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托车锁具.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摩托车锁具.pdf(11页完整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2261202 A (43)申请公布日 2011.11.30 CN 102261202 A *CN102261202A* (21)申请号 201010180568.8 (22)申请日 2010.05.24 E05B 71/00(2006.01) E05B 49/00(2006.01) E05B 47/00(2006.01) (71)申请人 东洋建苍电机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 中国台湾高雄县冈山镇永乐街 2 巷 51 号 (72)发明人 简永盛 (74)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汇智英财专利代理事务 所 11301 代理人 张俊阁 (54) 发明名称 摩托车锁具 (57) 摘要。
2、 一种摩托车锁具, 其包含一壳件、 一驱动元 件、 一连动件、 一抵推元件、 一锁舌及一控制单元, 该壳件设有一穿孔, 该驱动元件设置于该壳件内。 该连动件一端连接该驱动元件, 另一端则通过螺 接方式连接该抵推元件。该抵推元件对应该穿孔 的轴向可滑动的设置于该壳件内, 该锁舌则可滑 动的设置于该穿孔内, 且该锁舌的一端连接该抵 推元件。该控制单元电连接该驱动元件。借助该 控制单元操控该驱动元件是否转动, 并通过该连 动件带动该抵推元件调整该锁舌与一摩托车把手 之间的相对位置, 以达到上锁及解锁的目的, 并有 效减少构件数量及降低生产成本。 (51)Int.Cl.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
3、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4 页 附图 5 页 CN 102261215 A1/1 页 2 1. 一种摩托车锁具, 其特征在于包含 : 一个壳件, 具有一个容置空间及一个穿孔, 该穿孔连通该容置空间 ; 一个驱动元件, 设有一个输出轴 ; 一个连动件, 设置于该容置空间内, 该连动件的一端设有一个从动齿轮, 该从动齿轮与 该输出轴相啮合, 该连动件的另一端开设一个第一驱动部 ; 一个抵推元件, 对应该穿孔的轴向能够滑动的设置于该容置空间内, 该抵推元件具有 一个第二驱动部及一个导引座, 该第二驱动部的一端能够转动的设置于该第一驱动部内, 另一端固设于该导引座 ;。
4、 一个锁舌, 能够滑动的设置于该穿孔内, 且该锁舌的一端结合于该导引座, 该锁舌的另 一端则穿过该穿孔外露于该壳件外 ; 及 一个控制单元, 电连接该驱动元件。 2. 依权利要求 1 所述的摩托车锁具, 其特征在于, 该第一驱动部、 第二驱动部及锁舌设 置于同一轴线上, 该轴线通过该第一驱动部、 第二驱动部及锁舌的轴心。 3. 依权利要求 1 或 2 所述的摩托车锁具, 其特征在于, 该壳件具有一个座体及一个盖 体, 该容置空间形成于该座体内, 该盖体对应盖合于该座体, 该容置空间由一个第一容室及 一个第二容室共同构成, 该第一容室连通该第二容室, 该穿孔与该第二容室相连通。 4. 依权利要求。
5、 3 所述的摩托车锁具, 其特征在于, 该驱动元件设置于该第一容室内, 该 连动件及控制单元设置于该第二容室内, 且该抵推元件对应该穿孔的轴向可滑动的设置于 该第二容室内。 5. 依权利要求 1 所述的摩托车锁具, 其特征在于, 该输出轴的一端设有一个齿部, 该齿 部与该从动齿轮相啮合。 6. 依权利要求 1 所述的摩托车锁具, 其特征在于, 该导引座设有两个挡墙, 该两个挡墙 分别形成于该导引座的相对两侧边, 用以抵靠于该座体的内壁面。 7. 依权利要求 1 所述的摩托车锁具, 其特征在于, 该控制单元设有一个用以接收一个 控制讯号的接收模组。 8. 依权利要求 1 所述的摩托车锁具, 其特。
6、征在于, 该第一驱动部为一个螺孔, 该第二驱 动部为一个螺杆。 9. 依权利要求 1 所述的摩托车锁具, 其特征在于, 该第一驱动部为一个螺杆, 该第二驱 动部为一个螺孔。 10. 依权利要求 1 所述的摩托车锁具, 其特征在于, 该导引座设有一个第一卡掣部, 该 锁舌与该导引座相结合的一端设有一个第二卡掣部, 该第一卡掣部对应结合于该第二卡掣 部。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2261202 A CN 102261215 A1/4 页 3 摩托车锁具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关于一种机动车锁具, 特别是关于一种简化整体构件的摩托车锁具。 背景技术 0002 现有摩托车锁具, 如中国台湾公。
