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5

治疗咳喘的纳米级外用贴剂.pdf

  • 上传人:li****8
  • 文档编号:4988267
  • 上传时间:2018-12-05
  • 格式:PDF
  • 页数:5
  • 大小:262.59KB
  •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0610130289.4

    申请日:

    2006.12.15

    公开号:

    CN101199737A

    公开日:

    2008.06.18

    当前法律状态:

    撤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登录超时

    IPC分类号:

    A61K36/8966; A61K9/70; A61P11/06; A61P11/14; A61K35/56(2006.01)N

    主分类号:

    A61K36/8966

    申请人:

    天津市中宝制药有限公司

    发明人:

    李建民; 高惠明

    地址:

    300300天津市东丽经济开发区一经路29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天津市宗欣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代理人:

    董光仁

    PDF完整版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咳喘的纳米级外用贴剂,属于含有来自传统草药的药物制剂,或以片状基料为特征的医药配置品。本发明是由以下重量分配比的原料制成的:红参、茯苓、贝母、桑皮、杏仁、甘草、沉香、五味子、蛤蚧;上述原料机械粉碎后,采用CO2超临界萃取,分馏塔分馏,所得药液进入胶体磨研磨,加入β环糊精包合制成纳米级浆液,并按一定比例与表面活性剂进入涂布机,涂覆在基材上而成。这样制成的本发明不污染衣物,贴用方便,患者无痛苦。应用本发明贴剂,经临床290例病人使用,总有效率达96.1%。

    权利要求书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治疗咳喘的纳米级外用贴剂,其特征在于该贴剂是由以下重量分配比的原料制成的:红参55-65份、茯苓50-70份、贝母50-70份、桑皮50-70份、杏仁130-160份、甘草130-150份、沉香25-35份、五味子25-35份、蛤蚧150-200份;
    上述原料机械粉碎后,采用CO2超临界萃取,分馏塔分馏,所得药液进入胶体磨研磨,加入β环糊精包合制成纳米级浆液,并按一定比例与表面活性剂进入涂布机,涂复在基材上剪切而成。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咳喘的纳米级外用贴剂,其特征在于该贴剂是由以下重量分配比的原料制成的:红参60份、茯苓60份、贝母60份、桑皮60份、杏仁150份、甘草150份、沉香30份、五味子30份、蛤蚧200份。

