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11

一种增效的杀虫组合物.pdf

  • 上传人:00062****4422
  • 文档编号:4974543
  • 上传时间:2018-12-04
  • 格式:PDF
  • 页数:11
  • 大小:442.71KB
  •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0610011892.0

    申请日:

    2006.05.15

    公开号:

    CN101073324A

    公开日:

    2007.11.21

    当前法律状态:

    撤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登录超时

    IPC分类号:

    A01N47/40(2006.01); A01P7/04(2006.01); A01N43/22(2006.01)

    主分类号:

    A01N47/40

    申请人: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发明人:

    张洪勋; 王会利; 李建中

    地址:

    100085北京市海淀区双清路18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完整版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增效杀虫组合物,它含有氟虫腈和多杀菌素的组合作为活性成分,其中,氟虫腈∶多杀菌素=1∶100到100∶1。

    权利要求书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增效杀虫组合物,它含有氟虫腈和多杀菌素的组合作为活性成分,其中,氟虫腈∶多杀菌素=1∶100到100∶1。

    2、  根据权利要求1的杀虫组合物,其中,氟虫腈∶多杀菌素=1∶50到50∶1。

    3、  根据权利要求2的杀虫组合物,其中,氟虫腈∶多杀菌素=1∶20到20∶1。

    4、  根据权利要求1-3之任一的杀虫组合物,其中,多杀菌素是指多杀菌素A或多杀菌素D或二者的混合物。

    5、  根据权利要求1-4之任一的杀虫组合物,它是一种乳油、悬浮剂、微乳剂、水分散性粒剂、颗粒剂或胶囊剂等农药剂型。

    6、  根据权利要求1-5之任一的杀虫组合物,它可以广泛应用在蔬菜、果树、森林、卫生等作物或者处所。

    说明书

    说明书一种增效的杀虫组合物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增效的杀虫组合物,它含有氟虫腈和多杀菌素的组合作为活性成分,属于新型、高效、低毒的杀虫剂配方。
    背景技术
    农作物由于病虫害造成作物产量损失无法估量,为此每年都需要施用大量的农药进行病虫害防治,以挽回作物产量损失。近年来,虫害在农作物,例如水稻、果树、蔬菜、花卉以及多种经济作物上的危害越来越严重,而且由于农药滥用,使害虫对农药产生越来越严重的抗性,造成害虫防治效果逐年降低。此外,目前农林业生产中仍旧以化学农药为主要品种,许多化学农药残留于环境,对环境造成污染,因此,需要更高效、更安全、更环保的农药品种。
    氟虫腈(锐劲特,Fipronil)是由法国的罗纳普朗克公司于1989年成功开发的一种含氟吡唑类杀虫剂,杀虫谱宽,以胃毒为主,兼有触杀和一定内吸作用,持效期长,属中低毒类农药,是甲胺磷、对硫磷、甲基对硫磷、久效磷等高毒有机磷杀虫剂的替代农药之一。但其杀虫速度较慢,并且在防治粘虫、水稻三化螟等害虫的效果较差。随着氟虫腈的大量使用,某些害虫(如小菜蛾等)已经对其产生了抗药性,因此,迫切需要减少其使用量,以延缓害虫对其抗药性的产生或增强。
    多杀菌素(spinosad)是在90年代初期开发的一类大环内酯化合物,主要由Spinosyn A和D两种活性组分组成的混合物,是一种具有类似于轻微陈腐泥土的气味、浅灰白色的固体结晶。该类化合物不仅有很高的生物活性,而且对非靶标生物的毒性很低,对人和其他哺乳动物非常安全。多杀菌素从发现、确定生物活性到早期开发的整个过程历时12年。产生该类化合物的土壤放线菌(Saccharopolyspors spinosa Mertz & Yao)是美国礼来公司对大量的土样进行筛选后于1985年发现的。
    在已知的害虫防治产品中,多杀菌素的作用机制非常新颖和独特。它对昆虫具有快速触杀和胃毒等作用,通过刺激昆虫的神经系统,导致非功能性的肌收缩、衰竭,并伴随颤抖和麻痹。这种作用结果和烟碱性乙酰胆碱受体被激活的结果是一致的。多杀菌素同时也作用于γ-氨基丁酸受体,这有可能进一步提高其杀虫活性。迄今为止,尚未发现某类产品能以相同的作用方式影响昆虫的神经系统,而且尚无有关多杀菌素交叉抗性的报道。
