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耳道整复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辅助器械领域,尤其是一种耳道整复器。
背景技术
目前,在外耳道骨折处理中,通常做法是先让骨折部位自然生长,骨折部位愈合后,通过手术的方法把突出在耳道内的耳骨除去,该方法不但给患者造成了痛苦,而且也增加了手术的风险性,因此,研制一种不用手术便能使骨折部位复位的整复器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
对于处理由各种原因引起的外耳道狭窄闭锁的问题,公开号CN1413741专利文献中公开了一种耳道支架,其结构为包括金属丝网和硅胶膜,其硅胶膜附着在由镍钛形状记忆合金制成金属丝网上形成与耳道形状相似的梯形圆柱管状结构。使用时,在15度的冷水中,将该支架压缩变形,然后用手术镊子将其递送到耳道中,在体温的作用下耳道支架恢复原来设计形状,撑开耳道狭窄部即可。该耳道支架在临床的实际应用中,虽然起到了一定的积极效果,但是却存在以下不足:1、当耳道外伤消肿后,耳道空间扩大,由于支架仍处在初始放置状态,故会造成支架松动脱落;2、该支架采取记忆合金支持作用阻止软组织疤痕挛缩,其扩张力量难以对抗外耳道骨折塌陷,对外耳道骨折的复位没有作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应用于外耳道骨折的整复器,使用本发明不用于术就能达到良好的复位效果,而且使用特别方便,操作也很简单。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解决外耳道因各种原因(如烧伤)引起的狭窄闭锁的问题,使用本发明不仅可以消除外耳道狭窄闭锁现象,而且还不会引起疤痕增生。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耳道整复器,其特点是包括由柔性材料制成的支撑体以及螺栓构成,在支撑体的内部设有沿轴向孔道,其螺栓旋于孔道中。
所述柔性材料为医用硅胶,也可以用其它柔性高分子材料制造,如聚氨酯
或者聚四氟乙烯。
所述支撑体为与耳道形状相似的梯形圆柱状结构。
所述孔道贯穿于支撑体。
所述螺栓的内部设有沿轴向通孔。
所述支撑体的尾部直径大于耳道直径。
所述螺栓直径大于所述孔道直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突出的有益效果:
1、避免了手术治疗,减轻了患者的痛苦。
2、可以消除外耳道因手术或者烧伤引起的狭窄闭锁的现象。
3、整复器松紧可以随意调节,不会出现在治疗过程中引起的松动脱落。
4、采用通孔技术,有效地避免了使用本发明造成听力下降的问题发生。
5、操作非常方便,患者可以根据恢复情况自己随时调节整复器。
6、制造本发明材料都是常见价廉的产品,因此,成本低廉,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患者的经济负担。
【附图说明】
附图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发明作以下详细的说明。
如图所示,一种耳道整复器,由支撑体1和螺栓2构成,其中支撑体1由柔性材料医用硅胶制成,也可以用其它柔性高分子材料制作,如聚氨酯或者聚四氟乙烯。在支撑体1的内部设有沿轴向孔道3,其螺栓2旋于孔道3中。为了符合耳道的生理要求,可以把支撑体1制作成与耳道形状相似的梯形圆柱状结构。支撑体1的尾部直径大于耳道直径,目的是在使用过程中防止支撑体1深入耳道,碰伤鼓膜。螺栓2的直径大于孔道3的直径,目的是当螺栓2旋入孔道3内的时候支撑体1被迫扩张,达到整复目的。本整复器使用时会塞满整个耳道,影响了听力,给生活造成不便,为了有效提高听力,可把孔道3贯穿于整个支撑体1,使得支撑体1首尾贯通,同时在螺栓2的内部设有沿轴向的通孔4,这样在使用时耳道内部就会与外界连通,提高了听力水平。
使用时,当处理外耳道部位骨折的时候,把本整复器支撑体1慢慢送入耳道内,然后轻轻旋入螺栓2,此时支撑体1在螺栓2的作用下被迫扩张,扩张后的支撑体1会使得突出耳道内的骨折部位逐渐复位。一段时间之后,继续旋入螺栓2,支撑体1继续扩张,骨折部位继续恢复,直至恢复到正常部位为止,在骨折部位完全愈合后,旋出螺栓2,取出支撑体1即可。
当处理因烧伤或者耳道手术引起的耳道狭窄闭锁的时候,把本整复器支撑体1慢慢送入耳道内,然后轻轻旋入螺栓2,此时支撑体1在螺栓2的作用下被迫扩张直至达到正常位置,伤口完全恢复后,旋出螺栓2,取出支撑体1即可。
除说明书所述的技术特征外,其他均为本技术领域的已知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