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进的伤口抽液系统 【发明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利用负压(半真空)来帮助抽液的封闭式伤口抽液系统。给伤口抽液的作用是促进手术后伤口迅速和有效的愈合。
【发明背景】
目前已采用各种装置用来帮助伤口抽液,尤其是外科手术或事故所造成的伤口。在已知的结构中有一种是采用风箱式容器,这种容器可以克服内部弹簧的压力或利用容器材料的变形力而减小其体积,以提供一真空源。
这些类型的结构表现出几个主要的局限性,其中之一就在于,为实现所需要的真空度,该容器必须具有较高的弹性,以得到约为每平方英寸几磅的真空度。这就有效生产的成本而论多少有些不切实际,并且不可能有效地控制或维持有效抽液所需要的真空度。另外,由于它只能产生较小的真空度,因此在注入液体时该真空度将很快消散。而且,不是不可能,但很难精确地监控其收集液体的速度。
另外有一种用于抽吸和收集伤口液体的装置,它采用一个一次性容器同一个可重复使用的电动泵相连,这样就需要精密而昂贵的电子设备、泵和可充电电池或动力源。这种装置固有的复杂性,需要大量额外支出用于最初的采购以及泵和控制设备地维护。尽管液体容器是一次性的,但必须为诸如泵组件之类的非一次性使用部件提供专门的配备,以防其受排出的伤口液体的污染。
另外还有一种伤口液体收集器,它采用一预抽真空容器,该容器使用诸如戊烷和己烷之类的挥发性液体来实现所需的真空度。但这些都无法提供变化或控制真空度的能力,若产生泄漏而使真空消散,就不能重建该真空。这些系统通常是在一个比许多场合为实现最佳抽液所需的更高的真空度下工作。
后一种形式的这种伤口液体收集器有有另外一种形式,它采用可装于抽液瓶上的、精密的、分离的、不可调的软节流管式调节器。这确实有助于避免过强的抽吸作用,但仍具有其它一些不可调系统的缺点,而且,由于该调节器在使用过程中被排出的伤口液体污染,因此不能被重复用于其他病人,这就大大增加了成本。发明目的和概要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尤其在成本效率、一次使用性、可靠性和操作简便性方面有所改进的封闭式伤口抽液方法和装置。发明
因此,在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从伤口抽去液体的方法,包括在伤口与一个容器之间提供一条通道,该容器装有控制从该通道流到该容器的液流用的阀装置,所述方法包括:周期性地在该通道内建立一个选定值或选定值以上的真空度和在容器内建立一个更高的真空度;在该阀装置关闭时从伤口抽吸液体,以在所述通道内收集所述液体,在所述通道内的真空度降至所述选定值以下时打开所述阀装置,以允许液体从所述通道排入容器,进而再重建所述选定值或比其更高的通道内的真空度。
更好是,容器中所保持的真空度高于通道内的真空度,该阀装置的开口则建立起一个从该通道通过该阀装置进入该容器的液流,以除去该通道内的液体,这样而在该通道内保持所需的真空度。
方便的是,该通道内需要保持的真空度可以在想要的预设范围内选择。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从伤口抽去液体的装置,它包括一导管,其一端将连接于一伤口以接收该伤口的液体并输送到一容器,还包括在使用中可选择地使该导管和容器之间相通的阀装置,所述阀装置适于在所述导管内存在一个低于一选定值的真空度时使该导管和该容器相通。
方便的是,这些阀装置可以调节到与一个在零到选定最大真空度之间的真空度响应,因而使该导管中的真空度能调节到适合所遇到的伤口状况的程度。
