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漏斗车的端墙结构及使用端墙结构的漏斗车.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漏斗车的端墙结构及使用端墙结构的漏斗车.pdf(13页完整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3693053 A (43)申请公布日 2014.04.02 CN 103693053 A (21)申请号 201310749938.9 (22)申请日 2013.12.30 B61D 7/00(2006.01) (71)申请人 南车长江车辆有限公司 地址 430212 湖北省武汉市江夏经济开发区 大桥新区 (72)发明人 向彪文 史春江 刘文亮 胡跃明 张群 余有刚 凌斌 (74)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华沛德权律师事务所 11302 代理人 刘杰 (54) 发明名称 漏斗车的端墙结构及使用端墙结构的漏斗车 (57) 摘要 本发明提供漏斗车的端墙结构, 包括斜向布 置。
2、且变角度的端端板、 上端梁及至少三根横带 ; 端板的上端与上端梁连接 ; 上端梁和距离上端梁 最近的一根横带之间设置有与该横带连接的两根 关于端墙中心对称的第一支柱 ; 两根第一支柱与 端板连接 ; 距离上端梁所述上端梁最近的一根横 带下方设置了关于端墙中心对称的两根斜撑 ; 两 根斜撑分别与每根横带及端板连接 ; 位于端板中 间的一根横带下方设置了与该横带相连的关于端 墙中心对称的两个支撑板 ; 距离端板底部最近的 一根横带下方设置了与该横带相连的关于端墙中 心对称的第二支柱, 第二支柱与端板连接。 还提供 使用该端墙结构的漏斗车。该端墙结构及使用端 墙结构的漏斗车, 能承受较大的纵向冲击载。
3、荷及 垂直方向载荷。 (51)Int.Cl. 权利要求书 2 页 说明书 4 页 附图 6 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书2页 说明书4页 附图6页 (10)申请公布号 CN 103693053 A CN 103693053 A 1/2 页 2 1. 一种漏斗车的端墙结构, 其特征在于, 包括 : 斜向布置且可折叠的端板 (2) 、 上端梁 (1) 及在端板 (2) 的背面自上而下设置了至少三 根横带 ; 所述端板 (2) 的上端与所述上端梁 (1) 连接 ; 所述上端梁 (1) 和距离所述上端梁 (1) 最近的一根横带 (3a) 之间设置有与该横带。
4、 (3a) 连接的两根关于端墙中心对称的第一支柱 (4) ; 两根所述第一支柱 (4) 与所述端板 (2) 连接 ; 距离上端梁 (1) 所述上端梁最近的一根横带 (3a) 下方设置了关于端墙中心对称的两 根斜撑 (6) ; 距离所述端板 (2) 底部最近的一根横带 (3c) 下方设置了与该横带 (3c) 相连的关于端 墙中心对称的第二支柱 (8) , 所述第二支柱 (8) 与所述端板 (2) 连接 ; 位于所述横带 (3a) 和横带 (3c) 之间的一根横带 (3b) 下方设置了与该横带 (3b) 相连 的关于端墙中心对称的两个支撑板 (7) ; 两根所述斜撑 (6) 分别与所述横带 (3a。
5、) 、(3b) 及 (3c) 及端板 (2) 连接。 2.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漏斗车的端墙结构, 其特征在于, 所述两根斜撑 (6) 呈上端间 距大、 下端间距小的倒 “八” 字形结构设置在所述横带 (3a) 与地板面之间, 并通过折边与所 述端板 (2) 连接。 3.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漏斗车的端墙结构, 其特征在于, 每个所述支撑板 (7) 的上 边沿有一个窄边折弯 (7a) , 通过该窄边折弯 (7a) 与所述横带 (3b) 的翼边连接, 所述支撑板 (7) 还设有折弯边 (7b) ; 或每个所述支撑板 (7) 的上边沿有一个窄边折弯 (7a) , 通过该窄边折弯 (7a) 。
6、与所述横 带 (3b) 铆接 ; 所述支撑板 (7) 靠斜撑 (6) 的侧边设有折弯边 (7b) , 通过该折弯边 (7b) 与所 述斜撑 (6) 铆接 ; 所述支撑板 (7) 还设置有支撑柱。 4.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漏斗车的端墙结构, 其特征在于, 每根斜撑 (6) 由三角形的撑 板 (6a) 和槽钢形式的撑柱 (6b) 组成 ; 所述撑板 (6a) 的边缘一侧为翼边结构, 并通过该翼边 与所述端板 (2) 连接 ; 所述撑板 (6a) 上设置有孔。 5. 根据权利要求 4 所述的漏斗车的端墙结构, 其特征在于, 所述撑板 (6a) 上设置的 孔为一大一小的两个近似三角形的孔, 其中。
