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6

治疗瘙痒的中药及其制备方法.pdf

  • 上传人:xia****o6
  • 文档编号:5015425
  • 上传时间:2018-12-06
  • 格式:PDF
  • 页数:6
  • 大小:264.98KB
  •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0810106116.8

    申请日:

    2008.05.08

    公开号:

    CN101264261A

    公开日:

    2008.09.17

    当前法律状态:

    撤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视为撤回IPC(主分类):A61K 36/8994公开日:20080917|||公开

    IPC分类号:

    A61K36/8994; A61P17/04; A61P15/00; A61K33/12(2006.01)N

    主分类号:

    A61K36/8994

    申请人:

    北京天科仁祥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发明人:

    伍荣林

    地址:

    100101北京市南沙滩2号院天和人家2-3-201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完整版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瘙痒的中药及其制备方法,本品由下述重量配比的中药材制成:龙胆草5~20重量份、黄芩5~30重量份、栀子5~30重量份、泽泻5~30重量份、车前子5~30重量份、滑石5~30重量份、当归5~20重量份、薏苡仁5~20重量份、连翘5~20重量份、甘草5~20重量份。本品具有清肝利胆,燥湿止痒,清热解毒之功效,用于治疗肝胆湿热下注所致阴囊瘙痒、肿痛、阴汗、小便淋浊,或妇女外阴瘙痒,带下黄臭等症,效果确切。

    权利要求书

    权利要求书
    1、  治疗瘙痒的中药,其特征在于该中药是由下述重量配比的中药材制成:
    龙胆草5~20重量份    黄  芩5~30重量份
    栀  子5~30重量份    泽  泻5~30重量份
    车前子5~30重量份    滑  石5~30重量份
    当  归5~20重量份    薏苡仁5~20重量份
    连  翘5~20重量份    甘  草5~20重量份。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瘙痒的中药,其特征在于该中药是由下述重量配比的中药材制成:
    龙胆草15重量份       黄  芩20重量份
    栀  子20重量份       泽  泻20重量份
    车前子15重量份       滑  石10重量份
    当  归10重量份       薏苡仁10重量份
    连  翘10重量份       甘  草15重量份。

    3、  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治疗瘙痒的中药的制备方法,是通过以下方法实现的:
    (1)取龙胆草,粉碎成细粉,备用;
    (2)取栀子、当归、连翘,粉碎成粗粉,用水蒸汽蒸馏法提取挥发油,收集挥发油,低温放置,备用;药渣滤过,滤液另器收集,备用;药渣备用;
    (3)取黄芩、薏苡仁,粉碎成粗粉,用6~10倍量50%~95%乙醇回流提取2~4次,每次1~3小时,提取醇液滤过,合并滤液,减压回收乙醇并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10~1.35(50~70℃)的清膏,备用;药渣挥散乙醇,备用;
    (4)取泽泻、甘草,粉碎成粗粉,加入车前子(包煎)、滑石(包煎)与步骤(2)和步骤
    (3)所得药渣,用8~12倍量水煎煮2~3次,每次1~2小时,煎液滤过,与步骤(2)所得滤液合并,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10~1.35(55~70℃)的清膏,备用;
    (5)取上述清膏、龙胆草药材细粉与挥发油,按常规制剂方法,加入制剂辅料、成型,包装,检验,即得。

