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载银改性细菌纤维素基复配功能湿态敷料的制备方法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载银改性细菌纤维素基复配功能湿态敷料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细菌纤维素(Bacterial cellulose,简称BC)是由部分细菌产生的一类纤维素,为了区
别于植物产生的纤维素,也称微生物纤维素。细菌纤维素是一种性能优良的生物学新材料,
近年来被人们广泛研究。细菌纤维素虽然组成和一般纤维素相似,但是其物理,化学性质
独特。如:纳米级超细网状结构;弹性模量、拉伸强度和湿强度很高,机械性能好于常规
纤维素;亲水性好,由于内部充满“孔道”,具有很好的透气,透水,保水能力;具有很好
的生物相容性,不仅适应性好而且生物可降解;细菌纤维素的物理化学性能可以通过采用
不同的菌种或者培养方法来合成制得,具有很好的可控性;合成细菌纤维素的原料来源丰
富,价格便宜,这也降低了细菌纤维素的成本。
基于以上优异性质,细菌纤维素可以作为一种新型的“湿性”敷料。这种敷料具有优异
的物理、化学和机械性质:超细网状结构、高抗张强度和弹性模量、高亲水性、有良好的
透气性能、及生物适应性和生物可降解性。由于其具有纳米尺寸的结构,可以考虑在细菌
纤维素上负载一些功能粒子,或者基团。提高细菌纤维素作为敷料使用时的附加性能。
中国专利CN101586309A利用细菌纤维素上的羟基吸附银氨溶液中的银离子,再以含
醛的化学试剂作为还原剂反应生成纳米氯化银;中国专利CN101264335A同样是利用细菌
纤维素上的羟基来吸附硝酸银溶液中的银离子,再与氯化盐溶液反应,在细菌纤维素膜上
原位复合生成纳米氯化银。但以上两种方法均是依靠细菌纤维素表面富含的羟基与银离子
形成一定的配合物而存在,此配合物体系再在还原剂、沉淀剂的作用下以配合物金属离子
为活性位点,生成一定尺寸的纳米微粒。但是依靠羟基与金属离子形成配合物的方式制得
的纳米微粒与细菌纤维素膜之间的作用力家较弱,易从膜表面滑落。若大量的纳米银及银
盐从其表面滑落沿创面进入人体造成银沉着对人体造成危害。
此外,上述以细菌纤维素复合纳米银、氯化银的敷料仅起到抗菌的单一效果,在人类
皮肤的再生及修复的复杂过程,如果敷料可以激活上皮细胞增生、促进正常肉芽组织生成、
引导正常胶原纤维的形成,加速伤口或创面正常愈合及具有消肿止痛、抑制纤维细胞的增
殖、防止过度增生和无序扩散,那么这种敷料就能抑制异形疤痕的形成,可以有效的促进
伤口愈合,淡化伤口疤痕。
发明内容
本发明涉及一种载银改性细菌纤维素基复配功能湿态敷料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一种载银改性细菌纤维素基复配功能湿态敷料的制备方法,是将银与功能性
药物分别锚定在细菌纤维素的C6和C2、C3位羟基上,将银优异的抗菌性能与消肿散结、
化腐排脓、收敛护肤、镇痛止痒、抗炎抗过敏的功能复配,得到复配型细菌纤维素湿态敷
料。
本发明的一种载银改性细菌纤维素基复配功能湿态敷料的制备方法所制得的敷料,是
由改性细菌纤维素、抗菌性纳米银或银离子和功能性药物组成,所述的改性细菌纤维素敷
料是硝酰基/酶共氧化体系只对细菌纤维素C6位的伯羟基进行选择性氧化成羧基,并与乙
二胺等二胺类物质反应成氨基化细菌纤维素,所述的抗菌性纳米银或银离子是通过C6位
上的胺基与之产生配位键和离子键形成螯合物后锚定在改性细菌纤维素上的,所述的功能
性药物是通过改性细菌纤维素上所保留的C2、C3位羟基与功能性药物中所含有的N、O、
F原子间形成氢键作用而吸附在载银改性细菌纤维素上。
