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刹制动阀上盖体.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气刹制动阀上盖体.pdf(8页完整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2616230 A (43)申请公布日 2012.08.01 CN 102616230 A *CN102616230A* (21)申请号 201210099076.5 (22)申请日 2012.04.06 B60T 15/52(2006.01) (71)申请人 王福祥 地址 054800 河北省邢台市清河县谢炉镇张 王仙村 14 号 (72)发明人 王福祥 (74)专利代理机构 邯郸市久天专利事务所 13117 代理人 薛建铎 (54) 发明名称 气刹制动阀上盖体 (57) 摘要 本发明公开气刹制动阀上盖体, 包括上盖壳 体和上盖制动活塞, 上盖制动活塞与上盖壳体。
2、的 活塞腔的内壁滑动密封, 上盖制动活塞的顶面与 上盖壳体的活塞腔的顶面形成制动室, 在上盖壳 体设有控制气孔, 上盖制动活塞的上部设有导向 柱, 在上盖壳体的顶盖上设有与导向柱适配的导 向槽, 在上盖制动活塞的中心设有上大下小的竖 直三阶阶梯孔, 控制气孔与三阶阶梯孔的最大孔 连通, 三阶阶梯孔的最大孔的最下端低于上盖制 动活塞的顶面, 在三阶阶梯孔的最大孔内设有小 活塞, 在三阶阶梯孔的中间孔内设有支撑小活塞 的弹簧, 上盖制动活塞的顶面为外高内低锥面, 在 导向柱上设有通向三阶阶梯孔的最大孔的排水 孔。本发明的制动室不积水, 冬季无结冰堵塞现 象。 (51)Int.Cl. 权利要求书 1。
3、 页 说明书 2 页 附图 4 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2 页 附图 4 页 1/1 页 2 1. 气刹制动阀上盖体, 包括上盖壳体 (2) 和上盖制动活塞 (1) , 上盖制动活塞 (1) 与上 盖壳体 (2) 的活塞腔的内壁滑动密封, 上盖制动活塞 (1) 的顶面与上盖壳体 (2) 的活塞腔 的顶面形成制动室 (8) , 在上盖壳体 (2) 设有控制气孔 (4) , 其特征在于 : 上盖制动活塞 (1) 的上部设有导向柱 (3) , 在上盖壳体 (2) 的顶盖上设有与导向柱 (3) 适配的导向槽, 在上盖 制动活塞 (1)。
4、 的中心设有上大下小的竖直三阶阶梯孔, 控制气孔 (4) 与三阶阶梯孔的最大 孔连通, 三阶阶梯孔的最大孔的最下端低于上盖制动活塞 (1) 的顶面, 在三阶阶梯孔的最大 孔内设有小活塞 (5) , 在三阶阶梯孔的中间孔内设有支撑小活塞 (5) 的弹簧 (6) , 上盖制动 活塞 (1) 的顶面为外高内低锥面, 在导向柱 (3) 上设有通向三阶阶梯孔的最大孔的排水孔 (7) , 在非制动状态下, 导向柱 (3) 的顶面与导向槽的顶面密封, 制动室 (8) 的积水通过排水 孔 (7) 和三阶阶梯孔的中间孔与最小孔排出, 在制动状态下, 控制气推动小活塞 (5) 向下移 动, 封闭三阶阶梯孔的中间孔。
5、, 控制气通过排水孔 (7) 进入制动室 (8) , 推动上盖制动活塞 (1) 向下移动, 在解除制动时, 小活塞 (5) 在弹簧恢复力的作用下向上移动, 制动室 (8) 内的 制动气和积水一同通过排水孔 (7) 和三阶阶梯孔的中间孔与最小孔排出。 2.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气刹制动阀上盖体, 其特征在于 : 在上盖壳体 (2) 上设有控 制腔 (11) , 所述的控制气孔 (4) 与控制腔 (11) 连通, 在上盖壳体 (2) 上设有左右两个控制气 口 (9 ; 10) , 左右两个控制气口 (9 ; 10) 也与控制腔 (11) 连通, 在控制腔 (11) 内设有表面带 有横向通道的控。
