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15

固定装置组装方法.pdf

  • 上传人:n****g
  • 文档编号:5052728
  • 上传时间:2018-12-10
  • 格式:PDF
  • 页数:15
  • 大小:753.07KB
  •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010176435.3

    申请日:

    2010.05.19

    公开号:

    CN102248396A

    公开日:

    2011.11.23

    当前法律状态:

    撤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视为撤回IPC(主分类):B23P 19/04申请公布日:20111123|||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B23P 19/04申请日:20100519|||公开

    IPC分类号:

    B23P19/04

    主分类号:

    B23P19/04

    申请人:

    王国仲

    发明人:

    王国仲

    地址:

    中国台湾云林县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科龙寰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139

    代理人:

    孙皓晨

    PDF完整版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是一种固定装置组装方法,将固定装置的对接套筒以结合部穿设于预设板体的对接孔,使结合部外缘抵持部贴抵在对接孔周缘预设板体上,并进行铆接让结合部压铆嵌固在对接孔侧壁处,进行烤漆作业让对接套筒以及预设板体表面覆盖有漆层,再通过对接套筒内部容置空间供锁固元件由旋动体向外延伸的杆身、螺接部穿入,旋动体外结合的塑胶材质外套筒则以一个或一个以上的抵持部对位套接并嵌扣在对接套筒外部的环凸体,螺接部外套设的弹簧则以两侧分别抵持于旋动体的卡持凸部外部以及对接套筒的抵靠环面,使漆层不会在铆接时刮伤或重压龟裂,且具良好弹性以及低硬度的塑胶材质外套筒,在拆装、使用及维修时也不会刮伤漆层,保持外表美观、提升合格率。

    权利要求书

    1.一种固定装置组装方法,尤指可将固定装置的构件分别组装、结合的方
    法,其特征在于,该组装方法是:
    (A)开始组装作业;
    (B)将固定装置的对接套筒以结合部穿设于预设板体的对接孔内;
    (C)再利用结合部外缘凸设的抵持部贴抵在预设板体对接孔上,并进行
    铆接让抵持部的凸齿部压铆嵌固在对接孔侧壁上;
    (D)对组装后的对接套筒以及预设板体进行烤漆作业,让对接套筒以及
    预设板体表面覆盖有漆层;
    (E)通过对接套筒内部容置空间供锁固元件由旋动体向外延伸的杆身、
    螺接部穿入,锁固元件的旋动体外结合的塑胶材质外套筒则以一个或一个以上
    的抵持部对位套接并嵌扣在对接套筒外部的环凸体上;
    (F)螺接部外套设的弹簧则以一侧抵持于旋动体的杆身的卡持凸部外部,
    而弹簧的另一侧即抵持于对接套筒的容置空间内的抵靠环面;
    (G)完成组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固定装置组装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对接套筒
    的结合部穿入预设板体对接孔内时,结合部的凸齿部抵持在对接孔周缘预设板
    体上,进行铆接时,则让凸齿部压铆嵌入对接孔侧壁内,并压迫对接孔侧壁形
    变置入抵持部与抵持凸缘之间的卡固槽内以形成定位。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固定装置组装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对接套筒
    以及预设板体表面覆盖有漆层后,锁固元件在旋动体侧面向外延伸杆身以及螺
    接部,且旋动体外表面则利用啮合部,结合于外套筒内部滑移空间的壁面,使
    杆身以及螺接部穿置在滑移空间内,则让外套筒对位套接于对接套筒时,杆身
    以及螺接部便会穿入对接套筒内部容置空间内。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固定装置组装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锁固元件
    以杆身、螺接部穿入对接套筒内部容置空间后,塑胶材质外套筒在外部表面设
    有具有复数立体纹路的握持部,而握持部侧边则形成往另一侧收束状的延伸部,
    以延伸部侧缘向内凸设的一个或一个以上抵持部抵持对接套筒外部的环凸体产
    生弹性变形后,让抵持部对位套接并嵌扣在对接套筒外部的环凸体。

