸡(公鸡)的平均体重变化。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8中云南乌骨鸡(母鸡)的平均体重变化。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8中云南乌骨鸡(公鸡)的平均体重百分比变化。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8中云南乌骨鸡(母鸡)的平均体重百分比变化。

    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8中云南乌骨鸡(公鸡)的体重标准差变化。

    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8中云南乌骨鸡(母鸡)的体重标准差变化。

    图7是本申请实施例8中云南乌骨鸡(公鸡)的料肉比变化。

    图8是本申请实施例8中云南乌骨鸡(母鸡)的料肉比变化。

    图9是本申请实施例9中云南乌骨鸡(公鸡)的平均体重变化。

    图10是本申请实施例9中云南乌骨鸡(母鸡)的平均体重变化。

    图11是本申请实施例9中云南乌骨鸡(公鸡)的平均体重百分比变化。

    图12是本申请实施例9中云南乌骨鸡(母鸡)的平均体重百分比变化。

    图13是本申请实施例9中云南乌骨鸡(公鸡)的体重标准差变化。

    图14是本申请实施例9中云南乌骨鸡(母鸡)的体重标准差变化。

    图15是本申请实施例9中云南乌骨鸡(公鸡)的料肉比变化。

    图16是本申请实施例9中云南乌骨鸡(母鸡)的料肉比变化。

    图17是本申请实施例10中云南乌骨鸡(公鸡)的平均体重变化。

    图18是本申请实施例10中云南乌骨鸡(母鸡)的平均体重变化。

    图19是本申请实施例10中云南乌骨鸡(公鸡)的平均体重百分比变化。

    图20是本申请实施例10中云南乌骨鸡(母鸡)的平均体重百分比变化。

    图21是本申请实施例10中云南乌骨鸡(公鸡)的体重标准差变化。

    图22是本申请实施例10中云南乌骨鸡(母鸡)的体重标准差变化。

    图23是本申请实施例10中云南乌骨鸡(公鸡)的料肉比变化。

    图24是本申请实施例10中云南乌骨鸡(母鸡)的料肉比变化。

    图25是本申请实施例11中云南乌骨鸡(公鸡)的平均体重变化。

    图26是本申请实施例11中云南乌骨鸡(母鸡)的平均体重变化。

    图27是本申请实施例11中云南乌骨鸡(公鸡)的平均体重百分比变化。

    图28是本申请实施例11中云南乌骨鸡(母鸡)的平均体重百分比变化。

    图29是本申请实施例11中云南乌骨鸡(公鸡)的体重标准差变化。

    图30是本申请实施例11中云南乌骨鸡(母鸡)的体重标准差变化。

    图31是本申请实施例11中云南乌骨鸡(公鸡)的料肉比变化。

    图32是本申请实施例11中云南乌骨鸡(母鸡)的料肉比变化。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好的理解本发明,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的描述。

    实施例1

    一种散养土鸡专用饲料配方,包括能量组分、营养组分和抗病组分。按重量计,

    能量组分包括:玉米25份,小米30份,植物油1份;

    营养组分包括:豆粕18份,鱼粉10份,骨粉1份;

    抗病组分包括:氯化胆碱3份,蛋氨酸0.05份,赖氨酸1份,维生素D 0.05份,维生素
    B12 2份,金盏菊3份,食盐0.2份,蒜2份,姜0.5份,鱼腥草4份;菊苣1.5份,干辣椒0.5份。其
    中,维生素B12为维生素B12原粉,金盏菊为金盏菊粉。

    实施例2

    一种散养土鸡专用饲料配方,包括能量组分、营养组分和抗病组分。按重量计,

    能量组分包括:玉米35份,小米20份,植物油1.5份;

    营养组分包括:豆粕25份,鱼粉6份,骨粉1.5份;

    抗病组分包括:氯化胆碱1.5份,蛋氨酸0.2份,赖氨酸0.4份,维生素D 0.2份,维生
    素B12 0.5份,金盏菊1.5份,食盐0.4份,蒜1份,姜1.5份;鱼腥草6份,菊苣0.8份,干辣椒1.2
    份。其中,维生素B12为维生素B12原粉,金盏菊为金盏菊粉。

    实施例3

    一种散养土鸡专用饲料配方,包括能量组分、营养组分和抗病组分。按重量计,

    能量组分包括:玉米30份,小米25份,植物油1份;

    营养组分包括:豆粕20份,鱼粉7份,骨粉2份;

    抗病组分包括:氯化胆碱2份,蛋氨酸0.1份,赖氨酸0.5份,维生素D0.1份,维生素
    B121份,金盏菊2份,食盐0.3份,蒜1份,姜1份,鱼腥草5份,菊苣1份,干辣椒1份。其中,维生
    素B12为维生素B12原粉,金盏菊为金盏菊粉。

    实施例4

    一种散养土鸡专用饲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玉米和小米粉碎,混合均匀,过Φ1mm筛后进行膨化处理,之后过Φ1mm筛,得
    到膨化玉米和膨化小米的混合料;

    (2)将豆粕粉碎为粒径1.5~2mm的颗粒,在75℃条件下加热10min,之后调节pH至
    7.5、温度48℃,采用重量比为2.5:3的中性蛋白酶与复合蛋白酶,酶解5h,得到酶解豆粕;

    (3)将步骤(1)得到的膨化玉米和膨化小米的混合料,步骤(2)得到的酶解豆粕在
    常温下均匀混合,之后再与鱼粉、骨粉和植物油均匀混合,得混合主组分;

