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10

一种用于工艺品制作的油棕种子核壳材料的处理方法.pdf

  • 上传人:柴****2
  • 文档编号:5003910
  • 上传时间:2018-12-05
  • 格式:PDF
  • 页数:10
  • 大小:3.95MB
  •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510042128.9

    申请日:

    2015.01.28

    公开号:

    CN104589890A

    公开日:

    2015.05.06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B44C 5/00申请日:20150128|||公开

    IPC分类号:

    B44C5/00

    主分类号:

    B44C5/00

    申请人: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橡胶研究所

    发明人:

    曾宪海; 刘钊; 林位夫; 潘登浪; 李炜芳; 邹积鑫; 李哲; 范高俊; 张志扬

    地址:

    571737海南省儋州市宝岛新村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海口翔翔专利事务有限公司46001

    代理人:

    莫臻

    PDF完整版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属农产品加工领域,涉及一种用于工艺品制作的油棕种子核壳材料的处理方法,是选取厚壳型油棕种子,经炭化脱水处理、干燥处理、发芽孔填充处理和打磨抛光处理后得到油棕种子核壳材料。本发明操作简便、安全,成本低,利用化学方法对核壳材料表面进行处理,在不改变其外观形状和大小的前提下通过打磨获得表面整体平顺光滑、不同颜色的油棕种子核壳材料,能满足工艺品材料的个性化需求,实现了资源利用的最大化和核壳材料的多样化,提高了油棕的综合利用水平,对促进我国油棕产业发展、丰富我国旅游市场产品等具有重要意义。

    权利要求书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用于工艺品制作的油棕种子核壳材料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其 步骤如下:
    1)、油棕种子核壳材料的获取
    选取厚壳型油棕树作为选种母树,然后从选种母树上采集油棕果穗;将采 集的油棕果穗,经沤制、脱果肉,得到核壳颜色为黑褐色或杏色的厚壳型油棕 种子,并根据其大小、形状以及核壳的颜色进行分类;
    2)、油棕种子炭化脱水处理
    取质量百分比等于或大于70%的浓酸溶液对选取的油棕种子进行1~2次炭 化脱水,每次2~3分钟,取出后用清水洗掉残留浓酸,然后用砂纸或纱布等擦 拭油棕种子核壳表面;
    3)、油棕种子干燥处理
    将经过炭化脱水的油棕种子在70~80℃的烘干箱中干燥24小时以上,使其 种子的含水量降低至5%以下;
    4)、油棕种子发芽孔填充处理
    用干燥填充材料填充油棕种子发芽孔洞并用强力胶水粘合;
    5)、油棕种子核壳打磨抛光处理
    待油棕种子发芽孔洞的填充材料自然干燥后,用打磨机对油棕种子核壳表 面进行砂纸打磨、布轮抛光,得到咖啡色的油棕种子核壳材料。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油棕种子核壳材料 的获取是直接收集废弃的不新鲜的厚壳型油棕种子。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浓酸溶液是指浓硫 酸或浓硝酸。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填充材料是木屑粉。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用打磨机对油棕种 子核壳表面进行打磨的次数是二次或二次以上。

