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急性红斑狼疮的内服中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药制剂,即治疗急性红斑狼疮效果十分理想的一种治疗急性红斑狼疮的内服中药。
背景技术:
急性红斑狼疮是一种常见皮肤疾病,好发于15-40岁女性,其症状表现为:面部蝴蝶形红斑,略有瘙痒感,伴有发热,关节与肌肉疼痛等。目前,国内外治疗急性红斑狼疮的药物较多,如西医治疗法,常用药有复方阿司匹林、消炎痛、强的松等;如中医治疗法,常用药物有狼疮定、狼疮丸、秦艽丸等。但是,在治疗效果、治疗费用方面不令人满意。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目前在治疗急性红斑狼疮上的不足之处,并提供一种新的中药原料组合、疗效显著的治疗急性红斑狼疮的内服中药及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治疗急性红斑狼疮的内服中药,其药物是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制成的:板蓝根、赤芍各20-25克,玉竹、连翘、地骨皮各13-15克,败酱草、蒲公英各10-12克,玄参8-9克,甘草5-6克。
一种治疗急性红斑狼疮的内服中药,其药物的制备方法为:将上述中药原料按配比量放入煎药器具砂锅、瓦罐或铝锅内,加入洁净水,加水量以浸过药面2-3cm为宜,煎熬前先浸泡半小时,使原料充分湿润,以利药汁充分煎出,然后,用武火煮沸,再改用文火煎熬,当煎熬20分钟左右,即每剂煎成180-200毫升药汁时停止,滤去药渣,取药汁即成。
一种治疗急性红斑狼疮的内服中药,其治疗原则是清热解毒、凉血养阴、疏络化瘀。药物中板蓝根具有清热解毒作用,玉竹具有养阴燥湿、生津作用,连翘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排脓作用,地骨皮具有清热凉血作用,赤芍具有活血散瘀作用,败酱草具有清热利湿、解毒排脓、活血祛瘀作用,蒲公英具有清热解毒、消痛散结作用,玄参具有滋阴降火、凉血解毒作用,甘草具有补脾和胃、解毒作用。上述9味中药经辨证配伍,在作用上相辅相成,能有效地发挥出清热解毒、凉血养阴、疏络化瘀的功效,从而达到治愈急性红斑狼疮之目的。
本发明具有如下特点:配方新颖、成本低廉、制备方便、效果显著。
服用方法:
1、药量:每日一剂。每剂先后煎二次,将头煎、二煎两次煎成的汤剂合并后,分两次服用。
2、服药时间:上、下午各一次。在饭后两小时服药。
3、药温控制:温服。
禁忌事项:
服药期间禁忌食油炸粘腻、寒冷固硬、不易消化及有刺激性的食物。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一种治疗急性红斑狼疮的内服中药的原料组合为:板蓝根、赤芍各20克,玉竹、连翘、地骨皮各13克,败酱草、蒲公英各10克,玄参8克,甘草5克。药物的制备方法为:将上述中药原料按配比量放入煎药器具砂锅、瓦罐或铝锅内,加入洁净水,加水量以浸过药面2-3cm为宜,煎熬前先浸泡半小时,使原料充分湿润,以利药汁充分煎出,然后,用武火煮沸,再改用文火煎熬,当煎熬20分钟左右,即每剂煎成180-200毫升药汁时停止,滤去药渣,取药汁即成。
实施例2:一种治疗急性红斑狼疮的内服中药的原料组合为:板蓝根、赤芍各25克,玉竹、连翘、地骨皮各15克,败酱草、蒲公英各12克,玄参9克,甘草6克。药物的制备方法为:将上述中药原料按配比量放入煎药器具砂锅、瓦罐或铝锅内,加入洁净水,加水量以浸过药面2-3cm为宜,煎熬前先浸泡半小时,使原料充分湿润,以利药汁充分煎出,然后,用武火煮沸,再改用文火煎熬,当煎熬20分钟左右,即每剂煎成180-200毫升药汁时停止,滤去药渣,取药汁即成。
临床治疗效果:
疗效标准:一种治疗急性红斑狼疮的内服中药治疗急性红斑狼疮之疗效判断主要依据于急性红斑狼疮症状是否消失。服药10天为1个疗程。具体疗效分以下三级:治愈——急性红斑狼疮症状全部消失;好转——急性红斑狼疮症状明显减轻;无效——服药1个疗程后,急性红斑狼疮症状毫无消失。
效果:用本发明药物治疗急性红斑狼疮患者15例,治疗1个疗程,其中治愈12例,好转3例,治愈率为80%,有效率为100%。
典型病例:
丁某,女,37岁,农民。2005年8月就诊。患者自述约在1个月前突然发热,体温始终波动在38-39℃之间,以午后为甚,烦燥不宁,精神恍惚,并伴有全身关节疼痛肿胀。5天前,突然双颊部出现蝴蝶形对称性不规则水肿性红斑,高出皮肤表面,其色鲜红、疼痛不明显,有瘙痒感。经诊查确认为急性型系统性红斑狼疮。采用本发明内服中药,先服5剂,热退,红斑大有好转,继而又5剂,诸症消失。6个月后追访,未见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