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17

图像形成装置.pdf

  • 上传人:62****3
  • 文档编号:5030534
  • 上传时间:2018-12-07
  • 格式:PDF
  • 页数:17
  • 大小:492.32KB
  •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110061711.6

    申请日:

    2011.03.15

    公开号:

    CN102190175A

    公开日:

    2011.09.21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B65H 5/38申请日:20110315|||公开

    IPC分类号:

    B65H5/38; B65H29/58; G03G15/00

    主分类号:

    B65H5/38

    申请人:

    夏普株式会社

    发明人:

    成清隆久

    地址:

    日本大阪府大阪市

    优先权:

    2010.03.15 JP 2010-057343

    专利代理机构: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72001

    代理人:

    李浩;王忠忠

    PDF完整版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具有旋转的一对辊,选择地执行正向搬运及之字路线搬运,其中,具有引导部件,设置在所述正向搬运中的所述各辊的下游侧,并移动到第1位置及第2位置之一;和控制部,当进行所述正向搬运时,使所述引导部件移动到所述第1位置,当进行所述之字路线搬运时,使所述引导部件移动到所述第2位置,所述第1位置是所述引导部件退避开所述正向搬运中所述各辊下游侧的记录纸张路径的位置,所述第2位置是可将夹入在所述各辊间的记录纸张放置于所述引导部件上的位置。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具有旋转的一对辊,选择地执行在所述各辊间夹持并搬运记录纸张的正向搬运以及之字路线搬运,在所述之字路线搬运中,通过使记录纸张搬运过程中的所述各辊暂时停止并反向旋转,将所述记录纸张的搬运方向切换为反方向,其特征在于,具有引导部件,设置在所述正向搬运中的所述各辊的下游侧,并移动到第1位置及第2位置之一;和控制部,当进行所述正向搬运时,使所述引导部件移动到所述第1位置,当进行所述之字路线搬运时,使所述引导部件移动到所述第2位置,所述第1位置是所述引导部件退避开所述正向搬运中的所述各辊下游侧的记录纸张路径的位置;所述第2位置是可将夹入在所述各辊间的记录纸张放置于所述引导部件上的位置。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具有排纸托盘;所述各辊是排纸辊;所述正向搬运是将印刷后的记录纸张夹持在所述各排纸辊之间并搬运后排出到所述排纸托盘;所述第1位置是所述引导部件退避开从所述各排纸辊到所述排纸托盘的记录纸张的排出路径的位置;所述第2位置在所述排纸托盘上方。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当进行所述正向搬运时,通过正向搬运路径将印刷后的记录纸张导向所述各排纸辊;当进行所述之字路线搬运时,通过与所述正向搬运路径不同的迂回路径,将所述记录纸张从所述各排纸辊再次导入到正向搬运路径后,反转所述记录纸张的表背面,在所述记录纸张的背面进行印刷。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若在所述记录纸张的背面进行印刷,则进行所述正向搬运。5.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当进行所述正向搬运时,通过正向搬运路径将印刷后的记录纸张导向所述各排纸辊;当进行所述之字路线搬运时,通过与所述正向搬运路径不同的迂回路径,将所述记录纸张从所述各排纸辊排出到与所述排纸托盘不同的排纸托盘。6.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导部件是可绕轴旋转的引导板;所述控制部通过使所述引导板绕所述轴旋转,使所述引导板移动到第1位置及第2位置之一。7.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导部件是可绕轴旋转的引导板;所述控制部通过使所述引导板绕所述轴旋转,使所述引导板移动到第1位置及第2位置之一。8.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导部件是可绕轴旋转的引导板;所述控制部通过使所述引导板绕所述轴旋转,使所述引导板移动到第1位置及第2位置之一。9.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导部件是可绕轴旋转的引导板;所述控制部通过使所述引导板绕所述轴旋转,使所述引导板移动到第1位置及第2位置之一。10.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当所述引导板位于所述第2位置时,所述引导板的上面抵接于所述记录纸张的下面;当所述引导板位于所述第1位置时,所述引导板中远离所述轴侧的一端位于比所述引导板位于所述第2位置时还低的位置。11.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轴在所述引导板中靠近所述各辊侧的一端与各辊平行地设置。1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在进行所述之字路线搬运前,通过正向搬运路径将记录纸张导向所述各排纸辊;所述控制部在从记录纸张的顶端到达所述各排纸辊的时刻至开始所述之字路线搬运的时刻的期间,将所述引导部件保持在所述第2位置。

