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脱气器.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脱气器.pdf(7页完整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2343164 A (43)申请公布日 2012.02.08 CN 102343164 A *CN102343164A* (21)申请号 201110299576.9 (22)申请日 2011.09.30 B01D 19/00(2006.01) (71)申请人 东明俱进化工有限公司 地址 274500 山东省菏泽市东明县开发区淄 博工业园 (72)发明人 刘伟 汪会宝 王立堂 赵兵 邢刚 杜翠玲 王继山 (74)专利代理机构 淄博佳和专利代理事务所 37223 代理人 孙爱华 (54) 发明名称 一种脱气器 (57) 摘要 一种脱气器, 属于化工液体物料脱气设备领。
2、 域。 包括脱气器本体(4)和从在脱气器本体(4)伸 出的进料管 (9), 其特征在于 : 在脱气器本体 (4) 内设置脱气分布器 (3), 进料管 (9) 下端连接脱 气分布器 (3), 上端连接进料口 (5)。脱气效果好 同时节约了大量电能并且降低维修、 维护成本、 频 率, 保证了正常生产。 (51)Int.Cl.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3 页 附图 2 页 CN 102343182 A1/1 页 2 1. 一种脱气器, 包括脱气器本体 (4) 和从脱气器本体 (4) 伸出的进料管 (9), 其特征在 于 : 在脱气器本体。
3、(4)内设置脱气分布器(3), 进料管(9)下端连接脱气分布器(3), 上端连 接进料口 (5)。 2.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脱气器, 其特征在于 : 所述脱气分布器 (3) 包括进料管 (9)、 出料盘管(6), 出料盘管(6)上设置的多个出料孔(7), 并且出料盘管(6)中间设置支架(8) 使出料盘管 (6) 与进料管 (9) 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脱气器, 其特征在于 : 所述出料孔(7)均布在出料盘管(6)上 表面。 4. 根据权利要求 2 或 3 所述的脱气器, 其特征在于 : 所述出料孔 (7) 为圆弧状切口, 宽 度为 0.8 1.0mm, 长度为 8 12cm, 。
4、两出料孔 (7) 间距为 25 30cm。 5.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脱气器, 其特征在于 : 所述脱气器本体 (4) 内负压为 0.09Mpa。 6.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脱气器, 其特征在于 : 所述脱气分布器 (3) 设置在脱气甩盘 (2) 下方, 进料管 (9) 下端连接脱气分布器 (3), 上端连接进料口 (5)。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2343164 A CN 102343182 A1/3 页 3 一种脱气器 技术领域 0001 一种脱气器, 属于化工液体物料脱气设备领域, 具体涉及一种化工生产中将产品 气泡中的气体用抽真空的方法吸净, 提高产品质量, 便于产品的包。
5、装和存放用脱气设备。 背景技术 0002 脱气器是车间脱气工段最关键的设备, 由于 70活性物表面活性剂产品在生产过 程中产品内都会积存大量气体, 严重影响产品质量, 产品也不容易包装、 存放。为此需要脱 气。 目前行业中使用的脱气器普遍是采用电机带动脱气甩盘, 在高速运转的情况下, 将产品 以点、 滴的形式分散, 同时利用真空设备将产品中气泡内的气体吸出的原理进行工作。 经使 用验证, 这种脱气器容易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 1、 能源消耗较大。脱气器电机的使用功率为 7.5kwh/h, 按照每天运行 20 小时计算, 每天大约耗电 150kwh。2、 脱气器电机轴承和机械密 封因高速运转、 粘。
6、度大使用寿命短。由于脱气器电机必须以高速运转的状态长时间进行工 作, 所以在使用过程中经常出现电机轴承和脱气甩盘轴承损坏的现象, 同时由于轴承的损 坏也造成了脱气器机械密封的不严密, 造成工段真空度达不到工艺要求, 极大地影响了产 品的生产产量和产品质量, 增加了维修费用。3、 维修难度大, 脱气器离地高度为 6 米, 在更 换轴承和机械密封时, 员工的工作难度很大, 经常更换不但增加了员工的劳动强度, 也增加 了公司的人工费用, 同时也增加了不安全因素。 发明内容 0003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 : 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 设计一种结构简单、 脱气效果 好且节约大量电能的脱气器。 0004。
7、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 该一种脱气器, 包括脱气器本体, 在 脱气器本体上方的进料管, 其特征在于 : 在脱气器本体内设置脱气分布器, 进料管下端连接 脱气分布器, 上端连接进料口。 0005 所述脱气分布器包括进料管、 出料盘管, 出料盘管上设置的多个出料孔, 出料盘管 中间设置支架, 出料盘管与进料管连通。 0006 优选的, 所述出料孔均布在出料盘管上表面。 0007 优选的, 所述出料孔为圆弧状切口, 宽度为 0.8 1.0mm, 长度为 8 12cm, 两出料 孔间距为 25 30cm。 0008 所述脱气器本体内负压为 0.09Mpa。 0009 优选的, 所。