本发明的一种载银改性细菌纤维素基复配功能湿态敷料的制备方法,其制备包括如下
步骤:
(1)先将细菌纤维素置于冰箱内冷冻3~12小时,再将细菌纤维素冷冻干燥24~48
小时;冷冻干燥通常是将细菌纤维素置于冷冻干燥机中处理;或者将细菌纤维素在
20~120℃真空烘箱中放置6~24小时;
(2)干燥后的细菌纤维素浸渍在含0.01~1mol/L硝酰基化合物和0.01~10mol/L酶的
水溶液中,所述细菌纤维素在所述水溶液中的质量-体积浓度为2~20g/L,并用1~10mol/L
的HCl或HNO3溶液调整上述水溶液pH值为2~6;
(3)在1~10小时内逐步滴加1~10mol/L的氧化剂溶液使反应,体系温度20~100℃。
所述反应在磁力搅拌情况下进行,转速一般在50~500r/min。滴加量为所述水溶液体积的
十分之一;
(4)将经上步处理的细菌纤维素取出,分别用蒸馏水和乙醇洗3~5次,直至其pH
为6~7,即得到将C6位上羟基氧化羧酸的细菌纤维素;
(5)上述选择性氧化的细菌纤维素加入二胺类物质溶液中,选择性氧化的细菌纤维
素在二胺类物质溶液中的质量-体积浓度为1~10g/ml,加热至80~120℃回流,反应2~
4h后,冷却至室温后取出细菌纤维素;
(6)将得到的细菌纤维素用蒸馏水洗3~5次,至细菌纤维素pH为6.8~7.0,即得到
选择性胺化的细菌纤维素;
(7)将上述选择性胺化的细菌纤维素浸渍在银离子摩尔百分比浓度为0.001~1mol/L
的硝酸银溶液中2~720min,使金属银离子充分吸附到细菌纤维素的纳米级孔径中及微纤
表面上,并与氨基进行配位形成螯合物;
(8)将上述细菌纤维素取出并蒸馏水洗涤3~5次,即得到选择性负载银离子的细菌
纤维素;
或者,更进一步,
(a)将上述选择性负载银离子的细菌纤维素在高压灭菌锅中加热至100~150℃,并
加压至0.1~1MPa,静置处理5~30min;
(b)将上述细菌纤维素取出并蒸馏水洗涤3~5次,即为选择性负载纳米银颗粒的细
菌纤维素;
(9)将上述选择性负载银离子的细菌纤维素或选择性负载纳米银颗粒的细菌纤维素
作为基体,浸渍于质量分数为1%~99%的复配溶液,室温静置10~200分钟;
(10)把处理后的敷料取出,干燥处理至含水率为80~98wt%、包装、灭菌,即可得
到载银改性细菌纤维素基复配型功能湿态敷料。
其中,所述的硝酰基化合物指的是缺少a-氢原子的有机硝酰基化合物;
所述的酶指的是过氧化物酶或是多元酚氧化酶;
所述的氧化剂溶液指的是次氯酸溶液、次氯酸盐溶液、亚氯酸溶液、亚铝酸盐溶液或
过氧化氢溶液;
所述的二胺类物质溶液为乙二胺溶液、丙二胺溶液、1,4-丁二胺溶液、1,5-戊二胺
溶液、1,6-己二胺溶液、对苯二胺溶液、间苯二胺溶液或邻苯二胺溶液;
所述的复配物为中药、精油或生长因子的一种或者多种的组合。
所述的复配物具有“消肿散结、化腐排脓、收敛护肤、镇痛止痒、抗炎抗过敏”的作用,
包括中药、精油或生长因子的一种或者多种的组合。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
所述的细菌纤维素为木醋杆菌、产醋杆菌、醋化杆菌、巴氏醋杆菌、葡萄糖杆菌、农
杆菌、根瘤菌、八叠球菌、洋葱假单胞菌、椰毒假单胞菌或空肠弯曲菌中的一种产生出的
细菌纤维素。
如上所述的一种载银改性细菌纤维素基复配功能湿态敷料,所述的缺少a-氢原子的硝
酰基化合物为2,2,5,5-四甲基哌啶-N-氧基(PROXYL)、4-甲基-TEMPO、4-羟基-TEMPO、
4-乙酰胺基-TEMPO、4-乙酸基-TEMPO或4-甲磺酸基-TEMPO。
如上所述的一种载银改性细菌纤维素基复配功能湿态敷料,所述的过氧化物酶为辣根
过氧化物酶、豆壳过氧化物酶、髓过氧化物酶、乳过氧化物酶或鬼伞过氧化物酶。过氧化
物酶可以来自任何源,包括植物、细菌、丝状和其他真菌和酵母,这些过氧化物需要过氧
化氢作为电子受体。
