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10

镜片承载治具.pdf

  • 上传人:a****
  • 文档编号:4996547
  • 上传时间:2018-12-05
  • 格式:PDF
  • 页数:10
  • 大小:650.52KB
  •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010210192.0

    申请日:

    2010.06.25

    公开号:

    CN102298188A

    公开日:

    2011.12.28

    当前法律状态:

    终止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登录超时

    IPC分类号:

    G02B7/02

    主分类号:

    G02B7/02

    申请人: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发明人:

    郑伟祥

    地址:

    518109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龙华镇油松第十工业区东环二路2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完整版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一种镜片承载治具包括一底座及一上盖。底座包括一第一表面,其上设有多个收容镜片的收容孔。上盖与底座相叠合且上盖位于第一表面上,上盖设有多个与所述多个收容孔一一对应相通的导通孔。每一收容孔均包括一承载孔及一与承载孔相贯通的第一锥形孔,第一锥形孔形成于第一表面上且向底座内部延伸,第一锥形孔的孔径沿远离第一表面的方向逐渐减小;承载孔在第一锥形孔远离第一表面的一端与第一锥形孔相贯通,第一锥形孔与承载孔相连接的部分的孔径相等。上盖进一步设有向底座方向凸出的多个与所述多个导通孔一一对应的固定环,每一固定环均设置于与其对应的导通孔朝向底座的一端,每一固定环均与对应的导通孔相贯通且均收容于对应的收容孔内。

    权利要求书

    1.一种镜片承载治具,其包括:
    一个底座,所述底座包括一个第一表面,所述第一表面上设有多个收容镜片的
    收容孔;及
    一个上盖,所述上盖与所述底座相叠合且所述上盖位于所述底座的第一表面上,
    所述上盖设有多个导通孔,所述多个导通孔与所述底座的多个收容孔一一对应
    相通;
    其特征在于,
    每一所述收容孔均包括一个承载孔及一个与所述承载孔相贯通的第一锥形孔,
    所述第一锥形孔形成于所述第一表面上且向所述底座内部延伸,所述第一锥形
    孔的孔径沿远离所述第一表面的方向逐渐减小,所述承载孔在所述第一锥形孔
    远离所述第一表面的一端与所述第一锥形孔相贯通,所述第一锥形孔与所述承
    载孔相连接的部分的孔径相等;所述上盖进一步设有向所述底座方向凸出的多
    个与所述多个导通孔一一对应的固定环,每一所述固定环均设置于与其对应的
    一个所述导通孔朝向所述底座的一端,每一所述固定环均与对应的一个所述导
    通孔相贯通且均收容于对应的一个所述收容孔内。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镜片承载治具,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固定环的形状均
    与对应的所述收容孔的形状相对应,每一所述固定环均呈漏斗状,每一所述固
    定环均具有对应所述承载孔的固定部,及对应所述第一锥形孔的连接部,所述
    固定部插入所述收容孔的承载孔内用于固定承载于所述承载孔内的镜片。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镜片承载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孔为圆柱形孔,
    其具有承载镜片的底面,所述承载孔的孔径略大于待承载镜片的直径,所述固
    定部背离所述上盖的端部与所述承载孔的底面配合卡住待承载镜片的非光学
    部。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镜片承载治具,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收容孔均与对应
    的一个所述导通孔及一个所述固定环同轴。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镜片承载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通孔的孔径沿轴向
    从朝向所述底座的一端至远离所述底座的一端逐渐增大。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镜片承载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环的外周面与所
    述收容孔的内周面相贴合。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镜片承载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环的材质为塑料
    或橡胶。
    8.如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镜片承载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与所述
    第一表面相对的表面开设有多个朝所述底座内部延伸的第二锥形孔,所述多个
    第二锥形孔与所述多个收容孔一一对应相通。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镜片承载治具,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第二锥形孔与对
    应的所述收容孔的承载孔相连接的部分的孔径小于所述承载孔的孔径。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镜片承载治具,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第二锥形孔的孔
    径沿远离所述承载孔的方向逐渐增大。

