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4

一种黄颡鱼鱼苗人工繁殖方法.pdf

  • 上传人:n****g
  • 文档编号:4986277
  • 上传时间:2018-12-05
  • 格式:PDF
  • 页数:4
  • 大小:274.67KB
  •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0810011101.3

    申请日:

    2008.04.18

    公开号:

    CN101263793A

    公开日:

    2008.09.17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登录超时

    IPC分类号:

    A01K61/00

    主分类号:

    A01K61/00

    申请人:

    沈阳华泰渔业有限公司

    发明人:

    高 征; 崔 杰

    地址:

    110328辽宁省沈阳市新民市前当堡镇茨林子村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沈阳东大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代理人:

    梁 焱

    PDF完整版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一种黄颡鱼鱼苗人工繁殖方法,其特征为:选择3龄以上性成熟黄颡鱼亲鱼,雌雄比例为3∶1;将圆桶放入产卵池中作为鱼巢,产卵池内亲鱼投放密度为1~2组/平方米,每组亲鱼用一个圆桶,桶底平铺沙子,厚度为1~5厘米,用于鱼卵脱粘;在产卵季节将外源激素注射在亲鱼背鳍后基部,诱导其排卵和排精;用倒置圆锥形内壁光滑的容器作为孵化桶,将受精卵投放其中通流水孵化,孵化桶中水溶解氧大于5.5毫克/升;孵化结束后,将鱼苗放入水泥池中暂养40~70小时,然后放入有水的塑料袋中充氧气包装。本方法可获得发育良好的黄颡鱼鱼苗,而且操作简便,亲鱼利用率高,能够实现黄颡鱼鱼苗的规模化生产,对发展黄颡鱼规模化养殖有重要意义。

    权利要求书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黄颡鱼鱼苗人工繁殖方法,包括亲鱼选择、注射激素、设置鱼巢、鱼卵清洗、用孵化桶孵化、鱼苗暂养、捕获鱼苗步骤,其特征为:(1)亲鱼选择:选择3龄以上性成熟亲鱼,按雌雄比例为3∶1配组;(2)注射激素:在产卵季节将外源激素即促黄体释放激素A2、马来地欧酮和绒毛膜促性腺激素用0.9%生理盐水稀释制成针剂,在其背鳍后基部注射;(3)设置鱼巢:用圆桶做鱼巢,桶底部放沙子;(4)鱼卵清洗:用清水淘洗,除去白色的未受精卵、沙子和其他杂物;(5)用孵化桶孵化:用倒置圆锥形内壁光滑的孵化容器作为孵化桶,将卵投放其中,通流水孵化;(6)鱼苗暂养:鱼苗脱膜后,将其投入水泥池中暂养,水泥池中水深0.15~0.5米;(7)捕获鱼苗:用钢丝增强螺旋软管,将鱼苗吸入网箱内,然后进行包装。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黄颡鱼鱼苗人工繁殖方法,其特征在于亲鱼选择:其中雌鱼尾重60克以上,外观达到成熟标准:腹部膨大,头向上竖起时卵巢轮廓明显,雄鱼尾重125克以上。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黄颡鱼鱼苗人工繁殖方法,其特征在于激素注射:(1)激素注射剂量:对于每公斤鱼体重注射针剂的药物剂量为:促黄体释放激素A2 12微克、马来地欧酮8.0毫克和绒毛膜促性腺激素2200IU;(2)激素注射方法:雌鱼分两次注射,间隔11小时:第一次每公斤鱼体重注射促黄体释放激素A2 2微克、绒毛膜促性腺激素200IU,第二次每公斤鱼体重注射促黄体释放激素A210微克、马来地欧酮8.0毫克、绒毛膜促性腺激素2000IU;雄鱼注射一次,注射剂量为雌鱼第二次注射剂量的1/2;催产激素用0.9%生理盐水稀释,注射药液的用量为每100克鱼体重注射1毫升药液。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黄颡鱼鱼苗人工繁殖方法,其特征在于设置鱼巢:用塑料或铁制圆桶作为鱼巢,直径20~50厘米,高度20~60厘米,在圆桶底部平铺沙子,厚度为1~5厘米,沙子需经过20~40目筛子筛滤。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黄颡鱼鱼苗人工繁殖方法,其特征在于孵化桶:孵化桶底部设进水口,其上口直径为0.5~1.5米,高为1.0~2.0米,顶部为出水口,出水口用60目筛绢围紧。

