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线通信系统、无线终端装置、无线中继装置及信道切换方法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包括能用多个信道进行无线通信的无线中继装置和无
线终端装置的无线通信系统、包含在该无线通信系统中的无线终端装置、无
线中继装置以及无线通信系统中执行的通信信道的切换方法。
背景技术
作为现有技术,已知在包括用多个信道进行无线通信的无线中继装置
和无线终端装置的无线通信系统中,无线中继装置相应于所接收到的噪声
的频度而切换用于与无线终端装置进行通信的信道(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及2)。
然而,上述现有技术中所进行的无线中继装置与无线终端装置之间的
通信信道的切换处理在精度、效率方面还不够完善。为了进一步抑制无线中
继装置与无线终端装置之间的通信速度的降低,需要对信道切换处理进行
进一步的改进。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4-180106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平10-42353号公报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包括用多个信道进行无线通信的无线中
继装置及无线终端装置的无线通信系统、以及该无线终端装置以及无线通
信系统中执行的通信信道的切换方法,该无线通信系统能够高精度且有效
地抑制无线中继装置与无线终端装置之间的通信速度的降低。
本发明为包括能用多个信道进行无线通信的无线中继装置及无线终端
装置的无线通信系统以及该无线终端装置。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
无线通信系统的无线终端装置具备:吞吐量测量部,测量用于与无线中继
装置之间的通信的第一信道中的、与无线中继装置之间的通信的吞吐量;
判断部,判断吞吐量测量部所测量出的吞吐量是否在规定的水平以上;终
端装置侧信道切换部,在判断部判断为吞吐量未在规定的水平以上时,将
用于与无线中继装置之间的通信的第一信道切换为与第一信道不相同的第
二信道;以及终端装置侧通信部,将表示由终端装置侧信道切换部切换的
第二信道的切换目标信息发送给无线中继装置,此外,本发明的无线通信
系统的无线中继装置具备:中继装置侧通信部,从无线终端装置接收切换
目标信息;中继装置侧信道切换部,按照中继装置侧通信部所接收到的切
换目标信息,将用于与无线终端装置之间的通信的第一信道切换为第二信
道。
当终端装置侧信道切换部进行了从第一信道向第二信道的切换,吞吐
量测量部便进一步测量第二信道中的与无线中继装置之间的通信的吞吐
量。并且,在判断部判断为第二信道中的吞吐量未在规定的水平以上时,
终端装置侧信道切换部将用于与无线中继装置之间的通信的第二信道切换
为与第一及第二信道不相同的第三信道。本发明中,直到吞吐量在规定的
水平以上为止,反复进行该处理。
这里,优选的是,在中继装置侧通信部相应于中继装置侧信道切换部
所进行的从第一信道向第二信道的切换,而使用第二或第三信道来将应答
数据发送给无线终端装置的情况下,若终端装置侧通信部在规定的期间内
未通过第二或第三信道接收到应答数据,则终端装置侧信道切换部将用于
与无线中继装置之间的通信的第二或第三信道切换为第一信道。
此外,优选的是,在吞吐量测量部所测量出的吞吐量与在无线终端装
置与无线中继装置之间预先设定了的上限的吞吐量之间的比率小于预先设
定了的阈值的情况下,判断部判断为吞吐量测量部所测量出的吞吐量未在
规定的水平以上。
此外,上述无线通信系统中所进行的处理可以被用作无线中继装置与
无线终端装置之间的无线通信所使用的信道的切换方法。该信道切换方法
中,无线终端装置测量用于与无线中继装置之间的通信的第一信道中的、
无线中继装置与无线终端装置之间的通信的吞吐量,判断测量出的吞吐量
是否在规定的水平以上,在判断为吞吐量未在规定的水平以上时,进行将
用于无线中继装置与无线终端装置之间的通信的第一信道切换为与第一信