8、述脱气分布器设置在脱气甩盘下方, 进料管下端连接脱气分布器, 上端 连接进料口。 本发明保留了原有脱气甩盘装置, 在脱气分布器堵塞或工作不畅时, 可启动脱 气甩盘装置作为备用脱气装置。 0010 与现有技术相比, 本发明的脱气器所具有的有益效果是 : 0011 1、 节能降耗。将需脱气的物料直接从进料管加入脱气器本体内, 由于出料盘管上 设置出料孔, 利用上料泵自身压力将物料均匀分散, 0.09MPa 负压下脱出颗粒中的气体。不 说 明 书 CN 102343164 A CN 102343182 A2/3 页 4 再使用电机带动脱气甩盘作为动力, 节省了电机的电能消耗, 按每天运行 20 小时。
9、计算, 每 天可节约用电 150kwh。 0012 2、 降低维修、 维护成本、 频率, 保证了正常生产。 脱气器不再使用轴承和机械密封, 所以彻底解决了轴承和机械密封易损坏, 需要经常更换的问题, 降低了维修、 维护费用, 确 保了生产的长时间运行, 减轻了维修人员的劳动强度, 杜绝了安全隐患。 0013 本发明可以对传统脱气器进行改进, 在保留原脱气甩盘结构的同时, 将脱气分布 器安装在脱气器本体内, 具有结构简单, 成本低、 使用安全、 可靠等优点。 也可以直接去掉原 电机带动的脱气甩盘结构, 将脱气分布器直接安装在脱气器本体内。 附图说明 0014 图 1 是本发明脱气器的外形结构示意。
10、图。 0015 图 2 是图 1 的 A-A 剖视示意图。 0016 图 3 是图 2 的 B-B 剖视示意图。 0017 其中 : 1、 电机 2、 脱气甩盘 3、 脱气分布器 4、 脱气器本体 5、 进料口 6、 出料 盘管 7、 出料孔 8、 支架 9、 进料管。 0018 图 1 3 是本发明的最佳实施例, 下面结合附图 1 3 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 : 具体实施方式 0019 实施例 1 0020 参照附图 1-2 : 0021 该脱气器, 由电机 1、 脱气甩盘 2、 脱气分布器 3、 脱气器本体 4、 进料口 5、 出料盘管 6、 出料孔7、 支架8和进料管9组成, 脱气器本体4。
11、上部为筒状, 下部为料斗状出口, 真空泵、 电机 1 和进料口 5 安装固定在筒状脱气器本体 4 上盖上方, 电机 1 通过联轴器、 转轴与脱气 甩盘 2 相连, 脱气分布器 3 设置在脱气甩盘 2 下方中间, 并与脱气甩盘 2 相对, 脱气分布器 3 通过进料管 9 与脱气器本体 4 上方顶端的进料口 5 相连。 0022 参照附图 2-3 : 0023 脱气分布器 3 包括进料管 9、 出料盘管 6, 出料盘管 6 上设置的多个出料孔 7, 出料 盘管 6 中间设置支架 8, 出料盘管 6 与进料管 9 相连, 进料管 9 一端连接出料盘管 6, 另一端 通过阀门连接在进料口 5 上, 进。
12、料口 5 通过三通阀一端与进料管 9 连通, 另一端进入脱气器 本体 4 内并与脱气甩盘 2 相连。 0024 脱气分布器 3 制作方式 : 将 894.5 的不锈钢管盘成圆形, 制作成圆盘式分布 器, 每隔 25 30cm 做一条宽 0.8 1mm, 长度为 8 12cm 的圆弧状切口, 作为出料孔 7。 0025 工作原理与工作过程如下 : 0026 在脱气器本体 4 内安装一个圆形出料盘管 6, 用作物料分散装置, 待脱气物料首先 通过进料口 5、 进料管 9 进入脱气分布器的出料盘管 6 内, 由于出料盘管 6 上设置的多个出 料孔 7, 利用上料泵自身压力将物料均匀分散, 0.09M。
13、Pa 负压下脱出颗粒中的气体。无需电 机 1 再带动脱气甩盘 2 旋转甩出, 原电机 1 带动脱气甩盘 2 部分作为备用。 0027 经过生产实践测试, 这种方法完全能够达到工艺要求, 产品产量增加、 质量稳定, 解决了以前经常出现的故障。 说 明 书 CN 102343164 A CN 102343182 A3/3 页 5 0028 实施例 2 0029 在脱气器本体 4 内设置脱气分布器 3, 进料管 9 下端连接脱气分布器 3, 上端连接 进料口 5, 并删除图 1 中的备用的电机 1 带动的脱气甩盘 2 部分。其余与实施例 1 相同。 0030 以上所述, 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 并非是对本发明作其它形式的限制, 任 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可能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加以变更或改型为等同变化的等 效实施例。但是凡是未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内容, 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 作的任何简单修改、 等同变化与改型, 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说 明 书 CN 102343164 A CN 102343182 A1/2 页 6 图 1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2343164 A CN 102343182 A2/2 页 7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2343164 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