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16

照明装置.pdf

  • 上传人:1**
  • 文档编号:508645
  • 上传时间:2018-02-20
  • 格式:PDF
  • 页数:16
  • 大小:2.62MB
  •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410165547.7

    申请日:

    2014.04.23

    公开号:

    CN104121501A

    公开日:

    2014.10.29

    当前法律状态:

    驳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驳回IPC(主分类):F21S 2/00申请公布日:20141029|||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F21S 2/00申请日:20140423|||公开

    IPC分类号:

    F21S2/00; F21V3/04; F21V5/04; F21V9/00; F21V29/00; F21V23/06; F21Y101/02(2006.01)N

    主分类号:

    F21S2/00

    申请人:

    LG伊诺特有限公司

    发明人:

    郭在梧; 朴寅秀; 金基显; 金敏学; 金银华; 林熹秀

    地址:

    韩国首尔

    优先权:

    2013.04.23 KR 10-2013-0044792

    专利代理机构:

    隆天国际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72003

    代理人:

    付永莉;郑特强

    PDF完整版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照明装置,该照明装置包括:散热器,包括上表面和联接结构,该联接结构包括形成在该散热器的侧表面上的第一联接结构和第二联接结构;光源,设置在该散热器的上表面上;透镜单元,设置在该光源上并包括第一联接部,该第一联接部联接到该散热器的第一联接结构;以及罩单元,包括光学构件和第二联接部,该光学构件设置在该透镜单元上,而该第二联接部联接到该散热器的第二联接结构。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照明装置,包括:
    散热器,包括上表面和联接结构,该联接结构包括形成在该散热器的侧表面上的第一联接结构和第二联接结构;
    光源,设置在该散热器的上表面上;
    透镜单元,设置在该光源上并包括第一联接部,该第一联接部联接到该散热器的第一联接结构;以及
    罩单元,包括光学构件和第二联接部,该光学构件设置在该透镜单元上,而该第二联接部联接到该散热器的第二联接结构。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照明装置,其中所述侧表面分别联接到所述上表面的两侧。

    3.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照明装置,其中所述第一联接结构和所述第二联接结构为凹部,并且其中从所述上表面到所述第二联接结构的距离大于从所述上表面到所述第一联接结构的距离。

    4.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照明装置,其中所述透镜单元的第一联接部包括:
    延伸部,其联接到该透镜单元的两侧并且设置在所述散热器的上表面;以及
    钩部,其联接到该延伸部并且插入到该散热器的第一联接结构中。

    5.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照明装置,其中所述光源包括设置在所述散热器的上表面上的电路图案层以及设置在该电路图案层上的发光装置。

    6.
      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照明装置,其中所述发光装置包括高压(HV)LED芯片,其中该高压LED芯片具有多个发光区域,并且其中各个所述发光区域被电连接到电极。

    7.
      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照明装置,其中所述透镜单元包括扩散器,该扩散器设置在所述发光装置上并使从该发光装置发出的光扩散,并且其中该扩散器的下表面具有凹部,该发光装置被插入到该凹部中。

    8.
      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照明装置,其中所述透镜单元还包括引导部,该引导部设置在所述扩散器的下表面并引导所述发光装置。

    9.
      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照明装置,其中所述扩散器包括黄色荧光体、绿 色荧光体和红色荧光体的至少一种。

    10.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照明装置,其中所述侧表面分别联接到所述上表面的两侧,并且其中所述散热器包括从该侧表面延伸出的引导部,其中所述透镜单元的第一联接部联接在该散热器的引导部与该散热器的上表面之间,并且其中该引导部的外表面引导所述罩单元的光学构件。

    11.
      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照明装置,其中所述散热器的引导部包括钩部,其中该钩部从该引导部的一端朝向所述透镜单元突出,并且其中该透镜单元的第一联接部插设在该引导部的钩部与该散热器的上表面之间。

    12.
      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照明装置,其中所述光源包括设置在所述散热器的上表面上的电路图案层以及设置在该电路图案层上的发光装置,
    其中所述透镜单元包括扩散器,该扩散器设置在该发光装置上并使从该发光装置发出的光扩散,
    并且其中该透镜单元还包括第一引导部和第二引导部,该第一引导部设置在该扩散器的下表面上并引导该发光装置的四个侧部中的一对相互面对的侧部,而该第二引导部引导所述四个侧部中的另一对侧部。

