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面铣边机.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双面铣边机.pdf(8页完整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2601433 A (43)申请公布日 2012.07.25 CN 102601433 A *CN102601433A* (21)申请号 201210089938.6 (22)申请日 2012.03.30 B23C 3/12(2006.01) B23Q 3/00(2006.01) B23Q 5/28(2006.01) (71)申请人 无锡华联精工机械有限公司 地址 214000 江苏省无锡市新区城南路 238 号 (72)发明人 陆松茂 邵燕瑛 薛静清 武文 周敏铨 孙志民 刘新立 陆文彬 (74)专利代理机构 无锡华源专利事务所 32228 代理人 赵臻淞 聂汉。
2、钦 (54) 发明名称 双面铣边机 (57)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面铣边机, 采用电气与 液压控制, 床身组件上安装有工作台, 工作台上 安装定位机构, 床身组件的前后两侧安装直线导 轨与齿条, 两套安装有铣削头的驱动系统通过滑 块挂载在床身组件前后两侧的直线导轨上, 并利 用驱动电机驱动齿轮与齿条相啮合, 实现沿 X 轴 的滑移 ; 床身组件的左右两端分别安装有横移机 构, 压梁机构的横梁架设在左右横移机构的滑动 平台上, 从而实现 Y 轴滑移 ; 在压梁机构的横梁下 侧, 等距设置有若干可Z轴升降的液压压脚。 本发 明只需一次定位便可完成对工件双面的铣削, 既 保证了加工精度, 提高了。
3、生产效率, 减少了工人的 劳动强度, 具有高可靠性、 高精度、 操作方便、 工艺 适应性强、 生产效率高的优点。 (51)Int.Cl.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3 页 附图 3 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3 页 附图 3 页 1/1 页 2 1. 一种双面铣边机, 采用电气与液压控制, 其特征在于 : 床身组件 (8) 上安装有工作 台, 工作台上安装定位机构 (9) , 床身组件 (8) 的前后两侧安装直线导轨 (13) 与齿条 (12) , 两套安装有铣削头 (5) 的驱动系统 (10) 通过滑块挂载在床身组件 (8)。
4、 前后两侧的直线导轨 (13) 上, 并利用驱动电机 (15) 驱动齿轮 (16) 与齿条 (12) 相啮合, 实现沿 X 轴的滑移 ; 床身 组件 (8) 的左右两端分别安装有横移机构 (3) , 压梁机构 (6) 的横梁 (75) 架设在左右横移 机构 (3) 的滑动平台上, 从而可以沿着导轨相对于床身组件 (8) 实现 Y 轴滑移 ; 在压梁机构 (6) 的横梁 (75) 下侧, 等距设置有若干可 Z 轴升降的液压压脚 (7) 。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面铣边机, 其特征在于 : 所述床身组件 (8) 采用整体箱形结 构形式, 采用钢板焊接结构。 3. 按照权利要求 1 所述的双面铣。
5、边机, 其特征在于 : 所述驱动系统 (10) 的驱动箱体通 过上下两支直线导轨 (13) 安装在床身组件 (8) 的两侧面, 双速减速箱 (14) 通过安装板安装 在驱动箱体上, 双速减速箱 (14) 的输入端与驱动电机 (15) 连接, 双速减速箱 (14) 的输出轴 上安装有齿轮 (16) ; 齿轮 (16) 与床身组件 (8) 侧面的齿条 (12) 相啮合。 4. 按照权利要求 1 所述的双面铣边机, 其特征在于 : 所述液压压脚 (7)采用油缸座 (73) 将油缸 (74) 安装在横梁 (75) 下部, 压脚盖 (72) 通过螺栓将压脚 (71) 连接安装于液压 油缸 (74) 的球。