道不相同的第二信道的处理,将表示被切换的第二信道的切换目标信息发
送给上述无线中继装置;无线中继装置从无线终端装置接收切换目标信息,
并按照切换目标信息,来进行将用于与无线终端装置之间的通信的第一信
道切换为第二信道的处理。
作为一个例子,本发明可应用于在通信网络中进行包括无线通信在内
的通信的通信装置等。在参照附图进行下述详细说明之后,本发明的各种
目的、特征、方案、效果将会更加明确。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无线通信系统的概要结构的例
示图。
图2是例示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无线设备及终端PC的
内部结构的方框图。
图3是例示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接入点(access point)的
内部结构的方框图。
图4是用于说明无线设备所进行的信道切换处理的流程的流程图。
图5是用于说明通过图4的步骤S100而执行的MAC地址获取处理的
流程的流程图。
图6是用于说明图4的步骤S200所执行的吞吐量(Throughput)计算
处理的流程的流程图。
图7是用于说明图4的步骤S400所执行的信道设定处理的流程的流
程图。
图8是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无线通信系统的变形例的概要结构的例示
图。
图9是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无线通信系统的其它变形例的概要结构的
例示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是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无线通信系统1000的概要结构
的例示图。如图1所示那样,无线通信系统1000具备作为无线终端装置的
无线设备110及终端PC(Personal Computer,个人计算机)120、和作为无
线中继装置的接入点200。本实施方式中的无线设备110及接入点200是
依照IEEE(The Institute of Electrical and Electronics Engineers,美国
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协会)802.11规格的无线LAN装置。无线设备110及接
入点200被设置在电波达到彼此的范围内,并以无线的方式对各自所连接
的通信设备、网络之间的通信进行中继。该无线设备110具备两个天线11
及12,接入点200具备两个天线21及22。并且,无线设备110及接入点
200使用这些天线11、12、21及22,以MIMO(Multiple Input Multiple
Output,多入多出)的方式进行无线通信。此外,无线设备110及接入点
200能够使用频带互不相同的多个信道来相互进行通信。
无线设备110与作为无线LAN的客户机的个人计算机等的终端
PC120连接,接入点200与因特网INT连接。终端PC120能够经由接入
点200与无线设备110之间的无线通信而连接到因特网INT。
此外,无线设备110具备用于向用户表示规定信息的指示部13和用户
可以按下的按钮部15。例如,指示部13包括LED(Light Emitting Diode,
发光二极管)等的有色发光元件。指示部13及按钮部15的功能将于后述。
此外,该无线设备110只要具有能够对终端PC120与接入点200之间
的通信进行中继的功能即可。因此,除了专用的通信中继设备之外,例如
也可以采用具有无线LAN功能的手机、输入面板(tablet)终端、游戏机、打印
机及数码相机等作为无线设备110。此外,无线通信系统1000也可以包括
多个接入点200、多个无线设备110。并且,无线通信系统1000并不局限
于接入点200与因特网INT连接的结构,也可以构成为接入点200与
WAN(Wide Area Network,广域网)、其它接入点、开关集线器(switching
hub)连接的结构。