7、, 大孔设置有加强环 ; 所述加强环与所述撑板 (6a) 焊接。 6.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漏斗车的端墙结构, 其特征在于, 所述横带、 第一支柱 (4) 及 第二支柱 (8) 的横断面都为帽形断面, 而且都具有两翼边。 7.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漏斗车的端墙结构, 其特征在于, 所述横带与横带之间的间 距大小一致, 且变角度处设置在处于中间的横带 (3) 的中心处。 8. 根据权利要求 1-7 任一项所述的漏斗车的端墙结构, 其特征在于, 每个所述支撑板 (7) 还设置有立柱 (9) 。 9. 根据权利要求 8 所述的漏斗车的端墙结构, 其特征在于, 所述立柱 (9) 包括槽钢形式 。
8、的柱体 (9a) 和位于柱体 (9a) 上端的两个关于柱体 (9a) 对称的筋板 (9b) ; 所述柱体 (9a) 和 筋板 (9b) 连接 ; 所述筋板 (9b) 上沿与所述横带 (3b) 连接 ; 或 立柱 9 包括安装板 (8a) 和角铁 (8b) , 角铁 (8b) 的角部焊有长脊 (8c) 用于与支撑板 (7) 的铆接连接 ; 立柱 (8) 的下部焊有封板 (8d) , 以便于与下侧梁的铆接。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3693053 A 2 2/2 页 3 10.使用权利要求8所述端墙结构的漏斗车, 其特征在于, 所述斜撑 (6) 、 支撑板 (7) 、 第 二支柱 (8) 及。
9、立柱 (9) 分别与漏斗车车体的地板固定连接, 所述端板 (2) 、 第二支柱 (8) 与车 体的侧墙板和下端板连接, 所述上端梁 (1) 通过连接角铁与漏斗车车体的上侧梁连接, 所述 端板 (2) 呈倾斜状与漏斗车车体的侧墙板和漏斗车的下端板连接。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3693053 A 3 1/4 页 4 漏斗车的端墙结构及使用端墙结构的漏斗车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用端墙结构技术领域, 特别涉及一种漏斗车的端墙结构及使用端墙结 构的漏斗车。 背景技术 0002 伴随着我国经济快速持续的发展, 许多大型燃煤发电厂和钢铁企业对煤炭的需求 一直处于逐年增加的状态, 因此对于煤。
10、炭的运输也相应的提高了要求 ; 而铁路煤炭漏斗车 相比于其他的运输工具在经济性, 运输量, 机动性方面具有巨大的优势, 使得漏斗车成为煤 炭运输的主要工具。漏斗车的主要特点是 : 漏斗车车体的端墙向内侧倾斜或者端面呈大圆 弧形状, 然后车体底部装有漏斗, 煤炭、 矿石、 水泥等散粒货物从车体的上面装载, 卸载时由 人力或风力开启漏斗底门, 货物依靠自身重力向下坠落脱离车体而完成货物卸载。 0003 铁路煤炭漏斗车的车体基本由底架组、 侧墙和端墙等构成, 而目前已知的端墙结 构很难承受较大的纵向冲击载荷 (例如, 在漏斗车运输煤炭的过程中, 会经常对漏斗车进行 制动、 启动、 转弯、 加速和减速。
11、的操作, 而伴随着这些操作会产生较大的纵向冲击载荷) 及垂 直方向载荷, 不能很好的满足实际运输要求。 发明内容 0004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漏斗车的端墙结构及使用端墙结构的漏 斗车。 0005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漏斗车的端墙结构, 包括 : 0006 斜向布置且可折叠的端板 (2) 、 上端梁 (1) 及在端板 (2) 的背面自上而下设置了至 少三根横带 ; 0007 所述端板 (2) 的上端与所述上端梁 (1) 连接 ; 所述上端梁 (1) 和距离所述上端梁 (1) 最近的一根横带 (3a) 之间设置有与该横带 (3a) 连接的两根关于端墙中心对称的第一。
12、 支柱 (4) ; 两根所述第一支柱 (4) 与所述端板 (2) 连接 ; 0008 距离上端梁 (1) 所述上端梁最近的一根横带 (3a) 下方设置了关于端墙中心对称 的两根斜撑 (6) ; 0009 距离所述端板 (2) 底部最近的一根横带 (3c) 下方设置了与该横带 (3c) 相连的关 于端墙中心对称的第二支柱 (8) , 所述第二支柱 (8) 与所述端板 (2) 连接 ; 0010 位于所述横带 (3a) 和横带 (3c) 之间的一根横带 (3b) 下方设置了与该横带 (3b) 相连的关于端墙中心对称的两个支撑板 (7) ; 0011 两根所述斜撑 (6) 分别与所述横带 (3a) 。
