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像形成装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图像形成装置.pdf(17页完整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2190175 A (43)申请公布日 2011.09.21 CN 102190175 A *CN102190175A* (21)申请号 201110061711.6 (22)申请日 2011.03.15 2010-057343 2010.03.15 JP B65H 5/38(2006.01) B65H 29/58(2006.01) G03G 15/00(2006.01) (71)申请人 夏普株式会社 地址 日本大阪府大阪市 (72)发明人 成清隆久 (74)专利代理机构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 司 72001 代理人 李浩 王忠忠 (54) 发明名称 图像形。
2、成装置 (57) 摘要 一种图像形成装置, 具有旋转的一对辊, 选择 地执行正向搬运及之字路线搬运, 其中, 具有引导 部件, 设置在所述正向搬运中的所述各辊的下游 侧, 并移动到第 1 位置及第 2 位置之一 ; 和控制 部, 当进行所述正向搬运时, 使所述引导部件移动 到所述第 1 位置, 当进行所述之字路线搬运时, 使 所述引导部件移动到所述第2位置, 所述第1位置 是所述引导部件退避开所述正向搬运中所述各辊 下游侧的记录纸张路径的位置, 所述第 2 位置是 可将夹入在所述各辊间的记录纸张放置于所述引 导部件上的位置。 (30)优先权数据 (51)Int.Cl.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
3、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书 2 页 说明书 8 页 附图 6 页 CN 102190177 A1/2 页 2 1. 一种图像形成装置, 具有旋转的一对辊, 选择地执行在所述各辊间夹持并搬运记录 纸张的正向搬运以及之字路线搬运, 在所述之字路线搬运中, 通过使记录纸张搬运过程中 的所述各辊暂时停止并反向旋转, 将所述记录纸张的搬运方向切换为反方向, 其特征在于, 具有引导部件, 设置在所述正向搬运中的所述各辊的下游侧, 并移动到第 1 位置及第 2 位置之一 ; 和 控制部, 当进行所述正向搬运时, 使所述引导部件移动到所述第 1 位置, 当进行所述之 字路线搬运时, 使所述。
4、引导部件移动到所述第 2 位置, 所述第 1 位置是所述引导部件退避开所述正向搬运中的所述各辊下游侧的记录纸张 路径的位置 ; 所述第 2 位置是可将夹入在所述各辊间的记录纸张放置于所述引导部件上的位置。 2.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 其特征在于, 还具有排纸托盘 ; 所述各辊是排纸辊 ; 所述正向搬运是将印刷后的记录纸张夹持在所述各排纸辊之间并搬运后排出到所述 排纸托盘 ; 所述第 1 位置是所述引导部件退避开从所述各排纸辊到所述排纸托盘的记录纸张的 排出路径的位置 ; 所述第 2 位置在所述排纸托盘上方。 3. 根据权利要求 2 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 其特征在于, 当进行所。
5、述正向搬运时, 通过正向搬运路径将印刷后的记录纸张导向所述各排纸辊 ; 当进行所述之字路线搬运时, 通过与所述正向搬运路径不同的迂回路径, 将所述记录 纸张从所述各排纸辊再次导入到正向搬运路径后, 反转所述记录纸张的表背面, 在所述记 录纸张的背面进行印刷。 4. 根据权利要求 3 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 其特征在于, 若在所述记录纸张的背面进行印刷, 则进行所述正向搬运。 5. 根据权利要求 2 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 其特征在于, 当进行所述正向搬运时, 通过正向搬运路径将印刷后的记录纸张导向所述各排纸辊 ; 当进行所述之字路线搬运时, 通过与所述正向搬运路径不同的迂回路径, 将所述记录 纸张。