    说明书

    说明书一种用于工艺品制作的油棕种子核壳材料的处理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农产品加工领域,涉及一种种子核壳材料的处理方法,具体是一 种用于工艺品制作的油棕种子核壳材料的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油棕是典型的多年生热带木本油料作物,被美誉为“世界油王”,其果实由 外果皮、中果皮(产油组织)、内果皮(核壳)、核仁(产油组织)四部分构成, 其中种子部分包括内果皮(核壳)和核仁两部分。油棕果实的果皮和种仁(核 仁)均可产油,其中中果皮产的油通常称为棕榈油,种仁产的油称为棕仁油。 油棕全身是宝,除生产棕油并广泛用于餐饮业、食品制造业和油脂化工业等外, 油棕副产品如茎叶、核壳等可用于制作家具、工艺品、生物质燃料、造纸、肥 料、动物饲料、活性碳等。
    我国自1926年开始引种油棕,在海南岛、云南、广东和广西等地试种,但 发展十分缓慢,基本处于小规模引种试种阶段,后来为满足我国日益增长的食 用油需要,于1956-1958年从印尼、马来西亚、新加坡等国引进35批次共3.6 万千克未经选育的日里杜拉厚壳种种子用于大面积生产性种植,发展高峰时全 国种植面积达65万亩,因引种的品种为厚壳种,果实含油量低,再加上干旱、 风害和虫害等因素影响,不结果株多,单株变异大,产量低,油棕种植面积逐 年萎缩或改种其他作物并于1980年中期终止了油棕生产性种植。
    根据果实的核壳类型,油棕通常分为厚壳型(杜拉种)、薄壳型(丹那拉种) 和无壳型(比西夫拉种)油棕。厚壳型油棕在育种研究中通常作为母本材料, 其种子核壳厚,约为1.3-3.7毫米;果肉薄,约0.8-2.1毫米;果肉占果实的 比率为40-50%,果穗出油率为15-18%,果肉与核壳间通常有纤维环。薄壳型油 棕为厚壳型油棕与无壳型油棕的杂交种,是商业栽培品种种型,其种子的核壳 薄,约为0.6-1.3毫米;果肉厚,约为2.1-6.0毫米;果肉占果实的比率为65-85%, 果穗出油率为21-23%,果肉与核壳间通常有纤维环。无壳型油棕果实小,无核 壳,果肉厚,果肉占果实的比率可达90-95%,果肉与核壳间通常油纤维环,其 雌花败育率高、产量极低,在育种研究中通常作为父本材料。现今,我国前期 引种的油棕(厚壳型)绝大部分散落于我国广东、福建、广西、云南和海南等 热区,因为没有商业价值,其主要作为园林绿化树种进行栽培。
    油棕种子为顽坳性种子,没有休眠期,不耐贮藏,其新鲜成熟的种子(种 子含水量达15-22%)在高温(33-38℃)高湿(75-95%)下容易发芽,通常有 3-4个发芽孔(其中只有1-2个为真芽孔),发芽孔上面覆盖有纤维和种皮。此 外,除无壳种外,一般核壳坚硬,吸水和透气性能较差,其中以厚壳型油棕种 子核壳最厚最硬。目前,国外油棕种子的核壳主要用于制活性炭以及作为燃料 用于发电等,而在我国,虽然前期引种的油棕大量散落分布于我国热区各地, 但因为绝大部分为厚壳型油棕,无商业价值,而且种子核壳为有机物,核壳表 面通常还附有纤维,外形较差,利用人工去除纤维费时费工,因此油棕种子除 少部分作为育种材料和绿化树种材料外,其他均废弃不用,致使大量油棕种子 被浪费,极大地限制我国油棕产业的发展。经检索,尚无利用油棕种子核壳材 料制作各种工艺品的相关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用于工艺品制作的油棕种 子核壳材料的处理方法,利用化学方法对核壳材料表面进行处理,在不改变其 外观形状和大小的前提下通过打磨获得表面整体平顺光滑、不同颜色的油棕种 子核壳材料,能满足工艺品材料的个性化需求,实现了资源利用的最大化和核 壳材料的多样化,提高了油棕的综合利用水平,对促进我国油棕产业发展、丰 富我国旅游市场产品等具有重要意义。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工艺品制作的油棕种子核壳材料的处理方法,其步骤如下:
    1、油棕种子核壳材料的获取
    选取厚壳型油棕树(其种子核壳厚度约为1.3~3.7毫米)作为选种母树, 然后从选种母树上采集油棕果穗(其中成熟果穗的油棕种子核壳为黑褐色、核 仁为乳白色,未成熟果穗的油棕种子核壳为杏色或浅杏色);将采集的油棕果穗, 经沤制、脱果肉,得到核壳颜色为黑褐色或杏色的厚壳型油棕种子,并根据其 大小、形状以及核壳的颜色进行分类。
    所述油棕种子核壳材料的获取是直接收集废弃的不新鲜的厚壳型油棕种 子。
    2、油棕种子炭化脱水处理
