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10

去气泡装置.pdf

  • 上传人:奻奴
  • 文档编号:5084240
  • 上传时间:2018-12-12
  • 格式:PDF
  • 页数:10
  • 大小:466.69KB
  •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510104553.6

    申请日:

    2015.03.10

    公开号:

    CN104724310A

    公开日:

    2015.06.24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B65B 33/02申请日:20150310|||公开

    IPC分类号:

    B65B33/02

    主分类号:

    B65B33/02

    申请人:

    东莞华贝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发明人:

    方加森

    地址:

    523000广东省东莞市松山湖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工业北路9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广东莞信律师事务所44332

    代理人:

    吴炳贤

    PDF完整版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属于夹具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去气泡装置,包括上固定板、下固定板和传力压板,所述传力压板的一端可旋转地连接于所述上固定板上,所述传力压板的另一端设置有滚轮,所述滚轮可旋转地设置于所述传力压板的另一端上。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通过设置上固定板、下固定板和传力压板,并使传力压板的一端可旋转地连接于上固定板上,同时在传力压板的另一端设置滚轮,该滚轮可旋转地设置于传力压板的另一端上,可以一次性地将胶层与手机或PAD的后盖之间存在的气泡全部排出,从而可以降低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节约去气泡所耗费的时间,提高去气泡的效率,同时提高产品良率和产能。

    权利要求书

    权利要求书
    1.  去气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上固定板、下固定板和传力压板,所述 传力压板的一端可旋转地连接于所述上固定板上,所述传力压板的另一端设置 有滚轮,所述滚轮可旋转地设置于所述传力压板的另一端上。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去气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固定板的下表 面上设置有压板固定板,所述传力压板的一端与所述压板固定板轴接连接。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去气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板固定板包括 基板和从所述基板的两侧向下延伸的耳板,所述基板上设置有第一固定孔,所 述上固定板上设置有第二固定孔,所述压板固定板通过穿过所述第一固定孔和 所述第二固定孔的固定螺丝与所述上固定板连接;
    所述耳板上设置有第一连接孔,所述传力压板包括压板主体和设置于所述 压板主体的一端且可嵌入所述耳板之间的嵌入部,并且所述嵌入部横向设置有 第二连接孔,所述传力压板通过穿入所述第一连接孔和所述第二连接孔的轴承 或销轴与所述压板固定板连接。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去气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板和所述传力 压板的一端之间连接有弹性部件。

    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去气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部件设置为 拉簧。

    6.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去气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嵌入部的宽度小 于所述压板主体的宽度。

    7.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去气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固定板的上表 面上设置有由凸起块围成的容置槽,所述凸起块包括第一U形凸起块和第二U 形凸起块,所述第一U形凸起块的开口和所述第二U形凸起块的开口相对设置, 并且所述第一U形凸起块的开口边缘和所述第二凸起块的开口边缘之间留有空 隙。

    8.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去气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板主体的另一 端的两侧延伸有连接部,两个所述连接部之间形成用于容置所述滚轮的容置空 间,并且所述连接部上设置有穿孔,所述滚轮通过穿过所述穿孔的销轴或轴承 与所述连接部连接。

    9.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去气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固定板上设置 有第一贯穿孔,所述上固定板上设置有第二贯穿孔,所述上固定板和所述下固 定板通过穿过所述第一贯穿孔和所述第二贯穿孔的立柱连接,并且所述上固定 板可滑动地连接于所述立柱上。

    10.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去气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固定板上方 设置有气缸或快速夹。

