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镜片承载治具.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镜片承载治具.pdf(10页完整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2298188 A (43)申请公布日 2011.12.28 CN 102298188 A *CN102298188A* (21)申请号 201010210192.0 (22)申请日 2010.06.25 G02B 7/02(2006.01) (71)申请人 鸿富锦精密工业 (深圳) 有限公司 地址 518109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龙华镇油 松第十工业区东环二路 2 号 申请人 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72)发明人 郑伟祥 (54) 发明名称 镜片承载治具 (57) 摘要 一种镜片承载治具包括一底座及一上盖。底 座包括一第一表面, 其上设有多个收容镜片的收 容。
2、孔。 上盖与底座相叠合且上盖位于第一表面上, 上盖设有多个与所述多个收容孔一一对应相通的 导通孔。每一收容孔均包括一承载孔及一与承载 孔相贯通的第一锥形孔, 第一锥形孔形成于第一 表面上且向底座内部延伸, 第一锥形孔的孔径沿 远离第一表面的方向逐渐减小 ; 承载孔在第一锥 形孔远离第一表面的一端与第一锥形孔相贯通, 第一锥形孔与承载孔相连接的部分的孔径相等。 上盖进一步设有向底座方向凸出的多个与所述多 个导通孔一一对应的固定环, 每一固定环均设置 于与其对应的导通孔朝向底座的一端, 每一固定 环均与对应的导通孔相贯通且均收容于对应的收 容孔内。 (51)Int.Cl.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
3、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5 页 附图 3 页 CN 102298197 A1/1 页 2 1. 一种镜片承载治具, 其包括 : 一个底座, 所述底座包括一个第一表面, 所述第一表面上设有多个收容镜片的收容孔 ; 及 一个上盖, 所述上盖与所述底座相叠合且所述上盖位于所述底座的第一表面上, 所述 上盖设有多个导通孔, 所述多个导通孔与所述底座的多个收容孔一一对应相通 ; 其特征在于, 每一所述收容孔均包括一个承载孔及一个与所述承载孔相贯通的第一锥形孔, 所述第 一锥形孔形成于所述第一表面上且向所述底座内部延伸, 所述第一锥形孔的孔径沿远离所 述第一表面的方。
4、向逐渐减小, 所述承载孔在所述第一锥形孔远离所述第一表面的一端与所 述第一锥形孔相贯通, 所述第一锥形孔与所述承载孔相连接的部分的孔径相等 ; 所述上盖 进一步设有向所述底座方向凸出的多个与所述多个导通孔一一对应的固定环, 每一所述固 定环均设置于与其对应的一个所述导通孔朝向所述底座的一端, 每一所述固定环均与对应 的一个所述导通孔相贯通且均收容于对应的一个所述收容孔内。 2. 如权利要求 1 所述的镜片承载治具, 其特征在于, 每一所述固定环的形状均与对应 的所述收容孔的形状相对应, 每一所述固定环均呈漏斗状, 每一所述固定环均具有对应所 述承载孔的固定部, 及对应所述第一锥形孔的连接部, 。
5、所述固定部插入所述收容孔的承载 孔内用于固定承载于所述承载孔内的镜片。 3. 如权利要求 2 所述的镜片承载治具, 其特征在于, 所述承载孔为圆柱形孔, 其具有承 载镜片的底面, 所述承载孔的孔径略大于待承载镜片的直径, 所述固定部背离所述上盖的 端部与所述承载孔的底面配合卡住待承载镜片的非光学部。 4. 如权利要求 1 所述的镜片承载治具, 其特征在于, 每一所述收容孔均与对应的一个 所述导通孔及一个所述固定环同轴。 5. 如权利要求 1 所述的镜片承载治具, 其特征在于, 所述导通孔的孔径沿轴向从朝向 所述底座的一端至远离所述底座的一端逐渐增大。 6. 如权利要求 1 所述的镜片承载治具,。