如上所述的一种载银改性细菌纤维素基复配功能湿态敷料,所述的多元酚氧化酶为酪
氨酸(单酚单氧化酶)、儿茶酚氧化酶(双酚氧化酶)或漆酶。多元酚氧化酶可以从真菌、
植物或动物中获得,需要氧作为电子受体。
如上所述的一种载银改性细菌纤维素基复配功能湿态敷料,所述的中药为紫草、三七、
艾草、黄芪、大黄、白芨、冰片、红花、白芷、仙鹤草、黄连、黄柏、腰黄、丁香、蟾酥、
麝香、芙蓉叶、樟脑、蛇床子、土槿皮、炉甘石、轻粉、升丹、珠砂、硼砂、雄黄、殊砂、
珍珠、琥珀、龙骨、血竭、明矾、石灰、虎杖、地榆、象皮、龙骨、牡蛎、炉甘石、赤石
脂、密陀僧、五倍子、海螵蛸、滑石、蜂蜜、芦荟或白毛夏枯草。
如上所述的一种载银改性细菌纤维素基复配功能湿态敷料,所述的精油为薰衣草精
油、茶树精油、鼠尾草精油、天竺葵精油、松针精油、乳香精油或洋甘菊精油。
如上所述的一种载银改性细菌纤维素基复配功能湿态敷料,所述的生长因子为转化生
长因子、碱性成纤维生长因子、神经生长因子、人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血小板衍生生
长因子或表皮细胞生长因子。
有益效果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
(1)选择性地改性细菌纤维素同时保证C2、C3位羟基的活性,将C6位上的羟基转
化为氨基,使得C6位上的氨基优先以离子键和配位键等形式对金属离子进行吸附,发生
配位作用形成稳定的螯合物,再将此金属离子为位点将其还原成单质金属,赋予敷料优异
的抗菌性能;由于选择性改性还可以有效的控制了银金属纳米颗粒的生长,限制了颗粒的
团聚。
(2)在保证细菌纤维素C6位上复合纳米银颗粒达到抗菌效应的同时,功能性药物是
通过改性细菌纤维素上所保留的C2、C3位羟基与功能性药物中所含有的N、O、F原子间
形成氢键作用而吸附在载银改性细菌纤维素上,达到消肿止痛、抑制纤维细胞的增殖、防
止过度增生和无序扩散,从而抑制异形疤痕的形成的协同增效作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发明。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
而不用于限制本发明的范围。此外应理解,在阅读了本发明讲授的内容之后,本领域技术
人员可以对本发明作各种改动或修改,这些等价形式同样落于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
定的范围。
实施例1
(1)将由木醋杆菌产生的细菌纤维素置于冷冻干燥机,冷冻干燥24小时;
(2)冷冻干燥后的细菌纤维素浸渍在含0.01mol/L 2,2,5,5-四甲基哌啶-N-氧基和
0.01mol/L辣根过氧化物酶的水溶液中,所述细菌纤维素在所述水溶液中的质量-体积浓度
为2g/L,并用1mol/L的HNO3溶液调整上述水溶液pH值为2;
(3)在1小时内逐步滴加1mol/L的次氯酸溶液使反应,滴加量以体积计为所述水溶
液体积的十分之一,反应温度100℃;
(4)将经上步处理的细菌纤维素取出,用蒸馏水洗5次,再用乙醇洗5次,直至其
pH值为7,即得到选择性氧化细菌纤维素;
(5)将上述选择性氧化细菌纤维素加入乙二胺溶液中,选择性氧化的细菌纤维素在
乙二胺溶液中的质量-体积浓度为10g/ml,加热至120℃回流,反应4h后,冷却至室温
后取出细菌纤维素;
(6)将得到的细菌纤维素用蒸馏水冲洗,至细菌纤维素pH为7.0,即得到选择性胺
化的细菌纤维素;
(7)将上述选择性胺化的细菌纤维素浸渍在银离子摩尔百分比浓度为1mol/L的硝酸
银溶液中720min,使金属银离子充分吸附到细菌纤维素的纳米级孔径中及微纤表面上,并
与氨基进行配位形成螯合物;