    说明书

    图像形成装置

    涉及申请/优先权的援引

    本申请请求基于2010年3月15日日本申请的特愿2010-057343的优先权。通过在此言及,其全部内容引入到本申请中。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执行用于切换记录纸张搬运方向的之字路线(switch back)搬运的图像形成装置。

    背景技术

    在这种图像形成装置中,为了选择性地仅进行记录纸张的表面印刷以及进行记录纸张的双面印刷,而切换记录纸张的搬运方向。当仅印刷记录纸张的表面时,当向记录纸张的表面的印刷终止后,直接排出该记录纸张。另外,当印刷记录纸张的双面时,在向记录纸张的表面的印刷终止后,暂时停止记录纸张的搬运,通过迂回路径向反方向搬运记录纸张(之字路线搬运),一边使记录纸张的表背面反转,一边向记录纸张的背面进行印刷,并排出该记录纸张。

    例如,图5所示的现有的电子照相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具有正向搬运记录纸张P的正向路径101、向反方向搬运记录纸张P的迂回路径102、设置在正向路径101及迂回路径102的多个部位的一对搬运辊103、感光体鼓104与转印辊105、加热辊106与加压辊107、设置在正向路径101终端的一对排纸辊108及排纸托盘109。在该图像形成装置中,在沿正向路径101搬运记录纸张P的同时,在感光体鼓104的表面形成调色剂像,将记录纸张P夹入在感光体鼓104与转印辊105之间的夹入(nip)区域,将感光体鼓104表面的调色剂像转印到记录纸张P上,将记录纸张P夹入到加热辊106与加压辊107之间的夹入区域后加热并加压,使记录纸张P上的调色剂像定影。当仅印刷记录纸张P的表面时,记录纸张P沿正向路径101被搬运,在其表面记录调色剂像,由各排纸辊108排出到排纸托盘109。

    另外,当印刷记录纸张P的双面时,当对记录纸张P表面的印刷终止之后,在向排纸托盘109的排出途中使夹入记录纸张P的各排纸辊108的旋转暂时停止,并使各排纸辊108反向旋转后,沿反方向搬运记录纸张P,并送入到迂回路径102(之字路线搬运)。该记录纸张P通过迂回路径102被搬运,在反转其表背面后,返回到正向路径101,并再次被夹入到感光体鼓104与转印辊105之间的夹入区域中,在其背面记录调色剂像,通过加热辊106与加压辊107之间的夹入区域后,由各排纸辊108排出到排纸托盘109。

    另外,在特开2007-99480号公报(下面称为专利文献1)中,将图5所示的正向路径101及迂回路径102中接触到记录纸张的肋(rib)形成为施加于记录纸张上的应力不集中于一个部位的形状,防止因记录纸张与肋接触而造成噪声或记录纸张的折角。

    但是,在现有的图像形成装置中,为了进行之字路线搬运,若暂时停止各排纸辊108的旋转,则如图6所示,产生如下现象,即夹在各排纸辊108之间的记录纸张P的顶端(前端)在排纸托盘109侧下垂,与之相伴,记录纸张P的后端在与排纸托盘109相反的一侧(正向路径101以及迂回路径102侧)向上方抬起。该现象尤其易发生于各排纸辊108之间的夹入区域宽度较窄,或各排纸辊108在该各排纸辊108的长度方向上间隔开而被分割设置时。