6、从所述各排纸辊排出到与所述排纸托盘不同的排纸托盘。 6.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引导部件是可绕轴旋转的引导板 ; 所述控制部通过使所述引导板绕所述轴旋转, 使所述引导板移动到第 1 位置及第 2 位 置之一。 7. 根据权利要求 2 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引导部件是可绕轴旋转的引导板 ; 所述控制部通过使所述引导板绕所述轴旋转, 使所述引导板移动到第 1 位置及第 2 位 置之一。 8. 根据权利要求 3 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引导部件是可绕轴旋转的引导板 ;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2190175 A CN 102。
7、190177 A2/2 页 3 所述控制部通过使所述引导板绕所述轴旋转, 使所述引导板移动到第 1 位置及第 2 位 置之一。 9. 根据权利要求 4 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引导部件是可绕轴旋转的引导板 ; 所述控制部通过使所述引导板绕所述轴旋转, 使所述引导板移动到第 1 位置及第 2 位 置之一。 10. 根据权利要求 6 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 其特征在于, 当所述引导板位于所述第 2 位置时, 所述引导板的上面抵接于所述记录纸张的下面 ; 当所述引导板位于所述第 1 位置时, 所述引导板中远离所述轴侧的一端位于比所述引 导板位于所述第 2 位置时还低的位置。 11. 根。
8、据权利要求 6 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轴在所述引导板中靠近所述各辊侧的一端与各辊平行地设置。 12.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 其特征在于, 在进行所述之字路线搬运前, 通过正向搬运路径将记录纸张导向所述各排纸辊 ; 所述控制部在从记录纸张的顶端到达所述各排纸辊的时刻至开始所述之字路线搬运 的时刻的期间, 将所述引导部件保持在所述第 2 位置。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2190175 A CN 102190177 A1/8 页 4 图像形成装置 0001 涉及申请 / 优先权的援引 本申请请求基于 2010 年 3 月 15 日日本申请的特愿 2010-0。
9、57343 的优先权。通过在此 言及, 其全部内容引入到本申请中。 技术领域 0002 本发明涉及一种执行用于切换记录纸张搬运方向的之字路线 (switch back) 搬运 的图像形成装置。 背景技术 0003 在这种图像形成装置中, 为了选择性地仅进行记录纸张的表面印刷以及进行记录 纸张的双面印刷, 而切换记录纸张的搬运方向。 当仅印刷记录纸张的表面时, 当向记录纸张 的表面的印刷终止后, 直接排出该记录纸张。另外, 当印刷记录纸张的双面时, 在向记录纸 张的表面的印刷终止后, 暂时停止记录纸张的搬运, 通过迂回路径向反方向搬运记录纸张 ( 之字路线搬运 ), 一边使记录纸张的表背面反转,。
10、 一边向记录纸张的背面进行印刷, 并排 出该记录纸张。 0004 例如, 图 5 所示的现有的电子照相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具有正向搬运记录纸张 P 的正向路径 101、 向反方向搬运记录纸张 P 的迂回路径 102、 设置在正向路径 101 及迂回路 径102的多个部位的一对搬运辊103、 感光体鼓104与转印辊105、 加热辊106与加压辊107、 设置在正向路径 101 终端的一对排纸辊 108 及排纸托盘 109。在该图像形成装置中, 在沿 正向路径 101 搬运记录纸张 P 的同时, 在感光体鼓 104 的表面形成调色剂像, 将记录纸张 P 夹入在感光体鼓 104 与转印辊 105 之间。
11、的夹入 (nip) 区域, 将感光体鼓 104 表面的调色剂 像转印到记录纸张 P 上, 将记录纸张 P 夹入到加热辊 106 与加压辊 107 之间的夹入区域后 加热并加压, 使记录纸张 P 上的调色剂像定影。当仅印刷记录纸张 P 的表面时, 记录纸张 P 沿正向路径 101 被搬运, 在其表面记录调色剂像, 由各排纸辊 108 排出到排纸托盘 109。 0005 另外, 当印刷记录纸张 P 的双面时, 当对记录纸张 P 表面的印刷终止之后, 在向排 纸托盘 109 的排出途中使夹入记录纸张 P 的各排纸辊 108 的旋转暂时停止, 并使各排纸辊 108 反向旋转后, 沿反方向搬运记录纸张 。