6、 其特征在于, 所述固定环的外周面与所述收容 孔的内周面相贴合。 7. 如权利要求 1 所述的镜片承载治具, 其特征在于, 所述固定环的材质为塑料或橡胶。 8.如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镜片承载治具, 其特征在于, 所述底座与所述第一表 面相对的表面开设有多个朝所述底座内部延伸的第二锥形孔, 所述多个第二锥形孔与所述 多个收容孔一一对应相通。 9. 如权利要求 8 所述的镜片承载治具, 其特征在于, 每一所述第二锥形孔与对应的所 述收容孔的承载孔相连接的部分的孔径小于所述承载孔的孔径。 10. 如权利要求 9 所述的镜片承载治具, 其特征在于, 每一所述第二锥形孔的孔径沿远 离所述承载孔的方向。
7、逐渐增大。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2298188 A CN 102298197 A1/5 页 3 镜片承载治具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镜片承载治具, 尤其涉及一种具有导入通道及固定件的镜片承载 治具。 背景技术 0002 随着摄像技术的发展, 镜头模组在各种用途的摄像装置中得到广泛的应用。镜头 模组一般包括镜筒、 镜座及收容于镜筒中的镜片组、 间隔环和滤光片等元件。 0003 加工好的镜片成品通常利用吸嘴摆放于治具, 以待后续加工, 如组装镜头模组时 使用。 一般情况下, 治具中承载镜片的收容孔的孔径与镜片的外径相差不大, 由此可避免镜 片在治具中晃动或掉落。但是, 治具中。
8、承载镜片的收容孔的孔径与镜片的外径相差不大又 将给镜片的摆放带来一定困难, 如, 吸嘴吸取的镜片难于对准治具中承载镜片的收容孔, 而 导致镜片不易顺利且到位地放置于治具中的收容孔内, 从而需要额外进行人工摆放, 大大 增加了相应的操作时间及相应的成本。 此外, 由于收容孔的孔径与镜片的外径相差不大, 放 置镜片于收容孔时, 易发生镜片与收容孔的边缘磕碰的现象, 严重时甚至会使镜片刮伤而 影响镜片的质量, 造成不良品的产生。 发明内容 0004 有鉴于此, 有必要提供一种易于实现的、 可有效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的镜 片承载治具。 0005 一种镜片承载治具包括一底座及一上盖。所述底座包括一个。
9、第一表面, 所述第一 表面上设有多个收容镜片的收容孔。 所述上盖与所述底座相叠合且所述上盖位于所述第一 表面上, 所述上盖设有多个导通孔, 所述多个导通孔与所述底座的多个收容孔一一对应相 通。每一所述收容孔均包括一个承载孔及一个与所述承载孔相贯通的第一锥形孔, 所述第 一锥形孔形成于所述第一表面上且向所述底座内部延伸, 所述第一锥形孔的孔径沿远离所 述第一表面的方向逐渐减小, 所述承载孔在所述第一锥形孔远离所述第一表面的一端与所 述第一锥形孔相贯通, 所述第一锥形孔与所述承载孔相连接的部分的孔径相等。所述上盖 进一步设有向所述底座方向凸出的多个与所述多个导通孔一一对应的固定环, 每一所述固 定。
10、环均设置于与其对应的一个所述导通孔朝向所述底座的一端, 每一所述固定环均与对应 的一个所述导通孔相贯通且均收容于对应的一个所述收容孔内。 0006 相对于现有技术, 本发明的镜片承载治具具有如下优点 : 其一, 放置镜片于所述镜 片承载治具中的收容孔时, 镜片可以通过收容孔中的第一锥形孔顺利导入承载孔内, 而无 需额外进行人工摆放, 可以有效地增加摆放镜片的效率。 其二, 所述镜片承载治具中上盖的 固定环与底座的收容孔配合时, 既可有效地固定承载于承载孔的镜片, 又可通过固定环对 镜片的调节作用使镜片到位地承载于所述承载孔内。其三, 收容孔中的第一锥形孔为敞开 式结构, 其孔径与镜片的外径相差。
11、较大, 放置镜片于收容孔时, 不易发生镜片与收容孔的边 缘磕碰的现象, 可避免镜片因刮伤而影响镜片的质量, 减少不良品的产生。 说 明 书 CN 102298188 A CN 102298197 A2/5 页 4 附图说明 0007 图 1 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提供的镜片承载治具的示意图。 0008 图 2 是图 1 所示的镜片承载治具的分解示意图。 0009 图 3 是图 1 所示的镜片承载治具沿 III-III 方向的剖视图。 0010 图 4 是将镜片摆放至图 1 所示的镜片承载治具时的状态示意图。 0011 图 5 是图 1 所示的镜片承载治具承载并固定镜片的示意图。 0012 主要元件。
