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良种金槐大苗的培育方法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经济林业种植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良种金槐大苗的培
育方法。
背景技术
金槐(Paraphlomisjavanicavar.coronata(Vaniot)),异名十二槐花,其
产出的槐花俗称槐米,是我国传统的药材、食品、保健品等多领域使用的
原料,其芦丁含量高达35%以上,同时含有芸香苷、槐花米素、槲皮素
等活性成分,具有降压、抗炎、抗血脂等多种作用。据报道,每年国际市
场上的槐米需求量在千吨以上,市场前景非常好,因此,开发高效、高质、
高产的金槐良种大苗成为金槐产业发展的首要关键。
目前,金槐大苗的培育方式主要有实生苗培育、扦插苗培育和嫁接苗
培育等。中国专利(专利申请号为201210113634.9)公开的“金槐嫁接方
法”,方法包括:接穗的处理、砧树的选择、嫁接部位的选择、嫁接的时
间选择、嫁接方法。
又一中国专利(专利申请号为201310690143.5)公开的“一种金槐的
高成活率及提早结实的高位嫁接方法”,采用该方法进行改劣换优的金槐,
其嫁接成活达90%以上,嫁接后,接穗抽出的枝梢生长良好,大部分的
枝梢当年即可抽穗结槐米。该发明的突出优点是操作简单、易推广、可规
模化进行,能使低劣槐树品种在短的时间内实现改劣换优、提早挂米结实,
从而在最短的时间内实现经济价值,对金槐的产业化发展有着十分积极的
影响。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种植后,产量高、质量好的金槐大苗的培
育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取的技术措施是发明一种良种金槐大苗
的培育方法,其培育过程如下:
⑴、砧木培育:
A、砧木选择:
在现有金槐林中,选择枝繁叶茂、茎杆粗壮、结果率高、无病虫害的
金槐树,优选色泽好、枝干直、落果率多的树枝,采摘其一至二年新生的
枝条,作为砧木,备用;
B、砧木处理:将备用的砧木放入浓度为40-60ppm的生根剂溶液中
(浸泡的深度为砧口上4-8cm),并保持环境温度为20-32℃、空气相对湿
度为65-75%,浸泡10-16h,成为催根砧木,备用;
C、砧木培育床整理:
将砧木培育地块,整理成宽0.6-1.5m、长4.5-8.5m、深0.45-0.75m的
床槽,铺入砧木培育土,备用;
D、砧木插栽:
a、清洗:将备用的催根砧木在清水中浸泡2-3次,每次时间为
15-30min,成为清洗催根砧木,放入阴凉处待栽,备用;
b、插栽:当温度维持在15-25℃时,将备用的清洗催根砧木按照株
距为0.4-0.8m、行距为0.6-0.85m的规格,植入砧木培育土中,植入的深
度为30-55cm,稍压实,用水浇透,然后,盖上薄膜大棚,保持棚内温度
为25-45℃,空气相对湿度为65-85%;待清洗催根砧木发芽、生根,且生
长态势稳定时,成为初生砧木苗,揭去大棚,进入管理期;
c、炼苗:当外界的温度、相对湿度与棚内的温度、相对湿度接近时,
先揭去薄膜30-50%的面积,让苗木先期适应环境15-25天,然后再撤去
全部的薄膜大棚,成为砧木炼苗,备用;
E、砧木苗选择:
经过炼苗后,在培育床中,选择生长态势稳定、无病虫害、有1截新
腋芽以上(即:砧木炼苗至少有一个以上的新腋芽才)的砧木炼苗作为砧
木苗,备用;
⑵、接穗培育:
A、接穗源选择:
在现有金槐林中,选择2至3年生、枝径在1.2-2.5cm、色泽好、枝