    (4)将抗病组分各成分均匀混合,在常温下与步骤(3)得到的混合主组分均匀混
    合,即得饲料成品。

    实施例5

    一种散养土鸡专用饲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玉米和小米粉碎,混合均匀,过Φ1mm筛后进行膨化处理,之后过Φ1mm筛,得
    到膨化玉米和膨化小米的混合料;

    (2)将豆粕粉碎为粒径1.5~2mm的颗粒,在80℃条件下加热10min,之后调节pH至
    7.5、温度50℃,采用重量比为2:3的中性蛋白酶与复合蛋白酶,酶解6h,得到酶解豆粕;

    (3)将步骤(1)得到的膨化玉米和膨化小米的混合料,步骤(2)得到的酶解豆粕在
    常温下均匀混合,之后再与鱼粉、骨粉和植物油均匀混合,得混合主组分;

    (4)将抗病组分各成分均匀混合,在常温下与步骤(3)得到的混合主组分均匀混
    合,即得饲料成品。

    实施例6

    一种散养土鸡的投喂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次投料,日出80~90min后;

    第二次投料:日出2.5~3h后;

    第三次投料:日落40~50min前。

    每次投料时间为0.5~1h,投料量以土鸡能将饲料吃完为止。

    实施例7

    一种散养土鸡的投喂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次投料,日出45min前;

    第二次投料,日出90min后;

    第三次投料:日出3h后;

    第四次投料:日出7h后;

    第五次投料:日落45min前。

    每次投料时间为0.5~1h,投料量以土鸡能将饲料吃完为止。

    实施例8

    分别采用实施例1、实施例2、实施例3所示饲料配方,经由实施例4所示的制备方法
    制成,使用实施例6所示的投喂方法,饲喂21日龄后的云南乌骨鸡(公鸡100只,母鸡100只),
    分别为实验组1、2、3。采用市售全价配合饲料,在整个白天持续供给条件下供鸡采食,饲喂
    21日龄后的云南乌骨鸡(公鸡100只,母鸡100只)作为对照组。

    即:

    实验组1:采用实施例1所述饲料、经由实施例4所述制备方法制备,使用实施例6所
    述投喂方法;

    实验组2:采用实施例2所述饲料、经由实施例4所述制备方法制备,使用实施例6所
    述投喂方法;

    实验组3:采用实施例3所述饲料、经由实施例4所述制备方法制备,使用实施例6所
    述投喂方法;

    对照组:采用市售全价配合饲料,在整个白天持续供给条件下供鸡采食。

    饲养过程中,云南乌骨鸡的体重及料肉比情况如下所示:

    表8-1云南乌骨鸡(公鸡)的平均体重





    根据表8-1,得图1,表征了饲养过程中,实验组1、2、3和对照组中云南乌骨鸡(公
    鸡)的平均体重变化。

    表8-2云南乌骨鸡(母鸡)的平均体重



    根据表8-2,得图2,表征了饲养过程中,实验组1、2、3和对照组中云南乌骨鸡(母
    鸡)的平均体重变化。

    表8-3云南乌骨鸡(公鸡)的平均体重百分比



    注:以3周龄时的平均体重作为基准。

    根据表8-3,得图3,表征了饲养过程中,实验组1、2、3和对照组中云南乌骨鸡(公
    鸡)的平均体重相对于3周龄时的百分比变化。

    表8-4云南乌骨鸡(母鸡)的平均体重百分比





    注:以3周龄时的平均体重作为基准。

    根据表8-4,得图4,表征了饲养过程中,实验组1、2、3和对照组中云南乌骨鸡(母
    鸡)的平均体重相对于3周龄时的百分比变化。

    从表8-1、8-2、8-3、8-4和图1-图4中,可以看出,在实验组1、2、3中,使用本申请提
    供的饲料及投喂方法喂养的土鸡,与市售全价配比饲料及全天持续供给喂养的土鸡相比,
    各周龄体重接近,百分比增长幅度相差不大但有部分实验组优于后者。实验组3的平均体重
    在各周龄时均为表现最优者,最为接近对照组。其中,云南乌骨鸡(公鸡)中,实验组1、2、3的
    平均体重百分比增长与对照组较为接近,体重百分比增长与对照组相差最大的为10周龄的
    实验组2,其低于对照组17.2%,体重百分比增长与对照组相差最小的为25周龄的实验组1,
    其低于对照组0.5%。云南乌骨鸡(母鸡)中,实验组1、2、3的平均体重百分比增长均优于对
    照组,体重百分比增长与对照组相差最大的为25周龄的实验组2,其高于对照组54.8%,体
    重百分比增长与对照组相差最小的为5周龄的实验组3,其高于对照组0.9%。

    表8-5云南乌骨鸡(公鸡)的体重标准差



    根据表8-5,得图5,表征了饲养过程中,实验组1、2、3和对照组中云南乌骨鸡(公
    鸡)的体重标准差变化。

    表8-6云南乌骨鸡(母鸡)的体重标准差





    根据表8-6,得图6,表征了饲养过程中,实验组1、2、3和对照组中云南乌骨鸡(母
    鸡)的体重标准差变化。

    标准差反映鸡只体重差异的范围,标准差越小,鸡只大小越均匀。从表8-5、8-6和
    图5、6中可以看出,在实验组1、2、3中,用本申请提供的饲料及投喂方法喂养的土鸡,与市售
    全价配比饲料及全天持续供给喂养的土鸡相比,各实验组公鸡在各周龄时,鸡只大小均比
    对照组均匀,各实验组母鸡在各周龄时,鸡只大小在多数情况下比对照组均匀(20、25周龄
    的实验组1,25周龄的实验组2除外)。其中,云南乌骨鸡(公鸡)中,实验组1、2、3的体重标准
    差均小于对照组,体重标准差与对照组相差最小的为5周龄的实验组3,其小于对照组
    4.3%,体重标准差与对照组相差最大的为25周龄的实验组2,其小于对照组41.1%。云南乌
    骨鸡(母鸡)中,实验组1、2、3的体重标准差在多数情况下小于对照组,体重标准差与对照组
    相差最小的为20周龄的实验组1,其大于对照组6.8%,体重标准差与对照组相差最大的为
    10周龄的实验组2,其小于对照组29.4%。