    多杀菌素能有效地控制鳞翅目、双翅目和缨翅目害虫,另外它还可以很好地防治鞘翅目和直翅目中某些大量吞食叶片的害虫种类以及螨类和线虫等。多杀菌素具有高杀虫活性的同时,对捕食性昆虫还表现出较低毒性,对鳞翅目害虫而言,多杀菌素是已发现的杀虫剂中选择性最高的化合物之一。较之传统的氯氰菊酯,多杀菌素对一些重要的有益昆虫都显示出较低的杀虫活性,而在防治鳞翅目害虫时,多杀菌素和氯氰菊酯两者的活性强度通常不相上下。
    多杀菌素的另一个优点是对哺乳动物和鸟类相对低毒,对水生动物也只是轻微的中等毒性,此外,哺乳动物的慢性毒性试验表明,多杀菌素无致癌、致畸、致突变性或神经毒性。
    本发明克服了单用氟虫腈的不足,如降低了制剂的毒性、扩展了杀虫谱,延缓了氟虫腈及多杀菌素抗药性的产生,而且在某种程度上具有一定的增效作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含有氟虫腈与多杀菌素的组合作为活性成分的杀虫组合物,它具有较好的增效防虫效果。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所述杀虫组合物的各种制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在本发明组合物的产品中含有活性组分的量取决于氟虫腈与多杀菌素单独使用时的施用量,但也取决于两化合物间的比例以及增效作用的程度,同时也与靶标害虫有关,即活性成分间比例可以是任意的,只要能够产生增效作用即可。氟虫腈与多杀菌素的相对比例基于二者重量的份数为1∶100到100∶1,较佳比例为1∶50到50∶1,最佳比例为1∶20到20∶1。
    本发明的组合物中活性组分为总重量的0.5%至95%。
    本发明组合可以转换成常规制剂如乳油、可湿性粉剂、粒剂、可溶性粉剂、水分散粒剂、悬浮剂、水乳剂、微乳剂、乳剂、粉剂、膏剂、种衣剂、微胶囊剂和水面漂浮剂等。
    施用形式取决于特定的使用。在各种情况下,须保证它们的分散尽可能的细微和均匀。
    这些制剂可以用已知的方式制备,例如通过将活性成分用溶剂和/或载体,如果需要,采用乳化剂和分散剂来填充,如果用水作稀释剂,也可以用其它的有机溶剂作助溶剂。
    适用于此目的的助溶剂主要是:
    溶剂如芳族化合物(例如苯、甲苯、二甲苯)、氯代芳族化合物(例如氯苯)、石蜡(例如石油馏份)、醇类(例如甲醇、异丙醇、异辛醇、乙二醇、丙二醇、甘油等)、酮类(例如环己酮)、胺类(例如乙醇胺、二甲基甲酰胺等)和水等。
    适合的表面活性物质是芳族磺酸(例如木素磺酸、苯酚磺酸、萘磺酸和二丁基萘磺酸)和脂肪酸的碱金属、碱土金属和铵盐,烷基磺酸盐和烷基芳基磺酸盐,烷基硫酸盐,月桂基醚硫酸和脂肪醇硫酸盐,以及硫酸化的十六-、十七-和十八醇以及脂肪醇醚的盐,磺化萘及其衍生物与甲醛的缩合产物,萘或萘磺酸与苯酚和甲醛的缩合产物,聚氧乙烯辛基酚醚,乙氧基烷化的异辛基-、辛基-或壬基酚,烷基苯酚或三丁基苯基聚乙二醇醚,烷基芳基聚醚醇,异三癸基醇、脂肪醇环氧乙烷缩合物,乙氧基化蓖麻油,聚氧乙烯-或聚氧丙烯烷基醚,月桂醇聚乙二醇醚乙酸酯、失水山梨醇酯,木素亚硫酸盐废液或甲基纤维素类。
    制备例如乳油、膏剂或液态水面漂浮剂时,通过加入润湿剂、粘合剂、分散剂或乳化剂等,将物质于水中均质化或溶于油或溶剂中。
    粉剂、固态水面漂浮剂等可以通过将活性成分与固体载体混合或一起研磨而生产。颗粒剂(例如涂敷、浸渍或均质颗粒剂)可以通过将活性成分粘合到固体载体上而制备。固体载体是可以是糖类物质如葡萄糖、乳糖、麦芽糖、多糖等;或矿石土例如硅胶、硅酸、硅酸盐、滑石、高岭土、石灰石、石灰、白垩、红玄武土、黄土、陶土、白云石、硅藻土、硫酸钙和硫酸镁、氧化镁等研碎的合成材料;可为化肥如硫酸铵、磷酸铵、硝酸铵、尿素和植物产物如面粉、树皮粉、木粉和坚果壳粉、纤维素粉和其它固体载体。
    在本发明中,优选的是悬浮剂、微乳剂、乳油、颗粒剂(包括水分散粒剂),特别是下述制剂配方。
    在本发明中,百分率均是指重量/重量百分率,除非特别指出。乳油优选如下配方
    氟虫腈                                 1-50%
    多杀菌素                               5-20%
    溶剂                                   20-50%
    助溶剂                           2-10%
    乳化剂                           10%
    悬浮剂优选下述配方
    氟虫腈                           10-50%
    多杀菌素                         5-20%
    乳化剂                           1-15%
    二甲苯                           5-15%
    丙三醇                           1-8%
    黄原胶                           0.5-5%
