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榆叶梅的栽培方法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植物栽培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榆叶梅的栽培方法。
背景技术
榆叶梅,属桃属蔷薇科落叶灌木或小乔木,因其叶片像榆树叶,花朵酷似梅花而得
名。高2-3m,枝条开展,具多数短小枝,小枝灰色,一年生枝灰褐色,无毛或幼时微被短柔毛;
冬芽短小,长2-3mm。耐寒,耐旱、喜光,对土壤的要求不严,但不耐水涝,喜中性至微碱性、肥
沃、疏松的砂壤土。榆叶梅在中国已有数百年栽培历史,是庭院中常见的一种花木。分单瓣
榆叶梅、重瓣榆叶梅、半重瓣榆叶梅、弯枝榆叶梅、截叶榆叶梅、紫叶大花重瓣榆叶梅等。目
前榆叶梅的栽培所使用的培养土缺少一定的营养成分,易造成榆叶梅花,根部细小不发达,
生长缓慢,易引起多种病虫害及枯烂死亡的缺点。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榆叶梅的栽培方法,本发
明采用了自制的营养土,所述营养土无污染,效果好,造价低,适合榆叶梅快速生长,防病性
能好;且本发明在榆叶梅的植株周围植入切碎的狗牙根,榆叶梅与狗芽根有共促作用,榆叶
梅根系、狗芽根和培养土形成一个整体,成团,紧实,不松散,便时长距离运输,脱去花盆再
移栽,移栽成活率高,绿化效率高,效果好。
为了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榆叶梅的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苗木准备:选取一年生榆叶梅植株挖出,切断主根,洗净;再用10%-14%
线菌清600-800倍液浸泡6-8小时,再用清水冲洗2-3次;
步骤二:培养土准备:将培养土加水搅拌成粘稠状,填入花盆中,所述培养土距盆
口预留2-3cm;其中,培养土包括营养土和珍珠岩,其中营养土和珍珠岩的质量比为8-12:1;
其中,营养土由以下重量百分比的成分组成:山芋藤粉8%-12%、银杏叶粉3%-6%、怀牛膝
粉2%-5%、鸡粪粉0.5%-2%、奶牛粪粉0.5%-3%、鸽子粪粉0.5%-2%、菜籽秸粉8%-
11%、棉籽壳粉1%-4%、高梁秸粉10%-15%、菜籽饼粉0.5%-2%、花生饼粉0.5%-1%、玉
米叶粉11%-14%、草木灰粉1%-3%、梨树木屑3%-6%、南瓜茎叶粉9%-14%、松针粉5%-
8%、茶枯粉0.2%-0.6%、苦楝树叶粉0.2%-0.6%、大蒜头粉0.2%-0.5%、生姜粉0.1%-
0.5%;;
步骤三:上盆:将榆叶梅植株定植于塑料花盆中,根茎部1-2cm以上部位露出;并在
塑料花盆内植株周围植入切碎的狗牙根并压实;并浇足水;
步骤四:移入大棚:将塑料花盆摆放在大棚内,四周通风,静置7-10天,待塑料花盆
四周有裂缝时,浇透水;以后待花盆四周再有裂缝时,浇足水;之后隔10-15天浇一次水。
其中,营养土的制备方法为:将山芋藤粉8%-12%、银杏叶粉3%-6%、怀牛膝粉
2%-5%、鸡粪粉0.5%-2%、奶牛粪粉0.5%-3%、鸽子粪粉0.5%-2%、菜籽秸粉8%-11%、
棉籽壳粉1%-4%、高梁秸粉10%-15%、菜籽饼粉0.5%-2%、花生饼粉0.5%-1%、玉米叶
粉11%-14%、草木灰粉1%-3%、梨树木屑3%-6%、南瓜茎叶粉9%-14%、松针粉5%-8%、
茶枯粉0.2%-0.6%、苦楝树叶粉0.2%-0.6%、大蒜头粉0.2%-0.5%、生姜粉0.1%-0.5%
放入搅拌机中,搅拌100-150分钟;取出后再置于粉碎机中粉碎,然后倒入发酵池中,用塑料
布盖紧压实,封闭式发酵30-40小时,进行第一次翻堆,翻堆时均匀泼洒EM菌液,其中营养土
与EM菌液的质量比为1:0.1-0.3;第一次翻堆后用厚塑料布盖严压实,继续发酵30-40小时,
保持发酵温度55-65℃,以后每34-38小时翻堆一次,每次翻堆都要加入EM菌液,连续翻堆4-
6次即可。
其中,翻堆方法为上层翻到下层,内层翻到外层,下层翻到上层,外层翻到内层;连
续翻堆4-6次,每次翻堆都要加入EM菌液;EM菌液加入方式为一边翻堆一边泼EM菌液,其中
每次翻堆加入的EM菌液量为营养土与EM菌液质量比为1:0.1-0.3;优选为1:0.2。
其中,塑料花盆底部铺一层无纺布作为滤水层。
其中,塑料花盆的盆底孔用瓦片或泡沫片盖住,在瓦片或泡沫片上再铺上陶粒层
或碎红砖层作为滤水层;其中,陶粒层或碎红砖层的厚度为2-3cm。
其中,所述珍珠岩的粒径为2.5-7mm。
其中,所述大棚内的温度控制在23-28℃,大棚内的空气相对湿度为50-70%。
其中,在冬季植株进入休眠或半休眠期,要把瘦弱、病虫、枯死、过密等枝条剪掉。