    说明书

    说明书治疗瘙痒的中药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药及其制备方法,特别是涉及一种治疗瘙痒的中药及其制备方法,属新药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瘙痒症是临床常见的皮肤病之一,是一种无原发皮疹,但以皮肤瘙痒为主要临床症状的一种皮肤病。
    阴囊瘙痒症和女性外阴瘙痒为临床常见病,其致病因素较多,重则出现患处皮肤损伤、感染、肿痛等,给患者带来难言之隐。
    目前,临床治疗阴囊瘙痒、妇性外阴瘙痒多采用药物外治法,虽可暂时缓解瘙痒症状,但无法根治,极易复发,给患者带来极大痛苦。
    中医认为,阴囊瘙痒和妇性外阴瘙痒内因多由肝胆湿热引起,外因则多由糖尿病、内分泌失调及不良生活习惯所致,治疗上一方面应保持患处卫生,另一方面需辩证论治,采用外病内治的方法,以调理机体机能平衡,达到标本兼治的目的,此类药物的开发,为提高人类健康水平与生活质量具有重大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治疗瘙痒的中药,本品具有清肝利胆,燥湿止痒,清热解毒之功效,用于治疗肝胆湿热下注所致阴囊瘙痒、肿痛、阴汗、小便淋浊,或妇女外阴瘙瘁,带下黄臭等症,效果确切。
    本发明目的之二在于提供该中药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是结合现代中医药理论,在多年临床实践经验基础上,总结肝胆湿热证之病因病机,精选具有清肝利胆,燥湿止痒,清热解毒之功的中药材,经科学配伍,研制而成的具有广泛治疗效果的纯中药,结合现代制剂技术,加工制成便于临床广泛应用的口服片剂、胶囊、颗粒任一剂型。
    本发明所提供的治疗瘙痒的中药,是由下述重量配比的中药材制成:
    龙胆草5~20重量份      黄  芩5~30重量份
    栀  子5~30重量份      泽  泻5~30重量份
    车前子5~30重量份      滑  石5~30重量份
    当  归5~20重量份      薏苡仁5~20重量份
    连  翘5~20重量份      甘  草5~20重量份
    进一步,本发明提供的治疗瘙痒的中药,其药物组成可特别采用为下述重量配比的中药材制成:
    龙胆草15重量份       黄  芩20重量份
    栀  子20重量份       泽  泻20重量份
    车前子15重量份       滑  石10重量份
    当  归10重量份       薏苡仁10重量份
    连  翘10重量份       甘  草15重量份
    本发明提供的治疗瘙痒的中药的制备方法,是通过以下方法实现的:
    (1)取龙胆草,粉碎成细粉,备用;
    (2)取栀子、当归、连翘,粉碎成粗粉,用水蒸汽蒸馏法提取挥发油,收集挥发油,低温放置,备用;药渣滤过,滤液另器收集,备用;药渣备用;
    (3)取黄芩、薏苡仁,粉碎成粗粉,用6~10倍量50%~95%乙醇回流提取2~4次,每次1~3小时,提取醇液滤过,合并滤液,减压回收乙醇并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10~1.35(50~70℃)的清膏,备用;药渣挥散乙醇,备用;
    (4)取泽泻、甘草,粉碎成粗粉,加入车前子(包煎)、滑石(包煎)与步骤(2)和步骤(3)所得药渣,用8~12倍量水煎煮2~3次,每次1~2小时,煎液滤过,与步骤(2)所得滤液合并,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10~1.35(55~70℃)的清膏,备用;
    (5)取上述清膏、龙胆草药材细粉与挥发油,按常规制剂方法,加入制剂辅料、成型,包装,检验,即得。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处方组成:
    龙胆草90g    黄  芩120g    栀  子120g   泽  泻120g
    车前子90g    滑  石60g     当  归60g    薏苡仁60g
    连  翘60g    甘  草90g
    共制成1000片
    制备方法:
    (1)取龙胆草,粉碎成细粉,过100目筛,备用;
    (2)取栀子、当归、连翘,粉碎成粗粉,用水蒸汽蒸馏法提取挥发油,收集挥发油,低温放置,备用;药渣滤过,滤液另器收集,备用;药渣备用;
    (3)取黄芩、薏苡仁,粉碎成粗粉,用10倍量75%乙醇回流提取2小时,提取醇液滤过;药渣加10倍量75%乙醇回流提取2小时,提取醇液滤过;药渣再加10倍量75%乙醇回流提取2小时,提取醇液滤过;合并液滤,减压回收乙醇并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30(55℃)的清膏,备用;药渣挥散乙醇,备用;
