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17

可换向婴儿车.pdf

  • 上传人:b***
  • 文档编号:5037461
  • 上传时间:2018-12-07
  • 格式:PDF
  • 页数:17
  • 大小:944.61KB
  •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010179308.9

    申请日:

    2010.05.19

    公开号:

    CN102248961A

    公开日:

    2011.11.23

    当前法律状态:

    驳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驳回IPC(主分类):B62B 9/12申请公布日:20111123|||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B62B 9/12申请日:20100519|||公开

    IPC分类号:

    B62B9/12

    主分类号:

    B62B9/12

    申请人:

    明门香港股份有限公司

    发明人:

    陈旭辉; 陈舜民

    地址:

    中国香港中环永吉街8号诚利商业大厦7楼F室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中国商标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11234

    代理人:

    万学堂

    PDF完整版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可换向婴儿车,其包含分别设于两侧的前、后脚管及前、后车轮座的二车轮自动定向机构。各车轮自动定向机构借由在前、后车轮座分别设一位于车轮座的转动部的定位槽、一位于车轮座的固定部且能与定位槽卡合的定位件及可将定位件对定位槽偏压的一弹性组件,并借由连接二定位件的一制动件、滑接于后脚管且能连动制动件的一滑动件、能对滑动件偏压使滑动件复位的一复位件,及设于手推管邻接于该脚管的一端的一致动部,使手推管换向时,能驱动车轮自动定向机构,使其中一定位件与其对应的定位槽卡合,而另一定位件脱离其对应的定位槽,当定位件与定位槽卡合时,就能使其对应的车轮座被锁定,而将车轮自动定向。

    权利要求书

    1.一种可换向婴儿车,包含一车体框架,该车体框架包括两对称的侧脚
    架,及一相对该侧脚架可在一朝向婴儿车后方的后向使用位置与一朝向婴儿车
    前方的前向使用位置之间转动换向的手推管,每一侧脚架包含一前脚管与一后
    脚管,以及分别设置于该前脚管和后脚管底端的前、后车轮总成,该前、后车
    轮总成分别包括固接至该前、后脚管的前、后车轮座及连接至该前、后车轮座
    的前、后车轮,其特征在于:该前、后车轮座各包括一固接至该前或后脚管的
    固定部及一连接各该前、后车轮且可分别相对固定部转动的转动部,各该侧脚
    架上还设有一车轮自动定向机构,通过该手推管的转动换向,会连带使该前、
    后车轮座之一者的转动部受到限制而无法相对于该固定部转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换向婴儿车,其特征在于:
    各该车轮自动定向机构分别对应一侧脚架及相连该侧脚架的前、后车轮总
    成,各该车轮自动定向机构包括分别设于该前、后转动部的二定位槽、分别由
    该前、后固定部向对应的该前、后转动部延伸且能与相对应的该定位槽卡合的
    二定位件、连接该二定位件的一制动件、滑接于该后脚管且能连动该制动件的
    一滑动件,及设于该手推管邻接于该后脚管的一端的一致动部;
    通过该手推管的转动换向,该致动部会抵触该滑动件,并推动该滑动件沿
    该后脚管移动,以连动该制动件将前、后车轮座之一者的定位件远离相对应的
    定位槽,让相应的车轮座转动部解除定向限制而得以转动。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换向婴儿车,其特征在于:各该轮自动定向机构
    还包括:分别将该二定位件对相对应的该定位槽偏压的二弹性组件、能对该滑
    动件偏压使该滑动件复位的一复位件;
    通过该手推管由该后向使用位置向该前向使用位置转动至该致动部抵触
    该滑动件时,该致动部向该滑动件施一向上推力,并连动该制动件朝该前车轮
    座移动,且连动设于该后车轮座的该定位件脱离该定位槽,而设于该前车轮座
    的该定位件借由该弹性组件偏压进入对应的该定位槽,从而使该前车轮自动定
    向;通过该手推管由该前向使用位置向该后向使用位置转动解除对该滑动件施
    力,该滑动件借由该复位件的偏压复位,并连动该制动件朝该后车轮座移动,
    且连动设于该前车轮座的该定位件脱离该定位槽,而设于该后车轮座的该定位
    件借由该弹性组件偏压进入对应的该定位槽,从而使该后车轮自动定向。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换向婴儿车,其特征在于:该前车轮的轮轴与该
    前转动部的连接位置偏离该前转动部的转动轴,且该连接位置与设于该前转动
    部的定位槽位于该前转动部的转动轴的两侧;该后车轮的轮轴与该后转动部的
    连接位置偏离该后转动部的转动轴,且该连接位置与设于该后转动部的定位槽
    位于该后转动部的转动轴的两侧。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可换向婴儿车,其特征在于:设于该前、后固定部
    的定位件分别位于该前、后脚管的相对侧。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换向婴儿车,其特征在于:该滑动件具有一设于
    该后脚管内且与该制动件连接的滑块,一套设于该后脚管外且与该滑块连接的
    套管部,及一自该套管部延伸并与该致动部相配合的凸耳。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可换向婴儿车,其特征在于:该后脚管的管壁上开
    设一对长槽孔且该滑动件的滑块通过该一对长槽孔铆接至该套管部。
    8.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换向婴儿车,其特征在于:该制动件为钢线。
    9.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可换向婴儿车,其特征在于:该滑动件的凸耳朝向
    该手推管延伸,致使该手推管换向时,该致动件能旋转地与该凸耳接触。
    10.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可换向婴儿车,其特征在于:该滑动件具有一
    引导路径,致使该手推管换向时,该致动件与该滑动件的接触点能沿着该引导
    路径移动,并推动该滑动件沿着该后脚管移动。
    11.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可换向婴儿车,该滑动件移动的距离与该定位件
    移动的距离相当。
    12.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可换向婴儿车,其特征在于:该前车轮
    座还包括:一设于该前固定部的手动定位件,且该手动定位件与设于该前固定
    部的该定位件相对于该前脚管分别位于相反两侧;该后车轮座还包括:一设于
    该后固定部的手动定位件,且该手动定位件与设于该后固定部的该定位件相对
    于该后脚管分别位于相反两侧。