    13.
      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照明装置,其中所述发光装置包括高压(HV)LED芯片,其中该高压LED芯片具有多个发光区域,并且其中各个所述发光区域被电连接到电极。

    14.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照明装置,其中所述光源包括发光装置,其中设有多个发光装置和多个透镜单元,并且其中所述多个透镜单元以一对一或一对多的方式与所述多个发光装置对应。

    15.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照明装置,其中所述散热器具有空的空间,并且其中所述照明装置还包括:
    供电器,容置在该散热器的空间中;以及
    盖,其连接到该散热器的两侧并且联接到所述罩单元的两侧,并且包括固定部,该固定部用于将该供电器固定在该散热器的空间内。

    16.
      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照明装置,其中所述盖的固定部突出到所述散热器的空间内,其中所述供电器包括多个预定的部件以及安装这些部件的支撑板,并且其中该支撑板通过螺丝联接到该固定部。

    17.
      一种照明装置,包括:
    散热器,包括上表面和形成在该散热器的侧表面上的联接结构;
    光源,设置在该散热器的上表面上;
    透镜单元,包括第一联接部,该第一联接部设置在该透镜单元的两侧上;以及
    罩单元,包括光学构件、第二联接部和引导部,该光学构件设置在该透镜单元上,该第二联接部联接到该散热器的联接结构,而该引导部引导该第一联接部的上表面,
    其中该散热器的上表面包括引导部,该引导部引导该第一联接部的侧部,并且设置在该第二联接部与该罩单元的引导部之间。

    18.
      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照明装置,其中所述光源包括设置在所述散热器的上表面上的电路图案层以及设置在该电路图案层上的发光装置。

    19.
      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照明装置,其中所述发光装置包括高压(HV)LED芯片,其中该高压LED芯片具有多个发光区域,并且其中各个所述发光区域被电连接到电极。

    20.
      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照明装置,其中所述透镜单元包括扩散器,该扩散器设置在所述发光装置上并使从该发光装置发出的光扩散,并且其中该扩散器的下表面具有凹部,该发光装置被插入到该凹部中。

    21.
      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照明装置,其中所述透镜单元包括扩散器,该扩散器设置在所述发光装置上并使从该发光装置发出的光扩散,并且其中该透镜单元还包括引导部,该引导部设置在该扩散器的下表面上并且引导该发光装置。