    另外,若如上所述向反方向搬运记录纸张P,则抬起的记录纸张的后端容易挂在正向路径101或迂回路径102的肋等上,产生噪声或记录纸张的折角(折角)。

    专利文献1中,致力于正向路径101及迂回路径102中与记录纸张接触的肋的形状,但未涉及防止之字路线搬运时记录纸张后端接触或挂在正向路径101或迂回路径102的肋等上,不能防止伴随之字路线搬运而产生的上述噪声或记录纸张的折角。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解决上述课题而做出,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图像形成装置,能够防止之字路线搬运时记录纸张后端接触或挂在记录纸张的路径的肋等上。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发明的图像形成装置具有旋转的一对辊,选择地执行在所述各辊间夹持并(正向)搬运记录纸张的正向搬运及之字路线搬运,在所述之字路线搬运中,通过使记录纸张搬运中的所述各辊暂时停止,并反向旋转,将所述记录纸张的搬运方向切换为反方向(沿正向的相反方向搬运所述记录纸张),其中,具有引导部件,设置在所述正向搬运中所述各辊的下游侧,并移动到第1位置及第2位置之一;和控制部,当进行所述正向搬运时,使所述引导部件移动到所述第1位置,当进行所述之字路线搬运时,使所述引导部件移动到所述第2位置,所述第1位置是所述引导部件退避开所述正向搬运中所述各辊下游侧的记录纸张路径的位置,所述第2位置是可将夹入在所述各辊间的记录纸张放置于所述引导部件上的位置。

    在上述本发明中,第1位置是引导部件退避开记录纸张路径的位置,因而引导部件不会阻碍记录纸张的搬运。另外,第2位置是可将夹入在各辊间的记录纸张放置于引导部件上的位置。因此,夹入在各辊间的记录纸张放置于引导部件上,不会下垂。因此,记录纸张也不会在引导部件相反侧向上方抬起,即便通过之字路线搬运沿反方向搬运记录纸张,朝向反向的记录纸张的后端也不会接触到搬运路径的肋等而挂住,也不会产生噪声或记录纸张的折角。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最好还具有排纸托盘,所述各辊是排纸辊,所述正向搬运是将印刷后的记录纸张夹持在所述各排纸辊之间并搬运后排出到所述排纸托盘,所述第1位置是所述引导部件退避开从所述各排纸辊排出到所述排纸托盘的记录纸张排出路径的位置,所述第2位置在所述排纸托盘上方。

    即,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具有旋转的一对排纸辊与排纸托盘,选择地执行正向搬运及之字路线搬运,在正向搬运中,将印刷后的记录纸张夹持在所述各排纸辊之间并搬运后排出到所述排纸托盘,在之字路线搬运中,通过使记录纸张搬运中的所述各排纸辊暂时停止,并反向旋转,将所述记录纸张的搬运方向切换为反方向,其中,具有引导部件,设置在所述正向搬运中所述各排纸辊的下游侧,并移动到第1位置及第2位置之一;和控制部,当进行所述正向搬运时,使所述引导部件移动到所述第1位置,当进行所述之字路线搬运时,使所述引导部件移动到所述第2位置,所述第1位置是所述引导部件退避开从所述各排纸辊到所述排纸托盘的记录纸张排出路径的位置,所述第2位置在所述排纸托盘上方,是可将夹入在所述各排纸辊间的记录纸张放置于所述引导部件上的位置。

    这样,当记录纸张被正向搬运时,使引导部件移动到第1位置,当进行之字路线搬运时,使引导部件移动到第2位置。第1位置是引导部件退避开记录纸张向排纸托盘排出的排出路径的位置,因而,引导部件不会阻碍记录纸张的排纸。另外,第2位置是可将夹入在各排纸辊间的记录纸张放置于引导部件上的位置。因此,夹入在各排纸辊间的记录纸张放置于引导部件上,不会下垂。因此,记录纸张也不会在引导部件相反侧向上方抬起,即便通过之字路线搬运沿反方向搬运记录纸张,朝向反向的记录纸张的后端也不会接触到搬运路径的肋等而挂住,也不会产生噪声或记录纸张的折角。

