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10

葫芦茶素的制备方法.pdf

  • 上传人:1**
  • 文档编号:4983100
  • 上传时间:2018-12-05
  • 格式:PDF
  • 页数:10
  • 大小:409.50KB
  •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0810011094.7

    申请日:

    2008.04.17

    公开号:

    CN101270134A

    公开日:

    2008.09.24

    当前法律状态:

    终止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登录超时

    IPC分类号:

    C07G17/00; A61K36/48(2006.01)N

    主分类号:

    C07G17/00

    申请人:

    大连大学

    发明人:

    王永奇; 史丽颖; 唐 玲; 冯宝民

    地址:

    116622辽宁省大连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学府大街10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大连东方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代理人:

    毕 进

    PDF完整版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葫芦茶素的制备方法,该方法是先以浓度为40~80%的丙酮-水溶液提取粉碎后的葫芦茶原料,提取溶剂用量按照料液比(g∶ml)=1∶6~10,提取温度30~80℃,提取时间1.5~9h;提取液浓缩干燥后所得浸膏用水溶解、过滤,滤液经D101大孔树脂吸附后,用去离子水洗脱至流出液无色,然后用10~30%的乙醇水溶液,以1~2BV/h的流速洗脱6~8个柱体积,搜集醇溶液部分洗脱液,浓缩干燥得葫芦茶素产品。本发明所述制备方法稳定性好,操作简便易行,成本低,丙酮、乙醇可回收,大孔树脂可再生,均可反复利用,适于规模化生产。

    权利要求书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葫芦茶素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是先以浓度为40~80%的丙酮-水溶液提取粉碎后的葫芦茶原料,提取溶剂用量按照料液比(g∶ml)=1∶6~10,提取温度30~80℃,提取时间1.5~9h;提取液浓缩干燥后所得浸膏用水溶解、过滤,滤液经D101大孔树脂吸附后,用去离子水洗脱至流出液无色,然后用10~30%的乙醇水溶液,以1~2 BV/h的流速洗脱6~8个柱体积,搜集醇溶液部分洗脱液,浓缩干燥得葫芦茶素产品。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葫芦茶素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提取溶剂是50~70%的丙酮-水溶液,料液比(g∶ml)=1∶8~10,,提取温度30~50℃,提取时间4.5~7.5h。

    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葫芦茶素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大孔树脂纯化步骤中,洗脱用乙醇水溶液浓度为30%。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葫芦茶素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乙醇水溶液洗脱流速为2BV/h,洗脱液用量为6个柱体积。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葫芦茶素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①以浓度为50~70%的丙酮-水溶液提取粉碎后的葫芦茶原料,提取溶剂料液比(g∶ml)8~10,提取温度30~50℃,提取时间4.5~7.5h;
    ②提取液浓缩干燥,将所得浸膏用水溶解、过滤;
    ③滤液经D101大孔树脂吸附,然后用去离子水洗脱至流出液无色;
    ④用30%的乙醇水溶液,以1~2BV/h的流速洗脱6个柱体积,搜集洗脱液,浓缩干燥得葫芦茶素产品。

    6.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葫芦茶素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①以浓度为60%的丙酮-水溶液提取粉碎后的葫芦茶原料,提取溶剂用量料液比1∶8,提取温度30℃,提取时间6h;
    ②提取液浓缩干燥,将所得浸膏用水溶解、过滤;
    ③滤液经D101大孔树脂吸附,然后用去离子水洗脱至流出液无色;
    ④用30%的乙醇水溶液,以1~2BV/h的流速洗脱6个柱体积,搜集洗脱液,浓缩干燥得葫芦茶素产品。