    22.
      如权利要求1或17所述的照明装置,其中所述散热器和所述罩单元沿该散热器的纵向具有固定不变的横截面。

    23.
      如权利要求1或17所述的照明装置,所述上表面整体或其一部分呈向上或向下的凸形或凹形。

    24.
      如权利要求1或17所述的照明装置,其中所述散热器包括具有多个散热鳍片的下表面。

    说明书

    照明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的实施例涉及一种照明装置。
    背景技术
    发光二极管(LED)是将电能转换成光能的能源装置。与电灯泡相比,LED具有较高的转换效率,较低的耗电量以及较长的寿命。随着这些优点被人们所公知,现在人们对使用LED的照明设备给予越来越多的关注。
    使用LED的照明设备大体上可分为直接照明设备和间接照明设备。直接照明设备将LED所发出的光直接发射出而不改变光的路径。间接照明设备通过反射装置或类似物改变光的路径而将LED所发出的光发射出。与直接照明设备相比,间接照明设备在一定程度上减低了LED所发的光的强度并保护了使用者的眼睛。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为一种照明装置,该照明装置包括:散热器,包括上表面和联接结构,该联接结构包括形成在该散热器的侧表面上的第一联接结构和第二联接结构;光源,设置在该散热器的上表面上;透镜单元,设置在该光源上并包括第一联接部,该第一联接部联接到该散热器的第一联接结构;以及罩单元,包括光学构件和第二联接部,该光学构件设置在该透镜单元上,而该第二联接部联接到该散热器的第二联接结构。
    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为一种照明装置,该照明装置包括:散热器,包括上表面和形成在该散热器的侧表面上的联接结构;光源,设置在该散热器的上表面上;透镜单元,包括第一联接部,该第一联接部设置在该透镜单元的两侧上;以及罩单元,包括光学构件、第二联接部和引导部,该光学构件设置在该透镜单元上,该第二联接部联接到该散热器的联接结构,而该引导部引导该第一联接部的上表面,其中该散热器的上表面包括引导部,该引导 部引导该第一联接部的侧部并且设置在该第二联接部与该罩单元的引导部之间。
    附图说明
    现在将参照下列附图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多个配置和实施例,其中类似的附图标记指类似的元件,并且在附图中:
    图1为根据一个实施例的照明装置的分解立体图;
    图2为图1所示的照明装置的剖视图;
    图3为图1所示的照明装置的两端中的一端的剖视图;
    图4为图2所示的只有散热器100的剖视图;
    图5为图1所示的透镜单元500的仰视立体图;
    图6为根据另一个实施例的照明装置的剖视图;
    图7为根据又一个实施例的照明装置的剖视图;
    图8为去掉罩单元700之后的图7所示的照明装置的立体图;以及
    图9为图7所示的透镜单元500”的仰视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描述的方便和清楚起见,每一层的厚度或尺寸可被放大、省略或示意性地示出。每个部件的尺寸可以不必然表示其实际的尺寸。
    应理解的是,当一元件被称为位于另一元件“上”或“下”时,其可直接位于该元件上面/下面,并且/或者也可以存在一个或更多个介于其间的元件。当一元件被称为位于“上”或“下”时,基于该元件而可能包括“在该元件下面”以及“在该元件上面”的情况。
    现可参照附图详细地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
    图1为根据一个实施例的照明装置的分解立体图。图2为图1所示的照明装置的剖视图。图3为图1所示的照明装置的两端中的一端的剖视图。
    参照图1至图3,根据该实施例的照明装置可以是能够替换现有的日光灯的管式照明装置。
    根据该实施例的照明装置可包括散热器100、光源300、透镜单元500和罩单元700。
    散热器100将来自光源300和供电器(电源供应器)800的热量向外散发。
    光源300和供电器800可设置在散热器100之上或之中。散热器100可联接到透镜单元500和罩单元700。并且,散热器100还可联接到盖900。
    散热器100沿一个方向可具有固定不变的横截面。这里,上述的一个方向可以为散热器100的纵向。
    散热器100可呈中空的管状。并且,散热器100本身的两个侧端部都是开口的。供电器800可设置在散热器100内。散热器100的两个侧端部可分别联接到盖900。
    以下参照图4详细描述散热器100。
    图4为图2所示的只有散热器100的剖视图。
    参照图1至图4,散热器100可包括上表面110、侧表面120和下表面130。上表面110、侧表面120和下表面130可限定散热器100的接纳部150。
    光源300设置在散热器100的上表面110上。具体而言,光源300的电路图案层310和发光装置330可设置在散热器100的上表面110上。散热器100的上表面110可以是平的。然而,本发明并不以此为限。整个上表面110或其一部分可呈向上或向下的凸形或凹形。
