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10

中药免疫调节治疗病毒性肝炎的组方及方法.pdf

  • 上传人:a2
  • 文档编号:4977740
  • 上传时间:2018-12-04
  • 格式:PDF
  • 页数:10
  • 大小:388.21KB
  •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0710078099.7

    申请日:

    2007.12.26

    公开号:

    CN101229291A

    公开日:

    2008.07.30

    当前法律状态:

    终止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登录超时

    IPC分类号:

    A61K36/884; A61K36/71; A61K36/9068; A61P1/16; A61P31/20; A61P37/02

    主分类号:

    A61K36/884

    申请人:

    陈志强

    发明人:

    陈志强; 陈 峥

    地址:

    723000陕西省汉中市汉台区康复路22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汉中市兴元专利事务所

    代理人:

    勒培智

    PDF完整版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药免疫调节治疗病毒性肝炎的组方及方法,依据中医辩证治疗乙肝的基础理论和西医对中药的研究依据,采用医学序贯试验法对中药进行筛选研究,并针对疾病病程的不同阶段,将中药组方分为:免疫增强剂组方、免疫抑制剂组方、免疫双向调节剂组方、优化免疫调节剂组方对机体免疫机能进行合理调节,改善机体免疫状况,产生抗病毒物质,逐渐清除乙肝病毒。达到治愈乙型病毒性肝炎的目的。临床适用于各型病毒性肝炎的治疗及机体免疫机能紊乱疾病的治疗。

    权利要求书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中药免疫调节治疗病毒性肝炎的组方及方法,其特征在于:它包括针对疾病病程的不同阶段的四个中药组方:以下组方按重量份,
    免疫增强剂组方
    人参15-45  黄芪45-150  柴胡15-45  仙茅15-45  何首乌30-60  淫洋霍15-45  板兰根45-75  陈皮15-45  茯苓45-75  泽泻30-45  白术45-75  薄荷15-30
    免疫抑制剂组方
    茵陈30-75  大黄15-150  柴胡15-45  苏木15-45  红花15-45  秦艽15-45  薄荷15-30  白芍30-45甘草6-45
    免疫双向调节剂组方
    柴胡15-45  白芍30-75  苦参20-45  板兰根45-75陈皮15-45  干姜15-45  茯苓45-75  甘草6-45  当归30-60  豆寇15-30  白术45-75  薄荷15-30  猪苓30-60  厚朴15-45
    优化免疫调节剂组方
    人参15-45  黄芪45-150  当归30-60  茯苓45-75丹参45-75  川芎15-45  柴胡15-45  赤芍30-60  陈皮15-45  薄荷15-30  白豆寇15-30  板兰根45-75