12、P, 并送入到迂回路径 102( 之字路线搬运 )。该记 录纸张P通过迂回路径102被搬运, 在反转其表背面后, 返回到正向路径101, 并再次被夹入 到感光体鼓 104 与转印辊 105 之间的夹入区域中, 在其背面记录调色剂像, 通过加热辊 106 与加压辊 107 之间的夹入区域后, 由各排纸辊 108 排出到排纸托盘 109。 0006 另外, 在特开 2007-99480 号公报 ( 下面称为专利文献 1) 中, 将图 5 所示的正向路 径 101 及迂回路径 102 中接触到记录纸张的肋 (rib) 形成为施加于记录纸张上的应力不集 中于一个部位的形状, 防止因记录纸张与肋接触而造。
13、成噪声或记录纸张的折角。 0007 但是, 在现有的图像形成装置中, 为了进行之字路线搬运, 若暂时停止各排纸辊 108 的旋转, 则如图 6 所示, 产生如下现象, 即夹在各排纸辊 108 之间的记录纸张 P 的顶端 ( 前端 ) 在排纸托盘 109 侧下垂, 与之相伴, 记录纸张 P 的后端在与排纸托盘 109 相反的一 说 明 书 CN 102190175 A CN 102190177 A2/8 页 5 侧 (正向路径 101 以及迂回路径 102 侧) 向上方抬起。该现象尤其易发生于各排纸辊 108 之 间的夹入区域宽度较窄, 或各排纸辊 108 在该各排纸辊 108 的长度方向上间隔。
14、开而被分割 设置时。 0008 另外, 若如上所述向反方向搬运记录纸张 P, 则抬起的记录纸张的后端容易挂在正 向路径 101 或迂回路径 102 的肋等上, 产生噪声或记录纸张的折角 ( 折角 )。 0009 专利文献 1 中, 致力于正向路径 101 及迂回路径 102 中与记录纸张接触的肋的形 状, 但未涉及防止之字路线搬运时记录纸张后端接触或挂在正向路径 101 或迂回路径 102 的肋等上, 不能防止伴随之字路线搬运而产生的上述噪声或记录纸张的折角。 发明内容 0010 本发明为了解决上述课题而做出, 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图像形成装置, 能够防止 之字路线搬运时记录纸张后端接触或挂在记。
15、录纸张的路径的肋等上。 0011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 本发明的图像形成装置具有旋转的一对辊, 选择地执行在所 述各辊间夹持并 ( 正向 ) 搬运记录纸张的正向搬运及之字路线搬运, 在所述之字路线搬运 中, 通过使记录纸张搬运中的所述各辊暂时停止, 并反向旋转, 将所述记录纸张的搬运方向 切换为反方向 ( 沿正向的相反方向搬运所述记录纸张 ), 其中, 具有引导部件, 设置在所述 正向搬运中所述各辊的下游侧, 并移动到第 1 位置及第 2 位置之一 ; 和控制部, 当进行所述 正向搬运时, 使所述引导部件移动到所述第 1 位置, 当进行所述之字路线搬运时, 使所述引 导部件移动到所述第 2 位置。
16、, 所述第 1 位置是所述引导部件退避开所述正向搬运中所述各 辊下游侧的记录纸张路径的位置, 所述第 2 位置是可将夹入在所述各辊间的记录纸张放置 于所述引导部件上的位置。 0012 在上述本发明中, 第 1 位置是引导部件退避开记录纸张路径的位置, 因而引导部 件不会阻碍记录纸张的搬运。另外, 第 2 位置是可将夹入在各辊间的记录纸张放置于引导 部件上的位置。 因此, 夹入在各辊间的记录纸张放置于引导部件上, 不会下垂。 因此, 记录纸 张也不会在引导部件相反侧向上方抬起, 即便通过之字路线搬运沿反方向搬运记录纸张, 朝向反向的记录纸张的后端也不会接触到搬运路径的肋等而挂住, 也不会产生噪声。
17、或记录 纸张的折角。 0013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最好还具有排纸托盘, 所述各辊是排 纸辊, 所述正向搬运是将印刷后的记录纸张夹持在所述各排纸辊之间并搬运后排出到所述 排纸托盘, 所述第 1 位置是所述引导部件退避开从所述各排纸辊排出到所述排纸托盘的记 录纸张排出路径的位置, 所述第 2 位置在所述排纸托盘上方。 0014 即,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具有旋转的一对排纸辊与排纸托 盘, 选择地执行正向搬运及之字路线搬运, 在正向搬运中, 将印刷后的记录纸张夹持在所述 各排纸辊之间并搬运后排出到所述排纸托盘, 在之字路线搬运中, 通过使记录纸张搬运中 的所述各。