其中,本发明所述榆叶梅的栽培方法还进一步包括防治病虫害,所述防治病虫害
的方法为:早春萌芽前对植株喷施一次石硫合剂,预防病害,花谢展叶后再连续喷两次75%
甲基托布津1000倍液,每次间隔10天。
针对不同的病虫害,如对流胶病可采取刮除流胶,涂抹波尔多液或涂白等方法进
行防治;春季的主要虫害有红蜘蛛、蚜虫、叶跳蝉等,如有发生可选用广谱杀虫剂喷杀,但应
注意不要发生药害。用BT乳剂1000倍液喷杀刺蛾;用2.5%敌杀死乳油3000倍液杀灭叶跳
蝉;杀灭芳香木蠹蛾可用锌硫磷400倍液注入虫道后用泥封堵虫孔,以熏杀幼虫,也可采取
根部埋施呋喃丹的方法来灭杀;可用绿色威雷500倍液来防治天牛。
本发明提出的一种榆叶梅的栽培方法与现有技术相比,有益效果如下:
(1)本发明配制出榆叶梅营养土污染率低、营养土中产生的大量有益微生物及营
养土所含的各种有机肥都能满足榆叶梅的生长发育需求;加之配方中添加了茶枯粉、苦楝
树叶粉、大蒜头粉、生姜粉等药物,对防治榆叶梅的枯萎病、猝倒病、根腐病、瘤线虫等具有
良好的预防和杀菌作用;加之配方中所含的各种营养成分,生长出来的榆叶梅叶肥、生长力
强、景观效果极佳。
(2)本发明培养出来的培养土费用低廉,原材料易取,配制及配备方法简单,配料
中的多种营养素含量丰富,同时自制培养土能弥补肥力不足,同时珍珠岩具蜂窝状结构,保
肥,保水,无菌,透气性好,相得益障,促使榆叶梅生长发育快、生长力强、抗病性能好,有效
的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的培养土缺少一定的营养成分,易造成榆叶梅花茎细而长,开出的花
蕾小,花色淡,根部细小不发达,生长缓慢,易引起多种病虫害及枯烂死亡。
(3)本发明在植株的周围注入狗牙根,榆叶梅与狗芽根有共促作用:一是促进榆叶
梅与狗芽根共同生长,促进花盆内榆叶梅根系、狗芽根和培养土形成一个整体,成团,紧实,
不松散,使得培养土表面形成草坪,促进花盆优美,同时草坪具有保水、保湿,节约水的功
能;二是榆叶梅根系、狗芽根和培养土形成一个整体,成团,紧实,不松散,便时长距离运输,
脱去花盆再移栽,移栽成活率高,绿化效率高,效果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不限于下述的实施
例,在不脱离本发明宗旨的前提下做出的各种变化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实施例
一种榆叶梅的栽培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苗木准备:选取一年生榆叶梅植株挖出,切断主根,洗净;再用12%线菌清
700倍液浸泡7小时,再用清水冲洗3次;
步骤二:培养土准备:将培养土加水搅拌成粘稠状,填入花盆中,所述培养土距盆
口预留3cm;其中,培养土包括营养土和珍珠岩,其中营养土和珍珠岩的质量比为10:1;其
中,珍珠岩的粒径为5mm;其中,营养土由以下重量百分比的成分组成:山芋藤粉11%、银杏
叶粉5%、怀牛膝粉5%、鸡粪粉2%、奶牛粪粉2%、鸽子粪粉2%、菜籽秸粉11%、棉籽壳粉
3%、高梁秸粉14%、菜籽饼粉2%、花生饼粉1%、玉米叶粉13%、草木灰粉2%、梨树木屑
4%、南瓜茎叶粉14%、松针粉8%、茶枯粉0.3%、苦楝树叶粉0.3%、大蒜头粉0.3%、生姜粉
0.1%;
其中营养土的制备方法为:将上述营养土的所有组成放入搅拌机中,搅拌100分
钟;取出后再置于粉碎机中粉碎,然后倒入发酵池中堆成堆,用厚塑料布盖紧压实,封闭式
发酵36小时,进行第一次翻堆,翻堆时均匀泼洒EM菌液,其中营养土与EM菌液的质量比为1:
0.2;一边翻堆一边泼洒EM菌液;翻堆时应该做到下面的向上翻,里面的往外翻,上面的向下
翻;第一次翻堆后用厚塑料布盖严压实,继续发酵36小时,保持发酵温度60℃,以后每36小
时翻堆一次,每次翻堆都要均匀泼洒EM菌液,且每次翻堆都要做到上层翻到下层,内层翻到
外层,下层翻到上层,外层翻到内层;连续翻堆5次即可;
步骤三:上盆:将榆叶梅植株定植于塑料花盆中,根茎部1cm以上部位露出;并在塑
料花盆内植株周围植入切碎的狗牙根并压实;并浇足水;其中,塑料花盆的盆底孔用泡沫片
盖住,在泡沫片上再铺上陶粒层作为滤水层;其中,陶粒层的厚度为2cm。
步骤四:移入大棚:将塑料花盆摆放在大棚内,四周通风,静置7-10天,待塑料花盆
四周有裂缝时,浇透水;以后待花盆四周再有裂缝时,浇足水;之后隔10-15天浇一次水;其
中大棚内的温度控制在23-28℃,大棚内的空气相对湿度为50-70%。
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中未涉及的说明属于本领域公知技术,可参考公知技术加
以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