    另外,在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中,当进行所述正向搬运时,通过正向搬运路径将(单面)印刷后的记录纸张导向所述各排纸辊,当进行所述之字路线搬运时,通过与所述正向搬运路径不同的迂回路径,将所述记录纸张从所述各排纸辊再次导入到正向搬运路径后,反转所述记录纸张的表背面,并在所述记录纸张的背面(未进行印刷的面)进行印刷。

    即,为了在记录纸张的背面进行印刷,通过与正向搬运路径不同的迂回路径,将记录纸张从各排纸辊再次导入到正向搬运路径来实施之字路线搬运。在本实施方式中,若在所述记录纸张的背面进行印刷,则最好进行所述正向搬运。由此,可避免当进行双面印刷后的所述记录纸张被排出到排纸托盘时,引导部件阻碍记录纸张的排纸。

    另外,在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中,当进行所述正向搬运时,通过正向搬运路径将印刷后的记录纸张导向所述各排纸辊,当进行所述之字路线搬运时,通过与所述正向搬运路径不同的迂回路径,将所述记录纸张从所述各排纸辊排出到与所述排纸托盘不同的排纸托盘。

    即,之字路线搬运用于通过与正向搬运路径不同的迂回路径,将记录纸张从各排纸辊排出到其他的排纸托盘。

    例如,所述引导部件是可绕轴旋转的引导板,所述控制部通过使所述引导板绕所述轴旋转从而使所述引导板移动到第1位置及第2位置之一的所述绕轴旋转,将所述引导板移动到第1位置及第2位置之一。

    另外,在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中,当所述引导板位于所述第2位置时,所述引导板的上面抵接于所述记录纸张的下面,当所述引导板位于所述第1位置时,所述引导板中远离所述轴侧的一端位于比所述引导板位于所述第2位置时还低的位置。在该方式中,当进行之字路线搬运时,通过所述引导板从记录纸张下方支撑记录纸张,可进一步可靠地避免记录纸张下垂。因此,可进一步可靠地防止当进行之字路线搬运时记录纸张后端接触到记录纸张路径的肋等而挂住。另外,当进行正向搬运时,可使引导部件退避开从各排纸辊排出到向斜下伸展的排纸托盘的记录纸张排出路径,所以能够进一步可靠地避免引导部件阻碍记录纸张的排纸。

    另外,在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中,所述轴在所述引导板中靠近所述各辊侧的一端与各辊平行地设置。在该方式中,由于引导部件的轴以难以阻碍记录纸张的排纸的位置和方向被配置,所以能够进一步可靠地避免引导部件阻碍记录纸张的排出。

    另外,在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中,在进行所述之字路线搬运时,通过正向搬运路径将记录纸张导向所述各排纸辊,所述控制部在从记录纸张的顶端到达所述各排纸辊的时刻至开始所述之字路线搬运的时刻的期间,将所述引导部件保持在所述第2位置。在该方式下,为了进行之字路线搬运而夹入在各排纸辊间的记录纸张在之字路线搬运完成之前始终放置于引导部件上,不会下垂。因此,能够进一步可靠地防止当进行之字路线搬运时记录纸张后端接触到记录纸张路径的肋等而挂住。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图像形成装置的一个实施方式的截面图。

    图2是简化表示图1的图像形成装置中排纸托盘、正向搬运路径及迂回路径的周边的截面图。

    图3是表示图1的图像形成装置中夹入在各排纸辊间的记录纸张的状态的图。

    图4是表示用于控制图2的引导板移动等的控制系统的框图。

    图5是简化表示现有图像形成装置的截面图。

    图6是表示现有的图像形成装置中夹入在各排纸辊间的记录纸张的顶端侧下垂、后端侧抬起的状态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来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图像形成装置的一个实施方式的截面图。本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1将由图像数据表示的单色图像印刷到记录纸张上,其结构大致由印刷部11、记录纸张搬运部12及供纸部13构成。