干直、无树皮破损、无虫害的树枝,剪取60-80cm长作为接穗源枝条,
并将其一端斜剪成25-35°,另一端平削,备用;
B、接穗源处理:
先将接穗源枝条以5-10根为一捆,再将斜剪的一端放入浓度为
40-60ppm的生根剂溶液中浸泡并固定(浸入深度为穗源枝长度的
20-30%),保持环境温度为20-32℃、空气相对湿度为65-75%,浸泡5-10h,
成为生根催化接穗源枝条,备用;
C、接穗源培育:
a、培育容器制备:选取长45-75cm、宽15-25cm的薄膜袋或深
40-70cm、口径10-15cm的花盆,先在其底部铺一层2-3cm厚的底土,然
后装入接穗培育土,其装入量为容积的70-85%,稍压实,成为培育容器,
备用;
b、移栽:选择在春季(即:1月下旬至3月上旬的清晨)或秋季(即:
9月下旬至11月上旬的凌晨)进行,先将生根催化接穗源枝条用清水洗
涤2-3次,再按1-2根/盆或袋的规格栽入培育容器的土壤中,栽入时,将
枝条上残留的子叶剪去,栽入深度为土深的25-40%,稍压实、并浇定根
水,然后用重量浓度为6.5-10%的石灰水由下往上喷施生根催化接穗源枝
条,再用盖土填满余下的空间,成为移栽接穗源,备用;
c、催芽:将移栽接穗源转移至阴凉处,控制其环境为温度在20-32℃、
空气相对湿度在65-80%,进行催芽;当空气干燥时,应每隔2-5天浇一
次水,浇水量为容积的30-40%;
d、管理:当新芽枝长出时,转入到温度为18-24℃、空气相对湿度
为50-70%的环境中,保持土壤中的水分含量在15-30%、温度在12-16℃,
并按照1.65-3.45kg/盆或袋的比例施入追肥;当土温过高时,应勤疏松土
壤,深度为5-10cm;然后,按新芽枝培育的常规方法进行管理;
D、接穗选择:
当芽枝长至15cm以上时,从中挑选生长旺盛、新叶2截以上(即:
有2对新叶以上的芽枝)、无虫害、枝径在0.75cm以上的芽枝作为嫁接用
的接穗枝,备用;
⑶、嫁接:
A、施嫁接肥:
在砧木培育床中,将除选择的砧木苗外,其余的树苗全部挖出转移,
并用砧木培育土补充损失的床土,同时深耕床土,深度为10-18cm,并向
砧木培育床中按照86-108kg/㎡的比例施入嫁接肥,成为嫁接苗培育苗床,
备用;
B、接穗处理:
在早春(即:3月上旬)或深秋(即:10月下旬)季节的清晨,将选择的
接穗枝底部第一截子叶以下2-4cm处斜削(角度为20-35°,长度不固定,
以接穗枝的实际长度为准),成为待嫁接接穗,备用;
C、削砧:
在选择的砧木苗上新长出的嫩枝上第一截子叶与第二截子叶之间的
中间处纵面斜削,削口长度与待嫁接接穗的削口一致,方向与待嫁接接穗
的削口反向,成为砧口,备用;
D、嵌穗捆绑:
将待嫁接接穗嵌入砧口,对准形成层,外表用泥土环绕接口一圈,厚
度为0.1-0.45cm,再用薄膜围绕一圈,盖住泥土,然后,用薄铝皮套捏紧,
成为嫁接树苗,备用;
E、修剪:
嫁接完后,将砧木苗上没有嫁接的苗枝剪去1/3,并剪去苗枝上的子
叶,同时,将嫁接口以下苗枝上的子叶全部剪去,成为嫁接苗,备用;
⑷、后期管理:
A、建拱棚:
在嫁接苗培育苗床上搭建1.5-3.5m高的拱棚,盖上薄膜,再加盖遮
阳网,保持透光度为40-60%;棚内的温度控制在18-30℃,相对湿度在
45-65%,砧木培育土温在15-25℃;
B、棚内前期管理:
每隔5-10天,浇水一次(浇透),施肥一次(通常施用农家肥,用量
为320-450kg/667㎡),每隔15-25天中耕一次,深度为10-15cm,并及时
除草、除萌;
C、棚内后期管理:
当嫁接苗恢复正常生长态势后,减少遮阳网,保持透光度在60-80%;
当嫁接苗生长旺盛后,撤去拱棚;
D、撤棚后期管理:
撤去拱棚后,按照常规方法进行管理;
其它日常管理,参照常规方法进行,待生长1-2年后,即成为优质金
槐大苗。
第⑴步骤第C分步骤中所述的砧木培育床整理包括以下过程:
a、床槽整理:将选定的地块,整理成宽0.6-1.5m、长4.5-8.5m、深
0.45-0.75m的床槽,铺入砧木培育土(床槽中铺入的砧木培育土可以是普
通的熟土或林间表土或其它混合土,也可以按下列方法配制);
b、砧木培育土配备:
按重量份分别取下列原料备用:
松质土壤40-50秸秆粉5-10农家有机肥4-9
腐熟物料15-25无机盐1-3.5微生物菌群0.45-1.0
植物叶粉5-10生石灰1-1.5;
c、床槽底层整理:先将床槽槽底踩实整平,再将由备用的1/3重量
的松质土壤、全部的植物叶粉和1/2重量的生石灰混合而成的底层料,铺
于床槽底面,厚度为10-25cm,整平,成为床槽底层;
d、床槽上层整理:将由备用的1/3重量的松质土壤、1/2重量的农家
有机肥、1/2重量的微生物菌群和全部的无机盐以及全部的腐熟物料混合
而成的上层料,铺入到床槽底层上,填平余下的空间,整平,成为床槽上
层;
e、床面垄堆:将由备用的1/3重量的松质土壤、1/2重量的农家有机
肥、1/2重量的微生物菌群、1/2重量的生石灰和全部的秸秆粉混合而成
的垄堆料,在床槽上层面上垄起25-45cm的畦面高度,整平,成为种植
畦面。
第⑵步骤第C分步骤第a小步骤中所述的底土可以是普通的熟土或
林间表土或其它混合土,也可以是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组成:
棉籽壳粉20-30林土40-60稻草灰5-10;
其制备方法为:混合均匀,过40-60目筛网。
第⑵步骤第C分步骤第b小步骤中所述的盖土可以是普通的熟土或
林间表土或其它混合土,也可以是由松质土壤:腐熟物料=(3-6):1的重
量比例混合而成的土壤。
第⑵步骤第C分步骤第d小步骤中所述的追肥可以是尿素或有机肥,
也可以是由尿素:腐熟物料=(8-15):(85-92)的重量比例混合而成的肥
料。
第⑶步骤第A分步骤中所述的嫁接肥可以是尿素或有机肥,也可以
是由有机肥:腐熟物料=(28-46):(54-72)的重量比例混合而成的肥料。
所述的微生物菌群包括草芽孢杆菌、克雷伯氏菌、阴沟肠杆菌、酵母
菌、解钾菌、黄单胞菌、固氮根瘤菌、解磷菌中的一种或二种或多种或全
部;当为二种以上时,各菌种的配比为等份或其它比例。
第⑵步骤第C分步骤第a小步骤中所述的接穗培育土是由下列重量
份的原料混合而成:
松质土壤40-50秸秆粉5-10农家有机肥4-9
腐熟物料15-25无机盐1-3.5微生物菌群0.45-1.0
植物叶粉5-10生石灰1-1.5。
所述的松质土壤是指经蚯蚓处理3-5个月以上的林土或园土。
所述的秸秆粉是指新收集的秸秆直接粉碎后,过40-60目所得的粉
末。
所述的有机肥是指市售的有机肥(包括各种类型)。
所述的农家肥是指日常中人体排泄出的粪尿。
所述的农家有机肥是指用农家肥与有机肥按(3-5):1比例混合,再
经杀菌后的肥料。
所述的腐熟物料是指鸡粪、牛粪、马粪、羊粪等经腐熟后,可用于培
肥地力的物料。
所述的无机盐是指硫酸盐(即:硫酸钠、硫酸钙、硫酸镁)、磷酸盐
(即:磷酸钠、磷酸钙、磷酸氢钙)、碳酸盐(即:碳酸钠、碳酸氢钠、
碳酸氢钙)中的一种或几种,当为二种以上时,各组分的配比为等份或其
它比例。
所述的植物叶粉是指灌木类植物的树叶。
所述的棉籽壳粉是指新鲜的棉壳经晒干后粉碎成100目以上的粉末。
所述的林土是指林地表土。
所述的稻草灰是指稻杆经晒干后,燃烧后的灰烬。
本发明的良种金槐大苗培育方法,由于采用了上述诸多步骤,所培育
的大苗根系发达,苗茎粗壮,因而,种植后,其槐米产量较高,且槐米的