    表8-7云南乌骨鸡(公鸡)的料肉比



    注:料肉比=耗料总量/增重总量

    根据表8-7,得图7,表征了饲养过程中,实验组1、2、3和对照组中云南乌骨鸡(公
    鸡)的料肉比变化。

    表8-8云南乌骨鸡(母鸡)的料肉比



    注:料肉比=耗料总量/增重总量

    根据表8-8,得图8,表征了饲养过程中,实验组1、2、3和对照组中云南乌骨鸡(母
    鸡)的料肉比变化。

    从表8-7、8-8及图7、8中可以看出,用本申请提供的饲料及投喂方法喂养的土鸡,
    其料肉比大于市售全价配比饲料及全天持续供给喂养的土鸡的料肉比,但差异不大。其中,
    云南乌骨鸡(公鸡)中,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最小的为3周龄的实验组3,其料肉比较对
    照组增加了4.4%,差异最大的为10周龄的实验组2,其料肉比较对照组增加了17.2%。云南
    乌骨鸡(母鸡)中,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最小的为5周龄的实验组3,其料肉比较对照组
    增加了4.2%,差异最大的为10周龄的实验组2,其料肉比较对照组增加了16.8%。

    饲养过程中,分别对实验组和对照组中云南乌骨鸡的发病率、存活率和肉质进行
    了考察,其结果如下所示。

    表8-9云南乌骨鸡的发病率、存活率和肉质



    注:肉质采用土鸡体内多不饱和脂肪酸相对含量作为衡量指标。

    从表8-9中可以看出,12周龄的土鸡中,发病率最高的为实验组2,其发病率高于对
    照组80.0%;发病率最低的为实验组3,其发病率与对照组一致。24周龄的土鸡中,发病率最
    高的为实验组2,其发病率高于对照组63.6%;发病率最低的为实验组3,其发病率低于对照
    9.0%。总体而言,各实验组12周龄发病率均低于10%,低于常规散养土鸡的发病率水平
    (10%或以上)。

    12周龄的土鸡中,存活率最低的为实验组2,其存活率低于对照组22.6%;存活率
    最高的为实验组3,其存活率低于对照组6.5%。24周龄的土鸡中,存活率最低的为实验组2,
    其存活率低于对照组21.6%;存活率最高的为实验组3,其存活率低于对照组6.8%。

    12周龄的土鸡中,肉质最好的实验组3,其多不饱和脂肪酸相对含量高于对照组
    32.2%;肉质最不好的为实验组2,其多不饱和脂肪酸相对含量高于对照组12.6%。24周龄
    的土鸡中,肉质最好的实验组3,其多不饱和脂肪酸相对含量高于对照组32.1%;肉质最不
    好的为实验组2,其多不饱和脂肪酸相对含量高于对照组12.9%。

    在实验组1、2、3中,用本申请提供的饲料及投喂方法喂养的土鸡,其体内多不饱和
    脂肪酸相对含量均大于市售全价配比饲料及全天持续供给喂养的土鸡,肉质优于市售全价
    配比饲料及全天持续供给喂养的土鸡。用本申请提供的饲料及投喂方法喂养的土鸡,其发
    病率在部分实验组高于市售全价配比饲料及全天持续供给喂养的土鸡,在部分实验组低于
    市售全价配比饲料及全天持续供给喂养的土鸡,其存活率低于市售全价配比饲料及全天持
    续供给喂养的土鸡,但除实验组2外,实验组1和实验组3的12周、24周存活率均接近或超过
    80%,实验组3存活率接近市售全价饲料及全天持续供给喂养的土鸡。

    综上所述,在实验组1、2、3中,用本申请提供的饲料及投喂方法喂养的土鸡,其各
    周龄体重增长百分比和鸡只大小均匀程度均优于或接近以市售全价配比饲料全天持续供
    给喂养的土鸡,其肉质优于以市售全价配比饲料全天持续供给喂养的土鸡,发病率、存活率
    多数情况下接近以市售全价配比饲料全天持续供给喂养的土鸡。尤其以实验组3在各方面
    表现最为优异。

    实施例9

    分别采用实施例1、实施例2、实施例3所示饲料配方,经由实施例5所示的制备方法
    制成,使用实施例6所示的投喂方法,饲喂21日龄后的云南乌骨鸡(公鸡100只,母鸡100只),
    分别为实验组4、5、6。采用市售全价配合饲料,在整个白天持续供给条件下供鸡采食,饲喂
    21日龄后的云南乌骨鸡(公鸡100只,母鸡100只)作为对照组。

    即:实验组4:采用实施例1所述饲料、经由实施例5所述制备方法制备,使用实施例
    6所述投喂方法;

    实验组5:采用实施例2所述饲料、经由实施例5所述制备方法制备,使用实施例6所
    述投喂方法;

    实验组6:采用实施例3所述饲料、经由实施例5所述制备方法制备,使用实施例6所
    述投喂方法;

    对照组:采用市售全价配合饲料,在整个白天持续供给条件下供鸡采食。

    饲养过程中,云南乌骨鸡的体重及料肉比情况如下所示:

    表9-1云南乌骨鸡(公鸡)的平均体重



    根据表9-1,得图9,表征了饲养过程中,实验组4、5、6和对照组中云南乌骨鸡(公
    鸡)的平均体重变化。

    表9-2云南乌骨鸡(母鸡)的平均体重





    根据表9-2,得图10,表征了饲养过程中,实验组4、5、6和对照组中云南乌骨鸡(母
    鸡)的平均体重变化。

    表9-3云南乌骨鸡(公鸡)的平均体重百分比



    注:以3周龄时的平均体重作为基准。

    根据表9-3,得图11,表征了饲养过程中,实验组4、5、6和对照组中云南乌骨鸡(公
    鸡)的平均体重相对于3周龄时的百分比变化。

    表9-4云南乌骨鸡(母鸡)的平均体重百分比



    注:以3周龄时的平均体重作为基准。

    根据表9-4,得图12,表征了饲养过程中,实验组4、5、6和对照组中云南乌骨鸡(母
    鸡)的平均体重相对于3周龄时的百分比变化。

    从表9-1、9-2、9-3、9-4和图9-12中,可以看出,在实验组4、5、6中,使用本申请提供
    的饲料及投喂方法喂养的土鸡,与市售全价配比饲料及全天持续供给喂养的土鸡相比,各
    周龄平均体重接近,体重百分比增长幅度相差不大,实验组6各周龄平均体重还略高于对照
    组。其中,云南乌骨鸡(公鸡)中,实验组4、5、6的平均体重百分比增长与对照组极为接近,体
    重百分比增长比对照组增加的最多的为10周龄的实验组6和25周龄的实验组4,其高于对照
    组0.7%,体重百分比增长比对照组降低最大的为10周龄的实验组5,其低于对照组3.9%。
    云南乌骨鸡(母鸡)中,实验组4、5的平均体重百分比增长均略微优于对照组,实验组6的平
    均体重百分比增长略微低于对照组,体重百分比增长比对照组增加最多的为15周龄的实验
    组5,其高于对照组9.4%,体重百分比增长比对照组降低最大的为25周龄的实验组6,其低
    于对照组2.2%。

    表9-5云南乌骨鸡(公鸡)的体重标准差



    根据表9-5,得图13,表征了饲养过程中,实验组4、5、6和对照组中云南乌骨鸡(公
    鸡)的体重标准差变化。

    表9-6云南乌骨鸡(母鸡)的体重标准差



    根据表9-6,得图14,表征了饲养过程中,实验组4、5、6和对照组中云南乌骨鸡(母
    鸡)的体重标准差变化。

    标准差反映鸡只体重差异的范围,标准差越小,鸡只大小越均匀。从表9-5、9-6和
    图13、14中可以看出,用本申请提供的饲料及投喂方法喂养的土鸡,与市售全价配比饲料及
    全天持续供给喂养的土鸡相比,体重差异相差不大。其中,云南乌骨鸡(公鸡)中,实验组4、
    5、6的体重标准差,在各周龄普遍小于对照组,与对照组相比减少最多的为5周龄的实验组
    5,其小于对照组24.8%,与对照组相比增加最多的为5 周龄的实验组6,其大于对照组
    10.3%。云南乌骨鸡(母鸡)中,在各周龄普遍与对照组接近,实验组4、5、6的体重标准差,与
    对照组相比减少最多的为15周龄的实验组5,其小于对照组11.7%,与对照组相比增加最多
    的为25周龄的实验组4,其大于对照组9.3%。

    表9-7云南乌骨鸡(公鸡)的料肉比



    注:料肉比=耗料总量/增重总量

    根据表9-7,得图15,表征了饲养过程中,实验组4、5、6和对照组中云南乌骨鸡(公
    鸡)的料肉比变化。

    表9-8云南乌骨鸡(母鸡)的料肉比



    注:料肉比=耗料总量/增重总量

    根据表9-8,得图16,表征了饲养过程中,实验组4、5、6和对照组中云南乌骨鸡(母
    鸡)的料肉比变化。

    从表9-7、9-8及图15、16中可以看出,用本申请提供的饲料及投喂方法喂养的土
    鸡,其料肉比与市售全价配比饲料及全天持续供给喂养的土鸡的料肉比相比,差异不大,部
    分优于市售全价配比饲料及全天持续供给喂养的土鸡的料肉比。其中,云南乌骨鸡(公鸡)
    中,实验组4、5的料肉比均略大于对照组,差异最大的为20周龄的实验组5,其料肉比较对照
    组增加了7.3%,差异最小的为5周龄及25周龄的实验组4,其料肉比较对照组增加了2.6%;
    实验组6的料肉比小于对照组,差异最大的为5周龄的土鸡,其料肉比较对照组减少了
    2.6%,差异最小的为10周龄的土鸡,其料肉比较对照组减少了0.6%。云南乌骨鸡(母鸡)
    中,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最大的为10周龄及20周龄的实验组5,其料肉比较对照组增
    加了7.2%,最为优化的情况为20周龄的实验组6,其料肉比较对照组减少了2.7%。

    饲养过程中,分别对实验组和对照组中云南乌骨鸡的发病率、存活率和肉质进行
    了考察,其结果如下所示。

    表9-9云南乌骨鸡的发病率、存活率和肉质



    注:肉质采用土鸡体内多不饱和脂肪酸相对含量作为衡量指标。

    从表9-9中可以看出,12周龄的土鸡中,发病率最高的为实验组5,其发病率高于对
    照组60.0%;发病率最低的为实验组6,其发病率与对照组一致。24周龄的土鸡中,发病率最
    高的为实验组5,其发病率高于对照组36.4%;发病率最低的为实验组6,其发病率低于对照
    9.0%。但各实验组12周龄发病率均低于10%,低于常规散养土鸡的发病率(10%或以上),
    24周龄发病率除实验组5外,均接近10%。