13、、(3b) 及 (3c) 及端板 (2) 连接。 0012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使用上述端墙结构的漏斗车, 所述斜撑 (6) 、 支撑板 (7) 、 第二 支柱 (8) 及立柱 (9) 分别与漏斗车车体的地板固定连接 ; 所述端板 (2) 、 第二支柱 (8) 与车 体的侧墙板和下端板连接, 所述上端梁 (1) 通过连接角铁与漏斗车车体的上侧梁连接, 所述 端板 (2) 呈倾斜状与漏斗车车体的侧墙板和漏斗车的下端板连接。 说 明 书 CN 103693053 A 4 2/4 页 5 0013 本发明提供的漏斗车的端墙结构及使用端墙结构的漏斗车, 呈斜向布置且变角度 的端板即确保了卸货干净, 又增加。
14、了车体的容积, 提高了车体的空间利用率, 变角度的位置 和大小使得端墙的结构设置更加灵活, 也增加了车体其他装置的布置的灵活性 , 而且也能 承受较大的纵向冲击载荷及垂直方向载荷。 附图说明 0014 图 1 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漏斗车的端墙结构的主视图。 0015 图 2 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漏斗车的端墙结构的侧视图。 0016 图 3 是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漏斗车的端墙结构的斜撑的主视图。 0017 图 4 是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漏斗车的端墙结构的斜撑的侧视图。 0018 图 5 是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漏斗车的端墙结构的支撑板的主视图。 0019 图 6 是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漏斗车的。
15、端墙结构的支撑板的侧视图。 0020 图 7 是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漏斗车的端墙结构的立柱的主视图。 0021 图 8 是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漏斗车的端墙结构的立柱的侧视图。 0022 图 9 是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漏斗车的端墙结构与漏斗车的车体装配示意图。 0023 图 10 为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漏斗车的端墙结构的主视图。 0024 图 11 为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漏斗车的端墙结构的侧视图。 0025 图 12 是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漏斗车的端墙结构的斜撑的主视图。 0026 图 13 是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漏斗车的端墙结构的斜撑的侧视图。 0027 图 14 是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漏斗车。
16、的端墙结构的支撑板的主视图。 0028 图 15 是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漏斗车的端墙结构的支撑板的侧视图。 0029 图 16 是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漏斗车的端墙结构的立柱的主视图。 0030 图 17 是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漏斗车的端墙结构的立柱的侧视图。 0031 图 18 是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漏斗车的端墙结构与漏斗车的车体装配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2 参见图 1-8 所示, 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漏斗车的端墙结构, 包括一个变角 度的具有对称折边的端板 2(即端板 2 可在一定角度变化范围内进行折叠) 及上端梁 1 ; 在 端板 2 的背面自上而下以铆接为连接方式平均布置了三。