    在该图像形成装置1中,从外部接收图像数据,并对图像数据实施各种图像处理之后,将图像数据输入到印刷部11,印刷部11将由图像数据表示的图像印刷到记录纸张上。

    在印刷部11的大致中央,配置感光体鼓21,在其周围配置带电装置22、光扫描装置23、显影装置24、转印辊25、及清洁装置26。

    感光体鼓21单向旋转,在由清洁装置26清洁其表面后,由带电装置22使其表面均匀带电。带电装置22既可以是充电型,也可以是接触感光体鼓21的辊型或刷型。光扫描装置23输入图像数据,对应于图像数据,调制光束的强度,同时,在均匀带电的感光体鼓21表面扫描光束,写入静电潜像。显影装置24利用调色剂显影感光体鼓21表面的静电潜像,在感光体鼓21表面上形成调色剂像。

    转印辊25压接于感光体鼓21,与感光体鼓21之间形成夹入区域,与感光体鼓21一起旋转,将记录纸张夹入在该夹入区域并搬运,同时,将感光体鼓21表面的调色剂像转印到记录纸张上。

    清洁装置26去除残留于感光体鼓21表面的调色剂,从而能够在感光体鼓21表面形成新的调色剂像。

    在印刷部11的上侧配置了定影装置27。定影装置27具有相互压接的加热辊28与加压辊29,在加热辊28与加压辊29间的夹入区域中夹入记录纸张,加热及加压记录纸张,使转印到记录纸张上的调色剂像定影。

    记录纸张搬运部12具有用于搬运记录纸张的多对搬运辊31、一对定位辊32、正向搬运路径33、迂回路径34、各分支爪35、38及一对排纸辊36等。

    另外,供纸部13具有供纸托盘41。供纸托盘41是用于存放记录纸张的托盘,设置在图像形成装置1的下方。另外,供纸托盘41具有用于逐张地引出记录纸张的拾取辊等,将引出的记录纸张送出到记录纸张搬运部12的正向搬运路径33。

    正向搬运路径33中,从供纸部13接收到记录纸张后搬运到各定位辊32,使记录纸张的顶端与暂时停止的各定位辊32发生碰撞,由此使记录纸张挠曲,利用记录纸张的弹力,将该记录纸张的顶端与定位辊32平行对齐,之后,开始旋转定位辊(registration roller)32,利用定位辊32,将记录纸张搬运到感光体鼓21与转印辊25之间的夹入区域。该记录纸张通过感光体鼓21与转印辊25之间的夹入区域后,转印调色剂像,通过加热辊28与加压辊29间的夹入区域后,对调色剂像进行定影,由各排纸辊36沿正向A搬运后,排出到排纸托盘37。

    另外,在记录纸张的背面也印刷图像的情况下,在沿正向A搬运记录纸张后排出到排纸托盘37的途中,使各排纸辊36停止,即在夹入记录纸张的状态下使各排纸辊36停止,将分支爪35切换到斜下方的方向,之后,使各排纸辊36反向旋转,沿反方向B搬运记录纸张后,导入到迂回路径34,通过迂回路径34将记录纸张再次导入到正向搬运路径33后,将该记录纸张返回到定位辊32。

    将这种记录纸张搬运方向的切换称为之字路线搬运,利用该之字路线搬运,反转记录纸张的表背面,同时,对调记录纸张的顶端及后端。因此,若记录纸张反转后返回,则记录纸张的后端抵接于定位辊32,记录纸张的后端与定位辊32平行对齐,利用定位辊32将记录纸张从其后端搬运到感光体鼓21与转印辊25之间的夹入区域后,在记录纸张的背面进行印刷,利用加热辊28与加压辊29,将调色剂像定影在记录纸张的背面,经各排纸辊36将记录纸张排出到排纸托盘37。

