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18

一种高空网架安装方法.pdf

  • 上传人:Y0****01
  • 文档编号:500522
  • 上传时间:2018-02-19
  • 格式:PDF
  • 页数:18
  • 大小:1.23MB
  •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510649502.1

    申请日:

    2015.10.09

    公开号:

    CN105386604A

    公开日:

    2016.03.09

    当前法律状态:

    实审

    有效性:

    审中

    法律详情:

    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E04G 21/14申请日:20151009|||公开

    IPC分类号:

    E04G21/14; E04C3/11

    主分类号:

    E04G21/14

    申请人:

    多维联合集团有限公司

    发明人:

    王超

    地址:

    102445北京市房山区长阳环岛西北角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国昊天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315

    代理人:

    许志勇

    PDF完整版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空网架安装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将拼装完成的高空网架的起步跨放置于四个相对设置的支撑底座的中间位置,并将所述起步跨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支撑底座固定;分别在所述起步跨与所述支撑底座连接的四个三角区域依附所述起步跨和所述支撑底座进行合拢连接安装,完成四个边缘网架的安装;在位于所述起步跨同侧的两个所述边缘网架之间进行合拢连接安装,完成中间网架的安装,进而完成对所述起步跨的拓宽形成新起步跨;以所述新起步跨为基础重复以上安装步骤,直到完成所述高空网架的安装。本发明以循序渐进的方式逐步拓宽安装网架,实现了高空网架安全而高效的安装,避免了常规高空网架安装操作复杂和工程量大的问题。

    权利要求书

    1.一种高空网架安装方法,包括:
    将拼装完成的高空网架的起步跨放置于四个相对设置的支撑底座的中
    间位置,并将所述起步跨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支撑底座固定,所述起步跨的长
    度与两个所述支撑底座之间的距离相匹配;
    分别在所述起步跨与所述支撑底座连接的四个三角区域依附所述起步
    跨和所述支撑底座进行合拢连接安装,完成四个边缘网架的安装;
    在位于所述起步跨同侧的两个所述边缘网架之间依附所述起步跨和所
    述边缘网架的边缘进行合拢连接安装,完成中间网架的安装,进而完成对所
    述起步跨的拓宽形成新起步跨;
    以所述新起步跨为基础重复以上安装步骤,直到完成所述高空网架的安
    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空网架安装方法,其特征在于,拼装高空网
    架的起步跨的方法包括:
    拼装小拼单元,所述小拼单元为拼装在临时支撑点上的正四角锥网架,
    所述正四角锥网架底面由下弦杆和四个下弦球组成,所述正四角锥网架的侧
    面由腹杆和上弦球组成,所述下弦球和所述上弦球为一球八杆;
    拼装基本单元,选定所述小拼单元的一个下弦球作为下弦面中心拓宽拼
    装点,选定所述小拼单元的所述上弦球作为上弦面拓宽拼装点,将所述下弦
    球相邻的两边通过和所述小拼单元相同的所述下弦球和所述下弦杆拓宽拼装
    成另外三个正四边形,所述上弦球在所述小拼单元相邻的两个正四边形连接
    于两根上弦杆,用和所述小拼单元相同的上弦球和腹杆形成的侧面与所述两
    个正四边形构成另外两个正四角锥,所述两个正四角锥的上弦球分别连接于
    所述两根上弦杆;
    拼装基本稳固单元,将所述基本单元未拼装为正四角锥的正四边形以和
    所述小拼单元相同的上弦球和腹杆形成的侧面与所述正四边形构成正四角
    锥,所述正四角锥的上弦球分别通过另外两根和所述基本单元相同的上弦杆
    连接于相邻正四角锥的上弦球;
    拼装稳定受力单元,将所述基本稳固单元按照拼装所述基本单元的方法
    进行拓宽,然后按照拼装所述基本稳固单元的方法将上弦球之间按照拼装所
    述基本稳固单元的方法拼装成上弦平面,拓宽得到所述稳定受力单元完成所
    述网架起步跨的拼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空网架安装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合拢连
    接安装的方法为:
    下弦杆与下弦球的组装:根据预先编好的顺序,将所述下弦杆一次连接于
    所述下弦球;
    腹杆与上弦球的组装:所述腹杆与所述上弦球依次性连接形成一个向下四
    角锥;以及
    上弦杆的组装:将所述上弦杆连接于所述上弦球,然后由内向外连接下一
    个所述上弦球,所述上弦杆与所述上弦球连接应与所述腹杆和所述下弦球连
    接同时进行。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空网架安装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划
    分距离合适的安装区域,根据所述安装区域的距离,在所述安装区域内架构
    至少两排相互平行的用于支撑网架起步跨的支撑底座,所述支撑底座之间的
    距离对应于所述网架起步跨的长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空网架安装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弦
    杆,所述腹杆和所述下弦球以及所述腹杆,所述腹杆和所述上弦球通过节点
    结构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空网架安装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网架
    起步跨的下弦面平整。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空网架安装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弦
    杆与所述腹杆以及所述腹杆与所述上弦杆支间的角度至少为30度。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高空网架安装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节点
    结构包括销子,套筒以及锥头,所述销子将所述腹杆,所述下弦杆或腹杆深
    入所述下弦球或上弦球的一端套住,所述锥头将所述腹杆,所述下弦杆或上
    弦杆朝向所述下弦球或上弦球的一端套住,所述套筒将一端连接于所述锥头,
    另一端契合连接于所述上弦球或下弦球的凹口部分。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高空网架安装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腹杆,
    所述下弦杆或上弦杆为钢管。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空网架安装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拼装所
    述网架起步跨和吊装所述网架起步跨过程中,进行扰度复测调整,所述高空
    网架完成安装后,进行整体矫正固定。

