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用于计算机软件开发人员的办公椅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办公椅,尤其涉及一种适用于计算机软件开发人员的办公椅。
背景技术
计算机软件开发行业是一种人员密集型行业,办公室内的办公桌都是紧密排布
的,空间有限,高强度工作后需要放松调节,舒缓身心,有利于工作的进展。
现有的办公椅功能单一,无法进行放松,因此亟需研发一种便于放松、结构新颖的
适用于计算机软件开发人员的办公椅。
发明内容
(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为了克服现有的办公椅功能单一,无法进行放松的缺点,本发明要解决的
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便于放松、结构新颖的适用于计算机软件开发人员的办公椅。
(2)技术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这样一种适用于计算机软件开发人员的办
公椅,包括有铁质骨架、坐垫、靠背、安装板、气缸、固定板、弹簧、扶手、转轴、固定套、连接绳
和靠枕,铁质骨架上部之间焊接有坐垫,铁质骨架上部后侧焊接有靠背,铁质骨架下部之间
焊接有安装板,安装板左右两侧通过螺栓连接的方式连接有气缸,气缸顶部通过螺栓连接
的方式连接有固定板,固定板焊接有弹簧,铁质骨架上部左右均焊接有有扶手,靠背后侧固
定有转轴,转轴上套有两个固定套,固定套是连接有连接绳,连接绳通过缝线联合连接有靠
枕。
优选地,还包括有防滑块,铁质骨架底部均匀焊接有防滑块。
优选地,还包括有放置箱,铁质骨架底部上焊接有放置箱。
优选地,放置箱材料为不锈钢。
工作原理:计算机软件开发人员工作时,控制气缸伸长,气缸带动固定板和弹簧向
上运动,调节至合适高度时,控制气缸停止伸长,此时适合用于工作,办公椅不会晃动,由于
不同技术人员的体重不同,铁质骨架会适当弯曲,固定板对此起到支撑作用,弹簧能够使得
办公椅具有一定幅度的弹性,当需要休息时,控制气缸缩短,气缸带动固定板和弹簧向下运
动,运动至合适高度时,控制气缸停止缩短,此时,便可摇晃办公椅,由于铁质骨架的结构,
使其能够上下晃动,还可以将靠枕从后侧翻至靠背前侧,使得计算机软件开发人员得到很
好的放松。
因为还包括有防滑块,铁质骨架底部上均匀焊接有防滑块,能够防止办公椅滑动。
因为还包括有放置箱,铁质骨架底部上焊接有放置箱,能够储存一些资料或物品。
因为放置箱材料为不锈钢,不锈钢耐腐蚀性和耐酸性强,可延长装置的使用寿命。
(3)有益效果
本发明达到了便于放松、结构新颖的效果,本发明能够通过气缸、固定板和弹簧的
配合使用,能够实现工作休息两用的功能,使得计算机软件开发人员能够得到放松,提高工
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第一种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转轴、固定套、靠枕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第二种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第三种立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的标记为:1-铁质骨架,2-坐垫,3-靠背,4-安装板,5-气缸,6-固定板,7-弹
簧,8-扶手,9-转轴,10-固定套,11-连接绳,12-靠枕,13-防滑块,14-放置箱。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实施例1
一种适用于计算机软件开发人员的办公椅,如图1-4所示,包括有铁质骨架1、坐垫
2、靠背3、安装板4、气缸5、固定板6、弹簧7、扶手8、转轴9、固定套10、连接绳11和靠枕12,铁
质骨架1上部之间焊接有坐垫2,铁质骨架1上部后侧焊接有靠背3,铁质骨架1下部之间焊接
有安装板4,安装板4左右两侧通过螺栓连接的方式连接有气缸5,气缸5顶部通过螺栓连接
的方式连接有固定板6,固定板6焊接有弹簧7,铁质骨架1上部左右均焊接有有扶手8,靠背3
后侧固定有转轴9,转轴9上套有两个固定套10,固定套10是连接有连接绳11,连接绳11通过
缝线联合连接有靠枕12。
还包括有防滑块13,铁质骨架1底部均匀焊接有防滑块13。
还包括有放置箱14,铁质骨架1底部上焊接有放置箱14。
放置箱14材料为不锈钢。
工作原理:计算机软件开发人员工作时,控制气缸5伸长,气缸5带动固定板6和弹
簧7向上运动,调节至合适高度时,控制气缸5停止伸长,此时适合用于工作,办公椅不会晃
动,由于不同技术人员的体重不同,铁质骨架1会适当弯曲,固定板6对此起到支撑作用,弹
簧7能够使得办公椅具有一定幅度的弹性,当需要休息时,控制气缸5缩短,气缸5带动固定
板6和弹簧7向下运动,运动至合适高度时,控制气缸5停止缩短,此时,便可摇晃办公椅,由
于铁质骨架1的结构,使其能够上下晃动,还可以将靠枕12从后侧翻至靠背3前侧,使得计算
机软件开发人员得到很好的放松。
因为还包括有防滑块13,铁质骨架1底部上均匀焊接有防滑块13,能够防止办公椅
滑动。
因为还包括有放置箱14,铁质骨架1底部上焊接有放置箱14,能够储存一些资料或
物品。
因为放置箱14材料为不锈钢,不锈钢耐腐蚀性和耐酸性强,可延长装置的使用寿
命。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
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
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改进及替代,这些都属于本发
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