(8)将述细菌纤维素取出并用蒸馏水洗涤5次,即为选择性负载银离子的细菌纤维
素;
(9)将上述选择性负载银离子的细菌纤维素作为基体,加入质量分数为99%的紫草
溶液,以浸满为基准,室温静置200分钟;
(10)把处理后的敷料取出,干燥处理至含水率为98wt%、包装、灭菌,即可得到载
银改性细菌纤维素基复配型功能湿态敷料。
实施例2
(1)将由产醋杆菌产生的细菌纤维素置于冷冻干燥机,冷冻干燥24小时;
(2)冷冻干燥后的细菌纤维素浸渍在含0.1mol/L 4-甲基-TEMPO和0.1mol/L豆壳过
氧化物酶的水溶液中,所述细菌纤维素在所述水溶液中的质量-体积浓度5g/L,并用5mol/L
的HCl溶液调整上述水溶液pH值为3;
(3)在2小时内逐步滴加2mol/L的次氯酸盐溶液使反应,滴加量以体积计为所述水
溶液体积的十分之一,反应温度20℃;
(4)将经上步处理的细菌纤维素取出,用蒸馏水洗3次,再用乙醇洗3次,直至其
pH值为6,即得到选择性氧化细菌纤维素;
(5)将上述选择性氧化细菌纤维素加入丙二胺溶液中,选择性氧化的细菌纤维素在
丙二胺溶液中的质量-体积浓度为9g/ml,加热至80℃回流,反应2h后,冷却至室温后
取出细菌纤维素;
(6)将得到的细菌纤维素用蒸馏水冲洗,至细菌纤维素pH为6.8,即得到选择性胺
化的细菌纤维素;
(7)将上述选择性胺化的细菌纤维素浸渍在银离子摩尔百分比浓度为0.001mol/L的
硝酸银溶液中2min,使金属银离子充分吸附到细菌纤维素的纳米级孔径中及微纤表面上,
并与氨基进行配位形成螯合物;
(8)将述细菌纤维素取出并用蒸馏水洗涤4次,即为选择性负载银离子的细菌纤维
素;
(9)将上述选择性负载银离子的细菌纤维素作为基体,加入质量分数为1%的三七和
艾草复配溶液,以浸满为基准,室温静置10分钟;
(10)把处理后的敷料取出,干燥处理至含水率为80wt%、包装、灭菌,即可得到载
银改性细菌纤维素基复配型功能湿态敷料。
实施例3
(1)将由醋化杆菌产生的细菌纤维素置于冷冻干燥机,冷冻干燥24小时;
(2)冷冻干燥后的细菌纤维素浸渍在含0.51mol/L 4-羟基-TEMPO和0.5mol/L髓过氧
化物酶的水溶液中,所述细菌纤维素在所述水溶液中的质量-体积浓度10g/L,并用5mol/L
的HNO3溶液调整上述水溶液pH值为4,反应温度90℃;
(3)在3小时内逐步滴加5mol/L的亚氯酸溶液使反应,滴加量以体积计为所述水溶
液体积的十分之一;
(4)将经上步处理的细菌纤维素取出,用蒸馏水洗5次,再用乙醇洗3次,直至其
pH值为6,即得到选择性氧化细菌纤维素;
(5)将上述选择性氧化细菌纤维素加入1,4-丁二胺溶液中,选择性氧化的细菌纤维
素在1,4-丁二胺溶液中的质量-体积浓度为9g/ml,加热至100℃回流,反应3h后,冷
却至室温后取出细菌纤维素;
(6)将得到的细菌纤维素用蒸馏水冲洗,至细菌纤维素pH为6.9,即得到选择性胺
化的细菌纤维素;
(7)将上述选择性胺化的细菌纤维素浸渍在银离子摩尔百分比浓度为0.01mol/L的硝
酸银溶液中400min,使金属银离子充分吸附到细菌纤维素的纳米级孔径中及微纤表面上,
并与氨基进行配位形成螯合物;
(8)将述细菌纤维素取出并用蒸馏水洗涤4次,即为选择性负载银离子的细菌纤维
素;
(9)将上述选择性载银离子的细菌纤维素在高压灭菌锅中加热至150℃,并加压
1MPa,静置处理30min;
(10)将述细菌纤维素取出并用蒸馏水洗涤5次,即为选择性负载纳米银颗粒的细菌
纤维素;
(11)将上述选择性负载纳米银颗粒的细菌纤维素作为基体,加入质量分数为49%的
黄芪、大黄和白芨复配溶液,以浸满为基准,室温静置100分钟;
(12)把处理后的敷料取出,干燥处理至含水率为85wt%、包装、灭菌,即可得到载
银改性细菌纤维素基复配型功能湿态敷料。
实施例4
(1)将由巴氏醋杆菌产生的细菌纤维素置于冷冻干燥机,冷冻干燥24小时;