    12周龄的土鸡中,存活率最低的为实验组5,其存活率低于对照组21.5%;存活率
    最高的为实验组6,其存活率低于对照组6.5%。24周龄的土鸡中,存活率最低的为实验组5,
    其存活率低于对照组21.6%;存活率最高的为实验组6,其存活率低于对照组5.7%。

    12周龄的土鸡中,肉质最好的实验组6,其多不饱和脂肪酸相对含量高于对照组
    41.3%;肉质最不好的为实验组5,其多不饱和脂肪酸相对含量高于对照组23.0%。24周龄
    的土鸡中,肉质最好的实验组6,其多不饱和脂肪酸相对含量高于对照组41.1%;肉质最不
    好的为实验组5,其多不饱和脂肪酸相对含量高于对照组23.2%。

    用本申请提供的饲料及投喂方法喂养的土鸡,其体内多不饱和脂肪酸相对含量均
    大于市售全价配比饲料及全天持续供给喂养的土鸡,肉质优于市售全价配比饲料及全天持
    续供给喂养的土鸡;用本申请提供的饲料及投喂方法喂养的土鸡,其发病率部分高于市售
    全价配比饲料及全天持续供给喂养的土鸡,部分低于市售全价配比饲料及全天持续供给喂
    养的土鸡,其存活率低于市售全价配比饲料及全天持续供给喂养的土鸡。但除实验组5外,
    实验组4和实验组6的12周、24周存活率均接近或超过80%,实验组6成活率最为接近市售全
    价饲料及全天持续供给喂养的土鸡。

    综上所述,在实验组4、5、6中,用本申请提供的饲料及投喂方法喂养的土鸡,其各
    周龄体重增长百分比和鸡只大小均匀程度接近或优于以市售全价配比饲料全天持续供给
    喂养的土鸡,其肉质优于以市售全价配比饲料全天持续供给喂养的土鸡,发病率、存活率多
    数情况下接近以市售全价配比饲料全天持续供给喂养的土鸡。尤其以实验组6在各方面表
    现最为优异。

    实施例10

    分别采用实施例1、实施例2、实施例3所示饲料配方,经由实施例4所示的制备方法
    制成,使用实施例7所示的投喂方法,饲喂21日龄后的云南乌骨鸡(公鸡100只,母鸡100只),
    分别为实验组7、8、9。采用市售全价配合饲料,在整个白天持续供给条件下供鸡采食,饲喂
    21日龄后的云南乌骨鸡(公鸡100只,母鸡100只)作为对照组。

    即:实验组7:采用实施例1所述饲料、经由实施例4所述制备方法制备,使用实施例
    7所述投喂方法;

    实验组8:采用实施例2所述饲料、经由实施例4所述制备方法制备,使用实施例7所
    述投喂方法;

    实验组9:采用实施例3所述饲料、经由实施例4所述制备方法制备,使用实施例7所
    述投喂方法;

    对照组:采用市售全价配合饲料,在整个白天持续供给条件下供鸡采食。

    饲养过程中,云南乌骨鸡的体重及料肉比情况如下所示:

    表10-1云南乌骨鸡(公鸡)的平均体重



    根据表10-1,得图17,表征了饲养过程中,实验组7、8、9和对照组中云南乌骨鸡(公
    鸡)的平均体重变化。

    表10-2云南乌骨鸡(母鸡)的平均体重



    根据表10-2,得图18,表征了饲养过程中,实验组7、8、9和对照组中云南乌骨鸡(母
    鸡)的平均体重变化。

    表10-3云南乌骨鸡(公鸡)的平均体重百分比



    注:以3周龄时的平均体重作为基准。

    根据表10-3,得图19,表征了饲养过程中,实验组7、8、9和对照组中云南乌骨鸡(公
    鸡)的平均体重相对于3周龄时的百分比变化。

    表10-4云南乌骨鸡(母鸡)的平均体重百分比



    注:以3周龄时的平均体重作为基准。

    根据表10-4,得图20,表征了饲养过程中,实验组7、8、9和对照组中云南乌骨鸡(母
    鸡)的平均体重相对于3周龄时的百分比变化。

    从表10-1、10-2、10-3、10-4和图17-20中,可以看出,在实验组7、8、9中,使用本申
    请提供的饲料及投喂方法喂养的土鸡,各周龄平均体重略低于对照组,但体重增长明显,与
    市售全价配比饲料及全天持续供给喂养的土鸡相比,体重百分比增长幅度相差不大。其中,
    云南乌骨鸡(公鸡)中,实验组7、8、9的平均体重百分比增长与对照组极为接近,体重百分比
    增长比对照组增加的最多的为25周龄的实验组8,其高于对照组0.9%,体重百分比增长比
    对照组降低最大的为25周龄的实验组7,其低于对照组1.2%。云南乌骨鸡(母鸡)中,实验组
    7、8、9的平均体重百分比增长均优于对照组,体重百分比增长比对照组增加最多的为25周
    龄的实验组8,其高于对照组28.2%,体重百分比增长比对照组增加最少的为5周龄的实验
    组9,其低于对照组0.2%。

