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气供应装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空气供应装置.pdf(23页完整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2234023 A (43)申请公布日 2011.11.09 CN 102234023 A *CN102234023A* (21)申请号 201110114967.9 (22)申请日 2011.04.28 10-2010-0040891 2010.04.30 KR 10-2010-0040895 2010.04.30 KR B65G 49/06(2006.01) B65G 51/02(2006.01) (71)申请人 株式会社太星技研 地址 韩国京畿道 (72)发明人 郑孝才 (74)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律诚同业知识产权代理 有限公司 11006 代理人 梁挥 (5。
2、4) 发明名称 空气供应装置 (57) 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空气供应装置, 包括 : 壳体、 空气发生器、 过滤器及护盖。 本发明所述的空气发 生器的壳体内部底面, 具备可从壳体分离之后装 拆于壳体的装拆板结构, 而支撑所述空气发生器 的拆装板, 可相对于壳体开闭, 而且, 在密闭的状 态下通过其他固定装置固定支撑于所述壳体 ; 本 发明使设置空气发生器的壳体内部底面, 具备可 从壳体分离之后装拆于壳体装拆板结构, 以在空 气发生器发生异常时, 无需分解整个装置, 只需将 装拆板从壳体分离之后完成对空气发生器的检查 及替换作业, 从而在简化空气发生器的检查及替 换作业的同时, 缩短检查及替换时。
3、间, 最终提高作 业效率, 提高装置可靠性。 (30)优先权数据 (51)Int.Cl.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书 2 页 说明书 6 页 附图 14 页 CN 102234025 A1/2 页 2 1. 一种空气供应装置, 包括 : 壳体 (10), 内部中空而上方开放 ; 空气发生器 (20), 安装在所述壳体 (10) 的内部底面 ; 过滤器 (30), 安装在所述空气发生器 (20) 的所述壳体 (10) 的开放部上方 ; 护盖(40), 紧密接触所述过滤器(30)上面并覆盖所述壳体(10)上方, 表面上形成有空 气排放孔 (41) ; 其。
4、特征在于, 使所述空气发生器 (20) 的所述壳体 (10) 的内部底面具有可从所述壳体 (10) 分离之后装拆于所述壳体 (10) 的装拆板 (50、 55) 结构, 而支撑所述空气发生器 (20) 的所述拆装板 (50、 55) 可相对于所述壳体 (10) 开闭, 而且, 在密闭的状态下通过固定装置 固定支撑于所述壳体 (10)。 2. 如权利要求 1 所述的空气供应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拆装板 (50) 相对于所述壳体 (10) 铰链旋转并开闭。 3. 如权利要求 2 所述的空气供应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壳体 (10) 的底部具有从所述 空气发生器(20)的所述壳体(10)的底部。
5、面向一侧壁面(12)延长开放的形开放结构, 而 所述拆装板 (50) 包括 : 平板部 (51), 遮住所述壳体 (10) 的开放的底面 (11) 且在其中央具 有用以向所述空气发生器 (20) 供应外部空气的贯通形成的贯通孔 (51a) ; 直立板部 (52), 遮住所述壳体 (10) 的开放的一侧壁面 (12) ; 且所述平板部和直立板部构成形状的折弯板。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空气供应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拆装板(50)大于所述开放部, 以遮住与所述壳体 (10) 的开放的所述开放部边缘邻接的所述壳体 (10) 的底面 (11) 及壁 面 (12)。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空气供应装。