18、排纸辊暂时停止, 并反向旋转, 将所述记录纸张的搬运方向切换为反方向, 其中, 具有引导部件, 设置在所述正向搬运中所述各排纸辊的下游侧, 并移动到第1位置及第2位 置之一 ; 和控制部, 当进行所述正向搬运时, 使所述引导部件移动到所述第 1 位置, 当进行 所述之字路线搬运时, 使所述引导部件移动到所述第2位置, 所述第1位置是所述引导部件 退避开从所述各排纸辊到所述排纸托盘的记录纸张排出路径的位置, 所述第 2 位置在所述 说 明 书 CN 102190175 A CN 102190177 A3/8 页 6 排纸托盘上方, 是可将夹入在所述各排纸辊间的记录纸张放置于所述引导部件上的位置。。
19、 0015 这样, 当记录纸张被正向搬运时, 使引导部件移动到第 1 位置, 当进行之字路线搬 运时, 使引导部件移动到第 2 位置。第 1 位置是引导部件退避开记录纸张向排纸托盘排出 的排出路径的位置, 因而, 引导部件不会阻碍记录纸张的排纸。另外, 第 2 位置是可将夹入 在各排纸辊间的记录纸张放置于引导部件上的位置。因此, 夹入在各排纸辊间的记录纸张 放置于引导部件上, 不会下垂。因此, 记录纸张也不会在引导部件相反侧向上方抬起, 即便 通过之字路线搬运沿反方向搬运记录纸张, 朝向反向的记录纸张的后端也不会接触到搬运 路径的肋等而挂住, 也不会产生噪声或记录纸张的折角。 0016 另外,。
20、 在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中, 当进行所述正向搬运时, 通过正向搬运路径将 ( 单面 ) 印刷后的记录纸张导向所述各排纸辊, 当进行所述之字路线 搬运时, 通过与所述正向搬运路径不同的迂回路径, 将所述记录纸张从所述各排纸辊再次 导入到正向搬运路径后, 反转所述记录纸张的表背面, 并在所述记录纸张的背面 ( 未进行 印刷的面 ) 进行印刷。 0017 即, 为了在记录纸张的背面进行印刷, 通过与正向搬运路径不同的迂回路径, 将记 录纸张从各排纸辊再次导入到正向搬运路径来实施之字路线搬运。在本实施方式中, 若在 所述记录纸张的背面进行印刷, 则最好进行所述正向搬运。 由此, 可避。
21、免当进行双面印刷后 的所述记录纸张被排出到排纸托盘时, 引导部件阻碍记录纸张的排纸。 0018 另外, 在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中, 当进行所述正向搬运时, 通过正向搬运路径将印刷后的记录纸张导向所述各排纸辊, 当进行所述之字路线搬运时, 通过与所述正向搬运路径不同的迂回路径, 将所述记录纸张从所述各排纸辊排出到与所述 排纸托盘不同的排纸托盘。 0019 即, 之字路线搬运用于通过与正向搬运路径不同的迂回路径, 将记录纸张从各排 纸辊排出到其他的排纸托盘。 0020 例如, 所述引导部件是可绕轴旋转的引导板, 所述控制部通过使所述引导板绕所 述轴旋转从而使所述引导板移动到第 1。
22、 位置及第 2 位置之一的所述绕轴旋转, 将所述引导 板移动到第 1 位置及第 2 位置之一。 0021 另外, 在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中, 当所述引导板位于所述 第2位置时, 所述引导板的上面抵接于所述记录纸张的下面, 当所述引导板位于所述第1位 置时, 所述引导板中远离所述轴侧的一端位于比所述引导板位于所述第 2 位置时还低的位 置。在该方式中, 当进行之字路线搬运时, 通过所述引导板从记录纸张下方支撑记录纸张, 可进一步可靠地避免记录纸张下垂。因此, 可进一步可靠地防止当进行之字路线搬运时记 录纸张后端接触到记录纸张路径的肋等而挂住。 另外, 当进行正向搬运时, 可使引。
23、导部件退 避开从各排纸辊排出到向斜下伸展的排纸托盘的记录纸张排出路径, 所以能够进一步可靠 地避免引导部件阻碍记录纸张的排纸。 0022 另外, 在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中, 所述轴在所述引导板中 靠近所述各辊侧的一端与各辊平行地设置。在该方式中, 由于引导部件的轴以难以阻碍记 录纸张的排纸的位置和方向被配置, 所以能够进一步可靠地避免引导部件阻碍记录纸张的 排出。 0023 另外, 在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中, 在进行所述之字路线搬 说 明 书 CN 102190175 A CN 102190177 A4/8 页 7 运时, 通过正向搬运路径将记录纸张导向所述。