    表10-5云南乌骨鸡(公鸡)的体重标准差



    根据表10-5,得图21,表征了饲养过程中,实验组7、8、9和对照组中云南乌骨鸡(公
    鸡)的体重标准差变化。

    表10-6云南乌骨鸡(母鸡)的体重标准差



    根据表10-6,得图22,表征了饲养过程中,实验组7、8、9和对照组中云南乌骨鸡(母
    鸡)的体重标准差变化。

    标准差反映鸡只体重差异的范围,标准差越小,鸡只大小越均匀。从表10-5、10-6
    和图21、22中可以看出,用本申请提供的饲料及投喂方法喂养的土鸡,与市售全价配比饲料
    及全天持续供给喂养的土鸡相比,公鸡体重标准差几乎全部小于对照组(25周龄的第7组除
    外),母鸡体重标准差也几乎全部小于对照组(25周龄的第7、8、9组除外)。其中,云南乌骨鸡
    (公鸡)中,实验组7、8、9的体重标准差,与对照组相比减少最多的为10周龄的实验组8,其小
    于对照组25.7%,与对照组相比增加最多的为25周龄的实验组7,其大于对照组10.4%。云
    南乌骨鸡(母鸡)中,实验组7、8、9的体重标准差,与对照组相比减少最多的为10周龄的实验
    组8,其小于对照组27.8%,与对照组相比增加最多的为25周龄的实验组7,其大于对照组
    16.6%。

    表10-7云南乌骨鸡(公鸡)的料肉比





    注:料肉比=耗料总量/增重总量

    根据表10-7,得图23,表征了饲养过程中,实验组7、8、9和对照组中云南乌骨鸡(公
    鸡)的料肉比变化。

    表10-8云南乌骨鸡(母鸡)的料肉比



    注:料肉比=耗料总量/增重总量

    根据表10-8,得图24,表征了饲养过程中,实验组7、8、9和对照组中云南乌骨鸡(母
    鸡)的料肉比变化。

    从表10-7、10-8及图23、24中可以看出,用本申请提供的饲料及投喂方法喂养的土
    鸡,其料肉与市售全价配比饲料及全天持续供给喂养的土鸡的料肉比相比,差异不大,部分
    优于市售全价配比饲料及全天持续供给喂养的土鸡的料肉比。其中,云南乌骨鸡(公鸡)中,
    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最大的为20周龄及25周龄的实验组8,其料肉比较对照组均增加
    了9.8%,差异最小的为5周龄的实验组9,其料肉比较对照组减少了1.1%。云南乌骨鸡(母
    鸡)中,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最大的为10周龄的实验组8,其料肉比较对照组均增加了
    10.0%,差异最小的为5周龄的实验组9,其料肉比较对照组减少了1.1%。

    饲养过程中,分别对实验组和对照组中云南乌骨鸡的发病率、存活率和肉质进行
    了考察,其结果如下所示。

    表10-9云南乌骨鸡的发病率、存活率和肉质





    注:肉质采用土鸡体内多不饱和脂肪酸相对含量作为衡量指标。

    从表10-9中可以看出,12周龄的土鸡中,发病率最高的为实验组8,其发病率高于
    对照组80.0%;发病率最低的为实验组9,其发病率与对照组一致。24周龄的土鸡中,发病率
    最高的为实验组8,其发病率高于对照组63.6%;发病率最低的为实验组9,其发病率低于对
    照18.2%。但各实验组12周龄发病率均低于10%,低于常规散养土鸡的发病率水平(10%或
    以上);而24周龄除实验组8外,其余实验组24周龄发病率均接近10%。实验组9发病率略优
    于市售全价饲料及全天持续供给喂养的土鸡。

    12周龄的土鸡中,存活率最低的为实验组8,其存活率低于对照组11.8%;存活率
    最高的为实验组9,其存活率高于对照组2.2%。24周龄的土鸡中,存活率最低的为实验组8,
    其存活率低于对照组12.5%;存活率最高的为实验组9,其存活率高于对照组2.2%。实验组
    存活率优于市售全价饲料及全天持续供给喂养的土鸡。

    12周龄的土鸡中,肉质最好的实验组9,其多不饱和脂肪酸相对含量高于对照组
    32.6%;肉质最不好的为实验组8,其多不饱和脂肪酸相对含量高于对照组13.0%。24周龄
    的土鸡中,肉质最好的实验组9,其多不饱和脂肪酸相对含量高于对照组32.5%;肉质最不
    好的为实验组8,其多不饱和脂肪酸相对含量高于对照组12.9%。

    用本申请提供的饲料及投喂方法喂养的土鸡,其体内多不饱和脂肪酸相对含量均
    大于市售全价配比饲料及全天持续供给喂养的土鸡,肉质优于市售全价配比饲料及全天持
    续供给喂养的土鸡;用本申请提供的饲料及投喂方法喂养的土鸡,其发病率在部分实验组
    高于市售全价配比饲料及全天持续供给喂养的土鸡,在部分实验组低于市售全价配比饲料
    及全天持续供给喂养的土鸡,其存活率在大部分实验组接近市售全价配比饲料及全天持续
    供给喂养的土鸡,但实验组9则在发病率和存活率方面均优于市售全价饲料及全天持续供
    给喂养的土鸡。

    综上所述,在实验组7、8、9中,用本申请提供的饲料及投喂方法喂养的土鸡,其各
    周龄体重增长百分比和鸡只大小均匀程度在绝大多数情况下优于以市售全价配比饲料全
    天持续供给喂养的土鸡,其肉质优于以市售全价配比饲料全天持续供给喂养的土鸡,发病
    率、存活率多数情况下接近以市售全价配比饲料全天持续供给喂养的土鸡。尤其以实验组9
    在各方面表现最为优异。

