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折叠式跑步机 (一)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折叠式跑步机。
(二)背景技术
现有的折叠式跑步机均包括底座架、枢接在所述底座架上的跑步板,跑步板与底座架通过气弹簧连接,气弹簧包括缸管和活塞杆,缸管的上端为封闭端下端为开口端,活塞杆由缸管的开口端气密地伸入该的缸管内,缸管的上端枢接在所述跑步板的背面,活塞杆的下端枢接在底座架上,活塞杆具有跑步板上抬至一定角度时缸管的开口端可支撑于其上的支撑部,一般来说活塞杆由上部的小直径部和下部的大直径部组成,大直径部的上端面即构成支撑部。平常不使用跑步机时,将跑步板上抬,抬至活塞杆的支撑部经过缸管的开口端时,缸管的开口端支撑在支撑部上,跑步机处于折叠状态。当需要使用跑步机时,用脚踢一下缸管,活塞杆即可重新套入缸管中。
现有的这种折叠式跑步机还存在的缺点是:1.需使用跑步机时,采用脚踢的方式操作气弹簧,容易产生损坏。2.气弹簧上没有保险装置,若不小心碰到缸管,跑步板也会翻折下来,极易产生误操作,特别是好动的小孩如产生误操作的话极易产生危险。
(三)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折叠式跑步机气弹簧易损坏、容易产生误操作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具有保险装置的折叠式跑步机。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折叠式跑步机,包括底座架、枢接在所述底座架上的跑步板,所述的跑步板与所述的底座架通过气弹簧连接,所述的气弹簧包括缸管和活塞杆,所述缸管的上端为封闭端下端为开口端,所述的活塞杆由所述的开口端气密地伸入所述的缸管内,所述缸管的上端枢接在所述跑步板的背面,所述活塞杆的下端枢接在所述的底座架上,所述的活塞杆具有跑步板上抬至一定角度时缸管的开口端可支撑于其上的支撑部;还包括一固定套,所述的固定套套设于所述缸管的下端,所述固定套的外侧铰接有可从所述固定套的下端卡入所述固定套或缸管内的卡钩,所述的卡钩的上部穿设有拉杆,所述卡钩的下部穿设有拉环,所述的活塞杆穿设于所述的拉环内;所述跑步板的背面设有定位板,所述拉杆的上端穿越所述的定位板而定位。
进一步,所述的活塞杆由上部的小直径部和下部的大直径部组成,所述大直径部的上端面构成所述的支撑部;或者:所述的活塞杆上设有凸台,所述的凸台构成所述的支撑部。
进一步,所述的定位板上开设有定位孔,所述的定位孔由圆孔和条形孔组成,所述拉杆靠近顶端的上部具有挡片,所述挡片的尺寸使其能通过所述的圆孔而无法通过所述的条形孔。
进一步,所述的卡钩设于所述固定套的下端。
进一步,所述的固定套通过螺丝固定在所述的缸管上。
平常不使用跑步机时,将跑步板上抬,抬至活塞杆的支撑部经过缸管的开口端时,缸管的开口端支撑在支撑部上,跑步机处于折叠状态,此时缸管及固定套与活塞杆之间具有间隙,将卡钩卡入该间隙内,使活塞杆得以相对固定,使之无法回退到缸管内,因此不会产生误操作。当需要使用跑步机时,上拉拉杆,拉杆拉动卡钩旋转,使卡钩退出缸管或固定套和活塞杆之间的间隙,继续上拉拉杆,则拉环开始与活塞杆相接触,并拉动活塞杆回退,当活塞杆回退至缸管内后,跑步板即在气弹簧的作用下慢慢向下翻折。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1.需使用跑步机时,只需要向上拉动拉杆即可实现跑步板的向下翻折,操作简单柔和,不会对气弹簧实施任何破坏性操作。2.气弹簧上设有卡钩作为保险装置,只有上拉拉杆才能将折叠状态下的跑步板放下来,基本上不会产生误操作。
(四)附图说明
图1是气弹簧的活塞杆和缸管相固定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部分的局部放大剖视图。
图3是气弹簧的活塞杆和缸管可相对滑动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2中B部分的局部放大图。
图5是固定套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活塞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定位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拉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另一种结构形式的活塞杆。
(五)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照图1、图2、图3、图4、图5、图6、图7、图8,一种折叠式跑步机,包括底座架1、枢接在所述底座架1上的跑步板2,所述的跑步板2与所述的底座架1通过气弹簧连接,所述的气弹簧包括缸管3和活塞杆4,所述缸管3的上端为封闭端下端为开口端,所述的活塞杆4由所述的开口端气密地伸入所述的缸管3内,所述缸管3的上端枢接在所述跑步板2的背面,所述活塞杆4的下端枢接在所述的底座架1上。
参照图6,所述的活塞杆由上部的小直径部5和下部的大直径部6组成,所述大直径部6的上端面构成支撑部7,跑步板2上抬至一定角度时缸管3的开口端可支撑于该支撑部7上。
还包括一固定套8,所述的固定套8套设于所述缸管3的下端,由螺丝9固定,固定套的下端略低于缸套的下端。所述固定套8的外侧(即背向跑步板的一侧)铰接有可从所述固定套8的下端卡入所述固定套内的卡钩10,该卡钩10位于所述固定套8的下端。所述卡钩10的上部穿设有拉杆11,所述卡钩10的下部穿设有拉环12,所述的活塞杆4穿设于所述的拉环12内。
所述跑步板2的背面设有定位板13,所述拉杆11的上端穿越所述的定位板13而定位。
平常不使用跑步机时,将跑步板2上抬,抬至活塞杆的支撑部7经过缸管3的开口端时,缸管3的开口端支撑在支撑部7上,跑步机处于折叠状态,此时固定套8和活塞杆4之间具有间隙,将卡钩10卡入该间隙内,使活塞杆4得以相对固定,使之无法回退到缸管内,因此不会产生误操作。当需要使用跑步机时,上拉拉杆11,拉杆11拉动卡钩10旋转,使卡钩10退出固定套和活塞杆之间的间隙,继续上拉拉杆11,则拉环12开始与活塞杆4相接触,并拉动活塞杆4回退,当活塞杆4回退至缸管3内后,跑步板即在气弹簧的作用下慢慢向下翻折。
若固定套的位置稍靠上,固定套的下端与缸套的下端平齐或固定套的下端略高于缸套的下端,则将跑步板上抬至活塞杆的支撑部经过缸管的开口端时,缸管的开口端支撑在支撑部上,跑步机处于折叠状态,此时缸套和活塞杆之间具有间隙,将卡钩卡入该间隙内,同样可使活塞杆得以相对固定。
为了进一步防止误操作,如图7所示,定位板13上开设有定位孔14,设计定位孔14由圆孔和条形孔组成,拉杆11靠近顶端的上部具有挡片15,所述挡片15的尺寸使其能通过所述的圆孔而无法通过所述的条形孔。缸管与活塞杆处于锁定状态时拉杆11位于条形孔内且挡片15位于定位板13的下方,此时由于挡片15的阻挡作用拉杆11无法上拉。需要上拉拉杆时将拉杆11上推至圆孔处,才能将拉杆11往上拉。
当然,活塞杆形成用于支撑缸管的支撑部的结构形式并不局限于上述描述,如图9所示,活塞杆4上设有凸台16,所述的凸台16亦可构成支撑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