    说明书

    可换向婴儿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推手可换向婴儿车,特别是涉及一种推手换向后,沿移动
    方向的后侧车轮可自动定向的可换向婴儿车。

    背景技术

    一般可换向婴儿车的设计,其手推管可以在一朝向婴儿车后方的后向使用
    位置与一朝向婴儿车前方的前向使用位置之间转动换向。当手推管在后向使用
    位置推动婴儿车时,在婴儿车上的婴幼儿可以面对前方移动,使婴幼儿可以观
    赏前方的景物;当手推管在前向使用位置推动婴儿车时,在婴儿车上的婴幼儿
    背对前方移动,但是可以面对在婴儿车后方的照护者,方便照护者与婴幼儿互
    动。因此,照护者可依据使用需求选择手推管位于后向使用位置或前向使用位
    置。

    然而,一般可换向婴儿车通常具有四个轮组,包括对称的两个前轮组及两
    个后轮组,当婴儿车移动的时候,沿着移动方向,位于前侧的车轮可以控制婴
    儿车转弯的方向,而位于后侧的车轮若没有定向使其沿一直线运动,会使婴儿
    车不容易沿着所欲移动的方向移动,也就是不容易控制婴儿车的移动方向。所
    以当婴儿车的手推管在后向使用位置时,须将婴儿车的后轮组的车轮定向,才
    容易控制婴儿车的移动方向;当婴儿车的手推管在前向使用位置时,须将婴儿
    车的前轮组的车轮定向,才容易控制婴儿车的移动方向。因此,如何在婴儿车
    换向使用时,自动将前轮组或后轮组的车轮定向,仍存在一需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在提供一种婴儿车换向使用时,其车轮可自动定向的可换
    向婴儿车。