    散热器100的侧表面120设置在上表面110与下表面130之间。具体而言,侧表面120联接到上表面110和下表面130。
    散热器100的侧表面120联接到透镜单元500和罩单元700。具体而言,散热器100的侧表面120可具有第一联接结构121和第二联接结构123,用以联接到透镜单元500和罩单元700。
    第一联接结构121可以是第一联接凹部,而第二联接结构123可以是第二联接凹部。第一联接凹部121和第二联接凹部123可沿散热器100的纵向(一个方向)形成一预定深度。
    第一联接凹部121和第二联接凹部123可分别形成在散热器100的侧表面120中。第一联接凹部121可设置在第二联接凹部123上。
    第一联接凹部121联接到透镜单元500的联接部530。具体而言,透镜单元500的联接部530可插入到第一联接凹部121中。由于第一联接凹部121,不必使用单独的连接手段(例如螺钉、铆钉或粘合剂等)就可将透镜单元500 固定在光源300上。
    第二联接凹部123被联接到罩单元700的联接部730。具体而言,罩单元700的联接部730可插入到第二联接凹部123中。通过第二联接凹部123,可将罩单元700以滑动方式联接到散热器100。
    散热器100的下表面130可与罩单元700一起形成根据该实施例的照明装置的外观。散热器100的下表面130联接到罩单元700,使得根据该实施例的照明装置可呈圆柱形状。
    散热器100的下表面130可具有预定的曲率。然而,本发明并不以此为限。散热器100的下表面130可以像散热器100的上表面110一样是平的。
    为了增大下表面130的外表面积,如图7所示,可在散热器100的下表面130的外表面上形成多个散热鳍片。
    散热器100的接纳部150为空的空间。供电器800可设置在接纳部150中。
    散热器100可由具有优异的散热效率的金属材料或树脂材料形成。散热器100可具有大于150W/(mK)的热导率。例如,散热器100可由热导率约为400W/(mK)的铜、热导率约为250W/(mK)的铝、阳极电镀铝、铝合金及镁合金形成。并且,散热器100可由装载有塑料材料(例如环氧树脂之类的聚合物)的金属形成,或者由导热陶瓷材料(例如热导率介于约170至200W/(mK)之间的铝碳化硅(AlSiC))形成。
    返回参照图1至图3,光源300设置在散热器100上。具体而言,光源300可设置在散热器100的上表面110的外表面。
    光源300可包括电路图案层310和发光装置330。
    电路图案层310可设置在散热器100的上表面110的外表面上,而多个上述发光装置330可设置在电路图案层310上。上述多个发光装置330可在电路图案层310上设置为彼此隔开固定的间隔。
    电路图案层310电连接到多个发光装置330并向其供电。
    电路图案层310可通过在绝缘体上印刷电路图案而形成。例如,电路图案层310可以是印刷电路板(PCB)、FR-4PCB(环氧树脂)、金属芯PCB、柔性PCB、陶瓷PCB等。
    并且,电路图案层310可通过在透明或不透明的树脂上印制预定的电路 图案而形成。这里,树脂可以为具有电路图案的薄绝缘片。
    电路图案层310的上表面是设置发光装置330的表面。电路图案层310的该上表面可由能够有效地反射光的材料形成,或者可涂布有能够有效地反射光的颜料,例如白色、银色等颜色的颜料。
    多个发光装置330可成排地布置在电路图案层310的上表面上。
    发光装置330可以是能发出处于可见光范围内的光(如黄光、红光、绿光、蓝光和白光等)的发光二极管芯片,或者可以是能发出处于紫外线范围内的紫外光的发光二极管芯片。这里,发光二极管芯片可以呈横置式、竖置式或者翻盖式。
    发光装置330可以是高压(HV)LED封装件。高压LED封装件中的高压LED芯片中具有多个分开的发光区域。各发光区域被电连接到电极。发光装置330根据这些发光区域的布置而被驱动。发光装置330由AC(交流)或者DC(直流)供电器驱动,并且由比具有单一发光区域的发光装置的电压更高的电压驱动。一般而言,发光装置330是通过施加比单个芯片的驱动电压与发光装置的数量的乘积更大的电压来驱动的。此外,高压LED封装件包括多个内部发光区域,由此具有约1W的高耗电量。
    在发光装置330中,耗电量与光强度成正比。因此,通过使用高压LED封装件(其数量为传统的LED封装件的数量的1/5到1/2),能够制造具有与传统的LED封装件等级相同的照明装置。通过以此方式使用高压LED封装件,发光装置的数量能够比一般LED封装件减少得更多。由此,根据该实施例的照明装置的制造成本能够减少。
    透镜单元500可设置在光源300上,并使从发光装置330发出的光扩散。并且,透镜单元500可通过联接到散热器100而稳固地固定在光源300上。
    透镜单元500的数量可与发光装置330的数量对应。具体而言,多个透镜单元500可按一对一或者一对多的方式与多个发光装置330对应。亦即,一个透镜单元500可对应于一个发光装置330或者多个发光装置330而联接到散热器100。透镜单元500使发光装置330的数量减少,使得根据该实施例的照明装置的制造成本能够减少。
    下面将参照图1和图5详细描述透镜单元500。
    图5为图1所示的透镜单元500的仰视立体图。
    参照图1至图5,透镜单元500可包括扩散器510、联接部530和引导部550。