接下来,参照图2来进一步说明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无线设备110及
终端PC120的详细结构。图2是例示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无
线设备110及终端PC120的内部结构的方框图。
无线设备110具备无线设备控制部130、两个无线通信电路111及112
、USB(Universal Serial Bus,通用串行总线)控制器115以及USB端口
103。无线设备控制部130分别与无线通信电路111及112、USB控制器115
、指示部13以及按钮部15连接。
无线设备控制部130包括未图示的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
中央处理器)和EEPROM(Electrically Erasable and Programmable
Read Only Memory,电可擦可编程只读存储器)等的存储器,并控制整个
无线设备110。无线设备控制部130通过使CPU执行存储在存储器中的固
件和/或计算机程序,来构成通信控制部131、吞吐量测量部132、判断部133
及信道切换部134的各个功能部。
通信控制部131对无线通信电路111及112、USB控制器115进行控
制,以进行无线设备110与连接在无线设备110上的终端PC120、接入点
200等的通信设备之间的数据转送。在本实施方式中,通信控制部131使
用作为第二层的协议的LLD2(Link Layer Discovery&Diagnostics)协议
进行通信。无线设备110通过LLD2协议来与通信设备交换消息,获取
MAC地址(Media Access Control Address,介质访问控制地址)等的关于
该通信设备的信息。
吞吐量测量部132测量无线设备110与接入点200之间的通信的吞吐
量(Throughput)。判断部133根据吞吐量测量部132所测量出的吞吐量,
来判断是否切换用于无线设备110与接入点200之间的无线通信的信道。
信道切换部134根据判断部133的判断结果而对用于与接入点200之间的
无线通信的信道进行切换。在后述的“信道切换处理”中,将吞吐量测量
部132、判断部133及信道切换部134的具体动作进行说明。
无线通信电路111及112分别是包括天线11及12和未图示的放大器
的无线LAN接口,响应来自无线设备控制部130的指示而进行发送电波的
调制、接收电波的解调。例如,无线通信电路111及112根据用于发送到接
入点200的发送数据来生成发送信号。具体而言,无线通信电路111及112
对从无线设备控制部130接收到的发送数据进行分割,生成对应于两根天
线11及12的两个序列(sequence)的发送信号。表示所生成的两个序列的
发送信号的发送电波以同一频带同时从两根天线11及12被输出。此外,
无线通信电路111及112根据从接入点200经由天线11及12而接收到的
接收信号来生成接收数据。具体而言,无线通信电路111及112根据经由
两根天线11及12而接收到的直接波与反射波之间的变形(distortion),来
估计与接入点200之间的传播路中的传输矩阵(transmission matrix)。然
后,无线通信电路111及112使用该传输矩阵来将接入点200所发送的原
来的两个序列的发送信号从接收电波中分离出来,并将其再现,并且通过
组合再现后的两个序列的信号来生成接收数据。
USB控制器115对依照USB规格而连接在USB端口103上的USB
设备与无线设备控制部130之间的通信进行控制。本实施方式中,终端
PC120经由USB电缆102连接在USB端口103上。
终端PC120具备CPU121、RAM(Random Access Memory,随机存
取存储器)122、ROM(Read Only Memory,只读存储器)123、显示部125、
操作部127、USB控制器129及USB端口104。CPU121、RAM122、
ROM123、显示部125、操作部127及USB控制器129经由总线101相连
接。
CPU121通过将ROM123中和/或硬盘驱动器等未图示的外部存储装
置中存储的计算机程序在作为主存储装置的RAM122中解压缩并执行,来
控制终端PC120的各个部。