    说明书

    镜片承载治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镜片承载治具,尤其涉及一种具有导入通道及固定件的镜
    片承载治具。

    背景技术

    随着摄像技术的发展,镜头模组在各种用途的摄像装置中得到广泛的应用。
    镜头模组一般包括镜筒、镜座及收容于镜筒中的镜片组、间隔环和滤光片等元
    件。

    加工好的镜片成品通常利用吸嘴摆放于治具,以待后续加工,如组装镜头
    模组时使用。一般情况下,治具中承载镜片的收容孔的孔径与镜片的外径相差
    不大,由此可避免镜片在治具中晃动或掉落。但是,治具中承载镜片的收容孔
    的孔径与镜片的外径相差不大又将给镜片的摆放带来一定困难,如,吸嘴吸取
    的镜片难于对准治具中承载镜片的收容孔,而导致镜片不易顺利且到位地放置
    于治具中的收容孔内,从而需要额外进行人工摆放,大大增加了相应的操作时
    间及相应的成本。此外,由于收容孔的孔径与镜片的外径相差不大,放置镜片
    于收容孔时,易发生镜片与收容孔的边缘磕碰的现象,严重时甚至会使镜片刮
    伤而影响镜片的质量,造成不良品的产生。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易于实现的、可有效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
    题的镜片承载治具。

    一种镜片承载治具包括一底座及一上盖。所述底座包括一个第一表面,所
    述第一表面上设有多个收容镜片的收容孔。所述上盖与所述底座相叠合且所述
    上盖位于所述第一表面上,所述上盖设有多个导通孔,所述多个导通孔与所述
    底座的多个收容孔一一对应相通。每一所述收容孔均包括一个承载孔及一个与
    所述承载孔相贯通的第一锥形孔,所述第一锥形孔形成于所述第一表面上且向
    所述底座内部延伸,所述第一锥形孔的孔径沿远离所述第一表面的方向逐渐减
    小,所述承载孔在所述第一锥形孔远离所述第一表面的一端与所述第一锥形孔
    相贯通,所述第一锥形孔与所述承载孔相连接的部分的孔径相等。所述上盖进
    一步设有向所述底座方向凸出的多个与所述多个导通孔一一对应的固定环,每
    一所述固定环均设置于与其对应的一个所述导通孔朝向所述底座的一端,每一
    所述固定环均与对应的一个所述导通孔相贯通且均收容于对应的一个所述收容
    孔内。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的镜片承载治具具有如下优点:其一,放置镜片
    于所述镜片承载治具中的收容孔时,镜片可以通过收容孔中的第一锥形孔顺利
    导入承载孔内,而无需额外进行人工摆放,可以有效地增加摆放镜片的效率。
    其二,所述镜片承载治具中上盖的固定环与底座的收容孔配合时,既可有效地
    固定承载于承载孔的镜片,又可通过固定环对镜片的调节作用使镜片到位地承
    载于所述承载孔内。其三,收容孔中的第一锥形孔为敞开式结构,其孔径与镜
    片的外径相差较大,放置镜片于收容孔时,不易发生镜片与收容孔的边缘磕碰
    的现象,可避免镜片因刮伤而影响镜片的质量,减少不良品的产生。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提供的镜片承载治具的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的镜片承载治具的分解示意图。

    图3是图1所示的镜片承载治具沿III-III方向的剖视图。

    图4是将镜片摆放至图1所示的镜片承载治具时的状态示意图。

    图5是图1所示的镜片承载治具承载并固定镜片的示意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底座                    10

    第一表面                11

    第二表面                12

    收容孔                  13

    第二锥形孔              17

    上盖                    30

    第三表面                31

    第四表面                32

    导通孔                  33

    固定环                  35

    镜片                    40

    光学部                  41

    非光学部                43

    镜片承载治具            100

    承载孔                  131

    第一锥形孔              133

    固定部                  351

    连接部                  353

    承载面                  1311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请一并参阅图1至图3,本发明第一实施例一种镜片承载治具100,其用于承
    载并固定镜片,所述镜片承载治具100包括一个底座10,及一个上盖30。