    说明书

    固定装置组装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板材组装所使用的方法,其是将固定装置的对接套筒以结
    合部铆接于预设板体的对接孔,再在进行烤漆作业后,进行塑胶外套筒组装,
    让烤漆形成的漆层不会在组装、使用以及维修过程中刮伤或毁损。

    背景技术

    一般的板材(板对板)在组装、接合时,是利用具有旋钮、套环以及螺钉
    的定位螺丝予以锁接,其是将螺钉、套环先固定在外层的面板上,先旋动旋钮
    而供螺钉锁入内层的面板形成预置定位,再利用手工具将螺钉锁紧后,则使外
    层面板与内层面板锁接定成一体,此种多层板体的锁接模式,为可运用于工作
    母机、工业电脑或者其他板对板连接的板材所使用;然而所述的工作母机需要
    运用板材进行锁接处,大都为动力装置或者速率调整装置等位置,而各种动力
    装置、速率调整装置是位于机具壳体所形成的空间内部,即可利用板材活动组
    装、锁接、拆卸方式,当动力装置发生死机或故障、损坏时,或者速率调整装
    置进行速率的变化、调整时,将板材卸除以进行相关的维修、调整作业,而板
    材是通过复数定位螺丝予以锁固,所以在拆卸过程中容易造成定位螺丝的脱落、
    遗失,则无法将板材重新再锁固回原位,影响组装、拆作业的不便与麻烦。

    则有业者为解决锁固螺丝容易遗失的缺点,研发出凭借套帽、螺杆部以及
    定位座所组成的固定装置,是先将固定装置的定位座扣固在板材的穿孔内,再
    利用螺杆部锁接于另一板材上形成固定,并在使用者卸下板材时,固定装置仍
    可通过定位座固定在板材的孔内,而不致发生脱落或遗失的情况,但现有的固
    定装置其套帽是由金属材质所制成,或在螺杆部外侧直接利用塑胶射出包覆、
    一体成型有套帽,而固定装置与板材进行结合的方式,是利用铆接方式让固定
    装置固定在板材上。

    由于板材外部经常需烤漆以达到美观的效果或凭借颜色达到区隔的效果,
    若先烤漆再进行铆接,定位座在铆接时将会刮伤漆层或重压使漆层产生龟裂,
    若在固定装置组装在板材后才进行烤漆,则必需在固定装置外侧先罩覆套体,
    以避免固定装置上形成漆层来影响使用,便需在制程中增加罩覆套体以及取下
    套体的步骤,因而会减慢生产速度以及拉高生产成本,且塑胶射出的套帽在经
    过烤漆炉或加热炉时,容易因过热产生变质、褪色,甚至是软化、熔融或燃烧
    等,而套帽内部的弹簧也将产生有高温回火现象,导致弹簧长时间使用后容易
    产生弹性疲乏,造成结构强度降低或是裂痕、断裂等缺失发生,但若使用金属
    材质套帽,在使用时则会刮伤漆层。

    因此,如何解决现有固定装置在经过烤漆作业后以及通过回焊炉时,产生
    影响固定装置强度、寿命、拆装以及破坏或刮伤漆层的问题,即为从事此行业
    的相关厂商所亟欲研究改善的方向所在。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固定装置组装方法,
    组装、使用以及维修时保持漆层完整性。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固定装置组装方法,尤指可将固定装置的构件分别组装、结合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该组装方法是:

    (A)开始组装作业;

    (B)将固定装置的对接套筒以结合部穿设于预设板体的对接孔内;

    (C)再利用结合部外缘凸设的抵持部贴抵在预设板体对接孔上,并进行
    铆接让抵持部的凸齿部压铆嵌固在对接孔侧壁上;

    (D)对组装后的对接套筒以及预设板体进行烤漆作业,让对接套筒以及
    预设板体表面覆盖有漆层;

    (E)通过对接套筒内部容置空间供锁固元件由旋动体向外延伸的杆身、
    螺接部穿入,锁固元件的旋动体外结合的塑胶材质外套筒则以一个或一个以上
    的抵持部对位套接并嵌扣在对接套筒外部的环凸体上;

    (F)螺接部外套设的弹簧则以一侧抵持于旋动体的杆身的卡持凸部外部,
    而弹簧的另一侧即抵持于对接套筒的容置空间内的抵靠环面;