显示部125包括液晶屏等的输出接口。操作部127包括鼠标、键盘等的
输入接口。USB控制器129控制连接在USB端口104上的USB设备与
终端PC120之间的通信。在本实施方式中,无线设备110经由USB电缆
102连接在USB端口104上。
此外,除了上述经由USB电缆102的USB连接之外,无线设备110
和终端PC120也可以以经由有线LAN或无线LAN的LAN连接、经由总
线电缆的总线连接(bus connection)方式相互连接。
接下来,参照图3来进一步说明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接入点200的详
细结构。图3是例示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接入点200的内部
结构的方框图。接入点200具备AP控制部210、两个无线通信电路221及
222、以及通信端口231。AP控制部210分别与无线通信电路221、222及
通信端口231连接。
AP控制部210包括未图示的CPU和EEPROM等的存储器,并对整
个接入点200进行控制。AP控制部210通过使CPU执行存储在存储器中
的固件和/或计算机程序,来构成AP侧通信控制部211及AP侧信道切换
部214。
AP侧通信控制部211控制无线通信电路221及222,以进行接入点
200与无线设备110之间的数据转送。此外,为了在接入点200与经由因
特网INT而连接的未图示的通信设备之间交换信息,AP侧通信控制部211
进行与连接在通信端口231上的未图示的路由器之间的数据转送。在本实
施方式中,与无线设备110同样,AP侧通信控制部211具有LLD2协议。
因此,接入点200与无线设备110进行依照LLD2协议的消息的交换。当
接入点200从无线设备110接收到了后述的CH切换请求,AP侧信道切
换部214便将用于与无线设备110之间的无线通信的信道切换为CH切换
请求中指定的信道。
无线通信电路221及222分别是包括天线21及22、和未图示的放大器
的无线LAN接口,并响应来自AP控制部210的指示而进行发送电波的调
制、接收电波的解调。无线通信电路221及222的功能及结构与无线设备
110的无线通信电路111及112相同,进行用于MIMO方式的无线通信的
发送信号的生成、接收数据的生成。
在以MIMO方式进行的通信中,根据发送信号的直接波与反射波之间
的变形来估计通信路径的传输矩阵,从而能够降低无线通信时传播路上的
障碍物的影响。然而,即使在采用MIMO方式进行通信的情况下,若在无
线通信所使用的频带产生噪声的设备等存在,则有时也会有在无线设备110
与接入点200之间不能获得充分的通信速度的情况。在此情况下,最好将
用于无线通信的频带切换为噪声影响较小的频带来进行通信。对此,本发
明的一个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无线设备110进行下述信道切换处理。
图4是用于说明无线设备110所进行的信道切换处理的流程的流程图。
该图4所示的信道切换处理为,通过使用了LLD2协议消息的交换,来判
断无线设备110与接入点200之间的通信状态的水平,在通信状态未达到
规定水平的情况下,切换用于相互间通信的频带(信道)。
首先,无线设备110若检测出规定的行为,则进行用于从与无线设备
110连接的所有通信设备获取MAC地址的MAC地址获取处理(图4中的
步骤S100)。该规定行为是指,例如,用户按下了无线设备110所具有的
按钮部15的行为、无线设备110从终端PC120接收到处理开始请求的行为
、将终端PC120与无线设备110连接的行为、以及接通无线设备110的电
源的行为等。
图5是用于说明图4的步骤S100所执行的MAC地址获取处理的流程
的流程图。为了便于说明,图5中并排地示出了接入点200所执行的处理。
该MAC地址获取处理中,无线设备控制部130的通信控制部131向
与无线设备110连接的所有设备发送Discovery(发现)消息(图5中的步骤
S110)。接入点200的AP控制部210从无线设备110接收到了Discovery
消息,便将含有接入点200的MAC地址的基本服务集标志符(Basic