    所述底座10与所述上盖30相叠合形成所述镜片承载治具100,其中,所述上
    盖30位于所述底座10的上方。本实施例中,以方形结构的镜片承载治具100为例
    进行说明,即本实施例中所述镜片承载治具100中的底座10与上盖30均为方形结
    构,且所述底座10与所述上盖30的长度与宽度尺寸相等。

    所述底座10具有一个第一表面11,一个与所述第一表面11相对的第二表面
    12及多个收容孔13。所述第一表面11朝向所述上盖30且与所述上盖30相叠合,
    所述第二表面12背离所述上盖30。所述多个收容孔13开设于所述第一表面11且
    朝所述底座10的内部延伸,本实施例中,所述多个收容孔13以所述底座10的长
    宽为基准纵横排列。

    每一所述收容孔13均用于收容一个镜片(图未示)。每一所述收容孔13均包
    括一个承载孔131及一个第一锥形孔133。

    所述第一锥形孔133与所述承载孔131相贯通,所述第一锥形孔133形成于所
    述第一表面11且向所述底座10的内部延伸,所述第一锥形孔133的孔径沿远离所
    述第一表面11的方向逐渐减小。所述承载孔131在所述第一锥形孔133远离所述
    第一表面11的一端与所述第一锥形孔133相贯通,所述第一锥形孔133与所述承
    载孔131相连接的部分的孔径相等,即所述第一锥形孔133的最小孔径与所述承
    载孔131的孔径相等,由此,所述第一锥形孔133形成朝向所述底座10外部的敞
    开式喇叭状结构。

    所述承载孔131用于承载镜片,其径向的截面形状与镜片的径向截面形状相
    对应。所述承载孔131的孔径略大于镜片的直径,由此,可限制避免承载于所述
    承载孔131内的镜片的横向空间,避免镜片在所述承载孔131内发生较大的横向
    移动。本实施例中,所述承载孔131为圆柱形孔,其底面即为用于承载镜片的承
    载面1311(如图3所示)。

    可以理解的是,根据实际承载镜片的径向截面形状,可设计不同径向截面
    形状的承载孔131,由此,所述承载孔131可承载圆形、方形等多种形状的镜片。
    同样,所述承载孔131的轴向截面形状也可以根据实际承载镜片的轴向截面形状
    进行设计,如,当镜片为双面凸透镜时,可在所述承载孔131的底面,即所述承
    载面1311上开设一个径向尺寸小于镜片的径向尺寸的孔或凹槽,用于容纳镜片
    的突起部。而且,用于容纳镜片的突起部的孔或凹槽的形状可以与镜片的突起
    部的形状相对应,也可以直接穿透至所述底座10的第二表面12,当然,为了能
    有效地承载镜片,用于容纳镜片的突起部的孔或凹槽的径向尺寸应该小于镜片
    的径向尺寸,此时,所述承载孔131的承载面1311呈一个环形状。

    所述第一锥形孔133形成导入所述承载孔131的结构,由此,摆放镜片于所
    述承载孔131时,通过所述第一锥形孔133,即可将镜片顺利地导入所述承载孔
    131内。

    可以理解的是,所述第一锥形孔133与所述承载孔131相连接的过渡处,可
    以倒为圆角,由此,可使所述第一锥形孔133平滑地过渡至所述承载孔131,更
    有利于镜片从所述第一锥形孔133顺利地导入所述承载孔131内。

    进一步地,所述底座10的第二表面12上开设有多个朝所述底座10内部延伸
    的第二锥形孔17,所述多个第二锥形孔17与所述多个收容孔13一一对应相通。
    每一所述第二锥形孔17与对应的所述收容孔13的承载孔131相连接的部分的孔
    径小于所述承载孔131的孔径,且每一所述第二锥形孔17的孔径沿轴向从朝向所
    述承载孔131的一端至远离所述承载孔131的一端逐渐增大,使得每一所述第二
    锥形孔17均形成朝向所述底座10外部的敞开式喇叭状结构。由此,采用所述镜
    片承载治具100对镜片进行镀膜时,经由敞开式喇叭状结构的所述第二锥形孔
    17,可以减少所述底座10对镜片的遮挡面积,使镜片远离所述上盖30的表面充
    分地暴露于外界,确保镜片远离所述上盖30的表面得到充分的镀膜。