6、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拆装板(50)的铰链旋转结构, 在所述壳体 (10) 的底面开放部后端边缘的邻接部形成扣接突起 (13), 而与之相对应的所 述拆装板 (50) 的所述平板部 (51) 一端被所述扣接突起 (13) 扣接以形成扣接部 (51b) 并 进行铰链旋转。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空气供应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扣接部(51b)具有向上方折弯 的字形结构, 以在盖上所述拆装板(50)时使所述平板部(51)上面与所述壳体(10)底面 (11) 紧密接触。 7. 如权利要求 6 所述的空气供应装置, 其特征在于, 用以将所述拆装板 (50) 固定于所 述壳体(10)的固定装置, 在。
7、所述壳体(10)的相应壁面(12)形成凹陷部(12a), 而在与所述 凹陷部(12a)相对应的所述拆装板(50)的直立板部(52)形成贯通孔(52a), 从而所述凹陷 部 (12a) 设置螺母 (61), 且从所述直立板部 (52) 的外侧通过贯通孔 (52a) 插入螺栓 (62) 之后, 结合于所述凹陷部 (12a) 的螺母 (61)。 8. 如权利要求 6 所述的空气供应装置, 其特征在于, 用以将所述拆装板 (50) 固定于 所述壳体 (10) 的固定装置, 在所述壳体 (10) 的相应壁面 (12) 形成扣接槽部 (12b), 而在 与所述扣接槽部 (12b) 相对应的所述拆装板 (5。
8、0) 的直立板部 (52) 内侧面形成固定突起 (52b), 从而在密闭所述拆装板 (50) 时, 使所述固定突起 (52b) 插入所述壳体 (10) 的扣接 槽部 (12b) 扣接支撑。 9. 如权利要求 7 或 8 所述的空气供应装置, 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直立板部 (52) 的外侧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2234023 A CN 102234025 A2/2 页 3 面还具备把手 (70)。 10.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空气供应装置, 其特征在于, 用以将所述拆装板(50)固定于所 述壳体(10)的固定装置, 在所述壳体(10)的相应壁面(12)形成扣接槽部(12c), 并具备贯 通。
9、与所述扣接槽部 (12c) 相对应的所述拆装板 (50) 的直立板部 (52) 进行轴旋转的固定旋 钮(80), 且在所述固定旋钮(80)的向直立板部(52)内侧突出的部位, 形成宽度小于所述扣 接槽部 (12c) 的入口而长度大于所述扣接槽部 (12c) 入口的钩子 (81), 并在向其外侧突出 的部位具备把手 (82), 从而通过轴旋转所述把手 (82) 将所述钩子 (81) 插入所述扣接槽部 (12c) 扣接固定。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供应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拆装板(55)相对于所述壳体 (10) 滑动并开闭。 12. 如权利要求 11 所述的空气供应装置, 其特征在于, 。
10、所述壳体 (10) 的底部具有从 安装所述空气发生器 (20) 的所述壳体 (10) 的底部面向一侧壁面延长开放的形开放结 构, 而所述拆装板 (55) 包括 : 平板部 (56), 遮住所述壳体 (10) 的开放的底面 (11) 且在其 中央具备用以向所述空气发生器 (20) 供应外部空气的贯通形成的贯通孔 (56a) ; 直立板部 (57), 遮住所述壳体 (10) 的开放的一侧壁面 (12) ; 且所述平板部和直立板部构成形状的折弯板。 13. 如权利要求 12 所述的空气供应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拆装板 55 大于所述开放 部, 以遮住与所述壳体 (10) 的开放的开放部边缘邻接的。
11、所述壳体 (10) 的底面 (11) 及壁面 (12)。 14.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空气供应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拆装板(55)的滑动结构, 在 所述壳体(10)的底面开放部两侧边缘邻接部各形成向下方呈 字形折弯的导轨(15), 而在 所述导轨 (15) 上设置拆装板 (55) 的两侧端部进行滑动。 15. 如权利要求 14 所述的空气供应装置, 其特征在于, 用以将所述拆装板 (55) 固定于 所述壳体(10)的固定装置, 在所述壳体(10)的相应壁面(12)形成凹陷部(12a), 而在与所 述凹陷部(12a)相对应的拆装板(55)的直立板部(57)形成贯通孔(57a), 从而所述凹陷部。