    本发明可换向婴儿车,包含:一车体框架,该车体框架包括两对称的侧脚
    架,及一相对该侧脚架可在一朝向婴儿车后方的后向使用位置与一朝向婴儿车
    前方的前向使用位置之间转动换向的手推管,每一侧脚架包含一前脚管与一后
    脚管,以及分别设置于该前脚管和后脚管底端的前、后车轮总成,该前、后车
    轮总成分别包括固接至该前、后脚管的前、后车轮座及连接至该前、后车轮座
    的前、后车轮,该前、后车轮座各包括一固接至该前或后脚管的固定部及一连
    接各该前、后车轮且可分别相对固定部转动的转动部,各该侧脚架上还设有一
    车轮自动定向机构,通过该手推管的转动换向,会连带使该前、后车轮座之一
    者的转动部受到限制而无法相对于该固定部转动。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借由手推管换向时驱动车轮定向机构,实现前车
    轮或后车轮自动定向,而能在推动婴儿车时容易控制婴儿车的移动方向,方便
    使用者操控婴儿车。

    附图说明

    图1是一说明本发明可换向婴儿车的一第一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2是一说明该第一较佳实施例的手推管位于前向使用位置的示意图。

    图3是一说明该第一较佳实施例的车轮自动定向机构的部分构件的部分剖
    视图。

    图4是一说明该第一较佳实施例的前车轮总成与该车轮自动定向机构的另
    一部分构件的剖视图。

    图5是一说明该第一较佳实施例的后车轮总成与该车轮自动定向机构的另
    一部分构件的剖视图。

    图6是一说明该车轮自动定向机构的一致动部与一滑动件的局部放大图。

    图7是一说明该车轮自动定向机构的该致动部与该滑动件的作用关系的局
    部放大图。

    图8是一类似图4的视图,说明该车轮自动定向机构的一定位件脱离一定位
    槽。

    图9是一说明本发明可换向婴儿车的一第二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10是一说明该第二较佳实施例的一致动部与一滑动件的局部放大图。

    图11是一说明该第二较佳实施例的一前车轮座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本领域一般技术人员理解和实现本发明,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
    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

    参阅图1,本发明可换向婴儿车1之第一较佳实施例,包含一车体框架100,
    车体框架100包括两对称的侧脚架10,及一手推管20,手推管20相对侧脚架10
    可在一朝向婴儿车1后方的后向使用位置(如图1所示的位置)与一朝向婴儿车1
    前方的前向使用位置(如图2所示的位置)之间转动换向,前向使用位置即手推
    管20沿图1中箭头所示方向枢转后的位置。每一侧脚架10包含一前脚管11与一
    后脚管12,以及分别设置于前脚管11底端的前车轮总成2和后脚管12底端的后
    车轮总成3。前车轮总成2包括固接至前脚管11的前车轮座21及连接至前车轮座
    21的前车轮22,前车轮座21包括:一固接至前脚管11的前固定部211及一连接
    前车轮22的前转动部212。后车轮总成3包括固接至后脚管12的后车轮座31及连
    接至后车轮座31的后车轮32,该车轮座31包括:一固接至后脚管12的后固定部
    311及一连接后车轮32的后转动部312。

    参阅图1、图3、图4及图5,婴儿车1还包含两对称的车轮自动定向机构4,
    各车轮自动定向机构4分别对应一侧脚架10及相连侧脚架10的前、后车轮总成
    2、3。各车轮自动定向机构4包括分别设于前、后转动部212、312的二定位槽
    41、41’、分别由前、后固定部211、311向对应的前、后转动部212、312延伸
    且能与相对应的定位槽41、41’卡合的二定位件42、42’、分别将二定位件42、
    42’对相对应的定位槽41、41’偏压的二弹性组件43、43’、连接二定位件42、
    42’的一制动件44、滑接于后脚管12且能连动制动件44的一滑动件45、能对滑
    动件45偏压使滑动件45复位的一复位件46,及设于手推管20邻接于后脚管12的
    一端的一致动部47。参阅图4,前车轮22的轮轴221与前转动部212的连接位置
    23偏离前转动部212的转动轴I,且连接位置23与设于前转动部212的定位槽41
    位于前转动部212的转动轴I的两侧;同样地,参阅图5,后车轮32的轮轴321与
    后转动部312的连接位置33偏离后转动部312的转动轴II,且连接位置33与设于
    后转动部312的定位槽41’位于后转动部312的转动轴II的两侧。再参阅图1,
    设于前、后固定部211、311的定位件42、42’分别位于前、后脚管11、12的相
    对侧。