    说明书

    一种高空网架安装方法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大型建筑物屋顶的网架安装方法,具体涉及一种高空网架安装
    方法。

    背景技术

    网架结构是以多根杆件按照一定规律组合而成的网格状高次超静定结
    构。由于所有杆件都能参与工作而具有良好的受力性能,其刚度和整体性优
    于一般平面结构,能有效承受各种非对称荷载、集中荷载和动荷载。网架结
    构制作安装比较方便。杆件与节点都可以在工厂生产,使现场工作量降至最
    低,同时也不需要复杂的技术,这就便于网架进行定型化工业化的施。

    常规的网架安装方法有:整体吊装法;当场地许可时,可在现场作为工
    作面总拼网架,然后用起重机负重行走较大距离进行网架安装。整体提升法,
    在结构柱上安装提升设备提升网架,或在提升网架的同时进行柱子滑模的施
    工方法,此时网架可作为操作平台。整体顶升法,适用于点支承网架,在顶
    升过程中只能垂直地上升,不能或不允许平移或转动。高空滑移法,分条的
    网架单元在事先设置的滑轨上单条滑移到设计位置拼接成整体的安装方法。

    然而,上述方法存在网架整体精度不高,在安装过程中容易产生积累偏
    差,操作复杂,工程量大以及安全隐患大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申请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安全而高效的高空网架安装方
    法,解决了常规高空安装网架整体精度不高,在安装过程中容易产生积累偏
    差,工程量大,操作复杂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公开了一种高空网架安装方法,包括:

    将拼装完成的高空网架的起步跨放置于四个相对设置的支撑底座的中
    间位置,并将所述起步跨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支撑底座固定,所述起步跨的长
    度与两个所述支撑底座之间的距离相匹配;

    分别在所述起步跨与所述支撑底座连接的四个三角区域依附所述起步
    跨和所述支撑底座进行合拢连接安装,完成四个边缘网架的安装;

    在位于所述起步跨同侧的两个所述边缘网架之间依附所述起步跨和所
    述边缘网架的边缘进行合拢连接安装,完成中间网架的安装,进而完成对所
    述起步跨的拓宽形成新起步跨;