12、 (12a) 设置螺母 (61), 且从所述直立板部 (57) 的外侧通过贯通孔 (57a) 插入螺栓 (62) 之 后, 结合于凹陷部 (12a) 的螺母 (61)。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2234023 A CN 102234025 A1/6 页 4 空气供应装置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空气供应装置, 尤其涉及一种空气供应装置, 其使设置空气发生 器的壳体内部底面, 具备可从壳体分离之后装拆于壳体的装拆板结构, 以在空气发生器发 生异常时, 无需分解整个装置, 只需将装拆板从壳体分离之后完成对空气发生器的检查及 替换作业, 从而在简化空气发生器的检查及替换作业的同时, 。
13、缩短检查及替换时间, 最终提 高作业效率, 提高装置可靠性。 背景技术 0002 在现有技术中, 为了检查适用于液晶显示器 (LCD) 及等离子体显示器 (PDP) 等设 备上的薄板型平板玻璃良好与否, 移送装置需要在检查设备上将平板玻璃移送到检查单元 或移送到其它工序生产线, 该移送装置采用的是滚轮移送装置, 在按照一定间隔配置在工 作台上的多个旋转轴上以轴结合方式结合多个移送滚轮, 从而得以支撑平板玻璃的底面并 加以移送。 0003 但所述利用移送滚筒的平板玻璃移送装置, 因基本上在平板玻璃和移送滚筒外周 面相接触之后移送平板玻璃, 因此, 不能完全排除接触摩擦所引起的抖动或震动等细微的 。
14、晃动现象, 而因这些晃动, 在检查平板玻璃时, 不能准确测量不良率, 从而降低检查精度或 因接触产生的划痕等而导致平板玻璃的损伤。 0004 为了解决该问题而尝试了各种移送装置, 作为一实施例, 在工作台的中央部位配 置可以使平板玻璃进行空气悬浮的空气供应装置, 在工作台的宽度方向两侧则配置可以支 撑平板玻璃的两侧端部并移送的移送滚轮部, 从而可以在平板玻璃被空气悬浮一定高度的 状态下朝所需方向移送。 0005 因此, 所述空气供应装置的结构大致为, 在具备内部空间的壳体内部底面, 设置用 于向上方产生空气的空气发生器 ( 排放风机 ), 且在此空气发生器上部设置过滤器之后, 在 其上方盖上护。
15、盖并通过此护盖的空气排放孔排放空气, 从而利用空气使上方的平板玻璃悬 浮起来。 0006 但是, 在所述现有技术的空气供应装置中, 在空气发生器发生问题而需进行检查 或替换时, 因需分离上方的过滤器和护盖等分解整个壳体并将空气发生器引出至外部, 因 此, 壳体的分解及之后的组装需要很多时间, 降低作业效率, 而且, 分解及组装作业繁琐、 困 难。 发明内容 0007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空气供应装置, 其使设置空气 发生器的壳体内部底面, 具备可从壳体分离之后装拆于壳体的装拆板结构, 以在空气发生 器发生异常时, 无需分解整个装置, 只需将装拆板从壳体分离之后完成对空气。
16、发生器的检 查及替换作业, 从而在简化空气发生器的检查及替换作业的同时, 缩短检查及替换时间, 最 终提高作业效率, 提高装置可靠性。 说 明 书 CN 102234023 A CN 102234025 A2/6 页 5 0008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 本发明提供一种空气供应装置, 包括 : 0009 壳体, 内部中空而上方开放 ; 0010 空气发生器, 安装在所述壳体的内部底面 ; 0011 过滤器, 安装在所述空气发生器上方的壳体的开放部上方 ; 0012 护盖, 紧密接触过滤器上面并覆盖壳体上方, 表面上形成有空气排放孔 ; 0013 其中, 使设置所述空气发生器的壳体内部底面, 具备可。
17、从壳体分离之后装拆于壳 体的装拆板结构, 而支撑所述空气发生器的拆装板可相对于壳体开闭, 在密闭的状态下通 过固定装置固定支撑于所述壳体。 0014 本发明所述的空气供应装置, 其中, 所述拆装板相对于壳体 10 铰链旋转并开闭。 0015 本发明所述的空气供应装置, 其中, 所述壳体的底部具有从安装空气发生器的所 述壳体的底部面向一侧壁面延长开放的形开放结构, 而所述拆装板包括 : 平板部, 遮住所 述壳体的开放的底面且在其中央具备用以向空气发生器供应外部空气的贯通形成的贯通 孔 ; 直立板部, 遮住所述壳体的开放的一侧壁面 ; 0016 且所述平板部和直立板部构成形状的折弯板。 0017 。