    说明书

    说明书葫芦茶素的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天然植物葫芦茶中活性成分的提取制备方法,尤其涉及多酚类物质的制备。
    背景技术
    葫芦茶素系自葫芦茶全草和根中提取富集得到的多酚类成分。葫芦茶Tadehagi triquetrum(Linn.)Ohashi为豆科葫芦茶属植物。该属约有6种,分布于亚洲热带地区,太平洋群岛和澳大利亚。我国有2种,即葫芦茶和蔓茎葫芦茶T.pseudatriquetrum(DC.)Yang et Huang。分布于广西、广东、云南、海南、福建、江西、贵州、四川、湖南、台湾等地。收载为约的仅葫芦茶,药用部位是全草(称葫芦茶)和根(称葫芦茶根),亦为傣药和瓦约所载。
    葫芦茶:味苦涩,凉。具有清热、利湿、消滞、杀虫之功能。用于治疗感冒、咽痛、肺病咳血、肠炎、痢疾、黄疸、风湿性关节痛、钩虫病、妊娠呕吐、小儿疳积、疮疖。葫芦茶根:性平,味微苦辛。具有清热解毒、利湿止咳之功能。用于治疗风热咳嗽,肺痈,黄疸,痈肿,瘰痨,骨痨。
    葫芦茶虽然药用历史悠久,但国内外研究却甚少。直到20世纪末,国内才陆续见到报道,但多集中于对软体动物、畜牧驱虫等农牧业方面,药用价值研究甚少。
    文献记载葫芦茶叶中含鞣质7.1~8.6%,特别它抗软体动物和驱虫作用引起我们很大的兴趣。因为葫芦茶虽然研究很少,但植物多酚的研究却很多,从制革、食品、日用化工到医药,应用领域非常广泛。多酚在药学上的研究正在成为当前天然产物研究的热点之一。多酚的抑菌、抗病毒、抗诱变、抗癌、抗心脑血管疾病、保肝益肾、抗衰老等疗效引人注目。所以从天然资源中寻找新的多酚资源仍是倍受瞩目的事情。为了进一步开发利用这一富含多酚的植物资源,有必要对葫芦茶和根中以葫芦茶素为主的多酚的提取、富集、纯化工艺进行了深入地研究。
    天然植物中多酚类物质的提取纯化工艺的现有技术中,水、醇-水、丙酮-水提取、明胶沉淀法,色谱分离分析方法已经有较多应用,但针对葫芦茶这种植物中以葫芦茶素为代表的多酚类物质的提取纯化工艺还没有相关报道。本发明即旨在完成详尽的葫芦茶植物多酚类物质提取纯化方案。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制备高纯度葫芦茶素的完整技术方案。
    本发明所述的葫芦茶素的制备方法是先以浓度为40~80%的丙酮-水溶液提取粉碎后的葫芦茶原料,提取溶剂用量按照料液比(g∶ml)=1∶6~10,提取温度30~80℃,提取时间1.5~9h;提取液浓缩干燥后所得浸膏用水溶解、过滤,滤液经D101大孔树脂吸附后,用去离子水洗脱至流出液无色,然后用10~30%的乙醇水溶液,以1~2BV/h的流速洗脱6~8个柱体积,搜集醇溶液部分洗脱液,浓缩干燥得葫芦茶素产品
    其中所述的提取溶剂优选50~70%的丙酮-水溶液,料液比(g∶ml)优选1∶8~10,提取温度优选30~50℃,提取时间优选4.5~7.5h。
    其中所述的大孔树脂纯化步骤中,洗脱用乙醇水溶液浓度优选30%。
    所述的乙醇水溶液洗脱流速优选2BV/h,洗脱液用量优选6个柱体积。
    具体来说,本发明所述的葫芦茶素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①以浓度为50~70%的丙酮-水溶液提取粉碎后的葫芦茶原料,料液比(g∶ml)1∶8~10,提取温度30~50℃,提取时间4.5~7.5h;
    ②提取液浓缩干燥,将所得浸膏用水溶解、过滤;
    ③滤液经D101大孔树脂吸附,然后用去离子水洗脱至流出液无色;
    ④用30%的乙醇水溶液,以1~2BV/h的流速洗脱6个柱体积,搜集洗脱液,浓缩干燥得葫芦茶素产品。
    上述具体的操作步骤中,优选的参数组合构成本发明最优选的方案,如下:
    ①以浓度为60%的丙酮-水溶液提取粉碎后的葫芦茶原料,料液比(g∶ml)为1∶8,提取温度30℃,提取时间6h;
    ②提取液浓缩干燥,将所得浸膏用水溶解、过滤;
    ③滤液经D101大孔树脂吸附,然后用去离子水洗脱至流出液无色;
    ④用30%的乙醇水溶液,以1~2BV/h的流速洗脱6个柱体积,搜集洗脱液,浓缩干燥得葫芦茶素产品。
    作为整合的生产方案中的一部分,树脂的回收再利用也非常重要,本发明中对使用后的树脂的回收方法是采用用95%的乙醇浸泡24h后,用乙醇和去离子水反复清洗。
    本发明所述制备方法稳定性好,操作简便易行,成本低,丙酮、乙醇可回收,大孔树脂可再生,均可反复利用,适于规模化生产。
    附图说明
    本发明附图1幅,即实施例的葫芦茶素的制备方法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以具体实施例的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如无特殊说明,下述实施例中对多酚类化合物的测量方法均以没食子酸为标准品(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批号:120563-200412,纯度99.1%),采用比色法(Unico7200可见分光光度计,尤尼柯上海仪器有限公司)测定。
    本发明所述的纯度葫芦茶素的制备方法是将原料葫芦茶干燥粉碎后放入容器,按照设定的溶剂、料液比(g∶ml)、提取温度、时间浸提,提取过程可以搅拌;分离提取液并回收溶剂,产物冷冻干燥得粗制葫芦茶素。将葫芦茶提取液经D101大孔吸附树脂吸附后,以去离子水洗脱至流出液无色,并以设定的洗脱液、洗脱物料比条件进行洗脱,采集洗脱液回收溶剂并低温冷冻真空干燥,得浅黄棕色颗粒状葫芦茶素。
    以下具体实施例对提取及树脂纯化步骤进行分别的详细描述。
    一、葫芦茶素提取工艺实施例
    按照上述具体操作步骤,在设定条件下提取葫芦茶素,提取溶剂为不同浓度的丙酮-水溶液,收率按照下式计算:
    收率=(葫芦茶素质量/原料质量)×100%
    具体条件设定及提取结果见表1:
    表1

