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5

一种利用地膜的栽培方法.pdf

  • 上传人:a1
  • 文档编号:507660
  • 上传时间:2018-02-20
  • 格式:PDF
  • 页数:5
  • 大小:180.08KB
  •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97115761.8

    申请日:

    1997.09.05

    公开号:

    CN1181871A

    公开日:

    1998.05.20

    当前法律状态:

    终止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专利权的终止(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授权公告日:2002.5.8|||授权|||公开|||

    IPC分类号:

    A01G7/00

    主分类号:

    A01G7/00

    申请人:

    山西省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综合考察研究所;

    发明人:

    姚建民; 马蓉丽

    地址:

    030006山西省太原市坞城路4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金之桥专利事务所

    代理人:

    林建军

    PDF完整版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一种利用地膜的栽培方法,属于农业栽培技术领域。其技术要点在于:播种后整平播种面,铺设渗水地膜,为防止烧苗现象应及早放苗,生长期内不中耕、不锄草,倘若膜下有过多杂草时,可在渗水地膜顶部喷洒适宜的除草剂;上述栽培方法中的渗水地膜是PE膜,在膜上有10μ×0.8-1.5mm的纵向缝隙,缝隙间隔为0.6×1.0×1.0cm。利用渗水地膜进行栽培,协调解决水分与地温的矛盾,既能增加地温又能接纳雨水,使无效降水有效化,解决干旱问题。

    权利要求书

    1: 1、一种利用地膜的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春耕时施足农家肥以 及磷肥和氮肥,并反复靶磨使田面平整无坷垃,播种后整平播种面, 铺设渗水地膜,为防止烧苗现象应及早放苗,生长期内不中耕、不 锄草,倘若膜下有过多杂草时,可在渗水地膜顶部喷洒适宜的除草 剂。 2、如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放苗时株距34cm,理论 密度3565株/亩,放苗后孔边填土减少通气量,以抑制株间废弃苗的 生长。 3、如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对于杂草较多的农田,在 覆盖膜前可喷洒适宜的除草剂。 4、一种实施权利要求1的方法的渗水地膜,其特征在于该膜是 PE膜,在膜上有10μ×0.8-
    2: 5mm的纵向缝隙,缝隙间隔为0.6× 1.0×1.0cm。 5、如权利要求4的渗水地膜,其特征在于所述渗水地膜的幅度 为70-140cm,所述渗水缝隙是用齿辊滚压而成。

    说明书


    一种利用地膜的栽培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新的农业栽培方法,尤其是一种利用新型渗水地膜的栽培方法。

        在干旱与半干旱地区,无效降水量占50%左右,无效降水频率在50-70%。将小雨有效化可挖掘出成倍的农业水分生产潜力。目前在小雨有效化的主要农艺措施中,生物覆盖是主要的栽培技术,但其具有降低地温的负效应,因而生物覆盖的增产效应等于保持水分的正效应之差,即只有在地温不成为重要限制因子的地区或季节才有增产效应。北方地区,春季气温低是重要的限制因子,因而生物覆盖技术增产效果不十分理想,有的地区完全不适宜。而地膜覆盖具有明显的增温保墒作用,作物在春季生长快,增产幅度大。但在干旱地区与干旱季节,小雨不能进入膜内,雨水滞留于膜表或膜的两侧,造成膜下土壤干旱,成为产量制约因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利用渗水地膜进行栽培,协调解决水分与地温的矛盾,既能增加地温又能接纳雨水,使无效降水有效化,解决干旱问题。本发明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实现上述方法的渗水地膜。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措施来实现:一种利用地膜的栽培方法包括以下要点:春耕时施足农家肥以及磷肥和氮肥,并反复靶磨使田面平整无坷垃,播种后整平播种面,铺设渗水地膜,为防止烧苗现象应及早放苗,生长期内不中耕、不锄草,倘若膜下有过多杂草时,可在渗水地膜顶部喷洒适宜的除草剂;放苗时株距34cm,理论密度3565株/亩,放苗后孔边填土减少通气量,以抑制株间废弃苗地生长;对于杂草较多的农田,在覆盖膜前可喷洒适宜的除草剂。