    透镜单元500的扩散器510设置在光源300的发光装置330上,并且可使从发光装置330发出的光扩散。这里,扩散器510使从发光装置330发出的光向前方和侧向均匀地扩散,从而提高从罩单元700发出的光的均匀度。
    扩散器510的下表面可具有凹部515,发光装置330插入到该凹部中。
    扩散器510可由诸如硅树脂或环氧树脂之类的导光树脂形成。
    扩散器510可包括整体地或者局部地分布的荧光体。当发光装置330为蓝色发光二极管时,扩散器510所包括的荧光体可包括石榴石基荧光体(YAG,TAG)、硅酸盐基荧光体、氮基荧光体和氮氧化物基荧光体之中的至少一种。
    可以通过使扩散器510仅包括黄色荧光体能够产生自然光(白光)。另外,还可包括绿色荧光体或者红色荧光体,以便提高显色指数、减少色温。
    当多种荧光材料在扩散器510内混合时,荧光体的颜色的添加率可被形成为使得绿色荧光体比红色荧光体被更多地使用,而黄色荧光体比绿色荧光体被更多地使用。石榴石荧光体(YAG),硅酸盐荧光体和氮氧化物荧光体可被用作黄色荧光体。硅酸盐荧光体和氮氧化物荧光体可被用作绿色荧光体。氮氧化物荧光体可被用作红色荧光体。扩散器510可混合有多种荧光体,或者可由包括红色荧光体的层、包括绿色荧光体的层和包括黄色荧光体的层构造而成,这些层彼此分别形成。
    透镜单元500的联接部530被联接到散热器100。具体而言,联接部530可被联接到散热器100的第一联接凹部121。联接部530可设置在扩散器510的两侧上,以便分别联接到散热器100两个侧表面120。在将设置在扩散器510的一侧的第一联接部530联接到散热器100的第一侧表面120中形成的第一联接凹部121之后,将设置在扩散器510的另一侧的第二联接部联接到散热器100的第二侧表面中形成的第一联接凹部。
    联接部530可包括延伸部531和钩部533。
    延伸部531可从扩散器510的一侧延伸而形成。钩部533可从延伸部531的一端延伸而形成。延伸部531可被设置在散热器100的上表面110上,而钩部533可插入到散热器100的第一联接凹部121。借助联接部530,可将扩 散器510固定在发光装置330上。
    透镜单元500的引导部550可被设置在扩散器510的下表面上。引导部550可从扩散器510的下表面向下突出。引导部550引导发光装置330的两侧,使得扩散器510被固定在发光装置330上的正确位置。
    扩散器510能够通过同时使用联接部530和引导部550而被牢固地固定。具体而言,这两个联接部530防止了扩散器510沿垂直于散热器100的纵向方向的移动,这两个引导部550防止了扩散器510沿散热器100的纵向的移动。由此,扩散器510能够被牢固地固定在发光装置330上。
    返回参照图1至图3,罩单元700通过被联接到散热器100而形成根据该实施例的照明装置的外观。
    与散热器100一样,罩单元700可具有沿一个方向固定不变的横截面。
    罩单元700可包括光学构件710和联接部730。
    光学构件710可呈局部开口的圆柱形状。这里,散热器100被设置在该局部开口中。
    光学构件710事实上可允许从透镜单元500发出的光从其中穿过。并且,光学构件710可以散射或激发从透镜单元500发出的光。
    在光学构件710的内表面上可涂覆乳白色颜料,或者在光学构件710内侧可包括乳白色颜料。该乳白色颜料可包括使光扩散的扩散剂。光学构件710的内表面的表面粗糙度可以大于光学构件710的外表面的表面粗糙度。这是为了使从透镜单元500发出的光充分地散射和扩散,然后使光向外发出。
    联接部730可形成为从两侧向内突出,上述两侧形成光学构件710的开口。联接部730可联接到图4所示的散热器100的第二联接凹部123。联接部730可以滑动方式插入到第二联接凹部123中。
    罩单元700可由玻璃、塑料、聚丙烯(PP)、聚乙烯(PE)、聚碳酸酯(PC)等等材料中的任何一种形成。这里,聚碳酸酯(PC)具有优异的耐光性、耐热性和刚性。
    罩单元700可由使透镜单元500从外部可见的透明材料形成,或者可由不透明材料形成。
    如图所示3,根据该实施例的照明装置还可包括供电器800和盖900。
    供电器800可包括支撑板810和设置在支撑板810上的预定的部件830。 部件830例如可包括:DC转换器,其将由外部电源供给的AC电源转换成DC电源;驱动芯片,控制光源300的驱动;以及静电放电(ESD)保护装置,用以保护光源300。然而,本发明并不以此为限。
    盖900可分别设置在散热器100的两侧上以及罩单元700的两侧上。具体而言,盖900可联接到相互联接的散热器100与罩单元700的两侧上。
    盖900可包括固定部910。固定部910可从盖900的内侧朝向散热器100的接纳部150突出。固定部910可具有形成在其中的预定的孔,以供螺丝930穿过。螺丝930联接到该孔,以将供电器800联接到盖900。
    为了替换现有的日光灯,盖900可具有现有的日光灯所包括的销950。销950的形状和尺寸可取决于现有的日光灯的销的标准。
    供电器800可联接到盖900,并且设置在散热器100的接纳部150中。具体而言,供电器800的支撑板810通过螺丝930被联接到盖900的固定部910。结果,能够将固定部910固定到散热器100的接纳部150的内侧。
    图6为根据另一个实施例的照明装置的剖视图。