(2)冷冻干燥后的细菌纤维素浸渍在含0.2mol/L 4-乙酰胺基-TEMPO和0.2mol/L乳
过氧化物酶的水溶液中,所述细菌纤维素在所述水溶液中的质量-体积浓度6g/L,并用
6mol/L的HCl溶液调整上述水溶液pH值为6;
(3)在6小时内逐步滴加6mol/L的亚铝酸盐溶液使反应,滴加量以体积计为所述水
溶液体积的十分之一,反应温度80℃;
(4)将经上步处理的细菌纤维素取出,用蒸馏水洗3次,再用乙醇洗3次,直至其
pH值为6,即得到选择性氧化细菌纤维素。
(5)将上述选择性氧化细菌纤维素加入1,5-戊二胺溶液中,选择性氧化的细菌纤维
素在1,5-戊二胺溶液中的质量-体积浓度为8g/ml,加热至90℃回流,反应3h后,冷却
至室温后取出细菌纤维素;
(6)将得到的细菌纤维素用蒸馏水冲洗,至细菌纤维素pH为7.0,即得到选择性胺
化的细菌纤维素;
(7)将上述选择性胺化的细菌纤维素浸渍在银离子摩尔百分比浓度为0.1mol/L的硝
酸银溶液中100min,使金属银离子充分吸附到细菌纤维素的纳米级孔径中及微纤表面上,
并与氨基进行配位形成螯合物;
(9)将上述选择性载银离子的细菌纤维素在高压灭菌锅中加热至100℃,并加压
0.1MPa,静置处理5min;
(10)将述细菌纤维素取出并用蒸馏水洗涤4次,即为选择性负载纳米银颗粒的细菌
纤维素;
(11)将上述选择性负载纳米银颗粒的细菌纤维素作为基体,加入质量分数为20%的
冰片、红花、白芷和仙鹤草复配溶液,以浸满为基准,室温静置150分钟;
(12)把处理后的敷料取出,干燥处理至含水率为85wt%、包装、灭菌,即可得到载
银改性细菌纤维素基复配型功能湿态敷料。
实施例5
(1)将由葡萄糖杆菌产生的细菌纤维素置于冷冻干燥机,冷冻干燥24小时;
(2)冷冻干燥后的细菌纤维素浸渍在含0.05mol/L 4-乙酸基-TEMPO和0.05mol/L鬼
伞过氧化物酶的水溶液中,所述细菌纤维素在所述水溶液中的质量-体积浓度5g/L,并用
5mol/L的HNO3溶液调整上述水溶液pH值为6。
(3)在5小时内逐步滴加5mol/L的过氧化氢溶液使反应,滴加量以体积计为所述水
溶液体积的十分之一,反应温度30℃;
(4)将经上步处理的细菌纤维素取出,用蒸馏水洗5次,再用乙醇洗5次,直至其
pH值为7,即得到选择性氧化细菌纤维素。
(5)将上述选择性氧化细菌纤维素加入1,6-己二胺溶液中,选择性氧化的细菌纤维
素在1,6-己二胺溶液中的质量-体积浓度为7g/ml,加热至90℃回流,反应4h后,冷却
至室温后取出细菌纤维素;
(6)将得到的细菌纤维素用蒸馏水冲洗,至细菌纤维素pH为6.8,即得到选择性胺
化的细菌纤维素;
(7)将上述选择性胺化的细菌纤维素浸渍在银离子摩尔百分比浓度为0.5mol/L的硝
酸银溶液中500min,使金属银离子充分吸附到细菌纤维素的纳米级孔径中及微纤表面上,
并与氨基进行配位形成螯合物;
(8)将述细菌纤维素取出并用蒸馏水洗涤4次,即为选择性负载银离子的细菌纤维
素;
(9)将上述选择性载银离子的细菌纤维素在高压灭菌锅中加热至130℃,并加压
0.4MPa,静置处理20min;
(10)将述细菌纤维素取出并用蒸馏水洗涤5次,即为选择性负载纳米银颗粒的细菌
纤维素;
(11)将上述选择性负载纳米银颗粒的细菌纤维素作为基体,浸渍于质量分数为59%
的黄连、黄柏、腰黄、丁香和蟾酥复配溶液,室温静置90分钟;
(12)把处理后的敷料取出,干燥处理至含水率为90wt%、包装、灭菌,即可得到载
银改性细菌纤维素基复配型功能湿态敷料。
实施例6
(1)将由农杆菌产生的细菌纤维素置于冷冻干燥机,冷冻干燥24小时;
(2)冷冻干燥后的细菌纤维素浸渍在含1mol/L 4-甲磺酸基-TEMPO和10mol/L酪氨
酸(单酚单氧化酶)的水溶液中,所述细菌纤维素在所述水溶液中的质量-体积浓度20g/L,
