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吸式生物质成型燃料气化锅炉及安装、燃烧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下吸式生物质成型燃料气化锅炉及安装、燃烧方法.pdf(7页完整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2261648 A (43)申请公布日 2011.11.30 CN 102261648 A *CN102261648A* (21)申请号 201110181933.1 (22)申请日 2011.06.30 F23B 90/06(2011.01) (71)申请人 黑龙江长志机械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地址 150000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王岗镇双红 路 38 号 (72)发明人 王怀彬 (74)专利代理机构 哈尔滨东方专利事务所 23118 代理人 陈晓光 (54) 发明名称 下吸式生物质成型燃料气化锅炉及安装、 燃 烧方法 (57) 摘要 下吸式生物质成型燃料气化锅炉及安。
2、装、 燃 烧方法。焦油含有苯酚, 如散发到空气中会对环 境造成污染, 对人体造成极大的危害。一种下吸 式生物质成型燃料气化锅炉, 其组成包括 :炉体 (1) , 所述的炉体上端装有带螺纹烟管 (6)的上锅 筒 (5), 所述的上锅筒连接水冷炉排 (8), 所述的 炉体内装有分离带 (11) , 所述的分离带装有气化 燃烧装置 (3), 所述的炉体底部装有耐热铸铁固 定炉排 (10), 所述的耐热铸铁固定炉排连接锅炉 本体 (2) , 所述的上锅筒连接锅炉烟气出口 (19)。 本发明用于下吸式生物质成型燃料气化锅炉。 (51)Int.Cl.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
3、申请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4 页 附图 1 页 CN 102261661 A1/1 页 2 1. 一种下吸式生物质成型燃料气化锅炉, 其组成包括 : 炉体, 其特征是 : 所述的炉体 上端装有带螺纹烟管的上锅筒, 所述的上锅筒连接水冷炉排, 所述的炉体内装有分离带, 所 述的分离带装有气化燃烧装置, 所述的炉体底部装有耐热铸铁固定炉排, 所述的耐热铸铁 固定炉排连接锅炉本体, 所述的上锅筒连接锅炉烟气出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下吸式生物质成型燃料气化锅炉, 其特征是: 所述的气化燃 烧装置包括设置在所述的分离带上的一组二次风管和燃气喷嘴组、 所述的二次风管连接二 次风喷嘴组, 所。
4、述的水冷炉排具有通气缝隙, 所述的燃气流通缝隙为 5-40 毫米。 3. 根据权利要求 1 或 2 所述的下吸式生物质成型燃料气化锅炉, 其特征是 : 由所述的 上锅筒与所述的水冷炉排之间形成下吸式生物质燃气发生室, 由所述的水冷炉排与所述的 耐热铸铁固定炉排之间形成上燃点火引燃室, 由所述的分离带两侧分别形成燃气燃烧室和 燃气燃烧室。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下吸式生物质成型燃料气化锅炉, 其特征是: 所述的气化燃 烧装置与所述的分离带一体化设置 : 所述的燃气喷嘴组直接安装在所述的分离带上 ; 所述 的燃气喷嘴组的布置方式是沿分离带整个宽度方向均布, 上下排数为 1-5 排 ; 燃气喷嘴个。