    以所述新起步跨为基础重复以上安装步骤,直到完成所述高空网架的安
    装。

    进一步地,拼装高空网架的起步跨的方法包括:

    拼装小拼单元,所述小拼单元为拼装在临时支撑点上的正四角锥网架,
    所述正四角锥网架底面由下弦杆和四个下弦球组成,所述正四角锥网架的侧
    面由腹杆和上弦球组成,所述下弦球和所述上弦球为一球八杆;

    拼装基本单元,选定所述小拼单元的一个下弦球作为下弦面中心拓宽拼
    装点,选定所述小拼单元的所述上弦球作为上弦面拓宽拼装点,将所述下弦
    球相邻的两边通过和所述小拼单元相同的所述下弦球和所述下弦杆拓宽拼装
    成另外三个正四边形,所述上弦球在所述小拼单元相邻的两个正四边形连接
    于两根上弦杆,用和所述小拼单元相同的上弦球和腹杆形成的侧面与所述两
    个正四边形构成另外两个正四角锥,所述两个正四角锥的上弦球分别连接于
    所述两根上弦杆;

    拼装基本稳固单元,将所述基本单元未拼装为正四角锥的正四边形以和
    所述小拼单元相同的上弦球和腹杆形成的侧面与所述正四边形构成正四角
    锥,所述正四角锥的上弦球分别通过另外两根和所述基本单元相同的上弦杆
    连接于相邻正四角锥的上弦球;

    拼装稳定受力单元,将所述基本稳固单元按照拼装所述基本单元的方法
    进行拓宽,然后按照拼装所述基本稳固单元的方法将上弦球之间按照拼装所
    述基本稳固单元的方法拼装成上弦平面,拓宽得到所述稳定受力单元完成所
    述网架起步跨的拼装。

    进一步地,所述合拢连接安装的方法为:

    下弦杆与下弦球的组装:根据预先编好的顺序,将所述下弦杆一次连接于
    所述下弦球;

    腹杆与上弦球的组装:所述腹杆与所述上弦球依次性连接形成一个向下四
    角锥;以及

    上弦杆的组装:将所述上弦杆连接于所述上弦球,然后由内向外连接下一
    个所述上弦球,所述上弦杆与所述上弦球连接应与所述腹杆和所述下弦球连
    接同时进行。

    进一步地,还包括划分距离合适的安装区域,根据所述安装区域的距离,
    在所述安装区域内架构至少两排相互平行的用于支撑网架起步跨的支撑底
    座,所述支撑底座之间的距离对应于所述网架起步跨的长度。

    进一步地,所述下弦杆,所述腹杆和所述下弦球以及所述腹杆,所述腹
    杆和所述上弦球通过节点结构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网架起步跨的下弦面平整。

    进一步地,所述下弦杆与所述腹杆以及所述腹杆与所述上弦杆支间的角
    度至少为30度。

    进一步地,所述节点结构包括销子,套筒以及锥头,所述销子将所述腹
    杆,所述下弦杆或腹杆深入所述下弦球或上弦球的一端套住,所述锥头将所
    述腹杆,所述下弦杆或上弦杆朝向所述下弦球或上弦球的一端套住,所述套
    筒将一端连接于所述锥头,另一端契合连接于所述上弦球或下弦球的凹口部
    分。

    进一步地,所述腹杆,所述下弦杆或上弦杆为钢管。

    进一步地,在拼装所述网架起步跨和吊装所述网架起步跨过程中,进行
    扰度复测调整,所述高空网架完成安装后,进行整体矫正固定。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可以获得包括以下技术效果:

    一、本发明的初始起步跨在地面安装,安装紧固并且避免高空安装挠度
    值不够且安全隐患大的问题。

    二、本发明的初始起步跨固定于支撑底座的中间位置并且从中间向两边
    扩宽,减少了安装积累误差,提高了安装精度。

    三、本发明的高空安装方法分别在所述起步跨与所述支撑底座连接的四
    个三角区开始向中间拓宽安装,使得网架安装更加稳固,保证了足够安装挠
    度值。

    四、本发明的网架稳固受力单元安装方便,形成的结构力学性质稳定并
    且外观美观。

    五、本发明可以最大限度的减少底部临时支撑的安装,在跨度30米以内
    的网架安装可不设置临时支撑,全部为悬挑安装。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
    分,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
    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是本发明高空网架安装的流程图;

    图2是本发明起步跨固定于所述支撑底座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起步跨四个边缘网架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起步跨相对两个边缘网架拓宽形成新起步跨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起步跨重复拓宽完成高空网架安装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起步跨安装小拼单元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起步跨安装基本单元的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起步跨安装基本稳固单元的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起步跨安装稳定受力单元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配合附图及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申请的实施方式,藉此对本申请
    如何应用技术手段来解决技术问题并达成技术功效的实现过程能充分理解并
    据以实施。

    如在说明书及权利要求当中使用了某些词汇来指称特定组件。本领域技
    术人员应可理解,硬件制造商可能会用不同名词来称呼同一个组件。本说明
    书及权利要求并不以名称的差异来作为区分组件的方式,而是以组件在功能
    上的差异来作为区分的准则。如在通篇说明书及权利要求当中所提及的“包
    含”为一开放式用语,故应解释成“包含但不限定于”。“大致”是指在可接收的
    误差范围内,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在一定误差范围内解决所述技术问题,基
    本达到所述技术效果。此外,“耦接”或“电性固定”一词在此包含任何直接及
    间接的电性耦接手段。因此,若文中描述一第一装置耦接于一第二装置,则
    代表所述第一装置可直接电性耦接于所述第二装置,或通过其它装置或耦接
    手段间接地电性耦接至所述第二装置。说明书后续描述为实施本申请的较佳
    实施方式,然所述描述乃以说明本申请的一般原则为目的,并非用以限定本
    申请的范围。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当视所附权利要求所界定者为准。

    还需要说明的是,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它变体意在涵盖非
    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商品或者系统不仅
    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它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
    过程、方法、商品或者系统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
    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商
    品或者系统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实施例描述

    本申请的高空网架安装方法,通过将初始起步跨安装于支撑底座上,以
    支撑底座和所述起步跨的两边作为拓宽的基础,形成四个三角形边缘网架,
    然后将相对的两个三角形边缘网架中间部位拓宽,形成新的起步跨,然后在新
    起步卡的基础上重复进行安装,直到完成高空网架安装,实现了高空网架安
    全而高效的安装,避免了常规高空网架安装操作复杂和工程量大的问题。

    具体实施例

    参见附图1,为本发明的高空网架安装方法流程示意图。本发明高空网
    架安装方法包括:

    S100:将拼装完成的高空网架的起步跨放置于四个相对设置的支撑底座
    400的中间位置,并将所述起步跨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支撑底座400固定,所
    述起步跨的长度与两个所述支撑底座400之间的距离相匹配;

    S200:分别在所述起步跨与所述支撑底座400连接的四个三角区域依附
    所述起步跨和所述支撑底座400进行合拢连接安装,完成四个边缘网架的安
    装;

    S300:在位于所述起步跨同侧的两个所述边缘网架之间依附所述起步跨
    和所述边缘网架的边缘进行合拢连接安装,完成中间网架的安装,进而完成
    对所述起步跨的拓宽形成新起步跨;