12、符号说明 0013 底座 10 0014 第一表面 11 0015 第二表面 12 0016 收容孔 13 0017 第二锥形孔 17 0018 上盖 30 0019 第三表面 31 0020 第四表面 32 0021 导通孔 33 0022 固定环 35 0023 镜片 40 0024 光学部 41 0025 非光学部 43 0026 镜片承载治具 100 0027 承载孔 131 0028 第一锥形孔 133 0029 固定部 351 0030 连接部 353 0031 承载面 1311 具体实施方式 0032 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33 请一并参阅图 。
13、1 至图 3, 本发明第一实施例一种镜片承载治具 100, 其用于承载并 固定镜片, 所述镜片承载治具 100 包括一个底座 10, 及一个上盖 30。 0034 所述底座 10 与所述上盖 30 相叠合形成所述镜片承载治具 100, 其中, 所述上盖 30 位于所述底座 10 的上方。本实施例中, 以方形结构的镜片承载治具 100 为例进行说明, 即 本实施例中所述镜片承载治具 100 中的底座 10 与上盖 30 均为方形结构, 且所述底座 10 与 所述上盖 30 的长度与宽度尺寸相等。 0035 所述底座10具有一个第一表面11, 一个与所述第一表面11相对的第二表面12及 多个收容孔。
14、 13。所述第一表面 11 朝向所述上盖 30 且与所述上盖 30 相叠合, 所述第二表面 12 背离所述上盖 30。所述多个收容孔 13 开设于所述第一表面 11 且朝所述底座 10 的内部 延伸, 本实施例中, 所述多个收容孔 13 以所述底座 10 的长宽为基准纵横排列。 说 明 书 CN 102298188 A CN 102298197 A3/5 页 5 0036 每一所述收容孔 13 均用于收容一个镜片 ( 图未示 )。每一所述收容孔 13 均包括 一个承载孔 131 及一个第一锥形孔 133。 0037 所述第一锥形孔 133 与所述承载孔 131 相贯通, 所述第一锥形孔 133。
15、 形成于所述 第一表面 11 且向所述底座 10 的内部延伸, 所述第一锥形孔 133 的孔径沿远离所述第一表 面 11 的方向逐渐减小。所述承载孔 131 在所述第一锥形孔 133 远离所述第一表面 11 的一 端与所述第一锥形孔 133 相贯通, 所述第一锥形孔 133 与所述承载孔 131 相连接的部分的 孔径相等, 即所述第一锥形孔 133 的最小孔径与所述承载孔 131 的孔径相等, 由此, 所述第 一锥形孔 133 形成朝向所述底座 10 外部的敞开式喇叭状结构。 0038 所述承载孔 131 用于承载镜片, 其径向的截面形状与镜片的径向截面形状相对 应。所述承载孔 131 的孔径。
16、略大于镜片的直径, 由此, 可限制避免承载于所述承载孔 131 内 的镜片的横向空间, 避免镜片在所述承载孔 131 内发生较大的横向移动。本实施例中, 所述 承载孔 131 为圆柱形孔, 其底面即为用于承载镜片的承载面 1311( 如图 3 所示 )。 0039 可以理解的是, 根据实际承载镜片的径向截面形状, 可设计不同径向截面形状的 承载孔 131, 由此, 所述承载孔 131 可承载圆形、 方形等多种形状的镜片。同样, 所述承载孔 131 的轴向截面形状也可以根据实际承载镜片的轴向截面形状进行设计, 如, 当镜片为双面 凸透镜时, 可在所述承载孔 131 的底面, 即所述承载面 131。
17、1 上开设一个径向尺寸小于镜片 的径向尺寸的孔或凹槽, 用于容纳镜片的突起部。 而且, 用于容纳镜片的突起部的孔或凹槽 的形状可以与镜片的突起部的形状相对应, 也可以直接穿透至所述底座 10 的第二表面 12, 当然, 为了能有效地承载镜片, 用于容纳镜片的突起部的孔或凹槽的径向尺寸应该小于镜 片的径向尺寸, 此时, 所述承载孔 131 的承载面 1311 呈一个环形状。 0040 所述第一锥形孔133形成导入所述承载孔131的结构, 由此, 摆放镜片于所述承载 孔 131 时, 通过所述第一锥形孔 133, 即可将镜片顺利地导入所述承载孔 131 内。 0041 可以理解的是, 所述第一锥形。
18、孔133与所述承载孔131相连接的过渡处, 可以倒为 圆角, 由此, 可使所述第一锥形孔 133 平滑地过渡至所述承载孔 131, 更有利于镜片从所述 第一锥形孔 133 顺利地导入所述承载孔 131 内。 0042 进一步地, 所述底座 10 的第二表面 12 上开设有多个朝所述底座 10 内部延伸的第 二锥形孔 17, 所述多个第二锥形孔 17 与所述多个收容孔 13 一一对应相通。每一所述第二 锥形孔 17 与对应的所述收容孔 13 的承载孔 131 相连接的部分的孔径小于所述承载孔 131 的孔径, 且每一所述第二锥形孔17的孔径沿轴向从朝向所述承载孔131的一端至远离所述 承载孔 1。