        一种实施上述栽培方法的渗水地膜,其制备方法如下:用齿辊将PE膜滚压成10μ×0.8~1.5mm的纵向缝隙,缝隙间隔0.6×0.6~1.0×1.0cm的渗水地膜。

        特定间隔缝隙结构的渗水地膜有两大优点:一是10μ×0.8~1.5mm的缝隙足以让表面张力为72.8dyne/cm的雨水依靠重力和与地弹力将缝隙合拢,防止下水蒸气的溢出,因而带有活性切口的性质,具有单向渗水功能;二是0.6×0.6~1.0×1.0cm大小的间隙可为膜下水蒸气凝聚成为自落性大小水珠提供无反渗空间,从而进一步减少了膜下凝结水的反渗出损失。

        渗水地膜的发明,可以协调解决水分与地温的矛盾,既能增加地温又能接纳雨水。与常规摸相比,渗水膜的增温效应基本相同(变幅为±0-1℃),且还能接纳的雨水、变土壤蒸发水分为作物蒸腾水分,大秋作物生长期中接纳的小雨总量可达100mm以上,相当于灌溉2次的水量。1997年在山西省榆次市山庄头乡旱塬地玉米试验为:从4月22日播种到6月12日期间共降水4次,降水总量仅8mm。6月12日调查,渗水膜覆盖下的玉米在株高、茎粗、叶片数、叶色、长势和生物量上都好于常规地膜,更好于秸秆覆盖和不覆盖处理,渗水膜处理的生物量比常规膜高出一倍。

        渗水微膜的渗水保水效果是极其明显的。1997年3月15日在山西省隰县旱塬区渗水膜下安置渗水量测定装置,到5月15日测定,膜下集水深度为37mm,在此期间降水总量为40mm,保水效果达90%以上。渗水膜的缝隙为纵向排列,故纵向抗拉强度无明显改变。由于对PE膜增加了一道滚压程序,生产成本有微小增加,但本渗水微膜有明显的增产效果,故产品价格看好,渗水微膜的矗功能,在旱区农业增产和持续发展中具有成为核心物技术产品的潜在力量。

        实施例:利用渗水地膜栽培玉米

        1、耕地与施肥

        春耕时每亩撒施优质农家肥50担、顺犁沟每亩施纯磷(P2O5)9Kg和纯N15Kg,并反复耙磨使田面平整、无坷垃。

        2、播种与铺膜

        铺设140cm宽幅渗水膜时,采用单腿耧或3腿耧下种、行距55cm、播种3行、整平播种面,然后在两边行外侧开压膜沟(向两边出土的正沟),人工铺膜时保留两隆起的内垄,即可形成两边高中间呈瓦楞状的起伏地形,沿铺膜方向看地面有3条相间的种植沟,从覆膜至放苗期间膜面平展,遇到降水时,水分可均匀下渗,放苗后膜面呈现瓦楞状,降水呈不均匀下渗,垄内有较多水分入渗的机会。为防止风力对膜的危害,铺膜时可间隔一定距离用少量土压膜。

        3、放苗

        因渗水膜幅较宽,为防止烧苗现象,应及早放苗。放苗时,株距34cm、理论密度3565株/亩。放苗孔要尽可能的小,以减少水分损失。放苗后,孔边填土减少通气量,以抑制株间废弃苗的生长。

        4、生育期管理要点

        力求使地膜有较长的完好时期,发现有破损时,应及时用土压补开口处。生长期内原则上不中耕、不锄草,倘若膜下有过多杂草时,可在渗水膜顶喷洒适宜的除草剂。对杂草较多的农田,在覆膜前喷洒适宜的除草剂为好。

        上述栽培方法中所用渗水地膜的制备如下:用齿辊将幅宽70-140cm的PE膜滚压成10μ×0.8~1.5mm的纵向缝隙,缝隙间隔0.6×0.6~1.0×1.0cm。

    关 键  词:
    一种 利用 地膜 栽培 方法
      专利查询网所有文档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0条评论

    还可以输入200字符

    暂无评论,赶快抢占沙发吧。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一种利用地膜的栽培方法.pdf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lichaxun.net/p-507660.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2018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