6、头。 5. 按照权利要求 1 所述的双面铣边机, 其特征在于 : 所述定位机构 (9)的定位底座 (92) 通过 T 型槽螺栓 (91) 固定在工作台 T 型槽上, 定位柱 (93) 安装在定位底座 (92) 上, 随定位底座 (92) 联动, 在定位柱 (93) 上套设不同直径的钢套。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2601433 A 2 1/3 页 3 双面铣边机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机床设备领域, 尤其是一种只需一次定位装夹加工工件即可对工件进 行双面铣削的专用机床。 背景技术 0002 随着国内钢结构市场的发展, 钢结构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 我国于 1995 年颁布了 钢结构。
7、制作及施工规范 (GB50205-95) , 对钢结构产品的质量要求作出了严格地规定, 钢 结构工程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市场上目前的单侧铣边必须经过二次定位装夹后, 才可 对工件的双面分别加工, 钢板两侧加工面直线度和平行度得不到保证。 这种铣边机效率低, 工人劳动强度大, 钢板两面的加工直线度和平行度质量差。 发明内容 0003 本申请人针对上述目前铣边机存在的加工缺点, 提供一种具有高可靠性、 高精度、 操作方便、 工艺适应性强、 生产效率高、 性价比高的双面铣边机, 从而可以提高工件的加工 精度和表面粗糙度, 降低了工件的定位误差, 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 0004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
8、案如下 : 一种双面铣边机, 采用电气与液压控制, 床身组件上安装有工作台, 工作台上安装定位 机构, 床身组件的前后两侧安装直线导轨与齿条, 两套安装有铣削头的驱动系统通过滑块 挂载在床身组件前后两侧的直线导轨上, 并利用驱动电机驱动齿轮与齿条相啮合, 实现沿 X 轴的滑移 ; 床身组件的左右两端分别安装有横移机构, 压梁机构的横梁架设在左右横移机 构的滑动平台上, 从而可以沿着导轨相对于床身组件实现 Y 轴滑移 ; 在压梁机构的横梁下 侧, 等距设置有若干可 Z 轴升降的液压压脚。 0005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 : 所述床身组件采用整体箱形结构形式, 采用钢 板焊接结构。 000。
9、6 所述驱动系统的驱动箱体通过上下两支直线导轨安装在床身组件的两侧面, 双速 减速箱通过安装板安装在驱动箱体上, 双速减速箱的输入端与驱动电机连接, 双速减速箱 的输出轴上安装有齿轮 ; 齿轮与床身组件侧面的齿条相啮合。 0007 所述液压压脚采用油缸座将油缸安装在横梁下部, 压脚盖通过螺栓将压脚连接安 装于液压油缸的球头。 0008 所述定位机构的定位底座通过 T 型槽螺栓固定在工作台 T 型槽上, 定位柱安装在 定位底座上, 随定位底座联动, 在定位柱上套设不同直径的钢套。 0009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 本发明的双面铣边机只需一次定位便可完成对工件双面的铣削, 既保证了加工精度, 提。
10、高了生产效率, 减少了工人的劳动强度 ; 压梁采用箱梁结构, 压梁采用可移动形式, 方便 上下料 ; 具有高可靠性、 高精度、 操作方便、 工艺适应性强、 生产效率高、 性价比高的优点。 说 明 书 CN 102601433 A 3 2/3 页 4 附图说明 0010 图 1 为本发明的主视图。 0011 图 2 为图 1 的俯视图。 0012 图 3 为图 1 的左视图。 0013 图 4 为本发明的驱动系统在床身组件上的装配示意图。 0014 图 5 为本发明的液压压脚的主视图, 局部剖视。 0015 图 6 为本发明的液压压脚的主视图。 0016 图中 : 1、 电控系统 ; 2、 液压。