更好是,这些阀装置由一个膜片装置控制,该装置的一侧暴露于大气压,另一侧暴露于导管中存在的真空度。可设置一个可调发力装置用来以相反于大气压的方向在该膜片上施加一个力。该可调发力装置所施加的力同大气压所产生的力的差就是需要由导管中的真空度所施加的力,这个力关闭阀装置而切断容器与导管之间的连通,进而干扰用来帮助从伤口抽吸液体的真空度。
因此,可调发力装置所施加的力的大小变化控制了导管中的真空度,并影响从伤口抽吸液体的作用。膜片上由可调发力装置施加的、与大气压施加的力相反的力越大,导管中所保持的、用来抽吸伤口液体的负压就越低,反之亦然。
通过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伤口抽液系统和装置的一个实际配置的描述,将更有利于理解本发明。这些附图中:
图1是伤口抽液装置的整体结构的立体图;
图2是抽液装置的顶部平面图;
图3是沿图2中的3-3线的剖面图;
图4是沿图2中的3-3线的剖面图;
图5是抽液装置另一种配置的整体结构的立体图;
图6是图5中所示的调节器阀的剖视图。
实施例的详细描述
该抽液系统包括一带盖15的抽液容器10,盖15上装有系统的各功能部件。这些功能部件包括一抽液管22,其自由端(未示出)在使用中以现有的传统方法与伤口位置相通,其另一端用一卡口式接头20连接于容器10的盖15,该管22装有一单向阀35,它不让容器10中的液体外流入管22。
容器10内的管50从单向阀35延伸到调节器阀40的下侧。装有另一个单向阀26的插口25用来与原地一传统的医院用真空系统相连,以使抽液容器10能被排空。弹性锥体30用作一可朝容器10内损害(defected)的膜片,以允许目测出容器10内至少还有部分真空存在。
参照图4,调节器阀40包括一模塑弹性体盘,其周边41密封固定于盖上,并在上表面的中央具有一同心的环形柔性件42和一螺纹凸台43,在下表面上具有一中心阀件44。在调节器阀40处于自由位置时,阀件44将与抽液管50上端的座63相接合而关闭该管。调节器阀40的上方是一个可旋转的柔性或弹性件45,旋转它可以相反于外部作用在它上面的大气压力而调节施加于调节器40上的力。
柔性件45所施加的力的大小可以利用转动在外围支承架48内的柔性件45来有选择性地调节。转动的程度由刻度70表示,可显示出作用于调节器40上的向上力。由柔性件45作用的力越大,管50内保持的真空度越高。为实现不同的抽液系统,可以通过使用不同级别的柔性件来进一步改变这一真空度。
当伤口液体通过管50被吸到调节器阀40下方时,便通过阀门55通入抽液容器10内部。抽液容器具有一倒锥形底部60,这是考虑到使液位显示65的扩展的垂直刻度能更精确地测量初始流入的伤口液体量。倒锥形还有一个优点在于,它可提高容器抵抗因其中出现真空而发生变形的能力。
医疗实践表明,从伤口处适当抽去过量的液体会有助于手术后伤口的愈合。所需要的合适抽吸度往往根据不同的情况以及愈合过程的不同时期而各不相同。但可以说,抽吸度通常在大气压以下0-15kPa的范围内较为理想。
医院内通常所设的安装于墙上的网络状真空系统,一般设置为大气压(101.3kPa)以下65-85kPa,这对于用于连续的伤口抽液来说太强了。
由本发明的系统所提供的施加在伤口上的真空度可以通过调节器阀40来控制,该调节器阀40控制伤口抽液管22内的压力级。在刚由医院的网络状真空系统抽空后,抽液容器10内的压力以及阀门管55与阀座63的交会处的压力通常为大气压以下70kPa左右。由于在这一状态调节器阀40是关闭的,因此没有液体流动,直到有一个向上力作用于调节器阀40上。
如果需要没有抽吸作用帮助的重力抽液,则可以将施加于调节器阀上的向上力设置成零。与容器10内的真空度无关,任何因新产生的伤口液体而造成的抽液管路22内的压力升高都将足以使阀座44打开,允许液体通过抽液阀门管55流入容器。