    加水至                           100%
    水分颗粒剂优选如下配方
    氟虫腈                           10-80%
    多杀菌素                         5-10%
    木质素磺酸钠                     1-20%
    十二烷基苯磺酸钠                 5-10%
    葡萄糖                           10%
    彭润土                           10-30%
    氢质碳酸钙                       补至100%
    含水的施用形式可以通过加水,例如由乳油、乳剂、膏剂、可湿性粉剂或水可分散粒剂制备。
    本发明组合物施用时,根据不同的作物、施用时间、气候条件等因素的不同,一般为0.5-50ga.i/ha,优选为15-30ga.i/ha,一般采用叶面施用,例如叶面喷雾处理。也可以作其它处理如拌种、灌根等,在这种情况下,可以根据需要调整施用剂量。例如在土壤处理防治地下害虫时,施用剂量介于10-100ga.i./ha。
    本发明的杀虫组合物可以广泛用于防治蔬菜(例如蕃茄、辣椒、黄瓜、白菜、西葫芦等)、马铃薯、甜菜、水稻、棉花、烟草和果树(例如苹果、柑桔、樱桃等)等农作物以及森林、观赏植物、公共卫生等上的害虫;用于防治例如蚜虫、叶蝉、飞虱、蓟马、粉虱、金针虫、甜菜跳甲、马铃薯甲虫、果树卷叶蛾、梨小食心虫、介壳虫、小菜蛾、菜青虫、美洲斑潜蝇、稻螟虫、叶螨、全爪螨、瘿螨、跗线螨、水稻二化螟、三化螟等多种害虫。
    本发明的其它目的和优点,通过以下实施例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
                                       制剂实施例
    制剂实施例1  15%氟虫腈·多杀菌素悬浮剂(w/v%)
    氟虫腈                                    10g
    多杀菌素                                  5g
    乳化剂                                    10g
    二甲苯                                    12g
    丙三醇                                    5g
    黄原胶                                    2g
    加水至                                    100g
    将上述成分的固体成分粉碎,加入液体成分,均化分散,即得悬浮剂。
    制剂实施例2  20%氟虫腈·多杀菌素乳油
    氟虫腈                                    15g
    多杀菌素                                  5g
    溶剂                                      60g
    助溶剂                                    10g
    乳化剂                                    10g
    将上述成分混合均匀,脱水即得20%乳油。
    制剂实施例3  25%氟虫腈·多杀菌素颗粒剂
    氟虫腈                                    20g
    多杀菌素                                  5g
    邻苯二甲酸酯                              20g
    磷酸酯                                    2g
    甲基紫                                    4g
    丙二醇                                    15g
    乳糖                                      补至100g
    上述活性成分加入到液体成分中,喷雾到载体上,之后将溶剂在真空下蒸发,即得颗粒剂。
                                 室内生物测定试验
    实施例1  氟虫腈和多杀菌素及其不同比例混剂对小菜蛾的毒力
    1、供试药剂
    氟虫腈,拜尔杭州作物科学有限公司;
    多杀菌素,美国陶氏益农公司。
    2、供试对象
    小菜蛾:为田间采集,室内饲养,生长状况良好,抗性程度适中。
    3、实验方法:
    将药剂加水稀释成各药剂厂家推荐浓度,选择大小一致的3龄小菜蛾幼虫,用浸虫器在药液中浸渍5s,3次重复,以浸渍清水为对照。处理后的试虫放入直径为9cm的培养皿内,皿内垫有滤纸,将培养皿放置在温湿度适宜的温箱中(20℃,湿度80%),每处理4个重复,设清水对照。以新鲜无药的甘蓝叶片饲养,于48h统计死亡率。