Service Set Identifier)回复给无线设备110(图5中的步骤S510)。这样一
来,无线设备110获取接入点200的MAC地址(图5中的步骤S120)。其
后,无线设备110能够通过所获取的MAC地址、将通信对象确定为接入点
200并发送消息。由此,MAC地址获取处理结束。
MAC地址获取处理结束,无线设备110获取了接入点200的MAC地
址,便进行用于计算无线设备110与接入点200之间的通信的吞吐量的吞
吐量计算处理(图4中的步骤S200)。
图6是用于说明图4的步骤S200所执行的吞吐量计算处理的流程的
流程图。与图5同样,图6中也并排地示出了接入点200所执行的处理。
该吞吐量计算处理中,无线设备控制部130的通信控制部131向接入
点200发送Echo消息(图6中的步骤S210)。这里,“Echo消息”是指,
LLD2协议中所规定的、为了测试通信设备之间的连接状态而发送的固定长
度的消息。接入点200的AP控制部210从无线设备110接收到了Echo
消息,便将Echo消息照原样回复给无线设备110(图6中的步骤S520)。
无线设备110与接入点200反复进行规定的N次(N是自然数)的该Echo
消息交换。
每当Echo消息交换进行,无线设备控制部130的吞吐量测量部132
便测量交换1次Echo消息所需的通信时间t,并存储N次的通信时间t1、
t2、…及tN。本实施方式中的通信时间是指,自通信控制部131为了生成
发送信号而开始分割表示Echo消息的数据开始,到将回复来的Echo消息
从接收电波中再现的处理完毕为止的时间。
此外,通信控制部131在向接入点200发送了Echo消息之后,若经
过了规定时间尚未接收到来自接入点200的Echo消息的回复,则认为Echo
消息在通信路径中消失了。然后,通信控制部131将重新发送Echo消息(图
6中的步骤S210)。
当N次Echo消息的交换完毕,吞吐量测量部132便计算从接入点200
接收到了Echo消息的回复的次数M(M是自然数)与所发送的Echo消息的
次数N之间的比率(=M/N×100),并将该比率作为Echo消息的回复率。然
后,吞吐量测量部132判断所计算出的Echo消息的回复率是否在规定的
值以上(即,是否在规定水平以上)(图6中的步骤S220)。在判断为Echo消
息的回复率小于规定的值(例如90%)时(图6中的步骤S220为“否”),无
线设备控制部130执行降低与接入点200之间的通信速率(communication
rate)的处理(图6中的步骤S230)。然后,无线设备控制部130在对所存储
的通信时间t1、t2、…、tN进行初始化之后,以降低后的通信速率重新执行
与接入点200之间的Echo消息的交换(图6中的步骤S210)。像这样,通
过重复进行步骤S220中的Echo消息的回复率的判断处理和步骤S230中
的通信速率的降低处理,能使无线设备110与接入点200以更恰当的通信
速率进行通信。
而在判断为Echo消息的回复率在规定的值以上时(图6中的步骤S220
为“是”),吞吐量测量部132根据无线设备110与接入点200之间的Echo
消息的交换,来计算无线设备110与接入点200之间的通信的有效吞吐量
(图6中的步骤S240)。具体而言,吞吐量测量部132使用所存储的通信时
间t1、t2、…、tN、以及Echo消息的MAC帧的数据量b,来计算进行一次
Echo消息交换时的吞吐量(=b/t),并将该计算出的吞吐量的平均值作为有
效吞吐量Ve[Mbps]来求出。可以采用根据所存储的所有通信时间t1、t2、…
及tN而计算出的所有吞吐量的平均值,也可以采用根据所存储的通信时间
t1、t2、…及tN中的规定的一部分而计算出的部分吞吐量的平均值,作为所
求出的有效吞吐量Ve。
此外,本实施方式中示出了吞吐量测量部132计算MAC层的吞吐量
的例子,但吞吐量测量部132也可以计算IP(Internet Protocol,网际协议)
层、TCP(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传输控制协议)层、或
PHY(physical,物理)层等MAC层以外的层中的吞吐量。由此,吞吐量计
算处理结束。
有效吞吐量Ve被求出,并且吞吐量计算处理结束后,判断部133便根
据有效吞吐量Ve,判断是否切换用于无线设备110与接入点200之间的通