    参阅图1与图3,滑动件45具有一设于后脚管12内且与制动件44连接的滑块
    451,一套设于后脚管12外且与滑块451连接的套管部452,及一自套管部452延
    伸并与致动部47相配合的凸耳453。参阅图3、图6与图7,滑动件45的凸耳453
    朝向手推管20延伸,致使手推管20换向时,致动件47能旋转地与凸耳453接触。
    而且滑动件45具有一引导路径454,致使手推管20换向时,致动件47与滑动件
    45的接触点能沿着引导路径454移动,并推动滑动件45沿着后脚管12移动。后
    脚管12的管壁上开设一对长槽孔121,且滑动件45的滑块451通过一对长槽孔
    121铆接至套管部452。复位件46设于后脚管12内,其一端抵于滑块451,另一
    端固定于后脚管12上。

    在本实施例中,制动件44为钢线,弹性组件43、43’及复位件46为弹簧。
    制动件44沿着前脚管11及后脚管12的中空部分设置,并于接近前、后车轮座21、
    31处穿出前、后脚管11、12,其两端分别与定位件42、42’连接。

    参阅图1、图4及图5,当手推管20在如图1所示的后向使用位置时,推动婴
    儿车,会使婴儿车往其前方移动,如图4所示,此时设于前车轮座21的定位件
    42受到制动件44的拉力脱离定位槽41,而使前车轮22可以自由转动,同时定位
    件42使弹性组件43被压缩;如图5所示,此时设于后车轮座31的定位件42’受
    到弹性组件43’偏压进入定位槽41’中,而使后转动部312被锁定不能自由转
    动,同时将后车轮32定向。

    再参阅图1与图2,当手推管20沿图1中箭头所示方向枢转至如图2所示的前
    向使用位置时,参阅图6与图7,设于手推管20的致动部47随着手推管20旋转地
    移动,且致动部47随着枢转的手推管20移动的过程中会抵触滑动件45的凸耳
    453并沿着引导路径454移动,通过手推管20由后向使用位置向前向使用位置转
    动,而使致动部47抵触滑动件45时,致动部47向滑动件45施一向上推力使滑动
    件45向上移动,并连动制动件44朝前车轮座21移动,且连动设于后车轮座31的
    定位件42’,也就是滑动件45移动的距离与定位件42’移动的距离相当,借此
    定位件42’脱离定位槽41’(参阅图8),使得后转动部312解除定向限制,后车
    轮32即可自由转动。再者,由于制动件44往前车轮座21移动而解除对前车轮座
    21内的定位件42的拉力,而且前车轮22的轮轴221与前转动部212的连接位置23
    偏离前转动部212的转动轴I(参阅图4),也就是前车轮22的轮轴221偏离前车
    轮座21与前脚管11固接处,当前脚管11带动前车轮22时,以移动方向为基准,
    前车轮22的轮轴221会在前脚管11的相对后方,因此,当手推管20由后向使用
    位置换到前向使用位置并推动婴儿车时,前转动部212需转动180度才能配合移
    动方向的转变,使前车轮22的轮轴221位于前脚管11的相对后方,而能被前脚
    管11所带动,当然,后车轮座31的后转动部312也会转动180度,使得后车轮32
    位于后脚管12的相对后方。也因为前转动部212转动180度,使得定位槽41转动
    至与定位件42对应的位置,而定位件42借由弹性组件43偏压进入对应的定位槽
    41(可参阅图5中定位件42’与定位槽41’的作用关系,不再另外图示说明),
    并将前转动部212锁定,从而使前车轮22自动定向。