24、各排纸辊, 所述控制部在从记录纸张的顶端 到达所述各排纸辊的时刻至开始所述之字路线搬运的时刻的期间, 将所述引导部件保持在 所述第 2 位置。在该方式下, 为了进行之字路线搬运而夹入在各排纸辊间的记录纸张在之 字路线搬运完成之前始终放置于引导部件上, 不会下垂。 因此, 能够进一步可靠地防止当进 行之字路线搬运时记录纸张后端接触到记录纸张路径的肋等而挂住。 附图说明 0024 图 1 是表示本发明的图像形成装置的一个实施方式的截面图。 0025 图 2 是简化表示图 1 的图像形成装置中排纸托盘、 正向搬运路径及迂回路径的周 边的截面图。 0026 图 3 是表示图 1 的图像形成装置中夹入在。
25、各排纸辊间的记录纸张的状态的图。 0027 图 4 是表示用于控制图 2 的引导板移动等的控制系统的框图。 0028 图 5 是简化表示现有图像形成装置的截面图。 0029 图 6 是表示现有的图像形成装置中夹入在各排纸辊间的记录纸张的顶端侧下垂、 后端侧抬起的状态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0 下面, 参照附图来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 0031 图 1 是表示本发明的图像形成装置的一个实施方式的截面图。本实施方式的图像 形成装置 1 将由图像数据表示的单色图像印刷到记录纸张上, 其结构大致由印刷部 11、 记 录纸张搬运部 12 及供纸部 13 构成。 0032 在该图像形成装置 1 中。
26、, 从外部接收图像数据, 并对图像数据实施各种图像处理 之后, 将图像数据输入到印刷部 11, 印刷部 11 将由图像数据表示的图像印刷到记录纸张 上。 0033 在印刷部 11 的大致中央, 配置感光体鼓 21, 在其周围配置带电装置 22、 光扫描装 置 23、 显影装置 24、 转印辊 25、 及清洁装置 26。 0034 感光体鼓 21 单向旋转, 在由清洁装置 26 清洁其表面后, 由带电装置 22 使其表面 均匀带电。带电装置 22 既可以是充电型, 也可以是接触感光体鼓 21 的辊型或刷型。光扫 描装置 23 输入图像数据, 对应于图像数据, 调制光束的强度, 同时, 在均匀带电。
27、的感光体鼓 21 表面扫描光束, 写入静电潜像。显影装置 24 利用调色剂显影感光体鼓 21 表面的静电潜 像, 在感光体鼓 21 表面上形成调色剂像。 0035 转印辊 25 压接于感光体鼓 21, 与感光体鼓 21 之间形成夹入区域, 与感光体鼓 21 一起旋转, 将记录纸张夹入在该夹入区域并搬运, 同时, 将感光体鼓 21 表面的调色剂像转 印到记录纸张上。 0036 清洁装置 26 去除残留于感光体鼓 21 表面的调色剂, 从而能够在感光体鼓 21 表面 形成新的调色剂像。 0037 在印刷部 11 的上侧配置了定影装置 27。定影装置 27 具有相互压接的加热辊 28 与加压辊 29。
28、, 在加热辊 28 与加压辊 29 间的夹入区域中夹入记录纸张, 加热及加压记录纸 张, 使转印到记录纸张上的调色剂像定影。 说 明 书 CN 102190175 A CN 102190177 A5/8 页 8 0038 记录纸张搬运部12具有用于搬运记录纸张的多对搬运辊31、 一对定位辊32、 正向 搬运路径 33、 迂回路径 34、 各分支爪 35、 38 及一对排纸辊 36 等。 0039 另外, 供纸部13具有供纸托盘41。 供纸托盘41是用于存放记录纸张的托盘, 设置 在图像形成装置 1 的下方。另外, 供纸托盘 41 具有用于逐张地引出记录纸张的拾取辊等, 将引出的记录纸张送出到记。
29、录纸张搬运部 12 的正向搬运路径 33。 0040 正向搬运路径 33 中, 从供纸部 13 接收到记录纸张后搬运到各定位辊 32, 使记录 纸张的顶端与暂时停止的各定位辊 32 发生碰撞, 由此使记录纸张挠曲, 利用记录纸张的 弹力, 将该记录纸张的顶端与定位辊 32 平行对齐, 之后, 开始旋转定位辊 (registration roller) 32, 利用定位辊 32, 将记录纸张搬运到感光体鼓 21 与转印辊 25 之间的夹入区域。 该记录纸张通过感光体鼓21与转印辊25之间的夹入区域后, 转印调色剂像, 通过加热辊28 与加压辊 29 间的夹入区域后, 对调色剂像进行定影, 由各排。
30、纸辊 36 沿正向 A 搬运后, 排出 到排纸托盘 37。 0041 另外, 在记录纸张的背面也印刷图像的情况下, 在沿正向 A 搬运记录纸张后排出 到排纸托盘 37 的途中, 使各排纸辊 36 停止, 即在夹入记录纸张的状态下使各排纸辊 36 停 止, 将分支爪 35 切换到斜下方的方向, 之后, 使各排纸辊 36 反向旋转, 沿反方向 B 搬运记录 纸张后, 导入到迂回路径 34, 通过迂回路径 34 将记录纸张再次导入到正向搬运路径 33 后, 将该记录纸张返回到定位辊 32。 0042 将这种记录纸张搬运方向的切换称为之字路线搬运, 利用该之字路线搬运, 反转 记录纸张的表背面, 同时。