    S400:以所述新起步跨为基础重复以上安装步骤,直到完成所述高空网
    架的安装。

    参见附图2,为本发明高空网架安装的流程S100的示意图。在开始施工
    前,根据起步跨的长度,复测支撑底座400之间的距离,支撑底座400的位
    置必须准确。然后用起重装置将所述起步跨吊装到所述支撑底座400上并且
    固定在所述支撑底座400的中间位置。具体地,起重装置进入场地前,必须
    将工作区域的杂物清除。视地面情况而定,必要时采用压路机压实,地基承
    载力达到一定均布载荷,例如100Kn/㎡,防止局部地基受力不均,施工时采
    用钢板及枕木垫在起重装置支撑腿下。起步跨网架吊装至指定位置经过调整
    后,将支撑底座400四周焊接钢板以固定支座,防止滑动、移位。起步跨网
    架吊装采用两台起重装置四点起吊,将钢丝绳上端挂于起重装置大钩,下端
    分别绑扎于网架下弦球210节点处,并保证四个点受力均衡。在网架上方拉
    设钢丝绳以作生命线,将起步跨网架吊起至指定位置后,安装工人佩戴安全
    带,由两侧钢柱上的钢梯上至操作作业面,在下弦面工作的安装工人将安全
    带绑扎于生命线,下弦球210紧固完成,在有上弦球110的位置,安装工人
    将安全带绑扎于生命线或已经固定好的上弦杆120上。所述起步跨的下弦球
    210和下弦杆220可用焊接等本领域技术人员常用的连接方式,在这里不做
    过多限定。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理解的是,高空网架要求具有一定的强度,即
    要求具有相应的挠度值,这即是说,起步跨的长度不能太大,否则其中间位
    置的挠度值会降低,影响网架安装的质量并且造成潜在危险。应该注意的是,
    所述起步跨放置于所述支撑底座400的中间位置,然后向两边拓宽安装,是
    为了后续安装提高安装精度,减少积累误差。

    参见附图3,为本发明高空网架安装的流程S200的示意图。分别在所述
    起步跨与所述支撑底座400连接的四个三角区域依附所述起步跨和所述支撑
    底座400进行合拢连接安装,完成四个边缘网架的安装。具体地,分别选择
    所述支撑底座400和所述起步跨相邻的一侧作为拓宽安装的起点。在所述支
    撑底座400上,可通过焊接等本领域技术人员熟知的连接方式将下弦球210
    和下弦杆220连接于所述支撑底座400,并且,所述支撑底座400上的下弦
    球210和下弦杆220的位置和距离应该匹配于相邻的所述起步跨上的下弦球
    210和下弦杆220的位置,这样就可选定合适的下弦杆220和下弦球210拼
    装三角区域边沿网架的安装。可以理解的是,在初期安装所述三角形边缘框
    架的过程中,要设立临时支撑结构以支撑所述下弦球210和所述下弦杆220,
    这样可增加操作的安全系数,也使得所述三角形边缘框架具有足够的挠度值,
    降低后续安装出现的积累误差。

    特别地,所述合拢连接安装的步骤为:

    下弦杆220与下弦球210的组装:根据预先编好的顺序,将所述下弦杆
    220一次连接于所述下弦球210。

    上弦杆120的组装:将所述上弦杆120连接于所述上弦球110,然后由内
    向外连接下一个所述上弦球110,所述上弦杆120与所述上弦球110连接应
    与所述腹杆300和所述下弦球210连接同时进行;以及

    腹杆300与上弦球110的组装:所述腹杆300与所述上弦球110依次性连
    接形成一个向下四角锥。

    在本实施例中,先在地面上按图纸的杆件编号拼装成一个小单元,它是
    由一个螺栓球,二根所述腹杆300和二根所述上弦杆120组成,用吊机做提
    升工具把它提升到需安装高度时,上面有四名队员迅速地把相对应的上弦杆
    120拧入到各自的下弦球210螺栓孔内。这样在下弦面的正四面形中的下弦
    球210连接了两根腹杆300,所述两根上弦杆120固定于一个上弦球110,所
    述上弦球110连接于连根上弦杆120。在这基础上,将所述下弦面的另外两
    个下弦球210和所述上弦球110连接另外两根腹杆300,形成一个正四角锥。
    连接于所述上弦球110的两根上弦杆120分别连接于就近的两个上弦球110。
    这个小单元拼装结束后,用同样的方法再安装下一个小单元,不断拓宽下弦
    面的正四边形,然后将其中两个下弦球210连接于所述两根腹杆300,上弦
    杆120以及上弦球110确定上弦面,并且相邻的所述上弦球110通过所述上
    弦杆120理解。这样反复进行安装,每装完一排网架就将支座固定,最后形
    成了一座完整的网架。安装过程中,为了避免杆件出现倾斜,挠度值不够的
    现象,可设立临时支撑,增加安装的稳定度和安全系数。因为起步时,是在
    整座网架纵向的中间起步,这样一能消除网架与预埋件的积累误差,二能两
    边同时进行安装,加快安装速度。