    说明书

    说明书去气泡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夹具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去气泡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在手机或PAD后盖贴胶的方法为:先将胶贴在后盖上,然后 操作人员再用刮棒将贴胶时存在的气泡排出。整个过程中,操作人员要小心地 用刮棒逐个将气泡排出,费时费力,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较大。而且,人工去 气泡还容易导致有些肉眼不易看到的气泡未被排出,从而影响产品的良率。
    有鉴于此,确有必要提供一种去气泡装置,其能一次性地将胶层与手机或 PAD的后盖之间存在的气泡全部排出,从而可以降低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节 约去气泡所耗费的时间,提高去气泡的效率,同时提高产品良率和产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去气泡装置,其能 一次性地将胶层与手机或PAD的后盖之间存在的气泡全部排出,从而可以降低 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节约去气泡所耗费的时间,提高去气泡的效率,同时提 高产品良率和产能。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去气泡装置,包括上固定板、下固定板和传力压板,所述传力压板的一端 可旋转地连接于所述上固定板上,所述传力压板的另一端设置有滚轮,所述滚 轮可旋转地设置于所述传力压板的另一端上。
    作为本发明去气泡装置的一种改进,所述上固定板的下表面上设置有压板 固定板,所述传力压板的一端与所述压板固定板轴接连接。
    作为本发明去气泡装置的一种改进,所述压板固定板包括基板和从所述基 板的两侧向下延伸的耳板,所述基板上设置有第一固定孔,所述上固定板上设 置有第二固定孔,所述压板固定板通过穿过所述第一固定孔和所述第二固定孔 的固定螺丝与所述上固定板连接;
    所述耳板上设置有第一连接孔,所述传力压板包括压板主体和设置于所述 压板主体的一端且可嵌入所述耳板之间的嵌入部,并且所述嵌入部横向设置有 第二连接孔,所述传力压板通过穿入所述第一连接孔和所述第二连接孔的轴承 或销轴与所述压板固定板连接。
    作为本发明去气泡装置的一种改进,所述基板和所述传力压板的一端之间 连接有弹性部件。
    作为本发明去气泡装置的一种改进,所述弹性部件设置为拉簧。
    作为本发明去气泡装置的一种改进,所述嵌入部的宽度小于所述压板主体 的宽度。
    作为本发明去气泡装置的一种改进,所述下固定板的上表面上设置有由凸 起块围成的容置槽,所述凸起块包括第一U形凸起块和第二U形凸起块,所述 第一U形凸起块的开口和所述第二U形凸起块的开口相对设置,并且所述第一 U形凸起块的开口边缘和所述第二凸起块的开口边缘之间留有空隙。
    作为本发明去气泡装置的一种改进,所述压板主体的另一端的两侧延伸有 连接部,两个所述连接部之间形成用于容置所述滚轮的容置空间,并且所述连 接部上设置有穿孔,所述滚轮通过穿过所述穿孔的销轴或轴承与所述连接部连 接。
    作为本发明去气泡装置的一种改进,所述下固定板上设置有第一贯穿孔, 所述上固定板上设置有第二贯穿孔,所述上固定板和所述下固定板通过穿过所 述第一贯穿孔和所述第二贯穿孔的立柱连接,并且所述上固定板可滑动地连接 于所述立柱上。
    作为本发明去气泡装置的一种改进,所述上固定板上方设置有气缸或快速 夹。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通过设置上固定板、下固定板和传力压板,并使 传力压板的一端可旋转地连接于上固定板上,同时在传力压板的另一端设置滚 轮,该滚轮可旋转地设置于传力压板的另一端上,使用时,只需将贴胶后的手 机或PAD的后盖胶面朝上地放置在下固定板上,然后下压上固定板,使滚轮从 胶层的一端逐渐滚压至胶层的另一端,从而可以一次性地将胶层与手机或PAD 的后盖之间存在的气泡全部排出,从而可以降低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节约去 气泡所耗费的时间,提高去气泡的效率,同时提高产品良率和产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2为本发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3为本发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之三。
    图4为本发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之四。
    图5为本发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之五。
    图6为本发明的使用状态图。
    图7为本发明中传力压板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
    1-上固定板,11-第二固定孔,12-第二贯穿孔,2-下固定板,21-第一贯穿孔, 3-传力压板,31-压板主体,32-嵌入部,321-第二连接孔,33-连接部,331-穿孔, 4-滚轮,5-压板固定板,51-基板,511-第一固定孔,52-耳板,6-第一轴承,7- 弹性部件,8-凸起块,81-第一U形凸起块,82-第二U形凸起块,83-空隙,9- 容置槽,10-第二轴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及其有益效果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但本发明的 实施方式并不限于此。