31、, 对调记录纸张的顶端及后端。 因此, 若记录纸张反转后返回, 则记 录纸张的后端抵接于定位辊32, 记录纸张的后端与定位辊32平行对齐, 利用定位辊32将记 录纸张从其后端搬运到感光体鼓 21 与转印辊 25 之间的夹入区域后, 在记录纸张的背面进 行印刷, 利用加热辊 28 与加压辊 29, 将调色剂像定影在记录纸张的背面, 经各排纸辊 36 将 记录纸张排出到排纸托盘 37。 0043 另外, 之字路线搬运不仅在使记录纸张表背面反转时执行, 还在将记录纸张排出 到图像形成装置 1 右侧侧壁中设置的外部排纸托盘 39 时执行。此时, 在沿正向 A 搬运记录 纸张后排出到排纸托盘 37 的途。
32、中, 使各排纸辊 36 停止, 将各分支爪 35、 38 分别切换到斜下 方的方向, 之后, 使各排纸辊 36 反向旋转, 沿反方向 B 搬运记录纸张后, 通过迂回路径 34 的 一部分, 排出到外部排纸托盘 39。 0044 因此, 在图像形成装置1中, 当进行之字路线搬运时, 在使各排纸辊36暂时停止之 后, 使各排纸辊 36 反向旋转, 沿反方向 B 搬运记录纸张, 但若假设当暂时停止各排纸辊 36 时, 产生夹入在各排纸辊36间的记录纸张的顶端在排纸托盘37侧下垂, 记录纸张的后端在 排纸托盘 37 相反侧 ( 正向搬运路径 33 及迂回路径 34 侧 ) 向上方抬起等现象, 则当沿反。
33、方 向 B 搬运记录纸张时, 抬起的记录纸张的后端挂住正向搬运路径 33 及迂回路径 34 的肋等, 产生噪声或记录纸张的折角。 0045 因此, 在本实施方式中, 当暂时停止各排纸辊 36 时, 防止夹入在各排纸辊 36 间的 记录纸张的顶端在排纸托盘 37 侧下垂于未然, 记录纸张的后端在排纸托盘 37 相反侧不向 上方抬起, 即便沿反方向 B 搬运记录纸张, 记录纸张的后端也不挂住正向搬运路径 33 及迂 回路径 34 的肋等。 0046 下面, 说明如上所述防止记录纸张在排纸托盘 37 侧下垂于未然的结构。图 2 是简 说 明 书 CN 102190175 A CN 102190177。
34、 A6/8 页 9 化表示排纸托盘 37、 正向搬运路径 33 及迂回路径 34 周边的截面图。 0047 在本实施方式中, 如图 2 所示, 在排纸托盘 37 上方配置引导板 ( 引导部件 )51, 在 引导板 51 的一端 51a 设置与各排纸辊 36 平行的辊 52, 由轴 52 来轴承支承引导板 51 的一 端 51a, 可绕轴 52 往复旋转地支撑引导板 51, 并使引导板 51 有选择地旋转移动到实线所示 的第 1 位置 H1 与双点划线表示的第 2 位置 H2 之一。另外, 将引导板 51 的一端 51a 定位于 各排纸辊 36 的夹入区域的下方, 引导板 51 不妨碍从各排纸辊。
35、 36 搬运记录纸张 P。 0048 在引导板 51 移动到第 1 位置 H1 的状态下, 从引导板 51 中的一端 51a 指向另一端 ( 远离轴 52 侧的一端 ) 的方向向下, 引导板 51 退避开从各排纸辊 36 向排纸托盘 37 的记录 纸张 P 的排出路径。在该状态下, 引导板 51 中的所述另一端位于比引导板 51 位于第 2 位 置时还低的位置, 以便引导板 51 不抵接于记录纸张 P。另外, 该状态被设定为 : 在除了之字 路线搬运的实施期间之外的其他期间内, 沿正向 A 搬运记录纸张 P 后, 从各排纸辊 36 排出 到排纸托盘 37。 0049 即, 在除了之字路线搬运的。
36、实施期间之外的其他期间内, 引导板 51 位于退避开记 录纸张 P 的排出路径的位置, 记录纸张 P 从各排纸辊 36 迅速排出到排纸托盘 37。 0050 另外, 在引导板 51 移动到第 2 位置 H2 的状态下, 从引导板 51 中的一端 51a 指向 所述另一端的方向指向水平方向, 引导板 51 位于各排纸辊 36 的夹入区域的稍下方且排纸 托盘 37 的上方。引导板 51 的上面为与各排纸辊 36 间的夹入区域中记录纸张 P 的搬运方 向 ( 本例中为大致水平的方向 ) 平行的平滑面。另外, 引导板 51 的上面抵接于被暂时停止 的各排纸辊 36 夹入的记录纸张 P 的顶端侧部分 (。
37、 各排纸辊 36 间的夹入区域的正向 A 下游 侧 ) 的下面, 并放置该顶端侧部分。沿正向 A 的引导板 51 的上面的尺寸为沿正向 A 的记录 纸张 P 的顶端侧部分尺寸的 1/2 以上 ( 在本例中约为 2/3)。另外, 该状态被设定于之字路 线搬运的实施期间, 即从夹入了记录纸张P的各排纸辊36刚好停止之前到刚好开始反向旋 转之后的期间。 0051 此时, 如图 3 所示, 夹入在各排纸辊 36 间的记录纸张 P 的顶端载于引导板 51 上, 不会在排纸托盘 37 侧下垂。因此, 记录纸张 P 的后端不在排纸托盘 37 相反侧向上方抬起, 即便沿反方向 B 搬运记录纸张 P, 记录纸张。