    说明书

    说明书中药免疫调节治疗病毒性肝炎的组方及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药免疫调节治疗病毒性肝炎的组方及方法,具体地说是以传统中草药为载体,采用现代医疗技术治疗病毒性肝炎的组方及方法。
    [背景技术]:
    我国是肝炎大国,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占总人口的10-20%,其中25%为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发病者以青壮年为主。随着都市人口密度增高,拥挤程度日渐增大,肝炎传播的机会更多,肝炎的发病率更高。慢性乙型肝炎是一种由乙型肝炎病毒(HBV)引起的慢性、传染性疾病,严重危害健康,影响生活质量。慢性乙型肝炎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根据乙肝表面抗原(HBsAg)携带率可分为:高流行区(>8%)、中流行区(2%-7%)、低流行区(<2%)。中国是高流行区之一。据统计,我国目前乙肝病毒感染率概况是:抗HBc及/或抗HBs阳性者约为60.7/oo:非感染人群占26%;HBsAg阳性的慢性无症状HBsAg携带者为10%;HBsAg阴性的慢性无症状HBV携带者为2%。病毒性乙型肝炎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传染性疾病。乙肝容易慢性化、易发展为肝硬化,并与原发性肝癌的发病有着密切的关系。
    急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体内的病毒长期未能被清除和机体自身免疫功能障碍以及不合理的治疗,也会发展为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常规的西医治疗病毒性乙肝主要是应用干扰素和核苷类抗病毒药物,可是该法只能抑制病毒复制,疗程长、经济费用高,不能有效清除乙肝病毒,乙肝表面抗体不易出现。由于中医、中药的治疗只能是平衡阴阳,整体调理,没有谈清楚是免疫增强、还是免疫抑制,中医的整体调理就出现了免疫双重调理作用,临床上表现为乙肝病毒抗原、抗体浓度指标高、低交替出现,血清生化指标显示肝功能时好时坏,很难清除乙肝病毒,故乙型病毒性肝炎难以治愈。
    [发明内容]:
    中医对疾病的治疗注重整体调理,调整阴阳(内环境)有特殊性,我们依据中医辩证治疗乙肝的基础理论和西医对中药的研究依据,采用医学序贯试验法对中药进行筛选研究,并针对疾病病程的不同阶段,将中药组方(以西医命名)分为:免疫增强剂组方免疫抑制剂组方免疫双向调节剂组方优化免疫调节剂(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调节剂)组方对机体免疫机能进行合理调节,对机体免疫机能起调节作用/诱导机体产生抗病毒物质作用,有效改善机体免疫状况,逐渐清除乙肝病毒。出现抗—HBs,恢复肝功能,达到治愈乙型病毒性肝炎的目的。临床适用于各型病毒性肝炎的治疗及机体免疫机能紊乱疾病的治疗。
    具体方案为:以下组方按重量份
    1、免疫增强剂组方:人参15-45  黄芪45-150  柴胡15-45  仙茅15-45  何首乌30-60  淫洋霍15-45板兰根45-75  陈皮15-45  茯苓45-75  泽泻30-45  白术45-75  薄荷15-30
    本方适用于急性无黄疸性乙型病毒性肝炎及慢性乙肝(轻度)的患者。应用过程中出现谷丙转氨酶(GPT)谷草转酶(GOT)升高二倍/或临床上出现黄疸即可停用。
    2、免疫抑制剂组方:茵陈30-75  大黄15-150  柴胡15-45  苏木15-45  红花15-45  秦艽15-45  薄荷15-30  白芍30-45  甘草6-45
    本方适用于病毒性肝炎患者机体免疫机能过强时,临床表现有黄疸者,可缓解肌体超敏状态,不适用于乙型病毒性肝炎的清除病毒治疗.
    3、免疫双向调节剂组方:柴胡15-45  白芍30-75  苦参20-45  板兰根45-75  陈皮15-45  干姜15-45  茯苓45-75  甘草6-45  当归30-60  白豆寇15-30  白术45-75  薄荷15-30  猪苓30-60  厚朴15-45
    本方适用于病原未明的各型、各期病毒性肝炎,对机体整体调理,主要是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
    4、优化免疫调节剂(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调节剂)组方:人参15-45  黄芪45-150  当归30-60  茯苓45-75  丹参45-75  川芎15-45  柴胡15-45  赤芍30-60  陈皮15-45  薄荷15-30  白豆寇15-30  板兰根45-75  苦参20-45  山楂45-60  炙山甲25-45  马鞭草20-45  赤灵芝30-60
    本方适用于无黄疸的各型病毒性肝炎,能恢复机体免疫机能、诱导机体产生抗病毒物质,清除肝炎病毒。
    免疫增强剂组方、免疫抑制剂组方、免疫双向调节剂组方、优化免疫调节剂(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调节剂)组方的完整组方剂型中分水溶性、脂溶牲和挥发性药物,将水溶性药物混合水煎后浓缩干燥、挥发性药物加水煎蒸发,采用封闭式回收,脂溶性药物进行粉碎,过80-120目筛,高温灭菌,然后按各型要求混合成型(散剂、胶囊、片剂、冲剂或水剂)。
    本发明的积极效果如下:
    临床治疗结果
    表治疗前后各组患者肝病血清标志物情况(例数)
        2组    3组    4组治疗前阳性例数治疗后阳性例数  转  阴  率  %  治疗  前阳  性例  数治疗后阳性例数转阴率%治疗前阳性例数治疗后阳性例数  转  阴  率  %  HBsAg  30  27  10  30  14  53  58  4  93  HBeAg  30  25  17  30  18  40  58  3  95