    实施例11

    分别采用实施例1、实施例2、实施例3所示饲料配方,经由实施例5所示的制备方法
    制成,使用实施例7所示的投喂方法,饲喂21日龄后的云南乌骨鸡(公鸡100只,母鸡100只),
    分别为实验组10、11、12。采用市售全价配合饲料,在整个白天持续供给条件下供鸡采食,饲
    喂21日龄后的云南乌骨鸡(公鸡100只,母鸡100只)作为对照组。

    即:实验组10:采用实施例1所述饲料、经由实施例5所述制备方法制备,使用实施
    例7所述投喂方法;

    实验组11:采用实施例2所述饲料、经由实施例5所述制备方法制备,使用实施例7
    所述投喂方法;

    实验组12:采用实施例3所述饲料、经由实施例5所述制备方法制备,使用实施例7
    所述投喂方法;

    对照组:采用市售全价配合饲料,在整个白天持续供给条件下供鸡采食。

    饲养过程中,云南乌骨鸡的体重及料肉比情况如下所示:

    表11-1云南乌骨鸡(公鸡)的平均体重



    根据表11-1,得图25,表征了饲养过程中,实验组10、11、12和对照组中云南乌骨鸡
    (公鸡)的平均体重变化。

    表11-2云南乌骨鸡(母鸡)的平均体重



    根据表11-2,得图26,表征了饲养过程中,实验组10、11、12和对照组中云南乌骨鸡
    (母鸡)的平均体重变化。

    表11-3云南乌骨鸡(公鸡)的平均体重百分比





    注:以3周龄时的平均体重作为基准。

    根据表11-3,得图27,表征了饲养过程中,实验组10、11、12和对照组中云南乌骨鸡
    (公鸡)的平均体重百分比相对于3周龄时的变化。

    表11-4云南乌骨鸡(母鸡)的平均体重百分比



    注:以3周龄时的平均体重作为基准。

    根据表11-4,得图28,表征了饲养过程中,实验组10、11、12和对照组中云南乌骨鸡
    (母鸡)的平均体重百分比相对于3周龄时的变化。

    从表11-1、11-2、11-3、11-4和图25-28中,可以看出,在实验组10、11、12中,使用本
    申请提供的饲料及投喂方法喂养的土鸡,体重增长明显,与市售全价配比饲料及全天持续
    供给喂养的土鸡相比,体重百分比增长幅度相差不大,实验组10、12在多数情况下平均体重
    更大。其中,云南乌骨鸡(公鸡)中,15周龄的实验组10平均体重比对照组增加最多,其高于
    对照组8.1%,其次为15周龄的实验组12,其高于对照组7.7%。实验组10、11、12的平均体重
    百分比增长与对照组极为接近,体重百分比增长比对照组增加的最多的为10周龄的实验组
    12,其高于对照组2.9%,体重百分比增长比对照组降低最大的为15周龄的实验组10,其低
    于对照组6.0%。云南乌骨鸡(母鸡)中,实验组10、12在所有情况下平均体重更大,10周龄的
    实验组12平均体重比对照组增加最多,其高于对照组6.3%。实验组10、11、12的平均体重百
    分比与对照组极为接近,体重百分比增长比对照组增加最多的为25周龄的实验组11,其高
    于对照组2.4%,体重百分比增长比对照组降低最大的为25周龄的实验组10,其低于对照组
    2.3%。

    表11-5云南乌骨鸡(公鸡)的体重标准差





    根据表11-5,得图29,表征了饲养过程中,实验组10、11、12和对照组中云南乌骨鸡
    (公鸡)的体重标准差变化。

    表11-6云南乌骨鸡(母鸡)的体重标准差



    根据表11-6,得图30,表征了饲养过程中,实验组10、11、12和对照组中云南乌骨鸡
    (母鸡)的体重标准差变化。

    标准差反映鸡只体重差异的范围,标准差越小,鸡只大小越均匀。从表11-5、11-6
    和图29、30中可以看出,用本申请提供的饲料及投喂方法喂养的土鸡,与市售全价配比饲料
    及全天持续供给喂养的土鸡相比,多数情况下体重差异更小。其中,云南乌骨鸡(公鸡)中,
    实验组10、11、12的体重标准差,与对照组相比减少最多的为5周龄的实验组11,其小于对照
    组18.5%,与对照组相比增加最多的为25周龄的实验组12,其大于对照组19.1%。云南乌骨
    鸡(母鸡)中,实验组10、11、12的体重标准差,与对照组相比减少最多的为3周龄的实验组
    11,其小于对照组22.3%,与对照组相比增加最多的为25周龄的实验组12,其大于对照组
    28.9%。

    表11-7云南乌骨鸡(公鸡)的料肉比





    注:料肉比=耗料总量/增重总量

    根据表11-7,得图23,表征了饲养过程中,实验组10、11、12和对照组中云南乌骨鸡
    (公鸡)的料肉比变化。

    表11-8云南乌骨鸡(母鸡)的料肉比



    根据表11-8,得图24,表征了饲养过程中,实验组10、11、12和对照组中云南乌骨鸡
    (母鸡)的料肉比变化。

    从表11-7、11-8及图31、32中可以看出,用本申请提供的饲料及投喂方法喂养的土
    鸡,其料肉比与市售全价配比饲料及全天持续供给喂养的土鸡的料肉比相比,差异不大,且
    大部分优于市售全价配比饲料及全天持续供给喂养的土鸡的料肉比。其中,云南乌骨鸡(公
    鸡)中,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10及实验组12的料肉比均小于实验组,实验组11的料
    肉比略大于对照组,增加最多的为10周龄的实验组10,其料肉比较对照组增加了1.9%,减
    少最多的为15周龄的实验组12,其料肉比较对照组减少了5.5%。云南乌骨鸡(母鸡)中,实
    验组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10、实验组12及部分实验组11的料肉比小于实验组,部分实验组
    11的料肉比略大于对照组,增加最多的为20周龄的实验组11,其料肉比较对照组增加了
    1.3%,减少最多的为5周龄的实验组12,其料肉比较对照组减少了6.8%。

