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7

覆盖件修冲模入模量加工方法.pdf

  • 上传人:大师****2
  • 文档编号:4946737
  • 上传时间:2018-12-01
  • 格式:PDF
  • 页数:7
  • 大小:218.60KB
  •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010129721.4

    申请日:

    2010.03.23

    公开号:

    CN101807066A

    公开日:

    2010.08.18

    当前法律状态:

    终止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登录超时

    IPC分类号:

    G05B19/4097

    主分类号:

    G05B19/4097

    申请人:

    山东潍坊福田模具有限责任公司

    发明人:

    李树新; 王存第; 刘会平; 魏颖; 周继胜; 李冬兰; 马国永

    地址:

    261206 山东省潍坊市坊子区北海路7001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潍坊正信专利事务所 37216

    代理人:

    宫克礼

    PDF完整版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覆盖件修冲模入模量加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CAM编程步骤,使用工序件形状型面编程,将刃口型面相对加工坐标系移动一段距离,距离的大小为入模量与料厚的加和;沿面仿形加工步骤,使用球刀对刃口型面进行沿面仿形加工,在指定编程刀具时,编程刀具的尺寸的大小等于实际加工刀具直径尺寸与两倍入模量的加和;程序后置处理步骤,以刀尖点的数据输出NC加工程序;填写程序单步骤,对加工刀具的标识按实际加工刀具标识;NC加工步骤,生产车间加工时选用程序单指定的刀具进行加工;不需要对模具工作部分型面重新建立三维模型,容易操作,方便快捷,省时省力。

    权利要求书

    1: 覆盖件修冲模入模量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CAM编程步骤,使用工序件形状型面编程,将刃口型面相对加工坐标系移动一段距离,距离的大小为入模量与料厚的加和; 沿面仿形加工步骤,利用CAM软件,使用球刀对刃口型面进行沿面仿形加工,在指定编程刀具时,编程刀具的直径尺寸的大小等于实际加工刀具直径尺寸与两倍入模量的加和,然后进行加工程序的设计; 程序后置处理步骤,以刀尖点的数据输出NC加工程序; 填写程序单步骤,对加工刀具的标识按实际加工刀具标识; NC加工步骤,生产车间加工时选用程序单指定的刀具进行加工。

    说明书


    覆盖件修冲模入模量加工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汽车覆盖件模具领域的修冲模入模量加工方法。

        背景技术

        近十年来,汽车覆盖件模具在我国得到飞速发展,以大型汽车覆盖件模具为代表的模具制造水平极大提高,轿车模具全靠进口的局面正被打破,国产模具替代进口模具已成为趋势,甚至有的已经出口。但要使我国的汽车模具制造水平真正到达国际先进水平,还有很长的路,需要不断创新、建立自己的核心技术和知识库。

        在修冲模具制造中,由于汽车覆盖件形状比较复杂,修边刃口型面通常起伏较大,大型汽车覆盖件冲裁模具的修边线多是复杂的三维曲线,上模刃口型面需要数控加工。但由于数控加工的型面是成型工序件的型面,如图1所示,上模和下模合模到下死点时,在斜立面处就会存在入模量(λ)不足的问题,随着斜立面与水平夹角的不断增大,加工后在斜立面上的实际入模量(λ)将逐渐减小,斜立面陡立时,如图2所示,在此处的入模量(λ)接近“零”。

        为了保证入模量(λ),传统的加工工艺主要有以下方法:

        1、编程和数控加工应用上序工序件的数学模型,不加改造直接编程和加工,型面加工完后,对刃口型面在斜立面的入模量(λ)没有到达设计和模具工作要求的部位进行焊接,如图3所示阴影区域为补焊区域,然后由钳工修研刃口和型面。

        工艺流程:按工序件型面进行CAM编程→NC加工→焊接→钳工修研。

        此方法直接应用了工序件数学模型进行编程和加工,但缺点非常突出,在刃口型面处的入模量(λ)采用事后补救的方法,通过补焊解决,质量差,而且对加工好的刃口造成破坏,需要增加钳工修研,同时影响强度和美观。