      抗—  HBVcIg  m  21  18  14  21  11  48  23  1  96  HBV—  DNA  17  16  6  16  15  6  17  1  94  抗—  HBs  1  5  26
    1组入选13例,其中男8例,女5例,应用免疫增强剂治疗,在一周至三周内出现GPT、GOT增高/黄疸而治疗终止,改用其它方案治疗。
    临床应用得出如下结论:
    1、中药单项免疫物质增强剂用于急性乙型病毒性肝炎,可使病人GPT、GOT升高及出现黄疸;
    2、中药单项免疫物质抑制剂应该用于机体免疫机能过强时,如疾病初期有黄疸者,可缓解机体超敏状态,不适用于急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的清除病毒治疗.
    3、中药免疫双重调理剂能使急性病毒性乙肝病人的肝功时好时坏,HBV抗原、抗体浓度升高和降低交替出现。
    4、中药免疫抑制、免疫双重调理均不能有效清除乙肝病毒,而且能导致急性病毒性乙型肝炎转为慢性。
    5、中药优化免疫调节剂(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调节),是对机体免疫细胞、细胞神经因子和神经一内分泌一免疫网络起促进功能恢复、在干扰素等各种免疫物质的产生中起促诱生作用或协同作用,促进肝脏网状内皮细胞复活,加速肝细胞的修复与再生,恢复肝脏功能,同时调动肝脏的自身能动性,充分发挥抗病毒效应,减轻致病因素对机体的损伤,从而提高机体的抗病能力,达到清除病毒、治愈肝炎目的。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依据中医辩证治疗乙肝的基础理论和西医对中药的研究依据,采用医学序贯试验法对中药进行筛选研究,并针对疾病病程的不同阶段,将中药组方(以西医命名)分为:免疫增强剂组方免疫抑制剂组方免疫双向调节剂组方优化免疫调节剂(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调节剂)组方
    1、免疫增强剂组方:人参30g黄芪90g柴胡30g仙茅30g何首乌50g淫洋霍30g板兰根60g陈皮30g茯苓60g泽泻40g白术60g薄荷20g
    本方适用于急性无黄疸性乙型病毒性肝炎及慢性乙肝(轻度)的患者。应用过程中出现谷丙转氨酶(GPT)谷草转酶(GOT)升高二倍/或临床上出现黄疸即可停用。
    2、免疫抑制剂组方:茵陈60g  大黄90g  柴胡30g  苏木30g  红花30g  秦艽30g  薄荷20g  白芍40g  甘草30g
    本方适用于病毒性肝炎患者机体免疫机能过强时,临床表现有黄疸者,可缓解肌体超敏状态,不适用于乙型病毒性肝炎的清除病毒治疗.
    3、免疫双向调节剂组方:柴胡30g  白芍60g  苦参30g板兰根60g  陈皮30g  干姜30g  茯苓60g  甘草40g  当归50g白豆寇20g  白术60g  薄荷25g  猪苓50g  厚朴30g
    本方适用于病原未明的各型、各期病毒性肝炎,对机体整体调理,主要是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
    4、优化免疫调节剂(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调节剂)组方:人参30g  黄芪90g  当归50g  茯苓60g  丹参60g  川芎30g  柴胡30g  赤芍50g  陈皮30g  薄荷20g  白豆寇20g  板兰根60g  苦参30g  山楂50g  炙山甲30g  马鞭草30g  赤灵芝50g
    本方适用于无黄疸的各型病毒性肝炎,能恢复机体免疫机能、诱导机体产生抗病毒物质,清除肝炎病毒。
    工艺方法
    中药免疫增强调节、中药免疫抑制调节、中药免疫双向调节和中药优化免疫调节(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调节)完整的剂型中分水溶性、脂溶性和挥发性药物,将水溶性药物混合水煎后浓缩干燥、挥发性药物加水煎蒸发,采用封闭式回收,脂溶性药物进行粉碎,过120目筛,高温灭菌,然后按各型要求棍合成型(散剂、胶囊、片剂、冲剂或水剂)。苦参20-45  山楂45-60  炙山甲25-45  马鞭草20-45赤灵芝30-60
    所述的免疫增强剂组方适用于无黄疸的各型病毒性肝炎,能恢复机体免疫机能、诱导机体产生抗病毒物质,清除肝炎病毒,
    所述的免疫抑制剂组方适用于病毒性肝炎患者机体免疫机能过强时,临床表现有黄疸者,可缓解肌体超敏状态,不适用于乙型病毒性肝炎的清除病毒治疗,
    所述的免疫双向调节剂组方适用于病原未明的各型、各期病毒性肝炎,对机体整体调理,主要是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
    所述的优化免疫调节剂组方适用于急性无黄疸性乙型病毒性肝炎及慢性乙肝(轻度)的患者。应用过程中出现谷丙转氨酶(GPT)谷草转酶(GOT)升高二倍/或临床上出现黄疸即可停用。

    关 键  词:
    中药 免疫调节 治疗 病毒性肝炎 方法
      专利查询网所有文档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0条评论

    还可以输入200字符

    暂无评论,赶快抢占沙发吧。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中药免疫调节治疗病毒性肝炎的组方及方法.pdf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lichaxun.net/p-4977740.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2018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