    取质量百分比等于或大于70%的浓酸溶液对选取的油棕种子进行1~2次炭 化脱水,每次2~3分钟,取出后用清水洗掉残留浓酸,然后用砂纸或纱布等擦 拭油棕种子核壳表面。
    所述浓酸溶液是指浓硫酸或浓硝酸。
    3、油棕种子干燥处理
    将经过炭化脱水的油棕种子在70~80℃的烘干箱中干燥24小时以上,使其 种子的含水量降低至5%以下。
    4、油棕种子发芽孔填充处理
    用干燥填充材料填充油棕种子发芽孔洞并用强力胶水粘合。利用不同颜色 的填充材料不仅可以对发芽孔进行封堵,使种子内部隔绝与外界空气、水分、 细菌等的接触,降低种子污染率,保持核壳的美观和平整度,还可以对种子核 壳材料起到点缀效果。
    所述填充材料是木屑粉。
    5、油棕种子核壳打磨抛光处理
    待油棕种子发芽孔洞的填充材料自然干燥后,用打磨机对油棕种子核壳表 面进行砂纸打磨、布轮抛光,得到咖啡色的油棕种子核壳材料。
    所述用打磨机对油棕种子核壳表面进行打磨的次数是二次或二次以上。
    将上述所制备得到的油棕种子核壳材料经过钻孔,绳线连接,可制作成手 链、钥匙链、项链等挂带品或工艺品,实现了资源利用的最大化和核壳材料的 多样化,极大地拓展了油棕的综合利用水平。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1、油棕种子利用率高、核壳材料多样化。本方法可利用不同成熟度或废弃 的厚壳型油棕种子,其种子形状、大小各异,但核壳厚度没有明显变化,颜色 也不尽相同(黑褐色和杏色),此外,通过不同打磨处理使油棕种子核壳的颜色 也发生了变化(黑褐色和咖啡色),从而实现了资源利用的最大化和核壳材料的 多样化,能满足工艺品的个性化需求。
    2、油棕种子核壳材料美观、质量稳定。本方法不会改变油棕种子核壳的大 小、形状,且处理后种子核壳的颜色更加光亮、纤维条纹更加清晰、耐腐蚀性 更好。
    3、本方法操作简便、安全,劳动强度小,成本低。
    附图说明
    图1是成熟厚壳型油棕种子的剖视图。
    图2是未成熟厚壳型油棕种子的剖视图。
    图3是新鲜成熟厚壳型油棕种子。
    图4是经过炭化脱水处理的新鲜成熟厚壳型油棕种子。
    图5是二次打磨的新鲜成熟厚壳型油棕种子。
    图6是三次打磨的新鲜成熟厚壳型油棕种子。
    图7是经过打磨、抛光的新鲜成熟厚壳型油棕种子。
    图8是新鲜未成熟厚壳型油棕种子。
    图9是经过炭化脱水处理的新鲜未成熟厚壳型油棕种子。
    图10是二次打磨的新鲜未成熟厚壳型油棕种子。
    图11是三次打磨的新鲜成熟厚壳型油棕种子。
    图12是经过打磨、抛光的新鲜未成熟厚壳型油棕种子。
    图13是废弃的成熟的厚壳型油棕种子。
    图14是经过炭化脱水处理的废弃成熟厚壳型油棕种子。
    图15是二次打磨的废弃成熟厚壳型油棕种子。
    图16是三次打磨的废弃成熟厚壳型油棕种子。
    图17是经过打磨、抛光的废弃成熟厚壳型油棕种子。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 例用于说明本发明,但不用来限制本发明的范围。下列实施例中未注明具体条 件的实验方法,通常按照常规条件,或按照制造厂商所建议的条件。
    实施例一
    1、油棕种子核壳材料的获取
    选取厚壳型油棕树(其种子核壳厚度约为1.3-3.7毫米)作为选种母树, 然后从选种母树上采集成熟的油棕果穗(油棕果穗上生长很多果实,捻实率高 的达2000粒/串,其种子核壳为黑褐色、核仁为乳白色,图1);将采集的油棕 果穗,经沤制、脱果肉,得到核壳颜色为黑褐色、纤维完整且条纹清晰的厚壳 型油棕种子(图3),并根据其大小、形状进行分类。
    2、油棕种子炭化脱水处理
    取质量百分比为80%的浓硫酸溶液对选取的油棕种子进行2次炭化脱水,每 次2分钟,取出后用清水洗掉残留浓硫酸,然后用砂纸或纱布等擦拭油棕种子 核壳表面。新鲜油棕种子炭化脱水后核壳表面颜色光亮呈炭黑色、残留外露的 纤维多且纤维条纹清晰(图4)。
    3、油棕种子干燥处理
    将经过炭化脱水的油棕种子在75℃的烘干箱中干燥24小时以上,使其种子 的含水量降低至5%以下。
    4、油棕种子发芽孔填充处理
    用干燥的木屑粉填充油棕种子发芽孔洞并用强力胶水粘合。在打磨前需要 对发芽孔洞进行填充(木屑粉和胶水混合),使其打磨抛光后不影响核壳的美观 和平整度,而且能通过填充不同颜色的木屑粉起到点缀作用。
    5、油棕种子核壳打磨抛光处理