        2、随着CAD、CAM技术的发展,特别是CAD技术水平的提高和推广应用,为了改变焊接刃口带来的弊端,入模量(λ)采用建模刀位的方法,通过CAD软件对加工型面重新建立三维模型,解决的这个问题。

        工艺流程:对斜立面上的工序件进行三维造型→按工序件型面进行CAM编程→NC加工。

        此方法虽能解决斜立面加工后的入模量问题,但缺点是对入模量保证要靠二次建模造型,使问题解决变得复杂化,对人员技能要求增高,比较费时费力,增加CAD造型的工作量,当型面比较复杂时,CAD建模将浪费大量精力和时间,模具开发时间延长模具开发时间。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很好满足斜立面修边时对入模量的要求,而且容易操作、方便快捷、省时省力的覆盖件修冲模入模量加工方法。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覆盖件修冲模入模量加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CAM编程步骤,使用工序件形状型面编程,将刃口型面相对加工坐标系移动一段距离,距离的大小为入模量与料厚的加和;沿面仿形加工步骤,使用球刀对刃口型面进行沿面仿形加工,在指定编程刀具时,编程刀具的尺寸的大小等于实际加工刀具直径尺寸与两倍入模量的加和,然后进行加工程序的设计;程序后置处理步骤,以刀尖点的数据输出NC加工程序;填写程序单步骤,对加工刀具的标识按实际加工刀具标识;NC加工步骤,生产车间加工时选用程序单指定的刀具进行加工。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覆盖件修冲模入模量加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CAM编程步骤,使用工序件形状型面编程,将刃口型面相对加工坐标系移动一段距离,距离的大小为入模量与料厚的加和;沿面仿形加工步骤,使用球刀对刃口型面进行沿面仿形加工,在指定编程刀具时,编程刀具的尺寸的大小等于实际加工刀具直径尺寸与两倍入模量的加和;程序后置处理步骤,以刀尖点的数据输出NC加工程序;填写程序单步骤,对加工刀具的标识按实际加工刀具标识;NC加工步骤,生产车间加工时选用程序单指定的刀具进行加工;不需要对模具工作部分型面重新建立三维模型,容易操作,方便快捷,省时省力。

        【附图说明】

        图1是背景技术中上下模合模状态参考图;

        图2是背景技术中斜立面陡立时上下模合模状态参考图;

        图3是背景技术中传统工艺解决斜立面的入模量无法到达设计和模具工作要求的原理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的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4所示,覆盖件修冲模入模量加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CAM编程步骤,编程型面为工序件型面,将刃口型面相对加工坐标系移动一段距离,距离的大小为入模量与料厚的加和;沿面仿形加工步骤,使用球刀对刃口型面进行沿面仿形加工,在指定编程刀具时,编程刀具的尺寸的大小等于实际加工刀具直径尺寸与两倍入模量(λ)的加和,然后进行加工程序的设计;例如,若设计入模量λ=3mm,则编程刀具直径=加工刀具直径+2×3,若用Φ50球刀粗加工、用Φ30球刀半精加工、用Φ30或Φ20球刀精加工,则对应的编程刀具直径尺寸应为:Φ56、Φ36、Φ36或Φ26,如下表所示:

        程序后置处理步骤,以刀尖点的数据输出NC加工程序,机加工时刀具按程序刀尖刀位点轨迹动作;填写程序单步骤,对加工刀具地标识按实际加工刀具标识;NC加工步骤,生产车间加工时选用程序单指定的刀具进行加工,完成实际型面加工。

        注意事项:

        (1)、型面的加工需采用球刀加工方式;

        (2)、NC加工程序设计时,编程刀具直径尺寸等于实际加工刀具直径尺寸加上2倍的入模量。

        (3)、程序单指示加工刀具尺寸必须是实际加工用的刀具尺寸,车间加工时选用程序单指定的刀具。

        (4)、NC程序数据输出时按刀尖点数据输出,数控加工按刀尖进行对刀。

    关 键  词:
    覆盖 冲模 入模量 加工 方法
      专利查询网所有文档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0条评论

    还可以输入200字符

    暂无评论,赶快抢占沙发吧。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覆盖件修冲模入模量加工方法.pdf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lichaxun.net/p-4946737.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2018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