    图6所示的照明装置的散热器、透镜单元和罩单元与图1至图3所示的照明装置的散热器、透镜单元和罩单元不同。以下,将集中于这些不同之处来描述根据另一个实施例的照明装置。
    参照图6,散热器100’可具有上表面110和联接凹部123’,光源(图未示)和透镜单元500’设置在该上表面110上,而联接凹部123’联接到罩单元700’。
    上表面110可包括引导部115,该引导部引导透镜单元500’的联接部530’的侧部。引导部115可设置在罩单元700’的联接部730与罩单元700’的引导部750之间。引导部115可从上表面110朝向罩单元700’突出。
    罩单元700'可包括光学构件710、联接部730和引导部750。尽管光学构件710和联接部730的形状与图2所示的光学构件710和联接部730的形状有一点不同,但光学构件710和联接部730的功能与图2所示的光学构件710和联接部730相同。因此,将省略对两者的详细描述。
    引导部750引导透镜单元500’的联接部530’的上表面。引导部750从光学构件710的内表面突出。引导部750的端部可设置在透镜单元500’的联接部530’的上表面上。由于引导部750的存在,能够避免透镜单元500’ 在散热器100’上移动。
    当同时使用散热器100’的引导部115和罩单元700’的引导部750时,透镜单元500’能够被更加牢固地固定。尤其是,在透镜单元500’被安装在散热器100’上之后,当将罩单元700’以滑动方式联接到散热器100’时,罩单元700’的引导部750能够自动地引导透镜单元500’的联接部530’。
    图7为根据又一个实施例的照明装置的剖视图。图8为除去罩单元700之后的图7所示的照明装置的立体图。图9为图7所示的透镜单元500”的仰视立体图。
    图7至图9所示的照明装置的散热器和透镜单元与图1至图3所示的照明装置的这些部件不同。以下,将集中于这些不同之处来描述根据又一个实施例的照明装置。
    参照图7至图9,散热器100”可包括引导部125。引导部125可从散热器100”的侧表面突出到散热器100”的上表面110上。引导部125的外表面引导罩单元700的光学构件,由此,可将罩单元700以滑动方式稳固地联接到散热器100”。在引导部125与该侧表面之间可形成有与图4所示的第一联接凹部121相似的联接凹部。该联接凹部可联接到透镜单元500”的联接部530”。
    散热器100”的引导部125可具有钩部127,该钩部被联接到透镜单元500”的联接部530”。钩部127可从引导部125的端部朝向透镜单元500”的侧部突出。
    透镜单元500”可包括联接在散热器100”的钩部127与散热器100”的上表面110之间的联接部530”。联接部530”可具有与散热器100”的钩部127对应的钩部533”。钩部533”可被插设并固定在散热器100”的钩部127与散热器100”的上表面110之间。
    透镜单元500”可包括引导部550、570。由于第一引导部550与图5所示的引导部550相同,其详细描述将被省略。第二引导部570可被设置在扩散器510的下表面上,并且可与第一引导部550一起引导发光装置(图未示)。具体而言,第一引导部550可引导该发光装置的四个侧部中的一对相互面对的侧部,而第二引导部570可引导上述四个侧部中的另一对侧部。
    本说明书中任何涉及“一实施例”、“实施例”、“示例性实施例”之类的 用语是指与该实施例关联地被描述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均被包括在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在本说明书各处出现的这类用语不一定都涉及相同的实施例。另外,当与任何实施例关联地描述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时,其所主张的是在本领域技术人员的能力范围内,可以与其它实施例关联地实现这样的特征、结构或特性。
    尽管已参照其中一些示例性实施例描述了本申请,但应理解的是,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构思出其它多种更改和实施方式,这这些更改和实施方式当落入本申请的原理的精神和范围内。更具体而言,在本申请说明书、附图以及所附权利要求书的范围中,可以对所属的组合排布的零部件和/或配置做出多种变化和更改。除了零部件和/或配置的变化和修改之外,替代的应用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也将是明显的。

    关 键  词:
    照明 装置
      专利查询网所有文档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0条评论

    还可以输入200字符

    暂无评论,赶快抢占沙发吧。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照明装置.pdf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lichaxun.net/p-508645.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2018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