在需要抽吸作用帮助的情况下,可以利用柔性件45来实现,该柔性件是通过螺丝47固定于调节器阀40的凸台43上,并会因靠着环形支承架48转动而发生挠曲。所造成的挠曲程度与转动程度有关,并可由校准的刻度70读出。柔性件45的挠曲所产生的向上力打开调节器阀40,破坏了阀座44的密封,允许抽吸的液体通过阀门管55流入抽液容器10,因而降低了调节器阀下方区域的压力,并通过孔口52同等地降低了连接管50和抽液管22中的压力。
由于液体被送入了抽液容器10,压力将降低到调节器阀40下表面上的向下力与由柔性件45施加的向上挠曲力达到一个平衡点为止。而后调节器阀40将回到其关闭位置。调节器阀在关闭和打开位置之间变换时只需要移动零点几毫米的距离。
该阀处于关闭位置的平衡状态,只会因改变柔性件45作用于调节器阀40上的向上力而受破坏,若是这种情况的话就需要在系统中增加真空度来恢复平衡,或是因产生伤口液体流入抽液管22而受破坏。增加的液体体积将使抽液管22和连接管50中的真空度消散,进而降低作用于体积器阀40上的向下力。因而,这将允许伤口液体流入抽液容器10,造成真空度又上升,直到再次恢复平衡为止。
随着液体流入抽液容器10,容器中的真空度将逐渐消散。一个抽空到-75kPa的600mls的容器,在吸入400mls的伤口液体后将降至-10kPa,在吸入450mls的液体后,真空度将完全消散。
抽液管22中的调节真空度是由调节器盘42在环形柔性件45的中心线处量制。如果阀门管55的横截面积保持在小于调节器盘42有效面积的2%,调节压力将不会受抽液容器10内真空度变化的不利影响。
图5和图6中示出了伤口抽液系统的另一种形式,其中调节器阀独立于收集伤口液体的容器。利用将调节器阀与容器相分离,可以简化容器的结构,因而可对其进行有效的消毒,从而多次重复使用。与以上参照图1到图4所描述的容器和调节器阀成一体结构的装置相比,这是个实质性的优点,因为该一体结构的装置无法实现有效的消毒,因而在使用一次后必须全部废弃。
如图5所示,容器62呈简单的圆柱形,带有一可卸的封闭装置61,并可具有一如图3中的容器60那样的倒锥形底部。容器盖63可以卸下,以便倒掉里面所收集的液体,并在下次使用前进行消毒。装于盖63上的接头64可与医院的网络状真空系统相连,以使容器中初建所需要的真空度。
独立的调节器65通过管71与容器62相连,并通过一传统的伤口抽液管与伤口相连,该抽液管的一部分在图中用标号66表示。
该调节器65的结构和操作基本上与上述的调节器40相同。调节器盘42、柔性件45和螺丝47,以及其操作和调节,均与以上参照图3和图4所描述的相同,因此都用相同的标号表示,在此不再重复对它们的描述。它与调节器40的不同就在于,其伤口液体抽吸管66密封地容纳于容腔69中而与阀44下在上游的容腔52相通。而且,位于阀44下游的通道55直接与用于将伤口液体输送到一个独立的容器(未示出)的输送管71相通,该独立容器基本上与容器1 0相同,只是没有装调节器阀。
这种将调节器阀和液体收集容器相分离的结构提供了容器的重复多次使用能力,显著提高了整个伤口抽液系统的经济性。
在参照图2、3和4或是参照图5和图6所描述的调节器阀中,柔性件45呈圆盘的形式,它可以靠在一个环形的支承架上而转动以改变其挠曲程度,从而在调节器阀40上施加一个向上的力。采用其它一些装置也可实现相同的功能效果,这些装置诸如:
一柔性卷轴,其一端固定于盖48上,另一端固定于调节器阀40上,并带有一可提起卷轴的中心点的中心螺丝或支承架装置,以在调节器阀上施加一受控的向上力;
一柔性卷轴,其一端固定于调节器阀上,中心处带有一支点,另一端上具有一可下压的螺丝或支承架装置,它也可在调节器阀上施加一受控的向上力;
一张力弹簧,其一端连接于调节器阀的上侧,另一端连接于一可受调节而移动的支撑点,可在弹簧上产生不同的张力,因而可在调节器阀上施加一受控的向上力。
本发明的构成材料偏向于用具有适当级别的可模制塑料,但并不仅限于此。在成本和性能允许的情况下,其它诸如玻璃、金属和橡胶之类的材料同样可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