11、系统 ; 3、 横移机构 ; 4、 铣刀盘 ; 5、 铣削头 ; 6、 压梁机构 ; 7、 液压压脚 ; 8、 床身组件 ; 9、 定位机构 ; 10、 驱动系统 ; 11、 防护伸缩罩 ; 12、 齿条 ; 13、 直线 导轨 ; 14、 双速减速箱 ; 15、 驱动电机 ; 16、 齿轮 ; 17、 紧定螺钉 ; 71、 压脚 ; 72、 压脚盖 ; 73、 油 缸座 ; 74、 油缸 ; 75、 横梁 ; 91、 T 型槽螺栓 ; 92、 定位底座 ; 93、 定位柱。 具体实施方式 0017 下面结合附图, 说明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 0018 如图 1 所示, 本发明所述的双面铣边机。
12、, 采用电控系统 1 与液压系统 2 进行集中控 制, 床身组件8上安装有工作台, 工作台上安装两套定位机构9, 床身组件8的前后两侧安装 直线导轨 13 与齿条 12, 两套驱动系统 10 通过滑块挂载在床身组件 8 前后两侧的直线导轨 13 上, 并利用驱动电机 15 驱动齿轮 16 与齿条 12 相啮合, 实现沿 X 轴的滑移 ; 驱动系统 10 上安装高效率变速铣削头 5 与冷却系统, 在铣削头 5 上设置有硬质合金可转位面铣刀盘 4。 0019 床身组件 8 的左右两端分别安装有横移机构 3, 压梁机构 6 的横梁 75 架设在左右 横移机构 3 的滑动平台上, 从而可以沿着导轨相对。
13、于床身组件 8 实现前后 (Y 轴) 滑移, 从而 可以实现工件从机床的上部上下料。在压梁机构 6 的横梁 75 的下侧, 等距设置有若干液压 压脚 7, 通过液压缸可以实现压脚的上下 (Z 轴) 升降, 从而对工件进行压紧。 0020 床身组件 8 采用整体箱形结构形式, 采用钢板焊接结构 , 设计时充分考虑到用材 和布筋合理性 , 加工前经高温退火, 半精加工后二次退火去除应力, 然后再精加工, 可保证 机床精度稳定。因此具有动、 静态刚性好 , 变形量小的特点。床身直线导轨 13 采用进口高 精度的直线运动导轨副支承导向, 保证两边的直线度和平行度。床身上安装防护伸缩罩 11 能有效的对。
14、直线运动导轨进行防护。 0021 如图 4 所示, 两套驱动系统 10 的驱动箱体通过上下两支直线导轨 13 安装在床身 组件 8 的两侧面, 双速减速箱 14 通过安装板安装在驱动箱体上, 双速减速箱 14 的输入端与 驱动电机 15 连接, 双速减速箱 14 的输出轴上通过键传动安装有齿轮 16 ; 齿轮 16 与床身组 件 8 侧面的齿条 12 相啮合, 从而驱动驱动沿着直线导轨 13 在床身组件 8 的侧面滑移。限 位开关安装在驱动箱体的角部。紧定螺钉 17 的作用是当驱动箱体受到振动及冲击力后, 直 线导轨与滑块很可能偏离原来的固定位置, 而影响精度, 此时通过调整紧定螺钉 17 从。
15、而可 以调整滑块位置, 确保驱动箱体的运行精度。 0022 现有技术中, 铣边机床设备使用的床身结构多为 L 型结构, 即床身上安装驱动机 构, 传动齿条的安装面在竖直面上, 导向支承部件直线导轨的一个安装面为竖直面, 另一个 安装面为水平面, 总体呈现 L 型结构。本发明将原有床身的 L 型安装面结构改为竖直安装 面结构, 也就是与驱动机构相啮合的齿条的一个面与直线导轨的两个面都是竖直的 ; 并且 说 明 书 CN 102601433 A 4 3/3 页 5 在床身的左右两侧面都设置有这三个安装面呈左右对称。这种结构受力均匀对称, 使之能 够在结构刚性满足使用需求的前提下, 更节省材料和空间。