17、根横带 3, 变角度处 (即可折叠处) 设置在处于中间的横带 3 的中心处。端板 2 与水平面呈变角度 (可以在 3-8 度的角度范围 内进行变化, 优选的变化角度为 5 度) 布置, 其上端与上端梁 1 以铆接的形式连接。端板 2 可以是铝合金材质的整体压型的端板。上端梁 1 的材质也可以是铝合金型材。端板 2 的上 端与上端梁 1 可以以铆接的形式连接。上端梁 1 和距离上端梁 1 最近的一根横带 3a 之间 设置有与该横带 3a 连接的两根关于端墙中心对称的第一支柱 4 ; 第一支柱 4 的上端与上端 梁 1 以铆接的形式连接、 下端与 3a 以焊接的方式连接, 与端板 2 以铆接的方式。
18、连接 ; 端板 2 背面, 距离上端梁 1 最近的一根横带 3a 下方设置了关于端墙中心对称的两根斜撑 6 ; 两根 斜撑 6 呈上端斜撑之间间距大、 下端斜撑之间间距小的倒 “八” 字形结构布置, 通过折边与 端板 2 以铆接的形式连接, 并与三根横带以焊接的方式连接。倒 “八” 字形结构的布置, 一 方面斜撑 6 上部的喇叭口基本将端墙中部分为三块, 使端墙结构中受力比较恶劣中部区域 说 明 书 CN 103693053 A 5 3/4 页 6 受到的力能均匀的落于斜撑6上 ; 另一方面斜撑6狭长的根部落在牵引梁腹板的正上方, 使 绝大部分作用在端墙上的力通过斜撑 6 传递到了牵引梁的腹板。
19、上, 继而通过牵引梁腹板的 分散传递到牵引梁下盖板上, 从而改善其受力状况。 0033 参见图 3、 4, 斜撑 6 由三角形的撑板 6a、 槽钢形式的撑柱 6b 及和环形的加强环 6c 组焊而成。撑板 6a 与端板 2 相接的边设有翼边以便与其铆接, 外侧边则设置一根撑柱 6b 以加强其支撑强度和刚度。撑板 6a 与横带 3 接触的部位按横带 3 的形状开出凹形槽避让, 以方便与横带 3 的组装和焊接。撑板 6a 设有大小 2 个孔, 该两个孔的形状可以是近似三角 形, 即在满足斜撑的支撑强度的前提下减轻了自重, 又能给漏斗车的车体提供了更宽阔的 安装维修空间, 当然孔的形状不限于此, 只要。
20、能达到同等技术效果。其中, 一个较大的孔周 边设有一个环形加强环 6c 以增加该孔的刚度, 加强环 6c 与撑板 6a 通过焊接连接。 0034 位于端板 2 中间位置的一根横带 3b 下方设置了与该横带 3b 的翼边焊接的关于端 墙中心对称的两个支撑板 7。通过两个支撑板 7 可以进一步提升端墙结构在垂直方向的承 受的载荷的能力。两根斜撑 6 设置在两个支撑板 7 之间。端板 2 背面, 距离端板 2 底部最 近的一根横带 3c 下方设置了与该横带 3c 焊接的关于端墙中心对称的第二支柱 8。第二支 柱 8 与端板 2 以铆接的方式连接。上述横带、 第一支柱 4、 第二支柱 8 的横断面都为。
21、帽形断 面, 而且都具有两翼边, 这样既方便了铆接又能增加了其本身的刚度。通过第二支柱 8 可以 进一步提升端墙结构在垂直方向的承受的载荷的能力。 0035 参见图 2, 第一支柱 4 的上端部设置了一个折弯, 与上端梁 1、 端板 2 三者同时铆接 在一起, 以加强端板与上端梁 1 的连接强度。参见图 5、 6, 每个支撑板 7 的上边沿有一个窄 边折弯7a, 通过该窄边折弯7a与位于端板2中间的一根横带3b的翼边以对接焊缝连接, 避 免了该连接焊缝受剪力失效, 从而改善连接处的受力状况。支撑板 7 靠端墙的外侧设有折 弯边 7b, 以便端墙与侧墙的铆接。 0036 作为一种实现方式, 参见。
22、图7、 8, 立柱9由槽钢形式的柱体9a和位于其上端的两个 关于柱体 9a 对称的筋板 9b 组焊而成。筋板 9b 上端与位于端板 2 中间的一根横带 3b 焊接 相连, 以加强立柱 9 和支撑板 7 对横带的支撑强度。 0037 参见图 9, 将图 1 的铁路煤炭漏斗车车体端墙与漏斗车车体组装时, 先将端墙组成 中的斜撑 6、 支撑板 7、 第二支柱 8、 立柱 9 都与车体的地板、 加强板焊接, 然后将端板 2、 立柱 9与车体的侧墙板和下端板铆接, 再将上端梁1、 连接角铁5与车体的上侧梁铆接, 最后将端 板 2 与车体的侧墙板和下端板铆接即可。 0038 参见图 10-18, 本发明实。
23、施例二提供的一种漏斗车的端墙结构, 其具有一个变角度 的具有对称折边的端板 2 (即端板 2 可在一定角度变化范围内进行折叠) 。端板 2 与水平面 呈变角度布置 (可以在 3-8 度的角度范围内进行变化, 优选的变化角度为 5 度) , 其上端与上 端梁 1 以铆接的形式连接 ; 端板 2 背面自上而下以铆接为连接方式平均布置了至少三根横 带, 变角度处 (即可折叠处) 设置在处于中间的横带 3b 的中心处 ; 位于最上方的横带 3a 的 上方设置了两根关于端墙中心对称的第一支柱4, 第一支柱4的上端与上端梁1以铆接的形 式连接、 下端与横带 3a 以焊接的方式连接, 与端板 2 以铆接的方。