    所述上盖30具有一个第三表面31,一个与所述第三表面31相对的第四表面
    32,及多个导通孔33。所述第三表面31朝向所述底座10且与所述底座10的第一
    表面11相叠合,所述第四表面32背离所述底座10。所述多个导通孔33开设于所
    述第四表面32,每一所述导通孔33均朝所述上盖30的内部延伸且穿透所述上盖
    30,即每一所述导通孔33均从所述上盖30的第三表面31延伸至第四表面32。所
    述多个导通孔33与所述底座10的多个收容孔13一一对应相通,本实施例中,每
    一所述导通孔33均与对应的一个所述收容孔13同轴。

    进一步地,每一所述导通孔33的孔径均沿轴向从朝向所述底座10的一端至
    远离所述底座10的一端逐渐增大,即每一所述导通孔33的孔径均从所述第三表
    面31至所述第四表面32逐渐增大,使得每一所述导通孔33均形成远离所述底座
    10的敞开式喇叭状结构。由此,采用所述镜片承载治具100对镜片进行镀膜时,
    经由敞开式喇叭状结构的所述导通孔33,可以减少所述上盖30对镜片的遮挡面
    积,使镜片朝向所述上盖30的表面充分地暴露于外界,确保镜片朝向所述上盖
    30的表面得到充分的镀膜。

    所述上盖30进一步设有向所述底座10方向凸出的多个固定环35,所述多个
    固定环35与所述多个导通孔33一一对应。每一所述固定环35均设置于与其对应
    的一个所述导通孔33朝向所述底座10的一端,每一所述固定环35均与对应的一
    个所述导通孔33相贯通且均收容于对应的一个所述收容孔13内,即,每一所述
    固定环35均设置于所述上盖30的第三表面31且朝向所述底座10。本实施例中,
    每一所述固定环35的形状均与对应的所述收容孔13的形状相对应,每一所述固
    定环35均呈漏斗状,每一所述固定环35均具有对应所述承载孔131的固定部351,
    及对应所述第一锥形孔133的连接部353。所述固定部351插入所述承载孔131内,
    用于固定承载于所述承载孔131内的镜片,固定镜片时,所述固定部351背离所
    述上盖30的端部抵住待承载镜片的非光学部43(如图5所示),并与所述承载孔
    131的承载面1311配合卡住待承载镜片的非光学部43。所述固定环35通过所述连
    接部353连接固定于所述上盖30的第三表面31。

    优选地,每一所述固定环35均与对应的一个所述导通孔33同轴,由此可知,
    每一所述固定环35均与对应的一个导通孔33及收容孔13同轴。

    每一所述固定环35的尺寸均小于与其对应的一个所述收容孔13的尺寸,由
    此,可保证每一所述固定环35均可以顺利地插入对应的一个所述收容孔13内。

    可以理解的是,每一所述固定环35的轴向尺寸可以根据所述收容孔13的轴
    向尺寸及承载的镜片的厚度尺寸来进行设计,由此,所述上盖30与所述底座10
    配合时,可确保所述上盖30的第三表面31与所述底座10的第一表面11相叠合。

    可以理解的是,当每一所述固定环35的外周面均与对应的一个所述收容孔
    13的内周面相贴合时,所述固定环35可与所述收容孔13形成过渡配合或过盈配
    合,即,所述上盖30的多个固定环35插入所述底座10的多个收容孔13后,可使
    所述上盖30与所述底座10紧密配合并实现相互间的固定,从而可以省略在所述
    上盖30与所述底座10之间设置相互配合固定并定位的固定件,如销轴与销孔。