19、31 的一端逐渐增大, 使得每一所述第二锥形孔 17 均形成朝向所述底座 10 外部的 敞开式喇叭状结构。由此, 采用所述镜片承载治具 100 对镜片进行镀膜时, 经由敞开式喇叭 状结构的所述第二锥形孔 17, 可以减少所述底座 10 对镜片的遮挡面积, 使镜片远离所述上 盖 30 的表面充分地暴露于外界, 确保镜片远离所述上盖 30 的表面得到充分的镀膜。 0043 所述上盖 30 具有一个第三表面 31, 一个与所述第三表面 31 相对的第四表面 32, 及多个导通孔 33。所述第三表面 31 朝向所述底座 10 且与所述底座 10 的第一表面 11 相叠 合, 所述第四表面 32 背离所。
20、述底座 10。所述多个导通孔 33 开设于所述第四表面 32, 每一 所述导通孔 33 均朝所述上盖 30 的内部延伸且穿透所述上盖 30, 即每一所述导通孔 33 均 从所述上盖 30 的第三表面 31 延伸至第四表面 32。所述多个导通孔 33 与所述底座 10 的 多个收容孔13一一对应相通, 本实施例中, 每一所述导通孔33均与对应的一个所述收容孔 说 明 书 CN 102298188 A CN 102298197 A4/5 页 6 13 同轴。 0044 进一步地, 每一所述导通孔 33 的孔径均沿轴向从朝向所述底座 10 的一端至远离 所述底座 10 的一端逐渐增大, 即每一所述导。
21、通孔 33 的孔径均从所述第三表面 31 至所述第 四表面 32 逐渐增大, 使得每一所述导通孔 33 均形成远离所述底座 10 的敞开式喇叭状结 构。由此, 采用所述镜片承载治具 100 对镜片进行镀膜时, 经由敞开式喇叭状结构的所述导 通孔33, 可以减少所述上盖30对镜片的遮挡面积, 使镜片朝向所述上盖30的表面充分地暴 露于外界, 确保镜片朝向所述上盖 30 的表面得到充分的镀膜。 0045 所述上盖 30 进一步设有向所述底座 10 方向凸出的多个固定环 35, 所述多个固定 环35与所述多个导通孔33一一对应。 每一所述固定环35均设置于与其对应的一个所述导 通孔33朝向所述底座1。
22、0的一端, 每一所述固定环35均与对应的一个所述导通孔33相贯通 且均收容于对应的一个所述收容孔 13 内, 即, 每一所述固定环 35 均设置于所述上盖 30 的 第三表面 31 且朝向所述底座 10。本实施例中, 每一所述固定环 35 的形状均与对应的所述 收容孔 13 的形状相对应, 每一所述固定环 35 均呈漏斗状, 每一所述固定环 35 均具有对应 所述承载孔 131 的固定部 351, 及对应所述第一锥形孔 133 的连接部 353。所述固定部 351 插入所述承载孔 131 内, 用于固定承载于所述承载孔 131 内的镜片, 固定镜片时, 所述固定 部 351 背离所述上盖 30。
23、 的端部抵住待承载镜片的非光学部 43( 如图 5 所示 ), 并与所述承 载孔 131 的承载面 1311 配合卡住待承载镜片的非光学部 43。所述固定环 35 通过所述连接 部 353 连接固定于所述上盖 30 的第三表面 31。 0046 优选地, 每一所述固定环 35 均与对应的一个所述导通孔 33 同轴, 由此可知, 每一 所述固定环 35 均与对应的一个导通孔 33 及收容孔 13 同轴。 0047 每一所述固定环35的尺寸均小于与其对应的一个所述收容孔13的尺寸, 由此, 可 保证每一所述固定环 35 均可以顺利地插入对应的一个所述收容孔 13 内。 0048 可以理解的是, 每。
24、一所述固定环 35 的轴向尺寸可以根据所述收容孔 13 的轴向尺 寸及承载的镜片的厚度尺寸来进行设计, 由此, 所述上盖 30 与所述底座 10 配合时, 可确保 所述上盖 30 的第三表面 31 与所述底座 10 的第一表面 11 相叠合。 0049 可以理解的是, 当每一所述固定环 35 的外周面均与对应的一个所述收容孔 13 的 内周面相贴合时, 所述固定环 35 可与所述收容孔 13 形成过渡配合或过盈配合, 即, 所述上 盖 30 的多个固定环 35 插入所述底座 10 的多个收容孔 13 后, 可使所述上盖 30 与所述底座 10 紧密配合并实现相互间的固定, 从而可以省略在所述上。