并用10mol/L的HCl溶液调整上述水溶液pH值为6;
(3)在10小时内逐步滴加10mol/L的次氯酸溶液使反应,滴加量以体积计为所述水
溶液体积的十分之一,反应温度40℃;
(4)将经上步处理的细菌纤维素取出,用蒸馏水洗4次,再用乙醇洗4次,直至其
pH值为6,即得到选择性氧化细菌纤维素。
(5)将上述选择性氧化细菌纤维素加入1,6-己二胺溶液中,选择性氧化的细菌纤维
素在1,6-己二胺溶液中的质量-体积浓度为6g/ml,加热至80℃回流,反应3h后,冷却
至室温后取出细菌纤维素;
(6)将得到的细菌纤维素用蒸馏水冲洗,至细菌纤维素pH为6.8,即得到选择性胺
化的细菌纤维素;
(7)将上述选择性胺化的细菌纤维素浸渍在银离子摩尔百分比浓度为0.6mol/L的硝
酸银溶液中600min,使金属银离子充分吸附到细菌纤维素的纳米级孔径中及微纤表面上,
并与氨基进行配位形成螯合物;
(8)将述细菌纤维素取出并用蒸馏水洗涤3次,即为选择性负载银离子的细菌纤维
素;
(9)将上述选择性载银离子的细菌纤维素在高压灭菌锅中加热至140℃,并加压
0.6MPa,静置处理25min;
(10)将述细菌纤维素取出并用蒸馏水洗涤3次,即为选择性负载纳米银颗粒的细菌
纤维素;
(11)将上述选择性负载纳米银颗粒的细菌纤维素作为基体,浸渍于质量分数为39%
的麝香、芙蓉叶、樟脑、蛇床子、土槿皮和炉甘石复配溶液,室温静置60分钟;
(12)把处理后的敷料取出,干燥处理至含水率为95wt%、包装、灭菌,即可得到载
银改性细菌纤维素基复配型功能湿态敷料。
实施例7
(1)将由根瘤菌产生的细菌纤维素置于冷冻干燥机,冷冻干燥24小时;
(2)冷冻干燥后的细菌纤维素浸渍在含0.75mol/L 2,2,5,5-四甲基哌啶-N-氧基和
7.5mol/L儿茶酚氧化酶(双酚氧化酶)的水溶液中,所述细菌纤维素在所述水溶液中的质
量-体积浓度15g/L,并用7.5mol/L的HCl溶液调整上述水溶液pH值为4;.
(3)在8小时内逐步滴加8mol/L的次氯酸盐溶液使反应,滴加量以体积计为所述水
溶液体积的十分之一,反应温度50℃;
(4)将经上步处理的细菌纤维素取出,用蒸馏水洗3次,再用乙醇洗4次,直至其
pH值为7,即得到选择性氧化细菌纤维素。
(5)将上述选择性氧化细菌纤维素加入对苯二胺溶液中,选择性氧化的细菌纤维素
在对苯二胺溶液中的质量-体积浓度为5g/ml,加热至100℃回流,反应3h后,冷却至室
温后取出细菌纤维素;
(6)将得到的细菌纤维素用蒸馏水冲洗,至细菌纤维素pH为6.8,即得到选择性胺
化的细菌纤维素;
(7)将上述选择性胺化的细菌纤维素浸渍在银离子摩尔百分比浓度为0.7mol/L的硝
酸银溶液中700min,使金属银离子充分吸附到细菌纤维素的纳米级孔径中及微纤表面上,
并与氨基进行配位形成螯合物;
(8)将述细菌纤维素取出并用蒸馏水洗涤5次,即为选择性负载银离子的细菌纤维
素;
(9)将上述选择性载银离子的细菌纤维素在高压灭菌锅中加热至110℃,并加压
0.7MPa,静置处理20min;
(10)将述细菌纤维素取出并用蒸馏水洗涤5次,即为选择性负载纳米银颗粒的细菌
纤维素;
(11)将上述选择性负载纳米银颗粒的细菌纤维素作为基体,浸渍于质量分数为69%
的轻粉、升丹、珠砂、硼砂、雄黄、殊砂和珍珠复配溶液,室温静置100分钟;
(12)把处理后的敷料取出,干燥处理至含水率为85wt%、包装、灭菌,即可得到载
银改性细菌纤维素基复配型功能湿态敷料。
实施例8
(1)将由八叠球菌产生的细菌纤维素置于冷冻干燥机,冷冻干燥24小时;
(2)冷冻干燥后的细菌纤维素浸渍在含0.5mol/L 4-乙酸基-TEMPO和6mol/L漆酶的
水溶液中,所述细菌纤维素在所述水溶液中的质量-体积浓度15g/L,并用5mol/L的HNO3