    优选地,所述固定环35的材质为塑料或橡胶,由此,所述固定环35与承载
    于所述承载孔131内的镜片接触时,可避免因所述固定环35的材质较硬而刮伤镜
    片,影响镜片的外表面。

    可以理解的是,所述多个固定环35可以作为所述上盖30的一部分与所述上
    盖30一体成型,也可以作为所述上盖30的多个配合件分别成型,并可拆卸地安
    装固定于所述上盖30。

    可以理解的是,所述镜片承载治具100的具体形状并不局限于本实施,根据
    实际的使用情况,所述镜片承载治具100也可以设计为圆形或椭圆形。而且,所
    述底座10上的收容孔13的排列形式也并不局限于本实施例中的纵横排列,根据
    实际的使用情况,所述收容孔13的排列形式也可以所述底座10的中心为圆心,
    形成同心圆状排列,所述镜片承载治具100中上盖30的导通孔33及固定环35的排
    列方式与所述收容孔13的排列方式相对应即可。

    请一并参阅图4与图5,本实施例以镜片40为例来说明所述镜片承载治具100
    的使用。所述镜片40为双面凸透镜,其具有位于所述镜片40中间的光学部41,
    及位于所述镜片40外围的非光学部43。

    摆放镜片40前,先分开所述镜片承载治具100中相叠合的底座10与上盖30。
    然后将所述镜片40放至所述底座10的第一锥形孔133,在所述第一锥形孔133的
    导入作用下,所述镜片40顺利进入所述承载孔131。所述底座10摆满所述镜片40
    后,配合所述上盖30与所述底座10,所述上盖30的固定环35一一对应地插入所
    述底座10的收容孔13内,压紧所述底座10与所述上盖30,使所述上盖30的第三
    表面31与所述底座10的第一表面11相叠合,期间,所述固定环35中的固定部351
    在压紧力的作用下,将调整所述承载孔131内未摆放到位或倾斜的镜片40,使原
    来未摆放到位或倾斜的镜片40到位地承载于所述承载孔131内,并最终由所述固
    定环35与所述承载孔131的承载面1311配合卡住待所述镜片40的非光学部43,将
    所述镜片40固定于所述底座10的承载孔131内。

    由于固定环35可以有效地卡住所述镜片40的非光学部43,因此,所述固定
    环35可以有效防止镜片40在径向或/与轴向的晃动。

    可以理解的是,利用所述镜片承载治具100进行镜片40镀膜加工时,将承载
    有镜片40的所述镜片承载治具100放置于镀膜装置内时,通过对所述镜片承载治
    具100进行翻面,所述镜片承载治具100中敞开式喇叭状结构的导通孔33与第二
    锥形孔17可分别使镜片40的待镀膜部分充分地暴露于镀膜环境中,由此,可便
    于顺利完成相应的镀膜加工。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的镜片承载治具具有如下优点:其一,放置镜片
    于所述镜片承载治具中的收容孔时,镜片可以通过收容孔中的第一锥形孔顺利
    导入承载孔内,而无需额外进行人工摆放,可以有效地增加摆放镜片的效率。
    其二,所述镜片承载治具中上盖的固定环与底座的收容孔配合时,既可有效地
    固定承载于承载孔的镜片,又可通过固定环对镜片的调节作用使镜片到位地承
    载于所述承载孔内。其三,收容孔中的第一锥形孔为敞开式结构,其孔径与镜
    片的外径相差较大,放置镜片于收容孔时,不易发生镜片与收容孔的边缘磕碰
    的现象,可避免镜片因刮伤而影响镜片的质量,减少不良品的产生。

    另外,本领域技术人员还可以在本发明精神内做其它变化,当然,这些依
    据本发明精神所做的变化,都应包含在本发明所要求保护的范围之内。

    关 键  词:
    镜片 承载
      专利查询网所有文档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0条评论

    还可以输入200字符

    暂无评论,赶快抢占沙发吧。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镜片承载治具.pdf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lichaxun.net/p-4996547.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2018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