24、式连接 ; 端板 2 背面, 位于 横带 3a 的下方直至地板面设置了两根关于端墙中心对称的斜撑 6。两根斜撑 6 呈上端间 距大、 下端间距小的倒 “八” 字形结构布置, 通过折边与端板 2 以以铆接的形式连接, 并与三 根横带以焊接的方式连接 ; 在斜撑 6 两侧、 中间位置的横带 3b 下方设置了两个关于端墙中 说 明 书 CN 103693053 A 6 4/4 页 7 心对称的支撑板 7 和第二支柱 8, 支撑板 7 与横带 3b、 斜撑 6 及第二支柱 8 以铆接的方式连 接 ; 位于中间的横带设置了 2 个关于中心对称的立柱 9 ; 位于最下方的横带 3c 设置 4 个关 于中心。
25、对称的立柱 9。立柱 9 与横带 3 以焊接的方式连接, 与端板 2 以铆接的方式连接。 0039 具体地, 以上横带、 第一支柱 4、 立柱 9 的横断面为帽形断面, 两翼边即方便了铆接 又能增加了其本身的刚度。第一支柱 4 的上部与上端梁 1、 端板 2 三者同时铆接在一起, 以 加强端板与上端梁的连接强度。 0040 具体地, 该斜撑6由三角形的撑板6a、 槽钢形式的撑柱6b和环形的加强环6c组焊 而成。撑板 6a 与端板 2) 相接的边设有翼边以便与其铆接, 外侧边则设置一根撑柱 6b) 以 加强其支撑强度和刚度。撑板 6a) 与横带 3 接触的部位按横带 3 的形状开出凹形槽避让, 。
26、以方便与横带 3 的组装和焊接。撑板 6a 设有大小 2 个三角形状的孔, 其中较大的孔周边设 有一个环形加强环 6c 以增加该孔的刚度, 加强环 6c 与撑板 6a 通过焊接连接, 该两个孔即 在满足斜撑的支撑强度的前提下减轻了自重, 又给车体提供了更宽阔的安装维修空间。 0041 具体地, 该支撑板7上边沿设置了一个窄边折弯7a, 以便支撑板7与位于中间位置 的横带 3 铆接连接 ; 支撑板 7 靠斜撑 6 的侧边亦设有折弯边 7b, 以便与斜撑 6 铆接连接 ; 支 撑板 7 中部焊有一个槽形柱 7c 以增加支撑板的支撑强度 ; 支撑板 7 下部设有一个角铁 7d, 支撑板 7 通过角铁。
27、 7d 与地板焊接连接, 角铁与 7d 支撑板 7 之间以铆接的方式连接。 0042 具体地, 该第二支柱 8 由安装板 8a 和角铁 8b 组焊而成柱体, 角铁 8b 的角部焊有 长脊 8c 用于与支撑板 7 的铆接连接, 第二支柱 8 的下部焊有封板便于与下侧梁的铆接。 0043 上述铁路煤炭漏斗车车体端墙组装时, 先将端墙组成中的斜撑 6、 支撑板 7、 第二 支柱 8、 立柱 9 与车体的地板、 加强板焊接, 然后将端板 2、 第二支柱 8 与车体的侧墙板和下 端板铆接, 再将上端梁1、 连接角铁5与车体的上侧梁铆接, 最后将第二支柱8与车体下侧梁 铆接即可, 不仅便于与底架组成、 侧。
28、墙组成连接, 而且增加了端墙的刚度, 车体的整体结构 相对简化, 便于模块化组装车体, 提高车体的组装工艺性。 0044 最后所应说明的是, 以上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 尽管参照实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说明, 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 可以对本发明 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 而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其均应涵盖 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说 明 书 CN 103693053 A 7 1/6 页 8 图 1 图 2 图 3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3693053 A 8 2/6 页 9 图 4 图 5 图 6 图 7 图 8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3693053 A 9 3/6 页 10 图 9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3693053 A 10 4/6 页 11 图 10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3693053 A 11 5/6 页 12 图 11 图 12 图 13 图 14 图 15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3693053 A 12 6/6 页 13 图 16 图 17 图 18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3693053 A 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