    另外,之字路线搬运不仅在使记录纸张表背面反转时执行,还在将记录纸张排出到图像形成装置1右侧侧壁中设置的外部排纸托盘39时执行。此时,在沿正向A搬运记录纸张后排出到排纸托盘37的途中,使各排纸辊36停止,将各分支爪35、38分别切换到斜下方的方向,之后,使各排纸辊36反向旋转,沿反方向B搬运记录纸张后,通过迂回路径34的一部分,排出到外部排纸托盘39。

    因此,在图像形成装置1中,当进行之字路线搬运时,在使各排纸辊36暂时停止之后,使各排纸辊36反向旋转,沿反方向B搬运记录纸张,但若假设当暂时停止各排纸辊36时,产生夹入在各排纸辊36间的记录纸张的顶端在排纸托盘37侧下垂,记录纸张的后端在排纸托盘37相反侧(正向搬运路径33及迂回路径34侧)向上方抬起等现象,则当沿反方向B搬运记录纸张时,抬起的记录纸张的后端挂住正向搬运路径33及迂回路径34的肋等,产生噪声或记录纸张的折角。

    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当暂时停止各排纸辊36时,防止夹入在各排纸辊36间的记录纸张的顶端在排纸托盘37侧下垂于未然,记录纸张的后端在排纸托盘37相反侧不向上方抬起,即便沿反方向B搬运记录纸张,记录纸张的后端也不挂住正向搬运路径33及迂回路径34的肋等。

    下面,说明如上所述防止记录纸张在排纸托盘37侧下垂于未然的结构。图2是简化表示排纸托盘37、正向搬运路径33及迂回路径34周边的截面图。

    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2所示,在排纸托盘37上方配置引导板(引导部件)51,在引导板51的一端51a设置与各排纸辊36平行的辊52,由轴52来轴承支承引导板51的一端51a,可绕轴52往复旋转地支撑引导板51,并使引导板51有选择地旋转移动到实线所示的第1位置H1与双点划线表示的第2位置H2之一。另外,将引导板51的一端51a定位于各排纸辊36的夹入区域的下方,引导板51不妨碍从各排纸辊36搬运记录纸张P。

    在引导板51移动到第1位置H1的状态下,从引导板51中的一端51a指向另一端(远离轴52侧的一端)的方向向下,引导板51退避开从各排纸辊36向排纸托盘37的记录纸张P的排出路径。在该状态下,引导板51中的所述另一端位于比引导板51位于第2位置时还低的位置,以便引导板51不抵接于记录纸张P。另外,该状态被设定为:在除了之字路线搬运的实施期间之外的其他期间内,沿正向A搬运记录纸张P后,从各排纸辊36排出到排纸托盘37。

    即,在除了之字路线搬运的实施期间之外的其他期间内,引导板51位于退避开记录纸张P的排出路径的位置,记录纸张P从各排纸辊36迅速排出到排纸托盘37。

    另外,在引导板51移动到第2位置H2的状态下,从引导板51中的一端51a指向所述另一端的方向指向水平方向,引导板51位于各排纸辊36的夹入区域的稍下方且排纸托盘37的上方。引导板51的上面为与各排纸辊36间的夹入区域中记录纸张P的搬运方向(本例中为大致水平的方向)平行的平滑面。另外,引导板51的上面抵接于被暂时停止的各排纸辊36夹入的记录纸张P的顶端侧部分(各排纸辊36间的夹入区域的正向A下游侧)的下面,并放置该顶端侧部分。沿正向A的引导板51的上面的尺寸为沿正向A的记录纸张P的顶端侧部分尺寸的1/2以上(在本例中约为2/3)。另外,该状态被设定于之字路线搬运的实施期间,即从夹入了记录纸张P的各排纸辊36刚好停止之前到刚好开始反向旋转之后的期间。

    此时,如图3所示,夹入在各排纸辊36间的记录纸张P的顶端载于引导板51上,不会在排纸托盘37侧下垂。因此,记录纸张P的后端不在排纸托盘37相反侧向上方抬起,即便沿反方向B搬运记录纸张P,记录纸张P的后端也不会挂住正向搬运路径33及迂回路径34的肋等。