品质也较好。
应用本发明的良种金槐大苗的培育方法,培育的金槐大苗,曾在湖南
省永州市的零陵区和冷水滩区进行了种植对比试验,下表为试验对照数
据:
(注:上表中同一区的试验金槐林与对照金槐林的立地条件、土壤、水肥、小区气候等基
本接近,种苗为同一品种,试验金槐林的金槐大苗采用本发明的方法培育,对照金槐林的
金槐大苗采用常规方法培育,金槐林的营造采用相同的常规方法)。
从上表中可以看出,应用本发明的良种金槐大苗的培育方法所培育的
金槐大苗,种植后的产量明显高于采用常规方法培育的金槐大苗。
此外,各试验金槐林与各对照金槐林所产的槐米,其主要成份含量见
下表:
从上述主要成份含量表中也可看出,应用本发明的良种金槐大苗的培
育方法所培育的金槐大苗,种植后所产的槐米,其有益成份明显高于采用
常规方法培育的金槐大苗。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下面的说明是以例举的
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
本实施例的良种金槐大苗的培育方法,其培育过程如下:
㈠、辅料配制:
①、接穗培育土配制:
按重量份分别取:松质土壤45份、秸秆粉8份、农家有机肥7份、
腐熟物料20份、无机盐2.5份、微生物菌群0.8份、植物叶粉8份、生石
灰1.2份,混合均匀,即得接穗培育土,备用。
②、底土配制:
按重量份分别取:棉籽壳粉25份、林土50份、稻草灰8份,混合均
匀,过50目筛网,即得底土,备用。
③、盖土配制:
按松质土壤:腐熟物料=4:1的重量比例,分别取松质土壤和腐熟物
料,混合均匀,即得盖土,备用。
④、追肥配制:
按尿素:腐熟物料=12:88的重量比例,分别取尿素和腐熟物料,混
合均匀,即得追肥,备用。
⑤、嫁接肥配制:
按有机肥:腐熟物料=36:64的重量比例,分别取有机肥和腐熟物料,
混合均匀,即得嫁接肥,备用。
㈡、砧木培育:
⑴、砧木培育:
A、砧木选择:
在现有金槐林中,选择枝繁叶茂、茎杆粗壮、结果率高、无病虫害的
金槐树,优选色泽好、枝干直、落果率多的树枝,采摘其一至二年新生的
枝条,作为砧木,备用;
B、砧木处理:将备用的砧木放入浓度为50ppm的生根剂溶液中
(浸泡的深度为砧口上6cm),并保持环境温度为25℃、空气相对湿度为
70%,浸泡12h,成为催根砧木,备用;
C、砧木培育床整理:
将砧木培育地块,整理成宽0.6-1.5m、长4.5-8.5m、深0.45-0.75m的
床槽,铺入砧木培育土,备用;
D、砧木插栽:
a、清洗:将备用的催根砧木在清水中浸泡2-3次,每次时间为20min,
成为清洗催根砧木,放入阴凉处待栽,备用;
b、插栽:当温度维持在20℃时,将备用的清洗催根砧木按照株距为
0.4-0.8m、行距为0.6-0.85m的规格,植入砧木培育土中,植入的深度为
40cm,稍压实,用水浇透,然后,盖上薄膜大棚,保持棚内温度为30-35℃,
空气相对湿度为70-75%;待清洗催根砧木发芽、生根,且生长态势稳定
时,成为初生砧木苗,揭去大棚,进入管理期;
c、炼苗:当外界的温度、相对湿度与棚内的温度、相对湿度接近时,
先揭去薄膜40%的面积,让苗木先期适应环境20天,然后再撤去全部的
薄膜大棚,成为砧木炼苗,备用;
E、砧木苗选择:
经过炼苗后,在培育床中,选择生长态势稳定、无病虫害、有1截新
腋芽以上(即:砧木炼苗至少有一个以上的新腋芽才)的砧木炼苗作为砧
木苗,备用;
⑵、接穗培育:
A、接穗源选择:
在现有金槐林中,选择2至3年生、枝径在1.2-2.5cm、色泽好、枝
干直、无树皮破损、无虫害的树枝,剪取70cm长作为接穗源枝条,并将
其一端斜剪成30°,另一端平削,备用;