18、本发明所述的空气供应装置, 其中, 所述拆装板大于所述开放部, 以遮住与所述壳 体的开放的开放部边缘邻接的壳体的底面及壁面。 0018 本发明所述的空气供应装置, 其中, 所述拆装板的铰链旋转结构, 在所述壳体的底 面开放部后端边缘的邻接部形成扣接突起, 而与之相对应的所述拆装板的平板部一端被所 述扣接突起扣接以形成扣接部并进行铰链旋转。 0019 本发明所述的空气供应装置, 其中, 所述扣接部具有向上方折弯的字形结构, 以 在盖上所述拆装板时使其平板部上面与壳体底面紧密接触。 0020 本发明所述的空气供应装置, 其中, 用以将所述拆装板固定于壳体的固定装置, 在 壳体的相应壁面形成凹陷部,。
19、 而在与所述凹陷部相对应的拆装板的直立板部形成贯通孔, 从而所述凹陷部设置螺母, 且从所述直立板部的外侧通过贯通孔插入螺栓之后, 结合于凹 陷部的螺母, 从而完成固定作业。 0021 本发明所述的空气供应装置, 其中, 用以将所述拆装板固定于壳体的固定装置, 在 壳体的相应壁面形成扣接槽部, 而在与所述扣接槽部相对应的拆装板的直立板部内侧面形 成固定突起, 从而在密闭拆装板时, 使所述固定突起插入壳体的扣接槽部扣接支撑。 0022 本发明所述的空气供应装置, 其中, 在所述直立板部的外侧面还具备把手。 0023 本发明所述的空气供应装置, 其中, 用以将所述拆装板固定于壳体的固定装置, 在 壳。
20、体的相应壁面形成扣接槽部, 并具备贯通与所述扣接槽部相对应的拆装板的直立板部进 行轴旋转的固定旋钮, 且在所述固定旋钮的向直立板部内侧突出的部位, 形成宽度小于扣 接槽部的入口而长度大于扣接槽部入口的钩子, 并在向其外侧突出的部位具备把手, 从而 通过轴旋转所述把手将所述钩子插入扣接槽部扣接固定。 0024 本发明所述的空气供应装置, 其中, 所述拆装板相对于壳体滑动并开闭。 0025 本发明所述的空气供应装置, 其中, 所述壳体的底部具有从安装空气发生器的所 述壳体的底部面向一侧壁面延长开放的形开放结构, 而所述拆装板包括 : 平板部, 遮住 所述壳体的开放的底面且在其中央具备用以向空气发生。
21、器供应外部空气的贯通形成的贯 通孔 ; 直立板部, 遮住所述壳体的开放的一侧壁面 ; 说 明 书 CN 102234023 A CN 102234025 A3/6 页 6 0026 且所述平板部和直立板部构成形状的折弯板。 0027 本发明所述的空气供应装置, 其中, 所述拆装板大于所述开放部, 以遮住与所述壳 体的开放的开放部边缘邻接的壳体的底面及壁面。 0028 本发明所述的空气供应装置, 其中, 所述拆装板的滑动结构, 在所述壳体的底面开 放部两侧边缘邻接部各形成向下方呈字形折弯的导轨, 而在所述导轨上设置拆装板的两 侧端部进行滑动。 0029 本发明所述的空气供应装置, 其中, 用以将。
22、所述拆装板固定于壳体的固定装置, 在 壳体的相应壁面形成凹陷部, 而在与所述凹陷部相对应的拆装板的直立板部形成贯通孔, 从而所述凹陷部设置螺母, 且从所述直立板部的外侧通过贯通孔插入螺栓的后, 结合于凹 陷部的螺母, 从而完成固定作业。 0030 本发明提供一种空气供应装置, 其使设置空气发生器的壳体内部底面具备可从壳 体分离的后装拆于壳体的装拆板结构, 以在空气发生器发生异常时, 无需分解整个装置, 只 需将装拆板从壳体分离之后完成对空气发生器的检查及替换作业, 从而在简化空气发生器 的检查及替换作业的同时, 缩短检查及替换时间, 最终提高作业效率, 提高装置可靠性。 附图说明 0031 图。
23、 1 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示意图 ; 0032 图 2 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拆装板进行铰链旋转而开放的状态图 ; 0033 图 3 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仰视图 ; 0034 图 4 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拆装板进行铰链旋转而开放的状态仰视图 ; 0035 图 5 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空气供应装置的内部剖面图 ; 0036 图 6 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拆装板进行铰链旋转而开放的状态剖面图 ; 0037 图 7 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拆装板固定装置的另一实施例剖面图 ; 0038 图 8 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拆装板固定装置的又一实施例剖面图 ; 0039 图 9 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拆装板固定装置的又一实施例示意图 ; 0。