7、开第 201008819 号 可遥控锁定的机车龙头锁 发 明专利, 其包含一本体、 一锁定销、 一解锁装置及一遥控锁定装置, 该本体具有一第一容置 室、 一第二容置室及一第三容置室, 该锁定销可滑动的设置于该第一容置室内, 该解锁装置 对应设置于该第二容置室内, 该遥控锁定装置对应设置于该第三容置室内。该第一容置室 可滑动的设有一传动块, 且该第一容置室的内壁面与该传动块之间设有一第一弹簧。该传 动块内部具有一收纳空间, 该收纳空间容置有一滑块, 该滑块的一侧面连接该锁定销, 其另 一侧面则受到一第二弹簧抵推。 该解锁装置为一电磁控制阀 ; 该遥控锁定装置则为一马达。 0003 当欲利用现有摩。
8、托车锁具对一摩托车把手进行上锁动作时, 通过无线遥控方式控 制该遥控锁定装置带动一齿轮, 由于该齿轮与该传动块顶面的数个凸齿相啮合, 故该遥控 锁定装置能带动该传动块克服该第一弹簧的弹性偏压, 而在该第一容置室内产生位移, 以 便带动该锁定销朝外移动卡抵于该摩托车把手的一锁固板上, 达到上锁的目的。 此时, 该解 锁装置的一锁杆受到激磁且伸出卡抵于该传动块的一定位部侧边, 让该锁定销能够维持在 上锁状态下。 0004 又, 若欲解除该现有摩托车锁具的上锁状态, 使用者再次通过无线遥控方式解除 该解锁装置的激磁状态, 使得该锁杆受到一弹簧抵推而回缩, 以解除与该定位部之间的卡 抵关系。当该传动块。
9、失去该锁杆的抵顶之后, 该传动块则受到该第二弹簧的弹性偏压的抵 推, 而复位至初始位置, 进而带动该锁定销离开该摩托车把手的锁固板, 解除其二者之间的 锁固状态。 0005 现有摩托车锁具经由该遥控锁定装置来驱动该锁定销凸伸卡抵于该摩托车把手 的锁固板, 且通过该第一弹簧的弹性偏压来解除该锁定销及锁固板之间的锁固状态。因 此, 现有摩托车锁具必须增设该解锁装置来避免该第一弹簧的弹性偏压带动该传动块及锁 定销在锁固状态下任意复位至初始位置或解锁位置。其中, 由于该数个弹簧及解锁装置的 设置, 使得该现有摩托车锁具的构件过于繁杂, 其不利于生产及组装, 导致整体组装效率低 落, 且生产成本过高。有。
10、鉴于此, 前述现有摩托车锁具确实仍有加以改善的必要。 发明内容 0006 本发明提供一种摩托车锁具, 其能够有效减少整体构件数量, 以提升组装效率及 降低生产成本, 为本发明的目的。 0007 本发明提供一种摩托车锁具, 能够经由无线遥控方式执行上锁或解锁动作, 进而 提升防盗能力, 为本发明的另一目的。 0008 为达到前述发明目的, 本发明所运用的技术手段有 : 0009 一种摩托车锁具, 其包含一壳件、 一驱动元件、 一连动件、 一抵推元件、 一锁舌及一 说 明 书 CN 102261202 A CN 102261215 A2/4 页 4 控制单元, 该壳件具有一容置空间及一穿孔, 该穿。
11、孔连通该容置空间。 该驱动元件设置于该 容置空间内, 该驱动元件设有一输出轴。 该连动件设置于该容置空间内, 该连动件的一端设 有一从动齿轮, 该从动齿轮与该输出轴相啮合, 该连动件的另一端开设一第一驱动部。 该抵 推元件沿着该穿孔的轴向可滑动的设置于该容置空间内, 该抵推元件具有一第二驱动部及 一导引座, 该第二驱动部的一端可转动的螺设于该第一驱动部内, 另一端固设于该导引座, 该导引座设有一第一卡掣部。该锁舌能够滑动的设置于该穿孔内, 且该锁舌的一端设有一 第二卡掣部, 该第二卡掣部对应结合于该第一卡掣部, 另一端则穿过该穿孔外露于该壳件 外。该控制单元电连接该驱动元件。 0010 本发明。
12、主要借助该第二驱动部与第一驱动部之间的结合, 以将旋转运动转变成直 线运动, 使得该锁舌能够相对该穿孔产生轴向位移, 以达到上锁及解锁的目的。再者, 本发 明不须额外设置弹簧或其他复位构件来使该锁舌强制复位, 更不用增设任何锁定装置来防 止该锁舌任意解除与摩托车把手之间的锁固状态, 使得本发明确实能有效减少构件数量, 并降低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0011 图 1 : 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摩托车锁具的立体分解图。 0012 图 2 : 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摩托车锁具的组合立体图。 0013 图 3 : 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摩托车锁具沿图 2 的 3-3 线的组合剖视图。 0014 图 4 : 本发明较。
