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15

空压控制点滴注射装置.pdf

  • 上传人:000****221
  • 文档编号:499675
  • 上传时间:2018-02-19
  • 格式:PDF
  • 页数:15
  • 大小:517.88KB
  •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96102480.1

    申请日:

    1996.03.19

    公开号:

    CN1159952A

    公开日:

    1997.09.24

    当前法律状态:

    撤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视为撤回||||||公开

    IPC分类号:

    A61M5/155

    主分类号:

    A61M5/155

    申请人:

    沈仲山; 沈俊良

    发明人:

    沈仲山; 沈俊良

    地址:

    台湾省云林县632虎尾镇和平路34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吉林省吉利专利事务所

    代理人:

    赵炳仁

    PDF完整版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空压控制点滴注射装置,特别是一种不需将药液袋挂置预定高度而进行点滴注射之装置。该装置是在装药液的内袋(11)外侧包覆一外袋(12),内、外袋间形成一气体容置空间(13),由该容置空间(13)的进气口(121)藉输送软管(4)与控压装置之出压口相连通,而在控压装置之进压口上连接有供压装置。供压装置中的高压气体经控压装置输入到袋体之容置空间(13)中对内袋(11)产生压力以实现点滴注射。因此在注射中不用吊高药袋并易于安全携带移动。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包括有装药液的内袋(11)的空压控制点滴注射 装置,其特征在于: a、在内袋(11)外侧包复一外袋(12),内袋(11)系固定 于外袋(12)内,并于内、外袋(11)、(12)间形成一气体容置 空间(13),在内袋(11)上设有一与容置空间(13)不相通之封 闭药液出口(111),在外袋(12)上设有一与容置空间(13)相 连通之进气口(121)和一泄压口(122),并于泄压口(122)下 方形成一具开口朝下之容室(123),该容室(123)内装设一具 密封环(222)之泄压阀; b、外袋(12)上之进气口(121)藉一输送软管(4)与控压 装置之出压口(514)相连通; c、在控压装置之进压口(513)上连接有供压装置(3)。
    2: 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空压控制点滴注射装置, 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泄压阀系具有一中空之外壳体(22),该 外壳体(22)顶部开设一与外袋(12)上之泄压口(122)相对应 的通口(220),外壳体(22)内装设一呈园锥状之抵塞体(21), 于外壳体(22)底部则螺穿一调整件(221),该调整件(221)具 有一抵接部(223),于抵接部(223)与抵塞体(21)间并装设一 弹簧(23),将抵塞体(21)抵于通口(220)将泄压口(122)予以 封闭。
    3: 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空压控制点滴注射装置, 其特征在于所述之控压装置由以下构件所组成: 一唧筒主体(51),其端部呈开口状,内部并设有一纵向 之分隔部(511)将该唧筒主体(51)内部分成两区间,于该分 隔部(511)上并设有一连通孔(512)连通两区间,于两区间上 分别设有一连通内部空间之进压口(513)及出压口(514); 一快速降压活塞(52),呈中空之园柱状,其端部呈开口 状,于内部亦设有一纵向之抵靠部(521)将内部分成两区间, 在左区间上并穿设一排入口(523),该快速降压活塞(52)系 装设于唧筒主体(51)内左部,其一端并抵于分隔部(511), 且其排入口(523)与进压口(513)相对准; 一微量降压活塞(53),并呈中空之园柱状,其端部并呈 开口状,于内部系设有一向端部延伸之园锥状塞体(531), 将内部分成两区间,于具园锥状塞体(531)之端部设有一排 出口(533),该微量降压活塞(53)系装设于唧筒主体(51)内 右部与快速降压活塞(52)相对,并使其园锥状塞体(531)抵 于连通孔(512)内,且其排出口(533)与出压口(514)相对准; 二弹性元件(54)、(55),系分别装设于唧筒主体(51)之 两区间内并抵于快速降压活塞(52)之抵靠部(521)及微量降 压活塞(53)之塞体(531); 二抵接体(56)、(57),系具有一抵面(561)、(571),该 二抵接体(56)、(57)分别装设于唧筒主体(51)内之两端,并 使抵面(561)、(571)分别与弹性元件(54)、(55)相抵接; 二封闭体(58)、(59),系均为一可对应套入并螺固于唧 筒主体(51)开口端部之盖体,其上并设有螺孔(581)、(591); 二调整元件(61)、(62),均系具有一可对应螺入封闭体 (58)、(59)上螺孔(581)、(591)之螺杆(611)、(621),并使 螺入之端部抵于抵接体(56)、(57)上;
    4: 按权利要求1、3所述的一种空压控制点滴注射装 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控压装置之进压口(513)之外围凸设 一内表面具螺纹(515)之螺固部(516),于该螺固部(516)内 部凸设一突柱(517),供压装置(3)即螺接于该螺固部(516) 上与进压口(513)相连通,所述的控压装置之出压口(514)外 围凸设一插接部(518),以插设输送软管(4);
    5: 按权利要求1、4所述的一种空压控制点滴注射装 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供压装置(3)系为一内部予贮有予定 压力气体之钢瓶。