信的信道(图4中的步骤S300)。具体而言,判断部133计算无线设备110
与接入点200之间的有效吞吐量Ve[Mbps]与理论吞吐量Vt[Mbps]之间的
比率(Ve/Vt×100),并将该比率作为有效率R,然后判断有效率R是否小于
预先设定了的阈值Th(例如50%)。理论吞吐量Vt是指,表示无线设备110
与接入点200之间预先设定了的链接速度中的最大处理能力的上限吞吐
量。可以参照在噪声源产生噪声的情况下的吞吐量降低的程度等各种经验
值,来设定阈值Th的值。
此外,判断部133所进行的是否切换信道的判断并不局限于使用了上
述有效率R的方法,也可以通过各种其他方法来实现。例如,既可以采用
将针对每个可以设定的链接速度而预先设定了的阈值与有效吞吐量Ve进行
比较,来判断有效吞吐量Ve是否超过阈值的方式;也可以采用不管链接速
度如何都将一定的阈值与有效吞吐量Ve进行比较的方式。
在判断为有效率R在阈值Th以上时(图4中的步骤S300为否),无线
设备110不切换用于与接入点200之间的通信的信道而结束信道切换处理。
相反,在判断为有效率R小于阈值Th时(图4中的步骤S300为是),无线
设备110为了切换用于与接入点200之间的通信的信道而进行信道设定处
理(图4中的步骤S400)。
此外,无线设备110也可以具备在有效率R小于阈值Th的情况下使
指示部13显示此情况的功能。此外,无线设备110也可以采用以下方式:
即,在将有效率R小于阈值Th的情况显示在指示部13之后,在检测出用
户按下了按钮部15时,进行信道设定处理。
图7是用于说明图4的步骤S400中所执行的信道设定处理的流程的
流程图。与图5同样,图7中并排地示出了接入点200所执行的处理。
该信道设定处理中,无线设备控制部130的信道切换部134确定用于
与接入点200之间的通信的信道的切换目标(图7中的步骤S410)。具体而
言,信道切换部134从无线设备110及接入点200所支持的多个信道中,
将与正用于与接入点200之间的通信的现有信道不同的一个信道确定为切
换目标,即切换后的信道。
当切换后的信道被确定,通信控制部131便首先将含有表示该切换后
的信道的信息的CH切换请求发送给接入点200(图7中的步骤S420)。其
次,信道切换部134控制无线通信电路111及112,将在与接入点200之
间的无线通信中正在使用的现有信道切换为切换后的信道(图7中的步骤
S430)。然后,通信控制部131将用于确认用切换后的信道是否能与接入点
200进行通信的CH切换确认发送给接入点200(图7中的步骤S440)。
另一方面,当接入点200从无线设备110接收到了CH切换请求,接
入点200的AP侧信道切换部214便控制无线通信电路221及222,将在
与无线设备110之间的无线通信中正在使用的现有信道切换为CH切换请
求所示的切换后的信道(图7中的步骤S530)。在信道的切换完毕之后,若
接入点200从无线设备110接收到了CH切换确认,则接入点200的AP
侧通信控制部211通过切换后的信道将CH切换应答发送给无线设备
110(图7中的步骤S540)。根据该结构,无线设备110基于是否从接入点
200接收到了CH切换应答,来判断是否能够通过切换后的信道与接入点
200进行通信。
由于从接入点200接收到了CH切换应答(图7中的步骤S450为是),
就能够通过切换后的信道与接入点200进行通信,所以无线设备控制部130
结束信道设定处理。而在未接收到CH切换应答的情况下(图7中的步骤
S450为否),无线设备控制部130在规定的期间内进行待机(图7中的步骤
S460为否)。规定的期间可以任意设定,本实施方式中,使规定的期间为从
无线设备110发送了CH切换请求的时间点起至经过了预先设定的时间(例
如六十秒)的时间点为止的期间。
无线设备控制部130在经过了规定的时间还未从接入点200接收到
CH切换应答的情况下(图7中的步骤S460为是),将在步骤S430中切换
了的切换后的信道恢复为原来的现有信道(图7中的步骤S470)。此时,无
线设备控制部130将没能得到正确切换的切换后的信道作为切换目标之外
的信道来存储。这样一来,无线设备控制部130在步骤S410中再次确定
信道的切换目标时,能够将没能得到正确切换的切换目标之外的信道从切
换目标信道的候补中排除。
