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平板式热管封闭结构及其制造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平板式热管封闭结构及其制造方法.pdf(7页完整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2384681 A (43)申请公布日 2012.03.21 CN 102384681 A *CN102384681A* (21)申请号 201010271761.2 (22)申请日 2010.09.03 F28D 15/02(2006.01) B23P 15/26(2006.01) (71)申请人 奇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 中国台湾台北县新庄市五权二路 24 号 7F-3 (72)发明人 杨修维 (74)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挺立专利事务所 11265 代理人 叶树明 (54) 发明名称 一种平板式热管封闭结构及其制造方法 (57) 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平板式热。
2、管封闭结构及其 制造方法, 该平板式热管封闭结构, 系包含 : 一本 体、 一管体, 透过于该本体之两端或于其四个角落 之其一以开设一缺口作为该本体之封口处, 并将 该管体设置于该封口处与该本体连接, 透过冲压 等机械加工开设该缺口并封闭该本体, 藉以避免 该平板式热管之封口处与一散热单元组设时该封 口处突出造成组装干涉。 (51)Int.Cl.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3 页 附图 2 页 CN 102384699 A1/1 页 2 1. 一种平板式热管封闭结构, 系包含 : 一本体, 具有一第一侧及一第二侧及一第三侧及一第四侧。
3、及一缺口, 该第一侧与该第 三、 四侧相交处分别具有一第一交错部及一第二交错部, 该第二侧与该第三、 四侧相交处分 别具有一第三交错部及一第四交错部, 该缺口选择设于该第一、 二侧及该第一、 二、 三、 四交 错部其中任一, 该本体内部具有一腔室 ; 一管体, 一端封闭另一端插接于该缺口与该腔室连通。 2. 如申请专利范围第 1 项所述之平板式热管封闭结构, 其中所述腔室内具有一导流结 构及工作流体, 该导流结构系为毛细结构及复数导流流道组其中任一。 3. 如申请专利范围第 2 项所述之平板式热管封闭结构, 其中所述毛细结构系包含一烧 结体及一网状体。 4. 如申请专利范围第 1 项所述之平板。
4、式热管封闭结构, 其中所述缺口选择呈三角状及 矩形状其中任一。 5. 如申请专利范围第 1 项所述之平板式热管封闭结构, 其中所述该第一侧与该第二侧 相对应, 并该第一侧两端连接该第三、 四侧, 该第二侧两端连接该第三、 四侧。 6. 如申请专利范围第 2 项所述之平板式热管封闭结构, 其中所述导流流道组系由复数 导流体间隔排列所组成, 并该等导流体间具有至少一流道。 7. 一种平板式热管封闭结构制造方法, 系包含下列步骤 : 提供一平板式热管 ; 于该平板式热管之本体开设一缺口 ; 于该缺口处插设一管体与该本体连接并同时封闭该缺口处。 8. 如申请专利范围第 7 项所述之平板式热管封闭结构制。
5、造方法, 其中所述管体一端系 为封闭端。 9. 如申请专利范围第 7 项所述之平板式热管封闭结构制造方法, 其中于该 平板式热 管之本体开设一缺口系透过冲压方式于该平板式热管之本体开设该缺口。 10. 如申请专利范围第 7 项所述之平板式热管封闭结构制造方法, 其中系透过高周波 法及铜焊其中任一方式封闭该本体及之缺口处。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2384681 A CN 102384699 A1/3 页 3 一种平板式热管封闭结构及其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平板式热管封闭结构及其制造方法, 尤指改良平板式热管结构, 避免平板式热管与散热组件组合时因封闭端及管体突出该散。