13、佳实施例的摩托车锁具沿图 3 的 4-4 线的组合剖视图。 0015 图 5 : 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锁舌受到带动而外推的工作示意图。 0016 图 6 : 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摩托车锁具未锁固摩托车龙头的使用示意图。 0017 图 7 : 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摩托车锁具锁固摩托车龙头的使用示意图。 0018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 0019 1 壳件 11 座体 111 第一容室 112 第二容室 0020 113 穿孔 12 盖体 2 驱动元件 21 输出轴 0021 211 齿部 3 连动件 31 第一端 32 第二端 0022 33 从动齿轮 34 第一驱动部 4 抵推元件 41 第二驱动部 。
14、0023 42 导引座 421 第一卡掣部 422 挡墙 5 锁舌 0024 51 第二卡掣部 6 控制单元 61 接收模组 9 摩托车 0025 91 摩托车把手 911 控制钮 912 定位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26 为让本发明的上述及其他目的、 特征及优点能更明显易懂, 下文特举本发明的较 佳实施例, 并配合附图, 作详细说明如下 : 0027 请参照图1所示, 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摩托车锁具包含一壳件1、 一驱动元件2、 一 连动件 3、 一抵推元件 4、 一锁舌 5、 一控制单元 6, 该壳件 1 内部具有一容置空间, 该驱动元 件 2、 连动件 3、 抵推元件 4、 锁舌 5 及控制。
15、单元 6 均设置于该容置空间内。该驱动元件 2 及 抵推元件 4 分别与该连动件 3 相连接, 以便该驱动元件 2 能够通过该连动件 3 带动该抵推 元件 4 产生轴向位移。该锁舌 5 的一端与该抵推元件 4 相连接, 其另一端为一自由端, 该自 说 明 书 CN 102261202 A CN 102261215 A3/4 页 5 由端可随着该锁舌 5 的轴向位移而凸伸外露于该壳件 1 外。 0028 请参照图 1 至 4 所示, 该壳件 1 主要由一座体 11 及一盖体 12 所构成, 该容置空间 形成于该座体11内部, 该盖体12对应盖合于该座体11, 以封闭该容置空间。 该容置空间由 一。
16、第一容室 111 及一第二容室 112 共同构成, 且该第一容室 111 连通该第二容室 112。该座 体 11 设有一穿孔 113, 该穿孔 113 贯穿该座体 11 侧壁, 且与该第二容室 112 相连通。 0029 该驱动元件 2 对应设置于该第一容室 111 内, 其可选择为各种形态的动力输出元 件, 例如 : 马达, 本实施例的驱动元件 2 选用一线性马达, 作为实施形态说明。该驱动元件 2 具有一输出轴 21, 且该输出轴 21 的一端设有一齿部 211。 0030 该连动件3为一圆柱本体, 且对应设置于该第二容室112内。 该连动件3的相对二 端分别为一第一端 31 及一第二端 。
17、32, 该连动件 3 设有一从动齿轮 33 及一第一驱动部 34, 该从动齿轮 33 设置于该连动件 3 的第一端 31, 用以与该输出轴 21 的齿部 211 相啮合。该 第一驱动部 34 开设于该连动件 3 的第二端 32, 其中本实施例的第一驱动部 34 选择为一螺 孔。 0031 该抵推元件 4 对应该穿孔 113 的轴向可滑动的设置于该第二容室 112 内, 该抵推 元件 4 具有一第二驱动部 41 及一导引座 42, 本实施例的第二驱动部 41 对应该第一驱动部 34选择为一螺杆, 该第二驱动部41的一端固接于该导引座42, 其另一端则可转动的对位螺 接于该连动件 3 的第一驱动部。
18、 34 内。该导引座 42 设有一第一卡掣部 421 及二挡墙 422, 该 第一卡掣部 421 用以供该锁舌 5 的一端结合定位。该二挡墙 422 分别形成于该导引座 42 的相对二侧边, 用以抵靠于该第二容室112的内壁面, 确保该抵推元件4仅能在该第二容室 112 内进行轴向位移, 而无法任意转动。 0032 另外, 该第一驱动部 34 为螺孔及第二驱动部 41 为螺杆的构造选择并不受到本实 施例所揭示的形态所局限, 在其他实施形态下该第一驱动部 34 也可选择为螺杆, 而该第二 驱动部 41 则可选择为螺孔, 仍属本发明的保护范畴。 0033 该锁舌 5 较佳为一长杆体, 本实施例的锁。
