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纯中药颗粒制剂.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纯中药颗粒制剂.pdf(4页完整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纯中药颗粒制剂。胃食管反流病是一种临床常见病,系指过多胃、十二肠内容物反流入食管引起的综合征。本发明采用代赭石、柴胡、黄连、吴茱萸、白术、茯苓、枳壳、制半夏按一定比例,经特定工序制成纯中药颗粒制剂来治疗胃食管反流病。本发明具有疗效好、便捷价廉、无任何不良副作用等优点。。
CN200610041488.8
2006.09.07
CN101138603A
2008.03.12
撤回
无权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视为撤回IPC(主分类):A61K 36/8888申请公布日:20080312|||公开
A61K36/8888; A61K9/16; A61P1/04; A61K33/26(2006.01)N
A61K36/8888
祁 宏
224700江苏省建湖县城慈航医院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纯中药颗粒制剂。胃食管反流病是一种临床常见病,系指过多胃、十二肠内容物反流入食管引起的综合征。本发明采用代赭石、柴胡、黄连、吴茱萸、白术、茯苓、枳壳、制半夏按一定比例,经特定工序制成纯中药颗粒制剂来治疗胃食管反流病。本发明具有疗效好、便捷价廉、无任何不良副作用等优点。
权利要求书1. 一种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纯中药颗粒制剂,它是由代赭石、柴胡、黄连、吴茱萸、白术、茯苓、枳壳、制半夏、延胡构成,其特征在于①代赭石、柴胡、黄连、吴茱萸、制半夏、延胡的比例为1.5∶0.6∶1∶1∶1∶1∶1∶1∶1,②将黄连、吴茱萸、制半夏用6 0%的乙醇加热回流提取三次,第一次3小时,第二次2小时,第三次1.5小时,合并提取液,滤过,回收乙醇并浓缩至适量备用,③将代赭石、柴胡、白术、茯苓、枳壳、延胡加水煎煮二次,每次2小时煎液滤过,滤液合并,静置,取上清液,与步骤①浓缩液合并,④将步骤②所得液体再浓缩至适量,加入适量糊精、蔗糖混匀,干燥,粉碎成细粉,制成颗粒干燥。
说明书一种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纯中药颗粒制剂 所属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纯中药颗粒制剂。 背景技术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胃食管反流病的发生率日趋增高,胃食管反流病的药物治疗近20年来虽已有很大改进,但仍有一些胃食管反流病反流症状控制不满意,难以治愈。因此,人们在返朴归真,回归自然的过程中,希望有一种便捷价廉、无不良副作用的有效纯中药制剂问世。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纯中药颗粒制剂。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它是由代赭石、柴胡黄连、吴茱萸、白术、茯苓、枳壳、制半夏、延胡构成,具体制作方法为①代赭石、柴胡、黄连、吴茱萸、制半夏、延胡的比例为1.5∶0.6∶1∶1∶1∶1∶1∶1∶1,②将黄连、吴茱萸、制半夏用60%的乙醇加热回流提取三次,第一次3小时,第二次2小时,第三次1.5小时,合并提取液,滤过,回收乙醇并浓缩至适量备用,③将代赭石、柴胡、白术、茯苓、枳壳、延胡加水煎煮二次,每次2小时煎液滤过,滤液合并,静置,取上清液,与步骤①浓缩液合并,④将步骤②所得液体再浓缩至适量,加入适量糊精、蔗糖混匀,干燥,粉碎成细粉,制成颗粒干燥、分装。 本发明具有疗效好、便捷价廉、无任何不良副作用等优点。 具体实施例 取代赭石、柴胡、黄连、吴茱萸、白术、茯苓、枳壳、制半夏、延胡。其重量为1.5kg、0.6kg、1kg、1kg、1kg、1kg、1kg、1kg、1kg,将方中的黄连、吴茱萸、制半夏用60%的乙醇加热回流提取三次,第一次3小时,第二次2小时,第三次1.5小时,合并提取液,滤过,回收乙醇并浓缩至适量备用。方中其它药物加水煎煮二次,每次2小时煎液滤过,滤液合并,静置,取上清液,与上述浓缩液合并。再浓缩至适量,加入适量糊精、蔗糖、混匀,干燥,粉碎成细粉,制成颗粒干燥,整粒、分装。每袋15克(含生药11.6克),包装即得。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30 金币 0人已下载
还可以输入200字符
暂无评论,赶快抢占沙发吧。
copyright@ 2017-2018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