6、热组件外, 造成组装不便及产 生干涉的平板式热管封闭结构及其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由于平板热管 (Plate type heat pipe) 具有高热传能力、 重量轻、 结构简单及多 用途与加工简便等特性, 及可传输大量的热量且不消耗电力等优点, 并已被广泛地应用于 各个产业中作为导热之使用, 藉由对电子发热组件进行热量的快速导离, 以有效的解决现 阶段之电子组件的热聚集现象。 0003 平板热管(Plate type heat pipe)之工作原理系透过内部真空之环境, 提供注入 其内部之工作流体遇热后产生相变化而进行热量之传递, 再因工作流体遇冷后回复成液态 而可回流后循环再使用。
7、 ; 藉由将该平板热管之蒸发端面贴接于电子发热组件之表面, 使电 子组件所产生之热能一部分经由平板热管之蒸发端面吸收, 俾利用平板热管以达到散热之 功效。 0004 然, 由于现今电子装置要求日益轻薄以利携带, 因此在装置本体日益狭小的状况 下, 用于电子零件散热之平板热管亦需随其轻薄及轻量化 ; 惟, 因平板热管具有一封闭端, 并该封闭端连接一管体, 当平板热管与散热组件组装时, 由于该封闭端及该管体以突出该 平板热管原本之矩形面积, 因此在组装时会产生突出该散热组件, 令组装时产生干涉甚至 损毁 ; 故习知技术具有下列缺点 : 0005 1. 安装不便 ; 0006 2. 组装时易产生干涉。
8、。 发明内容 0007 本发明之主要目的提供一种避免平板式热管与散热单元组装时造成干涉的平板 式热管封闭结构。 0008 本发明另一目的提供一种避免平板式热管与散热单元组装时造成干涉的平板式 热管封闭结构的制造方法 0009 为达上述目的, 本发明提出一种平板式热管封闭结构, 系包含 : 一本体、 一管体 ; 所述本体具有一第一侧及一第二侧及一第三侧及一第四侧及一缺口, 该第一侧与该第三、 四侧相交处分别具有一第一交错部及一第二交错部, 该第二侧与该第三、 四侧相交处分别 具有一第三交错部及一第四交错部, 该缺口选择设于该第一、 二侧及该第一、 二、 三、 四交错 部其中任一, 该本体内部具有。
9、一腔室 ; 该管体一端封闭另一端插接于该缺口与该腔室连通。 0010 为达到上述目的, 本发明系提出一种平板式热管封闭结构之制造方法, 系包含下 列步骤 : 首先提供一平板式热管 ; 并于该平板式热管之本体开设一缺口 ; 再于该缺口处插 设一管体与该本体连接并同时封闭该缺口处。 说 明 书 CN 102384681 A CN 102384699 A2/3 页 4 0011 藉由上述平板式热管封闭结构及该平板式热管封闭结构之制造方法, 令封闭端及 管体不会超出原本平板式热管之矩形面积, 得可避免该平板式热管与散热单元组设时产生 干涉, 进而提升平板式热管组装之弹性。 0012 故本发明具有下列优。
10、点 : 0013 1. 避免组装干涉 ; 0014 2. 提升平板式热管组装之弹性。 附图说明 0015 第 1 图系为本发明平板式热管立体图 ; 0016 第 2 图系为本发明平板式热管另一立体图 ; 0017 第 3 图系为本发明平板式热管另一立体图 ; 0018 第 4 图系为本发明平板式热管剖面图 ; 0019 第 5 图系为本发明平板式热管剖面图 ; 0020 第 6 图系为本发明平板式热管封闭结构制造方法之第一实施例步骤流程图 ; 0021 第 7 图系为本发明平板式热管封闭结构制造方法之第一实施例步骤流程图。 0022 图中 : 0023 平板式热管 1 0024 本体 11 0。
11、025 第一侧 111 0026 第一交错部 1111 0027 第二交错部 1112 0028 第三交错部 1113 0029 第四交错部 1114 0030 第二侧 112 0031 第三侧 113 0032 第四侧 114 0033 缺口 115 0034 管体 12 0035 腔室 13 0036 导流结构 14 0037 烧结体 141 0038 网状体 142 0039 导流体 143 0040 流道 144 具体实施方式 0041 按照本发明的上述目的和其结构与功能上的特性, 将依据所附图示的较佳实施例 予以说明。 0042 请参阅第 1、 2、 3、 4、 5 图, 如图所示,。