    4、联合毒力评价方法:
    按SUN-Johnson建议的,将浓度转换成对数,死亡率转换成几率值,进行线性回归,求出单剂和混剂的LC50值,计算共毒系数CTC值。
    5、实验结果:
    实验结果显示:氟虫腈和多杀菌素对小菜蛾3龄幼虫的毒力作用明显,幼虫的总死亡率随两个药剂浓度的升高而上升。两个药剂混用后,幼虫的死亡率相对增大。检测总死亡率后测定CTC值结果如表1:
    表1  氟虫腈与多杀菌素不同配比对小菜蛾的联合毒力测定混用配比A∶B回归方程式相关系数LC50(mg.L-1)CTC 氟虫腈(A) 多杀菌素(B) A∶B=20∶1 A∶B=10∶1 A∶B=1∶1 A∶B=1∶10 A∶B=1∶20 Y=4.5901+2.4940x Y=5.0912+1.8020x Y=5.0255+1.9277x Y=5.1622+2.2981x Y=5.2286+1.1392x Y=5.4198+1.8320x Y=5.5479+1.4948x 0.9876 0.9954 0.9425 0.9746 0.9562 0.9328 0.99301.46 0.89 0.97 0.85 0.63 0.59 0.43     146.06 162.32 175.54 156.40 210.89 
    注:A∶B为按重量计,A∶B=20∶1即指20重量份氟虫腈∶1重量份的多杀菌素。
    从表1中,氟虫腈与多杀菌素的按上述几种比例组合后,测得共毒系数在146.06~210.89范围内,均高于SUN-Johnson推荐的增效标准,说明氟虫腈与多杀菌素混合后具有增效效应。
    实施例2  大田防治棉铃虫试验
    1、供试药剂
    5%氟虫腈(锐劲特)悬浮剂  拜尔杭州作物科学有限公司
    菜喜(2.5%多杀菌素悬浮剂)  美国陶氏益农公司
    4.5%氟虫腈·多杀菌素悬浮剂(3%氟虫腈+1.5%多杀菌素)  自配
    2、试验地点
    山东省夏津县老棉区。
    3、试验方法
    按5%氟虫腈(锐劲特)悬浮剂30ga.i./ha、2.5%多杀菌素悬浮剂15ga.i./ha、4.5%氟虫腈·多杀悬浮剂15、20、30ga.i./ha的用量,对棉花叶片正反面均匀喷雾。用清水作对照,每个处理设3次重复。采用定点定株的方法,每小区按对角线标定10株有虫株,施药前调查虫口基数,施药后1、3、7天调查整个植株上的残存活幼虫数,计算虫口减退率,校正防效,并对校正防效进行方差分析。
    4、调查结果
    结果见表2。
    表2  药后1%氟虫腈苯甲酸盐·苏云金杆菌天门变种颗粒剂防治棉铃虫的效果药剂名称用量(ga.i./ha)             校正防效(%)1d3d7d5%氟虫腈悬浮剂2.5%多杀菌素悬浮剂4.5%氟虫腈·多杀悬浮剂4.5%氟虫腈·多杀悬浮剂4.5%氟虫腈·多杀悬浮剂301515203066.5479.0770.2675.5782.6478.4792.4589.1292.8294.8488.7495.5694.1896.8697.57
    药后1天调查,不同处理对棉铃虫的防效分别为66.54%、79.07%、70.26%、75.57%、82.64%,二者混剂在最大用量时的速效性是最好的,防除效果最高;2.5%多杀菌素悬浮剂次之;5%氟虫腈悬浮剂的速效性最差,说明两者混用后速效性有显著的提高。4.5%氟虫腈·多杀悬浮剂在20ga.i./ha的用量下,其防治效果就已经高于单用5%氟虫腈悬浮剂30ga.i./ha和2.5%多杀菌素悬浮剂药15ga.i./ha的防除效果,由此可见混剂的防治效果提高,减少了两种单剂的用量。
    综上,氟虫腈与多杀菌素混用,在提高速效性与防治效果的情况下,减少了两者的用量,有助于延缓害虫对两种农药抗药性的产生。
    虽然,上文中已经用一般性说明及具体实施方案对本发明作了详尽的描述,但在本发明基础上,可以对之作一些修改或改进,这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因此,在不偏离本发明精神的基础上所做的这些修改或改进,均属于本发明要求保护的范围。

    关 键  词:
    一种 增效 杀虫 组合
      专利查询网所有文档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0条评论

    还可以输入200字符

    暂无评论,赶快抢占沙发吧。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一种增效的杀虫组合物.pdf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lichaxun.net/p-4974543.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2018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