24、040 图 10 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示意图 ; 0041 图 11 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拆装板滑动开放的状态图 ; 0042 图 12 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仰视图 ; 0043 图 13 为表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拆装板滑动开放的状态仰视图 ; 0044 图 14 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内部剖面图。 0045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0046 10 : 壳体 11 : 底面 0047 12 : 壁面 12a : 凹陷部 0048 12b : 扣接槽部 12c : 扣接槽部 0049 13 : 扣接突起 15 : 导轨 0050 20 : 空气发生器 0051 30 : 过滤器 40 : 护盖 0052 4。
25、1 : 空气排放孔 50 : 拆装板 0053 51 : 平板部 51a : 贯通孔 说 明 书 CN 102234023 A CN 102234025 A4/6 页 7 0054 51b : 扣接部 52 : 直立板部 0055 52a : 贯通孔 52b : 固定突起 0056 55 : 拆装板 56 : 平板部 0057 56a : 贯通孔 57 : 直立板部 0058 57a : 贯通孔 61 : 螺母 0059 62 : 螺栓 70 : 把手 0060 80 : 固定旋钮 81 : 钩子 0061 82 : 把手 具体实施方式 0062 以下将配合具体实施例所示附图对本发明加以详细说。
26、明。 0063 如图 1 至图 6 所示, 本发明提供一种空气供应装置, 包括 : 壳体 10, 内部中空而上 方开放 ; 空气发生器 20, 安装在所述壳体 10 的内部底面 ; 过滤器 30, 安装在所述空气发生 器 20 上方的壳体 10 的开放部上方 ; 及护盖 40, 紧密接触过滤器 30 上面并覆盖壳体 10 上 方, 表面上形成有空气排放孔 41。 0064 所述壳体10为沿长度方向延长较长长度(较佳地, 相当于平板玻璃移送装置等作 业台的整体长度 ) 而上方开放的长方盒状。 0065 所述过滤器 30 为安装在空气发生器 20 上方的壳体 10 的开放部上方的矩形块形 状, 起。
27、到去除包含于所排放的空气中的异物或一定程度上缓和空气排放多少。 0066 另外, 所述护盖 40 的空气排放孔 41 为沿长度方向相隔一定间距的多个贯通孔结 构。 0067 另外, 设置所述空气发生器 20 的壳体 10 内部底面, 具备可从壳体 10 分离之后装 拆于壳体 10 的装拆板 50 结构, 而支撑所述空气发生器 20 的拆装板 50 可相对于壳体 10 开 闭, 而且, 在密闭的状态下通过其他固定装置固定支撑于所述壳体 10。 0068 另外, 所述壳体 10 的底部具有从安装空气发生器 20 的所述壳体 10 的底部面向一 侧壁面延长开放的形开放结构, 而所述拆装板 50 包括。
28、 : 平板部 51, 遮住所述壳体 10 的开 放的底面11且在其中央具备用以向空气发生器20供应外部空气的贯通形成的贯通孔51a ; 直立板部 52, 遮住所述壳体 10 的开放的一侧壁面 12 ; 且所述平板部和直立板部构成形 状的折弯板。 0069 所述拆装板 50 大于所述开放部, 以遮住与所述壳体 10 的开放的开放部边缘邻接 的壳体 10 的底面 11 及壁面 12。 0070 另外, 所述拆装板50的铰链旋转结构, 在所述壳体10的底面开放部后端边缘的邻 接部形成扣接突起13, 而与之相对应的拆装板50的平板部51一端被所述扣接突起13扣接 以形成扣接部 51b 并进行铰链旋转。。
29、 0071 另外, 所述扣接部 51b 具有向上方折弯的字形结构, 以在盖上所述拆装板 50 时 使其平板部 51 上面与壳体 10 底面紧密接触。 0072 用以将所述拆装板 50 固定于壳体 10 的固定装置, 在壳体 10 的相应壁面 12 形成 凹陷部 12a, 而在与所述凹陷部 12a 相对应的拆装板 50 的直立板部 52 形成贯通孔 52a, 从 而所述凹陷部 12a 设置螺母 61, 且从所述直立板部 52 的外侧通过贯通孔 52a 插入螺栓 62 说 明 书 CN 102234023 A CN 102234025 A5/6 页 8 之后, 结合于凹陷部 12a 的螺母 61,。