5、 数为1-100个 ; 所述的燃气喷嘴直径为10-200 ; 安装在所述的二次风管上的所述的二 次风喷嘴组与分离带上的燃气喷嘴组一体化设置 : 上下排数一一对应 ; 二次风喷嘴组直径 为 10 -50 ; 对流受热面为螺纹烟管。 5. 一种下吸式生物质成型燃料气化锅炉的安装方法, 其特征是 : 炉体、 锅炉本体和锅 炉底座内部围成的空间以分离带为界, 分离带前面分为下吸式生物质燃气发生室、 上燃点 火引燃室、 贮灰室, 分离带后面设一燃气燃烧室 ; 下吸式生物质燃气发生室为由上锅筒及其 内部的螺纹烟管和水冷炉排围成 ; 上燃点火引燃室为由水冷炉排和耐热铸铁固定炉排围 成 ; 贮灰室为由耐热铸铁。
6、固定炉排和锅炉底座围成 ; 燃气燃烧室设在水冷炉排末端下部的 分离带后面 ; 气化燃烧装置由燃气喷嘴组和二次风喷嘴组组成, 气化燃烧装置设置在水冷 炉排末端下部的分离带上, 沿分离带整个宽度方向均布 ; 二次风管沿分离带宽度方向镶嵌 在分离带中 ; 二次风喷嘴组、 安装在二次风管上 ; 上锅筒内安装的螺纹烟管为对流受热面 ; 锅炉烟气出口安装在上锅筒与螺纹烟管的出口处 ; 在炉体的前部设有加燃料炉门和引燃室 炉门和灰门。 6. 一种使用权利要求 1-4 所述的下吸式生物质成型燃料气化锅炉的燃烧方法, 其特 征是 : 下吸式生物质燃气发生室中产生的燃气流动方向是自上而下的, 采用上部进气, 上锅。
7、 筒内安装的螺纹烟管为对流受热面, 气化燃烧装置设置在水冷炉排末端下部的分离带上, 沿分离带整个宽度方向均布, 下吸式生物质燃气发生室的水冷炉排管间的燃气流通缝隙为 5-40 毫米。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2261648 A CN 102261661 A1/4 页 3 下吸式生物质成型燃料气化锅炉及安装、 燃烧方法 0001 技术领域 : 本发明涉及一种生物质燃料燃烧锅炉技术领域, 具体涉及一种下吸式生物质成型燃料 气化锅炉及安装制作方法。 0002 背景技术 : 现有生物质成型燃料气化锅炉存在的重大缺陷是燃料造气和气化燃烧不能一体化, 这 不仅增加了燃气输送设备的投资和安全隐患, 还。
8、导致气化燃气低温输送过程中析出焦油和 废水, 造成输送管道和燃烧器喷嘴堵塞, 严重影响了该技术应用。焦油含有苯酚, 如散发到 空气中会对环境造成污染, 对人体造成极大的危害。 0003 发明内容 :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合理巧妙的把造气、 燃气净化、 焦油汽化、 燃气燃烧集为一体 的下吸式生物质成型燃料气化锅炉, 从根本上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 0004 上述的目的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实现 : 下吸式生物质成型燃料气化锅炉, 其组成包括 : 炉体, 所述的炉体上端装有带螺纹烟 管的上锅筒, 所述的上锅筒连接水冷炉排, 所述的炉体内装有分离带, 所述的分离带装有气 化燃烧装置, 所述的炉体底部装。
9、有耐热铸铁固定炉排, 所述的耐热铸铁固定炉排连接锅炉 本体, 所述的上锅筒连接锅炉烟气出口。 0005 所述的下吸式生物质成型燃料气化锅炉, 所述的气化燃烧装置包括设置在所述的 分离带上的一组二次风管和燃气喷嘴组、 所述的二次风管连接二次风喷嘴组, 所述的水冷 炉排具有通气缝隙, 所述的燃气流通缝隙为 5-40 毫米。 0006 所述的下吸式生物质成型燃料气化锅炉, 由所述的上锅筒与所述的水冷炉排之间 形成下吸式生物质燃气发生室, 由所述的水冷炉排与所述的耐热铸铁固定炉排之间形成上 燃点火引燃室, 由所述的分离带两侧分别形成燃气燃烧室和燃气燃烧室。 0007 所述的下吸式生物质成型燃料气化锅炉。
10、, 所述的气化燃烧装置与所述的分离带一 体化设置 : 所述的燃气喷嘴组直接安装在所述的分离带上 ; 所述的燃气喷嘴组的布置方式 是沿分离带整个宽度方向均布, 上下排数为 1-5 排 ; 燃气喷嘴个数为 1-100 个 ; 所述的燃气 喷嘴直径为 10 -200 ; 安装在所述的二次风管上的所述的二次风喷嘴组与分离带上的 燃气喷嘴组一体化设置 : 上下排数一一对应 ; 二次风喷嘴组直径为 10 -50 ; 对流受热 面为螺纹烟管。 0008 一种下吸式生物质成型燃料气化锅炉的安装方法, 炉体、 锅炉本体和锅炉底座内 部围成的空间以分离带为界, 分离带前面分为下吸式生物质燃气发生室、 上燃点火引燃。