    (G)完成组装。

    其中:所述的对接套筒的结合部穿入预设板体对接孔内时,结合部的凸齿
    部抵持在对接孔周缘预设板体上,进行铆接时,则让凸齿部压铆嵌入对接孔侧
    壁内,并压迫对接孔侧壁形变置入抵持部与抵持凸缘之间的卡固槽内以形成定
    位。

    其中:所述的对接套筒以及预设板体表面覆盖有漆层后,锁固元件在旋动
    体侧面向外延伸杆身以及螺接部,且旋动体外表面则利用啮合部,结合于外套
    筒内部滑移空间的壁面,使杆身以及螺接部穿置在滑移空间内,则让外套筒对
    位套接于对接套筒时,杆身以及螺接部便会穿入对接套筒内部容置空间内。

    其中:所述的锁固元件以杆身、螺接部穿入对接套筒内部容置空间后,塑
    胶材质外套筒在外部表面设有具有复数立体纹路的握持部,而握持部侧边则形
    成往另一侧收束状的延伸部,以延伸部侧缘向内凸设的一个或一个以上抵持部
    抵持对接套筒外部的环凸体产生弹性变形后,让抵持部对位套接并嵌扣在对接
    套筒外部的环凸体。

    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发明具有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将固定装置的对接套筒先装置在预设板体的对接孔,并利用结合部
    的抵持部贴抵在对接孔周缘的预设板体上,并进行铆接让对接套筒的凸齿部压
    铆嵌入对接孔侧壁内,再在对接套筒以及预设板体进行表面烤漆作业覆盖有漆
    层后,在对接套筒上套设塑胶材质外套筒,使漆层不会在铆接时刮伤或重压产
    生龟裂,外套筒拆装、使用以及维修时也不会刮伤漆层,进而保持外表美观性、
    提升产品合格率。

    2.本发明的对接套筒铆接于预设板体后,再组装锁固元件、外套筒以及弹簧,
    可避免锁固元件、外套筒与弹簧进入烤漆炉或加热炉中遇热产生变质、软化、
    褪色等现象,并可延长各构件的使用寿命,进而提升产品品质。

    3.本发明外套筒利用具有良好弹性以及较低硬度的塑胶材质所制成,便不需
    通过加工机具进行加工作业,而具有让外套筒容易组装在对接套筒上或拆下进
    行维修更换的优势,漆层增大对接套筒外径时,也不会影响外套筒在对接套筒
    上的滑移,进而提升组装、使用方便性。

    4.本发明的对接套筒与预设板体进行烤漆作业时,因不需在外侧另外罩覆套
    筒,完成烤漆作业后也不需再取下套筒,如此节省制程步骤,进而加快生产速
    度以及降低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立体外观图;

    图2是本发明的立体分解图;

    图3是本发明对接套筒铆接时的侧视剖面图;

    图4是本发明烤漆时的侧视剖面图;

    图5是本发明锁固元件以及外套筒组装前的侧视图;

    图6是本发明锁固元件以及外套筒组装后的侧视图;

    图7是本发明固定装置与板体组装后的侧视图;

    图8是本发明的组装步骤流程图;

    附图标记说明:1-对接套筒;10-容置空间;112-凸齿部;101-抵靠环面;113-
    抵持凸缘;11-结合部;114-卡固槽;111-抵持部;12-环凸体;2-锁固元件;21-
    旋动体;23-螺接部;211-啮合部;231-外螺纹;212-表面;24-连动部;22-杆身;
    241-嵌合区;221-卡持凸部;3-外套筒;30-滑移空间;32-延伸部;301-壁面;
    321-抵持部;31-握持部;4-弹簧;41-套接部;42-变形部;5-板体;50-对接孔;
    51-锁接孔;6-漆层;7-治具。

    具体实施方式

    为达成上述目的以及功效,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手段及其实施方法,兹绘
    图就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详加说明其特征与功能如下,以利于完全了解。