30、 从而完成固定作业。 0073 另外, 如图 7 所示, 用以将所述拆装板 50 固定于壳体 10 的固定装置的另一实施 例, 在壳体 10 的相应壁面 12 形成扣接槽部 12b, 而在与所述扣接槽部 12b 相对应的拆装板 50 的直立板部 52 内侧面形成固定突起 52b, 从而在密闭拆装板 50 时, 使所述固定突起 52b 插入壳体 10 的扣接槽部 12b 扣接支撑。 0074 在此, 在所述直立板部 52 的外侧面各具备用以开闭拆装板 50 的把手 70。 0075 另外, 如图 8 及图 9 所示, 用以将所述拆装板固定于壳体 10 的固定装置又一实施 例, 在壳体 10 的相。
31、应壁面 12 形成扣接槽部 12c, 并具备贯通与所述扣接槽部 12c 相对应的 拆装板 50 的直立板部 52 进行轴旋转的固定旋钮 80, 且在所述固定旋钮 80 的向直立板部 52 内侧突出的部位, 形成宽度小于扣接槽部 12c 的入口而长度大于扣接槽部 12c 入口的钩 子 81, 并在向其外侧突出的部位具备把手 82, 从而通过轴旋转所述把手 82 将所述钩子 81 插入扣接槽部 12c 扣接固定。 0076 在上述本发明一实施例中, 在空气发生器 20 发生问题而需进行检查或替换时, 从 螺母61解除螺栓62的结合之后, 握住把手70向下打开拆装板50, 则拆装板50的直立板部 5。
32、2 以平板部 51 的扣接部 51b 为准向下进行轴旋转以从壳体 10 分离, 最终将扣接部 51b 从 扣接突起 13 分离, 完成拆装板 50 的完全分离, 从而对露出至外部的空气发生器 20 进行检 查及替换等作业。 0077 另外, 结束检查及替换作业并需重新将拆装板50装设于壳体10时, 通过与上述分 离顺序相反的顺序, 将平板部 51 的扣接部 51b 插入扣接于壳体 10 的扣接突起 13 之后, 以 所述扣接部 51b 为铰链轴, 利用把手 70 使拆装板 50 的直立板部 52 向上进行轴旋转, 以使 拆装板50紧密接触壳体10的状态下, 重新将螺栓62结合于螺母61, 从而。
33、完成装拆板50的 装设作业。 0078 如图10至图14所示, 本发明另一实施例, 包括 : 壳体10, 内部中空而上方开放 ; 空 气发生器20, 安装在所述壳体10的内部底面 ; 过滤器30, 安装在所述空气发生器20上方的 壳体 10 的开放部上方 ; 及护盖 40, 紧密接触过滤器 30 上面并覆盖壳体 10 上方, 表面上形 成有空气排放孔 41。 0079 所述壳体10为沿长度方向延长较长长度(较佳地, 相当于平板玻璃移送装置等作 业台的整体长度 ) 而上方开放的长方形盒状。 0080 所述过滤器 30 为安装在空气发生器 20 上方的壳体 10 的开放部上方的矩形块形 状, 起到。
34、去除包含于所排放的空气中的异物或一定程度上缓和空气排放多少。 0081 另外, 所述护盖 40 的空气排放孔 41 为沿长度方向相隔一定间距的多个贯通孔结 构。 0082 另外, 使设置所述空气发生器 20 的壳体 10 内部底面, 具备可从壳体 10 分离之后 装拆于壳体 10 的装拆板 55 结构, 而支撑所述空气发生器 20 的拆装板 55 可相对于壳体 10 滑动, 而且, 在密闭的状态下通过其他固定装置固定于所述壳体 10。 0083 另外, 所述壳体 10 的底部具有从安装空气发生器 20 的所述壳体 10 的底部面向一 侧壁面延长开放的形开放结构, 而所述拆装板55包括 : 平板。
35、部56, 遮住所述壳体10的开 放的底面11且在其中央具备用以向空气发生器20供应外部空气的贯通形成的贯通孔56a ; 直立板部 57, 遮住所述壳体 10 的开放的一侧壁面 12 ; 且所述平板部和直立板部构成形 说 明 书 CN 102234023 A CN 102234025 A6/6 页 9 状的折弯板。 0084 在此, 所述拆装板55大于所述开放部, 以遮住与所述壳体10的开放的开放部边缘 邻接的壳体 10 的底面 11 及壁面 12。 0085 另外, 所述拆装板55的滑动结构, 在所述壳体10的底面开放部两侧边缘邻接部各 形成向下方呈字形折弯的导轨 15, 而在所述导轨 15 。
36、上设置拆装板 55 的两侧端部进行滑 动。 0086 用以将所述拆装板 55 固定于壳体 10 的固定装置, 在壳体 10 的相应壁面 12 形成 凹陷部 12a, 而在与所述凹陷部 12a 相对应的拆装板 55 的直立板部 57 形成贯通孔 57a, 从 而所述凹陷部 12a 设置螺母 61, 且从所述直立板部 57 的外侧通过贯通孔 57a 插入螺栓 62 之后, 结合于凹陷部 12a 的螺母 61, 从而完成固定作业。 0087 除利用这些螺栓或螺母的固定方式之外, 还可采用通过具备扣接突起或钩子的固 定旋钮等各种固定方式。 0088 另外, 在所述直立板部 57 的外侧面具备用以开闭拆。