    另外,在使各排纸辊36反转,沿反方向B搬运记录纸张P并导入到迂回路径34之后,在使各排纸辊36沿最初的正向旋转的同时,使引导板51移动到第1位置H1,将记录纸张P从各排纸辊36迅速排出到排纸托盘37。

    图4是表示用于控制这种引导板51的移动等的控制系统的框图。图4中,引导板驱动部61具有电机及齿轮等动力传递机构(未图示),向引导板51的轴52传递旋转驱动力,使引导板51绕轴52往复旋转后,定位于第1位置H1及第2位置H2之一。

    辊驱动部62具有电机、棘爪及齿轮等动力传递机构(未图示),切换各排纸辊36的停止、正向旋转及反方向旋转。另外,辊驱动部62不仅用于各排纸辊36,还兼用于各搬运辊31或定位辊32的旋转驱动。

    分支爪驱动部63将各分支爪35、38切换到实线及虚线所示的各个位置。传感器64检测正向搬运路径33或迂回路径34中多个部位的记录纸张P的位置。

    控制部65根据由传感器64检测到的记录纸张P的多个部位的位置,控制辊驱动部62,有选择地使各排纸辊36、各搬运辊31、定位辊32旋转或停止,控制分支爪驱动部63,切换各分支爪35、38,通过正向搬运路径33或迂回路径34搬运记录纸张P。

    另外,控制部65控制引导板驱动部61,使引导板51绕轴52往复旋转移动,使引导板51有选择地移动到第1位置H1及第2位置H2之一。

    例如,控制部65监视图像形成装置1中的之字路线搬运,仅在该之字路线搬运实施期间,使引导板51移动到第2位置H2,夹入在各排纸辊36间的记录纸张P的顶端不会下垂或其后端抬起,即便沿反方向B搬运记录纸张P,也不会挂住记录纸张P的后端。

    另外,控制部65在除了之字路线搬运实施期间之外的期间内,使引导板51移动到第1位置H1,沿正向A搬运记录纸张P,从各排纸辊36迅速排出到排纸托盘37。

    具体而言,在图像形成装置1中,通过利用者对输入操作部(未图示)的操作,指示对记录纸张P的表面进行印刷、进行双面印刷、向外部排纸托盘39排纸,或由传感器64检测正向搬运路径33或迂回路径34中多个部位的记录纸张P的位置,所以控制部65根据指示对记录纸张P的表面进行印刷、进行双面印刷、向外部排纸托盘39排纸中的任意一个以及由传感器64检测到的记录纸张P的位置,判定之字路线搬运的实施期间,并控制引导板驱动部61,在该实施期间使引导板51移动到第2位置H2,在除了该实施期间之外的期间,使引导板51移动到第1位置H1。

    例如,控制部65若指示仅进行记录纸张P的表面印刷,则控制引导板驱动部61,使引导板51移动到退避开记录纸张P的排出路径的第1位置H1。在该状态下,从正向搬运路径33经各排纸辊36向排纸托盘37迅速排出记录纸张P。

    另外,控制部65若指示进行记录纸张P的双面印刷,则在对记录纸张P的表面印刷终止后传感器64检测到各排纸辊36面前的记录纸张P的位置的时刻,控制引导板驱动部61,使引导板51移动到第2位置H2,使引导板51朝向水平方向。因此,控制部65在记录纸张P的顶端到达各排纸辊36之前,使引导板51移动到第2位置H2。在该状态下,终止了表面印刷的记录纸张P通过各排纸辊36后,该记录纸张P的顶端侧载于引导板51上。