38、 P 的后端也不会挂住正向搬运路径 33 及迂回路 径 34 的肋等。 0052 另外, 在使各排纸辊 36 反转, 沿反方向 B 搬运记录纸张 P 并导入到迂回路径 34 之 后, 在使各排纸辊 36 沿最初的正向旋转的同时, 使引导板 51 移动到第 1 位置 H1, 将记录纸 张 P 从各排纸辊 36 迅速排出到排纸托盘 37。 0053 图 4 是表示用于控制这种引导板 51 的移动等的控制系统的框图。图 4 中, 引导板 驱动部 61 具有电机及齿轮等动力传递机构 ( 未图示 ), 向引导板 51 的轴 52 传递旋转驱动 力, 使引导板 51 绕轴 52 往复旋转后, 定位于第 1。
39、 位置 H1 及第 2 位置 H2 之一。 0054 辊驱动部 62 具有电机、 棘爪及齿轮等动力传递机构 ( 未图示 ), 切换各排纸辊 36 的停止、 正向旋转及反方向旋转。 另外, 辊驱动部62不仅用于各排纸辊36, 还兼用于各搬运 辊 31 或定位辊 32 的旋转驱动。 0055 分支爪驱动部 63 将各分支爪 35、 38 切换到实线及虚线所示的各个位置。传感器 64 检测正向搬运路径 33 或迂回路径 34 中多个部位的记录纸张 P 的位置。 0056 控制部 65 根据由传感器 64 检测到的记录纸张 P 的多个部位的位置, 控制辊驱动 说 明 书 CN 102190175 A 。
40、CN 102190177 A7/8 页 10 部 62, 有选择地使各排纸辊 36、 各搬运辊 31、 定位辊 32 旋转或停止, 控制分支爪驱动部 63, 切换各分支爪 35、 38, 通过正向搬运路径 33 或迂回路径 34 搬运记录纸张 P。 0057 另外, 控制部65控制引导板驱动部61, 使引导板51绕轴52往复旋转移动, 使引导 板 51 有选择地移动到第 1 位置 H1 及第 2 位置 H2 之一。 0058 例如, 控制部 65 监视图像形成装置 1 中的之字路线搬运, 仅在该之字路线搬运实 施期间, 使引导板51移动到第2位置H2, 夹入在各排纸辊36间的记录纸张P的顶端不。
41、会下 垂或其后端抬起, 即便沿反方向 B 搬运记录纸张 P, 也不会挂住记录纸张 P 的后端。 0059 另外, 控制部65在除了之字路线搬运实施期间之外的期间内, 使引导板51移动到 第 1 位置 H1, 沿正向 A 搬运记录纸张 P, 从各排纸辊 36 迅速排出到排纸托盘 37。 0060 具体而言, 在图像形成装置 1 中, 通过利用者对输入操作部 ( 未图示 ) 的操作, 指 示对记录纸张 P 的表面进行印刷、 进行双面印刷、 向外部排纸托盘 39 排纸, 或由传感器 64 检测正向搬运路径 33 或迂回路径 34 中多个部位的记录纸张 P 的位置, 所以控制部 65 根据 指示对记录。
42、纸张 P 的表面进行印刷、 进行双面印刷、 向外部排纸托盘 39 排纸中的任意一个 以及由传感器 64 检测到的记录纸张 P 的位置, 判定之字路线搬运的实施期间, 并控制引导 板驱动部 61, 在该实施期间使引导板 51 移动到第 2 位置 H2, 在除了该实施期间之外的期 间, 使引导板 51 移动到第 1 位置 H1。 0061 例如, 控制部65若指示仅进行记录纸张P的表面印刷, 则控制引导板驱动部61, 使 引导板 51 移动到退避开记录纸张 P 的排出路径的第 1 位置 H1。在该状态下, 从正向搬运路 径 33 经各排纸辊 36 向排纸托盘 37 迅速排出记录纸张 P。 0062。
43、 另外, 控制部 65 若指示进行记录纸张 P 的双面印刷, 则在对记录纸张 P 的表面印 刷终止后传感器 64 检测到各排纸辊 36 面前的记录纸张 P 的位置的时刻, 控制引导板驱动 部 61, 使引导板 51 移动到第 2 位置 H2, 使引导板 51 朝向水平方向。因此, 控制部 65 在记 录纸张 P 的顶端到达各排纸辊 36 之前, 使引导板 51 移动到第 2 位置 H2。在该状态下, 终止 了表面印刷的记录纸张 P 通过各排纸辊 36 后, 该记录纸张 P 的顶端侧载于引导板 51 上。 0063 之后, 控制部 65 在记录纸张 P 通过各排纸辊 36 前的定时, 控制辊驱动。