    参见附图4,为本发明高空网架安装的流程S300的示意图。在位于所述
    起步跨同侧的两个所述边缘网架之间依附所述起步跨和所述边缘网架的边缘
    进行合拢连接安装,完成中间网架的安装,进而完成对所述起步跨的拓宽形
    成新起步跨。当所述起步跨同侧的所述三角形边缘框架安装完成后,就向两
    个所述三角形边缘框架的中间部分拓宽,其方法和安装所述三角形边缘框架
    的方法类似。在安装过程中,为了保证足够的挠度值,防止杆件倾斜,可设
    立临时支撑结构。同时,为了加快安装进度,可在所述起步跨两侧同时拓宽
    安装所述三角形边缘框架中间部分以形成新的起步跨,而不限定于本实施例
    的两个所述三角形边缘框架同时安装。

    参见附图5,为本发明高空网架安装的流程S400的示意图。以所述新起
    步跨为基础重复以上安装步骤,直到完成所述高空网架的安装。拓宽所述起
    步跨的方法和上述所述三角形边缘框架安装方法和拓宽所述三角形边缘框架
    中间部位的方法相同。应该注意的是,在重复拓宽的过程中,要不断进行扰
    度复测调整,所述高空网架完成安装后,进行整体矫正固定,减少安装过程
    产生的积累误差。

    同时,在安装高空网架之前,根据实际情况要划分距离合适的安装区域,
    根据所述安装区域的距离,在所述安装区域内架构至少两排相互平行的用于
    支撑网架起步跨的支撑底座400,所述支撑底座400之间的距离对应于所述
    网架起步跨的长度。本发明的实施例选定的是由两根所述支撑底座400构成
    的安装区域,而在现实的施工环境中,可划分多个所述安装区域,即可同时
    将多个所述起步跨吊装到所述支撑底座400进行拓宽安装,加快安装进度。

    作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一个重要的方面,拼装高空网架的起步跨的方法包
    括:

    拼装小拼单元,所述小拼单元为拼装在临时支撑点上的正四角锥网架,
    所述正四角锥网架底面由下弦杆220和四个下弦球210组成,所述正四角锥
    网架的侧面由腹杆300和上弦球110组成,所述下弦球210和所述上弦球110
    为一球八杆;

    拼装基本单元,选定所述小拼单元的一个下弦球210作为下弦面中心拓
    宽拼装点,选定所述小拼单元的所述上弦球110作为上弦面拓宽拼装点,将
    所述下弦球210相邻的两边通过和所述小拼单元相同的所述下弦球210和所
    述下弦杆220拓宽拼装成另外三个正四边形,所述上弦球110在所述小拼单
    元相邻的两个正四边形连接于两根上弦杆120,用和所述小拼单元相同的上
    弦球110和腹杆300形成的侧面与所述两个正四边形构成另外两个正四角锥,
    所述两个正四角锥的上弦球110分别连接于所述两根上弦杆120;

    拼装基本稳固单元,将所述基本单元未拼装为正四角锥的正四边形以和
    所述小拼单元相同的上弦球110和腹杆300形成的侧面与所述正四边形构成
    正四角锥,所述正四角锥的上弦球110分别通过另外两根和所述基本单元相
    同的上弦杆120连接于相邻正四角锥的上弦球110;