    如图1至7所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去气泡装置,包括上固定板1、下固定 板2和传力压板3,传力压板3的一端可旋转地连接于上固定板1上,传力压板 3的另一端设置有滚轮4,滚轮4可旋转地设置于传力压板3的另一端上。滚轮 4的表面光滑,本实施例中,滚轮4的材质为聚酯,因为这种材质的滚轮4刚性 小于金属材质的滚轮4,从而在去除气泡的同时不会损害胶层。
    其中,上固定板1的下表面上设置有压板固定板5,传力压板3的一端与压 板固定板5轴接连接,从而实现传力压板3在上固定板1上的可旋转连接。本 实施例中,在未使用状态下,上固定板1和传力压板3之间的夹角为100度, 即为钝角,随着上固定板1逐渐被下压,上固定板1和传力压板3之间的夹角 逐渐增大,直到180度,即上固定板1和传力压板3贴合在一起。
    压板固定板5包括基板51和从基板51的两侧向下延伸的耳板52,基板51 上设置有第一固定孔511,上固定板1上设置有第二固定孔11,压板固定板5 通过穿过第一固定孔511和第二固定孔11的固定螺丝与上固定板1连接;
    耳板52上设置有第一连接孔,传力压板3包括压板主体31和设置于压板 主体31的一端且可嵌入耳板52之间的嵌入部32,并且嵌入部32横向设置有第 二连接孔321,传力压板3通过穿入第一连接孔和第二连接孔321的第一轴承6 与压板固定板5连接,当然,可以通过穿过第一连接孔和第二连接孔321的销 轴连接,只要能够实现传力压板3与压板固定板5的可旋转连接即可,如图7 所示,本实施例中,嵌入部31被U形凹槽分为两块。
    基板51和传力压板3的一端之间连接有弹性部件7。本实施例中,弹性部 件7设置为拉簧。弹性部件7的作用在于完成去气泡操作后,弹性部件7的弹 力回复作用可以使得传力压板3回复到初始位置,以进行下一次的去气泡操作。 而且由于弹性部件7的“阻力”作用,使得在去气泡的过程中,滚轮4可以缓 慢地压过胶层的表面,以尽可能完全地除去胶层与手机或PAD的后壳之间的气 泡,大大提高产品的良率。
    嵌入部32的宽度小于压板主体31的宽度。下固定板2的上表面上设置有 由凸起块8围成的容置槽9,以固定住手机或PAD的后壳,防止在去气泡的过 程中,手机或PAD的后壳发生移动,凸起块8包括第一U形凸起块81和第二 U形凸起块82,第一U形凸起块81的开口和第二U形凸起块82的开口相对设 置,并且第一U形凸起块81的开口边缘和第二凸起块82的开口边缘之间留有 空隙83,以便于将手机或PAD后壳取出。
    压板主体31的另一端的两侧延伸有连接部33,两个连接部33之间形成用 于容置滚轮4的容置空间,并且连接部33上设置有穿孔331,滚轮4通过穿过 穿孔331的第二轴承10与连接部33连接,从而实现滚轮4与传力压板3的可 旋转连接。当然,滚轮4也可以通过穿过穿孔331的销轴与连接部33连接。只 要能够实现滚轮4与传力压板3的可旋转连接即可,
    下固定板2上设置有第一贯穿孔21,上固定板1上设置有第二贯穿孔12, 上固定板1和下固定板2通过穿过第一贯穿孔21和第二贯穿孔12的立柱连接, 并且上固定板1可滑动地连接于立柱上。从而实现上固定板1的连接,当向下 压上固定板1时,上固定板1沿着立柱逐渐滑向下固定板2。
    上固定板1上方设置有气缸或快速夹,通过气缸或快速夹的下压作用,可 以使得上固定板1自动下压,从而无需人工下压上固定板,从而进一步降低操 作人员的工作强度。
    使用时,先将贴胶后的手机或PAD的后盖胶面朝上地放置在下固定板2的 容置槽9内,然后通过气缸或快速夹下压上固定板1,使滚轮4从胶层的一端逐 渐滚压至胶层的另一端,在此过程中,气缸或快速夹缓慢地将上固定板1压下, 从而传力压板3与上固定板1之间的夹角越来越大,直至达到180度,即传力 压板3与上固定板1贴合在一起,即完成了一次去气泡操作,从而可以一次性 地将胶层与手机或PAD的后盖之间存在的气泡全部排出,由此可以降低操作人 员的劳动强度,节约去气泡所耗费的时间,提高去气泡的效率,同时提高产品 良率和产能。完成去气泡操作后,气缸或快速夹上升,离开上固定板1的表面, 弹性部件7的弹力回复作用使得传力压板3回复到原始位置上。
    根据上述说明书的揭示和教导,本发明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还可以对上述 实施方式进行变更和修改。因此,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面揭示和描述的具体实 施方式,对本发明的一些修改和变更也应当落入本发明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内。此外,尽管本说明书中使用了一些特定的术语,但这些术语只是为了方便 说明,并不对本发明构成任何限制。

    关 键  词:
    气泡 装置
      专利查询网所有文档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0条评论

    还可以输入200字符

    暂无评论,赶快抢占沙发吧。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去气泡装置.pdf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lichaxun.net/p-5084240.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2018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