44、部 62, 使各 排纸辊 36 停止, 接着, 使各排纸辊 36 反转, 利用各排纸辊 36 沿反方向 B 搬运记录纸张 P。 控制部 65 在记录纸张 P 的顶端到达各排纸辊 36 的时刻至停止各排纸辊 36 的期间、 从停止 各排纸辊 36 的时刻到各排纸辊 36 开始沿反方向 B 搬运 ( 之字路线搬运 ) 记录纸张 P 的时 刻的期间、 以及各排纸辊 36 沿反方向 B 搬运记录纸张 P 的期间, 将引导板 51 保持在第 2 位 置 H2。此时, 由于夹入在各排纸辊 36 间的记录纸张 P 的顶端侧载于引导板 51 上, 所以记录 纸张 P 的后端在排纸托盘 37 的相反侧不向上方抬。
45、起。因此, 即便沿反方向 B 搬运记录纸张 P, 记录纸张 P 的后端也不会挂住正向搬运路径 33 及迂回路径 34 的肋等。 0064 同时, 控制部 65 控制分支爪驱动部 63, 如虚线所示切换分支爪 35。因此, 沿反方 向 B 搬运记录纸张 P 后导入到迂回路径 34, 通过迂回路径 34 再导入到正向搬运路径 33, 反 转其表背面后, 返回到定位辊 32。 0065 之后, 控制部 65 控制引导板驱动部 61, 将引导板 51 返回到第 1 位置 H1, 控制分支 爪驱动部 63, 将分支爪 35 返回到实线的位置。 0066 因此, 记录纸张 P 经由定位辊 32 感光体鼓 。
46、21 与转印辊 25 之间的夹入区域加 热辊 28 与加压辊 29 之间的夹入区域, 在其背面印刷图像之后, 经各排纸辊 36 排出到排纸 说 明 书 CN 102190175 A CN 102190177 A8/8 页 11 托盘 37。 0067 另外, 控制部 65 若指示向外部排纸托盘 39 排纸, 则在由传感器 64 检测到各排纸 辊36面前的记录纸张P的位置的时刻, 控制引导板驱动部61, 使引导板51移动到第2位置 H2, 并使引导板 51 朝向水平方向。 0068 之后, 控制部 65 在记录纸张 P 通过各排纸辊 36 前的定时, 控制辊驱动部 62, 使各 排纸辊 36 停。
47、止, 接着, 使各排纸辊 36 反转, 利用各排纸辊 36 沿反方向 B 搬运记录纸张 P。 此时, 由于夹入在各排纸辊 36 间的记录纸张 P 的顶端侧载于引导板 51 上, 所以记录纸张 P 的后端在排纸托盘37相反侧不向上方抬起。 因此, 即便沿反方向B搬运记录纸张P, 记录纸 张 P 的后端也不会挂住正向搬运路径 33 及迂回路径 34 的肋等。 0069 同时, 控制部 65 控制分支爪驱动部 63, 如虚线所示切换各分支爪 35、 38。因此, 沿 反方向B搬运记录纸张P后导入到迂回路径34, 通过迂回路径34的一部分后排出到外部排 纸托盘 39。 0070 之后, 控制部 65 。
48、控制引导板驱动部 61, 将引导板 51 返回到第 1 位置 H1, 控制分支 爪驱动部 63, 将各分支爪 35、 38 返回到实线的位置。 0071 这样, 在本实施方式中, 当记录纸张 P 正向搬运时, 使引导板 51 移动到第 1 位置 H1, 当进行之字路线搬运时, 使引导板 51 移动到第 2 位置 H2。第 1 位置 H1 是引导板 51 退 避开记录纸张 P 向排纸托盘 37 排出的排出路径的位置, 引导板 51 不会阻碍记录纸张 P 的 排纸。另外, 第 2 位置 H2 是可将夹入在各排纸辊 36 间的记录纸张 P 的顶端侧放置于引导 板 51 上的位置。因此, 当进行之字路。
49、线搬运时, 夹入在各排纸辊 36 间的记录纸张 P 的顶端 侧放置于引导板 51 上, 记录纸张 P 的顶端侧不会下垂。因此, 记录纸张 P 的后端侧不会向 上方抬起, 即便通过之字路线搬运沿反方向 B 搬运记录纸张 P, 记录纸张 P 的后端也不会挂 住正向搬运路径 33 及迂回路径 34 的肋等。 0072 以上详细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但上述实施方式在所有方面仅是示例, 本发 明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本发明的范围由权利要求的范围表示, 不限于说明书原文。本发 明可不脱离其精神或主要特征以其他各种形式实施。并且, 即便实施属于权利要求范围的 同等范围的变形或变更, 即不脱离本发明要旨的范畴的设计变更等, 也都包含在本发明的 范围内。 说 明 书 CN 102190175 A CN 102190177 A1/6 页 12 图 1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2190175 A CN 102190177 A2/6 页 13 图 2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2190175 A CN 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