    拼装稳定受力单元,将所述基本稳固单元按照拼装所述基本单元的方法
    进行拓宽,然后按照拼装所述基本稳固单元的方法将上弦球110之间按照拼
    装所述基本稳固单元的方法拼装成上弦平面,拓宽得到所述稳定受力单元完
    成所述网架起步跨的拼装。

    参见附图6,本发明起步跨安装小拼单元的示意图。所述小拼单元包括
    四个下弦球210,所述下弦球210固定于临时支撑点(没有示出),这是为
    了保证下弦面的平齐。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下弦面采用的是正四边形,但
    本发明的下弦面的形状并不限定于正变形,任何能够产生稳定力学结构的几
    何图形都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所述四个下弦球210连接于所述四根相应
    的下弦杆220。每个所述下弦球210分别连接于一根腹杆300,所述四根腹杆
    300固定连接于一个上弦球110。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下弦杆210长度相等,
    组成正四边形,所述腹杆300长度相等,组成等边三角形的侧面,这样就形
    成了小拼单元的正四棱锥。应该指出的是,所述下弦球210为一球八杆,这
    是为了方便拓宽下弦面而设置,即一个下弦球210可作为四个正四边形的中
    心,其螺栓孔可连接四根上所述下弦杆220,所述上弦球110为一球八杆,
    四个向下的螺栓孔连接所述正四棱锥的所述腹杆300,四个位于上弦面的螺
    栓孔连接所述四根上弦杆120,而这都是为了后续拓宽网架而设置。

    参见附图7,为本发明起步跨安装基本单元的示意图。所述基本单元包
    括三个选定所述小拼单元的一个下弦球210作为下弦面中心拓宽拼装点,选
    定所述小拼单元的所述上弦球110作为上弦面拓宽拼装点,将所述下弦球210
    相邻的两边通过和所述小拼单元相同的所述下弦球210和所述下弦杆220拓
    宽拼装成另外三个正四边形,所述上弦球110在所述小拼单元相邻的两个正
    四边形连接于两根上弦杆120,用和所述小拼单元相同的上弦球110和腹杆
    300形成的侧面与所述两个正四边形构成另外两个正四角锥,所述两个正四
    角锥的上弦球110分别连接于所述两根上弦杆120。具体地,在所述小拼单
    元的另外正四边形下弦面拼装完成后,选取所述小拼单元所述中心拓宽拼装
    点相邻的两根下弦杆220对应的所述下弦球210,向相邻的正四边形方向连
    接所述两根腹杆300,然后将所述两根腹杆300连接于所述上弦球110,同时
    将所述上弦球110连接于剩下的两根所述腹杆300以及朝向所述下拼单元的
    所述上弦杆120,然后剩下的所述两根腹杆300分别连接于另外两个下弦球
    210,完成另外一个正四棱锥的安装,这三个动作要同时进行,以保证安装能
    够顺利进行,并且有足够的精度。用相同的方法安装和所述小拼单元相邻的
    另一个正四棱锥。这样就形成了具有四个所述正四边形和三个所述正四棱锥
    的基本单元。

    参见附图8,为本发明起步跨安装基本稳固单元的示意图。所述基本稳
    固单元包括四个所述正四棱锥,下弦面包括四个所述正四边形,上弦面为所
    述上弦球110和上弦杆120组成的正四边形。这样上弦面和下弦面都形成较
    为稳定的几何结构。所述基本稳固单元是在所述基本单元的基础上进一步拼
    装而成。将所述基本单元未拼装为正四角锥的正四边形以和所述小拼单元相
    同的上弦球110和腹杆300形成的侧面与所述正四边形构成正四角锥,所述
    正四角锥的上弦球110分别通过另外两根和所述基本单元相同的上弦杆120
    连接于相邻正四角锥的上弦球110。具体地,由于所述基本单元已经形成三
    个正四棱锥并且相邻所述上弦球110已经用所述上弦杆120连接,那么在拼
    装第四个所述正四棱锥的时候,要考虑到所述上弦杆120和所述腹杆300安
    装时的受力情况。安装前,将所述上弦球110连接四根所述腹杆和两根所述
    上弦杆,所述四根腹杆300连接于所述基本单元的第四个所述正四边形,所
    述上弦杆120连接于所述上弦球110相邻的另外两个上弦球110,这个两个
    动作要同时进行以保证安装得到的基本稳固单元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减少相
    应的误差。