6、制活塞 (12) , 当左控制气口 (9) 的进气压力大于右控制气口 (10) 的进气压 力时, 控制活塞 (12) 向右移动, 封闭右控制气口 (10) , 从左控制气口 (9) 进入的控制气进入 控制气孔 (4) , 当右控制气口 (10) 的进气压力大于左控制气口 (9) 的进气压力时, 控制活塞 (12) 向左移动, 封闭左控制气口 (9) , 从右控制气口 (10) 进入的控制气进入控制气孔 (4) , 当左右两个控制气口 (9 ; 10) 的进气压力相同时, 从左右两个控制气口 (9 ; 10) 进入的控制 气同时通过控制活塞 (12) 表面的横向通道进入控制气孔 (4) 。 权 。
7、利 要 求 书 CN 102616230 A 2 1/2 页 3 气刹制动阀上盖体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汽车制动阀, 尤其是适用于 (主车) 继动阀、(主车) 挂车阀和 (挂车) 同 步阀的气刹制动阀上盖体。 背景技术 0002 目前,(主车) 继动阀、(主车) 挂车阀和 (挂车) 同步阀的气刹制动阀上盖体的制动 室 (8) 内容易积水, 特别是冬季易结冰堵塞, 造成刹车失灵, 此造成的事故屡见不鲜, 给人们 的生命财产带来安全隐患。因此, 设计一种能够自动排水、 制动室无积水、 冬季防冻避免刹 车失灵的气刹制动阀上盖体, 是目前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0003 本发明所要解。
8、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能够自动排水、 制动室无积水、 冬季防冻避免 刹车失灵的气刹制动阀上盖体。 0004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是 : 气刹制动阀上盖体, 包括上盖壳体和上盖制动活塞, 上盖制动活塞与上盖壳体的活塞 腔的内壁滑动密封, 上盖制动活塞的顶面与上盖壳体的活塞腔的顶面形成制动室, 在上盖 壳体设有控制气孔, 上盖制动活塞的上部设有导向柱, 在上盖壳体的顶盖上设有与导向柱 适配的导向槽, 在上盖制动活塞的中心设有上大下小的竖直三阶阶梯孔, 控制气孔与三阶 阶梯孔的最大孔连通, 三阶阶梯孔的最大孔的最下端低于上盖制动活塞的顶面, 在三阶阶 梯孔的最大孔内设有小活塞, 在三阶阶梯孔的。
9、中间孔内设有支撑小活塞的弹簧, 上盖制动 活塞的顶面为外高内低锥面, 在导向柱上设有通向三阶阶梯孔的最大孔的排水孔, 在非制 动状态下, 导向柱的顶面与导向槽的顶面密封, 制动室的积水通过排水孔和三阶阶梯孔的 中间孔与最小孔排出, 在制动状态下, 控制气推动小活塞向下移动, 封闭三阶阶梯孔的中间 孔, 控制气通过排水孔进入制动室, 推动上盖制动活塞向下移动, 在解除制动时, 小活塞在 弹簧恢复力的作用下向上移动, 制动室内的制动气和积水一同通过排水孔和三阶阶梯孔的 中间孔与最小孔排出。 0005 优选地, 在上盖壳体上设有控制腔, 所述的控制气孔与控制腔连通, 在上盖壳体上 设有左右两个控制气。
10、口, 左右两个控制气口也与控制腔连通, 在控制腔内设有表面带有横 向通道的控制活塞, 当左控制气口的进气压力大于右控制气口的进气压力时, 控制活塞向 右移动, 封闭右控制气口, 从左控制气口进入的控制气进入控制气孔, 当右控制气口的进气 压力大于左控制气口的进气压力时, 控制活塞向左移动, 封闭左控制气口, 从右控制气口进 入的控制气进入控制气孔, 当左右两个控制气口的进气压力相同时, 从左右两个控制气口 进入的控制气同时通过控制活塞表面的横向通道进入控制气孔。 0006 本发明的优选方案使用在 (主车) 继动阀和 (主车) 挂车阀时, 左右两个控制气口分 别与总泵的双腔制动口连通。 0007。