溶液调整上述水溶液pH值为6;
(3)在10小时内逐步滴加5mol/L的亚氯酸溶液使反应,滴加量以体积计为所述水溶
液体积的十分之一,反应温度60℃;
(4)将经上步处理的细菌纤维素取出,用蒸馏水洗5次,再用乙醇洗4次,直至其
pH值为6,即得到选择性氧化细菌纤维素。
(5)将上述选择性氧化细菌纤维素加入间苯二胺溶液中,选择性氧化的细菌纤维素
在间苯二胺溶液中的质量-体积浓度为4g/ml,加热至110℃回流,反应4h后,冷却至室
温后取出细菌纤维素;
(6)将得到的细菌纤维素用蒸馏水冲洗,至细菌纤维素pH为7.0,即得到选择性胺
化的细菌纤维素;
(7)将上述选择性胺化的细菌纤维素浸渍在银离子摩尔百分比浓度为0.05mol/L的硝
酸银溶液中100min,使金属银离子充分吸附到细菌纤维素的纳米级孔径中及微纤表面上,
并与氨基进行配位形成螯合物;
(8)将述细菌纤维素取出并用蒸馏水洗涤5次,即为选择性负载银离子的细菌纤维
素;
(9)将上述选择性载银离子的细菌纤维素在高压灭菌锅中加热至140℃,并加压
0.8MPa,静置处理25min;
(10)将述细菌纤维素取出并用蒸馏水洗涤4次,即为选择性负载纳米银颗粒的细菌
纤维素;
(11)将上述选择性负载纳米银颗粒的细菌纤维素作为基体,浸渍于质量分数为60%
的琥珀、龙骨、血竭、明矾、石灰、虎杖、地榆和象皮复配溶液,室温静置50分钟;
(12)把处理后的敷料取出,干燥处理至含水率为85wt%、包装、灭菌,即可得到载
银改性细菌纤维素基复配型功能湿态敷料。
实施例9
(1)将由洋葱假单胞菌产生的细菌纤维素置于冷冻干燥机,冷冻干燥24小时;
(2)冷冻干燥后的细菌纤维素浸渍在含1mol/L 4-甲磺酸基-TEMPO和10mol/L酪氨
酸(单酚单氧化酶)的水溶液中,所述细菌纤维素在所述水溶液中的质量-体积浓度20g/L,
并用10mol/L的HCl溶液调整上述水溶液pH值为6;
(3)在10小时内逐步滴加10mol/L的次氯酸溶液使反应,滴加量以体积计为所述水
溶液体积的十分之一,反应温度40℃;
(4)将经上步处理的细菌纤维素取出,用蒸馏水洗5次,再用乙醇洗5次,直至其
pH值为6,即得到选择性氧化细菌纤维素。
(5)将上述选择性氧化细菌纤维素加入邻苯二胺溶液中,选择性氧化的细菌纤维素
在邻苯二胺溶液中的质量-体积浓度为3g/ml,加热至120℃回流,反应4h后,冷却至室
温后取出细菌纤维素;
(6)将得到的细菌纤维素用蒸馏水冲洗,至细菌纤维素pH为6.8,即得到选择性胺
化的细菌纤维素;
(7)将上述选择性胺化的细菌纤维素浸渍在银离子摩尔百分比浓度为0.9mol/L的硝
酸银溶液中700min,使金属银离子充分吸附到细菌纤维素的纳米级孔径中及微纤表面上,
并与氨基进行配位形成螯合物;
(8)将述细菌纤维素取出并用蒸馏水洗涤5次,即为选择性负载银离子的细菌纤维
素;
(9)将上述选择性载银离子的细菌纤维素在高压灭菌锅中加热至145℃,并加压
0.9MPa,静置处理15min;
(10)将述细菌纤维素取出并用蒸馏水洗涤5次,即为选择性负载纳米银颗粒的细菌
纤维素;
(11)将上述选择性负载纳米银颗粒的细菌纤维素作为基体,浸渍于质量分数为70%
的龙骨、牡蛎、炉甘石、赤石脂、密陀僧、五倍子、海螵蛸、滑石和蜂蜜复配溶液,室温
静置200分钟;
(12)把处理后的敷料取出,干燥处理至含水率为98wt%、包装、灭菌,即可得到载
银改性细菌纤维素基复配型功能湿态敷料。
实施例10
(1)将由椰毒假单胞菌产生的细菌纤维素置于冷冻干燥机,冷冻干燥24小时;
(2)冷冻干燥后的细菌纤维素浸渍在含0.75mol/L 2,2,5,5-四甲基哌啶-N-氧基和
7.5mol/L儿茶酚氧化酶(双酚氧化酶)的水溶液中,所述细菌纤维素在所述水溶液中的质
量-体积浓度15g/L,并用7.5mol/L的HCl溶液调整上述水溶液pH值为4;.