    参见附图9,为本发明起步跨安装稳定受力单元的示意图。所述稳定受
    力单元由多个所述稳固基本单元拓宽形成。将所述基本稳固单元按照拼装所
    述基本单元的方法进行拓宽,然后按照拼装所述基本稳固单元的方法将上弦
    球110之间按照拼装所述基本稳固单元的方法拼装成上弦平面,拓宽得到所
    述稳定受力单元完成所述网架起步跨的拼装。具体地,通过不断拼装正正四
    边形而拓宽下弦面,通过不断将所述上弦球110和所述上弦杆120连接起来
    不断拓宽上弦面。更加具体地,在安装过程中,注意所述腹杆300和所述上
    弦杆120以及所述上弦球110的安装顺序以保证安装的简洁性和精确度。例
    如,会同时出现所述上弦球110连接四根所述腹杆和两根所述上弦杆,所述
    四根腹杆300连接于所述基本单元的第四个所述正四边形。或者,选取所述
    小拼单元所述中心拓宽拼装点相邻的两根下弦杆220对应的所述下弦球210,
    向相邻的正四边形方向连接所述两根腹杆300,然后将所述两根腹杆300连
    接于所述上弦球110,同时将所述上弦球110连接于剩下的两根所述腹杆300
    以及朝向所述下拼单元的所述上弦杆120,然后剩下的所述两根腹杆300分
    别连接于另外两个下弦球210。出现多个同时进行的动作是因为力学的安装
    接近尾声的时候已经非常稳固,如果加入其它结构,就要克服已有结构的刚
    性,那么只有同时协调操作,才能平衡来自个方面的刚性并且降低安装给已
    有结构的力学冲击。

    特别地,所述上弦球110和所述上弦杆120以及所述腹杆300,所述下
    弦球210和所述下弦杆220以及所述腹杆300通过节点结构连接,所述节点
    结构包括销子,套筒以及锥头,所述销子将所述腹杆300,所述下弦杆220
    或上弦杆120深入所述下弦球210或上弦球110的一端套住,所述锥头将所
    述腹杆300,所述下弦杆220或腹杆300朝向所述下弦球210或上弦球110
    的一端套住,所述套筒将一端连接于所述锥头,另一端契合连接于所述上弦
    球110或下弦球110的凹口部分。这种节点连接方式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熟
    知的方式,但这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定。

    同时,需要指出的是,本发明所述上弦球110和所述下弦球210都为一
    球八杆的螺栓球,并且为钢球,所述上弦杆120和所述下弦杆220为钢管。
    在这里,本发明不对所述杆件和螺栓球的材质做更多限定。并且从工程力学
    的角度考虑,所述上弦杆120之间和所述下弦杆220之间以及所述上弦杆120
    和所述腹杆300,所述下弦杆220和所述腹杆300有角度上的限制,例如所
    述下弦杆220与所述腹杆300以及所述腹杆300与所述上弦120杆支间的角
    度至少为30度。这样是为了高空网架更为稳固,力学性质更为稳定而设置,
    同时也使得高空网架更为美观。

    需要注意的是,不论是拼装高空网架的所述起步跨,还是安装拓宽高空
    网架,在拼装或安装过程中,都要进行扰度复测调整,所述高空网架完成安
    装后,进行整体矫正固定,必要时,要设立临时支撑结构,防止高空网架的
    杆件弯曲变形,同时保证安装人员的安全。

    关 键  词:
    一种 高空 网架 安装 方法
      专利查询网所有文档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0条评论

    还可以输入200字符

    暂无评论,赶快抢占沙发吧。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一种高空网架安装方法.pdf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lichaxun.net/p-500522.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2018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