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属于农药激素类 扦插在植物优良品种的繁殖中有着特殊的意义,这是因为用这种方法培育出来的后代,完整地、单一地保留了母体的优良特性;此外有的植物的种子很少,难于大量得到,要大量繁殖也常用扦插。使用这种方法的关键就是插条要能够长出根来,这样插条才能成活。但是各种植物的插条的生根能力是很不一样的,有的就很易生根,例如杨、柳;有的就很难生根,例如红松。为了提高插条的成活率,通常要用生根促进剂来处理插条。
目前最常用的生根促进剂有吲哚丁酸(IBA)、萘乙酸(NAA)、吲哚乙酸等[L.G.Nickell,Plant Growth Regulators Agricul-tural Uses Springer-Verlag,Berlin 1982 Chapter 2]。
但是在实际应用中,多使用混剂以提高插条的生根能力。国内的ABT生根粉(北京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生产)就是这种类型,并认为是当前国内最好的生根剂,正在推广使用,但是此类生根剂对于某些难于生根的树种如红松、落叶松、湿地松、火炬松等药效就很不理想。最近我们在国内外首次发现通式(Ⅰ)和(Ⅱ)
(Ⅰ)式中X=H,烷基,Cl,Br,I,或CN
M=H,或碱金属
(Ⅱ)式中X=H,卤素,烷基,烷氧基,芳氧基,硝基,氰基或烷硫基
n=1或2
Y=O,S,或NH
M=H或碱金属元素
的化合物,包括其几何异构体及光学异构体,都具有显著的促进生根作用。(Z.R.Zhao,G.R.Li and G.Q.Huang“Promotive Effect of Chrysanthemic Acids on Adventitious Root Formation in some Plants”J.Plant Growth Regul.(1991)10:221-223;黄桂琴 李广仁和赵仲仁“菊酸及其衍生物的某些植物生长调节活性”南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1992)No.1:97-100)
同时,我们又发现,作为植物最重要的营养元素之一的钾不但对植物的不定根形成而且对根的生长也有明显的促进作用。(Z.R.Zhao,G.R.Li and G.Q.Huang“Promotive Effect of Potassium on Adeventitious Root Formation in Some Plants”Plant Science 79(1991):47-50;钾对离体黄瓜子叶生根及根生长的促进作用”赵仲仁、黄桂琴、李广仁植物生理学通讯1991,27(3);197-199)。
基于以上发现,我们将通式为(Ⅰ)或(Ⅱ)的化合物与氯化钾、氯化铵及四氯化钛抗坏血酸络合物按一定比例混合,所得的制剂有很强的促进生根及促进根生长地作用,特别是对于那些难于生根的植物(如红松、落叶松、湿地松、火炬松等)的插条有很强的促进作用,另外此混剂易溶于水,不必使用有机溶剂,从而配制简单,使用方便,价格低廉,药效高,因而使用起来将更为经济。
实施例1
采用绿豆(Phaseolus radiatus L.)下胚轴生根试法(参照[美]韦弗著,农业中的植物生长物质,科学出版社,1979,45-46页)。选取毛绿品种绿豆种子浸种4小时后,置于放有潮湿滤纸的大培养皿中,晚上将露白的种子均匀播种于洗净的黄沙上,沙中加入自来水,使液面刚好与沙面平。次日,将绿豆种皮去掉,用镊子在沙中钻一小孔,使胚根插入沙中,加入自来水,也使液面刚好与沙面平。将沙盘置于25℃,光照700-750米烛光下培养,经常加水,使沙子湿润,8-9天后,从幼苗子叶节下3厘米处切去根系去掉子叶,将带有3厘米下胚轴,上胚轴第一对真叶与复叶的切段浸入蒸馏水中待用。每个50ml的三角并中,加入35ml待试液,下胚轴6个,每个处理三次重复。下胚轴白天照光,晚上暗中培养(26℃),7天后测定每6个下胚轴的生根数,测试结果如表1
表1 菊酸钠、氯化钾、氯化铵及钛的抗坏血酸络合物对绿豆下胚轴生根的影响:
处理(ppm) 6个下胚轴生根数 促进百分率(%)
对照 119.5±19.3
KCl300164.7±40.8 37.8
KCl300+NH4Cl100+Ti10196.5±46.3 64.4
菊酸钠30253.7±42.3 112.3
KCl300+NH4Cl100+Ti10322.2±68.5 169.6
+菊酸钠30
IBA1.0213.5±23.9 78.6
当待试液为KCl300+NH4Cl100+Ti10+菊酸钠30时,6个下胚轴生根数为322.2±68.5,促进生根百分率为169.6。
菊酸钠的结构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