    待油棕种子发芽孔洞的填充材料自然干燥后,用打磨机对油棕种子核壳表 面先进行二次打磨(图5)或三次打磨(图6)(打磨时,第一次砂纸目数400 目、第二次砂纸目数600目、第三次砂纸目数800目),然后进行布轮抛光(布 轮上加抛光蜡,布轮目数1000目以上),得到咖啡色的油棕种子核壳材料(图7)。
    实施例二
    1、油棕种子核壳材料的获取
    选取厚壳型油棕树(其种子核壳厚度约为1.3-3.7毫米)作为选种母树, 然后从选种母树上采集未成熟的油棕果穗(油棕果穗上生长很多果实,捻实率 高的达2000粒/串,其种子核壳为杏色或浅杏色,图2);将采集的油棕果穗, 经沤制、脱果肉,得到核壳颜色为杏色或浅杏色、纤维完整且条纹清晰的厚壳 型油棕种子(图8),并根据其大小、形状进行分类。
    2、油棕种子炭化脱水处理
    取质量百分比为90%的浓硝酸溶液对选取的油棕种子进行1次炭化脱水,每 次3分钟,取出后用清水洗掉残留浓硝酸,然后用砂纸或纱布等擦拭油棕种子 核壳表面。新鲜未成熟油棕种子炭化脱水后核壳表面颜色光亮呈杏仁色、残留 外露的纤维多且纤维条纹清晰(图9)。
    3、油棕种子干燥处理
    将经过炭化脱水的油棕种子在70℃的烘干箱中干燥24小时以上,使其种子 的含水量降低至5%以下。
    4、油棕种子发芽孔填充处理
    用干燥的木屑粉填充油棕种子发芽孔洞并用强力胶水粘合。在打磨前需要 对发芽孔洞进行填充(木屑粉和胶水混合),使其打磨抛光后不影响核壳的美观 和平整度,而且能通过填充不同颜色的木屑粉起到点缀作用。
    5、油棕种子核壳打磨抛光处理
    待油棕种子发芽孔洞的填充材料自然干燥后,用打磨机对油棕种子核壳表 面先进行二次打磨(图10)或三次打磨(图11)(打磨时,第一次砂纸目数400 目、第二次砂纸目数600目、第三次砂纸目数800目),然后进行布轮抛光(布 轮上加抛光蜡,布轮目数1000目以上),得到浅杏色的油棕种子核壳材料(图 12)。
    实施例三
    1、油棕种子核壳材料的获取
    在厚壳型油棕树(其种子核壳厚度约为1.3-3.7毫米)的附近地上直接收 集废弃的不新鲜的厚壳型油棕种子(种子的核壳表面颜色比较暗呈灰褐色、纤 维破损不鲜艳且条纹不清晰);将收集的厚壳型油棕种子(图13),并根据其大 小、形状进行分类。
    2、油棕种子炭化脱水处理
    取质量百分比为90%的浓硫酸溶液对选取的油棕种子进行2次炭化脱水,每 次2分钟,取出后用清水洗掉残留浓硫酸,然后用砂纸或纱布等擦拭油棕种子 核壳表面。不新鲜的油棕种子炭化脱水后核壳表面颜色光亮呈炭黑色、残留外 露的纤维多且纤维条纹清晰(图14)。
    3、油棕种子干燥处理
    将经过炭化脱水的油棕种子在70℃的烘干箱中干燥24小时以上,使其种子 的含水量降低至5%以下。
    4、油棕种子发芽孔填充处理
    用干燥的木屑粉填充油棕种子发芽孔洞并用强力胶水粘合。在打磨前需要 对发芽孔洞进行填充(木屑粉和胶水混合),使其打磨抛光后不影响核壳的美观 和平整度,而且能通过填充不同颜色的木屑粉起到点缀作用。
    5、油棕种子核壳打磨抛光处理
    待油棕种子发芽孔洞的填充材料自然干燥后,用打磨机对油棕种子核壳表 面先进行二次打磨(图15)或三次打磨(图16)(打磨时,第一次砂纸目数400 目、第二次砂纸目数600目、第三次砂纸目数800目),然后进行布轮抛光(布 轮上加抛光蜡,布轮目数1000目以上),得到咖啡色的油棕种子核壳材料(图 17)。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 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 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关 键  词:
    一种 用于 工艺品 制作 油棕 种子 材料 处理 方法
      专利查询网所有文档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0条评论

    还可以输入200字符

    暂无评论,赶快抢占沙发吧。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一种用于工艺品制作的油棕种子核壳材料的处理方法.pdf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lichaxun.net/p-5003910.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2018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