25、盖 30 与所述底座 10 之间设置相 互配合固定并定位的固定件, 如销轴与销孔。 0050 优选地, 所述固定环 35 的材质为塑料或橡胶, 由此, 所述固定环 35 与承载于所述 承载孔 131 内的镜片接触时, 可避免因所述固定环 35 的材质较硬而刮伤镜片, 影响镜片的 外表面。 0051 可以理解的是, 所述多个固定环 35 可以作为所述上盖 30 的一部分与所述上盖 30 一体成型, 也可以作为所述上盖 30 的多个配合件分别成型, 并可拆卸地安装固定于所述上 盖 30。 0052 可以理解的是, 所述镜片承载治具 100 的具体形状并不局限于本实施, 根据实际 的使用情况, 所述。
26、镜片承载治具 100 也可以设计为圆形或椭圆形。而且, 所述底座 10 上的 收容孔 13 的排列形式也并不局限于本实施例中的纵横排列, 根据实际的使用情况, 所述收 说 明 书 CN 102298188 A CN 102298197 A5/5 页 7 容孔13的排列形式也可以所述底座10的中心为圆心, 形成同心圆状排列, 所述镜片承载治 具 100 中上盖 30 的导通孔 33 及固定环 35 的排列方式与所述收容孔 13 的排列方式相对应 即可。 0053 请一并参阅图 4 与图 5, 本实施例以镜片 40 为例来说明所述镜片承载治具 100 的 使用。 所述镜片40为双面凸透镜, 其具有。
27、位于所述镜片40中间的光学部41, 及位于所述镜 片 40 外围的非光学部 43。 0054 摆放镜片 40 前, 先分开所述镜片承载治具 100 中相叠合的底座 10 与上盖 30。然 后将所述镜片 40 放至所述底座 10 的第一锥形孔 133, 在所述第一锥形孔 133 的导入作用 下, 所述镜片 40 顺利进入所述承载孔 131。所述底座 10 摆满所述镜片 40 后, 配合所述上盖 30 与所述底座 10, 所述上盖 30 的固定环 35 一一对应地插入所述底座 10 的收容孔 13 内, 压紧所述底座 10 与所述上盖 30, 使所述上盖 30 的第三表面 31 与所述底座 10 。
28、的第一表面 11 相叠合, 期间, 所述固定环 35 中的固定部 351 在压紧力的作用下, 将调整所述承载孔 131 内未摆放到位或倾斜的镜片 40, 使原来未摆放到位或倾斜的镜片 40 到位地承载于所述承 载孔 131 内, 并最终由所述固定环 35 与所述承载孔 131 的承载面 1311 配合卡住待所述镜 片 40 的非光学部 43, 将所述镜片 40 固定于所述底座 10 的承载孔 131 内。 0055 由于固定环 35 可以有效地卡住所述镜片 40 的非光学部 43, 因此, 所述固定环 35 可以有效防止镜片 40 在径向或 / 与轴向的晃动。 0056 可以理解的是, 利用所。
29、述镜片承载治具 100 进行镜片 40 镀膜加工时, 将承载有镜 片 40 的所述镜片承载治具 100 放置于镀膜装置内时, 通过对所述镜片承载治具 100 进行翻 面, 所述镜片承载治具 100 中敞开式喇叭状结构的导通孔 33 与第二锥形孔 17 可分别使镜 片 40 的待镀膜部分充分地暴露于镀膜环境中, 由此, 可便于顺利完成相应的镀膜加工。 0057 相对于现有技术, 本发明的镜片承载治具具有如下优点 : 其一, 放置镜片于所述镜 片承载治具中的收容孔时, 镜片可以通过收容孔中的第一锥形孔顺利导入承载孔内, 而无 需额外进行人工摆放, 可以有效地增加摆放镜片的效率。 其二, 所述镜片承。
30、载治具中上盖的 固定环与底座的收容孔配合时, 既可有效地固定承载于承载孔的镜片, 又可通过固定环对 镜片的调节作用使镜片到位地承载于所述承载孔内。其三, 收容孔中的第一锥形孔为敞开 式结构, 其孔径与镜片的外径相差较大, 放置镜片于收容孔时, 不易发生镜片与收容孔的边 缘磕碰的现象, 可避免镜片因刮伤而影响镜片的质量, 减少不良品的产生。 0058 另外, 本领域技术人员还可以在本发明精神内做其它变化, 当然, 这些依据本发明 精神所做的变化, 都应包含在本发明所要求保护的范围之内。 说 明 书 CN 102298188 A CN 102298197 A1/3 页 8 图 1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2298188 A CN 102298197 A2/3 页 9 图 2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2298188 A CN 102298197 A3/3 页 10 图 3 图 4 图 5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2298188 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