37、装板 55 的把手 70。 0089 上述结构本发明一实施例中, 在空气发生器 20 发生问题而需进行检查或替换时, 从螺母61解除螺栓62的结合之后, 握住把手70向前拉拆装板55, 则平板部56的两侧端部 在导轨 15 上滑动, 以使拆装板 55 从壳体 10 分离并打开, 最终将拆装板 55 从壳体 10 完全 分离, 从而对露出至外部的空气发生器 20 进行检查及替换等作业。 0090 另外, 结束检查及替换作业并需重新将拆装板55装设于壳体10时, 通过与上述分 离顺序相反的顺序, 使平板部 56 的两侧端部位于导轨 15 上之后, 利用把手 70 将拆装板 55 的直立板部 57 。
38、推向壳体 10 一侧, 以使直立板部 57 紧密接触壳体 10 的壁面 12 的状态下, 重新将螺栓 62 结合于螺母 61, 从而完成装拆板 55 的装设作业。 0091 综上所述, 本发明提供的空气发生器的壳体内部底面, 具备可从壳体分离之后装 拆于壳体的装拆板结构, 以在空气发生器发生异常时, 无需分解整个装置, 只需将装拆板从 壳体分离之后完成对空气发生器的检查及替换作业, 从而在简化空气发生器的检查及替换 作业的同时, 缩短检查及替换时间, 最终提高作业效率, 提高装置可靠性。 0092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可行实施例, 非因此局限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故凡运 用本发明所作的等效技。
39、术变化, 均包含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说 明 书 CN 102234023 A CN 102234025 A1/14 页 10 图 1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2234023 A CN 102234025 A2/14 页 11 图 2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2234023 A CN 102234025 A3/14 页 12 图 3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2234023 A CN 102234025 A4/14 页 13 图 4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2234023 A CN 102234025 A5/14 页 14 图 5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2234。
40、023 A CN 102234025 A6/14 页 15 图 6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2234023 A CN 102234025 A7/14 页 16 图 7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2234023 A CN 102234025 A8/14 页 17 图 8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2234023 A CN 102234025 A9/14 页 18 图 9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2234023 A CN 102234025 A10/14 页 19 图 10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2234023 A CN 102234025 A11/14 页 20 图 11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2234023 A CN 102234025 A12/14 页 21 图 12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2234023 A CN 102234025 A13/14 页 22 图 13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2234023 A CN 102234025 A14/14 页 23 图 14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2234023 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