    饲养过程中,分别对实验组和对照组中云南乌骨鸡的发病率、存活率和肉质进行
    了考察,其结果如下所示。

    表11-9云南乌骨鸡的发病率、存活率和肉质





    注:肉质采用土鸡体内多不饱和脂肪酸相对含量作为衡量指标。

    从表11-9中可以看出,12周龄的土鸡中,发病率最高的为实验组11,其发病率高于
    对照组60.0%;

    发病率最低的为实验组12,其发病率低于对照组20%。12周龄的土鸡中,所有实验
    组发病率均低于10%,低于常规散养土鸡的发病率水平(10%或以上)。24周龄的土鸡中,发
    病率最高的为实验组11,其发病率高于对照组54.5%;发病率最低的为实验组9,其发病率
    低于对照18.2%。除实验组11外,其他实验组发病率均接近或略优于对照组。

    12周龄的土鸡中,存活率最低的为实验组11,其存活率低于对照组11.8%;存活率
    最高的为实验组12,其存活率高于对照组3.2%。24周龄的土鸡中,存活率最低的为实验组
    11,其存活率低于对照组11.4%;存活率最高的为实验组12,其存活率高于对照组4.5%。

    12周龄的土鸡中,肉质最好的实验组12,其多不饱和脂肪酸相对含量高于对照组
    41.3%;肉质最不好的为实验组11,其多不饱和脂肪酸相对含量高于对照组32.6%。24周龄
    的土鸡中,肉质最好的实验组12,其多不饱和脂肪酸相对含量高于对照组41.4%;肉质最不
    好的为实验组11,其多不饱和脂肪酸相对含量高于对照组23.2%。

    用本申请提供的饲料及投喂方法喂养的土鸡,其体内多不饱和脂肪酸相对含量均
    大于市售全价配比饲料及全天持续供给喂养的土鸡,肉质优于市售全价配比饲料及全天持
    续供给喂养的土鸡;用本申请提供的饲料及投喂方法喂养的土鸡,其发病率在部分实验组
    高于市售全价配比饲料及全天持续供给喂养的土鸡,在部分实验组低于市售全价配比饲料
    及全天持续供给喂养的土鸡;其存活率在部分实验组高于市售全价配比饲料及全天持续供
    给喂养的土鸡,在部分实验组低于市售全价配比饲料及全天持续供给喂养的土鸡。实验组
    12在发病率和存活率方面均优于对照组。

    综上所述,在实验组10、11、12中,用本申请提供的饲料及投喂方法喂养的土鸡,其
    各周龄平均体重,体重增长百分比和鸡只大小均匀程度在大多数情况下优于以市售全价配
    比饲料全天持续供给喂养的土鸡,其肉质优于以市售全价配比饲料全天持续供给喂养的土
    鸡,发病率、存活率多数情况下优于或接近以市售全价配比饲料全天持续供给喂养的土鸡。
    尤其以实验组12在各方面表现最为优异。

    从实施例8、9、10、11可以看出:

    在散养土鸡体重增长方面,采用本申请所述的饲料、制备方法和投喂方法,有1/4
    的实验组效果优于用市售全价配合饲料、常规投喂方法饲养云南乌骨鸡的效果,有1/2的实
    验组效果接近用市售全价配合饲料、常规投喂方法饲养云南乌骨鸡的效果,剩余1/4的实验
    组效果略逊于用市售全价配合饲料、常规投喂方法饲养云南乌骨鸡的效果,但其相差极小;

    在料肉比方面,采用本申请提供的饲料、制备方法和投喂方法,有1/4的实验组效
    果优于用市售全价配合饲料、常规投喂方法饲养云南乌骨鸡的效果,有1/2的实验组效果接
    近用市售全价配合饲料、常规投喂方法饲养云南乌骨鸡的效果,剩余1/4的实验组效果略逊
    于用市售全价配合饲料、常规投喂方法饲养云南乌骨鸡的效果,但其相差极小;

    在存活率方面,实验组9和12优于对照组,其他低于对照组,但优于现有的常规散
    养土鸡(较好情况下约75%);

    在发病率方面,1/3的实验组优于对照组,其他低于对照组,但优于现有的常规散
    养土鸡(较好情况下也高于10%);

    在以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衡量的肉质改善方面,所有实施例组合均优于对照组。

    用本申请提供的饲料、制备方法和投喂方法饲养的土鸡,其体重增长、料肉比、存
    活率和发病率均远优于现有的普通散养的土鸡,其体重增长、料肉比与市售全价配合饲料、
    常规投喂方法饲养的土鸡相差不大或者更好,其以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衡量的肉质,与市
    售全价配合饲料、常规投喂方法饲养的土鸡相比有显著改善。本申请提供的饲料、制备方法
    和投喂方法适于土鸡散养的使用,提高了土鸡散养的效率,降低了土鸡饲养的风险。

    以上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所述内容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
    不能被认为用于限定本发明的实施范围。凡依本发明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改进等,均应
    仍归属于本专利涵盖范围之内。

    关 键  词:
    一种 散养 土鸡 专用 饲料 配方 制备 方法 投喂
      专利查询网所有文档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0条评论

    还可以输入200字符

    暂无评论,赶快抢占沙发吧。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一种散养土鸡专用饲料配方、制备方法及土鸡投喂方法.pdf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lichaxun.net/p-5096067.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2018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