    请参阅图1、图2、图3、图5、图6、图7所示,是本发明的立体外观图、
    立体分解图、对接套筒铆接时的侧视剖面图、锁固元件以及外套筒组装前的侧
    视图、锁固元件以及外套筒组装后的侧视图、固定装置与板体组装后的侧视图,
    由图中所示可以清楚看出,本发明的固定装置,包括对接套筒1、锁固元件2、
    外套筒3以及弹簧4等所组成,其中:

    所述的对接套筒1内部贯穿有容置空间10,容置空间10下方内侧壁设有缩
    小内径的抵靠环面101,外部下方设有结合部11,并在结合部11外缘朝内凹设
    有阶状抵持部111,且抵持部111邻近对接套筒1转折处设有凸齿部112,抵持
    部111下方再朝外延伸有抵持凸缘113,且抵持部111与抵持凸缘113朝内形成
    有卡固槽114,再在远离结合部11的对接套筒1另一侧外缘设有环凸体12。

    所述的锁固元件2具有环状旋动体21,且旋动体21外缘的啮合部211具有
    复数立体啮合纹路,而旋动体21一侧表面212向外凸设的杆身22延伸有螺接
    部23,在靠近旋动体21的杆身22外缘凸设有卡持凸部221,并在螺接部23设
    有外螺纹231,再在远离杆身22、螺接部23的旋动体21另一侧面凸设有连动
    部24,且连动部24表面设有嵌合区241。

    所述的外套筒3为利用塑胶材质制成,外套筒3内部为贯通有滑移空间30,
    并在外部设有握持部31以及延伸部32,而握持部31具有复数立体纹路,再由
    握持部31向一侧延伸收束状的延伸部32,且延伸部32侧缘为向内凸设有一个
    或一个以上的抵持部321,其抵持部321可呈一环状或一个以上的凸块。

    所述的弹簧4在两侧分别具有套接部41,再在两个套接部41之间形成变形
    部42。

    上述的对接套筒1是利用接合部11,先固设在预设板体5的对接孔50中,
    且将锁固元件2组合在外套筒3的滑移空间30内,并在锁固元件2的杆身22、
    螺接部23外套设有弹簧4后,再通过对接套筒1内部的容置空间10供锁固元
    件2、外套筒3对位组装,且弹簧4一侧套接部41套装于杆身22的卡持凸部
    221,弹簧4另一侧套接部41即抵靠于对接套筒1内部容置空间10的抵靠环面
    101,再凭借锁固元件2外部结合的外套筒3,以延伸部32对位套接于对接套筒
    1外部,并利用延伸部32内一个或一个以上的抵持部321,抵持对接套筒1外
    部的环凸体12形成弹性变形后,套设、嵌扣在环凸体12,达到凭借外套筒3的
    握持部31供使用者手握,即以手动旋转方式将锁固元件2、外套筒3一起压合
    于对接套筒1,并供锁固元件2的螺接部23穿过预设板体5的对接孔50,而能
    锁入另一层叠状的预设板体5的螺接孔51内;也可利用锁固元件2的连动部24
    露出外套筒3收滑移空间30外部,供手工具嵌装在连动部24的嵌合区241后,
    进行旋传而将锁固元件2、外套筒3一起旋转压合于对接套筒1,再以锁固元件
    2的螺接部23穿过预设板体5的对接孔50,则可利用螺接部23的外螺纹231,
    锁入另一预设板体5的螺接孔51内。

    请参阅图3、图4、图5、图6、图7、图8所示,是本发明接套筒铆接时的
    侧视剖面图、烤漆时的侧视剖面图、锁固元件以及外套筒组装前的侧视图、锁
    固元件以及外套筒组装后的侧视图、固定装置与板体组装后的侧视图、组装步
    骤流程图,由图中所示可以清楚看出,本发明固定装置组装方法包括:

    (100)开始组装作业。

    (101)将固定装置的对接套筒1以结合部11穿设于预设板体5的对接孔
    50内。

    (102)再利用结合部11的阶状抵持部111贴抵在预设板体5对接孔50外
    侧上,并进行铆接让阶状抵持部111的凸齿部112压铆嵌固在对接孔50侧壁上,
    并压迫对接孔50侧壁形变置入抵持部111与抵持凸缘113之间的卡固槽114内。