    实施例21
    本实施例是考察提取工艺的正交实验,提取工艺步骤同前述实施例1~20,根据前述实施例1~20的结果,对4个因素分别选择适宜的3个水平,采用L9(34)正交实验安排表考察最佳工艺条件。正交实验因素水平安排见表2,实验结果分别见表3:
    表2

    表3

    综合分析以上结果,各因素的影响主次为A>B>C>D,即提取温度>浓度>时间>体积。因此最佳工艺组合A1B1C1D2,即8倍量50%丙酮水30℃提取6h,葫芦茶素收率约6%,适合葫芦茶素的提取。
    二、D101大孔树脂纯化葫芦茶素的工艺条件及参数考察实施例
    本部分实施例均包括对D101大孔树脂的使用前预处理及回收后处理步骤,预处理的方法是:取一定量的D101大孔树脂,95%乙醇浸泡24小时,将其装入预先清洗的树脂柱内,先以95%乙醇洗至流出液加3倍水不变浑浊无白色混浊现象,然后改用蒸馏水冲洗至无醇味,即可使用。使用后回收处理的方法是:5%的乙醇浸泡24h后,用乙醇和去离子水反复清洗。
    为了优化树脂的使用,本实施例首先对树脂性能参数进行了考察,包括:
    1、静态吸附容量的确定:在250ml的锥形瓶中加入5g(干重1.479g)预处理后的D101大孔吸附树脂以及100ml样品溶液(浓度为9.73mg/ml)。室温振荡,每隔一段时间取1ml测定溶液中残余的多酚含量,绘制单位吸附量与时间关系曲线。并根据下式计算物料平衡吸附量
    q=(C1-C2)V/G
    其中,C1和C2分别是初始和平衡时溶液中总多酚的浓度(mg/ml);
    V为供试品液的体积(ml);G为树脂量。
    实验测得D101树脂的静态吸附容量为272.5mg/ml。
    2、动态吸附量的确定
    上样流速的考察:取4根内径为2.5cm的树脂柱,各装入15g预处理后的D101大孔吸附树脂,分别加入50ml浓度为9.36mg/ml的葫芦茶溶液,调节不同的流速,考察上样流速对大孔吸附树脂吸附葫芦茶素的影响。根据实验结果发现,D101树脂的吸附容量随着流速的增加缓慢下降,当流速为1~2BV/h时,D101树脂的吸附容量变化不大,为103.5mg/g,当流速提高到4BV/h时,其吸附量有所减少,为91.8mg/g。综合柱效及生产时间成本考虑,流速选择控制在1~2BV/h。
    实施例22~27
    以50%丙酮-水溶液为提取溶剂,按照料液比1∶8,提取温度30℃,提取时间6小时从干燥葫芦茶原料粉末中提取葫芦茶素,提取液制成浸膏后用水溶解、过滤,滤液上柱,吸附完成后用去离子水洗脱至流出液无色,再分别按照设定条件洗脱,富集洗脱液,浓缩干燥得葫芦茶素产品,测定产品中多酚含量(%),并计算收率。具体条件设定及结果如表4所示:
    表4

    实施例28
    本实施例工艺流程如附图1所示。
    以50%丙酮-水溶液为提取溶剂,按照料液比1∶8,提取温度30℃,提取时间6小时从干燥葫芦茶原料粉末中提取葫芦茶素,提取率6%;提取液制成浸膏后用水溶解、过滤,滤液上柱,吸附完成后用去离子水洗脱至流出液无色,再用30%的乙醇,以2BV/h的流速洗脱6个柱体积,富集洗脱液,浓缩干燥得葫芦茶素产品,葫芦茶素含量为75%。

    关 键  词:
    葫芦 茶素 制备 方法
      专利查询网所有文档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0条评论

    还可以输入200字符

    暂无评论,赶快抢占沙发吧。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葫芦茶素的制备方法.pdf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lichaxun.net/p-4983100.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2018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