    说明书

    说明书治疗咳喘的纳米级外用贴剂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含有来自传统草药的药物制剂,或以片状基料为特征的医药配置品,具体是一种治疗咳喘的纳米级外用贴剂。
    背景技术
    咳喘是慢性支气管炎等呼吸道疾病的主要临床表现之一。多数患者长年不愈,非常痛苦,严重影响病人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其治疗方法是抗菌素加对症治疗,中医治疗多为中药煎剂,或中成药制剂。通常一次服用量较大,又因其口感差,味苦,不便服用。按照中医学治疗咳喘的辩证论治原则,因其类型不同,方剂各异,且疗效不一。
    中国专利1165021公开的是“治疗气管炎、哮喘病的药物组合物”系由前胡、甘草、炙黑豆、百部、桔梗、杏仁、川贝母、沉香、氨茶硷、消咳宁为主要原料,采用常规的制备工艺制成的中西药结合的药物组合物,用于治疗气管炎、哮喘病。
    中国专利1102105公开了一种“一种纯中药咳喘贴剂”,其可在鱼腥草10~15份、麻黄5~12份、葶苈子5~15份、栀子5~12份、半夏5~10份、陈皮5~10份、杏仁5~2份、甘草5~10份、苏子5~15份、黄芩5~12份、桔梗5~10份、莪术5~13份、丹参10~15份、大黄5~10份中选择组方。剂型可是橡胶膏剂或用橡皮膏作载体敷贴的散剂。敷贴于膻中穴,治疗气管炎、肺炎,内病外治,方便安全。
    中国专利1133732公开了一种“咳喘贴膏”,它将愈疮木酚和蜂胶在150℃下熬制半小时,再将牛角炭加入搅拌均匀,待温度下降到80℃时,加入地虱子、芫荽搅拌制得药膏,再将药膏注入冷水里冷却24小时,最后压片而成。本发明具有使用安全方便、不用内服或注射、无任何毒副作用等优点,它能清热化痰、消炎止痛,对急慢性气管炎、肺炎、肺结核和伤风感冒引起的咳喘均有迅速止咳平喘的效果。使用时只需将膏片贴于背上的“肺俞”和“膻中”穴位上即可。
    中国专利1422633公开的是“速宁咳喘贴的配方及生产工艺”,其各成份的配比是:生甘遂1-180份、生半夏1-180份、生元胡1-180份、洋金花1-180份、细辛1-180份、樟脑1-100份、附子1-10份、川椒1-10份、明矾1-10份,蒲公英1-10份、甘草1-10份,其生产工艺是:首先将上述原料药按配比投料后超微粉碎成350目细粉,b,用新鲜姜汁、甘油调制成糊状膏剂。外敷于穴位,本发明的外用药贴对皮肤无刺激、无副作用、穴位用药、温肺化痰、健脾燥湿、补气养阴,疗效显著并且见效快。可广泛用于治疗慢性支气管炎、哮喘、肺炎等疾病。
    发明内容
    本发明就是为了解决慢性支气管炎等呼吸道疾病患者的咳喘,特别是中成药制剂或煎剂不便服用的问题,而提供一种治疗咳喘的纳米级外用贴剂。
    本发明是按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治疗咳喘的纳米级外用贴剂,该贴剂是由以下重量分配比的原料制成的:红参55-65份、茯苓50-70份、贝母50-70份、桑皮50-70份、杏仁130-160份、甘草130-150份、沉香25-35份、五味子25-35份、蛤蚧150-200份;
    上述原料机械粉碎后,采用CO2超临界萃取,分馏塔分馏,所得药液进入胶体磨研磨,加入β环糊精包合制成纳米级浆液,并按一定比例与表面活性剂进入涂布机,涂复在基材上而成。
    所述的治疗咳喘的纳米级外用贴剂,其是由以下重量分配比的原料制成的:红参60份、茯苓60份、贝母60份、桑皮60份、杏仁150份、甘草150粉、沉香30粉、五味子30份、蛤蚧200份。
    这样制成的本发明不污染衣物,贴用方便,患者无痛苦。应用本发明贴剂,经临床29例病人使用,总有效率达96.1%。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的说明。
    实施利1:
    称取红参60g、茯苓60g、贝母60g、桑皮60g、杏仁150g、甘草150g、沉香30g、五味子30g、蛤蚧200g(相当于2对)。
    上述原料经机械粉碎后,采用CO2超临界萃取,分馏塔加水分馏,所得药液进入胶体磨研磨,磨间距为5μm,缓慢滴加适量乙醇,转数位3000r/min,加入3700g β环糊精包合制成纳米级浆液,4℃冷藏24小时;抽滤,于40℃真空干燥,以少量水和乙醇洗涤3次,40℃回风干燥,即得包合物,脱包合的方法是采用二氯甲烷回流法,提取30分钟。上述药物与压敏胶聚丙烯酸酯按1∶1的比例,按总量2%的比例加入促透剂氮酮混合均匀,进入涂布机,涂复在基材聚酯薄膜上剪切成5×5cm的贴剂。
    实施利2:
    称取红参60g、茯苓60g、贝母60g、桑皮60g、杏仁150g、甘草150g、沉香30g、五味子30g、蛤蚧200g(相当于2对)。
    上述原料加水煎煮两次,第一次10倍量水,第二次8倍量水,第一次煎煮2小时,第二次煎煮1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进入胶体磨研磨,磨间距为5μm,缓慢滴加适量乙醇,转数位3000r/min,加入3700gβ环糊精包合制成纳米级浆液,4℃冷藏24小时;抽滤,于40℃真空干燥,以少量水和乙醇洗涤3次,40℃回风干燥,即得包合物,脱包合的方法是采用二氯甲烷回流法,提取30分钟。上述药物与压敏胶聚丙烯酸酯按1∶1的比例,按总量2%的比例加入促透剂氮酮混合均匀,进入涂布机,涂复在基材聚酯薄膜上剪切成5×5cm的贴剂。使用方法:将本发明贴剂贴在患者后背的肺俞穴位上,每3天更换一次,7贴为一个疗程。
    本发明经对141名男性,149名女性,合计290例治疗,其中最大年龄80岁,最小年龄3岁,总有效率达96.1%。
    治疗标准:咳喘消除为显效;咳喘明显减轻为有效;咳喘无缓解为无效。

    关 键  词:
    治疗 咳喘 纳米 外用
      专利查询网所有文档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0条评论

    还可以输入200字符

    暂无评论,赶快抢占沙发吧。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治疗咳喘的纳米级外用贴剂.pdf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lichaxun.net/p-4988267.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2018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