11、室、 贮灰室, 分离带后面设一燃气燃烧室 ; 下吸式生物质燃气发生室为由上锅筒及其内部的螺 纹烟管和水冷炉排围成 ; 上燃点火引燃室为由水冷炉排和耐热铸铁固定炉排围成 ; 贮灰室 为由耐热铸铁固定炉排和锅炉底座围成 ; 燃气燃烧室设在水冷炉排末端下部的分离带后 面 ; 气化燃烧装置由燃气喷嘴组和二次风喷嘴组组成, 气化燃烧装置设置在水冷炉排末端 下部的分离带上, 沿分离带整个宽度方向均布 ; 二次风管沿分离带宽度方向镶嵌在分离带 中 ; 二次风喷嘴组、 安装在二次风管上 ; 上锅筒内安装的螺纹烟管为对流受热面 ; 锅炉烟气 说 明 书 CN 102261648 A CN 102261661 A。
12、2/4 页 4 出口安装在上锅筒与螺纹烟管的出口处 ; 在炉体的前部设有加燃料炉门和引燃室炉门和灰 门。 0009 下吸式生物质成型燃料气化锅炉的燃烧方法, 下吸式生物质燃气发生室中产生的 燃气流动方向是自上而下的, 采用上部进气, 上锅筒内安装的螺纹烟管为对流受热面, 气化 燃烧装置设置在水冷炉排末端下部的分离带上, 沿分离带整个宽度方向均布, 下吸式生物 质燃气发生室的水冷炉排管间的燃气流通缝隙为 5-40 毫米。 0010 有益效果 : 1. 本发明通过全新的结构、 采用并实现全新的燃烧方式, 实现了炉内燃料造气、 燃气穿 过余热层的过滤净化、 焦油废水高温分解汽化、 燃气直接高温气化燃。
13、烧一体化功能, 结构简 单、 方便实用, 产气稳定, 燃烧完全, 投放燃料或除渣时不需停炉, 不用二次点火, 运行操作 简单, 安全可靠。适用于任何生物质成型燃料。 0011 本发明合理巧妙的把造气、 燃气净化、 焦油汽化、 燃气燃烧集为一体, 从根本上克 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 0012 本发明设有加燃料炉门和引燃室炉门使本产品在加填燃料时, 使本产品的炉温损 失的比较少, 引燃室炉门使本产品能够一次性加装燃料比其它炉体多。 0013 附图说明 : 附图 1 是本产品的结构示意图。 0014 具体实施方式 : 实施例 1 : 一种下吸式生物质成型燃料气化锅炉, 其组成包括 : 炉体 1, 所述。
14、的炉体 1 上端装有带 螺纹烟管 6 的上锅筒 5, 所述的上锅筒 5 连接水冷炉排 8, 所述的炉体下端连接锅炉底座 4, 所述的炉体内装有分离带 11, 所述的分离带装有气化燃烧装置 3, 所述的锅炉底座上方装 有耐热铸铁固定炉排 10, 所述的耐热铸铁固定炉排连接锅炉本体 2, 所述的上锅筒连接锅 炉烟气出口 19。 0015 实施例 2 : 实施例 1 所述的下吸式生物质成型燃料气化锅炉, 所述的气化燃烧装置 3 包括一组二 次风管 14 和燃气喷嘴组 12, 所述的二次风管连接二次风喷嘴组 13。 0016 实施例 3 : 实施例 1 所述的下吸式生物质成型燃料气化锅炉, 所述的炉体。
15、前方装有一组加燃料炉 门 16、 引燃室炉门 20 和灰门 17。 0017 实施例 4 : 实施例 1 所述的下吸式生物质成型燃料气化锅炉, 由所述的炉体与所述的上锅筒与所 述的分离带与所述的水冷炉排围成下吸式生物质燃气发生室 7, 由所述的炉体与所述的耐 热铸铁固定炉排与所述的分离带与所述的水冷炉排围成燃点火引燃室 9, 由所述的炉体与 所述的锅炉底座与所述的分离带与所述的耐热铸铁固定炉排围成贮灰室 18, 由所述的炉体 与所述的分离带围成燃气燃烧室 15, 由所述的下吸式生物质燃气发生室与所述的水冷炉排 围成上燃点火引燃室组成燃气燃烧室。 0018 实施例 5 : 一种下吸式生物质成型燃。