    (4)取泽泻、甘草,粉碎成粗粉,加入车前子(包煎)、滑石(包煎)与步骤(1)和步骤(2)所得药渣,用12倍量水煎煮2小时,煎液滤过;药渣加10倍量水煎煮1.5小时,煎液滤过;药渣再加8倍量水煎煮1小时,煎液滤过;滤液与步骤(1)所得滤液合并,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30(70℃)的清膏,备用;
    (5)取上述清膏,混匀,加入龙胆草细粉,混合均匀,制成颗粒,干燥,整粉;
    (6)取挥发油,用适量95%乙醇溶解,喷入颗粒中,60℃以下干燥,加入0.4%的硬脂酸镁,压片,包衣,包装,检验,即得。
    实施例2
    处方组成:
    龙胆草105g    黄  芩140g   栀  子140g   泽  泻140g
    车前子105g    滑  石70g    当  归70g    薏苡仁70g
    连  翘70g     甘  草105g
    共制成1000粒
    (1)取龙胆草,粉碎成细粉,过100目筛,备用;
    (2)取栀子、当归、连翘,粉碎成粗粉,用水蒸汽蒸馏法提取挥发油,收集挥发油,低温放置,备用;药渣滤过,滤液另器收集,备用;药渣备用;
    (3)取黄芩、薏苡仁,粉碎成粗粉,用10倍量75%乙醇回流提取2小时,提取醇液滤过;药渣加8倍量75%乙醇回流提取2小时,提取醇液滤过;药渣再加8倍量75%乙醇回流提取2小时,提取醇液滤过;合并液滤,减压回收乙醇并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30(55℃)的清膏,备用;药渣挥散乙醇,备用;
    (4)取泽泻、甘草,粉碎成粗粉,加入车前子(包煎)、滑石(包煎)与步骤(1)和步骤(2)所得药渣,用12倍量水煎煮2小时,煎液滤过;药渣加10倍量水煎煮1小时,煎液滤过;药渣再加10倍量水煎煮1小时,煎液滤过;滤液与步骤(1)所得滤液合并,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30(70℃)的清膏,备用;
    (5)取上述清膏,混匀,加入龙胆草细粉,混合均匀,干燥,粉碎成细粉,过100目筛,得浸膏粉,备用;
    (6)取挥发油,用适量95%乙醇溶解,喷入浸膏粉中,60℃以下干燥,加入0.6%的硬脂酸镁,分装,包装,检验,即得。
    实施例3
    处方组成:
    龙胆草45g  黄  芩60g    栀  子60g    泽  泻60g
    车前子45g  滑  石30g    当  归30g    薏苡仁30g
    连  翘30g  甘  草45g
    蔗  糖915g
    共制成1000g
    制备方法:
    (1)取龙胆草,粉碎成细粉,过100目筛,备用;
    (2)取栀子、当归、连翘,粉碎成粗粉,用水蒸汽蒸馏法提取挥发油,收集挥发油,低温放置,备用;药渣滤过,滤液另器收集,备用;药渣备用;
    (3)取黄芩、薏苡仁,粉碎成粗粉,用10倍量75%乙醇回流提取2小时,提取醇液滤过;药渣加8倍量75%乙醇回流提取2小时,提取醇液滤过;药渣再加8倍量75%乙醇回流提取2小时,提取醇液滤过;合并液滤,减压回收乙醇并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20(55℃)的清膏,备用;药渣挥散乙醇,备用;
    (4)取泽泻、甘草,粉碎成粗粉,加入车前子(包煎)、滑石(包煎)与步骤(1)和步骤(2)所得药渣,用12倍量水煎煮2小时,煎液滤过;药渣加10倍量水煎煮1小时,煎液滤过;药渣再加10倍量水煎煮1小时,煎液滤过;滤液与步骤(1)所得滤液合并,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20(70℃)的清膏,备用;
    (5)取上述清膏,混匀,加入龙胆草细粉、蔗糖,混合均匀,制粒,干燥,整粒,分装,包装,检验,即得。

    关 键  词:
    治疗 瘙痒 中药 及其 制备 方法
      专利查询网所有文档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0条评论

    还可以输入200字符

    暂无评论,赶快抢占沙发吧。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治疗瘙痒的中药及其制备方法.pdf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lichaxun.net/p-5015425.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2018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