    说明书


    空压控制点滴注射装置

        本发明涉及一种点滴注射装置,特别是一种不须将药液袋挂置予定高度而进行点滴注射之装置。

        现行点滴注射方式系须装将有药液之袋体予以吊高,靠位差产生之压力方可将药液注射入人体之血管内。因此,于点滴注射之治疗过程尚未结束之时,或患者须作移动处理时,极为不便,此乃因移动之同时须使点滴容器保持一定高度以维持适当之位差,方可使注射得以持续进行,于移动时亦会使点滴容器产生晃动而有掉落之危险,又如点滴容器系靠护理人员提拿方式维持高度,于移动时如不小心将点滴容器之提拿高度降低于不适之高度时,将有使血管内之血液流出之危险存在,故传统之点滴注射方式实容易造成患者移动之不便。

        本发明的目的即为提供一种不须将点滴药液容器挂高,且可便于使用者携行之点滴注射装置。

        本发明是以如下方式实现的:

        在装有药液的内袋外侧包复一外袋,内袋系固定于外袋内,并于内、外袋间形成一气体容置空间,在内袋上设有一与该容置空间不相通之封闭药液出口,以供插设输液管,在外袋上设有一与该容置空间相连同之进气口和一泄压口,并于泄压口下方形成一具开口朝下之容室,该容室内装设一具密封环之泄压阀,外袋上之进气口藉一输送软管与控压装置之出压口相连通,在控压装置之进压口上连接有供压装置,该供压装置即为一可供予定压力之气体压力源。

        上述之控压装置由以下构件组成:一唧筒主体,其端部呈开口状,内部并设有一纵向之分隔部将该唧筒主体内部分成两区间,于该分隔部并设有一连通孔连通两区间,于两区间上分别设有一连通内部空间之进压口及出压口;一快速降压活塞,呈中空之园柱状,其端部呈开口状,于内部亦设有一纵向之抵靠部将内部分成两区间,在左区间上并穿设一排入口,该快速降压活塞系装设于唧筒主体内左部,其一端并抵于分隔部,且使其排入口与进压口相对准;一微量降压活塞,亦呈中空之园柱状,其端部亦呈开口状,于内部系设有一向端部延伸之园锥状塞体,将内部分成两区间,于其园锥状塞体之端部设有一排出口,该微量降压活塞系装设于唧筒主体内右部与快速降压活塞相对,并使其园锥状塞体抵于唧筒主体分隔部之连通孔内,且其排出口与出压口相对准;二弹性元件,系分别装设于唧筒主体之两区间内并抵于快速降压活塞之抵靠部及微量降压活塞内之塞体;二抵接体,系具有一抵面,该二抵接体分别装设于唧筒主体内之两端,并使抵面分别与弹性元件相抵接;二封闭体,系均为一可对应套入并螺固于唧筒主体开口端部之盖体,其上并设有螺孔;二调整元件,均系具有一可对应螺入封闭体上螺孔之螺杆,并使螺入之端部抵于抵接体上。

        当供压装置中的压力气体进入唧筒主体内部时,则推动快速降压活塞及微量降压活塞产生相对应之移动,而可于出压口形成连续性之微量气压输出,并藉由输压软管将气压输入至袋体内之容置空间对内袋造成挤压,达到连续微量注射之作用。

        采用本发明之空压控制点滴注射装置进行点滴注射时,是靠装置系统内的压力空气对装有药液之内袋产生压力以克服血管内之血压而实现注射的,因而不须将药液袋吊高,且可随意由使用者携带移动而不影响点滴注射的持续进行。

        下面就其实施例及其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图1是本发明装置中药液点滴袋体之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装置中供压、控压装置之立体分解图。

        图3是本发明装置中供压、控压装置结构剖视图。

        图4是本发明装置中供压、控压装置之作动示意图。

        参照图1至图4,本发明之空压控制点滴注射装置系主要由药液点滴袋体和供压装置、控压装置组合而成。

        点滴袋体系包括内袋(11)、外袋(12),内袋(11)系真空包装供注射之药液,外袋(12)由具有抗张性之材质制成,其构成是在内袋(11)外侧包复一外袋(12),内袋(11)固定于外袋(12)内,并于内、外袋(11)、(12)间形成一气体容置空间(13),在内袋(11)上设有一与气体容置空间(13)不相通之封闭药液出口(111)以供插设输液管(112),在外袋(12)上设有一与容置空间(13)相连通之进气口(121)和一泄压口(122),并于泄压口(122)下方形成一具开口朝下之容室(123),于该容室(123)内装设一具密封环(222)之泄压阀;外袋(12)上之进气口(121)藉一输送软管(4)与控压装置之出压口(514)相连通,在控压装置之进压口(513)上连接有供压装置(3)。