16、, 定位精度, 加工稳定性和加工精 度更高。 0023 本发明利用直线导轨 13 挂载驱动箱体, 工作精度高, 定位准确, 大幅度降低驱动 力, 承载能力大刚度强。 通过配备一只变频电机和一只三相异步电机的双速减速箱14, 及输 出齿轮 16 与齿条 12 啮合的传动形式, X 轴进给在铣削工件时采用工进速度, 铣削完毕回程 采用快退速度, 实现了工进、 快退高效率的铣削加工, 节约时间且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 0024 如图 5 所示, 液压压脚 7 采用油缸座 73 将油缸 74 安装在横梁 75 下部, 压脚盖 72 通过螺栓将压脚 71 连接安装于液压油缸 74 的球头上。本发明采用自动。
17、控制的全液压压脚 形式, 液压压脚均布在横梁 75 下面, 能保证足够的压紧力均匀地压住工件。考虑到工作台 和工件的不平整度, 使压头在压紧时贴合面全部受力, 本发明选用带球头的油缸和顶部带 有球形孔的压脚, 采用万向球的联接方式, 使压脚 71 在 360 度的范围内都能确贴压在工件 上。 在压脚71的底面加工网纹, 使工件压紧更可靠。 液压压脚7主要用来在工件上方压料, 采用断电压紧的工作方式, 保证铣削过程中工件不松动, 即使意外断电也不会使工件松动。 0025 床身组件 8 的工作台上有若干横向布置的 T 型槽 , 上面可放置支撑架 , 可通过 T 型槽用固定。工件放置在支撑架上, 不。
18、同宽度的工件, 可更换或组合支撑架, 来适应工件宽 度变化。如图 6 所示, 定位机构 9 的定位底座 92 通过 T 型槽螺栓 91 与平垫圈、 弹簧垫圈、 螺母固定在工作台 T 型槽上, 松开螺母可以使定位底座 92 沿工作台 T 型槽前后移动。定位 柱93安装在定位底座92上, 随定位底座92联动, 可以在定位柱93上套上不同直径的钢套, 满足不同宽度工件的定位要求。 0026 利用本发明实际对工件进行双面铣削加工工作时 : 第一步 : 先启动电机将压梁机构 6 横移到工作台以外的位置, 把定位机构 9 放在床身 T 型槽内合适的位置。取待加工工件置于工作台上, 试件待加工边紧靠定位钢套。
19、实现定位。 0027 第二步 : 启动电机将压梁机构 6 横移到工作台上部的工件正中位置, 启动液压油 缸 74 压下按钮, 利用液压压脚 7 将工件压牢在工作台上。将定位机构 9 从床身 T 型槽内拿 走。 0028 第三步 : 根据工件的材料选择合适的铣削动力头转速, 启动工进行走电机, 利用驱 动系统 10 将铣刀盘 4 移至工件铣削加工起始位置停止。对比工件位置, 进行调节刀盘铣 加工深度, 深度数值可参考铣削头 5 标尺的数值。当铣刀盘 4 离工件铣削面有很大的距离 时, 可点动铣削头 5 的电机按钮, 使铣刀盘 4 快速靠近工件铣削面, 然后手动微调主轴的伸 缩量, 将铣刀盘4调整。
20、到合适的位置, 以满足要求的铣加工工艺。 手动微调时, 转动铣削头5 主轴伸缩手轮, 转动手轮一圈主轴伸缩 0.02mm, 同一种加工形式的工件只需调整一次即可。 0029 第四步 : 启动铣削电机, 将进给行走电机调速开关调到最小, 打开铣削工进开关, 转动调速开关, 将铣削进给速度调至适当速度, 保证铣加工平稳进行。 工件毛坏第一刀铣削 时, 应考虑加工边的不直度或其它变形, 采取较小的铣削加工深度。 0030 第五步 : 铣加工完成后, 关闭铣削电机, 启动快退电机按钮, 铣加工小车归位 , 松 开液压压脚 7, 启动电机将压梁机构 6 横移到工作台以外的位置, 吊走工件。 0031 以上描述是对本发明的解释, 不是对本发明的限定, 本发明所限定的范围参见权 利要求, 在不违背本发明的精神的情况下, 本发明可以作任何形式的修改。 说 明 书 CN 102601433 A 5 1/3 页 6 图 1 图 2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2601433 A 6 2/3 页 7 图 3 图 4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2601433 A 7 3/3 页 8 图 5 图 6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2601433 A 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