12、 本发明之平板式热管 1 系包含 : 一本体 11、 一 说 明 书 CN 102384681 A CN 102384699 A3/3 页 5 管体 12 ; 0043 该本体 11 具有一第一侧 111 及一第二侧 112 及一第三侧 113 及一第四侧 114 及 一缺口 115, 该第一侧 111 与该第二侧 112 相对应, 并该第一侧 111 两端连接该第三、 四侧 113、 114, 该第二侧 112 两端连接该第三、 四侧 113、 114。 0044 该第一侧 111 与该第三、 四侧 113、 114 相交处分别具有一第一交错部 1111 及一第 二交错部 1112, 该第二。
13、侧 112 与该第三、 四侧 113、 114 相交处分别具有一第三交错部 1113 及一第四交错部 1114, 该缺口 115 选择设于该第一、 二侧 111、 112 及该第一、 二、 三、 四交错 部 1111、 1112、 1113、 1114 其中任一, 该本体 11 内部具有一腔室 13( 如第 4 图所示 )。 0045 所述缺口 115 选择呈三角状及矩形状其中任一 ; 当该缺口 115 设于该第一、 二侧 111、 112时(如第1图所示)系呈矩形, 或该缺口115开设于该第一、 二、 三、 四交错部1111、 1112、 1113、 1114 其中任一处时, 系呈矩形 ( 。
14、如第 2 图所示 ) 或三角形 ( 如第 3 图所示 )。 0046 该管体 12 一端呈封闭, 另一端插接于该缺口 115 与该腔室 13 连通。 0047 所述腔室 13 内具有一导流结构 14 及工作流体, 该导流结构 14 系为毛细结构 ( 如 第 4 图所示 ) 及复数导流流道组 ( 如第 5 图所示 ) 其中任一。该毛细结构系包含一烧结体 141 及一网状体 142。该导流流道组系由复数导流体 143 间隔排列所组成, 并该等导流体 143 间具有至少一流道 144。 0048 请参阅第 1、 2、 3、 4、 5、 6 图, 如图所示, 本发明之平板式热管封闭结构制造方法, 系 。
15、包含下列步骤 : 0049 步骤 S11 : 提供一平板式热管 ; 0050 系准备一内部已具有导流结构 14 之平板式热管 1。 0051 步骤 S12 : 于该平板式热管之本体开设一缺口 ; 0052 以机械加工法之方式(如冲压、 线切割、 铣切等方式)于该平板式热管1之本体11 开设一缺口 115。 0053 步骤 S13 : 于该缺口处插设一管体与该本体连接并同时封闭该缺口处 ; 0054 将一管体 12 插设于该缺口 115 处, 令该管体 12 与该本体 11 相连接, 并同时将该 缺口 115 处封闭, 封闭该缺口 115 之方式系可透过高周波法或铜焊其中任一方式封闭该缺 口 1。
16、15 处。 0055 请参阅第 1、 2、 3、 4、 5、 7 图, 系为本发明平板式热管封闭结构制造方法之第二实施 例步骤流程图, 如图所示, 本发明之平板式热管封闭结构制造方法, 系包含下列步骤 : 0056 步骤 S21 : 提供一平板式热管 ; 0057 系准备一内部已具有导流结构 14 之平板式热管 1。 0058 步骤 S22 : 于该平板式热管之本体未封闭处插接一管体 ; 0059 将前述平板式热管 1 之本体 11 尚未封闭之处插设一管体 12, 令该管体 12 与该平 板式热管 1 连接。 0060 步骤 S23 : 将该平板式热管插设管体处截除一缺口, 并同时封闭该缺口处 ; 0061 以机械加工法之方式(如冲压、 线切割、 铣切等方式)于该平板式热管1之本体11 插设管体 12 处截除一缺口 115, 并同时将该缺口 115 处以高周波法或铜焊其中任一方式封 闭该缺口处。 说 明 书 CN 102384681 A CN 102384699 A1/2 页 6 图 1 图 2 图 3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2384681 A CN 102384699 A2/2 页 7 图 4 图 5 图 6 图 7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2384681 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