16、料气化锅炉的安装方法, 炉体、 锅炉本体和锅炉底座内部围 说 明 书 CN 102261648 A CN 102261661 A3/4 页 5 成的空间以分离带为界, 分离带前面分为下吸式生物质燃气发生室、 上燃点火引燃室、 贮灰 室, 分离带后面设一燃气燃烧室 ; 下吸式生物质燃气发生室为由上锅筒及其内部的螺纹烟 管和水冷炉排围成 ; 上燃点火引燃室为由水冷炉排和耐热铸铁固定炉排围成 ; 贮灰室为由 耐热铸铁固定炉排和锅炉底座围成 ; 燃气燃烧室设在水冷炉排末端下部的分离带后面 ; 气 化燃烧装置由燃气喷嘴组和二次风喷嘴组组成, 气化燃烧装置设置在水冷炉排末端下部的 分离带上, 沿分离带整个。
17、宽度方向均布 ; 二次风管沿分离带宽度方向镶嵌在分离带中 ; 二 次风喷嘴组、 安装在二次风管上 ; 上锅筒内安装的螺纹烟管为对流受热面 ; 锅炉烟气出口 安装在上锅筒与螺纹烟管的出口处 ; 在炉体的前部设有加燃料炉门和引燃室炉门和灰门。 0019 实施例 6 : 实施例 5 所述的下吸式生物质成型燃料气化锅炉的安装方法, 气化燃烧装置与分离带 一体化设置, 燃气喷嘴组直接设计在分离带上 ; 燃气喷嘴组的布置方式是沿分离带整个宽 度方向均布, 上下排数为1-5排 ; 燃气喷嘴个数为1-100个 ; 燃气喷嘴直径为10-200 ; 安装在二次风管上的二次风喷嘴组与分离带上的燃气喷嘴组一体化设置,。
18、 个数一一对应, 上下排数一一对应 ; 二次风喷嘴组直径为 10 -50 ; 对流受热面为螺纹烟管。 0020 实施例 7 : 实施例 5 或 6 所述的下吸式生物质成型燃料气化锅炉的燃烧方法, 下吸式生物质燃气 发生室中产生的燃气流动方向是自上而下的, 下吸式生物质燃气发生室的水冷炉排管间的 燃气流通缝隙为 5-40 毫米。 0021 实施例 8 : 上述实施例所述的下吸式生物质成型燃料气化锅炉, 由炉体、 锅炉本体、 下吸式生物质 成型燃料气化燃烧装置和锅炉底座组成 ; 锅炉本体由水冷壁、 水冷炉排、 集箱、 下降管、 上锅 筒和上锅筒内的螺纹烟管以及排污管、 供 (汽) 回水管等组成 ;。
19、 下吸式生物质成型燃料气化 燃烧装置由燃气喷嘴组和二次风喷嘴组组成 ; 锅炉底座由型钢焊接组成。 0022 下吸式生物质燃气发生室设置于上锅筒与水冷炉排之间 ; 在水冷炉排下部设置耐 热铸铁固定炉排, 在水冷炉排与耐热铸铁固定炉排之间设置上燃点火引燃室 ; 在水冷炉排 末端下部设有分离带将锅炉分为燃气发生室和燃气燃烧室, 即隔墙前部为燃气发生室及上 燃点火引燃室, 隔墙后部为燃气燃烧室 ; 下吸式生物质燃气发生室的水冷炉排设通气缝隙 ; 燃气燃烧装置的燃气喷嘴组和二次风喷嘴组均设置在水冷炉排末端下部的分离带上, 它们 沿分离带整个宽度方向呈上下若干排均布。 在下吸式生物质燃气发生室正面设置加燃。
20、料炉 门 ; 在水冷炉排与耐热铸铁固定炉排之间设置上燃点火引燃室炉门 ; 在底座上位于固定炉 排下方设有灰门 ; 炉门和灰门等都设置于锅炉的正面。 0023 炉体、 锅炉本体和锅炉底座内部围成的空间以分离带为界, 分离带前面分为上、 中、 下三室, 分离带后面设一后置室。 上室为由上锅筒及其内部的螺纹烟管和水冷炉排围成 的空间, 即下吸式生物质燃气发生室 ; 中室为由水冷炉排和耐热铸铁固定炉排围成的空间, 即上燃点火引燃室 ; 下室为由耐热铸铁固定炉排和锅炉底座围成的空间, 即贮灰室。 后置室 设在水冷炉排末端下部的分离带后面, 此空间为燃气燃烧室, 即分离带前面为燃气发生室 及上燃点火引燃室。
21、和贮灰室, 分离带后面为燃气燃烧室 ; 气化燃烧装置由燃气喷嘴组和二 次风喷嘴组组成, 它们均设置在水冷炉排末端下部的分离带上, 沿分离带整个宽度方向呈 上下若干排均布 ; 二次风管沿分离带宽度方向镶嵌在分离带中 ; 二次风喷嘴组安装在二次 说 明 书 CN 102261648 A CN 102261661 A4/4 页 6 风管上 ; 上锅筒内安装的螺纹烟管为对流受热面 ; 锅炉烟气出口安装在上锅筒与螺纹烟管 的出口处 ; 在炉体的前部设有加燃料炉门和引燃室炉门以及灰门。 说 明 书 CN 102261648 A CN 102261661 A1/1 页 7 图 1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2261648 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