    6、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黄颡鱼鱼苗人工繁殖方法,其特征在于孵化方式:将卵投放到孵化桶中,鱼卵放入密度为50~200万粒/立方米水,用水温为22~28℃的流水,由桶底部向孵化桶中通水,使鱼卵悬浮在流水中,孵化60~90小时。

    7、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黄颡鱼鱼苗人工繁殖方法,其特征在于鱼苗暂养:待90%以上鱼苗脱膜后,将鱼苗放入水泥池中暂养,鱼苗投放密度按4~10万尾/平方米,在水泥池中用微流水充氧,水中溶解氧大于5.5毫克/升,水温为22~28℃,暂养40~70小时。

    8、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黄颡鱼鱼苗人工繁殖方法,其特征在于捕获鱼苗:使用1~2寸钢丝增强螺旋软管,利用落差虹吸法,将鱼苗吸入网箱内,网箱由60目筛绢缝制,绑在框架上浮于水上,然后装入有水的塑料袋中充氧包装。

    说明书

    说明书一种黄颡鱼鱼苗人工繁殖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淡水鱼人工繁殖,一种黄颡鱼鱼苗的规模化人工繁殖方法。
    背景技术
    黄颡鱼在我国分布广泛,因其适应性强、肉质鲜嫩、经济价值高受到养殖者和消费者欢迎。由于野生鱼苗供应较困难,水产工作者近年对人工繁殖黄颡鱼做了较多研究。现有的黄颡鱼人工繁殖技术在亲鱼选择、设置鱼巢、孵化方法和暂养作了较详细的研究,提供了一种较简便的黄颡鱼大规模培育方法。但该方法存在亲鱼利用效率不高,注射药物用量偏大,成本较高,孵化的鱼苗中杂质较多,孵化成活率低等缺点,难以适应大规模人工繁殖的需求。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黄颡鱼鱼苗人工繁殖技术的缺点,本发明提供一种人工繁殖黄颡鱼鱼苗的方法。
    本发明的主要流程为:亲鱼选择、设置鱼巢、激素注射催产、鱼卵清洗、在孵化桶中孵化鱼卵、鱼苗暂养、鱼苗捕获。其技术方案是:(1)亲鱼选择:在水温达到22~26℃时进行,亲鱼按雌鱼∶雄鱼=3∶1配组,要求3龄以上性成熟黄颡鱼作为亲鱼,雌鱼尾重60克以上,外观达到成熟标准,雄鱼尾重125克以上;(2)设置鱼巢:用圆桶作为鱼巢,每组亲鱼用一个桶,桶底平铺沙子,厚度为1~5厘米,用于鱼卵脱粘;(3)注射激素:雌鱼分两次注射,间隔11小时:第一次每公斤鱼体重注射促黄体释放激素A2(LHRH-A2)2微克、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200IU,第二次每公斤鱼体重注射促黄体释放激素A2(LHRH-A2)10微克、马来地欧酮(DOM)8.0毫克、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2000IU;雄鱼注射一次,注射剂量为雌鱼第二次注射剂量的1/2;(4)鱼卵清洗:将鱼卵从鱼巢中取出,用清水淘洗,除去白色的未受精卵、沙子和其他杂物;(5)鱼卵孵化:用倒置圆锥形内壁光滑的孵化容器作为孵化桶,将处理干净的卵投放其中,从桶底部通入经过过滤的池塘中的水孵化,水中溶解氧大于5.5毫克/升,水温为22~28℃,孵化60~90小时;(6)鱼苗暂养:将脱膜后的鱼苗放入水泥池中,水泥池内水深度为0.15~0.5米,水温为22~28℃,暂养40~70小时;(7)捕获鱼苗和包装:采用直径为1~2寸的钢丝增强螺旋软管,用落差虹吸法将鱼苗从水泥池中吸入网箱内,然后放入加水的塑料袋中,充氧气封口包装。
    本发明可获得发育良好的黄颡鱼鱼苗,而且操作简便,采用雌鱼∶雄鱼=3∶1的比例,亲鱼利用率高;鱼巢设置方法简单,且鱼卵能落到沙子上,利于脱粘;尤其是流水孵化,使鱼苗体质增强,明显提高了成活率,对黄颡鱼鱼苗的规模化生产提供了一种更有效的方法。