19、舌 5 对应该穿孔 113 的形状选择为一圆 形杆体, 其可滑动的设置于该穿孔 113 内。该锁舌 5 的一端设有一第二卡掣部 51, 用以对 应结合于该导引座 42 的第一卡掣部 421, 以便该抵推元件 4 能够带动该锁舌 5 沿着该穿孔 113 产生轴向位移。该锁舌 5 的另一端则穿过该穿孔 113 外露于该壳件 1 外。其中, 本实施 例的第一卡掣部421及第二卡掣部51分别选择为卡槽及环凸缘的对应卡掣构造, 但其他凸 凹或钩扣形态的卡掣构造, 仍属本发明所保护的范畴。又, 该锁舌 5 也可一体成型直接结合 于该导引座 42 上, 以减少构件数量。 0034 该控制单元 6 设置于该第。
20、二容室 112 内, 且电连接该驱动元件 2, 其中该控制单元 6至少设有一接收模组61, 用以接收一控制讯号, 以便依照该控制讯号操控该驱动元件2是 否工作, 及其旋转方向。 0035 另外, 当本发明完成前述组合程序后, 该第一驱动部34、 第二驱动部41及锁舌5设 置于同一轴线上, 而形成共轴设置, 使得该轴线同时通过该第一驱动部 34、 第二驱动部 41 及锁舌 5 的轴心。 0036 请参照图 5 至 7, 若使用者欲利用本发明对一摩托车 9 的一摩托车把手 91 进行上 锁动作时, 首先须将该摩托车把手 91 转至一锁固位置 ( 如图 6 及 7 所示 ), 以便该穿孔 113 及。
21、锁舌 5 能够与该摩托车把手 91 的一定位孔 912 相对位。接着, 使用者可经由无线遥控方 说 明 书 CN 102261202 A CN 102261215 A4/4 页 6 式 ( 例如 : 无线射频辨识系统 RFID 或红外线等 ) 或该摩托车把手 91 上与该控制单元 6 电 连接的一控制钮 911 来送出一上锁讯号, 当该控制单元 6 的接收模组 61 收到该上锁讯号之 后, 控制该驱动元件 2 的输出轴 21 提供一正向旋转动力, 并通过该输出轴 21 的齿部 211 连 动该连动件 3 旋转。随着该连动件 3 的转动, 该第一驱动部 34 内的螺纹则会迫使该第二驱 动部 41。
22、 朝该穿孔 113 轴向移动, 此时该导引座 42 则会连动该锁舌 5 沿着该穿孔 113 朝外 延伸, 直到该锁舌 5 对位卡入该定位孔 912 为止 ( 如图 5 及 7 所示 ), 借此使该摩托车把手 91 无法任意转动, 以达到防盗的目的。 0037 反之, 若使用者欲进行解锁动作时, 仅须再次经由无线遥控方式或该控制钮 911 来送出一解锁讯号, 当该接收模组 61 收到该解锁讯号之后, 控制该驱动元件 2 的输出轴 21 提供一反向旋转动力, 并通过该连动件3带动该抵推元件4反向旋转, 迫使该第二驱动部41 朝该连动件 3 产生轴向位移, 进而连动该锁舌 5 外露的一端脱离该定位孔。
23、 912, 即完成解锁 动作。 0038 本发明主要借助该第二驱动部 41 及第一驱动部 34 之间的结合, 进一步将旋转运 动转变成直线运动, 使得该锁舌 5 能够穿过该穿孔 113 相对该定位孔 912 产生轴向位移, 以 达到上锁及解锁的目的。其中, 由于该第二驱动部 41 仅能沿着该第一驱动部 34 的螺纹转 动, 若该连动件 3 并未转动时, 该第一驱动部 34 的螺纹能够限制该第二驱动部 41 在轴向上 的位移。因此, 不须额外设置弹簧或其他复位构件来使该锁舌 5 强制复位, 也不用增设任何 锁定装置来防止该锁舌 5 任意解除与该定位孔 912 之间的锁固状态, 故本发明确实能有效。
24、 减少构件数量, 进而提升组装效率, 并降低生产成本。 说 明 书 CN 102261202 A CN 102261215 A1/5 页 7 图 1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2261202 A CN 102261215 A2/5 页 8 图 2 图 3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2261202 A CN 102261215 A3/5 页 9 图 4 图 5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2261202 A CN 102261215 A4/5 页 10 图 6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2261202 A CN 102261215 A5/5 页 11 图 7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2261202 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