    之后,控制部65在记录纸张P通过各排纸辊36前的定时,控制辊驱动部62,使各排纸辊36停止,接着,使各排纸辊36反转,利用各排纸辊36沿反方向B搬运记录纸张P。控制部65在记录纸张P的顶端到达各排纸辊36的时刻至停止各排纸辊36的期间、从停止各排纸辊36的时刻到各排纸辊36开始沿反方向B搬运(之字路线搬运)记录纸张P的时刻的期间、以及各排纸辊36沿反方向B搬运记录纸张P的期间,将引导板51保持在第2位置H2。此时,由于夹入在各排纸辊36间的记录纸张P的顶端侧载于引导板51上,所以记录纸张P的后端在排纸托盘37的相反侧不向上方抬起。因此,即便沿反方向B搬运记录纸张P,记录纸张P的后端也不会挂住正向搬运路径33及迂回路径34的肋等。

    同时,控制部65控制分支爪驱动部63,如虚线所示切换分支爪35。因此,沿反方向B搬运记录纸张P后导入到迂回路径34,通过迂回路径34再导入到正向搬运路径33,反转其表背面后,返回到定位辊32。

    之后,控制部65控制引导板驱动部61,将引导板51返回到第1位置H1,控制分支爪驱动部63,将分支爪35返回到实线的位置。

    因此,记录纸张P经由定位辊32→感光体鼓21与转印辊25之间的夹入区域→加热辊28与加压辊29之间的夹入区域,在其背面印刷图像之后,经各排纸辊36排出到排纸托盘37。

    另外,控制部65若指示向外部排纸托盘39排纸,则在由传感器64检测到各排纸辊36面前的记录纸张P的位置的时刻,控制引导板驱动部61,使引导板51移动到第2位置H2,并使引导板51朝向水平方向。

    之后,控制部65在记录纸张P通过各排纸辊36前的定时,控制辊驱动部62,使各排纸辊36停止,接着,使各排纸辊36反转,利用各排纸辊36沿反方向B搬运记录纸张P。此时,由于夹入在各排纸辊36间的记录纸张P的顶端侧载于引导板51上,所以记录纸张P的后端在排纸托盘37相反侧不向上方抬起。因此,即便沿反方向B搬运记录纸张P,记录纸张P的后端也不会挂住正向搬运路径33及迂回路径34的肋等。

    同时,控制部65控制分支爪驱动部63,如虚线所示切换各分支爪35、38。因此,沿反方向B搬运记录纸张P后导入到迂回路径34,通过迂回路径34的一部分后排出到外部排纸托盘39。

    之后,控制部65控制引导板驱动部61,将引导板51返回到第1位置H1,控制分支爪驱动部63,将各分支爪35、38返回到实线的位置。

    这样,在本实施方式中,当记录纸张P正向搬运时,使引导板51移动到第1位置H1,当进行之字路线搬运时,使引导板51移动到第2位置H2。第1位置H1是引导板51退避开记录纸张P向排纸托盘37排出的排出路径的位置,引导板51不会阻碍记录纸张P的排纸。另外,第2位置H2是可将夹入在各排纸辊36间的记录纸张P的顶端侧放置于引导板51上的位置。因此,当进行之字路线搬运时,夹入在各排纸辊36间的记录纸张P的顶端侧放置于引导板51上,记录纸张P的顶端侧不会下垂。因此,记录纸张P的后端侧不会向上方抬起,即便通过之字路线搬运沿反方向B搬运记录纸张P,记录纸张P的后端也不会挂住正向搬运路径33及迂回路径34的肋等。

    以上详细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但上述实施方式在所有方面仅是示例,本发明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本发明的范围由权利要求的范围表示,不限于说明书原文。本发明可不脱离其精神或主要特征以其他各种形式实施。并且,即便实施属于权利要求范围的同等范围的变形或变更,即不脱离本发明要旨的范畴的设计变更等,也都包含在本发明的范围内。

    关 键  词:
    图像 形成 装置
      专利查询网所有文档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0条评论

    还可以输入200字符

    暂无评论,赶快抢占沙发吧。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图像形成装置.pdf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lichaxun.net/p-5030534.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2018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