作为无线设备110未能从接入点200接收到CH切换应答的原因,例
如,可能有CH切换请求因在切换后的信道中存在噪声源等而没能到达接
入点200的情况、或者即使CH切换请求到达了接入点200但由于气象雷达
在切换后的信道中被检测出等原因而未进行接入点200侧的信道切换等情
况。即使由于这些原因而难于通过切换后的信道来与接入点200进行通信,
无线设备110仍然能够通过将信道主动恢复为切换之前的信道,来再次用
原来的现有信道与接入点200继续进行通信。由此,信道设定处理结束。
当切换为切换后的信道或维持现有的信道这样的信道设定处理结束,
无线设备110便再次进行吞吐量的计算处理(图4中的步骤S200)。也就是
说,无线设备110计算通过信道设定处理而设定了的信道中的与接入点200
之间的通信的吞吐量。根据该结构,例如,在信道设定处理中用在无线设
备110与接入点200之间的信道被设定为切换后的信道的情况下,吞吐量
测量部132计算切换后的信道中的有效吞吐量Ve(图4中的步骤S200),判
断部133判断切换后的信道中的有效率R是否小于阈值Th(图4中的步骤
S300)。若对于切换后的信道,有效率R小于阈值Th,则无线设备110再
次进行信道设定处理。
若对于切换后的信道,有效率R小于阈值Th,则在第二次以后进行的
信道设定处理(图4中的步骤S400)中,进行以下处理:即,按照上述处理
顺序,从排除了到此为止的信道设定处理中使用了的现有信道、该切换后的
信道及上述切换目标之外的信道之后所剩余的信道的候补中,设定下一个
新的切换后的信道。该信道设定处理重复进行,直到设定成有效率R在阈
值Th以上的切换后的信道为止。
此外,本实施方式中的“现有信道”、“切换后的信道”及“新的切换后
的信道”可分别被当作是权利要求书中的“第一信道”、“第二信道”及
“第三信道”。此外,本实施方式中的“通信控制部131”、“AP侧通信控制
部211”、“信道切换部134”,及“AP侧信道切换部214”可分别被当作是
权利要求书中的“终端装置侧通信部”、“中继装置侧通信部”、“终端装置
侧信道切换部”及“中继装置侧信道切换部”。
如上所述,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无线通信系统1000,
无线设备110测量与接入点200之间的通信的吞吐量,并在吞吐量未达到
规定水平的情况下,切换用于与接入点200之间的通信的信道。从而能够
抑制无线设备110与接入点200之间的通信速度的降低。例如,即使吞吐
量因用于与接入点200之间的通信的信道从微波炉等噪声源接受噪声或被
属于其它网络的无线终端装置使用而降低,由于能够通过将所使用的信道
切换为其它信道来进行通信,所以仍然能够抑制吞吐量的降低。
此外,无线中继装置相应于从无线终端装置接收到的电波的强度(也称
为“received signal strength indicator,接收的信号强度指示:RSSI”)
而切换用于与无线终端装置之间的通信的信道这样的无线LAN系统已为
人所知。然而,即使是这样的现有无线LAN系统,在接入点所接收到的电
波含有来自噪声源的噪声的情况下,也很难根据所接收到的电波的强度辨
别出是否有噪声。而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无线通信系统
1000,相应于无线设备110所测量出的吞吐量的水平而切换用于无线设备
110与接入点200之间的通信的信道,所以能够将吞吐量的降低直接与信
道的切换结合起来,从而能够有效地抑制吞吐量的降低。
(变形例一)
用上述实施方式说明过的图2所示的无线终端装置的结构只是一个例
子,无线终端装置也可以采用以下结构。例如,如图8所示那样,无线终
端装置也可以构成为,吞吐量测量部132、判断部133、信道切换部134、指
示部13及按钮部15不包含在无线设备310中,而包含在终端PC320中。
该图8所示的无线终端装置中,CPU121通过在RAM122解压缩并执行
ROM123等中所存储的计算机程序,来构成吞吐量测量部132、判断部133
及信道切换部134。此外,指示部13及按钮部15可以通过使接口部135
在显示部125显示按钮部15的接口图像及指示部13的接口图像来实现。
此外,例如,如图9所示那样,也可以采用无线设备和终端PC被构