(3)在8小时内逐步滴加8mol/L的次氯酸盐溶液使反应,滴加量以体积计为所述水
溶液体积的十分之一,反应温度50℃;
(4)将经上步处理的细菌纤维素取出,用蒸馏水洗5次,再用乙醇洗3次,直至其
pH值为7,即得到选择性氧化细菌纤维素;
(5)将上述选择性氧化细菌纤维素加入乙二胺溶液中,选择性氧化的细菌纤维素在
乙二胺溶液中的质量-体积浓度为2g/ml,加热至80℃回流,反应2后,冷却至室温后取
出细菌纤维素;
(6)将得到的细菌纤维素用蒸馏水冲洗,至细菌纤维素pH为6.8,即得到选择性胺
化的细菌纤维素;
(7)将上述选择性胺化的细菌纤维素浸渍在银离子摩尔百分比浓度为0.4mol/L的硝
酸银溶液中400min,使金属银离子充分吸附到细菌纤维素的纳米级孔径中及微纤表面上,
并与氨基进行配位形成螯合物;
(8)将述细菌纤维素取出并用蒸馏水洗涤4次,即为选择性负载银离子的细菌纤维
素;
(9)将上述选择性载银离子的细菌纤维素在高压灭菌锅中加热至140℃,并加压
0.4MPa,静置处理24min;
(10)将述细菌纤维素取出并用蒸馏水洗涤3次,即为选择性负载纳米银颗粒的细菌
纤维素;
(11)将上述选择性负载纳米银颗粒的细菌纤维素作为基体,浸渍于质量分数为80%
的芦荟、白毛夏枯草、薰衣草精油、茶树精油、鼠尾草精油、天竺葵精油、松针精油、乳
香精油、洋甘菊精油和转化生长因子复配溶液,室温静置120分钟;
(12)把处理后的敷料取出,干燥处理至含水率为80wt%、包装、灭菌,即可得到载
银改性细菌纤维素基复配型功能湿态敷料。
实施例11
(1)将由空肠弯曲菌产生的细菌纤维素置于冷冻干燥机,冷冻干燥24小时;
(2)冷冻干燥后的细菌纤维素浸渍在含0.5mol/L 4-乙酸基-TEMPO和6mol/L漆酶的
水溶液中,所述细菌纤维素在所述水溶液中的质量-体积浓度15g/L,并用5mol/L的HNO3
溶液调整上述水溶液pH值为6;
(3)在10小时内逐步滴加5mol/L的亚氯酸溶液使反应,滴加量以体积计为所述水溶
液体积的十分之一,反应温度60℃;
(4)将经上步处理的细菌纤维素取出,用蒸馏水洗3次,再用乙醇洗3次,直至其
pH值为6,即得到选择性氧化细菌纤维素。
(5)将上述选择性氧化细菌纤维素加入丙二胺溶液中,选择性氧化的细菌纤维素在
丙二胺溶液中的质量-体积浓度为1g/ml,加热至100℃回流,反应3h后,冷却至室温后
取出细菌纤维素;
(6)将得到的细菌纤维素用蒸馏水冲洗,至细菌纤维素pH为6.9,即得到选择性胺
化的细菌纤维素;
(7)将上述选择性胺化的细菌纤维素浸渍在银离子摩尔百分比浓度为0.05mol/L的硝
酸银溶液中20min,使金属银离子充分吸附到细菌纤维素的纳米级孔径中及微纤表面上,
并与氨基进行配位形成螯合物;
(8)将述细菌纤维素取出并用蒸馏水洗涤4次,即为选择性负载银离子的细菌纤维
素;
(9)将上述选择性载银离子的细菌纤维素在高压灭菌锅中加热至100℃,并加压
1MPa,静置处理5min;
(10)将述细菌纤维素取出并用蒸馏水洗涤4次,即为选择性负载纳米银颗粒的细菌
纤维素;
(11)将上述选择性负载纳米银颗粒的细菌纤维素作为基体,浸渍于质量分数为90%
的碱性成纤维生长因子、神经生长因子、人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
和表皮细胞生长因子复配溶液,室温静置100分钟;
(12)把处理后的敷料取出,干燥处理至含水率为80wt%、包装、灭菌,即可得到载
银改性细菌纤维素基复配型功能湿态敷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