B、接穗源处理:
先将接穗源枝条以8根为一捆,再将斜剪的一端放入浓度为50ppm
的生根剂溶液中浸泡并固定(浸入深度为穗源枝长度的25%),保持环境
温度为25-28℃、空气相对湿度为65-75%,浸泡8h,成为生根催化接穗
源枝条,备用;
C、接穗源培育:
a、培育容器制备:选取长45-75cm、宽15-25cm的薄膜袋或深
40-70cm、口径10-15cm的花盆,先在其底部铺一层2-3cm厚的底土,然
后装入接穗培育土,其装入量为容积的75%,稍压实,成为培育容器,
备用;
b、移栽:选择在春季(即:1月下旬至3月上旬的清晨)或秋季(即:
9月下旬至11月上旬的凌晨)进行,先将生根催化接穗源枝条用清水洗
涤2-3次,再按1-2根/盆或袋的规格栽入培育容器的土壤中,栽入时,将
枝条上残留的子叶剪去,栽入深度为土深的30%,稍压实、并浇定根水,
然后用重量浓度为8%的石灰水由下往上喷施生根催化接穗源枝条,再用
盖土填满余下的空间,成为移栽接穗源,备用;
c、催芽:将移栽接穗源转移至阴凉处,控制其环境为温度在25-28℃、
空气相对湿度在70-75%,进行催芽;当空气干燥时,应每隔2-5天浇一
次水,浇水量为容积的35%;
d、管理:当新芽枝长出时,转入到温度为20-22℃、空气相对湿度
为60-65%的环境中,保持土壤中的水分含量在20-25%、温度在12-16℃,
并按照2.5kg/盆或袋的比例施入追肥;当土温过高时,应勤疏松土壤,深
度为8cm;然后,按新芽枝培育的常规方法进行管理;
D、接穗选择:
当芽枝长至15cm以上时,从中挑选生长旺盛、新叶2截以上(即:
有2对新叶以上的芽枝)、无虫害、枝径在0.75cm以上的芽枝作为嫁接用
的接穗枝,备用;
⑶、嫁接:
A、施嫁接肥:
在砧木培育床中,将除选择的砧木苗外,其余的树苗全部挖出转移,
并用砧木培育土补充损失的床土,同时深耕床土,深度为15cm,并向砧
木培育床中按照100_kg/㎡的比例施入嫁接肥,成为嫁接苗培育苗床,备
用;
B、接穗处理:
在早春(即:3月上旬)或深秋(即:10月下旬)季节的清晨,将选择的
接穗枝底部第一截子叶以下2-4cm处斜削(角度为30°,长度不固定,以
接穗枝的实际长度为准),成为待嫁接接穗,备用;
C、削砧:
在选择的砧木苗上新长出的嫩枝上第一截子叶与第二截子叶之间的
中间处纵面斜削,削口长度与待嫁接接穗的削口一致,方向与待嫁接接穗
的削口反向,成为砧口,备用;
D、嵌穗捆绑:
将待嫁接接穗嵌入砧口,对准形成层,外表用泥土环绕接口一圈,厚
度为0.3cm,再用薄膜围绕一圈,盖住泥土,然后,用薄铝皮套捏紧,成
为嫁接树苗,备用;
E、修剪:
嫁接完后,将砧木苗上没有嫁接的苗枝剪去1/3,并剪去苗枝上的子
叶,同时,将嫁接口以下苗枝上的子叶全部剪去,成为嫁接苗,备用;
⑷、后期管理:
A、建拱棚:
在嫁接苗培育苗床上搭建2.5m高的拱棚,盖上薄膜,再加盖遮阳网,
保持透光度为50%;棚内的温度控制在20-25℃,相对湿度在50-55%,
砧木培育土温在15-25℃;
B、棚内前期管理:
每隔5-10天,浇水一次(浇透),施肥一次(施用农家肥,用量为
400kg/667㎡),每隔20天中耕一次,深度为12cm,并及时除草、除萌;
C、棚内后期管理:
当嫁接苗恢复正常生长态势后,减少遮阳网,保持透光度在70%;
当嫁接苗生长旺盛后,撤去拱棚;
D、撤棚后期管理:
撤去拱棚后,按照常规方法进行管理;
其它日常管理,参照常规方法进行,待生长1-2年后,即成为优质金
槐大苗。
本发明的良种金槐大苗的培育方法,既可用于培育金槐大苗,也可用
于其他植物大苗的培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