    (103)对组装后的对接套筒1以及预设板体5进行烤漆作业,让对接套筒
    1以及预设板体5表面覆盖有漆层6。

    (104)所述的锁固元件2在旋动体21侧面向外延伸杆身22以及螺接部23,
    且旋动体21外表面则利用啮合部211,结合于外套筒3内部滑移空间30的壁面
    301,供杆身22以及螺接部23穿置在滑移空间30内,通过对接套筒1内部容
    置空间10供锁固元件2由旋动体21向外延伸的杆身22、螺接部23穿入,锁固
    元件2的旋动体21外结合的外套筒3则以一个或一个以上的抵持部321对位套
    接并嵌扣在对接套筒1外部的环凸体12。

    (105)螺接部23外套设有弹簧4,让弹簧4一侧抵持在旋动体21的杆身
    22的卡持凸部221外部,而弹簧4的另一侧即抵持在对接套筒1的容置空间10
    内的抵靠环面101,锁固元件2的旋动体21远离杆身22、螺接部23另一侧表
    面设有连动部24,并以连动部24延伸至外套筒3的滑移空间30外。

    (106)完成组装。

    上述本发明的固定装置,是将对接套筒1、锁固元件2、外套筒3、弹簧4
    等构件分开组装,则在对接套筒1结合于预设板体5上先进行铆接作业时,只
    需加压在对接套筒1,让抵持对接孔50周缘预设板体5上的凸齿部112压铆嵌
    入对接孔50侧壁内,并压迫对接孔50侧壁形变置入抵持部111与抵持凸缘113
    之间的卡固槽114内以形成定位。

    所述的对接套筒1组装在预设板体5后,便可对二者表面进行烤漆作业来
    覆盖有漆层6,由于先完成铆接组装,即可避免产生铆接时刮伤漆层6或重压使
    漆层6产生龟裂的情形;又因外套筒3利用塑胶材质所制成,其对接套筒1外
    表面增加漆层6而增大厚度时,其外套筒3也可随之弹性变形,而不会产生过
    度紧迫而使外套筒3不易滑移的情形,且外套筒3利用一个或一个以上的抵持
    部321套接、嵌扣在对接套筒1外部的环凸体12时,因塑胶材质的抵持部321
    具有比金属材质较小的硬度以及较好的弹性,便可避免抵持部321在组装或使
    用时刮伤漆层6。

    因一般烤漆作业都需经过烤漆炉加热,如此加快漆层6干燥以节省等待时
    间,由于完成烤漆作业后,才组装锁固元件2、外套筒3以及弹簧4,即可避免
    锁固元件2、外套筒3以及弹簧4在烤漆作业时进入烤漆炉或加热炉中承受高温,
    即不致让锁固元件2、外套筒3以及弹簧4的结构强度、性质等因加热形成破坏,
    也避免弹簧4回火而提前让弹性疲乏的情况发生,能够确保各构件的特有性质,
    更不会造成塑胶材质外套筒3因受热产生变质、软化、褪色或熔融、燃烧等现
    象;且锁固元件2以及弹簧4组装在外套筒3后,即可一同套接、组合在对接
    套筒1上方,因塑胶材质外套筒3的延伸部32具有比一般所使用的铝材质具有
    更良好的弹性,便不需通过加工机具进行加工作业,而可达到快速组装、接合
    固定装置的目的,并具有省时、省力的功效。

    再者,对接套筒1与预设板体5进行烤漆作业时,也不需在外侧另外罩覆
    套筒,完成烤漆作业后,便不需再取下套筒,进而可节省制程步骤,如此加快
    生产速度以及降低生产成本;且锁固件2、外套筒3或弹簧4损坏时,也可利用
    塑胶材质外套筒3的弹性,让三者一并拆下进行维修更换,不仅维修更换容易,
    且更换时也不会刮伤或毁损漆层6。