11、 本发明的优选方案使用在 (挂车) 同步阀时, 左右两个控制气口分别与 (主车) 挂车 说 明 书 CN 102616230 A 3 2/2 页 4 阀和 (主车) 继动阀连通。 0008 与现有技术相比, 使用本发明制作的 (主车) 继动阀、(主车) 挂车阀和 (挂车) 同步 阀制动室不积水, 冬季无结冰堵塞现象。用本发明的优选方案制作的 (挂车) 同步阀, 当 (主 车) 挂车阀和 (主车) 继动阀中的其中一个出现故障时, 不影响挂车同步阀正常工作, 车辆能 够照常行驶。同时, 使用本发明制作的 (主车) 继动阀、(主车) 挂车阀和 (挂车) 同步阀解除 刹车速度快。 附图说明 0009 。
12、图 1 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 图 2 是用本发明制作的 (主车) 继动阀的结构示意图 ; 图 3 是用本发明制作的 (主车) 挂车阀的结构示意图 ; 图 4 是用本发明制作的 (挂车) 同步阀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0 如图 1 所示, 气刹制动阀上盖体, 包括上盖壳体 2 和上盖制动活塞 1, 上盖制动活 塞 1 与上盖壳体 2 的活塞腔的内壁滑动密封, 上盖制动活塞 1 的顶面与上盖壳体 2 的活塞 腔的顶面形成制动室 8, 在上盖壳体 2 设有控制气孔 4, 上盖制动活塞 1 的上部设有导向柱 3, 在上盖壳体 2 的顶盖上设有与导向柱 3 适配的导向槽, 在上盖制动活塞。
13、 1 的中心设有上 大下小的竖直三阶阶梯孔, 控制气孔 4 与三阶阶梯孔的最大孔连通, 三阶阶梯孔的最大孔 的最下端低于上盖制动活塞 1 的顶面, 在三阶阶梯孔的最大孔内设有小活塞 5, 在三阶阶梯 孔的中间孔内设有支撑小活塞 5 的弹簧 6, 上盖制动活塞 1 的顶面为外高内低锥面, 在导向 柱 3 上设有通向三阶阶梯孔的最大孔的排水孔 7, 在非制动状态下, 导向柱 3 的顶面与导向 槽的顶面密封, 制动室8的积水通过排水孔7和三阶阶梯孔的中间孔与最小孔排出, 在制动 状态下, 控制气推动小活塞 5 向下移动, 封闭三阶阶梯孔的中间孔, 控制气通过排水孔 7 进 入制动室8, 推动上盖制动。
14、活塞1向下移动, 在解除制动时, 小活塞5在弹簧恢复力的作用下 向上移动, 制动室 8 内的制动气和积水一同通过排水孔 7 和三阶阶梯孔的中间孔与最小孔 排出。 0011 在上盖壳体 2 上设有控制腔 11, 所述的控制气孔 4 与控制腔 11 连通, 在上盖壳体 2 上设有左右两个控制气口 9 ; 10, 左右两个控制气口 9 ; 10 也与控制腔 11 连通, 在控制腔 11内设有表面带有横向通道的控制活塞12, 当左控制气口9的进气压力大于右控制气口10 的进气压力时, 控制活塞12向右移动, 封闭右控制气口10, 从左控制气口9进入的控制气进 入控制气孔 4, 当右控制气口 10 的进。
15、气压力大于左控制气口 9 的进气压力时, 控制活塞 12 向左移动, 封闭左控制气口 9, 从右控制气口 10 进入的控制气进入控制气孔 4, 当左右两个 控制气口 9 ; 10 的进气压力相同时, 从左右两个控制气口 9 ; 10 进入的控制气同时通过控制 活塞 12 表面的横向通道进入控制气孔 4。 说 明 书 CN 102616230 A 4 1/4 页 5 图 1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2616230 A 5 2/4 页 6 图 2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2616230 A 6 3/4 页 7 图 3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2616230 A 7 4/4 页 8 图 4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2616230 A 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