        其上述之泄压阀系具有一中空之外壳体(22),该外壳体(22)顶部开设一与外袋(12)上之泄压口(122)相对应的通口(220),外壳体(22)内装设一呈园锥状之抵塞体(21),于外壳体底部则螺穿一调整件(221),该调整件(221)具有一抵接部(223),于抵接部(223)与抵塞体(21)间并装设一弹簧(23),将抵塞体(21)抵于通口(220)将泄压口(122)予以封闭。

        上述所述之控压装置由以下构件所组成:

        一唧筒主体(51),其端部呈开口状,内部并设有一纵向之分隔部(511)将该唧筒主体(51)内部分成两区间,于该分隔部(511)上并设有一连通孔(512)连通两区间,于两区间分别设有一连通内部空间之进压口(513)及出压口(514);

        一快速降压活塞(52),呈中空之园柱状,其端部呈开口状,于内部亦设有一纵向之抵靠部(521)将内部分成两区间,在左区间上并穿设一排入口(523),该快速降压活塞(52)系装设于唧筒主体(51)内左部,其一端并抵于分隔部(511),且其排入口(523)与进压口(513)相对准;

        一微量降压活塞(53),亦呈中空之园柱状,基端部亦呈开口状,于内部系设有一向端部延伸之园锥状塞体(531),将内部分成两区间,于具园锥状塞体(531)之端部设有一排出口(533),该微量降压活塞(53)系装设于唧筒主体(51)内右部与快速降压活塞(52)相对,并使其园锥状塞体(531)抵于连通孔(512)内,且其排出口(533)与唧筒主体(51)之出压口(514)相对准;

        二弹性元件(54)、(55),系分别装设于唧筒主体(51)之两区间内并抵于快速降压活塞(52)之抵靠部(521)及微量降压活塞(53)之塞体(531);

        二抵接体(56)、(57),系呈园板状,并具有一抵面(561)、(571),该二抵接体(56)、(57)分别与弹性元件(54)、(55)相抵接。

        二封闭体(58)、(59),系均为一可对应套入并螺固于唧筒主体(51)开口端部之盖体,其上并设有螺孔(581)、(591);

        二调整元件(61)、(62),均系具有一可对应螺入封闭体(58)、(59)上螺孔(581)、(591)之螺杆(611)、(621),并使螺入之端部抵于抵接体(56)、(57)上;

        在控压装置之进压口(513)之外围凸设一内表面具有螺纹(515)之螺固部(516),于该螺固部(516)内部凸设一突柱(517),供压装置(3)即螺接于该螺固部(516)上与进压口(513)相连通;控压装置之出压口(514)外围凸设一插接部(518),以插设输送软管(4)与外袋(12)上之进气口(121)相连通。

        在快速降压活塞(52)之排入口(523)处沿径向环设一凹槽(522),可使调整元件(61)调整所可能产生之位移偏差时亦不会使该排入口(523)产生阻断与唧筒主体(51)上之进压口(513)相通,而微量降压活塞(53)之排出口(533)处沿径向亦环设一凹槽(532),亦使该排出口(533)不会因位移而阻断与唧筒主体(51)之出压口(514)相通。

        所述之供压装置(3)系为一内部予贮有予定压力气体之钢瓶。

        参照图4,于使用时,可先将输送软管(4)之另一端接于药液袋体进气口(121)上,形成一供压路径,并将供压装置(3)装设于唧筒主体(51)之螺固部(516)上,藉由其突柱(517)将供压装置(3)内之钢珠(31)顶开,得以使供压装置(3)内之高压气体经由排入口(523)排入快速降压活塞(52)内,将会推挤快速降压活塞(52)向左位移至弹性元件(54)被压缩所具之弹力与输入之气体压力相等,此时,输入之气压亦将经由连通孔(512)推挤微量降压活塞(53)向右位移,藉由快速降压活塞(52)及微量降压活塞(53)之位移使排入口(523)与进压口(513)及排出口(533)与出压口(514)相连通之面积变小,而得以使出压口(514)微量输出一定之气压,经输送软管(4)对药液点滴之袋体进行供压,达到微量注射之作用。而藉由二调整元件(61)、(62)之螺入位置可改变二弹性元件(54)、(55)对快速降压活塞(52)及微量降压活塞(53)之抵接弹力,达到输出气压量之控制。

        参照图1,当供压装置(3)予贮之气压过大时,亦即于出压口(514)输出进入药液袋体之容置空间(13)内之气压大于泄压阀之弹簧(23)所具之抵靠弹力时,将推挤其抵塞体(21)向下位移并得以于泄压口(122)处露出一间隙,将过高之气压予以泄除,达到自动即时泄压之作用。而藉由调整其调整元件(221)之螺入位置,可调整弹簧(23)对抵塞体(21)之抵靠弹力;其泄压阀之泄压路径系可由该调整元件(221)与外壳体(22)之螺合间隙泄出,或者是于外壳体(22)上开设一通孔(224),以便供气压泄出。

    关 键  词:
    控制 点滴 注射 装置
      专利查询网所有文档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0条评论

    还可以输入200字符

    暂无评论,赶快抢占沙发吧。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空压控制点滴注射装置.pdf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lichaxun.net/p-499675.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2018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