    上述构件的锁固元件2,其旋动体21另一侧表面所设的连动部24,是在连
    动部24具有可供手工具对位、嵌接的嵌合区241,而嵌合区241是可为十字槽
    沟、可供十字起子对位嵌合;一字槽沟、可供一字起子对位嵌合;六角形螺头、
    可供外六角板手对位嵌合;内六角槽孔、可供内六角板手对位嵌合,等配合各
    种手工具对位嵌合的嵌合区241,即可通过手工具嵌接连动部24的嵌合区241
    后,带动锁固元件2做旋转。至于外套筒3在外部的握持部31,具有复数直条
    状立体纹路是可为网纹状、横条状、凸点状等各种立体形状的纹路,可供使用
    者以手抓住握持部31进而旋转外套筒3。

    是以,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非因此局限本发明的专利
    范围,本发明固定装置组装方法,是凭借固定装置的对接套筒1,先铆接于预设
    板体5的对接孔50,并在对接套筒1以及预设板体5上进行烤漆作业后,再利
    用锁固元件2组装在塑胶材质外套筒3内的滑移空间30,并在锁固元件2的杆
    身22、螺接部23套装弹簧4后,将锁固元件2、外套筒3以及弹簧4一起对位
    组装在对接套筒1上方,俾可达到对接套筒1与锁固件2、外套筒3间方便快速
    组装、拆卸的目的,并可方便固定装置的各构件分开制造,对接套筒1与预设
    板体5烤漆作业覆盖有漆层6并进行组装后,不影响锁固元件2、外套筒3的滑
    移使用,组装以及使用过程也不会刮伤、毁损漆层6,故举凡可达成前述效果的
    结构、装置都应受本发明所涵盖,此种简易修饰以及等效结构变化,均应同理
    包含在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内,合予陈明。

    上述本发明的固定装置组装方法,在实际使用时,为可具有下列各项优点,
    如:

    (一)将固定装置的对接套筒1先装置在预设板体5的对接孔50,并利用
    结合部11贴抵在对接孔50周缘的预设板体上,并进行铆接,而让结合部11压
    铆嵌入在对接孔50侧壁内,再在对接套筒1以及预设板体5进行表面烤漆作业
    覆盖有漆层6,即可避免产生铆接时刮伤漆层6或重压使漆层6产生龟裂的情形。

    (二)所述的对接套筒1铆接于预设板体5后,再将组装后的锁固元件2、
    外套筒3以及弹簧4装设在对接套筒1上,使锁固元件2、外套筒3与弹簧4不
    进入烤漆炉或加热炉中,可避免锁固元件2、外套筒3与弹簧4在烤漆制程中产
    生变质、软化、褪色等现象,即可延长各构件的使用寿命。

    (三)所述的外套筒3为利用塑胶材质所制成,让外套筒3具有良好的弹
    性以及较低的硬度,便不需通过加工机具进行加工作业,而可达到快速组装、
    接合固定装置的目的,并具有让外套筒3容易组装在对接套筒1上或拆下进行
    维修更换的优势,且漆层6增大对接套筒1外径时,也不会影响外套筒3在对
    接套筒1上的滑移,更可让外套筒3拆装以及使用时不会刮伤漆层6。

    (四)对接套筒1与预设板体5进行烤漆作业时,因不需在外侧另外罩覆
    套筒,完成烤漆作业后也不需再取下套筒,进而可节省制程步骤。

    故,本发明为主要针对固定装置组装方法,为先将对接套筒装置在预设板
    体上,并通过铆接接合后,先在对接套筒以及预设板体上进行烤漆作业,以避
    免铆接时刮伤漆层或重压使漆层产生龟裂的情形为主要保护重点,再在对接套
    筒上方利用锁固元件、塑胶材质外套筒以及弹簧对位、套接组合,利用塑胶材
    质外套筒的良好弹性以及低硬度,便可在不使用加工机具下快速拆装外套筒,
    且外套筒拆装以及使用时也不会刮伤漆层为主要保护重点。

    以上说明对本发明而言只是说明性的,而非限制性的,本领域普通技术人
    员理解,在不脱离权利要求所限定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作出许多修改、
    变化或等效,但都将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关 键  词:
    固定 装置 组装 方法
      专利查询网所有文档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0条评论

    还可以输入200字符

    暂无评论,赶快抢占沙发吧。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固定装置组装方法.pdf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lichaxun.net/p-5052728.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2018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