    同理,当手推管20由前向使用位置转换至后向使用位置时,通过手推管20
    由前向使用位置向后向使用位置转动解除对滑动件45施力,由于滑动件45原先
    受到致动部47向上的推力,使得滑块451挤压复位件46,并使复位件46蓄积回
    复力,当滑动件45上的推力解除后,滑动件45借由复位件46的偏压复位,并连
    动制动件44朝后车轮座31移动,且制动件44连动设于前车轮座21的定位件42脱
    离定位槽41(可参阅图8中定位件42’与定位槽41’的作用关系,不再另外图示
    说明),使前转动部212解除定向限制,前车轮22可自由转动;再者,由于制动
    件44往后车轮座31移动而解除对后车轮座31内的定位件42’的拉力,当手推管
    20由后向使用位置推动婴儿车时,后转动部312配合移动方向的改变而转180
    度,借此使定位槽41’转动至与定位件42’对应的位置,而设于后车轮座31
    的定位件42’借由弹性组件43’偏压进入对应的定位槽41’,并将后转动部
    312锁定,从而使后车轮32自动定向(参阅图5)。

    由前述可知,当手推管20位于后向使用位置时,后车轮32自动定向,而前
    车轮22可自由转动;当手推管20位于前向使用位置时,前车轮22自动定向,而
    后车轮32可自由转动,借此,在婴儿车移动时,在移动方向上位于相对后方的
    车轮都可以被自动定向,而能容易控制婴儿车的移动方向。

    参阅图9与图10,本发明可换向婴儿车1’之第二较佳实施例,与第一较佳
    实施例大致相同,其所差异之处在于,第一较佳实施例中,滑动件45的凸耳453
    为块状,且致动部47也为块状(参阅图1),而第二较佳实施例中,滑动件45’
    的凸耳453’为具有弧形斜面的板片,而致动部47’为插销,其功能与第一较
    佳实施例相同。此外,参阅图9与图11,第二较佳实施例的前车轮座51还包括:
    一设于前固定部511的手动定位件513,且手动定位件513与设于前固定部511的
    定位件62相对于前脚管11’分别位于相反两侧,借此,当手推管20’位于后向
    使用位置时,后车轮32’可自动定向,而设于前转动部512的定位槽61位于对
    应手动定位件513的位置,借由手动将手动定位件513推入定位槽61,即可将前
    转动部512锁定,而使前车轮22’定向,借此能使前车轮22’与后车轮32’同
    时定向。同样地,后车轮座52还包括:一设于后固定部521的手动定位件523(其
    结构与图11所示的手动定位件513相同,不再另外图示),且手动定位件523与
    设于后固定部521的定位件(参阅图11所示定位件62)相对于后脚管12’分别位
    于相反两侧。借此,当手推管20’位于前向使用位置时,前车轮22’可自动定
    向,而后车轮32’可借由手动定位件523手动定向,其原理如前述说明,不再
    重述。所以当手推管20’位于前向使用位置时,前车轮22’与后车轮32’也能
    同时定向。因此,第二较佳实施例除了前、后车轮22’、32’可以被自动定向
    之外,也可以选择性的以手动方式,将前、后车轮22’、32’同时定向。

    虽然通过实施例描绘了本发明,但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知道,在不脱离本
    发明的精神和实质的情况下,就可使本发明有许多变形和变化,本发明的范围
    由所附的权利要求来限定。

    关 键  词:
    换向 婴儿
      专利查询网所有文档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0条评论

    还可以输入200字符

    暂无评论,赶快抢占沙发吧。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可换向婴儿车.pdf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lichaxun.net/p-5037461.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2018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