    具体实施方式
    水温达到22~26℃时,在培育的黄颡鱼中选择亲鱼,选择标准为:3龄以上性成熟的黄颡鱼,雌鱼尾重在60克以上,外观为腹部膨大,头向上竖起时卵巢轮廓明显;雄鱼尾重在125克以上,按雌雄比例为3∶1配组。
    在水深度为0.5~1.2米产卵池内设置鱼巢,设置方式为:在圆桶底部平铺沙子,厚度为1~5厘米;其中圆桶为塑料圆桶或铁制圆桶,直径为20~50厘米,高度20~60厘米,沙子需经过20~40目筛子筛滤。然后将选择好的亲鱼注射催产激素,放入产卵池中,放鱼密度为每平方米1~2组亲鱼,每组亲鱼放置一个鱼巢。催产激素的注射用量为:雌鱼分两次注射,第一次每公斤鱼体重注射促黄体释放激素A2(LHRH-A2)2微克和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200IU;11小时后进行第二次注射,第二次每公斤鱼体重注射促黄体释放激素A2(LHRH-A2)10微克、马来地欧酮(DOM)8.0毫克和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2000IU;给雌鱼第二次注射的同时给雄鱼注射,剂量为雌鱼第二次注射剂量的1/2。催产激素用0.9%生理盐水稀释,注射药液的用量为每100克鱼体重注射1毫升药液。
    注射方法为:注射部位在亲鱼背鳍后基部,针头向前与鱼体呈45°角,进针深度为1厘米。
    水温为22~28℃时,注射后10~20小时亲鱼在鱼巢中开始产卵,每批鱼产卵15~30小时,每桶产卵量为8000~15000粒。产卵池中保持微流水并充氧气,水流量在10~30立方米/小时,水中溶解氧大于5.5毫克/升。保持产卵环境安静,避光。
    产卵结束后,将鱼卵从鱼巢中取出,放入清水中清洗,除去白色的未受精卵,洗净沙子和其他杂物,放入孵化桶中孵化。孵化桶为由镀锌板制作的倒置圆锥形容器,其底部设进水口,其上口直径为0.5~1.5米,高为1.0~2.0米,顶部为出水口,用60目筛绢围紧,孵化前孵化桶要进行清洗,消毒;鱼卵放入密度为50~200万粒/立方米水,从孵化桶底部通入经过过滤的池塘中的水,孵化桶中水溶解氧大于5.5毫克/升,使鱼卵悬浮在流动水中,水温为22~28℃,60~90小时后孵化完成,平均孵化率82%。
    待90%以上鱼苗脱膜后,将鱼苗放入暂养水泥池中暂养,暂养水泥池内壁光滑,水深0.15~0.5米,鱼苗投放密度为4~10万尾/平方米,在暂养水泥池中用微流水并充氧气,使水泥池的水中溶解氧大于5.5毫克/升,保持水质清新。
    暂养40~70小时后,取直径为1~2寸的钢丝增强螺旋软管用落差虹吸法将鱼苗吸入网箱内,网箱由60目筛绢缝制,绑在框架上浮于水上。然后将鱼苗放入装水的塑料袋中,塑料袋宽为40~60厘米,高为80~100厘米,每袋装黄颡鱼鱼苗5~10万尾,充氧气封口包装。

    关 键  词:
    一种 黄颡鱼 鱼苗 人工 繁殖 方法
      专利查询网所有文档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0条评论

    还可以输入200字符

    暂无评论,赶快抢占沙发吧。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一种黄颡鱼鱼苗人工繁殖方法.pdf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lichaxun.net/p-4986277.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2018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