成为一体的无线终端装置420。可以采用具备无线LAN卡的终端PC、内置
有无线LAN模块的终端PC来作为这样的无线终端装置420。
(变形例二)
上述实施方式中例示出了无线终端装置具备指示部13及按钮部15的
结构,但指示部13及按钮部15并不是执行信道切换处理所必需的结构。
尤其是,在图8的结构中省略了指示部13及按钮部15的情况下,不需要
接口部135。
(变形例三)
如图4所示那样,上述实施方式中,对信道切换处理中包括MAC地
址获取处理的情况进行了说明。然而,MAC地址获取处理也可以在信道切
换处理之外,另外由无线设备110或终端PC120在任意定时执行。
(变形例四)
如图4所示那样,上述实施方式中,对信道切换处理包括吞吐量计算
处理的情况进行了说明。然而,信道切换处理中也可以不包括吞吐量计算
处理,而包括检测以下参数的处理,即,用于判断无线设备110与接入点
200之间的通信状态的吞吐量以外的参数。在此情况下,也可以构成为,
根据该检测出的参数来判断通信状态并在通信状态为规定的水平以下的情
况下切换信道,这样便能够抑制无线设备110与接入点200之间的通信速
度的降低。例如,可以采用TCP中的重发率、FCS(Frame Check Sequence,
帧校验序列)错误的检测率等作为用于判断通信状态的参数。
(变形例五)
上述实施方式中,图6所示的吞吐量计算处理中,吞吐量测量部132
使用无线设备110与接入点200之间的Echo消息的交换中的吞吐量来计
算有效吞吐量Ve。然而,吞吐量测量部132也可以构成为,根据Echo消
息以外的其它数据的发送、接收处理中的吞吐量来计算有效吞吐量Ve。但
是,为了恰当且较容易地进行通信状态水平的测量,优选使用Echo消息的
交换等所使用的通信协议中具有的通信测试功能来测量通信的吞吐量。
(变形例六)
上述实施方式中,图7所示的信道设定处理中,无线设备110的信道
切换部134确定切换目标的信道。然而,该切换目标的信道也可以由无线
中继装置侧来确定。例如,通过以下方式实现:即,在所测量出的吞吐量
未达到规定的水平时,无线设备110或终端PC120等无线终端装置将未指
定切换目标的CH切换请求发送给接入点200,接入点200相应于该CH
切换请求而确定切换目标的信道,并通知无线终端装置侧。
(变形例七)
上述实施方式中,对无线设备110与接入点200进行使用了LLD2协
议的通信的情况进行了说明。然而,无线设备110和接入点200可以构成
为使用其他的第二层的协议来进行通信,也可以构成为使用TCP/IP、
FTP(File Transfer Protocol,文件传输协议)等第二层以上的协议来进行通
信。此外,在使用LLD2协议的情况下,能够较容易地获取连接设备的MAC
地址,并容易进行确定了连接设备的通信。
(变形例八)
上述实施方式中,对于无线设备110在信道切换处理中若有效率R小
于阈值Th,则自动进行信道设定处理的结构进行了说明。然而,无线设备
110也可以构成为与用户确认是否进行信道设定处理。具体而言,也可以构
成为,当有效率R小于阈值Th时,无线设备110使指示部13显示此情况,
若检测出用户按下了按钮部15则执行信道设定处理。此外,无线设备110
也可以构成为不管有效率R如何,都在检测出用户按下了按钮部15时,适
宜地执行信道设定处理。
此外,上述实施方式中,CPU通过在RAM解压缩并执行ROM和/
或EEPROM中所存储的固件和/或计算机程序,来实现无线终端装置的各
个结构,但根据具体情况,本发明的各个结构可以通过硬件来实现,也可
以通过软件来实现。此外,在本发明的功能的一部分或全部通过软件来实
现的情况下,可以将该软件(计算机程序)以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取的记录媒体
中的形式来提供。本发明中,“计算机可读取的记录媒体”并不局限于软盘
(flexible disk)和CD-ROM等便携式的记录媒体,还包括:各种RAM和
ROM等计算机的内部存储装置、以及硬盘等固定在计算机上的外部存储装
置。
上述说明中的所有方面不过是对本发明的示例,并非用来限定本发明
的范围。在不脱离本发明的范围内,毫无疑问可以进行各种改进和变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